登陆注册
45396500000043

第43章 莫言与西方文学(2)

莫言万万没想到,这样的事情竟然在他自己身上发生了。小说出版不久,便遭到来自革命现实主义的卫道者们的攻击,他们挥起“正统观念”的大棒,指责《丰乳肥臀》是一部大逆不道的作品,更有一些老同志气急败坏地联名上告,非要把莫言置于死地。他们组成专案组,一章一章地审查这部书,要求莫言登报检讨自己的“罪过”,甚至让莫言给出版社写信,把这部书就地销毁。可是,他们没有料到,出版社一禁印,盗版书铺天盖地而来,最保守的估计,盗版的《丰乳肥臀》起码有50万本。

但是,历史终将证明,上官鲁氏是中国文学史上另类的伟大的母亲,上官金童是中国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典型形象,也可以把他看成当代中国某类知识分子的化身。莫言几次在谈话中都提到他这部心爱的作品:“我坚信将来的读者会发现《丰乳肥臀》的艺术价值。……《丰乳肥臀》集中表达了我对历史、乡土、生命等古老问题的看法。……《丰乳肥臀》是我最为沉重的作品,……你可以不看我所有的作品,但如果你要了解我,就应该看我的《丰乳肥臀》。”

莫言在多次演讲中谈到饥饿、孤独和民间故事传说是他创作的三大财富。由于饥饿和孤独,莫言在上世纪80年代出道后,很自然地被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所吸引:

在80年代,我是学习魔幻现实主义最积极的作家之一。我从向西方作家学习的过程中获益甚多。我早期的几篇作品也带着明显的魔痕迹,对此我一直供认不讳。

——《试论当代文学创作中的九大关系》

莫言这里提到的魔幻现实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拉丁美洲小说创作中的一个流派。主要取材于美洲各国的现实,在反映现实的叙事和描写中,使用或者插入神奇而怪诞的人物和情节,以及各种超自然的现象。

“魔幻现实主义”一词在拉丁美洲文艺界流行是从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发表长篇小说《百年孤独》(1967)开始的。这部小说以怪诞离奇的情节和人物、浓厚的神话色彩,在拉丁美洲引起了一场“文学地震”。

马尔克斯(1928—2014)于198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瑞典文学院在给马尔克斯的评语中说,作者在《百年孤独》中“创造了一个独特天地,那个由他虚构出来的小镇。从50年代末,他的小说就把我们引进了这个奇特的地方。那里汇聚了不可思议的奇特和最纯粹的现实生活。作者的想象力在驰骋翱翔:荒诞不经的传说、具体的村镇生活、比拟与影射、细腻的景物描写,都像新闻报道一样准确地再现出来”。

马尔克斯像福克纳一样,创建了一个自己的世界,一个浓缩的宇宙——马孔多镇。小说主人公布恩蒂亚和乌苏拉夫妇在荒漠的沼泽地上建起了马孔多镇,渐渐地,人丁兴旺,小小的村落变成了一个繁华的市镇。但这对夫妇原是表亲关系,非常担心他们的结合会影响到后代,因为他们的上辈也有由于近亲结婚而生下一个畸形儿——长猪尾巴的孩子。这种恐惧一直折磨着布恩蒂亚一家。他们最终没有逃脱它的惩罚,第六代人又生下一个长猪尾巴的婴儿。在这过程中,这个小镇又爆发了32次武装起义,但都没有成功。当局在内战中和美国资本家沆瀣一气,进行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可是另一方面又宣称:“马孔多镇没有发生任何事情,是一个幸福的小镇。”最后,“大雨下了四年十一个月零两天”,又来了一场飓风将小镇马孔多席卷而去,万物同归于尽,故事至此结束。移民开发,党派内战,帝国主义侵略,军事独裁统治,香蕉工人大罢工,大屠杀……作品中所描写的一桩桩一件件事件可以说是拉丁美洲百年来的历史缩影。

《百年孤独》显示了马尔克斯卓越的艺术天才。作家一直遵循“变现实为幻想而不失其真”的魔幻现实主义创作原则,把历史事实置于神话史诗般的气氛之中,而以丰富的想象、奇妙的构思打破了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之间的界限,使人物在更广阔的天地里自由翱翔,从而摆脱了传统的手法,特别是描写人物性格和心理活动时,使人物的思想超出具体的日常生活,获得升华,深化了作品的主题思想。马尔克斯把现实与幻想、直叙和讽喻、写实与夸张结合起来,通过诡谲的情节,重复出现的结构,加上民间的传说与《圣经》故事中的鬼怪幽灵穿插其间,便创造出一个活生生的现实,尽管这是一个充满“神话”的世界。

历史场景有时惊人的相似。当年,马尔克斯还是个文学青年,他在波哥大第七大道的咖啡馆里第一次读到卡夫卡《变形记》时,他惊呆了。他拍案而起,说:“见鬼,居然还有这么写作的!”此话是1947年。40年后,在中国北京,莫言刚刚出道,他读了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一个章节后就把书扔掉了,他心想:这样写,我也会!马尔克斯的影响,我们从莫言2006年发表的长篇小说《生死疲劳》里可以找到蛛丝马迹。但是,莫言从来认为,模仿别人只是个二流作家的货色,真正的大作家在学习西方文学时,经过自己的咀嚼消化之后再把它们排泄掉。他把中国作家比喻成冰块,把福克纳和马尔克斯比喻成火炉,他大声呼吁:要远离马尔克斯和福克纳这座火炉。他说:“我们一定要逃离他们,我们借助他们的力量,打破了我们头脑中的有关文学的许多清规戒律。然后我们应该远离他们,走我们自己的道路。”

莫言不愧为世界级大作家,他集大成者,他疯狂地学习和借鉴西方文学,把他所崇拜的西方作家的精神骨髓吸干,然后,大踏步撤退,向自己民族的民间文学靠拢,向自己的人生感悟靠近,向本土的文学传统进军。从1984年写出《透明的红萝卜》开始,莫言的创作热情一发不可收拾,紧接着便是《红高粱家族》(1987),随后是《十三步》(1988)、《天堂蒜薹之歌》(1988)、《酒国》(1993)、《丰乳肥臀》(1995)、《檀香刑》(2001)、《四十一炮》(2003)、《生死疲劳》(2006)、《蛙》(2008)等等。我们这里列出的仅仅是莫言的十部长篇小说。这些小说已经远远超越了什么象征主义、魔幻现实主义、新感觉派、表现主义等西方现代派作品,莫言创作出来的作品构筑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带有莫言独特个性的莫言文学王国。

我从上述作品中抽出《生死疲劳》,看看莫言是如何超越西方文学的。

《生死疲劳》从1950年1月1日写起,一直到2000年年底为止,展示了半个世纪中国农民的命运和乡村变迁。莫言大胆展开佛教六道轮回的民间想象,采用古典小说章回体形式,杂糅魔幻写实的手法,在当代中国小说史上又建立了一座丰碑。从结构上说,小说分为五部分,第一部驴折腾,第二部牛犟劲,第三部猪撒欢,第四部狗精神,第五部结局与开端。从叙事上说,莫言仍然承袭他的从《红高粱》开始运用的他最擅长的“倾诉体”,并严格按照小说的叙事逻辑转换视角。采用佛教“六道轮回”的叙事结构是莫言的一大发现,古往今来,绝无仅有。他受到蒲松龄的《席方平》的启发,发现了这个既简单又方便的法门,他从叙事结构的繁重任务中解脱出来,天马行空,任意恣为。主人公西门闹一会儿轮回成驴,一会儿轮回成牛,一会儿轮回成猪,一会儿又轮回成狗。

每一次轮回都是中国社会一个时间段的历史。

西门闹是小说叙事主人公之一。他原是西门屯地主,在土改时被枪毙后转生为驴、牛、猪、狗、猴、大头婴儿蓝千岁。比如,第一部。

西门闹以第一人称“我”开始讲故事。西门闹在枪毙后来到阴曹地府,受尽了人间难以想象的酷刑,每一次提审,他都会鸣冤叫屈。阎王和判官明明知道西门闹是冤枉的,但他们也无法改变现实,最后法外开恩,放他生还,让他投生到他原来长工蓝脸家,变成了一头驴。驴与农民的生活紧密相连,他长居农民家的院中,随时可以窥探主人的一举一动,乃至村镇发生的历史变化。西门驴目睹了他的财产土地被瓜分,他先前的长工蓝脸占住了他家的大院,还娶了老主人的媳妇做老婆。

西门驴经历了土改、四清、人民公社、大跃进等历史时期。第一章最后,60年代初的大饥饿时期到来,西门驴的主人蓝脸是个单干户,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他家的粮食被抢走,他家的那头立过大功的瘸驴——西门驴也被抢走、杀掉。于是,西门驴轮回转生为西门牛、西门猪、西门狗……这样一路转生下去,但他记忆中仍然保留着前世的记忆、前世的爱和恨,同时他又亲历了人世间的沧桑变化和爱恨情仇。在第三部《猪撒欢》中,莫言张开他那巨大的想象力翅膀,把荒诞和怪异推到极致。西门猪撞死企图阉割他的家伙,带着他的情人——小母猪小花,冲破人类的罗网,逃离猪圈,一路冲杀,胜利渡河,终于逃到自由世界,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野猪王刁小三十分佩服西门猪,把王位让给他,从此,西门猪带领他手下的猪群,创建了独立自主的野猪王国。幻想与现实、历史与荒诞、人与灵、生与死、苦难与慈悲,这一切杂糅在一起,展现出一部奇趣盎然、大气磅礴的现代中国的《变形记》。卡夫卡在天之灵读到这部《生死疲劳》也会自叹弗如,他会说:我的《变形记》只写了一个小公务员,而莫言浓墨重彩描绘的却是一个大中国。马尔克斯和莫言都曾提到受到卡夫卡影响,我国当代著名作家余华也承认他在写作中受过卡夫卡的启迪。那么,卡夫卡又是何许人也?他的作品何以吸引那么多西方作家乃至中国作家的关注呢?这里,我们有必要对卡夫卡进行一番简单的考察。

弗朗茨·卡夫卡(1883—1924)是西方表现主义在小说领域的杰出代表。他出生在奥匈帝国统治下的布拉格一个犹太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一个白手起家的批发商,对儿子实行家长式统治,因而造成卡夫卡后来性格的忧郁、悲观。卡夫卡一生出版了四部短篇小说和三部长篇小说。孤独、悲观、绝望始终是他作品的基调。

在卡夫卡的短篇小说中,最有代表性也最有影响的就是他的《变形记》。小说写某公司推销员格里高尔一天清晨起来要去上班,忽然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大甲虫。本来他的父母亲和妹妹全靠他挣钱糊口,可他变形后无法上班,家人起先都希望他病情好转,但随其“虫性”不断增加,眼看好转无望,全家对他的态度就日益冷淡,甚至把他看成全家“一切不幸的根源”,唯愿他早早死去。这篇小说尖锐地触及到现代人类社会若干本质性的问题:人的异化、人的孤独感和人的灾难感。卡夫卡善于把虚妄的离奇荒诞现象与现实的本质真实结合起来,加上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纯客观的叙述方式,构成别人不能重复甚至也无法模仿的独特的“卡夫卡式的”艺术风格。而卡夫卡作品中的那一层神秘的色彩,致使西方的一些研究者把它们看成是宗教的神谕。

卡夫卡在孤独和忧郁中长大。他和家里人格格不入,他作为一个可怕的孤独者和外来者,他不仅仅和这个世界的所有人格格不入,同样他也和自己格格不入。于是,他在想象中展示暴力的美感,通过陌生人和外来者形象,表达他的希望和绝望、欢乐和痛苦、爱和恨。

而莫言是在孤独和饥饿中长大的童年的饥饿使他对吃刻骨铭心,乃至塑造出“黑孩”这个可以吃钢铁的精灵;童年的孤独养成了他自言自语的习惯,他对牛说话,对鸟说话,对天空说话,对大地说话。母亲以为儿子神经出了毛病,曾痛苦地劝告他:孩子,你能不能不说话?莫言当时被母亲的表情感动得鼻酸眼热,发誓再也不说话,所以他在开始作家生涯时,给自己起了一个笔名:莫言。但是,用他自己的话说,“狗改不了吃屎,狼改不了吃肉”,莫言改不了说话的毛病。莫言用他的笔洋洋洒洒地写了几百万字的小说,满怀深情地向人们诉说他心中的饥饿和孤独,并运用他独特的超人的想象力和杰出的叙事能力,为人们描绘了一个色彩斑斓的美妙世界。

莫言是一个乐观主义者。他将超越饥饿和孤独,为我们展现一个更加奇光溢彩的世界。

我们期待着。

同类推荐
  • 永远的情怀:粤海知青散文集

    永远的情怀:粤海知青散文集

    这是一本纯粹的知青文集,她最宝贵的是蕴涵其中的知青精神;这是一本有文学含量的书,她最动人的是字里行间流淌的汩汩真情。文学融入了万千知青四十年绵延不断的梦里,知青和文学若即若离却始终对它有一种热爱与畏。我们在被为知识青年的年代里,拥有的知识实在太少;我们在不再年轻的时候,却珍藏起了一个名字:知识青年!于是我们提笔抒怀,回首百感交集的往事;我们敲击键盘,记录那一段磕磕碰碰走过来的日子。
  • 把心灵抓在手掌上

    把心灵抓在手掌上

    是作者高维生的一本散文集,写作是用文字记录自己的声音和对世界的看法。当白纸上留下真实的、激情的文字,它是留给未来的,而不是过眼云烟,过去后就永远地消失了。《把心灵抓在手掌上》中多的是一些“想法”,对当下和历史的呈现和推理。历史是人创造的,没有了人,历史就不存在了。转身向时空的深处望去,疏散泛黄的浓雾,从一个人的心灵事件,作出判断。作者用木质的情感、朴素的语言,消除一切华丽的修饰,真诚地表达情感的世界。
  • 世上没有人比你更重要

    世上没有人比你更重要

    “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这是华语界知性散文作家苏芩十年来最用心力完成的一部作品。全书以大观园中的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为引,尽述世间最浪漫蚀骨又痛彻心扉的情感。这是作者20年研读红楼的心得,饱含深情,柔肠百转,值得反复玩味吟诵,读来满口余香,心静如水。翻遍红楼,阅尽尘世。爱情,只是一瞬间的决定,却缠绕了一世的光阴。情皆因缘,缘亦为劫。爱情最令人宽慰的,不是“相爱”,而是“值得”。无论何时,都要记得:只有自己会陪自己走过一生,有些人,注定是为了分离才相遇。青春,只是一场没有结局的邂逅。
  • 怪作家:从席勒的烂苹果到奥康纳的甜牙

    怪作家:从席勒的烂苹果到奥康纳的甜牙

    普通读者也许满足于通过作品来了解伟大的作家,但对于狂热的文学爱好者,这远远不够。我们还必须进入他们的书房,了解这些作品是怎么写出来的:用的是铅笔、钢笔,还是打字机?坐着写、躺着写,还是站着写?每天写多少字?西莉亚·布鲁·约翰逊便是这样一位寻求与伟大作家“直接亲密”的爱好者。在这位“文学侦探”的调查研究下,我们得以知道那些名作诞生的细节,得以了解大作家们写作的怪癖和执迷:从席勒的烂苹果到奥康纳的甜牙,从雨果对自己的软禁到狄更斯像拉链撕开人群的疾走,从普鲁斯特的软木盾到纳博科夫的浴缸,从乔伊斯的外白衣到伍尔夫的紫墨水……
  • 爱上一座城

    爱上一座城

    《爱上一座城》收录了林徽因在建筑、美术领域的精美论著,注释详尽,校勘严谨。书中对中国建筑的特征、发展以及城市规划进行了详细介绍。作品深入浅出、审美独特,既科学严谨,又因清新优美的文字而别具风韵,古典韵味浓郁。严肃的建筑学文字在林徽因笔下也异常优美,充满灵气和想象,阅读间,似雕梁画柱如入仙境。
热门推荐
  • 霄汉路

    霄汉路

    星空之下漫漫长路此间少年仗剑天涯究竟如何,一切尽在不言中.......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和菩提尚

    和菩提尚

    初识,花是花,叶是叶,树是树。事隔经年,再回首,花非花,叶非叶,树已是菩提。恰如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后有慧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史上对明朝的第十三个皇帝,近三十年不上朝,众说纷纭,各有其解。本书就其事的发生赋予神化的色彩,顺史而展开一段玄幻的三界悟世之说,神话般的爱恨情仇……“和”乃三界,“菩提”乃如梦初醒,顿彻真理,以达智慧,“尚”乃至高无上。“和菩提尚”是书中的佛说至真之理,也是本书追求的希冀……
  • 真命魔痞

    真命魔痞

    莫大官人是整个城郡最帅的痞子,但可惜他也是最霉啥都没的痞子,平时没事喜欢调戏调戏郡里的黄花大闺女和青楼的头牌,只不过一次偷窥青楼的头牌和郡守家的崽子苟合被发现的时候,他只能被暴揍一顿之后扔到了乱葬岗中,而这一天正好是三月三传说中的鬼节,他的人生也因为这一天开始暴走!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末世相亲狂

    末世相亲狂

    相亲路上遇到末世,王大宝本以为这是今生最后一次相亲,没想到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我靠!都末世了,还有人介绍对象?”王大宝仰天怒吼,但又不得不去。所以王大宝穿过废墟和荒原,也越过虫山和尸海,无数美女和娇娘,转眼都飘散如烟……“唉~相亲又没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才炼丹师:腹黑夫君太可怕

    天才炼丹师:腹黑夫君太可怕

    初见,他走火入魔,她救了他后,被他缠上。“你怎么在我床上?”他问。“我,我也不知道!”她急急忙忙逃出去,却不知身后的男人嘴角勾起一抹笑容。
  • 覆帝记:苍莽迷途

    覆帝记:苍莽迷途

    一次意外的深夜遭遇战,使得周烔身受重伤。为求医治他们借道巴黎寻药,因药价千金,众人苦无现款。正巧赶上怪物横行巴黎,巴黎警方悬赏捉拿,所以几人就与变身怪物展开了埃菲尔铁塔恶战。得到灵药再次回到船上,众人心似离箭只想早回祖国。但在行程中惨遇巴东暴民作乱,拯救当地华裔之际结识了在海外筹款的孙文。孙文的革命思想对李白安和另一个遗孤秦潇有所感召,但各有情事,下船后只得依依惜别。
  • 老子:无为而治的处世哲学

    老子:无为而治的处世哲学

    《老子:无为而治的处世哲学》讲述了化行今古,著道德凡五千言。主握阴阳,命雷霆用九五数。为皇者师,帝者师,王者师,假名易号。立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隐圣显凡。其内容包括道的世界,无为不争、德的教化,道的依循、黄老学说治国、老子和道教、老子的道和修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