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347700000031

第31章 迈锡尼文明

迈锡尼文明产生于约公元前1600~前1100年。迈锡民文明衰亡后,继之而起的是荷马时代以及古典后期的雅典文明。

迈锡尼文明的建立者阿卡亚人是希腊人的一支,约公元前1600年左右,他们从巴尔干半岛北部向南迁徙,分布于中希腊和南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一带。稍后,一些阿卡亚人也进入了小亚细亚西岸及附近岛屿。希腊人进入巴尔干以后,并未能立刻取代原有的居民。他们在和土著人的长期斗争与交往中,既学习到土著居民的农牧业和建房造屋的技术,还学了不少语言词汇,后世希腊人的不少地名都可能来自这些土著居民。希腊人的语言和土著语言的广泛混合,可能就是迈锡尼希腊语的基础。

希腊人定居下来后,就开始建房筑屋,烧制陶器,从事农牧业活动。但在公元前2000年代前期,其发展一直比较缓慢。从公元前2000年代中叶起,中、南希腊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先后进入繁荣时期。

迈锡尼文明的特点表现在:它的中心地点拥有宏伟的宫殿建筑、坚固的城墙、巨大的墓葬、大量的贵金属器皿、有高度艺术水平的手工业制品以及自东方输入的大量奢侈品。

在迈锡尼文明巅峰时期,阿卡亚人创造出了不少人间的奇迹。他们所建造的宫殿,被后来的希腊人称作“库克洛佩斯宫殿”,因为他们不敢相信,古人能把这些巨大的石块堆砌起来。因此在他们心目中,这只能是传说中的独眼巨人库克洛佩斯的杰作。

据古希腊传说,迈锡尼时代的人们十分好战:底比斯王奥狄浦斯自愿流放后,他的两个儿子为了争夺王位,各自纠集同盟者,在底比斯城下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最后两兄弟得到双双阵亡的下场。而迈锡尼王阿伽门农则为助其弟夺回被拐走的妻子,也兴师动众,纠集希腊各路兵力,跨海远征。据传说宙斯的私生子、勇武无敌的赫拉克勒斯曾奉其表兄迈锡尼国王欧律斯特之命,先后前往伯罗奔尼撒半岛和埃里西岛,完成了斗杀巨狮、夺回三身巨人看守的牛群、取回女神守护的金苹果等12项艰巨的任务。另一位英雄伊阿宁因得到公主美狄亚青睐,竟凭着爱情的力量,一路上避开各种陷阱,克服重重困难,只身远征达克里特岛最西端的腓斯特斯城,战胜了守卫在那里的恶龙,带回了金毛羊,确保了阿卡亚王国的繁荣。

希腊人初到巴尔干时,统治者多采用竖井墓葬式。竖井墓中随葬品十分丰富,且多为工艺水平很高的来自埃及、小亚细亚等地的贵金属制品。公元前2000年代中后期,竖井墓为圆顶墓所代替。与竖井墓相较,圆顶墓规模更大,结构也更为复杂。迈锡尼的所谓“阿伽门农”的石墓,有一条长36米、宽6米的墓道,墓门高5.4米、宽2.7米。墓室为圆形,高14.5米,墓顶由33排大石板组成。因此,圆顶墓被认为是国王的墓,从此出现的迈锡尼国家也就被称为“圆顶墓王朝”。

迈锡尼文明时代修建的城墙是一引人注目的景观,它们当中最著名的可能莫过于迈锡尼城了。城墙的主要部分是硕大无比的石头,据传说迈锡尼城的城墙是由海神波塞冬的子嗣珀修斯在公元前15世纪建造的。整座城墙都是用粗糙的,未经修整的大石块堆砌而成。这些石头中最小的,据说两头骡子都拉不动。城门上方有三角形的巨大石雕,上有两只雄狮抱柱,故称狮子门,这是欧洲大地上最为古老的石雕。迈锡尼的狮子门更是举世闻名。它是在一块巨大的门楣石两边各堆起石块,上部的每一石块都较下面的石块向中心错开一点,从而形成一个三角形状的空间。在三角形底边的正中即门楣的中心竖有一根柱子,柱子两边各有一只狮子。狮子的前爪均搭在柱基上,全身几乎直立,既似昂首向天,又像瞪视着往来行人。前1450年,阿卡亚人的线形文字B(希腊文最早的一种写法)出现于克里特的克诺索斯王宫,是迈锡尼取得胜利的标志。圆顶墓和线形文字B还出现于希腊其他诸多地区,也就是说,所谓迈锡尼文明,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的文明,而是包括迈锡尼、派罗斯等许多早期城市文明的总称。迈锡尼文明时期已大量使用奴隶。他们分属于宫廷、神庙、贵族所有,也有属于金属匠的。他们从事各种农业或手工业劳动,靠领取一定口粮生活。迈锡尼时代的国家组织还带有军事民主制的残余色彩。国王之下有指挥军事的将领、王的仆从、公社的上层分子,有的地方还有长老会和民众会。

公元前15世纪到公元前14世纪是迈锡尼文明发展的顶峰。此时北起中希腊的底比斯、南到伯罗奔尼撒南半岛端,大体都处于迈锡尼文明的影响之下。前一时期盛极一时的克里特则被希腊人占领;爱琴海中的基克拉底斯群岛、小亚细亚西岸大抵也受到迈锡尼文明不同程度的影响;非洲的埃及、地处小亚内陆的赫梯帝国似乎与迈锡尼文明也有或多或少的接触;连当时尚处于蛮荒状态的意大利,好像也感受到迈锡尼文明的存在,进口了一些它的产品。整个东地中海地区,此时都成了迈锡尼希腊人活动的范围。但到了公元前1250年左右,迈锡尼人开始围绕主要的城市筑起巨大的防卫城墙,这是因为他们的世界遭到了外来者的入侵。到公元前1200年左右,这些城市相继被毁弃,仅仅100年的时间,这些辉煌的迈锡尼城市文明就衰落了,从而也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结束,希腊开始走入一段全新的文明历程。

同类推荐
  • 语用学教程

    语用学教程

    语用学是20世纪70年代、80年代由西方学者们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语言学的一门独立的新学科。本书是在1996年和1998年先后两次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研究生开设“语用学”课讲稿的基础上修订、整理而成的。本书除作为中国语言文学系汉语专业研究生的教材之外,还可以作为外国语言文学、哲学系、社会学系、心理学系等系研究生的教材,以及所有对提高自身言语交际能力感兴趣的人们的有益的参考书。
  • 学生室内外运动学习手册——教你学滑翔·滑板·跳伞

    学生室内外运动学习手册——教你学滑翔·滑板·跳伞

    体育运动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人的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室内外体育运动内容丰富,种类繁多,主要项目有田径、球类、游泳、武术、登山、滑冰、举重、摔跤、自行车、摩托车等数十个类别。
  • 证券投资学(修订本)

    证券投资学(修订本)

    本书融汇了国内外证券投资的相关理论,对有关证券投资理论和操作实务进行了较全面而简明的论述。内容包括:证券市场的产生与发展,证券市场的运作,股票、债券、基金及其金融衍生产品等基本知识,证券投资基本分析与技术分析,现代证券投资理论,证券市场监管等内容。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相关专业学生学习证券投资理论的教学用书、研究生和MBA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证券从业人员的考试参考书。
  • 电子商务安全与实训

    电子商务安全与实训

    本书是基于电子商务安全的基本原理出发,突出“安全管理”在电子商务中的重要性,从电子商务交易的安全防范、安全技术、安全认证体系等方面讨论安全管理问题。
  • 小学生经典阅读(四年级上)

    小学生经典阅读(四年级上)

    本书为青少年阅读类图书,按照不同主题选取了适合小学生阅读的经典美文,选文兼顾古今中外,内容包括:理想、自由、爱国等,文章设计了“读点·点睛”、“作者介绍”、“佳句品读”、“赏析感悟”四个版块,帮助小学生读中悟写,从“愿读、会读”到“愿写、会写”。
热门推荐
  • 大唐败家王爷

    大唐败家王爷

    李渊愁坏了,大孙子李承道能干是能干,可也太能花钱了,真金白银就跟流水一样。李建成和李世民都看出来了,就劝李渊别再给钱了,他们俩看着都心疼。但李渊脸一变,破口大骂,不给我大孙子钱,难道留给你们俩吗?滚下去,天天就知道背后说小话,丢不丢人。堂堂的太子跟秦王,弄了个大红脸。李世民就对李建成说了,大唐非得被你的败家儿子毁了。李建成冷笑,你儿子有这本事吗?
  • 我的文章进步史

    我的文章进步史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小人物也能爆发出大能量。(正文与简介毫无关联,从第二章看起,本书名为《白日狂想曲》)
  • 眼中星河便是你

    眼中星河便是你

    她淡然如水,可盐可甜,出身名门他温文尔雅,举止有度,落魄世家两人之间终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两人结果最终如何……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
  • 本生死

    本生死

    生即是生,死即是死。生生死死与我何关?我道之孤,与天道不符,故战。生死轮回,生死永恒。掌握生死,唯我本心。
  • 穹影

    穹影

    少年何志,且舞剑,尽观山河万里。落叶坠秋风,浮尘飞彼岸。
  • 迫入豪门:残婚

    迫入豪门:残婚

    他,苏氏总裁,却在六年前被人陷害,错要一个女人的身体;她,生性淡泊,却在十八岁那年失身于一个冷情总裁。一夜错缠,他痛失所爱,她失了清白。从此,他恨她,她惧他。六年相处,他们眼中没有彼此,可六年后孩子的病又让两人无法遏制的纠缠在一起,剪不断,理还乱,是牵绊?亦或是宿命?
  • 废膏

    废膏

    就是废搞存一下,有什么问题之后再说,就是这样!
  • 楼城仙踪

    楼城仙踪

    时空碰撞,改变了他的生命轨迹!踏上修道路,在城市里寻找仙的踪迹,顺道采釆花,除除杂草!
  • 感悟宁夏

    感悟宁夏

    告别长白山,踏上贺兰山;淡出白山黑水,融入天高云淡。作为《经济日报》驻地记者,能有幸来西北,有幸驻宁夏,实为人生平添一段不寻常的如歌行涯。五年弹指挥间,走遍了宁北的秀美山水,领略了宁中的大漠雄奇,触摸了宁南的荒岭沟壑;五年光阴荏苒,写不尽宁夏沧桑巨变,诉不完西海固民生福祉,叹不完塞上旖旎风景。用笔写,莫如用心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