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377900000016

第16章 民间习俗奇观(1)

中华习俗节日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是中华民族最重大的传统节日——春节,自汉武帝(公元前140年)时起,一直延续到今天。这一天古时称为元旦、元日或“三元”(岁之元、月之元、日之元)。辛亥革命后,中国开始采用阳历,为了区别农历和阳历,就把农历年改称春节,把阳历年作为元旦。

大年初一一大早就要放鞭炮。古诗说:“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古人把竹节放在火中烘烤,使它爆发出巨大的声响,用来辟疫驱疠,这是爆竹的起源。宋代起,以纸裹硫磺,用火点燃作响,称为爆仗。

春节期间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亲朋好友家和邻居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有些机关、团体、学校把本单位的人员集中在一起,互致祝贺,称为团拜。

春节是欢乐气氛最浓的节日。历来在街头和公共场所,都有艺人表演说唱、杂技,百戏杂陈,热闹非凡。从前,正月初一各家都要拜天地、迎神、祭祀祖先。祭祖时,把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南方人还在祭祖之后,查看“皇历”上所载今年的吉利方向,赶在天亮以前,提着灯笼捧着香,放起鞭炮,开门出行,迎接喜神,以求神灵保佑一年百事顺遂。

除夕的钟声

每年除夕夜,神州大地沉浸在欢乐之中。当时针指向12点整,千家万户的电视机里同时响出108下宏亮的钟声,这钟声宣告万民同庆的春节已经来临。

这钟声来自何处?它来自北京的大钟寺。大钟寺原名觉生寺,位于北京西直门外。寺内大钟殿有硕大铜钟一口,高6.75米,直径3.3米,钟唇厚18.5厘米,重46.5吨。这口钟铸于明朝永乐年间,距今已500余年。经测定,这口钟发出的钟音可远传四五公里。更奇特的是它身上铸有《金刚经》、《法华经》等17种佛教经文,共22.7万多字,是世上绝无仅有的字钟。

永乐大钟是我国文化的奇葩,1957年大钟寺被定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4月1日已正式对外开放,接待远道慕名而来的中外游客。

元宵节

正月十五的晚上叫元宵。

元宵的前后几天,街头巷尾家家张灯,公共场所还举行花灯竞赛,所以又叫灯节。元宵还有舞狮、踩跷、跑旱船等游艺活动,分外热闹。正月十五古代称为上元,元宵就是上元的晚上,含有本年第一次月圆之夜的意思。汉朝时,朝廷在这一天祭祀道家的太乙天神,从黄昏直到天明,所以晚上破例不戒严,准许百姓观看。张灯庆祝开始于唐朝,这是佛教徒从西方传来的习俗。张灯本来限于是十五这一夜,以后增加十四、十六两夜,到宋朝又增加十七、十八两夜。陈列的灯彩也越来越华巧,花样越来越繁多,皇家办的更是豪华。唐睿宗时曾在长安宫城外架起一座高20丈的“灯笼”,上面缠着彩色丝绸,装饰金玉,悬挂5万盏灯,皇亲贵族们也制作了大型“灯树”。唐代是实行宵禁的,夜禁鼓一响就禁止出行,“犯夜”要受处罚,唯独在上元节,皇帝特许开禁三天,称为“放夜”,以后历代引以为例。这一来,大街小巷灯火通宵达旦,连平日极少出门的妇女,也结伴出来观灯。灯彩以外还放焰火,表演各种杂耍。宋代起人们把谜语写出来挂在灯上,猜中得奖。明代又添了戏曲表演。在封建社会中,这是全民的狂欢之夜。

元宵节的应时食品也叫“元宵”,或称汤圆。各地汤圆风味不同,但作为团圆的象征却是一致的。正如台湾民谚所说:“吃了汤圆好团圆。”

清明节

阳历4月5日前后是清明节,这时春光明媚,万物滋生,正是茶叶开始采摘、水稻播种、春蚕孵化的农忙季节。清明又是怀念先烈和祖先的节日。清明节习俗与古老的“上巳”和“寒食”有关。

早在周朝,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称为“上巳”。这一天,人们要到水边祭祀,并用东流水洗洗身子,还要在水边举行“执简(竹片)招魂”仪式,免除不祥,叫做“祓除”或“修禊”。从魏晋时起,这种活动固定在三月初三。还要用一种椭圆形带把手的浅木盘作为酒器,名叫觞。把盛着酒的觞放在水上飘着,人们站在水边,当觞流到面前时,便捞起来把酒喝了。这叫“曲水流觞”,它代替了从前的“执简招魂”。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在《兰亭集序》里就记载了这种仪式。唐、宋以后,三月三就成为人们水边饮宴、郊外春游的日子。

清明扫墓早在秦以前就有,到唐朝时盛行。北方重在祭祀祖先,修缮坟墓;南方往往借祭墓的机会,踏青郊游。在江苏、浙江一带,清明吃青团、红藕,含有寒食的意思。

寒食、清明时节体育活动比较多。南北朝时有斗鸡、打球,唐朝时有秋千和拔河,甚至称清明为秋千节。元朝时军队中还有射柳比赛,把鸽子放进装有机关的葫芦里,挂在柳枝上,射中葫芦,鸽子放出,以飞得高为胜负。

端午节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这首儿歌叙述了端午佳节的习俗。

端午又叫端阳、端五,端是开始的意思,古代“午”与“五”通用,又以奇数(单数)为阳,偶数(双数)为阴,所以有这些名称。赛龙舟、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相传龙舟竞渡是为了捞救忧国忧民投汨罗江而死的楚国人屈原;把粽子投进江河,是让鱼蛟虾蟹吃饱了而不去伤害屈原的遗体。学者闻一多认为端午节是龙节,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数民族纪念龙神的节日,东汉以后这一风俗逐渐向北方传播。

端午又称重五,许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脖项、手腕或足踝上,也称为长命缕。各家要悬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山丹花)。

广东风俗,端午在庭院摆上木盆,里面浸着艾草、菖蒲、凤仙花、玉兰花,近午时分,母亲叫小孩跳进盆里,用花草蘸水,洒在小孩头上、身上,边洒边念:“艾蒲洗身,百病消除!”

南方过端午节还要吃“五黄”,就是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无论南方、北方,这一天还用雄黄在儿童的额上画个“王”字或涂点在耳孔、鼻孔处。儿童们佩带五颜六色的香囊,里面装着芳香药物,以祛五毒。

端午在夏至前后,这时气温渐高,需要消灭害虫和防治疾病,端午节的习俗原先都与驱毒避瘟有关。

端午节的来源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民间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蒲、喝雄黄酒等习惯。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有以下几种说法:

为纪念屈原。南朝梁人吴均《续齐谐记》中说:“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以竹筒贮米投入祭之。”北宋的一些书中也有类似记载。所以后人认为,五月初五是屈原殉难之日,为纪念他,人们挂艾蒲以招其魂,吃粽子以祭其尸,竞龙舟以拯其体。

龙的节日。有人认为,端午是龙的生日。龙是原始时代南方人的图腾,古代吴越人都有断发文身的习惯,在身上刺成龙的花纹。而端午节的几个主要风俗都与龙有关,竞渡用的是龙舟,粽子投入水中又常为蛟龙所窃。

源于夏至。有人认为,目前流传下来的端午节风俗,大多源自夏至的习俗。在一些书中,介绍五月五日的节日风俗未谈到吃粽子,在夏至节中却有明确记载。龙舟竞渡是夏至节的重要的娱乐活动;司马彪在《后汉书·礼仪记》中明确说道,汉代五月五日的风俗来自夏、商、周时期的夏至节。

是为“恶日”。端午节消灾的风俗较多。江苏淮安一带用艾叶、菖蒲等烧成香汤沐浴或擦身,以求驱邪避灾;广西等地用五色丝线缠手系颈,以除妖避邪;江西、福建等地则画蝎子、蜈蚣、蜂、蜘蛛、蜮等五毒图形贴于门外,以避诸毒;贵州等地则将彩绸做成扫帚、老虎之类的东西,挂在小孩胸前,用以避邪。也有不少地方在端午节喝雄黄酒,在小孩额上用雄黄画个“王”字……究其缘由,是因五月正值夏季,气候趋向炎热,各类疾病瘟疫极易流行。古代的人们无法解释这些现象,于是称五月为“恶月”。后人加以附会,普遍要在这天进行消灾避邪活动。

中秋节

中秋节与元宵节、端午节并称三大节。这个节兴起较晚,到唐朝时才有人登台或坐船赏月。北宋太宗年间,定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这时恰好是三秋的一半。此后逐渐形成祭月、拜月、赏月以及吃月饼的习俗。人们也会谈起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与月有关的神话传说。

中秋节有给小孩送兔儿爷的习惯。旧俗八月十五祭月,供奉所谓“太阴星君”的牌位,俗称为“月光码儿”。其实就是一张纸,上面画着菩萨模样的“太阴星君”,下面画着月宫和捣药的玉兔,在焚香行礼以后就把它烧掉。民间又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孩子是由母亲照看的,并喜欢模仿母亲的行为,于是也就出现了专供儿童祭月用的造像——兔儿爷。

兔儿爷出现在明朝后期,清代很盛行。粉白的嫩脸,身披战袍,头戴金盔,左手托着小小的臼,右手拿着小小的杵,背上插着小旗。它的坐骑有狮子、老虎、梅花鹿或骆驼,也有坐在莲花宝座上的,威风凛凛,神气十足,富有童稚的情趣。祭供之后,就成为儿童玩具了。

月饼在宋朝就有了,但并不一定是中秋的节日食品。到了明朝,人们在中秋节互相赠送月饼,这一天也一定要吃月饼,用圆如满月的月饼来象征团圆。在中秋节这一天,如果家中有亲人在外没有回家的,分月饼时也要为他留一份。

重阳节

在中国古代,一、三、五、七、九为阳,二、四、六、八、十为阴。因此称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也叫重九。有些地方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因为这个节日活动适宜老人。重阳节起源于魏晋,已经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了。

登高是重阳节的主要习俗。最初是因人们认为两个九相叠是不吉利的,登高可以避祸消灾。到后来,这种迷信观念逐渐淡薄,在秋高气爽的季节,爬爬山,既锻炼了身体,又能登高望远,舒畅心情,这就演变成体育和旅游活动了。

重阳的另一传统习俗是把茱萸插戴在头上。茱萸是茴香科落叶亚乔木,果实可吃,茎、叶入药。古人插戴茱萸也是为了驱除恶气,抵御初寒。唐朝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写的就是这一习俗。

九月有“菊月”之称,赏菊、饮菊花茶也是重阳节习俗。宋代有的酒店在重阳节期间,用菊花扎成一座花门,让酒客从菊花门出入,喝完酒离开时,还可以采一枝菊花插在帽沿上。清代有的地方还举办菊花大会。

应时的主要食品是重阳糕,这是用发酵的米粉做成的糕点,可以加进枣子、栗子、杏仁做成甜的,也可以加鲜肉做成咸的。考究的还做成九层高,像个小宝塔,上面再做两只小羊,取“重阳(羊)”的谐音,这大都是南方风俗。在北方,风行重阳节吃羊肉,这是因为秋天羊肥,能取暖祛寒,“羊”、“阳”又是同音,俗称“贴秋膘”。

登高、吃糕都含有“步步高”的美好祝愿。

中华少数民族节日

农历三月节日多

许多兄弟民族在三月里节日频繁,像百花盛开的春天,尤以“三月三”为最活跃。

广西壮族在“三月三”举行盛大“歌圩”。这天,人们蒸五色糯米饭和红鸡蛋,以纪念祖先和招待亲友。盛装的男女青年对歌终日,有情歌、盘歌、故事歌等等。情歌一般是从查问对方开始,一直到两人惜别为止。盘歌内容非常广泛,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一问一答,需要丰富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才能取胜。

贵州报京寨侗族从三月初一到初五,每天都有社交游乐安排,但高潮还是“三月三”。在这天,白岩寨侗家以礼炮为号,男女盛装,芦笙引路到报京寨做客,主人用同样礼仪迎客齐唱《迎客歌》,客人同曲答歌。接着整个报京寨地区的侗族、苗族同胞会合到寨中心的芦笙场坝上,绕成一圈又一圈,数百人同跳“踩鼓舞”。三五个姑娘一组在一座侗楼上唱歌,这些姑娘的情郎又三五结伴来到这侗楼前同情妹们对唱,双方有板壁作界,不得进屋,表现出感情纯真,境界高尚。

“三月三”也是彝族、黎族和布依族的传统节日。海南岛黎族在这天集会,预祝丰收。彝族在这天欢聚河边,跳酒令舞,青年男女寻找情侣。过去,布依族各村寨在这天要杀猪宰牛,祭祀灶君、山神,并扫寨赶鬼,这个习俗现已革除。

同类推荐
  • 探究式科普丛书-千里一线牵:通信

    探究式科普丛书-千里一线牵:通信

    本书是一本关于通信基础知识的读物,内容涉及日常生活中和我们息息相关的很多通信领域。从战火连天的古代烽火、驿站到拥有近代通信手段的电报、电话,从古人的智慧创新——水上“漂流通信”,到现代有高科技含量的海底光缆通信,从以前奇货可居的“电蛐蛐”——传呼通信,到如今进入大众视野的移动通信,通信已发展成为以时代为特征的朝阳产业,是我们生活中一道无可比拟的亮丽风景。
  • 蔚蓝旖旎的海洋(科普知识大博览)

    蔚蓝旖旎的海洋(科普知识大博览)

    在浩瀚无边的蓝色海洋和陆地湖泊中,成千上万、大大小小的岛屿,形成了最适合寻幽探胜的海上迷宫,给人类的诺亚方舟——地球,增添了迷人的色彩。带有神话色彩神秘失踪的岛屿,引人遐思,也有很多岛屿充满奇情异趣,风情独特,给人启迪。
  • 探索未知-趣味化学

    探索未知-趣味化学

    探索未知,追求新知,创造未来。本丛书包括:奇特的地理现象、遗传简介、生活物理现象解读、奥妙无穷的海洋、认识微生物、数学经典题、垃圾与环境、湛蓝浩瀚四大洋、生物的行为、漫谈电化学、数学古堡探险、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古代物理知识、中国三大三角洲、中国的地理风情、多姿的中国地形、认识少数民族医学、悠悠的中国河流等书籍。
  • 现代科技大观(上)

    现代科技大观(上)

    本套书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图文并茂,体系完整,有助于读者开阔视野,深化对于中华文明的了解和认识;有助于优化知识结构,激发创造激情;也有助于培养博大的学术胸怀,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从而更好地适应新世纪对人才全面发展的要求。
热门推荐
  • 陆总我错了

    陆总我错了

    女强vs男强,甜宠,“陆总,不好了!夫人跑去酒吧了。”“没事”“可是,在酒吧有很多男的向夫人搭讪。”“......备车!”“陆夫人,胆子真是越来越大了,嗯?”某个女人看着男人皮笑肉不笑的模样,刚想开溜,就被抓了回去,“陆夫人,看来不生个孩子,你是记不住你已经结婚了。”
  • 违心逆

    违心逆

    善恶一念之间,任何人都未承认自己是一个坏人,只不过是对某些事情的理解和处理方式不被他人认可,才会导致众所岐分,执掌世界平衡的不是正义,而是众人所折服的力量,早被扭曲的道义、信念、道德即将受到世界的从新排序!在这一度即将破碎的次元世界,是否还能有人能够挽救,又或者是加速这个世界的泯灭......我——为何要来到这里!
  • 我在异星的装b生涯

    我在异星的装b生涯

    付洪明穿越了,来到了一处低级文明的人类世界。这里的一切和地球文明一般无二,但是身为曾经地球人的付洪明,实力完全碾压这里的人。力拔山河气盖世,一个跟头十万里。上可去九天揽月,下可至五洋捉鳖。在我面前装b?小子,知道天高地厚么?
  • 小说部正篇

    小说部正篇

    《小说部番外》!亿万作者的期待之作!就是这么不要脸!这可能是你看过天下第二没节操的小说!因为第一是银魂!玩梗玩的浪起来!设定在日常面全都是空话!还有小说部动乱篇大篇章!天天大出血!关注准没错!超暴躁!超创新!超大牌!超争气!超骚气!连简介都这么厉害你确定不关注并投上推荐票?天下第二没节操的小说!还有姊妹篇《此小说部非彼此小说部》!在起点!我要让小说部这个ip成为大ip!天下第一的小说部!我要凭小说部在起点和创世混成大户人!加油!
  • 女神计划

    女神计划

    生活残酷,没有希望,但是不能放弃奢望;你还在因为没有目标而茫然、无措、得过且过吗?那么,为了你心中的女神,奋斗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之天机录

    重生之天机录

    乱世红尘,小角色成就大英雄,重生异世,背负天选者的宿命,面对杀戮,欺骗、背叛和宿怨,别无选择,只能奋起一搏,集结各路英豪,挑战未知凶险,仗剑江湖,开启天机秘宝,成就冒险之旅。
  • Crotchet Castle

    Crotchet Castl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关于我转世成为一只狐妖这档事

    关于我转世成为一只狐妖这档事

    他来自别的世界本应是一位普通人,却意外穿越到了一个狐妖身上
  • 学霸的超凡时代

    学霸的超凡时代

    “叮,高等数学熟练度+1.”陆白得到了一个熟练度系统,本想在高武世界中盖世无敌,谁想却走上了学霸之路。这是一个学霸征服世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