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376400000007

第7章 勤学上进篇

格言选读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学而》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论语·泰伯》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论语·卫灵公》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论语·子张》

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

——《孟子·离娄下》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学至乎没而后止。

——《荀子·劝学》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中庸》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

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吕氏春秋·用众》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进学解》

圣人无常师。

——韩愈《师说》

学贵得师,亦贵得友。

——唐甄《潜书·讲学》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杂诗八首》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满江红·写怀》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朱熹《劝学》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文嘉《明日歌》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墨子·修身》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刘勰《文心雕龙·知音》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

磨杵成针

李白小时候十分淘气,不爱好学习。他总认为那些经史子集枯燥乏味,每次读书的时候都会偷懒,只要大人稍微看管不严,他便扔下书本,跑到外面玩耍。

有一次,李白又不好好读书,偷偷溜出去玩耍。他在路上闲逛的时候,看见一个老奶奶坐在板凳上,手里握着一根粗壮的铁杵,全神贯注地在磨刀石上反反复复地磨着。李白来到她的跟前,她一点也没有发现。

李白很想了解老奶奶究竟在干什么,惊讶地问:“老奶奶,您为什么要磨这么粗壮的铁棍啊?您想用它来做什么呢?”“我要把它磨成一根绣花针。”老奶奶一边回答一边继续磨着手里的铁杵。

李白感到百思不得其解,一根那么粗壮的铁棒怎么可能磨成绣花针呢?他终于忍不住问:“这么粗的铁棒怎么能磨成针?要磨多久才可以啊?”

老奶奶歇了歇,说:“铁棒的确很粗,要把它磨成针是很困难的,但只要功夫下得深,铁棒也能磨成绣花针啊!”

李白是一个天资异常聪颖的孩子,老奶奶的一番话很快就使他悟出了许多道理,他想:老奶奶说的没错,做任何事情都应该持之以恒,只要坚持下去,没有做不成的事情。读书学习的道理也是这样,虽然经史子集非常乏味,但只要每天都坚持不懈,就会体会到其中的奥妙与乐趣。

因此,李白对自己过去不端正的学习态度感到十分内疚,转身就往家里跑去。他回到书房,毕恭毕敬地坐着,捧起一本书全神贯注地读了起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李白长大后成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诗人,人们尊敬地叫他“诗仙”。

一字之师

在我国唐朝时期,有一个叫李相的人。他小时候因为家里穷而导致辍学,长大后一直为此感到遗憾。这也使得他在读书时经常闹一些笑话。例如,读《春秋》时,他总把叔孙婼的“婼”字读成“若”。李相家里有一个书童。每当李相把“婼”读成“若”字时,书童就会皱起眉头。

李相对书童皱眉的样子感到很纳闷。有一次,他终于忍不住问书童是否读过《春秋》。书童点了点头。李相便坦诚地问他,为什么自己一读到叔孙婼时,他就会皱眉头。书童吓得双膝一软,跪着解释说自己以前在私塾学习《左传》时,先生教的读法与将军的读法略有出入。如今听将军把“婼”字读成“若”,方明白以前先生的读法是不正确的,因此感到羞愤。

听完书童的解释,李相心中疑窦横生。李相毫不隐瞒地说,自己从小因家境贫寒而没有进过学堂,也没有谁教过自己,完全是按照《经典释文》上的注音自学的。话音刚落,李相伸手从书架上取下《经典释文》,书童接过来翻开一看,才发现李相竟然把“婼”字的注音看错了。于是,书童就委婉地纠正了李相的错误。

李相虚心接受了书童的指点,并且在书房的北边放了一把椅子,毕恭毕敬地请书童坐上去,接受礼拜。书童说什么也不敢坐,武将出身的李相这时真有些急了,他严肃而又认真地请书童坐上去。

李相要拜书童为师,而且完全是出于一片真心。书童也不便推却,只好面露难色地坐了上去,接受了李相的拜师礼。

书童为李相虚心求教、不耻下问的精神所深深地打动了,并在后来的日子里毫无保留地把自己以前所学的知识倾囊相授,李相的学问也就逐日提高了。

错识古董

古时候,魏国有一个人自诩为精通古董的文物学家,爱好收藏古董,也乐于鉴别古董的真伪,因此受到了很多人的尊重。

有一回,魏人无意间获得了一个像酒杯一样的青铜器,他觉得这件宝贝十分珍贵,于是请了一大群亲戚朋友吃饭,他在席间告诉他们,他前几天得到了一个宝贝,是商朝的青铜器。众位宾客便要求欣赏他的宝贝。他取出那件青铜器,斟满了酒,逐个给大伙敬酒。

就在这时,出现了意料之外的骚动。其中的一位宾客对他说:“这哪里是什么宝贝,分明就是一个铜护裆,是用来保护生殖器的。”话未落音,大家早已哄堂大笑了。魏人感到十分尴尬,赶紧把青铜器扔掉了。

后来,魏人又得到了一件形状如马的器皿,模样异常的美观,马的颈毛和尾巴都清晰可数,只不过马背上有一个洞。他知道古代有一种马状的酒樽,估计自己所得到的就是酒樽吧!于是把它装进匣子中妥善珍藏起来,每次款待贵宾时,就用它来盛酒。

有一天,一个朋友到魏人家做客,他又用这件器皿给客人倒酒,客人一看到这个马状的器皿,脸上显露出怪异且不可思议的神情,惊呼:“这不是尿壶吗?也就是那些贵妇人夜间所用的兽子啊!你怎么能用尿壶盛酒呢?”

魏人顿时感到羞愧难当,从此再也不敢骄傲了,再也不敢自以为是一个精通古董的文物学家了。他开始发奋读书,并勤快地向行家请教,终于掌握了丰富的文物知识,最后成为一个博学的文物学家。

苏秦苦读

在我国的战国时期,有一个穷苦的洛阳人叫做苏秦。他人穷志不短,从小就追随鬼谷子学习游说之术,和庞涓、孙膑等人为同门师兄弟。

学业有成之后,苏秦和同窗好友张仪拜别老师下山。张仪在魏国担任了要职,而苏秦在各国之间晃荡多年后,还是一事无成,灰溜溜地回到了家里。

苏秦的哥哥、嫂子、弟弟、妹妹、妻子等人都认为像他这样的人就是不学无术,正经的事情不做,一天到晚只会搬弄是非。面对亲人的误解,苏秦心里难过得很,苏秦深感惭愧,知道自己十分对不起家人的厚望,但他的理想却丝毫没有放弃,他整天闭门不出,夜以继日地苦读诗书。

苏秦经常对自己说:“我既然选择了读书求仕的道路,倘若不能利用自己的知识谋取较高的官职,读再多的书又有何益呢!”每当念及此处,苏秦便越发忘我地苦读起来。

为了不浪费时间,苏秦想出了一个残酷的方法。每次读书时,他都把头发用绳子扎起来,悬在梁上,一旦自己偷懒打盹,头发就会把他揪醒。夜深人静之际,倘若犯困了,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如此便能保持足够的清醒。成语“头悬梁、锥刺股”就是这样得来的。

后来,苏秦终于学到了经天纬地的才能,可是他再也没有出游的路费了,幸亏他的母亲对他十分慈爱,不惜变卖家产为他凑足了路费。有了路费,他便毅然地上路了,开始新的游说生涯,最终成为名满天下的政治家。

有疑必问

沈括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一生取得的成就与他从小有疑必问的习惯是紧密相关的。

沈括从小就对世界充满了好奇,遇到不明白的事情一定要打破砂锅问到底。

有一次外出游玩时,山里的桃花吸引住沈括和他的游伴们,大家有的人对着花朵即兴赋诗,有的凑上去陶醉地深呼吸。但是,只有沈括站在桃树前矗立不动。他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山下的桃花早就凋落了,山里的桃花为什么还开得如此妖艳?

沈括向游伴们讨教这个问题,可大家谁也回答不上他的问题。游玩回来后,沈括马上向父母请教。父亲要求他到书本中查找答案。于是,沈括钻进书房专心致志地读起书来。阅读了大量的书籍之后,沈括不断地总结和分析,不断地思考和琢磨,后来总算弄明白了。原来,地势的高低、气温的冷暖都对开花的时间有着不可忽视的制约力量,植物在山势高、气温低的环境中,花期比在其他地方的要稍晚一些。

沈括为了观测北极星的准确位置,曾经通宵达旦地开展户外工作,一会儿通过观测仪观察北极星,一会儿又忙着做记录,精心绘制图形,准确标明星体的方位。就这样一连好几个月都没有好好休息过,在绘制了上千幅夜空图之后,沈括终于准确测出了北极星其实并不在北极,而是位于偏离北极的地方。他是世界上最早掌握这些知识的科学家。

由于遇到事情总要问个为什么,这种精神使沈括成为许多学科领域的专家,成为一个真正学识渊博的人。他的不朽着作《梦溪笔谈》不仅是我国历史上的名着,还是世界科技史上极其珍稀的文化遗产。

乐天改稿

白居易,字乐天,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一生的诗名来自于勤奋好学及严谨创作的精神。他写诗有一个嗜好,写成之后喜欢拿给很多人批阅,并针对别人的评价来反复修改自己的诗作。

有一次,白居易认识了一个叫顾况的诗人,此人在吏部担任要职。为了提高写诗水平,白居易专程携带自己创作的几首诗到长安城拜访顾况。顾况见他只是一个无名小辈,且名字中带着“居易”二字,便打趣地说长安这地方粮食很贵,要想“居”下去,是很不“易”的。意思是说,没本事的人在长安根本就没有立足之地。白居易虚心听取了顾况的“教诲”,毕恭毕敬地请顾况为他的诗作做一下指点。他当场就朗读了一首新作: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顾况对白居易的诗歌大加赞赏,并对眼前的年轻人刮目相看。白居易的诗得到顾况的称赞是由于他多年不懈的努力。在他很小的时候,便对写诗有了非凡的志趣。他白天博览群书,夜间则挑灯作诗,达到了忘乎一切的境界。由于背诵、吟读得太多、太勤,时常导致口舌长疮。由于长期伏案读书、写作,臂肘也磨出了厚厚的老茧。

后来,白居易的名声越来越大,诗也越写越好,但他还是保留着反复修改诗稿的习惯。他除了自己修改之外,还让读者评析,并积极吸取读者的修改意见。为了使自己的诗通俗易懂,他还喜欢把诗读给不识字的老妪听。老妪听懂了,他就罢休。倘若老妪听不懂,他就进行大肆的修改,直到让所有人都能理解为止。

就这样,白居易将众人的智慧全都凝聚在了诗中,所以他的诗作才能通俗易懂、流传至今,成了诗歌史上的杰作。他的谦虚好学也和他的诗一起流芳百世,成为众人学习的楷模。

心无旁骛

我国古时候,有一个名叫朱买臣的读书人,由于勤学上进,成为千年以来的典范和楷模。

朱买臣不懂得做生意,也从没有想过发财致富,他唯一的兴趣是读书,家里只靠妻子卖药材艰难度日。

朱买臣忘我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哪怕上山打柴,也要一边走路一边背书。妻子很厌烦朱买臣附庸风雅、自命清高的作风。家里都穷得快揭不开锅了,可丈夫却还在一门心思读那些毫不实惠的书。所以,妻子每天都提醒朱买臣,劝他转变思想,把精力用来养家糊口。但是,朱买臣仍然沉湎于现有的读书生活,且活得不亦乐乎,非但没有稍有改变,反而变得更加求知若渴了。

妻子实在无法容忍他了,道不同不相为谋,遂狠心与丈夫分开过日子,夫妻劳燕分飞。朱买臣没有强行挽留,他告诉妻子说:“我到五十岁的时候,一定会大富大贵的。我现在都已经四十多岁,很快就要过上好日子了。你我夫妻一场,你跟着我受了很多苦头,我不会忘记你的。等我富贵之后,必将报答你多年来对我的夫妻恩德。”

妻子早就对丈夫死心了,不想听他这些华而不实的空话,便收拾行李离他而去。夫妻分开后,朱买臣仍旧故我,穷困的日子没有任何好转。

有一天,前妻与她的新夫遇见了落魄潦倒的朱买臣,出于同情心,前妻请他吃了一顿饭。朱买臣倒也毫不客气,给吃就吃,给喝就喝。前妻看到这种颓败的光景,感到无比的心酸。

其实,朱买臣绝非平庸之徒,只不过他把所有心思都投入到了学问上而已。令人欣慰的是,几年之后,朱买臣果然有了展示才能的机会。汉武帝慕名接见了朱买臣,二人一见如故,从《春秋》一直谈到《楚辞》。朱买臣的学识得到了汉武帝的欣赏,很快就被任命为汉武帝的谋臣,从此便大展宏图了。

同类推荐
  • 现代四川文学的巴蜀文化阐释

    现代四川文学的巴蜀文化阐释

    本套书收录秭归县8位作家创作的小说、诗歌、散文作品,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思考,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其中大部分作品已公开发表过。
  • 寻找失落的世界遗产

    寻找失落的世界遗产

    本书熔铸了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对“教育品格”、“科学品质”、“文化品位”一以贯之的追求,内容涵盖了“寻找失落的年表”、“丝绸之路”、“世界遗产”以及“科技与文化”四部分内容。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爱国的故事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爱国的故事

    该系列丛书为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本书详细讲述了从古至今的众多爱国的故事。爱国主义历来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
  • 思想课堂-科技笔记

    思想课堂-科技笔记

    为你的头脑镀金,为你的思想导航。思想笔记系列丛书包括:道德笔记、典籍笔记、婚姻笔记、家庭笔记、教育笔记、经济笔记、科技笔记、历史笔记、伦理笔记、论爱笔记、美学笔记、民俗笔记、农业笔记、情感笔记、人生笔记、人物笔记、人性笔记、儒学笔记、商业笔记、社会笔记、文化笔记、文学笔记、心灵笔记、修身笔记、养生笔记、艺术笔记、语言笔记、战争笔记、哲学笔记、自然笔记。
  • 上海城市之心:南京东路街区百年变迁(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上海城市之心:南京东路街区百年变迁(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南京东路街区是上海的地理中心与行政中心,亦是上海文化展示的最佳窗口之一,其历史发展脉络,是百年上海城市变迁的一个缩影。
热门推荐
  • 漫步在综漫世界

    漫步在综漫世界

    在孤儿院长大的墨轩,从小遍体会到世间冷暖,因此有了变强的决心!可是因过度刺激细胞的极限大大的缩短的寿命,但是一个系统附在墨轩的身体里。且看带有运气光环的邪魅公子墨轩与逗比系统在各种各样的动漫、电影、电视剧、小说的次元之旅!!
  • 偷天之后

    偷天之后

    宁九本一介草民,因意外进入修仙界,从此走向另一番人生之路
  • 予以一生

    予以一生

    陈绾心与叶希凡的爱情是平平淡淡,细水长流。陈慕言与厉蓝的爱情是认真且怂,从一而终。既像我们普通人的爱情,又不完全是我们普通人的爱情。他们何去何从,予以一生给你答案。
  • 仓玄传说

    仓玄传说

    上古大能仓颉后裔仓敬孔,于机缘巧合之下领悟出传家宝无字天书的内容,走上了一条与先祖不同的修仙路。身处现代,环境与远古截然不同:灵药法宝稀缺、天地灵气匮乏、大道难以窥见,不过无字天书本身就有一条残缺的大道,对别的修仙者来说作为一生追求的大道仓敬孔从踏入修仙路的那一刻就已经在手!仓敬孔(后改名仓玄)凭借着无字天书的残缺大道不断进步,融合盘古三魂七魄重返盘古超越盘古的境界,实现了盘古的志愿与宇宙同寿。可是这就是修炼的终点吗?
  • 有狐绥绥入世为卿

    有狐绥绥入世为卿

    一朝穿越,沈习来到一个叫长婴的女儿国。然而,在她一无所知的情况下,竟然误打误撞的成为了地主家的入赘媳,又阴差阳错的救了一只成精的狐妖,和相府家的公子哥儿…于是,人生果真如沈习所信奉的那样:先有条不紊,再全部打乱。不过这一次,不是她打乱自己,而是别人了…【作者温馨提示:女尊,NP。因为要修改旧章节,所以正文暂时不会更新,请大家多多包涵,非常感谢!】
  • 又双叒叕是他

    又双叒叕是他

    年少时惊鸿一瞥,却在往后余生成了劫。你相信一见钟情吗,相信一眼万年吗。纠纠缠缠,兜兜转转,到头来还是一个他。人们常说,年少时不能遇见太惊艳的人,遇见了便误终生。【我有故事,你有酒吗?跟我干一杯,听我叙叙青春二三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殿下夫人又跑了

    殿下夫人又跑了

    她因一道预言沦为苏家弃女;他是轩辕养子,记忆觉醒重新踏上王者之路;当他再次归来发现自己的小女人身边竟然多了这么多桃花?!好家伙,本尊为你守身如玉你却天天撩男人!猪可忍他也不能忍!于是某尊开始了自己的遥遥追妻路……
  • 清水洋

    清水洋

    十八岁那年,她带着同学们在北平城示威游行,为九一八事变愤慨,那时的她,是个愤青。二十多岁时,她带着士兵上战场,为保家卫国而努力,那时的她,是个热血战士。再后来,她去了上海,成了情报工作者,代号清水洋,一颗安插在敌人眼皮底下的钉子,那时的她,是个沉着冷静的党员。她的一生,都奉献给了革命,她值得我们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