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350700000031

第31章 作家的眼力

文学已经成为一种少数人拥有的形式主义。其实现阶段的社会生活已经很丰富了,主旋律的题材有,低落的题材也有,真是五彩缤纷要什么有什么。

一个外国作家说,不是世界没有美,是我们没有发现。是的,写作多年总是找不到感觉,写出的作品除了散文和小小说在报刊上发表外几乎没有大部头,虽然也出版了长篇小说,但没有引起反响,因此觉得自己写作尚未找到感觉。实际上这种感觉就是眼力,编辑应当具有鹰一样的眼力,及时发现有潜力作家投来的稿子,帮助他们发表。我想说作家也要具有这样的眼力。有一次,我骑自行车散步,当我经过公园时,我看见一个中年男人在烧一包纸,他可能冷了,不得不烧纸取暖。看见这个人,不知为什么我有话说不得,不是不敢说,而是说了没用。我帮助不了他,也帮助不了他人,可是我的心总是热热的。同情有之,愤愤有之,抱怨有之,感动也有之。这样的人,这样的事,在我们这个国家是很多的,谁也帮助不了他们。

并不是所有作家都有这样的眼力,为什么有人写出的作品有反响,有人写出的作品悄无声息,原因就是水平。我还看见作家协会一开门时,就有老干部来到屋子里坐下,他们在这里干什么,无非是寻找精神寄托。看见他们写出的诗歌,我真的无语,可是他们热爱文学的劲头让我感动,于是我真心想帮助他们,帮助他们多写作品,多发表作品。想想他们,回顾过去,我真的为自己的努力感到自豪,如果当初我放弃文学还有现在的自豪吗?想来,当初我对文学的忠诚是正确的,我对社会变革是适应的,我对朋友们的希望是实在的,我没有辜负朋友们的希望,也没有辜负自己的人生选择。由此可见,文学的眼力不仅仅局限在文学上,也表现在自己人生中,随时随地都有表达。社会生活就是靠文学来表达,选择什么样题材,就看作者眼力了。

最近上网,总有个别网站甩一些插件,弄得电脑有时不听从操作,为此我写出一句微博:各网站不要为了垄断乱甩插件,谁也没时间使用,而且影响操作。我的意思相当明确,可是网站明确吗?他们可能为了自己利益根本不理睬,有可能变本加厉其实作家写出什么并不重要,关键是他如何表达,如何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渗透到读者心中,渗透到社会实践,让所有人知道。

现在的人并不真正知道什么是最美的人,也许有人会说解放军是最美的人,这话没错。解放军美在哪里,是解放军美吗?不是,是解放军生命最美,是解放军助人为乐的精神最美,更美的则是他们冲锋陷阵的奉献精神。在这一点上,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中国人民解放军美。然而解放军的美并不是毫无根据,也是有着多年优良传统才形成的,这是他们最美的地方。也许我曾在部队生活过,对部队有一种特殊好感。当群众遇到危险时,第一个想到的是解放军,如果他们能来到群众身边群众就有安慰。

一部小说描写什么不重要,关键是如何描述,如何把美好的故事告诉读者,让思想感情在读者心中振奋。一个人呢?当一个人产生爱情时,他是如何表达,如何向对方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这就是小说中主人公的经历,也是作家为什么写小说的重要原因。在小说中,故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小说中表达的是什么,读者是否跟随细节表现出喜怒哀乐。人有时是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不论是吃饭,还是睡觉,都有一种无聊的行为抑制自己。高雅的人说是闲情逸致,低沉的人说是弱智,只有那些劳动者才能明确判断自己在干什么。对此,我有自己的看法,越来越感到文学并不是人生的追求,有时它就是被利用的工具,尤其是被领导者利用的工具。当他们想到文学时他们就会召开所谓会议,总结所谓经验,然后叫上几个人为代表,随时随地听他们呼风唤雨。这种形式主义的会议阻碍文学的发展,也阻碍社会进步,真正有文学思想的人上不去,由此可见,文学已经成为一种少数人拥有的形式主义。其实现阶段的社会生活已经很丰富了,主旋律的题材有,低落的题材也有,真是五彩缤纷要什么有什么。可是文学的眼力并不能肤浅,有的题材可以入小说,有的题材可以入散文,以什么样形式写作就凭作家的艺术感觉了。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读好书做好

样的人

不要小看读书,一个人读什么样的书关系着他的个人利益,也关系着他所在地的城市发展,这是目前最大的问题。

没有太阳没有方向,没有目标没有理想,当人的思想感情受到打击时,生活方式可能会被改变。然而最大的改变莫过于读书的改变,这就是我经常跟人提出的多读书,读好书的理论,这是学习理论,也是人生理论,更是人生座右铭。对一个具有上进心的人来说,多读书的确是一件难事,人这一辈子有多少时间可以用在读书上,哪个人肯花大量时间来读书呢?

可是也有例外,中国人读的书多,绝大多数的人都有书读。其实,读多少书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读过多少好书,有多少好书能让自己改变。在人生的处世哲学中,不是读书就有好处,也不是不读书便没有好处,读书与不读书只不过是一种文化差别。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关于读书的言语,“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由此可见,书中的好处是数不清的。可是多读书,读好书,又是一个重要问题,谁有时间多读书,谁有时间读好书,这又是一个问题。另一方面,好书在哪里,有多少好书能让我们读,这又是一个问题,由此可见,读书有时也是有困惑的,知识的困惑且不说了,读书的困惑随时随地都有。很多人读书不是凭自己的需要,而是凭个人爱好,想读什么书就读什么书,或者随波逐流,看人家读什么书自己也读什么书,这样的读书怎能获取好处呢?

其实,人的读书是有选择的,世界观不同选择的书也不同,不同的人选取的书也不同。有的人读书只读里面描写性情的一部分,根本不读那些知识,有人读书只不过是看他人读书自己也要读几本,不读似乎有些落后了,类似这样的读书方式怎能进步?现代人读书缺少主动性,如果没有人逼他们读书他们是不可能读几本书的,为什么中央宣传部每年都有几本书推荐给党政机关,就是让那些平时不读书的干部掌握一些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让他们继续为中国百姓服务,为国家服务。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而没有希望的民族是愚蠢的民族,中国拥有五十六个民族,哪个民族没有几个作家?哪个民族没有几部历史书籍?有人不是提出好书在哪里吗?实际上好书就在这里,好书就在各民族中间,只要深入各民族中间就会读到好书。

谁的书算是好书呢?是中国人的,还是外国人的?自古以来,中国人的好书数不清。每年全世界都有很多优秀书获取好评,中国也是如此,也有好多书获取优秀图书奖,原创奖。我的小说《背着电台去延安》在网络小说大赛中获取优秀奖,十大原创小说奖,然而我并没感到有什么不同,仍旧认真写着,认真写出我的感受,我的认识,我的思想感情。在我看来,我写出的任何一部书都是习作,什么时候成为好书,什么时候让我拍手称快,我想我是希望有这个时候的,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能达到这个目标。我们读书是为了更好地利用书,更好地写出好书,让读者在读书过后产生愉快,产生思想,产生目标。

读书不是仅仅读小说,读诗歌,也要读其他题材的书。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少数民族兴旺发达,各式各样的书应有尽有,层出不穷,如何选择好书就看世界观如何了。搞活经济的人喜欢读经济类型的书,作家喜欢读诗歌,读小说,读散文,党政机关干部喜欢读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科学家喜欢读科学研究的书籍,真是好书无穷,读之不尽。在我看来,一个中国人要读点哲学,读点历史,读点经济学,读点美学,有一技之长的要专心致志研究,这样的读书效果也许最大。不要见什么书读什么书,有的书对个人有益,有的书对个人没益,有益的书读起来会帮助个人进步,无益的书读起来会让人停滞不前甚至落后。不要小看读书,一个人读什么样的书关系着他的个人利益,也关系着他所在地的城市发展,这是目前最大的问题。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56 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什么时节读书

最好

为什么出版业有市场?这就是为百姓服务的,百姓爱读什么样的书,出版社就准备什么样的书,接下来就是作家写出什么样的书,由此可见,读书与写作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不知为什么,现在的人读书少,即使他们有充足的时间也不见他们读书。这时,我忽然想起我读书时候的样子,我记得我读书时是不遗余力的,只要被我见到的书我都要读。小时候我被书迷恋,成人后仍旧被书迷恋,即使现在我也没有改变对书的痴情。近两年我不怎么买书了,一是有朋友出的书送我,二是书价贵,三是我在网上就可读书。曾几何时,我为了写作减少很多跑步时间,可是我发现减少跑步时间不如减少上网时间,因为上网让我们浪费很多宝贵时间,这是很多人尚未认清的问题。自从上网后,每天我都要在网上浏览,看看哪家网站有新闻,哪家网站与哪家网站又打了起来,久而久之,时间就在这种期待中消失。当然上网也是有好处的,起码读书用不着花钱,想读哪部小说轻轻一点鼠标就可以了,包括读哪篇文章都能在网上找到。

朋友们送我的书我自然会认真读,网络上的书我也读,只是等车的时候没有书读感到空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包里随时随地都有书,这样我就不会因为等车而沉闷,更不可能有空虚之感了。等车时可以站着读书,也可以坐着读书,还可以边走边读书,这种方式以前我多次用过。以前写作,我对浩如烟海并不理解,写出多部书稿后,才知道浩如烟海是多么神圣。多并不奇怪,奇怪的是自己对这并不理解,当自己真正理解后才觉得自己对知识掌握的是何等的少,对自己了解的是何等的少。人为什么错了才后悔,为什么在此之前没有觉悟,那些具有我行我素的人为什么总有一套自己的理论,可能与人为善时总感到自己是正确的。其实,人的对错与人的认识并没有两样,不同的就是读书,虽然有人也读书,但读书的细节不同产生的认识也不可能一样。

有时我劝告自己多读一点书吧,哪怕读几本也是好的,也会让人在搞活经济中获取利益。然而读书的经历有时并不是自己需要的,有时手里拿来一本书却没有时间读它,甚至在洗手间也不可能腾出时间认真阅读,也许这就是读书的遗憾。仔细研究人世间最大的空间,只有在等待时才能有读书的时间,比如等车,等船,等飞机,在出发前只有等待。这时心最静,没有什么力量可以打破这种等待。奇怪的是,有多少人能够在等车时读书呢,几乎很少,有的人不甘寂寞在玩手机。现在的电子游戏代替了读书,接下来还有上网,电子书,也代替了读书,当然这些也是读书的一种形式,而我说的读书只是针对纸质书而已。

什么时节读书最好呢?是春季吗?是夏天吗?还是秋天,或是严寒的冬天?其实,什么时节读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读什么样的书,有书读比没书读要好得多,问题是有多少人在读书,这是我写出这篇文章想提出的问题,也是我的思索。实际上还有很多问题我没说,比如什么时间读书最好,什么时间读哪样书,一年四季有多少时间可以读书,人的一生还需要读多少书?现在的出版市场,不是有很多孩子一生要读多少书吗,中学生要读多少书,大学生要读多少书,连小孩子也要读多少书,似乎不读这些书人就不可能度过一生。其实读书最重要的就是是否学有所用,比如读书是需要思考的,不思考不知道社会,不思考不知道文化教育是什么,可是思考多了又不会解决问题,这就是读书与不读书的区别,也是什么时节读书最好的关键。

在人的一生中,读多少书并不重要,有的人一辈子也没读几本书,可是他们的生活比一部书还重要。在人的生命中,书是可读可不读的,有书读可以生存,没书读也可以生存,书读得多与读得少并没关系,重要的是否理论联系实际,是否把读书当一回事。人在什么时节爱读书,在什么时节不爱读书,的确存在差异,尤其是书的内容好坏决定人是否读书。什么样人读什么样的书,领导干部喜欢读政治书籍,年轻人喜欢读名人书籍,具体到行业上更是各式各样,什么行业读什么样的书。作家爱看小说,诗人爱读诗,可是轮到普通百姓读的书更是各式各样,没有哪一个说自己只读一种书,或只读一类书。为什么出版业有市场?这就是为百姓服务的,百姓爱读什么样的书,出版社就准备什么样的书,接下来就是作家写出什么样的书,由此可见,读书与写作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别对朋友说

对不起

别对朋友说对不起,实际上是一种善良的提醒,提醒朋友们,也提醒自己。面对沸腾的生活,不要总是抱怨,抱怨有什么好处呢?实际上没有一点好处,有时还是要得罪人的。既然得罪人,为什么还要抱怨呢?

我总感到自己对不起一个人,不是我得罪他了,而是生活中我没有机会与他聚会,于是留下抱怨。比如多年来我们没见过面,没与他们在一起吃喝,更没有闲情逸致聚会,我的绝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写作,这原因不能跟人说,毕竟我不是著名作家,写出的作品绝大多数没有引起轰动。过去是发表在报刊上,现在是出版社为我出版书籍,出版越多得到的抱怨越多。如果是亲朋好友抱怨我能解释,可是如果是同学同事,或战友就不好解释了,跟他们说什么呢?说多了是我吹牛皮,说少了他们不理解,得到的只有抱怨,为此我总觉得自己对不起朋友们。可是我又觉得冤,干什么对不起他们呢,又不是我的错。

我说这话的意思是,别对朋友说对不起,别等到时间过去了才说什么对不起,没必要。如果有时间就要与朋友们聚会,如果没时间就要与他们说明,别让他们猜测,别让他们抱怨。什么人,什么事,一旦抱怨准没好。现在的人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都有变化,谁也不可能永远保持一种生活水平或生活方式,尤其是在搞活经济情况下,社会公德考验着每一个人,抱怨会增添负担,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可是不抱怨又能如何,谁能解决每一个人心中的忧郁,谁能帮助所有人都有愉快,都有幸福?

其实,人生有很多事是身不由己的,领导者是这样,平民百姓也是这样,没有谁说我很自由,也没有谁说我一点时间也没有,关键是他们如何对待。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说的就是这样一个道理。人与人之间是有爱好的,不同人有不同的爱好,谁也不可能把不同爱好的人强聚在一起,即使强聚在一起也是没有好结果的,这一点我已经看到过了。有的人喜欢赚钱,有的人喜欢玩麻将,有的人喜欢写作,有的人喜欢创业,有的人什么也不喜欢,就是爱与人吵架……各式各样的人,各式各样的问题,各式各样的处理方式,真的让我们应接不暇,也真的让每一个人都有权利选择与哪些朋友们聚集,与哪些朋友们分道扬镳。由此可见,不是熟悉的人一定要聚集,也不是有时间非要与谁聚集不可,人的时间是有限的,即使抱怨也是没用的。该聚集的要聚集,不该聚集的即使聚集了也是要分开的,人和心不和的现象不是没有,没有共同语言又何必聚集呢?聚集后的场面又是如何呢?

别对朋友说对不起,实际上是一种善良的提醒,提醒朋友们,也提醒自己。面对沸腾的生活,不要总是抱怨,抱怨有什么好处呢?实际上没有一点好处,有时还是要得罪人的。既然得罪人,为什么还要抱怨呢?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三个战友两个

村长

我不是冷血动物,也是有感情的,只是因为彼此不在一起,造成隔阂。实际上,这现象怪不得我们,生活方式的变化让我们彼此也在变化,只是希望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抽时间看看他们,这也是人之常情。

我有三个战友,其中两个是村长,从部队复员后他们在自己的家乡建成农业基地,其中有几年我们经常见面,然而最近几年彼此谁也见不到谁,想见面也没有时间,为此有的战友埋怨我不理睬他们,实际上是他们误解了我。不是我不想见面,而是写作时间紧,没有时间与他们见面,结果造成终身遗憾。现在想见也见不到了,他们离开了人世,离开了曾经生活过的地方。

一个战友姓马,我记得我刚刚从部队回来时,我们去乡下看战友。当时因为我吃饭少,体力不支,落在其他战友后面。这天夜里我没有及时回家,住在旅社,结果造成家里人闹翻天,四面八方派人寻找,连派出所也惊动了。就是我这个战友气愤地埋怨我说:“我一辈子没进过派出所,你这回让我进了派出所……”其实,当我看见战友离开后,我追赶不上,便抄近路想买一块面包,可是人家不卖,我只好到村子里寻找了,结果没有回家。而战友被叫到派出所问话,当他们说见我在铁路桥下一拐就不见了时,家里人和派出所的人都产生怀疑,好好的人怎能说不见就不见了呢?可想而知,这个战友感到冤屈。为这事我一直对这个战友感到抱歉,认为是自己没有处理好,让战友受了委屈。谁知多年后,听别的战友说他去世了,我听后心里非常难过。

一个战友姓宋,他也是农村的,比我晚回来几年。在部队他非常听我的话,也许他是孤儿,我劝他在部队发展,谁知他不听非要回来不可。原来他是因为找对象,女孩子提出要求请他回来,没办法他只好返回。毕竟在大城市当兵,村里对他很看重,选他当村长。有几次市里召开村长会议,我也想去看他,可是因为各式各样的缘故放弃了,我以为还有机会见面。在我心里一直有这样一个想法,等有机会我去村里看他,毕竟我是经常到乡下,谁知发现他去世了。我心里感到遗憾,如果不是写作我怎能与战友拉开距离呢?现在我想弥补也没有机会了,人与人之间就是如此残酷,活着没交流,离开后才想交流,可是一切都晚了。我的另一位战友也是如此,他从部队回来后也是村长,不过他不是病故,而是在一天夜里乘轿车为村子办事,当轿车经过一座桥时不慎掉了下去,他来不及跳车逃脱,遇难了。听后,我相当吃惊,人怎能这样脆弱呢?

也许有了这样的经历,我开始利用出差的机会看望战友,有的多年不见面,我仍旧能从电话中听出他的声音。战友询问有什么事,我说没事,就是想见见他们,听听他们的声音。一个战友忙,其他战友也是如此,大家都在忙碌,我也是一样。每天忙于写作,忙于交际,也忙于为生活奔波。我不是冷血动物,也是有感情的,只是因为彼此不在一起,造成隔阂。实际上,这现象怪不得我们,生活方式的变化让我们彼此也在变化,只是希望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抽时间看看他们,这也是人之常情。

同类推荐
  • 发现唐诗之美

    发现唐诗之美

    作者通读全唐诗后,对唐朝诗人和诗作进行了整体的评价,并根据其艺术成就进行了排行和解析。本书对唐诗的艺术特点、写作方法、诸如格律、气韵、气象、意象、境界、意境、物象、词性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分析,对炼字等具体写作方法也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讲解,以期读者能学到一些写作的方法。本书对五绝、五律进行了总体的分类、排序、讲解,尝试用一种新的角度和方法,对全唐诗进行了一次新的归类和总结。
  • 有意思的生活

    有意思的生活

    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还要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本书精选76篇收录于《雨天的书》、《知堂文集》、《看云集》、《谈龙集》、《瓜豆集》、《木片集》等周作人知名文集内的散文、随笔,均是周作人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与喜怒哀乐。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必要且有意思的。苦茶苦竹、谈龙谈虎、看云看雨三辑内容看下来,让人更了解周作人生平的那些有趣的时光。
  • 碧水青天:十三陵水库施工建设与胜利竣工

    碧水青天:十三陵水库施工建设与胜利竣工

    《碧水青天》讲述十三陵水库施工建设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及顺利竣工,力求为读者提供一个了解这段历史的一个有效的途径。是一部反映共和国60年伟大建设实践的大型历史故事丛书,它从多个视角,多个侧面来解读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 筑梦·百老梦

    筑梦·百老梦

    本诗集分为两辑:第一辑 英雄谱; 第二辑 历程。采用同题异体形式:一首古诗,一首现代诗;共222 首,主要赞美了上海百老讲师团为筑中国梦从事德育的感人事迹和他们不忘初心激情奉献的精神。
  • 愿人生光芒万丈

    愿人生光芒万丈

    励志文集的成长三部曲都是我的短篇之作,都是十多年来对人生、对青春、对成长最为真实的感悟与心得,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让读者朋友能有所汲取与受益,至少能少走一些弯路。这些年的奔波与拼搏,所历经的挫折与磨难,心酸与楚痛,都是青春馈赠我的一笔宝贵财富,把有用的一些东西分享给大家,也算是回报读者朋友的最好礼物。与第一部还有一点很相同,那就是延续老套路:文学与爱情。只不过,这一部励志文集里除了讲述我自身的追梦历程与情感事迹外,还添加了一些其他人的成长故事。
热门推荐
  • 万剑始祖

    万剑始祖

    在任何的大陆,实力为尊,实力通天者,翻江倒海、武破虚空,举手可得。少年叶辰,被末婚妻夺取血脉,但却让他觉醒前世记忆。剑祖之名,岂是笑话?神祖剑一挥,无人可敌;神祖剑一响,世界都因此颤抖。今世,我要重现剑祖之名;不服命,便是我叶辰的命!
  • 追风前传

    追风前传

    追风的前世今生,家族的败北,老术士的用意,追风剑的由来,强大的潜力。
  • 坦克

    坦克

    从库尔斯克硝烟到阿拉曼战役对决,从柏林巷战中坦克的尴尬,到中东战争中,美、苏制坦克大比拼,都显示着坦克在战场上无与伦比的地位。在它漫长的发展史中,始终都伴随着硝烟与智慧、血腥与思考,以及一切关于死亡的惊悚记忆。索姆河战役:一群装甲怪物突然冲出阵地,吓呆了德国人。突袭波兰:德国坦克的“闪电战”,横扫欧洲。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苏联的“雪地之王”让希特勒吃尽了苦头。库尔斯克:真正的大场面,千余辆坦克的大决战。里纳瓦村血战:两辆坦克VS一个坦克团。
  • 末日狩猎者

    末日狩猎者

    我站在世贸中心顶端,握着滴血的藏刀,冷冷俯瞰着整座被变异生物、丧尸占据的城市!末日来临,城市变成我的猎场和领地,昔日高傲的校花、明星、嫩模们,哀求着,希望能用她们的娇嫩身体向我换取食物和保护;还有所谓的特种兵、黑道老大、国术高手,他们拜倒在我脚下,希望能用忠诚和生命向我换取进化的机会。
  • 关于宇宙中的那些事儿

    关于宇宙中的那些事儿

    茫茫星空之中,到底会发生那些不为人知的事情呢,谁知道呢……无尽虚空,从来不缺故事,文明的凋零和新生交织碰撞,是脆弱的,也是顽强的。事先提示:本书一点都不正经,非纯科幻,不硬核。重点提示:本书基于随机灵感创作,有灵感就写,没灵感就咕,望诸位多多包容,莫喷,谢谢。温馨提示:本书没有大纲,啥都没有,完全是想啥写啥,看着办。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大千流

    大千流

    在这里,平民百姓们都还保持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作息习惯。这里没有现代昼夜闪烁的霓虹彩灯,没有高比苍天的高楼大厦,也没有川流不息的车辆人群。但却有充斥着刀光剑影、尔虞我诈,缠绵着爱恨情仇、悲欢离合的快意江湖!一首大千剑诀,一字一符,勾勒出那遮天的雾。烟云碍了眼?劈开便是!
  • 绝世杀手

    绝世杀手

    龙潭虎穴刀光剑影绝世杀手浴血奋战;逢场作戏与狼共舞热血男儿青春永恒。预计的暗杀任务突然取消,杀手却已启程,在无法终止任务的情况下,军统只能知会对方予以截杀。军统特训班教官周志国,就在是被自己的上司出卖的情况下,带着被上司遗弃的美女特工,面对夜夜笙歌的灯红酒绿,踏上了万劫不复的锄奸之路。
  • 千穹一帝

    千穹一帝

    一个寄人篱下的凄苦孤儿,一段催人泪下的爱恨情仇。当月光照耀青窗,窗里窗外都是青色的光。虽然天下有敌,少年始终相信月光下总有一扇青窗,坚持说自己是唯一被等待的人。穹顶之下,我主沉浮。
  • 四季征战

    四季征战

    一座城的爱情,一座城的战争,一切的一切都因一座城而展开,主角是个孤儿,爱上了小城城主的女仆,不过因为战争而分开,主角在战争中成长,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