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383400000018

第18章 经济社会系统的比较(1)

上一章,我们着重介绍了比较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使我们对经济社会体制的微观基础有了一个基本了解。经济社会体制又可以看作是某种经济社会系统。要开展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研究从一种经济社会体制向另一种经济社会体制过渡,除了了解它的微观基础外,还要了解经济社会体制作为系统运行的特点,下面我们就先谈一下一般系统理论。

(第一节)一般系统理论

一般系统理论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广泛应用于自然科学。按照系统理论的创始人贝特朗费的说法,系统理论是研究既有秩序又有差别的整体理论。系统论既反对那种孤立的、机械的局部观念,又反对那种有组织而无差别的整体观念,主张有差别而又有秩序的结构观念。把系统论应用于社会系统,力图说明一种有组织的复合系统,也就是说,一方面反对把社会系统看作是一种有组织的简单系统,另一方面反对把社会系统看作是一种混乱的无组织复合系统。系统通常定义为彼此有联系的,具有一定属性的要素的结合体。一个要素通常有许多不同的属性,因此,在一个系统中,并不是包括一切要素,而是包括具有彼此联系属性的那些要素。一个要素由于具有各种各样的属性,可以属于许多不同的系统。就拿人来说,他既可以属于生物系统,也可以属于社会系统,等等。因此,需要从多种多样的要素属性和要素关系中选择若干属性和关系,才能形成一种系统。多样性就是复合性,形成一个系统,意味着要减少这种多样性,把不属于系统的属性和关系,放到外部环境中去。环境表示更多可能的情况和事件,具有更大程度的复合性,从而带有“无秩序性”。因此,一个系统的生命力就在于在可能的各种各样的要素属性和关系中选择若干属性和关系,最低限度地保持其内部的秩序,而同时又能对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干扰作出反应。这就是说,要把内部的秩序同对外部环境的适应和反应关系统一起来。这就是控制论中所说的《所要求的多样性规律》(1aw0frequisitevariety),即要求内部的多样性同外部的多样性相适应。这里的适应并不是等同的意思,因为形成系统本身意味着在同外部环境的关系减少多样性的程度。多样性少,意味着更多的秩序,但是,多样性太少,自由程序就会太低,就不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多样性,因此,形成系统要合乎控制论所说的所需要的多样性规律。

秩序和自由的程度是由特定的系统状态决定的。如果对未来状态的不确定性较小,要素的活动范围较窄,秩序的程度就较高,相反,如果对未来状态的不确定性较大,要素的活动范围较宽,自由的程度就较高。在系统理论中,衡量秩序程度和自由程度的单位是“熵”。熵是信息的计算单位,它是由微观情况的对数决定的。在计算信号的信息量时,通常利用以2为底的对数,因此,熵等于决策后发送信息到接受信息作出决策这样的双重决策的数量。我们可以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来说明。2(3为上标)=8。8以2为底数的对数是3。如果要从收到的8个信号中选择一个信号,就需要3个双重决策。因此,收到的信号愈多或微观情况愈复杂,秩序程度相对就愈小,熵就愈大,从而所选择的特殊信号的不确定性也就愈大。根据熵的量,可以从量上测定一种系统的秩序和自由的程度。

把以上所说的一般系统理论运用于分析经济系统是很有意义的。一般系统理论的实质在于建立自由和秩序之问的平衡。把这种理论框架应用于经济系统,就是要建立经济系统中经济自由和经济秩序之间的平衡。经济自由指经济主体有选择的可能性和广泛的活动范围,但是,决策的自由并不能保证达到社会预定的共同目标。因此,为了达到社会的共同目标,必须建立经济秩序,但是,经济秩序程度太高,计划规定得很死,又不能保证经济主体的生产经营的积极主动性。因此,在经济系统中,必须解决自由和秩序的合理关系问题。这就是经济体制所需要解决的任务。

经济系统不是有组织的简单系统。有组织的简单系统特点是许多要素完全有秩序地、彼此按既定的方式作用,一个要素的作用会引起另一个要素完全可以预见的反应。这种简单系统中要素的联系是按机械原理建立的,其典型的例子是钟表,钟表中的各个零件是按机械方式彼此联系和作用的,每个零件并没有自主的活动范围和选择自由。在经济学中流行过各种机械论的思想,归结起来,主要是把各经济要素之间的关系看作是一种简单的因果决定关系。这并不符合经济系统的特点。

经济系统也不是无组织的复合系统。无组织的复合系统的特点是大量的要素并不存在有机的或有秩序的联系。在自然界中,无机物是一种无组织的复合系统,例如一大堆沙土,它们之间并不存在有秩序的联系。在经济学中也有这种简单化的观念,例如,罗列一大堆平均数的统计数字,并不能说明各经济要素之间的联系。

经济系统属于有组织的复合系统。它之所以是复合系统,是因为它是由各种要素组成的,这些要素彼此依存,一个要素的成果往往取决于另一个要素的成果。它之所以是有组织的,是因为成果的取得和转移是按照规则进行的。这些规则既可以是自发形成的,也可以是自觉地规定的。因此,各种要素的行为是有规则的,因而是有秩序的。这是经济系统的重要特征。总之,一般系统理论对分析和比较各种社会经济系统,从而分析和比较各种社会经济体制是有重要意义的。下面,我们来进一步考察社会经济系统。

(第二节)社会经济系统

在系统论看来,社会首先是人们彼此发生联系的社会关系的总体,但是,社会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总体,而是由各个个人组成的,每个人是社会系统中的构成要素,他们有自己的行为方式。人们的行为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一切人的行为和努力都可以解释为满足需要的过程。满足需要是一切社会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但是,按照系统论的逻辑,满足需要的过程既不能坐等全社会的努力,也不能没有某种秩序协调的保证。相反,这种过程需要一定的制度,其中每个人有一定的分工,以此满足自己的特殊需要。在这种专业化分工的过程中,整个社会系统逐渐分解成各个子系统,用其各自不同的手段来实现满足需要的过程。这些手段是经济手段、政治手段和文化手段。与此相适应,社会系统分解成经济、政治和文化子系统。

经济系统是生产和分配物质产品和服务,从而满足人们需要的系统;政治系统是用强力和法律来保障满足人们需要的系统;文化系统则是通过发展人的才能来促进满足人们需要的系统。一切人类社会活动的基础是经济活动,这就决定了经济系统在社会大系统中的特殊地位。经济系统构成整个社会系统的基础,它决定着社会的政治系统和文化系统。同时,社会的政治系统和文化系统也影响着经济系统。

按照系统论的方法,在分析和比较经济系统时,可以把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其他社会系统看作它的外部环境。自然环境包括国家或地区的规模(面积、人口等)、地理位置、自然资源情况等等。经济发展水平包括由生产力发展程度制约的技术发展水平,生产组织方式,经营管理水平和劳动者的熟练程度。自然环境对经济系统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它对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间接产生的。此外,各种自然因素也可能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地影响经济系统的某些特点。例如,国家规模大小不等,人口多寡程度不同,自然资源丰富和贫乏情况不一,以至位于沿海或内陆的地理位置差异,都会对经济管理方式有某些影响。又例如,由于以上条件造成的对外贸的依赖性程度不同,就会对经济管理方式产生直接的影响。政治系统包括政府体制、国家机构和法律制度,以及反映政治思想传统的政治文化。在不同的政治系统下,经济系统目标的优先次序和实现的手段以及组织方式也会有差别。例如,专制主义的政治,权威主义的政治,民主政治以及在社会危机时期产生的全能主义政治,对国家控制经济的领域和程度就有直接的影响。文化系统包括社会道德的规范、宗教信仰和法律规定的教育制度等等。文化观念对经济系统的影响是很复杂的。有时文化观念的变革导致经济系统的变革,例如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导致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系统的产生;有时观念形态的变化只对经济系统发生部分的或局部的影响,例如,某些宗教道德对经济系统的影响;有时观念形态的变革同经济系统的变革发生“时差”,即使经济系统发生了变革,传统文化仍起支配作用,等等。

虽然环境对经济系统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但经济系统本身具有趋向于复杂化的倾向。人们对需要的满足会愈来愈多样,愈来愈复杂,例如,以前人们从树上摘野果解渴,现在人们会打开冰箱,取出罐装饮料来解渴,而生产冰箱、饮料罐和果汁比摘取野果不知要复杂多少倍。随着人们满足需要的复杂程度的增加,经济系统也会变得愈来愈复杂。因此,经济系统本身必须适应环境而发生变化,同时也促使环境发生变化。

经济系统的变革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渐进的变革,另一种是突进的变革。环境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例如,生产力发展,科技进步,等等。如果一种经济系统要适应环境的变化,就必须调整自己的结构,这是一种渐进的变革。但是,如果旧的经济系统的结构已经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这种经济系统就必须发生急剧的变革。这种突变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旧系统消极地被新系统代替,一种是旧系统自觉地进行结构性改革,积极地适应环境的变化,并创造新的环境。

在系统论的观点看来,经济系统变革的内容就是变革经济的自由程度和秩序规则。随着经济系统复杂程度的增加,靠一个中心来控制各种经济活动,会变得愈来愈困难,必须扩大各种经济组织的自由程度规则。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系统复杂程度的增加,专业分工会愈来愈细,在专业化部门中秩序程度会增加,自由程度会减少,这种自由和秩序分化的过程是系统演变的必然结果和必要前提。系统演进的过程既可以自觉地,也可以不自觉地进行,既可以用和平的方式,也可以用暴力的方式进行。如果要避免用暴力的方式进行变革,就要允许社会的某些成员有最低限度的行动自由,进行制度创新,使创新者有创造的动力,使创新者的行动得到发展,并使社会其他成员获得创新的信息,从而改变旧习惯。创新的过程必然伴随着专业分工的提高,使个人的自由活动范围受到限制,这就要求建立新的制度秩序。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系统也会发生分化,经济系统、政治系统和文化系统会发生职能上的分工,也需要各自建立新的制度秩序。以上是把系统理论运用于分析经济社会系统时所得出的一般抽象结论。我们知道,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最早对经济社会形态的结构和演变作出了系统分析。马克思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的过程……社会物质的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发展的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

在这里,我们不妨把一般系统理论同马克思的系统分析作一比较。首先,马克思分析的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经济社会形态同由经济系统、政治系统和文化系统构成的经济社会系统在内容上完全是相通的。其次,马克思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看作是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从而把经济结构看作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而社会系统理论把同生产力发展密切相联系的满足人类需要当作出发点和归宿点,把经济系统当作社会的基础,这两者基本上是共同的。再次,马克思把促进或妨碍生产力的发展当作经济社会形态变更的依据,而社会系统理论把能否适应人类生存的环境当作经济系统演变的依据,这两者基本上也是共同的。

此外,作为科学社会主义依据的历史唯物主义值得从系统论吸取有益的研究成果。马克思侧重于从财产关系或阶级关系来分析经济社会形态,但是,实际证明,即使在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以后,个人、集体以及各种生产组织的利益矛盾依然存在,社会并不能成为简单的有机体。“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流派的代表人物J.埃尔斯特指出,马克思主义的研究需要寻求微观基础,即人的行为和选择。这是值得我们重视的。从系统论观点来看,需要重新研究两个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传统观念。一是无差别的、有组织的观念,即把社会主义社会看成是一座内部有组织的大工厂,内部组织得像钟表一样准确地运转;二是无组织的复合系统观念,即设想未来社会成为“自由王国”。如果社会主义经济系统以满足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为目的,那就必然按照系统论所揭示的规律,这种系统必然会变得愈来愈多样和复杂,需要选择自由和秩序的新规范,一般系统理论是当代科技革命的产物,是使用新能源和自动信息控制时代的产物。在这个时代,人们对物质的微观和宏观组织形式以及物质信息传递的方式的认识同机器工业时代不能同日而语,因此,人们对社会的微观和宏观组织形式以及信息传递的方式也大大深化了。

(第三节)经济系统的组织和结构

要对经济系统进行比较和分析,就要建立一种能描述经济系统的“语言”或概念。这些概念能说明各种不同的经济系统的特点,并且本身具有严格的逻辑框架。下面,我们对比较经济体制中较为流行的概念和逻辑框架作一概要的说明。

“经济系统”,在大多数情况下表示一国的经济总体。但是,这个概念可以从较窄的意义上使用,例如,一个部门,一个地区。亦可以从较宽的意义上使用,如把经互会国家或西欧共同体看作一个系统。

科尔奈把经济系统划分为三个层次:机构、组织和单元。

同类推荐
  • 资源经济学

    资源经济学

    本书内容包括资源经济学基础理论、资源分类基础、资源配置理论、资源的社会性和城乡资源流动、资源比较优势理论与实践英勇等。
  • 精通建账做账的28个秘诀

    精通建账做账的28个秘诀

    金多多,从一本院校财经科班出身,也考过了几门CPA,拥有了初级会计职称.多多上班的单位是成都市一家小有名气的会计师事务所,在成都市属于中上水平。《金多多财会日记:精通建账做账的28个秘决》通过多多的工作实践,传授看懂和分析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的28个绝招。
  • 外资企业问题与新闻媒体相关报道研究

    外资企业问题与新闻媒体相关报道研究

    继深圳及沿海经济开发区、上海浦东、西部大开发之后,党的十六大决定,加速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与改造,使之成为中国的“第四增长极”。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大决策,为优化东北投资环境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 中国式经济增加值考核与价值管理

    中国式经济增加值考核与价值管理

    本书对EVA的概念框架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对EVA的功能和优缺点进行了全面分析,对国资委经济增加值细则进行了全面解读,对我国企业开展EVA价值管理进行了重点阐述,对建立基于EVA的薪酬激励设计也进行了初步探索。
  • 喧哗与骚动

    喧哗与骚动

    本书以纪实的手法对新中国股市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全透视。以翔实的资料为基础,真实地再现了中国股市二十多年来的重大事件,对股海中吒咤风云的人物及相关事件进行了公允的评析和真实的叙述。从一种特殊的角度,折射出中国改革开放的艰苦和伟大,以及广大散户为中国股市的发所做出的艰苦卓绝的贡献。
热门推荐
  • 苍茫鸿途

    苍茫鸿途

    家族血仇,抽丝剥茧;红颜倾城,悲欢离合。拨开迷雾,是再见天日,还是阴谋的开始?一怒屠城为红颜!看浩儿一人一狼浪迹黑暗之渊。死而复生,是穿越还是另有隐情?看尹铭开银行,创淘宝,建商盟。一手把握大陆财富!一本破书,一根铁棍,一壶烈酒。看胡铁笑傲江湖,独领风骚。三个兄弟,三种颠峰。洞破乾坤,苍茫鸿途……
  • 异世女神非常炫

    异世女神非常炫

    他,炎浩,一个长得十分酷帅的杀手大佬,居然……还是一个女装大佬!然而…长的帅又不代表就长得美,大佬,你的女装十分辣眼。一次偶然,死后穿越为颜值逆天的女神!本励志滴说:且看我如何逆袭将世界踩在脚下结果……一群神兽奉她为主!各方霸主称她为王!天道的亲儿子竟喊她师傅!还是下任总天道竞选人之一!说好的被人欺负的好惨,然后一步一步走向巅峰呢,为什么我一来就已经处于巅峰之位了?
  • 迪迦之我是小怪兽

    迪迦之我是小怪兽

    男主,金手指…变成怪兽。欢乐向,无其他世界的人物乱入。…迪迦篇即将完结。……
  • 穿越之殉江山

    穿越之殉江山

    在现代,她是第三者,破坏了闺蜜的家庭。她被自责愧疚嫉妒的情绪包围着,痛苦不堪。一场意外的车祸将她带到前朝,那是一个动荡的朝代——五胡十六国,在那里她和他一同参军,青梅竹马,他们一起见证各国的兴衰,王朝的更替;一起认识各路英雄豪杰,与他们一决高下,征战沙场。最后,繁华落尽,他为她葬爱一生……那一世他为她付出一切,倾尽所有;这一世,她愿意放下一切,只要他能幸福;愿来生还能相见——
  • 电波暗战

    电波暗战

    王一飞,出生就不同寻常,他的脑部被外星人植入了一个芯片,当他遇到合适的电压,他的大脑便会成为一个小型的电脑终端,他的脑电波就可以进入网络世界漫游。他在网络中遇到了各种危险和挑战,正当他越来越强大的时候,却无意中发觉外星人正在试图占领地球,一面有他的朋友和亲人,而另一面是他的脑部芯片的控制者,他该何去何从呢?
  • 我的神话

    我的神话

    特此声明我不是神仙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切勿模仿谢谢
  • 平凡的二十四

    平凡的二十四

    世间有很多像易蓓一样平凡、普通却又努力生活的人,没有华丽的外表,没有开挂的人生,有的只是平淡的生活。可即使再平凡的人也会有自己的二三烦心事,易蓓,一个遇事会逃避,会害怕,又有点自卑的姑娘,她的二十四年又是怎样的呢。
  • 云杉街46号

    云杉街46号

    李叩忽然发现自己身边的一切都不对劲,曾经再熟悉不过的父母此刻却好像是被按了程序的机器人,甚至他还发现了一只三个头的怪物...经人介绍他走进那条神秘不可测的小巷,为了回家,他跟随着那个腹黑的老板完成一个又一个委托。本小说里所有鬼怪大部分来自于《山海经》,少部分来自与中国神话以及日本鬼怪传说。
  • 若爱归来

    若爱归来

    她,一个年幼失去了母亲,视自己为孤儿的少女,没有梦想也没有目标,过着随遇而安的生活,直到他们的出现,一段剪不断理还乱的命运开始了。是悲还是喜?他,一个被富豪收养的孤儿,表里不一的心态,满嘴油腔滑调,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对于初夏,他是你虐我千百遍,我依旧待你如初恋。他,一个默默守候在她身边的少爷,当他发现他威胁到他与她之间的时候,他犹如一头惊醒的狮子。对于初夏,他是不管你爱或者不爱,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洛辰:“初夏,我爱你,爱到......无关乎你爱不爱我”。南风瑾:“初夏,别露出那样的表情,怎么?你也开始堕落了吗?”。若盛夏花开,风声依旧,情若还在。你若未嫁,我若未娶,记得——等我。
  • 神泽大陆之冥王觉醒

    神泽大陆之冥王觉醒

    这个世界叫做神泽大陆,每个人达到一定条件就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能力,这个能力叫做神法,顾名思义,成神的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