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346100000025

第25章 丘东平·碧野·萧乾

第二节 丘东平·碧野·萧乾

丘东平(1910~1941),原名丘席珍,广东海丰县人。

丘东平一生最引人注目的是不息的战斗激情。他从16岁开始,先后投身海陆丰农民革命运动、“一·二八”抗战、福建人民政府起义、“八一三”淞沪抗战,以及随新四军挺进大江南北。他将生命融入民族解放与人民解放战争,他的笔染上了豪迈悲壮的色彩,真切炽热的生活体验,使他直追人物的心理性格。他的报告文学,闪现着“一个新的世代的先影”。他将30年代末期盛行的报告文学,从单纯的事件叙述提升到对人物刻画的完成度。

报告文学集《第七连》,是丘东平报告文学的最高点。围绕着淞沪抗战,作者以质朴而凌厉的笔,突入对象的心灵,展示英雄人物在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中沉毅悲壮的拼搏和灵魂的时时内视与思索。透过通体的血与火,作者向我们展现了“新的世代的先影”——中国的新军人,中国的新民族魂的诞生过程。《吴履逊和季子夫人》一文,平直忠实地描述了中国军人和日本女子的爱情悲剧,凸现了两个具有坚强意志和雄心的“新”人形象。《叶挺印象记》通过几组印象的组合,刻画出叶挺刚毅、质朴的形象,作者感悟到了胜利的将来。但目前阶段日军的猖獗压逼,中国军队的步步后退,又是一片沉重阴暗。于是,作者在描叙英雄的豪迈壮举时,总被“一块大石块重重地压紧着”。悲壮的英雄色彩就成为丘东平报告文学的一个突出的审美特征。

丘东平大半生的时间是在战争中度过的,普通军民的战斗生活,自然成了他自己的文学园地。一旦他直接切入战争和进入战斗生活的描述,相似的生活经历与情感就使他极易向客观对象心理突进,从而与对象产生共鸣,紧紧把握住对象的神韵。《第七连——记第七连连长丘俊谈话》、《我们在那里打了败仗——江阴炮台的一员守将方叔洪上校的战斗遭遇》和《我认识了这样的敌人——难民W女士的一段经历》等三篇,作者退隐于文本之外,让主人公丘俊、方叔洪、W女士直接担当叙述者,叙述他们各自在淞沪抗战中的经历与心理状态,以观照腥风血雨的外部世界。这样,既保持了报告文学的真实性,又清晰地折射出战争对于人的灵魂的作用。《第七连》是学生军官丘俊自叙他所带领的连队在淞沪抗战中的战斗。于主人公时时的内省自视中,我们看到了中国新军人从战争中一步步地走出:怀着对战斗的恐怖的想象,主人公第一次走入了战争,但一种强者的毅力,让他能沉静地自视,依着理性的指导,“处处防备着感情的毒害”,以近乎宗教痴迷的执著视任务为生命的全部,驱走了恐惧的心理,沉毅英勇地固守着阵地,与狂暴的敌人对抗。战斗的失败,不是对主人公的摧毁,而是给了他血与火的巨大推动力,使他终于突破了眼前这痛苦的最高的顶点,获得了灵魂的飞跃。面对将来,他坦然而镇定。清醒沉静的内心检视和辩证的战争反思,拨出深沉庄严的低音,扣击人心;肆虐的炮火和壮烈的拼搏,敲响激越粗犷的高音,直刺人情。作品由丘俊平缓的回忆开始,一路高低音交织前进,越击越强,奏成一曲英雄的乐章——这样,“形式上的抗日民族英雄主义的旋律正吻合着内容上的抗日民族英雄主义的气魄,使人感到一股雄壮的迫力”。

《我们在那里打了败仗》一文,承接着这英雄主义旋律的迫力,进一步突进新军人面对失败所感到的羞辱而深思的心理层面。方叔洪对局部战斗与整体战局关系的反思,既具有尖锐的现实性,又不乏“形而上”的意味。它与《第七连》共同展示着军人在战争中灵魂的再塑和重铸过程。《我认识了这样的敌人》一文,则将灵魂重铸这一主题扩展开来,刻画了普通民众在战争的教育下获得新生的过程。难民W女士先是对尖锐的情势认识不清而闲适,继而因战争爆发而慌乱惊恐。在逃难中为着求生开始勇敢坚强起来,然后从难民与日军的悲壮拼搏中,“领悟到战斗的神圣的任务”,逃出战区时“灵魂已经很坚定了”,完全从痛苦、弛缓的状态中冲破出来。民族新生的抗战之火就这样锻铸着军人和民众。从他们悲壮拼搏的反射中,“我们底面前出现了在这个雄大的时代受难的以及神似地跃进的一群生灵”。

除报告文学之外,丘东平还创作了《茅山下》、《给予者》(集体创作,丘东平执笔)和《一个连长的战斗遭遇》等中短篇小说。这些小说,在悲壮的英雄主义色彩氛围中,也竭力地捕捉着那“新的世代的先影”。

碧野(1916~),原名黄潮洋,广东饶平县人。

面临抗战爆发这匆忙而多变化的时代,报告文学以其“浓厚的新闻性”和“充分的形象化”,而成为这“时代所产生的特性的文学式样”。如果说,在记叙东战场的报告文学作家中,丘东平是代表的话,那么,在描绘北方战场的报告文学作家中,碧野可算是佼佼者了。他一面描绘着北方抗日游击健儿英勇壮烈的战斗生活,一面将他们的粗放乐观与北方原野的雄浑美丽融合起来,在叙事与抒情的结合中,展示出民族的苦难和欢乐,让“我们噙着悲壮的眼泪,立下钢铁般的决心,奋发前进”。

1938年,碧野暂别抗日游击生活,由晋冀鲁豫战场回到武汉,连续写出了三个报告文学集即《北方的原野》、《太行山边》和《在北线》。《在北线》收录了7篇特写,主要描述国军在日寇面前的软弱退让、乃至闻风而逃以及人民的抗日斗争。《太行山边》分“太行山边”和“道清线东”两部分,主要记述包括作者在内的文化人抗战初期在孙殿英、石友三部队中的经历。作品中,省略号的不断运用、段落的短促划分(多数段落只有二、三行)和对话的质朴简洁,产生出行文的跳跃性,契合着凄切激烈的滹沱河夜战、畅快兴奋的军民联欢、狂欢火热的出征欢送及放浪风趣的说笑……这一幅又一幅画面的相互串联,散发出乐观欢快的情绪,洋溢着青春的活力。

使碧野“直正走上了文坛”而“成名”的报告文学,是他的《北方的原野》。茅盾认为:“在同类的作品中,《北方的原野》是值得一读的”,它“虽然不会是这方面的唯一的代表,但在目前,它却是第一部的成功的著作!”

《北方的原野》,“是描写抗战初期游击队的活动,一支由农民和男女青年学生组成的游击队,在华北大平原英勇抗击日本侵略军的故事”。该集由《一支火箭》、《血辙》、《牛车上的病号》和《午级的高原》四个单篇组成。各篇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各自讲述了一个故事。《一支火箭》写游击队的急速军袭击行唐,直接描写正面战斗;《血辙》写村民由自发到自觉的抗日斗争和游击队偷渡死亡威胁的峡谷;《牛车上的病号》写夜行的伤员受到地方自卫队的欢迎;《午级的高原》写队员的休养和老英雄朱怀念的豪迈雄健。个性鲜活的人物,如英勇机警豪放的黑虎、细心热情爽朗的女同志、幽默傻气的大雁、机灵可爱坚强的桂儿,活跃在各个故事之中。这就使他那由跳跃性行文所形成的宽松开放结构,能以人物的同一性这根明线,将四个单篇包容贯串起来,构成一部中篇。在人物的同一性形成作品外在形式连贯性的同时,“悲壮凄艳而又激昂明快的艺术风格”,更使作品浑然一体。站在激烈的抗日前线,丘东平是沉郁悲壮地直刺对象心理,开掘出思想的深度;碧野则将战斗生活扩荡开来,以乐观主义的情绪,表现广袤原野中的壮丽图景。这里,既有冲锋呐喊的恶斗、悲壮无畏的反抗,又有骤急激动的行军、狂风暴雨下的偷渡、哀婉沉默的夜行,还有庄严肃穆的祭礼、旷野热闹的露营、友爱清新的军民交际。在这些战斗行军生活中,作者时时插入北方粗犷原野的景色描绘:白茫茫的荞麦地、苍翠的山岭、黄褐的荒原、血红的云霞……依着这亘古长存的雄浑自然,生长于斯的,他的儿女,在历史给予的残酷然而神圣的十字架下,始终闪耀着乐观与自信的光芒。

不倦地深入生活,是碧野的创作基石。50年代以后,他又创作了《丹凤朝阳》等长篇小说,显示出迅速驾驭重大题材的创作才力。

萧乾(1910~),原名萧秉乾,出生于北京。

萧乾的报告文学,以简洁机智的语言,传达着广阔丰富的社会信息,大江南北,寰球风雨,都收于其中。对大时代下小百姓生活遭遇的特别眷顾和对民族灵魂进行极富文化意味的探视,使萧乾在三四十年代的报告文学界,独具风姿。萧乾是以小说家的面貌登上文坛的。短篇集《篱下集》、《栗子》和长篇小说《梦之谷》,是萧乾乡土体验的开拓和心灵自传的融合。这些“早年的经历和见闻所留下的印象”,包含了对下层民众疾苦的真诚关怀,但在当时占据全国青年心思的抗日救亡大时代下终显得有些狭窄。

在巴金的启发下,萧乾“走出童年回忆那个狭窄的主题”,选定了“一个接触人生最广泛的”职业——新闻记者,“而且特别看中了跑马江湖的旅行记者生涯”。《平绥琐记》是萧乾走出童年回忆开始“人生采访”的第一篇旅行通讯。他敏锐地捕捉平绥线西塞外那一幅幅原生形态的民风世俗画,让煤工生活的艰辛枯燥、鸦片的泛滥、娼妓的盛行与文化的遗迹、民众的坚毅相互交织,显示出萧乾在自然和社会、现代和历史的穿梭中,擅长从纷繁复杂的社会抓拍人生瞬间的能力。1935年,萧乾正式进入《大公报》,任编辑兼旅行记者,这给他提供了实现生活理想的机会。他由鲁西到雁北、从香港到岭南、自昆明到芒市、经畹町到缅甸的拉戍,涉足了大半个中国。这些旅行,使他“明了中国还并不像雁荡那么高洁雄伟”,在雁荡的瑰丽、岭南的清秀和西南边陲的险峻之外,更有“那些在黑暗中挣扎的人们”。于是,他的笔留在这里。《流民图》一文,实录了1935年鲁西水灾下人民生活的艰辛和当局救灾的乏力。萧乾深入灾区实地,奔走于大水漫漶的津浦路和陇海路沿线,“含着泪倾听他们的吐诉”。在结构作品时,萧乾没有陷入数字与概况的浮光掠影记叙中,而是从自己的亲身感受,抓拍着灾区百态中的典型画面,用真切的文字描绘现场实况,直接诉诸读者的视觉:“大头瘦脸的婴儿抓着松软无乳的奶头,非等绿豆蝇叮得太厉害才哭叫一声”;饥饿的老妇“领到黑馍放到她怀里时,她用枯柴般的手牢牢抓着,死命地向嘴里填,胸脯的瘦骨即刻起了痉挛”。质朴的白描,已将主体情感内化于对象之中,流民们生活的悲苦凄凉就活生生地凸现在眼前。《血肉筑成的滇缅路》一文,承袭着《流民图》对普通民众的真诚观照,却将《流民图》凄惨悲凉的氛围,一转而成悲壮高亢的气势。在对千百万民工修筑滇缅路的记叙中,萧乾用“靶环式”结构组织文章,层层深入地揭示出他们奴隶般的生活状况和主人翁对祖国的赤诚精神。文章从“我”对滇缅路的惊愕与感慨入手,向靶心步步推进。在赞颂了“罗汉们”创造奇迹之伟大后,萧乾撷取筑路中最艰辛的修胜备桥和惠通桥两个阶段,着重记叙了民工与洪水、峭壁、瘴毒的搏斗,最后,抓拍下三个特写镜头,以老人、青年、夫妇的悲壮殉职,直达文章中心话语——人民是“构成历史不可少的原料”。

因题材的逼近,萧乾在从《平绥琐记》到《血肉筑成的滇缅路》等国内社会特写中,倾向于情感性的体验,“有的只是一个企图,那就是褒善贬恶,为受蹂躏者呼喊,向黑暗进攻”。而1939年开始的旅英,则使他获得一种距离感——对祖国的空间距离感和对欧美的心理距离感,从而使他的报告文学增添了更多理性的思考。海外七载,萧乾经历了不列颠之战、盟军大反攻、波茨坦会议、纽伦堡战犯审判、联合国成立等重大国际事件。他以一个中国记者之眼看世界,实录欧战风云,既大大开拓了我国报告文学的国际题材领域,又成为二战史和欧洲发展史的重要见证。在这里,萧乾保持着“人生采访”的传统,紧紧注视着大时代下小百姓的生活和心理状态。《赴欧途中》一文,将幽默与乐观情绪涂满赶赴大战的小船。70开外的老太婆,还嗫嚅着能上前线;就要卫国杀敌的年轻神父,依恋着长长的胡须。《伦敦一周间》一文,是大轰炸下的七天生活琐记。读者随作者的描述,看到了伦敦市民在“空中闪电”威胁下的生活百态。俏皮活泼的语言契合着英国民众开朗不屈的品质,将纳粹的凶残仅化作心照不宣的嘲讽一笑。在《血红的九月》、《矛盾交响曲》和《银风筝下的伦敦》等作品里,苦痛与欢笑的并存,将英国民族凛然而风趣的精神凝聚升腾,冲跃出灾难的废墟,蔑视着法西斯的狂嚣。尤其是《南德的暮秋》,更是萧乾观照与思考欧战的最高积淀。在这部由12个短篇组成的长篇报告文学作品中,萧乾作为一名向远在东方的祖国传达消息者,旁观着战败后被胜利者牢牢握在手心的德国。他“坐在路旁长椅上凝视马路的动静”,看到了两种人,“一种人在背负着由政治愚盲而战败的枷锁,另一种人则享受着胜利的甘果”;见到了三种景,一种是化为废墟的人类文明,一种是“杀人的工厂”达豪集中营,一种是雄壮旖旎的阿尔卑斯风光。这么伟大的民族,竟被少数野心家推进了疾苦与悲哀。作者在对受难者表示同情时,愤怒地谴责了黩武者。他对着暮霭中的湖、天、月追问:“哪个是真的呢?是这永不干涸的湖水,这望朔循环的月呢,还是残酷卑劣的人性?权势果真有魔力,能使人如此丧失本性吗?”

萧乾的海外特写通讯,意图明显地直指中国,他期冀着国人能从中吸得经验教训。《瑞士之行——一个中立国的启示》和《安南的启示》,就是可以“攻玉”的“他山之石”。

50年代以后,萧乾又创作了《土地回老家》、《美国点滴》等报告文学,继续注视着社会的最底层,由小人物命运的描述折射出大时代的风风雨雨。

本书执笔人名单及分工情况

苏光文 绪论,第三编第一章1~5节,第二章、第四章、第五章“概述”部分,全书统稿。

王本朝 第一编第一章1~3节,第二编第一章1~3、5节,第一、二编统稿。

何休 第一编第二章1~3节。

汪正龙 第二编第一章第4节。

雷家仲 第二编第二章“概述”部分、第2节。

张顺发 第二编第二章第1节。

张治中 第二编第二章第3节。

蒲健夫 第二编第二章第4节,第四章第1节,第五章第1节、第3节,第三编统稿。

邓经武 第二编第二章第5节。

何希凡 第二编第二章第6节。

李文平 第二编第三章第1节、第2节“闻一多·徐志摩”部分。

胡兆明 第二编第三章第2节“冯至”部分、第3节“卞之琳”部分,第三编第三章第2节“蒲风”部分。

姚万生 第二编第三章第3节“李金发·戴望舒”部分。

刘云生 第二编第四章第2节。

杜春海 第二编第五章第2节,第三编第二章第3节。

康葵 第三编第二章第1节。

张桃洲 第三编第二章第2节,第五章第1节“丰子恺”部分,第五编第一章第5节,第五章第2节“三毛”部分。

杨凡周 第三编第二章第4节。

雷康 第三编第二章第5节。

李元进 第三编第三章第1节。

姚辉 第三编第三章第2节“臧克家”部分、第3节,第五编第二章第2节。

雷业洪 第三编第三章第4节。

张勇 第三编第四章第1节。

刘沫 第三编第四章第2节。

谢荣昌 第三编第四章第3节,第四编第一章1~2节,第四编第四章第2节,第五编第四章第3节,第四编统稿。

董小玉 第三编第五章第1节“梁实秋”部分。

王涛 第三编第五章第2节,大事记1901~1940年部分。

萧体元 第四编第二章1~2节,第五编第四章第1节。

高天金 第四编第二章第3节。

吴祖汉 第四编第二章第4节。

黄岚 第四编第三章第1节。

赵心宪 第四编第三章第2节。

胡国强 第四编第三章第3节,第五编第二章第6节,全书审稿。

袁智忠 第四编第四章第1节,第五编第四章第4节。

尹燕 第四编第五章第1节,第五编第五章第2节“柏杨”部分。

吴廷美 第四编第五章第2节。

刘方 第五编第一章1~4节,第二章“概述”部分。

陈慧 第五编第二章第1节。

董剑 第五编第二章第3节“刘心武·张洁·路遥”部分。

曾利君 第五编第二章第3节“莫言”部分、第4节“铁凝”部分、第7节。

萧礼荣 第五编第二章第4节“张承志·王安忆·梁晓声”部分。

涂鸿 第五编第二章第5节。

唐云 第五编第二章第8节“‘新写实’作家群”部分。

吴晓川 第五编第三章“概述”部分、第3节。

傅宗洪 第五编第三章第1节。

傅华 第五编第三章第2节。

张布琼 第五编第三章第4节。

范奎山 第五编第四章“概述”部分、第2节。

陶红 第五编第五章第1节。

何雁 第五编第五章第3节。

周晓风 结束语,第五编统稿。

刘东玲 大事记1941~1970年部分。

王友光 大事记1971~1996年部分,第一编第二章第3节,第五编第二章第8节“‘先锋派’作家群”部分。

同类推荐
  •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李商隐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李商隐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系列丛书包括:韩愈、司汤达、歌德、显克微支、陀思妥耶夫斯基、德莱塞、王安石、梁启超、屈原、狄更斯、萧红、泰戈尔、孔子、哈代、朱自清、茨威格、林徽因、李白、莎士比亚、李商隐、白居易、徐志摩、郁达夫、托尔斯泰、高尔基、萧伯纳等大师的名篇名句赏读。
  • 孤独落地的声音

    孤独落地的声音

    孤独的人都是如此,明明孤独,却深深隐藏,认为那样才会不受到伤害。他们习惯用冷漠的眼睛来看这个纷扰的世界,他们躲藏于尘世的背后,淡看人间繁华。
  • 新编西方文论教程

    新编西方文论教程

    西方文论是中文系专业基础课程之一,而且当下中国文学理论界的主要观点、方法等都来源于西方学界,西方文论影响着包括文学在内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本教材精选自古希腊以来西方文论中的重要理论家和理论思想进行分析、展示,梳理出西方文学理论发展的清晰脉络,并配以精彩的案例分析和丰富的相关资料,最终实现知识性、理论性、趣味性和操作性的有机统一。
  • 荷塘月色:朱自清精选文集

    荷塘月色:朱自清精选文集

    本书在收录朱自清创作最高成就的《背影》、《荷塘月色》、《匆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脍炙人口的名篇的同时,还纳入了其经典的游记散文及日常随笔等。这些文章思想内涵极为丰富,反映出了其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且多数散文作品生动而鲜明地表露出了其审美理想,这种审美理想的内在律动,便是他创作的整体美学风格,也是他散文艺术风格的精义所在。其散文至情至美,善于把写景与抒情融会起来,创造出一种诗的意境,把读者引入一种艺术境界,无论写景、叙事,还是议论、抒情,都能为读者创造一种极为动人、极为和谐的氛围和情调,使读者深受感染,并引发共鸣。
  • 感动中国的名家散文·凡尘清唱

    感动中国的名家散文·凡尘清唱

    收录了多位名家的山水游记和旅行随笔,他们对遥远的故乡有无限眷恋,他们对壮美河山有无限热爱,他们在晨曦中聆听乌儿的鸣唱,他们在夕阳下眺望凡尘都市……他们一路行走,留下一路芬芳美文,让我们沉浸其中,呼吸一下江南潮湿温润的空气,感受一下北方人的豪爽气魄!
热门推荐
  • 游恋记

    游恋记

    活泼,可爱的女主小露因为熬夜看小说,而穿越到古代.........
  • 隋末之天下

    隋末之天下

    一曲隋唐风月,一场金戈铁马,一次争霸天下。谁不想在那隋末风云中写下属于自己的丰功伟绩。书友群:943656882
  • War and the Future

    War and the Futur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卧底大清朝

    卧底大清朝

    附身成了天地会青木堂的香主,没把屁股坐热就被陈近南给撸了,收拾一下去训练新军,又倒霉催的,成了清军的俘虏,为了活命,只好当了汉奸........正人君子的主人公咱不干,狗血吓人的事情咱不干,咱只干自个的事...就是什么对咱有利咱就干什么........本书慢热,性急的朋友请注意115036358书友群
  • 打鸭血办公室

    打鸭血办公室

    叮咚!欢迎来到不正经星球带。不许动!请放弃抑制你全身上下所有不正经细胞的SAO动,跟着我们一起做个脑洞SPA!
  • 斗罗之我的温柔姐姐

    斗罗之我的温柔姐姐

    唐莨前世是一位公司总裁,她从一无所有一步步走到总裁,她曾经在多方面都是很优秀,而不幸也悄悄来临到她的身边...
  • 倾视天下:天才大小姐要成仙

    倾视天下:天才大小姐要成仙

    她两世为人,前世是个残疾,现在呢?还是个平凡人?不!她是四修天才,有着最强外挂空间,神界神兽,最强的佣兵团,掌控整个大陆经济,还有一座二十一世纪的城市。有白莲花绿茶婊?虐死你不偿命!有挑花?哪凉快哪呆去。有敌国出兵讨伐?一个原子弹炸你寸草不生!敢惹我?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 落日卿

    落日卿

    在繁华烂漫的大都市背景下,遮盖的是美丽的或者是丑陋的面目。在落日到来之前,在胡卿出现之后,一切都变了......一个平凡的青年心中所隐藏的那份执着,那份不抛弃不放弃的执念,让这个即将落幕的世界有充满了希望和爱.....
  • 美男,请自重

    美男,请自重

    她不说不代表不累,即使表面上再无忧也不代表心底的阴霾已经散去。她用天真无邪隐藏无情无心,在他们看来却是处处留情。
  • 妖皇圣尊

    妖皇圣尊

    洪荒巫妖之战,洪荒破碎,两族没落。妖皇战死!祖巫身陨!亿万年过去,妖皇转生地球,以强势姿态霸临三界!又是怎么样传奇征战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