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344300000005

第5章 红楼女性篇(2)

愚犟禀性可怜虫——邢夫人的自保

邢夫人与贾赦配成夫妻,就是形同虚设之意。然,邢夫人在文本中时时出现,直至末回。这就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形同虚设了。我想,曹公是想通过这个人物,来揭开贾府上层社会,表面上和谐,背后却暗含着复杂的多元矛盾。显然邢夫人就是一个不和谐的元素。那么邢夫人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文本第46回,王熙凤对她这个继室婆婆有个评判:禀性愚犟,只知承顺贾赦以自保,次则婪取财货为自得,家下一应大小事务,俱由贾赦摆布。凡出入银钱事务,一经他手,便克啬异常,以贾赦浪费为名,“须得我就中俭省,方可偿补”,儿女奴仆,一人不靠,一言不听的。

根据邢夫人在文本中的表现,应该说王熙凤的评判是比较准确的,邢夫人与赵姨娘有得一比。只不过,她比赵姨娘幸运多了,因为她是全主子;她也比赵姨娘聪明多了,因为她不会瞎胡闹。她们俩人至少有五大共同点:第一都是贾府不得志而又不甘心的人。第二都是“婪取财货”而不择手段的人。第三都是唯恐天下不乱的人。第四都视小人、坏人为心腹。第五都几乎没有什么人缘,即群众基础差。

如果说,赵姨娘代表的是贾府中层社会的不安定因素,那么,邢夫人代表的则是贾府上层社会的不安定因素。邢夫人有如此五大特点,注定是不讨人喜欢的。她也与赵姨娘一样,虽是个可怜虫。然,这个女人在文本中的言行实在令人生厌!因此,对邢夫人的厌恶,恐怕也没有什么争议。

邢夫人贵为荣国府的长房媳妇,按封建社会的传承制度,应是长幼有序而当家的。但她却成了一个摆设,心理不平衡是很自然的事。她除了一个身为长房媳妇的优势之外(估计还是填房,填房就是后来者,因此连长房媳妇的优势也没有了),其它的,根本无法与当家的二房媳妇王夫人可比。

邢夫人客观上没有王夫人那般显赫的家世;没有为贾氏生下个一儿半女;没有在婆婆面前得宠的丈夫;没有与贾府的靠山相关联的背景。更重要的是主观缺乏过人的聪明才智从而为自己赢得应有的尊重。这就注定了她在贾府是不可能有地位的。贾府上层社会不安定因素便由此而生。

如果要抗争,以邢夫人的那点智慧,再加上‘一人不靠,一言不听’的个性与为人,也只能像赵姨娘那样,弄得名声扫地而又往往自取其辱。这点她应该看得很清楚,于是,自保就成了她无奈而明智的选择!这是她比赵姨娘聪明的地方。她也比赵姨娘更懂得摆点主子谱。她尽量在人前人后,保持她贤惠形象。但是“婪取财货”时便不要贤惠了。

比如林黛玉初进贾府时,她最为热情!其实,在整个前80回当中,邢夫人在与其他人相处时,关系处理得还是比较恰当的。尽管没有什么地位,心里窝着点火,但在表面并不怎么显露出来,迎来送往、闲聊聚会并无失礼之处,她上敬贾母、中睦妯娌、下让晚辈。只是偶尔找点王熙凤的“麻烦”而已。

邢夫人最致命的性格缺点就是,不择手段地“婪取财货”!这种人无论在那个时代都会受到严厉批评!傻大舅邢德全系邢夫人之胞弟,此人提到这个大姐便拍案而起。他对贾珍叹道,他的大姐邢夫人若提起‘钱势’二字,连骨肉都不认了!原来邢家也是个殷实之家,只因父母去世得早,邢家的所有家私竟落在了长女邢夫人之手,并被邢夫人独吞了!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邢夫人“婪取财货”的手段。

足见邢夫人绝不是一盏省油的灯,这种人对金钱有种特别的情感与嗅觉,一分一厘也不会放过!见缝就插针。贾琏手头拮据一时难以开支荣府,便“偷偷”当了贾母的物什,被她知道后,狠狠地敲了200两银子(折合现在的人民币约六万元)。其贪婪之心,叹为观止,其手段之黑也同样叹为观止。

她克扣侄女邢岫烟的例钱,也是如此。一扣就是50%!邢岫烟本来就是寄居紫菱洲,自己还得拿月例钱打发紫菱洲的小鬼,害得邢岫烟连过冬的衣服都要典当掉。按照李宗吾先生的《厚黑学》之理论:人,但凡只要“厚黑”二字只占其一便是奇才。邢夫人占了一个“黑”字也算是“奇”才了!

可惜的是,邢夫人的表现却要颠覆李宗吾先生的理论了。原来,人,仅有“黑”的特质是不够的,还得有与之相配套的智慧。而这邢夫人禀性愚犟,何谓禀性愚犟?即个人先天所具有的性情与素质愚蠢而固执。这就实在谈不上聪明了,也就与奇才挨不上边儿。有鉴于此,她在文本中总是扮演着尴尬人的角色,尴尬人做尴尬事,有个好处,自个儿不觉得尴尬。

第46回,老色鬼其夫贾赦,竟看上自己母亲的宝贝丫头鸳鸯,自己不敢去要,竟叫自己的老婆去要!作为妻子的邢夫人,竟然很积极地为之操办。先是到王熙凤处与之商量,把王熙凤的友情提示,当作了驴肝肺。亲自跑前跑后的尽心策划,最终,闹出了一个鸳鸯女誓绝鸳鸯偶的事儿来。此一著名的章节把邢夫人的愚犟表现得淋漓尽致。也道尽了邢夫人“为夫是命”的可怜之状。

尴尬人再遇尴尬事,第73回,傻大姐拾到一个五彩绣香囊(很黄的东西),被邢夫人撞见,一看,吓了一跳,便命自己的心腹王善保家的给王夫人送去。结果,又引发了下文大观园的抄检,制造了许多的冤假错案。这件事,应该说,出于找当家人王夫人“麻烦”的角度出发。她倒处理得比较有智慧。

她一直在寻找机会,向当权派发难。这么好的一个机会,岂能放过?之所以说她处理得比较有智慧,是因为,她没有把这个东西,交到贾母处告状。而是,交给当家人王夫人,她倒想看看,当权派们怎么处理这件事,她还打发王善保家的过来问问。意在督促,想看王夫人笑话的意图就很明显了。

邢夫人只能用“尴尬”二字来概括她。说她聪明吧,她又愚犟,说她愚犟吧,有时又很聪明。认清形势知道自保就是很聪明的做法,知道唯有弄钱才是自保的不二法门,就更聪明了,只是弄钱的手段实在卑劣!卑劣到了愚犟的地步。为求自保也到了愚犟的地步。所以,邢夫人没有亲情、友情只有钱势。

邢夫人时不时的与儿媳王熙凤过不去,同时,逮着机会就要又看弟媳王夫人的好戏,并做出一些不智的举动来,这是很愚蠢的。同为一家人,应以大局为重,能遮盖便遮盖,没必要把丑事儿弄大。损人不利己的事为何要做?王善保家的在众多的婆子中,可以说是最坏的、最小人的一个,却成了邢夫人的心腹,可见其甘与坏人、小人为伍,这也是很愚蠢的。这种人,在现实生活中还真不少呢?

其实,有个人是邢夫人很好的榜样。她就是李纨!她与李纨何其相似?李纨同样是长房的媳妇,她不也没有当家么?说起来,她比邢夫人更有优势呢。李纨不是填房;李纨还生有一子;李纨的家庭背景至少是二品以上的官宦之家。可是李纨就默默地做着她的贤惠女人;默默地带领着小叔子、小姑子们、外戚少女们吟诗作女红;默默地享受她因丧夫而获得最好待遇。这个不声不响的女人,说不定是贾府各房中最有钱的。

后80回,贾府被抄,贾府王派失势,邢夫人跳了出来。高鹗这样安排完全是符合邢夫人这个人物的性格与特征。但是我想,可能违背了曹公赋予邢夫人的这个人物原本就是个摆设之意。

不肯多言因畏事——尤氏的无奈

与王熙凤平分贾府半壁江山的尤氏,其治家之能并不输与王熙凤,其品行却远在王熙凤之上。众所周知,贾府是由荣国府与宁国府组成的。而小说《红楼梦》主要是以表现荣国府为主,很自然地忽略了与王熙凤扮演同样角色的尤氏,因此文本中没有太多的笔墨来表现尤氏的才能。

但是,由于诸多的客观原因。尤氏却没能管理好宁国府,致使宁国府上上下下乌烟瘴气,不成体统!柳湘莲说,除了那两个石头狮子干净,只怕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说的就是宁国府。以至于,出身在宁国府的四小姐贾惜春逮着机会便要与之划清界线。其实也错不在尤氏,错在一手遮天的丈夫贾珍。

文本中至少有三次,展露了尤氏之才干。

第10回,金荣等大闹学堂,秦钟脑门子打去一层油皮,金荣被逼得磕头认错。其婶娘璜大奶奶,竟不服气,欲找秦钟之姐秦可卿要说法。未及开口却被尤氏的一番话,说得欢天喜地地回去了,可见尤氏之口才。当时,尤氏出于护断,向璜大奶奶婉转表达了三层意思,即尤氏对秦可卿关怀、秦可卿的为人与病。说得璜大奶奶讨要说法之意烟消云散。拥有这样的口才,可不是王熙凤对尤氏的评价:没口齿。

第43回,尤氏受贾母之托操办王熙凤的生日宴会。这是个盛大的生日宴会,文本占了很大的篇幅来叙述这件事情。从筹措经费开始,订戏班、治酒席整个过程无不妥妥当当、顺顺利利、风风光光。这只是尤氏小试牛刀而已,尤氏打理的更大的场面还在后面。书中写道:尤氏办得十分热闹,不但有戏,连耍百戏并说书的男女先儿全有,都打点取乐顽耍。那里又是王熙凤对尤氏的另一评价:没才干?

在操办王熙凤生日宴会的过程中,有一个细节值得一提。尤氏退还了一些人的分子钱,不仅表现了尤氏良好的品行,还说明了尤氏也是一个厉害的角色。她顺手儿便足了人情!本文中通过操办王熙凤的生日宴会几乎是为尤氏立传,反映了她为人处事的品行。当中,尤氏还乘机讥讽王熙凤:弄这些钱那里使去!使不了,明儿带了棺材里使去。体现了尤氏的金钱观,显然这样的金钱观要比王熙凤高尚得多。

原来,贾母因体恤李纨的寡情,要替其凑分子,因贾母已为贾宝玉、林黛玉出了分子,王熙凤便主动为李纨出分子。王熙凤将筹措来的银子交给尤氏时,尤氏明知道王熙凤惯在“人跟前做人”。自己定会不出李纨这一份儿!于是故问:都齐了?王熙凤回:都有了。尤氏不信,当面一点,果然少了李纨一份。于是,当面讲清楚,也借机把平儿、鸳鸯、彩云、赵姨娘、周姨娘的分子钱还给了她们。

第63回,公公贾敬因迷痴道家丹术,吞金丹烧胀而死。死讯传来,正值宁府无一男丁在家,略一慌神的尤氏,马上镇定自若,换上丧服后,立即命人将所有“涉案”道士锁了起来。然后带领家人出城直奔玄真观,同时请太医进行验尸,查明死因。死因即明,也不放人,只等其夫贾珍回家审问裁夺。

又见玄真观“窄狭,不能停放,横竖也不能进城,忙装裹好了,用软轿抬至铁槛寺来停放”。时值“天气炎热,实不得相待”,而贾珍回府得半月之久,“遂自行主持,命天文生择了日期入殓”。“三日后便开丧破孝”,做起道场等贾珍回来。此时的尤氏是很有头脑很有主见的。

也许是曹公为了突出表现尤氏的才干,他让所有的贾府当家之人,都帮不上尤氏。从而使得尤氏有一个“独理亲丧”的机会。男性都正好远在异地为差,女性之中王熙凤又因身体上原因过不来。只图清静的王夫人是不可能屈驾来帮她的。于是,尤氏唯有自己“独理亲丧”。

尤氏果不负众望。在整个丧事的办理过程中,思路清晰,办事果断,铺张妥帖,井然有弃,府外府内皆安排人执事。各种细节都考虑到了。她与王熙凤协理秦可卿的丧事不一样,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尽管这两场丧事在规模上不可同日而语,但贾敬的死却比较复杂。当贾珍听完贾王扁(无字)讲述尤氏软禁道士、移灵家庙、天热入殓、做道场等候等诸事的汇报后,赞称不绝,连说几声:妥当!

然,尤氏纵有才干,但她毕竟不是个厉害的角色,纵然是个厉害的角色凭她一己之力,也斗不过等级森严的封建体制。她虽然贵为宁国府女主人,掌管内府的一切事务。但她毕竟是个填房,是个没有任何家庭背景的寒门女子。填房估计也就比姨娘高半级,虽然是个全主子,但依然不被人所尊重!加之,丈夫贾珍也不是很尊重她。尤氏的地位根本无法与王熙凤相比。连李纨房中的小丫头都敢怠慢她。

填房的身份使她与邢夫人一样处于尴尬的境地。但她比邢夫人幸运,她没有如王夫人这样的一个妯娌。她也比邢夫人有才干,明事理,她不会做尴尬事,并尽量避开尴尬事。尽管如此,尴尬事还是会自己找上门来。比如,第68回,贾琏偷娶尤二姐东窗事发后。愤怒而泼辣的王熙凤就拿尤氏出气。此时的尤氏也只能任由王熙凤糟蹋成一个面团。因为她实在是没有与之相抗衡的家庭资本。

没有家庭背景就等于当今社会没有独立经济能力的妇女,在家中没有任何地位,只好委曲求全。嫁了个混账老公,日子过得更是清苦而又受气多多。偏偏其夫贾珍就是一个混账东西,此人不仅极其好色,好色到连自己的儿媳也不放过,更别说没有任何血缘的小姨子了;而且极其好赌,领着一班人整日在家聚众赌博。整日过着嫖赌逍遥的奢縻生活。

身份地位不对等,使尤氏根本管不了贾珍,更多不了贾珍的事。因为,只要尤氏稍有微词,等待她的就是一纸休书!一旦被休,找谁说理去?一旦被休,虽说生活不至于陷入困境,但却从此离开了锦衣玉食的上流社会。尤氏别无选择,她只有隐忍着。隐忍着丈夫一切不耻行为对自己的伤害。

婚姻是讲究门当户对的!尽管我们不提倡,甚至是批评。但是相同背景下的男女组成的家庭,往往比背景落差大的更为牢靠。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如果贾珍的妻子不是尤氏而是王熙凤,王熙凤便有足够的资本来个一哭二闹三上吊对付贾珍的不耻行为。于是,贾珍也会如贾琏那样一切坏事都得偷偷进行。

可惜尤氏没有王熙凤的家庭背景,她闹不起来。这让尤氏很无奈,内心也很痛苦。她零距离地看着她的家感受着到她的家一步一步走向毁灭,却又束手无策。她摊上这样的一对父子(这对父子乱伦得离谱,听到尤氏两个妹妹来了,儿子竟冲着父亲一笑,那意思是这下有得玩了),是她人生的不幸。这点同是寒门的女子邢岫烟就比较幸运,她许给了薛科。但若是薛蟠,又是一个活生生的尤氏了。

尤氏虽有才干,但却柔弱有余。她不敢冒着被休的危险,劝诫丈夫的胡为。她最大的反抗就是秦可卿死后,称病不理事!当今社会,尤氏之流越来越多!“找情人可以,但决不能让我知道!”,这种掩耳盗铃式的无奈,成了如尤氏一般的女性对待婚姻的无奈态度,且大有渐成主流之趋。

难得好生乐一日——贾母的愁云

常有人问:刘姥姥与贾母那一个幸福?一般皆答曰:刘姥姥。这或许是当今时代的普遍观点,因为时下流行的说法是,有钱者未必幸福。此观点多少有些阿Q的意思。故不能苟同。殊不知,没钱的日子更不好过!你看看,刘姥姥为了生存,跑到贾府去取悦于人,是何等的毫无尊严可言。

红楼之中,具有补天之才的奇女子很多,但真正被实践证明了的,唯贾母史太君一人!贾母是四大家族之一的史家小姐,嫁到贾家时应该是贾府第二代了,之所以嫁到贾府,或许是四大家族之间强强联合的一场“政治”婚姻。

贾母在贾府历经50余年,近半个世纪的岁月。从贾府的起步、发展到鼎盛,很不幸,再到贾府的衰败,她都赶上了。但是,贾府的起步、发展、鼎盛这三个步骤却与贾母的才能分不开。

史家小姐主事于贾府的发展与鼎盛这两个时期,由于受到过良好的教育,加之其卓越的才干,用她自己的话说,是经历过贾家大大小小风雨的人。在这轻描淡写的自谦中,隐含着曾有过的多少个惊心动魄事件,才有了今日贾府的无上荣尊!

晚年的史家小姐在贾府有着绝对的权威,宁荣两府的内外大事均由贾母一人宝塔尖似的掌控。均须请示贾母,由贾母作出决定后,外事交由贾珍、贾琏办理,内事刚交由尤氏、王熙凤办理。贾珍夫妇与贾琏夫妇充其量只是个执行者。

这种绝对权威的形成,除了德高望重以及贾府后辈男性无能之外,更重要的是,贾母在长期的治家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才干让人折服。后辈子孙们有着很多强的依赖性。文本虽没有正面表现她是如何治家的,但从她晚年处理的几件事来看,可见端倪。

其一;第44回,王熙凤因贾琏与鲍二家的偷情,被捉奸在床。王熙凤撒泼般地胡闹、贾琏执剑追砍、平儿受冤遭殴。于是闹到贾母处,场面十分混乱。却被贾母打太极拳一样,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处理得贾琏、王熙凤、平儿三方都没有意见。可见其有非常高明的处理复杂事件的协调能力。

其二;第72回,贾琏因手头拮据,欲向鸳鸯偷运贾母家私典当。贾母儿孙众多,这个口子怎么能开?如此大事,鸳鸯岂能作主?一定是鸳鸯向贾母汇报了,在贾母的授意下,由鸳鸯“偷”出来,变相给了贾琏。如此处理,可见贾母平衡贾府各色人等的手法,即原则又灵活。

其三;第33回,贾宝玉受笞,系贾政处于盛怒之下,有些失去理智,凭谁也无劝解余地。贾政有充分的理由笞打贾宝玉。贾宝玉深受贾母溺宠。但贾母却没有像王夫人那样痛苦而束手无策。更不会一上来便乱闹一通,她只几句话,便逼得贾政跪倒在母亲的面前。可见其口才一流。

事业上如此成功的贾母,为什么会有“难得好生乐一日”的说法?难道她久不快乐了吗?是的,应该说,一种淡淡的愁云总是袭上贾母的心头,使她不能真正的快乐起来。

试想,当她渐渐老去的时候,她看到的是她的儿孙一个个如此的不齐!只知奢侈淫乐,饱食终日。教她如何在享乐的同时,没有忧虑呢?要知道一个人的晚年原本应是清静享福不理家事的时候,但事实是除了小事之外,她是无法放手不管的,贾母所开创的贾府之盛无人能继!谁之过耶?

历史的片断总是有着惊人的相似,翻开中外历史,此类事例屡见不鲜。远的,有唐太宗李世民,此君通过非常规手段获得帝位后,励精图治,开创了中国历史上乃至世界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成为一代千古明君。但他却没能培养出一个合格的皇位继承者,以至于在他晚年的时候,唐王朝便已有大厦将倾苗头。果然,若干年后,唐王朝在他儿子李治手上变成了武曌的周王朝。

好在,唐王朝是幸运的,历史给了他死灰复燃的机会。又一个李家的后代,叫李隆基的,秉承了其祖之遗风,也通过非常规手段获得帝位,其开元之治直追其祖的贞观之治,使唐王朝得以延续下去,可惜到了晚期却骄奢淫逸,哪顾得上为李家王朝找个合适的接班人。唐王朝在他的手上从此走向衰落。

近的,就说清王朝,早期的清王朝也与唐王朝一样出了几个明君,于是,清王朝也就有了著名的康雍乾盛世。而清王朝的没落也是从最后一个明君乾隆的晚期开始的。这些都不必再赘。只说晚清时那个叫慈禧的女人,这个女人在丈夫咸丰死后,政治上通过一系列成功的阴谋诡计,整个大清朝便落在了这个只有三十几岁的女人手中,此时的大清积重难返,内有太平天国,外有西方列强。

然而已是风雨飘摇的大清王朝愣是在这个女人的手里,对内减轻农民的赋税,对外进行洋务运动。又让大清朝兴盛了一段时期,史称同治中兴。如此,早期的慈禧也算是明君了。可惜的是,晚年的慈禧只知道骄奢享乐,而又不甘心放权,更不会像孝庄那样一心培养康熙这样的接班人,她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昏聩的老妇人!大清朝快速走向灭亡已是必然。

这种家事即国事的中国封建历史,就如同改革开放之后兴盛起来的家族式企业。家事即企业经营事务。当前,大多数家族式企业已经到了第二代接班的时候,如何使家族式企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是摆在每个家族式企业的创始人面前的头等大事。

有些企业创始人做生意谋发展很是精明,但在企业内部管理上却碍于亲情,感性高于理性,致使企业内部管理一片混乱,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甚至面临倒闭。而有的创始人却在走两条路,一是打破家族式管理模式,高薪引进外姓管理人才,共同经营企业。二是注重培养直系亲属使其成为一个合格的接班人,一旦时机成熟便功成名就,耐住寂寞,退到幕后。

在贾母的身上多少有点折射,一个人事业成功后又眼睁睁看着败落了的味道。她最大的失误也许就是没有能好好培养出一个在她百年之后,能支撑贾府局面的人!她最钟爱的贾宝玉行吗?贾府子弟都是清一色的只会遛鸟耍贫嘴、做票友捧角儿的八旗子弟。发展到贾珍这一辈竟眠花宿柳,聚众豪赌。这样的子弟能有何作为?

封建时代的太妹——情殇尤三姐

脂本、程甲本与程乙本有些不一样,但都只是一些细节上的变化,并不影响本质上的内容,唯一不同情节且本质上都有区别的,就是有关尤三姐放荡到何种程度的问题,说白了,就是有没有与贾珍父子上过床!很明显脂本、程甲本中一定是上过床的。但在程乙本中,却努力地洗清尤三姐的淫荡行为。

对于程乙本的做法,喜欢又不欣赏!喜欢,是因为尤三姐对爱情很专一,一等就是N年,最后竟因之而自刎!这样的女子本应有个美好的正面形象,符合我这个庸俗男人的审美观。小龙女被误奸那一段,我反复看了几遍,都不愿意那是事实!企图找到小龙女处女痣还在胳膊上文字证据。何故?因为金庸塑造的小龙女太完美太纯洁了!谁能忍心接受小龙女身上有污点?

不欣赏是因为,尤三姐这个人物身上的悲剧色彩被大大冲淡了。也失去了原本深层次的悲剧意义。正因为有了小龙女那段黑暗的经历,才使得她与杨过之间的爱情更为曲折凄美,更为嘘唏扼腕。尤三姐也是如此,仅是一种太妹言行而没有实质性的行为,那么她的自刎,不足以让人们嘘唏不已,洒下同情的泪水!反之,倒为其鸣起不平来,多少有点在心里责怪柳湘莲的无情。

不管程乙本如何掩饰,如何辩说,尤三姐的太妹行为无法改变。不管她“没有半刻斯文”是否明确指的是那一对金莲;更不管她酒桌之上是否有与男性频喝交杯酒那股疯劲儿,与贾珍、贾琏在酒桌上装疯喝酒的事实总还存在。作为一个未婚的少女,处在封建时代的背景之下其言行总是不妥吧!那样的世道怎容得了?加之个性刚烈,以及超现实的爱情观、婚姻观。尤三姐爱情与婚姻悲剧因此而注定!

尤三姐在《红楼梦》中是一个闪亮的人物,全书共有七个章回来写她和尤二姐,就像硬塞进文本一样,独立地讲述她的故事。我暂且采信程乙本,认定她仅有太妹言行,这样几乎满足我对女性那种庸俗的审美标准。之所以说她生不逢时,是因为她在程乙本的文本中的那些言行,放在当今时代恐怕连太妹都够不上格儿!试举第65回几例尤三姐在程甲本与程乙本中的几处关键地方不同的描述:

1.彻底删改,移花接木,把贾珍与尤三姐偷欢改成贾珍仍纠缠婚后的尤二姐。洗清尤三姐。但还是留有与尤三姐“向来”“偶有戏言”之句的暧昧证据。这也非传统女性应有之言行。

程甲本:当下四人一处吃酒。尤二姐知局,便邀他母亲说:“我怪怕的,妈同我到那边走走来。”尤老也会意,便真个同他出来只剩小丫头们。贾珍便和三姐挨肩擦脸,百般轻薄起来。小丫头子们看不过,也都躲了出去,凭他两个自在取乐,不知作些什么勾当。

程乙本删去此段,改成:当下四人一处吃酒。二姐儿此时恐怕贾琏一时走来,彼此不雅,吃了两盅酒便推故往那边去了,贾珍此时也无可奈何,只得看着二姐儿自去,剩下老尤娘和三姐儿相陪,那三姐儿虽向来也和贾珍偶有戏言,但不似她姐姐那样随和儿,所以贾珍虽有垂涎之意,却也不肯造次了。

2.“贾琏便推门进去”。程甲本是“二人正吃酒取乐”,一个“羞”字,说明两人行为正在不检。程乙本却是“羞惭”二字,为何“惭”,却因与尤二姐有关,还有“吓了一跳”来肯定。尤二姐并不在现场,何必有此一吓?因贾珍原本是趁贾琏不在,企图与尤二姐再行苟且之事。结果尤二姐怕贾琏回来后看见不雅,便提前离席。贾珍很失望,无可奈何地“只得看着二姐儿自去”。

程甲本:(贾琏)便至西院中来,只见窗内灯烛辉煌,二人正吃酒取乐。贾琏便推门进去,笑说:“大爷在这里,兄弟来请安。”贾珍羞的无话,只得起身让座。

程乙本:(贾琏)便至西院中来,只见窗内灯烛辉煌,贾琏便推门进去,笑说:“大爷在这里,兄弟来请安。”贾珍听是贾琏的声音,吓了一跳,见贾琏进来,不觉羞惭满面。

3.下面这段最有意思,程乙本中,尤三姐连个交杯酒也没有与男性喝过。一“搂”一“揪”差之千里。“亲香亲香”与“亲近亲近”更是大不相同。“亲香”是有行动的,就是亲嘴儿。古人狎妓喝花酒时常有的场面。而“亲近”则仅仅停留在语言上气话,没有实际的行为。

程甲本:贾琏忙命人:“看酒来,我和大哥吃两杯。”又拉尤三姐说:“你过来,陪小叔子一杯。”贾珍笑着说:“老二,到底是你,哥哥必要吃干这钟。”说着,一扬脖。尤三姐站在炕上,指贾琏笑道:“……喝酒怕什么,咱们就喝!”说着,自己绰起壶来斟了一杯,自己先喝了半杯,搂过贾琏的脖子来就灌,说:“我和你哥哥已经吃过了,咱们来亲香亲香。”

程乙本:贾琏忙命人:“看酒来,我和大哥吃两杯。”因又笑嘿嘿的向三姐儿道:“三妹为什么不和大哥吃个双钟儿?我也敬一杯,给大哥和三妹道喜。”三姐儿听了这话就跳起来,站在炕上,指贾琏冷笑道:“……什么,咱们就喝!”说着,自己拿起壶来斟了,自己先喝了半盏,揪过贾琏的来就灌,说:“我倒没有和你哥哥已经喝!今儿倒要和你喝一喝,咱们也亲近亲近。”

4.下面这段怎么改,也是太妹一个!就算程乙本中没有特指那一对没半刻斯文的金莲,也无济于事。因为,终究是“没半刻斯文”!这是改变不了的事实。

程甲本:这尤三姐松松挽着头发,大红袄子半掩半开,露着葱绿抹胸,一痕雪脯。底下绿裤红鞋,一对金莲或翘或并,没半刻斯文。两个坠子却似打秋千一般,灯光之下,越显得柳眉笼翠雾,檀口点丹砂。……高谈阔论,任意挥霍撒落一阵,拿他弟兄二人嘲笑取乐,竟真是他嫖了男人,并非男人淫了他。一时他的酒足兴尽,也不容他弟兄多坐,撵了出去,自己关门睡去了。

程乙本:只见这三姐索性卸了装饰,脱了大衣服,松松的挽个髻儿,身上穿着大红袄子半掩半开的,故意露出葱绿抹胸,一痕雪脯。底下绿裤红鞋,鲜艳夺目,忽起忽坐,忽喜忽嗔,没半刻斯文。两个坠子就和打秋千一般,灯光之下,越显得柳眉笼翠雾,檀口丹砂。……高谈阔论,任意挥霍,村俗流言,撒落一阵,由着性儿,拿他弟兄二人嘲笑取乐。一时他的酒足兴尽,也不容他弟兄多坐,撵了出去,自己关门睡去了。

如此,尤三姐的言行顶多是喝喝交杯酒,打点情,骂点俏而已。可她出在宁府这个不干净的地方,被不懂也不了解尤三姐的柳湘莲,无情退婚约!请看第66回,太妹尤三妹改“过”的决心与表现。

尤三妹说:“从今日起,我吃斋念佛,只服侍母亲,等他(柳湘莲)来了,嫁了他去,若一百年不来,我自己修行去了。”说着,将一根玉簪,击作两段,“一句不真,就如这簪子!”从此便“非礼不动,非礼不言。”尤三姐“果是个斩钉截铁之人,每日侍奉母姊之余,只安分守己,随分过活。虽是夜晚间孤衾独枕,不惯寂寞,奈一心丢了众人,只念柳湘莲早早回来完了终身大事。”

可叹尤三姐五年孤独的暗恋与等待,当梦将要成真时,突化泡影,她选择了自刎!用鲜血来洗刷自己的过去。她告诉了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一时的行为不端,足以毁掉一生!

如果没有冲破道德底线,在今天看来,即使是程甲本的描述,也算不了什么!在这里不得不敬佩曹公文章的伟大,他为我们描述的假如是没有冲破道德底线的尤三姐,在250年后,随处可见。

如今,男男女女在酒桌上喝交杯酒,实在很平常,只要是会喝一点点酒的女性,无不有过与异性喝交杯酒的经历。现在还有大交杯与小交杯之分。小交杯是指将两只端酒杯的手相互挽着喝;而大交杯则是将两只端酒杯的手绕过对方脖子喝,身体更亲近(注意:不是亲香)了一大步,对于腼腆的人有一定的难度。谁会认为这样的女人不正经而不敢娶呢?相反这样的女性却往往是很有社交能力的。

可惜,尤三姐生不逢时。她的言行只能算封建时代下的太妹条件,都够不上当今时代的太妹条件。尤三姐作为封建时代的太妹,曹公对这个人物非常喜爱。同样,作为封建时代的古惑仔的贾宝玉,真正的知音除了林黛玉之外,恐怕就是这个从未正式打过交道的尤三姐了。

请看第66回,家人兴儿对尤氏两姐妹细说贾府重要人物时,说到贾宝玉,自然是俗人“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之类的评价。尤三姐听后,却不这么认为,她说:若说糊涂,那些儿糊涂?他在女孩子们前不管怎样都过的去,只不大合外人的式,所以他们不知道。

他们不知道,谁知道?尤三姐知道!所以,当尤二姐笑说,你两个情投意合。把你许了他时,这尤三姐“见有兴儿,不便说话,只低头嗑瓜子”。可见尤三姐对贾宝玉心向往之。但她却不是袭人等少女的那种类型的心向往之。把尤三姐提升到与唯一男主角贾宝玉的同一层面,足见曹公的偏爱!

在尤三姐的身上,曹公也寄予了一种对待爱情与婚姻的愿望,她在选夫婿时,就有她自己独立的见解,她不像其姐尤二姐一样,贪图富贵。尤三姐的标准是:只要我拣一个素日可心如意的人方跟他去。若凭你们拣择,虽是富比石崇,才过子建,貌比潘安的,我心里进不去,也白过了一世。

这种反对包办,自己作主的婚姻放之今日也仍有进步意义!

白痴美女苦二奶——钱殇尤二姐

曹公总爱为自己笔下的红楼人物找个(对)陪衬,如有贾母就有个刘姥姥,有贾宝玉就有个甄宝玉。有林黛玉就有个晴雯、龄官。在文字中体现绘画艺术上的对称美。尤三姐的对衬自然是尤二姐了。当然,准确地讲,红楼二尤,不分主次,不能说谁陪衬谁。

但在程乙本这样的一个通行本中,尤三姐已被程伟元等洗刷得出淤泥而不染了。尤三姐的形象自然高大了许多,俨然是抗争不公命运的进步人物,正面形象自然占主导地位。

之所以这样勉强地说尤二姐陪衬尤三姐,是因为,这两姐妹在对待婚姻的问题上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观。无疑,尤三姐代表的是一种进步的,至今仍在努力倡导的婚姻理念。而尤二姐,则代表的是一种拜金主义的婚姻观。这就是尤二姐最终沦为二奶必然结果。有趣的是,二奶现象至今方兴未艾!甘为二奶者,并不都是坏女人,其实,绝大多数是尤二姐这种类型的柔顺、善良而缺乏智慧的女子。

曾在某法制刊物上看到这样一句新词语组合,叫做“无过错二奶”。“无过错”一词当是法律术语,而“二奶”则是带有贬义的一种社会不良现象。这两者结合起来颇有意思。

不知道新颁布的《婚姻法》或相关法律有没有“无过错二奶”的一席之地。如有,恐怕也不知道如何去界定在法律上无过错的二奶吧。但它至少说明了一个问题,且这个问题已引起法律工作者的关注。二奶,实际上一个弱势群体,她们也应受到法律的保护。

人是高等动物,对于性伙伴,有着强烈的、原始的、本能的排他性。试想天下女人谁会甘当二奶与人共夫呢?恐怕一个也没有!然则,二奶是怎么产生的?答曰:社会生活环境促成的。尤二姐的故事最具代表性。

尤老娘带着尤二姐和尤三姐改嫁到尤家时,想必尤家已非富裕之家,否则不会迎娶拖着两个油瓶的尤老娘,就算尤老娘也是绝色美人,恐也凋谢了。但尤家长女偏偏嫁进了豪门大户,时不时,接来府上小住几日。这就使得尤老娘及其两个小女有机会见识人上人的上流社会的生活。当她们离开贾府回到寒窑破屋时,这种天上人间的巨大差异,是尤老娘母子怎么也睡不着的。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既然尤家长女可以嫁到豪门大户之中,为什么我的两个女儿就不行?论姿色谁人能比?在尤老娘的默许甚至是授意下;在姐姐尤氏畏事不敢多言下;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在姐夫贾珍厚颜无耻的引诱下,贪图荣华富贵且不谙世事的尤二姐,无法抵御贾珍所给予的舒适生活的诱惑,她就这样糊里糊涂地成贾珍的玩物。

没有头脑缺乏主见的尤二姐处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很自然地学会了嫌贫爱富、贪图享受。她性格乖巧柔顺,又极轻信男人的承诺,男人不费太多心计与时间便能将她轻易哄到手,她变成一个荡妇。其实她也明知自己的行为不妥,却依然一错再错,终于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又和贾珍之子贾蓉有了性关系,演了一出可耻的“麀聚之乱”的丑剧。

当初她和贾珍在一起,是拿女人最宝贵的东西贞操,来草率地赌她日后的荣华富贵,在她的心里一直存着一个天真的念想,希望姐夫贾珍娶自己为妾。但,转眼间,贾珍转移了目标,将主要精力都花在同样出落得风姿撩人的妹妹尤三姐的身上,她的念想成了泡影。她不可能也没想过与自己的妹妹争风吃醋。贾蓉应该就是在这个时候乘虚进入她百无聊耐的心房。这又使她陷入万劫不复的淫乱伦理中。

贾珍不会娶她,贾蓉无法娶她估计也不会娶她,她就这样“麀聚”在这对父子之间,暂且过着她的锦衣美食的日子。恰在此时,贾府的另一个实权派的游荡子贾琏走进了她的生活,两个人只一个眉来眼去的回合,就好上了,没想到贾琏对她是真情实意的,竟然执意娶她。

这是尤二姐万万没有想到的,起初,还以为是与贾珍父子一样,玩玩而已。及到,退了指腹的寒门婚约;及到,在花技巷与贾琏过起来了夫妻生活;及到,贾琏是真心对她,并把所有的私房钱都交给她。她才感觉自己找到了一个可意的归宿。此时的尤二姐“身上头上,焕然一新,不似在家模样,十分得意”。尽管这三个男人合伙骗了她,使她的婚姻总带点违法的味道!

可惜好景不长,死神正悄然找上了她。“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趁贾琏外出公干时,著名的妒妇王熙凤出场了,她必须铲除出现在她们婚姻之间的“第三者”,因为尤二姐虽是偷娶,也算是正媒花轿抬来的二奶奶,这个二奶奶就像一个毒瘤一样长的她的心上,王熙凤岂能没有作为?一个歹毒的周密阴谋在自己的心里已经成熟。她行动了!

在王熙凤虚情假意的巧嘴巧骗下,尤二姐心存感激地美滋滋地搬进了贾府。这回她轻信不是一个男人的随意承诺,而是一个以心狠手辣,擅使计谋著称的女人。果然,尤二姐一步一步走进了王熙凤设下的圈套。先是一番表演到位的巧言令色,便将自己的全部交由王熙凤打理,最为可笑的是将贾琏送给的尤二姐私房钱也交给了王熙凤,文本中这样写道:尤二姐见了这般,便认他(王熙凤)作是个极好的人,小人不遂心诽谤主子亦是常理,故倾心吐胆,叙了一回,竟把凤姐认为知己。

竟把王熙凤认作知己!?可叹啊!在这里,不得不对尤二姐的智商产生怀疑,莫非她就是传说中的白痴美人?尤二姐不能简单地定性为荡妇。嫌贫爱富、贪图享受固然是她的精神缺陷。柔顺无知、毫无心计的性格缺陷,加上那个特定的生活环境才是她成为荡妇的最主要的原因!

可以说,她不光智商底下,情商也高不了!面对贾珍的始乱终弃却又藕断丝连她无所谓;面对贾蓉见缝插针的无耻淫行她也显得无所谓。而当真正“幸福”来了的时候,她又反应迟钝。

难道传统的女性贞操观和封建礼法道德观,她一点都没有吗?有!嫁给贾琏后,常常为自己曾经有过的淫乱行为深深地不安与自责。好在贾琏并不计较这些,也算是尤二姐的运气。嫁人后的尤二姐从此便从“良”了。

入得贾府后,王熙凤将她身边的下人,随便找个理由,全换掉。于是,尤二姐的恶梦开始了,锦衣美食的日子变成有一餐没一顿的。下人们也不听使唤,连日常生活用具也配不齐!碍于曾经的过去,又不好为自己争取、为自己辩护。任由人往下踏践起来!

没多久,花为肠肚雪作肌肤的尤二姐便病倒了。迷糊中,尤三姐的香魂前来劝其奋起抗争。她却把改变恶运的希望寄托在自己的身孕上,希望为贾琏生个男孩。然而孩子终究还是被弄掉了,这也许是王熙凤整个计划的一部分。

是夜,尤二姐吞下一块金子,盛装地躺在床上,静静地死去,她死得很从容!在书中有近乎诗意般的描述:只见这尤二姐面色如生,比活着还美貌。

尤二姐的故事结束了,可她带人们的思考却远远没有结束,千百年来,二奶现象从没有绝迹过,只不过是随着时代的差异,二奶的形式有点不同而已。人人都有追求自己幸福生活的权利,我们无权也不必去指责他人的选择。当然,这种选择应当建立在不违反法律、不违背道德的前提下。二奶是不是违反法律、违背道德?还得建立在无过错的基础上。

尤二姐应属“无过错二奶”之列!首先她不违反封建社会制度的一夫多妻制,其次,她成二奶是她生命中的三个男人合伙欺骗的结果。她的惨死,其实是从古到今所有“无过错二奶”的共同悲剧。

如今的二奶(现在男二奶也出现了),在一夫一妻的婚姻法规定下,又多了一层法律上重要过错,二奶的悲剧意义也以几何的图形往上加深。随着新的伦理道德的深入,二奶作为婚姻的第三者,道德上也备受人们的指责,已成过街之鼠。

当今社会正处在物欲横流的时代!衷心地希望天下所有的美女们,请擦亮你们的眼睛,提高你们的智慧。切莫因钱、权而失足!做一个独立的女人吧。

同室二奶,何必煎之!——蠢妇秋桐

尤二姐死了,死得很凄凉。她是吞下了一块金子死去的,这也许是她临死时的全部财产,当贾琏向王熙凤讨要尤二姐的丧葬费未果时,恼恨之下无奈地打开尤二姐所遗之箱柜,找自己当初给尤二姐的全部私房钱。结果:一滴无存,只有些拆簪烂花并几件半新不旧的绸绢衣裳,都是尤二姐素习所穿的。更为可悲的是,尤二姐死后,竟未能放进贾氏家庙,白做了一回二奶!

这是王熙凤的杰作!她终于在短时间内像个技艺高超的内科大夫一样成功地摘除了自己心中的“毒瘤”,没留任何后患。在这个周密的不留痕迹的阴谋中,贾府下人、奴才们充当了强有力的帮凶!值得“表扬”的是那个叫“善姐”的丫头,这丫头名虽“善姐”其实不善,她是这场阴谋的急先锋。其他“众丫头媳妇无不言三语四,指桑说槐,暗相讥刺”。尤二姐就生活在唾液之中。最终淹死了!

其实,对尤二姐打击最厉害竟然还不是那些丫头媳妇们,而是与她有着相同地位;相同命运;相同“性”经历的同室二奶秋桐。秋桐原本是老色鬼贾赦的丫头,既是色鬼,房中丫头断没有不染指的道理;既是老色鬼,丫环小妾众多,自然有力不能及,忙不过来的时候。被染指了的丫环小妾们,在贾赦的坑害下,除少数的“知礼有耻”者不胡来之外,余者皆各自寻欢。

秋桐便是和贾琏偷偷好上了,又是一个“麀聚之乱”!这还不排除她还和其他小厮好过。可见,她的性史,远比尤二姐复杂多了。但她竟然有资格骂尤二姐:什么“先奸后娶没汉子要的娼妇”。什么“让我和他这淫妇做一回”。什么“纵有孩子,也不知姓张姓王。奶奶希罕那杂种羔子,我不喜欢!老了谁不成?谁不会养!一年半载养一个,倒还是一点掺杂没有的呢!”,等等。怎么恶毒怎么骂。

这些赤裸裸的脏话,给尤二姐带来了极大的伤害,使尤二姐常常“暗愧暗怒暗气”。而又不敢发作,不好发作。因为此时的尤二姐已知耻矣!她最怕被人揭出过去淫乱的短儿。

秋桐在本文前80回中只在第69回中出现过,是曹公信手招来,又信手挥去的人物。她在书中的作用显而易见,只为尤二姐的死,做个至关重要的帮凶!这些伤人的脏话,只有通过她这个与尤二姐有着同等地位的人的嘴才能无数次地传递出来。王熙凤要表演一个好人,想说不能说。丫头媳妇们没有资格不敢说,只能停留在言三语四,指桑说槐,暗相讥刺的层面,不足以刺激尤二姐,形成致命打击。

秋桐来得巧,正是王熙凤将尤二姐赚入贾府之后。秋桐的来头更妙,她是从大老爷贾赦那来的,可倚为后台而自骄。最关键的是秋桐人品不正,言行无耻。有打小报告、诬陷,背后讲人坏话、当面泼妇骂街等劣迹。同时又是一个不智的醋妇。这样的女人无疑是愚蠢的。这样的女人做出来的事,无疑也是愚蠢的事。她的出现使王熙凤计划更为周密,进行得更为顺利。这大大地缩短了整死尤二姐的周期。

同为二奶的命运,本应惜惜相惺,但令人遗憾的是,作为弱势群体中的一员,她不去团结同样是弱势群体的尤二姐,使弱势群体因联合而强大,共同对抗强势人物王熙凤。反倒帮助强势群体,来打击另一个弱势群体,使强势群体暗自偷乐。她不明白弱小者联盟的道理,更不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最终她是要死在王熙凤手里的。她得为自己愚蠢的行为买单。

弱小者联合起来,抗衡更为强大的对手,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历史上不乏这样的事例。

三国时蜀汉与东吴的联合就是最成功的例子,当北方强大的曹操,平定北方后,便挥师南下。当时偏隅一方,尚无寸土的刘备,在曹操的铁骑之下,不过是一只挡车的螳螂。相对强大的东吴,也不能成为曹操的平定南方的障碍。于是,两个弱小的政治集团在共同的利益驱动下,联合抗曹,赤壁一战。终于,使东吴保存下来、蜀汉建立起来,与北方强大的曹魏政权形成了三足鼎立态势。

这种三足鼎立的关系也正好是王熙凤、尤二姐、秋桐的关系。如果秋桐够聪明,她要想在贾琏的房中立足,势必应该联合尤二姐,甚至拉拢平儿,给王熙凤陷害尤二姐,制造障碍,只要尤二姐能够好好地活着,她才能从中获利,她才能过得有滋有味。因为,尤二姐才是王熙凤打击的重点,尤二姐无形中成了秋桐的天然屏障。正如曹操南下重点扫平东吴孙权一样。只要孙权是安全的,刘备就是安全的。

可惜,不智的女人秋桐,看不到这点,她居然只吃尤二姐的醋,而不吃王熙凤的醋,估计与她奴才的本性有关,她不敢吃王熙凤的醋;也没有吃王熙凤的醋的意识。但她又是一个品行失德的女人,她看不清敌友,又不懂得沉默,她的个性使她冒了出来,她身上所具有的不良特质,成了王熙凤的扔向尤二姐的炸弹。炸死尤二姐的同时也炸死了自己。

平儿就是个聪明的女人,她也是个二奶,贾琏偷娶一事虽是她首先告知王熙凤,但却没有挤兑尤二姐。相反,她是王熙凤的死党,却处处维护死党的“敌人”。敢冒风险为尤二姐弄吃的。因为她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

当然,更多的是,她在平衡王熙凤做出来的绝事。为王熙凤所做下的绝事做些弥补的工作,因为她毕竟是王熙凤的死党。令人遗憾的是,就这,别人不敢管的事,秋桐管了,一个小报告打过去,断了平儿对尤二姐的物质照顾。

秋桐在完成了她的“历史使命”后,就再也没有看到她的名字了,她彻底被曹公雪藏。其实,她的结局写与不写都一样。她必定是死无葬身之地的。试想,王熙凤怎么可能容得下这样的一个女人?按照秋桐的个性,她是不会低调地安心地做一个本分的姨娘。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秋桐应该还会跳出来,在整尤二姐的过程中,她成功了告倒了平儿,这个不智的女人,很有可能在平儿身上做文章。

那秋桐就是在找死!善良的平儿是不会拿她怎么样的。杀阀决断的王熙凤早在秋桐初嫁贾琏时便起了除去她的念头。这回再把攻击目标转向平儿,那能是她在整尤二姐那会儿呢?王熙凤是不会再站在平儿的对立面的,相反,还会帮助平儿。相信王熙凤略施小计就能把这个不智的女人打发了。

显然,在高鹗的续书中,对于秋桐的结局,不是我想象的这样。尤二姐死后,贾琏不再愿意和她在一起,她也失势了。这倒让秋桐安全了。于是,秋桐事事顺着的王熙凤。居然等到王熙凤死了,她还活着。只是等到王熙凤死后,她才跳出来和平儿作对,结果让贾琏打发她回娘家了。没有死而留了一条性命也算是秋桐的造化了。类似于秋桐这种愚蠢的人。在现实生活中还真不少!

溺爱独生子女的后果——悍妇夏金桂

前段时间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新闻:一护士惨遭病患者家属殴打。原因是该护士在为其独生子打针时没有扎准,重复操作了一次。其独生子夸张般地嗷叫,心疼了在一旁照顾的父亲,竟恶从胆边生。抡起拳头,袭向无辜而弱小的护士,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惩处。

此事看似荒唐,溺爱却在中国社会上有一定的普遍性,西方有位伦理学家(忘其姓名)说:世界上所有的爱最终是以相聚为目的,唯有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以分离为目的。我看这话在西方社会是定律,却并不一定适合于中国。在中国,虽有树大分枝;崽大分家一说,但却是努力不与自己的子女分离。

这就是中国式的父母对子女的爱!其实是溺爱。这种溺爱在现代社会表现得更为突出而普遍,盖因在计划生育的国策之下,独生子女的比例加大。现在的独生子女有六个人围着他(她)转。分别是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这还只是三代同堂的情况,那么四代同堂呢?围着独生子女转的岂不更多?

这些独生子女家里家外,个个都是小皇帝!平时是要星星不敢给月亮,以“奴役”长辈为乐,长辈也甘受“奴役”,真是无限溺爱。时间一长,扭曲的人格个性便养成了。集中表现在极度的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视他人如粪土;飞扬跋扈,等等。

这样的人格无疑是有缺陷的,夏金桂就是这样的一个少女。说起夏金桂,几乎所有的读者或有关她的评论文章无不想到独生子女教育的问题。夏金桂也的确是某些独生子女的反面教材,她的所作所为应当引起我们对独生子女教育的深刻思考。

夏金桂出身于皇商之家,有“桂花夏家”之称。生意做得很大,用现代的话说,叫上了规模。“其余田地不用说,单有几十顷地独种桂花,凡这长安城里城外桂花局俱是他家的,连宫里一应陈设盆景亦是他家贡奉”,所以“非常的富贵”,家中有使不完的银子。

夏金桂生得颇有姿色,也颇识几个字。文本中通过贾宝玉的眼睛看见,她是一个“举止形容也不怪厉,一般是鲜花嫩柳,与众姊妹不差上下的人”,谁知“外具花柳之姿,内秉风雷之性”。这使得贾宝玉“心下纳闷”,纳闷她“焉得这等样惰性,可为奇之至极!”

贾宝玉确实是“奇之至极”,因为他始终有个鱼眼睛定律,他觉得:女孩儿未出嫁,是颗无价之宝珠;出了嫁,不知怎么就变出许多的不好的毛病来,虽是颗珠子,却没有光彩宝色,是颗死珠了;再老了,更变的不是珠子,竟是鱼眼睛了。然则夏金桂的言行却让贾宝玉的鱼眼睛定律不成立!为何?

答案是,夏金桂的皇商家庭,让她变成了少女中的异类。原来她“从小时父亲去世的早,又无同胞弟兄,寡母独守此女,娇养溺爱,不啻珍宝,凡女儿一举一动,彼母皆百依百随,因此未免娇养太过,竟酿成个盗跖的性气。爱自己尊若菩萨,窥他人秽如粪土。”

夏金桂在家中时常和丫鬟们使性弄气,轻骂重打。“因他家多桂花,他小名就唤做金桂。他在家时不许人口中带出金桂二字来,凡有不留心误道一字者,他便定要苦打重罚才罢。他因想桂花二字是禁止不住的,须另换一名,因想桂花曾有广寒嫦娥之说,便将桂花改为嫦娥花,又寓自己身份如此”。

这就是独生女夏金桂在家时的表现,她的成长经历是不是与薛蟠很类似?“自己尊若菩萨,他人秽如粪土”,正是现代社会独生子女的普遍特征。这是一种心理上的病态。同时也是一种人性上的变态。这种病态的人格,将来走向社会时,稍不遂意,就会做出“惊天动地”的触犯法律的事儿来。

薛蟠强抢本应属于冯渊的甄英莲,此系典型的盗跖行为。何谓盗跖,引申意义就是强取本不该属于自己的东西。长期的骄横生活,使夏金桂认为,这世上所有的东西都是她的,她才不管上有婆婆,下有丈夫。嫁进薛家,当家人自然就是她!于是,初进薛家的夏金桂便开始了她盗跖当家人地位的行动。

夏金桂心想:如今“出了阁,自为要作当家的奶奶,比不得作女儿时腼腆温柔,须要拿出这威风来,才钤压得住人”。薛蟠作为夏金桂的丈夫,是她出嫁后第一个要相处的人,她压根儿就没有把薛蟠放在与自己平等的位子,她要“自竖旗帜”,首先要打压的就是薛蟠。

说到与人相处,从小生活在富贵之家的独生女;且又是单亲家庭的夏金桂,无法像贾府的那些姐妹一样,能接触到与她平等地位的人,从而失去与平等地位的人进行平等交流的机会。使她能有个健全的人格与他人进行正常的交往。她不懂得尊重别人,也不具有尊重别人的品质。

“气质刚硬,举止骄奢”的薛蟠,娶了如此美妻,“正在新鲜兴头上,凡事未免尽让”着夏金桂。颇有心计的夏金桂,欲“趁热灶一气炮制熟烂”,初婚头一个月,两人的底气还大体相当。两个月之后,便把薛蟠的“气概渐次地低矮了下去”。搞定薛蟠之后,便“持戈试马”将矛头指向其他人。

婆婆薛姨妈昏聩善良,不是夏金桂的对手,不足为患。唯小姑子薛宝钗高贵矜持,常“暗以言语弹压其志”。夏金桂“知其不可犯”,又找不到事由寻小姑子的麻烦。只好曲线挑战薛宝钗的权威,她批评薛宝钗给香菱起的名字“不通之极”,硬把“香菱”改为“秋菱”。

然而,胸怀坦荡的薛宝钗面对夏金桂的挑衅与蔑视,竟不在意。夏金桂没辙,便把打击重点放在了香菱身上。香菱才貌双全,一则颇受薛家母子三人的喜爱;二则与人共夫,心有不甘,况她是后来者,虽是正妻,却没有香菱的群众基础。“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遂起了“宋太祖灭南唐”之意。

于是百般凌辱香菱,怎奈香菱一生都是在凌辱中度过的,这点苦算什么?巧施小计,也无非是让香菱再受一次皮肉之苦而已。于是,又生一计,用了一个赵姨娘曾用过的整蛊之计。受夏金桂误导,薛蟠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一口咬定是香菱所为,对香菱又是好一顿暴打!

这回,薛姨妈出面干预了。婆媳之间的正面战争也正式开始。夏金桂的整蛊之计果然奏效,成功将香菱从薛蟠的身边清除,归了薛宝钗。但此时的香菱,饱受生活的磨难与摧残,得了干血之症。“日渐羸瘦作烧,饮食懒进,请医诊视服药亦不效验”。一个鲜活的生命就此告结。

而夏金桂的盗跖之争还没有完,她变本加厉地“大撒泼性,拾头打滚,寻死觅活,昼则刀剪,夜则绳索,无所不闹”。丈夫逃之夭夭、婆婆避之不及。最后发展到聚众赌博、喝酒骂街。专干些败家的事儿,比如“生平最喜啃骨头,每日务要杀鸡鸭,将肉赏人吃,只单以油炸焦骨头下酒”。

高鹗续文,虽有违曹公本意,但却深得读者们的喜爱。因为她的结局符合了读者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心理。有意思的是,薛蟠与夏金桂也算是两情相悦的自由恋爱,且是《红楼梦》中唯一一对成了夫妻的。与80年后部分独生子女的不和谐的婚姻也有惊人的相似。

穿着道衣行佛事——阴妇马道婆

来历不明的马道婆,究竟是道还是佛?她的住所又是何处庙宇那方道观?不得而知。从名字上看,这是一个道姑。但她却口颂“阿弥陀佛”,自称其住处是庙,如此就应该是佛门弟子了。可是,接下来她又为赵姨娘供上了道家神仙药王。身为大文豪的曹公在塑造这个人物时怎么会道佛不分?

其实,并非曹公道佛不分。而是这个马道婆,她是个地地道道的搞迷信的骗子,专找有钱人下手,因有钱者多是善男信女。所以,马道婆只要能骗到钱,还分什么道佛,是道是佛可以随时更改。只是搞不懂,这么个忽佛忽道的冒牌货,是怎么骗到善男信女们的钱物的。他们的智商就这么低?

信息准确、表演到位是其赖以行骗成功的不二法门。贾宝玉被油灯烫伤,马道婆就出现了。文本中写道“过了一日,就有宝玉寄名的干娘马道婆进荣国府来请安”。“就有”二字说明马道婆的是闻讯而来。接下来就是她精湛的表演了。只见她“见了宝玉,唬一大跳”,装着好像不知道这事似的。“问起原由,说是烫的,便点头叹息一回”,为后文的行骗埋下引线。于是开始作法,“向宝玉脸上用指头画了一画,口内嘟囔囔的又持诵了一回,说道:‘管保就好了,这不过是一时飞灾。’”

巧舌如簧、察言观色是其赖以行骗成功的绝杀之技。马道婆作完法,转身对贾母胡诌什么佛经上说,“王公卿相人家的子弟,只一生长下来,暗里便有许多促狭鬼跟着他”捣乱,使他长不大。一向信天命敬鬼神的贾母忙问可有什么化解之法?马道婆接着巧言令色,说是点海灯虔心供奉大光明普照菩萨即可。于是,故意列举了几个王侯府点海灯所费的巨大香油,说白了就是要银子。

见贾母迟疑,可能泡汤。马上就退了一步,说:“若是为父母尊亲长上的,多舍些不妨;若是像老祖宗如今为宝玉,若舍多了倒不好,还怕哥儿禁不起,倒折了福。也不当家花花的,要舍,大则七斤,小则五斤,也就是了。”贾母一听这话。不再犹豫,按一日五斤的标准,“每月打趸来关了去”。马道婆利用贾宝玉被油灯烫伤一事,借题发挥,成功地到贾府骗到一笔非常可观的香油钱。

老家某村有一神婆,名声之大,方圆几十里,无人不知。此神婆有一特技,或曰特异功能。她能打开地狱之门,让生者和生者死去的亲属对话!谓之曰招鬼或招魂。试过的人无不说灵验。人们趋之若鹜。每通话一次,无论时间长短,只收10元钱,一时门庭若市。排队者,有的要排上一个月。

为什么试过的人都说灵验呢?原来当神婆进入疯癫状态时,也就是鬼魂附体时。开始对话,此时神婆自称是某某刚刚死去不久的亲属,还能把某某家庭成员姓名,和家中的一些简单的家事说出来。对话者无不惊讶!无不再度哀绝!无不说灵验!回家的途中也无不感觉心愿已了。

其实这是个很简单的骗局。当今社会是个信息开放的社会,信息的传递也很迅速,方圆几十里的村庄谁家死了人,死者家里都有些什么人,都有些什么家庭矛盾,等等信息,一个电话就全都知道。她只要在方圆几十里的村庄,雇些信息员就可以了。找不到信息的,她便说鬼魂排不到队,无法对话。

假如有的人早年离开村庄,在外谋生,死后葬回老家。这样的信息就无法搜集,那死去的鬼魂也就永远排不到队,也就永远对不了话。道理就是这么简单!其实试过的人,细想想也是半信半疑。但仍然还会再次走上几十里路,花上十块钱去对话,对完话后,仍有满意感。

如今,此神婆骗来银子盆满钵满,日子过得殷实。后经媒体报料,当地公安机关介入,消失了一段时间后,她又出来装神唤鬼了。其实此神婆的成功之道,除了信息准确、表演到位、巧舌如簧、察言观色这四大要素之外,更重要的是抓住了生者对刚刚死去的亲属的悲伤与哀思的心理。明知不可信,偏要以这种方式缓解一下相思之苦痛。这就是它的灵验所在!

精明的贾母也是如此,只要她的爱孙平安,哪管马道婆供的是道是佛,哪管马道婆穿着道衣办佛事。宁可信其有,不惜花去大把大把银子。迷信骗子就是抓住了人们这一点心理上的“软肋”,巧妙地运用信息准确、表演到位、巧舌如簧、察言观色这四大要素,使他们的拙劣骗术屡屡得逞。

成功骗完贾母之后,马道婆各处闲逛,来到只有“半边”脑壳的脑残患者赵姨娘处。赵姨娘作为贾府的弱势群体,且又是不甘心的人,直觉告诉马道婆,在赵姨娘身上一定能捞到好处。这两个人果然是老朋友,言谈举止间透得私密。想是经常在一起说三道四、搬弄是非。

马道婆顺着赵姨娘的苦水,极尽挑拨之能事。几分钟前还在贾母面前暗喻赵姨娘之子贾环是促狭鬼,在这里又大大地吹捧起贾环来。真是见人说人话,见鬼打乱话。不知不觉只有“半边”脑壳的赵姨娘就钻进了马道婆的套儿,她说:你们没有本事!明不敢怎样,暗里也就算计了!

“明不敢怎样,暗里也就算计了”,马道婆在赵姨娘面前就是这样摊在阳光下赤裸裸地做阴损小人!一语惊醒了“半边”脑壳的赵姨娘。于是,两个人就成交了一个背地里使坏的歹毒的整蛊之计,欲置赵姨娘的“敌人”王熙凤、贾宝玉于死地。赵姨娘的代价是所有的私房钱和一张500两银子的欠条。

马道婆满载而归!说来也怪,这样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整蛊行为,怎么就真让王熙凤、贾宝玉差点疯癫而死?蛊术类似于西方的魔法,奥地利精神分析学鼻祖弗洛伊德曾有过这方面的解说,原始人以为人的模像乃至名字,都赋有该人的灵魂。用简易的材料塑成人像,写上敌人名字,然后对塑像身体任何部分的损害即将使写上姓名的敌人在相同部位产生疾痛。

这就是所谓的蛊术,在今天看来,非常的可笑。但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时有记载。《史记》中曾记录了春秋战国时的几例蛊术事件。最著名的是发生在西汉时期汉武帝晚年的一起史称“巫蛊案”的宫廷案,此案有太子在内的数万人为此丧命。后世大清王朝也曾发生过一起与太子有关的“巫蛊案”。

这些历史上的蛊术案例几乎是清一色的冤假错案。但在《红楼梦》的第25回中真的灵验了,这是怎么回事?我想,街上有一种给人下迷魂药的骗术,是否与此有关?

同事的老父亲被人下了迷魂药,回到家中便要到银行取现金,愣是要买那地摊上假药,老妻苦劝不听,买来后,一切都正常了。再问他为什么一定要买,他自己也搞不清楚是怎么了,然而他却清楚地知道他做了什么。

读高鹗之续文就是解气,马道婆终于得到了她应该得到的惩罚。其实,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报应只是人们对无奈现实的良好愿望。现实生活中,马道婆这样的人,一般都活得有滋有味。比如那位说512大地震是中国人的共业的佛门“大师”就过得有滋有味。平日里结交的都是达官贵人、明星显贤,那像是个四大皆空的佛门高僧呀!?

未入薄命司的少女——美哉薛宝琴

浓墨重彩的薛宝琴,金陵十二正钗之中没有她的一席,十二副册之首也不是她,又副册更不可能有她。且又并非“庸常之辈”,属“无册可录”者。由此便引发了细心的读者们的好奇与猜想。所谓万艳同悲,千红一哭。《红楼梦》里所有之女子,都有很浓郁的悲情色彩。谁也没有脱离这样的悲情圈。然则,万事万物之中,总有例外。薛宝琴就是例外,她是这个悲情圈之外的女子。

因此,薛宝琴不在册中只是因为她没有荣登薄命司。有人考据,薛宝琴应在副册中排二。未必!盖因副册之首是命运坎坷的香菱,她虽有小官宦兼小乡绅的出身,然则,她毕竟是侍候人的丫环;毕竟是作不了正室的小妾。与其堂姐薛宝钗有着相同的身份;且比其堂姐更优秀的薛宝琴,怎么会屈居香菱之后呢?不同类说不通!别说在副册,即便在正册之中,比不上薛宝琴的也大有人在。

薛宝琴没在薄命司,那她在什么司?文本中没有交待,不好妄测。太虚幻境不只是只有一个薄命司,它还有痴情司、结怨司、朝啼司、夜怨司、春感司、秋悲司,六司。按说,也应有12司之数。贾宝玉没有一一进去参观查阅。他只是去了薄命司,把薄命司里记录在各册首要位子的女子浏览了一下。当中没有薛宝琴。然则以薛宝琴之才貌且出身之高贵,怎么可能呢?唯一的解释就是她在别的什么司。

谁能真正美冠群芳?当然是薛宝琴!薛宝琴之美,不仅美在其外形,更是美在其心灵。那么,她的外形究竟有多美?薛宝琴没来之前,大观园内当数林黛玉、薛宝钗最美。薛宝琴的出现,这种说法被颠覆。她美到引起了贾府上上下下的人都在议论着的程度,初出场的大美女林黛玉、薛宝钗都没有这样轰动效果。从小在脂粉堆里长大的贾宝玉,可以说阅美无数,见到薛宝琴时竟“有了魔意”。

文本中的第49回,初次登上贾府舞台的薛宝琴,曹公费了许多的笔墨来写贾府各色人等对薛宝琴美貌的赞叹。首先是贾宝玉,他“忙忙来至怡红院中,向袭人、麝月、晴雯等笑道:‘还不快看人去!你们成日家只说宝姐姐是绝色的人物,你们如今瞧瞧他这妹子,我竟形容不出了。’”。“忙忙”二字道尽了贾宝玉急切地与人分享他的喜悦之情!他就在“一面说,一面自笑自叹”中进入了魔状。

阅美无数的贾宝玉“又长了一层学问”。接下来是丫头堆里美得出奇的晴雯由衷的赞叹,她嘻嘻笑向袭人道:“你快瞧瞧去!大太太的一个侄女儿,宝姑娘一个妹妹,大奶奶两个妹妹,倒像一把子四根水葱儿。”及到贾探春来找贾宝玉,又问(脂本是袭人问贾探春)贾探春问道:“他们说薛大姑娘的妹妹更好,三姑娘看着怎么样?”贾探春道:“果然的话。据我看,连他姐姐并这些人总不及他”。

其实最开心的是向来喜爱漂亮小女孩的贾母,她见了薛宝琴喜爱得“无可不可”,当即便要儿媳王夫人认下作干女儿。在贾母这,她享受了大观园内所有少女没有享受的待遇,她没有住进大观园,而是和贾母一处安寝(有意思的是,也许这样的与众不同意味着薛宝琴跳出了薄命司!)。贾母还动了为贾宝玉提亲的心思,可惜薛宝琴早已许配人家;还把很昂贵的,谁也舍不得给的凫靥裘给了薛宝琴。

正是这件凫靥裘,使原本就天生丽质的薛宝琴更加绝色!史湘云赞说:这一件衣裳也只配她穿,别人穿了,实在不配。贾母的偏爱多少让大观园的少女们有点醋意。也正是借用了这件凫靥裘将薛宝琴的美的推到至极,出现了文本中最最唯美的画面:

四面粉妆银砌,薛宝琴披着凫靥裘站在山坡上遥等,身后一个丫鬟抱着一瓶红梅。贾母说比她屋里挂的仇十洲画的《艳雪图》(脂本作《双艳图》)还要好看!

薛宝琴除了外形之绝色外,其内心之美也令人折服!她年轻心热,爱开玩笑。她的性格与人品几乎就是《红楼梦》中第一完人;她是个身心都很健康的少女。她的独特的人生经历,使她的人格拥有非常圆融的特点,这样的性格特点最容易融入一个陌生的环境。也就是说,她是个社会适应力很强的少女。她很快便与大观园中众姐妹打成一片。她和史湘云是一对很好的搭档,有她在的场面更加热闹。

正册中十二钗几乎都有性格上的缺点,毛病最多的是林黛玉,多疑善妒,爱耍小性子。薛宝钗深藏心计,世故而俗气。史湘云口无遮拦,容易得罪人。贾探春对生母的态度很难让别人认同。李纨总给人以大愚藏奸的味道。秦可卿的行为饱受世人抨击。至于王熙凤几乎就是一个反而人物。其他如贾迎春、贾惜春、妙玉者自是不必说。没有缺点的几乎就是皇妃贾元春还有那个前80回没有长大的贾巧姐了。

相比之下,在薛宝琴的身上几乎找不到缺点。这是个被曹公理想化了的少女,同时又显得那么的合理,似乎在人世间确有如此完美的少女。薛宝琴也是皇商之女,是四大家族中薛家的一份子。父亲在世时,满世界的跑生意竟将家眷也带上,每到一处便住上一阵子。于是四山五岳都住遍了,她甚至出过国留过洋。她是个见过大世面的少女,虽如此却不失少女的纯真,同时也因此而胸怀宽阔。

人,只有走出去才知道天有多宽地有多厚,人的眼界才能看高一线;人的思想也会到达一个更高的层次。薛宝琴这样的生活经历是其他少女所不具备的。所以,薛宝琴除了在人品上高出众姐妹之外,在思想上也高出了众姐妹,由于出过洋,她是最早接触外来文明的少女。如果说,《红楼梦》讲的是明朝的事,那么,此时的西方国家正处在资本主义萌芽时期,薛宝琴正接受资本主义萌芽的洗礼!

这样的思想境界,岂是贾宝玉、林黛玉停留在原始的本能的反封建抗争状态可比。薛宝琴的那十首怀古诗,正是体现她的资本主义萌芽的民主意识。她质疑以男性为垄断的政治社会;她由衷赞颂女子在历史长河的作用;她崇尚自然的人文情怀。可惜囿于时代的限制,而无法让一个女子,有展示她理想的舞台。于是,在她的诗中又暗寓着一种宿命的无奈,她的诗大气而隽永,没有其他少女的脂粉味。

这也是她有别于其他姐妹的地方。她的诗才是一流的,她的《咏红梅花》被评为第一首好诗,可谓实至名归。此诗意境深远,视野开阔,诗句流畅,富于哲理,有女儿之趣,无闺阁之风。连林黛玉、史湘云也为之斟酒道贺。芦雪庵联诗时也出尽了风头,她想象力丰富,佳句随口而去。这样的表现恐怕得益于她饱读诗书与饱览山川之故。其才思之敏捷,贾宝玉深为奇异。

薛宝琴的出现,就像一朵清新鲜艳的梅花,美好并净化着人们的视线与心灵。她带给人们的是一种青春的活力。

被幸运垂青的少女——娇杏真侥幸

万艳同悲,千红一哭!如果说薛宝琴脱离了《红楼梦》中所有奇女子之悲情圈,是个例外。那么甄士隐府上的丫头娇杏,嫁给了贾雨村,先妾后妻,丫头变成了人上人的高官太太,那就是侥幸了。这个被幸运垂青的少女,羡煞多少苦命之女子。这是个红楼版的王子与灰姑娘的故事。它是这样发生的:

文本第1回写淹蹇在葫芦庙中以“卖文作字”为生的穷儒贾雨村,被小乡绅甄士隐赏识,认定“必非久居下人者”。于是,对贾雨村青睐有加,时不时请到家中聚谈。一日,又出府来请贾雨村,贾雨村也不客气,当下随同前往,恰因“严老爷来拜”而中断谈话。贾雨村便独自在书房翻弄书籍解闷。

正在百无聊奈之际,“忽听得窗外有女子嗽声”。贾雨村遂起身往外一看,原来是一个妙龄少女,在那里掐花儿。只见她“生的仪容不俗,眉目清秀,虽无十分姿色,却也有动人之处”。贾雨村不觉看得呆了。虽非绝色,然萝卜咸菜各有所爱,这是个外形长得很让贾雨村欣赏并着迷的少女。

这个少女就是甄府的丫环娇杏。此时,鲜花丛中人面花面相映红。“方欲走时,猛抬头见窗内有人”四目相对,贾雨村竟单方面擦出了爱的火花。而娇杏的眼中看见的只是一个“敝巾旧服”的贫穷书生。尽管“生得腰圆背厚,面阔口方,更兼剑眉星眼,直鼻方腮”。那会心生什么爱意!忙转身回避。

然而娇杏合该有此姻缘,她“心下自想:‘这人生的这样雄壮,却又这样褴褛:我家并无这样贫窘亲友,想他定是主人常说的什么贾雨村了,怪道又说他必非久困之人,每每有意帮助周济他,只是没什么机会。’如此一想,不免又回头一两次。”正是这无意中的一两次回顾,决定了她日后命运两济!

贾雨村见她回头,“便以为这女子心中有意于他,遂狂喜不禁,自谓此女子必是个巨眼英豪,风尘中之知己”。贾雨村得甄士隐资助,进京赴考,果然一举成名。当他再次见到娇杏时,已是知府大人了。此时,甄士隐家庭突遭变故,丫环娇杏也随着主人飘浮,竟然还是撞上了贾雨村。可谓幸矣!

贾雨村遂派人送礼,“当夜用一乘小轿便把娇杏”迎娶进衙内去了,这不能不算奇缘。更奇的还在后面,娇杏只在贾雨村的身边当了一年半的小妾,又是生了儿子;又是赶上贾雨村的嫡配之妻“忽染疾”死了。贾雨村“便将他扶作正室夫人”。从此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德国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叔本华说:机遇之神以无与伦比的技巧向我们表明,与它的恩惠和仁慈相比,任何才华能力都是罔效无用的。娇杏的故事正充分地体现了叔本华的这句名言。如果说,娇杏当初的回顾,只是对一个人的好奇,于是多瞄了几眼,从而给她带来命运两济的话。那么以后的偶遇,就真是的机遇之神无与伦比的技巧了。

小时候学过一篇阅读文,《张好古连升三级》。长大之后,才知道它还是个著名的相声段子。说是山东临清有个财主家的少爷,叫张好古。从未上过学堂,是个智商有点问题的小混混。一天,有个相面的想蒙他几个钱,竟胡说他科举能中前三名。谁知这小子信以为真。还真上北京赶考去了。

他这一去可谓奇缘了得!赶到北京正是考场最后一天。半夜三更稀里糊涂进了城门之后,满城乱窜。竟冲撞了宦官九千岁魏忠贤的大驾。碰巧魏忠贤这天高兴,没有当场斩杀他。便问:你小子,乱闯什么啊?张好古根本就不知道是魏忠贤,傻乎乎地一个劲地说自己是来进京赶考的,一定能中前三名!

魏忠贤奇了,心想:还有这么大学问的人?没考就知道自己一定是前三名!我倒看看你小子究竟有多大学问。于是,他便差人拿自己的名帖,送这张好古进了考场。两位主考官正好是魏党的,一看是魏忠贤送来的人,哪敢不收?哪敢不录?于是,两位主考官成了张好古的枪手,点了张好古第二名。

文盲张好古就这样稀里糊涂地中了科举第二名,进了翰林院,成了翰林院学士。大为诧异的魏忠贤,敬若神明!对他礼爱有加,惊动朝野百官。翰林院同僚都认为他是魏忠贤的死党,在翰林院谁也不好安排活儿他给干,有文字上的事,“哼哈”一下而已。竟然在翰林院混了一年多,而没有露馅。

魏忠贤过生日,他备了一份厚礼,买了一副对联,没有写字,拿着进了翰林院,请同僚帮忙写一写。有一同僚怀疑他就是个文盲,便写一副骂魏忠贤的对联。张好古当然不明就里,便送了过去,魏忠贤也识字不多,且往来宾客繁杂,一时没有发现。有知道的,也不敢告诉他。

就这样,张好古在翰林院居然混了好几年。崇祯皇帝上台后,魏忠贤倒了,整个魏党被一网打尽。张好古也不例外。谁知,就有一个非魏党之臣出面为他作保。说张好古不是魏党,是忠臣,有一年过生日还写对联骂魏忠贤。崇祯皇帝一听,还有这样的忠臣?官升三级!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幸运有时也垂青无准备的人。张好古是例子;娇杏也是例子。皆因“侥幸”而事业有成过上好日子。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个在事业单位工作的朋友,文化不高,语言表达能力差,工作能力更是一般。可他却官运亨通,偶然的机会,在街上碰上他的女老板有麻烦,他挺身而出,解了女老板的围。女老板很是感动,对她的副职们说,咱们单位大有人才啊。没几天,朋友便当上科长了。

由于个人的能力,他终于没能管好自己的部门。他被闲置在其它的部门当个副职,眼前着就要成为平民。然而好运总是伴随他,女老板退休了,突然从外面调来了一个新老板,他们家族正好对这个新老板有恩。新老板知恩图报,在新老板的大力扶持下,重新组建一个新的部门让他担任主官。

这回他无师自通地学到张好古在翰林院的“哼哈”本领,一直混到现在,他比娇杏还侥幸!现在的语文课本里已经没有《张好古连升三级》这篇课文了。其实这篇课文是不应该出现的小学课本里的,小学生对是非的辨别能力差,很容易上歧途。都在等着幸运的垂青,成为一个侥幸的人。谁会上进读书?

娇杏的谐音是“侥幸”,这是人生的一个大道理。说明机遇第一,才能第二。娇杏与张好古一样,她根本就谈不上能力,但是总被好运青睐着。作为一个封建时代的下层社会女性,婚姻是改变她命运的唯一途径。嫁得金龟婿就是她们人生最大的追求,所以《红楼梦》中丫环们一直在追求着姨娘的地位。

这与现代女性不一样,如今是男女平权的社会。女性也和男性一样在社会生活中享有同等权利,于是现代女性改变命运的方式很多。她们甚至比男性多一个途径,就是婚姻。只是依赖婚姻的女性一般都是缺乏自立而没有上进心的,娇杏就是她们的样板,认为书读得好,不如嫁得好!

娇杏的侥幸与甄英莲的真应怜,一仆一主,一是“命运两济”一是“有命无运”。形成强烈反差,真是世事弄人吧!无论是张好古还是娇杏,这种靠“侥幸”事业有成过上好日子的,其概率实在低得很。机遇是一个人的侥幸,也许每个人都能碰上,关键还是一个人的才能。毕竟像甄英莲这样一生没有机遇的却又屡屡遇人不淑的人太少。

光有机遇是不够的,才能才是事业有成过上好日子的法宝。特别是技术性的人才,可以很尊严的活着。

贫而无怨,难!——邢岫烟的傲骨

大观园中之少女,无不锦衣华服。一夜北风紧,梅花绽放,白雪皑皑。兴奋了所有的人,人们纷纷早起,翻出平时很少穿的款式迥异的高档披风和头篷。最为突出的是薛宝琴,她穿了一件贾母刚刚赏赐的凫靥裘,站立雪中,与梅花争艳。唯独邢岫烟,仍是单薄的荆钗布裙,竟无避雪之衣。

邢岫烟之清贫,由此可见一斑。其实这是一个误入上流社会公侯府的也算不上社会最底层的少女。因为她毕竟是做点小买卖的商家出身。从邢岫烟的叔叔邢德全的抱怨里,可以知道,邢家也是有钱的人家,只是邢岫烟的祖父母死得早,邢家的财产被长女邢夫人掌控,并被邢夫人独吞了。

只是不明白,身为长兄的邢忠,怎么就让偌大的家财落入大妹妹邢夫人之手?可见邢忠是怎样的无甚本事,又不学无术。因此四处做着小买卖,越做越难以维持生计。最后不得不投到妹妹邢夫人门下,指望邢夫人能解决他全家的生存问题。此时的邢岫烟虽是小姐,家境已经处于贫困的边缘。

老鸦窝里出凤凰,邢岫烟的长辈们虽一个不如一个,为人处事、品行操守,实为人所不齿。但邢岫烟却没有家族的遗传,是个品行高尚的少女。端雅稳重,知书达理,温厚平和,贫而无怨,全无富家女子之习。空灵般的心性,正如她的名字一样淡雅清素,犹如闲云野鹤。

邢岫烟的性格特征,因为有个万人嫌的姑妈邢夫人作比较,很快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第一个发现她与众不同的是王熙凤,她“冷眼敁敠岫烟心性为人,竟不像邢夫人及他的父母一样,却是温厚可疼的人。因此凤姐儿又怜他家贫命苦,比别的姊妹多疼他些”。无心插柳般地赢得了王熙凤的疼爱之心。

邢岫烟的人品,无需人们独具慧眼地发现。但像薛姨妈这样对她的赏识,立马想到要让邢岫烟成为薛家的媳妇,只有薛姨妈。于是,薛姨妈积极地操办此事,并觉得把邢岫烟嫁给自己的儿子薛蟠为妻,是糟蹋邢岫烟。便为自己的侄子薛蝌提亲,薛蝌乃是貌似贾宝玉,人品也是一流的人物。

邢岫烟与薛蝌在同来贾府的路上,因为凑巧碰在一起同行,有过一面之缘,彼此颇有好些好感。由贾母出面保媒,没有不成功的,何况对邢夫人来说,少了一个累赘。一桩美好的姻缘,就此达成协议。对于处在逆境中的邢岫烟来说,不啻为其人生之重大利好。薛姨妈对邢岫烟有知遇之恩。

同来的四个少女除薛宝琴、邢岫烟之外,还有李纹姐妹。人品、相貌、才气皆不俗,独看中邢岫烟,不能不说是邢岫烟的品行征服了所有的人。按说,邢岫烟的家世,是无法与李纹姐妹可比的。就算不论富贵,论论家庭成员的品行,邢岫烟也无法与之竞争。现代人说媒还要打听对方家族的名声呢。

邢岫烟恐怕也是没有入薄命司的少女,她与薛蝌日后平淡的幸福生活,只是她不经意的个人修为而获得的。无所求而一切随缘的人,往往对婚姻没有太多美好愿景,往往又容易很满足。在她的身上更多地体现了一种真正的隐士精神。正如她在诗中写道: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

这便是邢岫烟对生活对命运的真实态度的写照。她任其自然,任由他去,与世无争。她似乎听任命运的摆布。但是在她的身上却能体现出她的铮铮骨气。她是人穷志不短!这点绝不含糊。她不会因为衣衫陈旧、囊中羞涩而自卑。冻得拱腰缩肩照样嬉笑挥洒在少女们之中。人前人后不觉得低人一等。

初来贾府的邢岫烟,被安排在贾迎春的房间。她的这个表姐是个有气的死人,紫菱洲可以说是恶奴当道。她甭指望她的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表姐能罩着她。她每月二两银子的津贴,被无耻的姑妈邢夫人拿去一半。剩下全给了贾迎春房中的恶奴们打牙祭。结果入不敷出。甚至要靠典衣渡过难关。

她之所以要拿钱给恶奴们打牙祭,目的就是要封住他们的尖牙利齿,不想她们因要使用贾迎春的日常用品而挤兑她。尽管入不敷出,但她从不向人借钱渡难关。说到“借”,其实很多时候可以通过“借”来解决问题。比如赏雪,都是富贵家的小姐,谁只会有一件避雪之衣?玉口一开,谁会拒绝?

所谓人不求人一般高!这就是邢岫烟的傲骨。徐悲鸿有一句名言:人不可有傲气,但不能无傲骨。所以,邢岫烟不会拒绝别人对她善意的帮助。薛宝钗早在邢岫烟没有与薛蟠订婚之前,就经常接济她。邢岫烟很是感激,因此,嫁入薛家,她最先看中的是薛宝钗,而并不是要成为自己丈夫的薛蝌。

所以,邢岫烟对薛宝钗很尊重,很听她的话。当薛宝钗向邢岫烟要当票,赎回衣服时,连句推辞都没有,从两个少女的谈话中,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的亲密。接济邢岫烟的,不只是薛宝钗,但凡懂点世俗之风的,都会同情她的处境,伸出帮助的手,比如三姑娘贾探春,就曾给过邢岫烟一个饰物。

孔老二说: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一个人处于贫困的状态,自然会生出许多的怨,由怨而生气。整个心态就变坏了。日子一长,便成了心理障碍者,只能时不时的找心理医生解决问题。所以,贫而无怨,难!相比之下,一个长期生活在富贵之中的人,突然想低调起来,却要容易得多。

我友某君自恃有才,然机遇总不垂青于他,20多年过去了,从当年踌躇满志的毛头小伙子,到如今白发丛生的不惑之年,一事无成且家境窘迫,心态长期郁闷而扭曲。脸部表情竟有点精神病患者的样子。谁知,2007年年初轰轰烈烈股市大牛市,使他彻底脱贫了。当年2元钱进的票涨到20多元。

这下可发了大财了,不仅住进了高档小区的新房子,股市账上仍有可观的股票市值。脸部表情再也不是精神病患者的样子。见人也不像以前那样好像人人都欠他的,此时还会主动与人打招呼。良好的心态真的需要以经济条件为基础!此君是幸运的,中国疯了的股市救了快要疯了的他。

此君不过是事业心重点而已,才弄得自己曾经处于精神病患者的边缘。说实话,贫而无怨。谁能做得到?怨与不怨只是个人身上表现出来的差异而已。因此,邢岫烟表现出来的贫而无怨就显得弥足珍贵。这是她与其他的少女很不一样的地方,其实她应该有许多的能得到人们理解的怨气。

可是她没有发怨气,因为即使贫困她也没有怨气。她的这一特质,应该得益于她早年与妙玉有过十年芳邻的生活经历。那个时候,邢岫烟没事便与妙玉作伴,与妙玉是贫贱之交。邢岫烟能识文断字,也是妙玉所授,这位清高圣洁的女尼,对邢岫烟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而心性方面甚至青出于蓝。

当贾宝玉接到“槛外人”妙玉的拜帖后,正为回帖上如何下别号发愁,邢岫烟出现了。深知妙玉心性的她指点贾宝玉署了“槛内人”,合了妙玉的心思。贾宝玉的视线里一直有这个才貌俱不出众的邢岫烟。在杏树林中看到“绿叶成荫子满枝”,立马联想起订了婚配的邢岫烟,为又少了一个女儿而郁闷。

此时,贾宝玉更添了对邢岫烟的敬意。没想到邢岫烟与妙玉还有如此一段缘。竟是与妙玉有半师之缘,怪不得邢岫烟的才学见识并非寻常。作起《咏红梅花》诗来,中间两联对仗工稳,连续化用四个典故。有很深的文学功底。

虽有半师之恩,却对妙玉凡心萌动有看法,她说: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成个什么道理?可见邢岫烟,比身在佛门的妙玉还超脱,佛法境界更一筹!贫而无怨你能做得到吗?

溺爱子女的典范——慈母薛姨妈

一个“慈”字,贯穿着薛姨妈这个人物的整个性格特点。也是因为一个“慈”字,让薛姨妈从文本第4回开始,直至第80回,再到续文120回,都有她的“慈”影。贾府缺的就是这样一位博爱型的慈母。她的到来,使贾府增添了人情味、亲情味。她成了女眷长辈中的一个很重要的角色。

薛姨妈是千千万万个中国式慈母的代表与典型。她的慈爱是与溺爱划等号的。大凡慈母有两类:一种是将子女含在嘴里也唯恐化了的慈爱,实际上就是溺爱。薛蟠就是这类母亲的杰作;另一种是将子女放到社会上去锤炼,这才是真爱。游子身上衣,慈母手中线。讲的就是这类“狠心”母亲。

讲到“狠心”母亲,想起了《聊斋志异》里《细柳》的故事。细柳的丈夫英年早逝,遗下丈夫前妻之子十岁的长福,和自己大约五岁的亲生儿子长怙。两个顽劣异常的孩子教育问题成了细柳的一块心病。

长子长福见父亲已死,便不肯读书,整日与牧童一起玩耍,无论怎么管教也不奏效。无可奈何,细柳计上心来,对长福说:你不愿意读书,强逼也没有意思,你不是喜欢放猪吗?从今天起,你就穿着贫困人家的衣服,吃着贫困人家的食物,放猪去吧!不然的话,鞭挞无悔!没几日,长福就受不了,哭着来跪求细柳说,愿意读书。细柳不理他。没有办法,只好再去放猪。可怜长福身上没有完整的衣服,脚上没有像样的鞋子,寒风苦雨,状如乞丐。乡里人见之,都说细柳这个后娘太狠太恶,细柳不以为然。长福苦不堪言,离家出走,细柳胸有成竹由着他。数月后,在外讨饭不成的长福回来了,却不敢进家门,便哀求邻居帮忙说情。细柳说:若能受百杖,可来见。长福一听,情意挨打。赶紧来见母亲细柳。细柳说:知道错了,也无须挨打。安心放猪去吧,再犯就不宥了。长福大哭,说:愿受百杖,请复读!细柳假意不从,邻居在旁边帮着说好话。从此,长福勤奋读书,科举成名。

次子长怙,不是读书的材料,读了几年,连自己的名字也不会写。细柳便让他务农,长怙嫌苦。细柳发怒边打边骂:既不能读,又不能耕,不如去死!长怙只好亲率长工耕作,偶然起床晚了,细柳则诟骂。平时好吃的好穿的全给了兄长长福。长怙怪母亲偏心,又不敢言。农闲时,细柳便拿钱出来,让长怙学做生意。谁知长怙,竟不学好,染上吃喝嫖赌的恶习。被细柳察觉,差点被打死。幸有长兄长福长跪苦苦哀求,才算了结。从此,母亲看得紧,长怙有所收敛。然,染此恶习岂是轻易能改得了的。一日,对母亲谎称与朋友去洛阳做生意,目的是想脱离母亲的视线,痛痛快快地鬼混。细柳又是计上心来。给了长怙30两碎金作本钱;又给了一枚假铤金,说是祖传的,万不得已不可用。长怙开心得不得了,一入洛阳,便与同来做生意的朋友分手,宿于娼妓之家。不到半个月,30两碎金就没了。以为还有铤金,谁知竟是假的,大骇失色。后被娼妓拿着假金举报到官府,结果下了大狱,受尽了牢狱之灾。细柳便遣长子长福去营救。出狱后的长怙从此安分守己,认真经商,家业大兴。

细柳对待儿子实在谈不上“慈”,因她使用了一种极端的方式来教育他们,来体现她所理解的慈爱。其实这才是真正的慈爱。一个是顽子;一个是逆子,在细柳的特殊管教下终于走上正道且事业有成,极其孝顺地承欢在细柳的膝下,不正是人人所追求的家道兴旺,慈母孝子的幸福和谐的场面吗?

反观薛姨妈的“慈”,简直是一种害人的“慈”。她的儿子薛蟠成了“呆霸王”。在外为所欲为,无所顾忌,与薛姨妈一贯“溺爱纵容”有很大关系。薛蟠在外打死人,这位母亲只想让儿子逃避法律的制裁,却没有听到她对儿子的一句责难。第47回,薛蟠因调戏柳湘莲,被柳湘莲骗出城外狠揍一顿,这下可心疼坏了薛姨妈,哭骂薛蟠不争气,发恨“骂柳湘莲,意欲告诉王夫人,遣人寻拿柳湘莲”。这就是薛姨妈对儿子的纵容。要不是薛宝钗有个清醒的头脑,劝住她的母亲,岂不真就四处通缉柳湘莲了?这样做的结果,只会让薛蟠更加骄横。事实证明,薛蟠此后,收敛多了,似乎真的在做生意。

细柳对待子女的教育是薛姨妈永远也学不来做不来的。这是薛姨妈为人处世的态度所决定的,好在,她还有个听话懂事的女儿薛宝钗,用她自己的话说,这个女儿了却了她许多的烦愁。只是非常奇怪,薛姨妈的慈爱竟没有害到女儿薛宝钗,可见,是否被慈爱害了,关键是看个人有没有修为。

薛姨妈的慈爱其实只是一个普通母亲的情怀,有些事情只要涉及她的子女,在大是大非的原则面前就有些模糊。这点与她姐姐王夫人不太一样,王夫人也十分宠爱自己的儿子,但在大是大非的原则面前,王夫人往往很有决断。只要母亲生气,贾宝玉准一溜烟儿跑了。晴雯的事,就是例子,可惜是个冤案。

王夫人身上不缺细柳的特质,她在教育子女方面有自己潜意识里情憎的因素,同时又犯了官僚主义错误。所以她的管教总不在点上。当贾政教训贾宝玉时,从家庭教育方面讲,应该是好事。她竟然哭哭啼啼地护着贾宝玉,好像贾政就真的会打死自己的亲生儿子似的。这点她又与薛姨妈没什么区别。

薛姨妈不仅慈爱自己的子女,还施及于他人,她的慈爱是博爱型的。上至主子下至丫环,只要是个晚辈,都能深刻体会到她的慈爱。薛姨妈是贾府唯一一个能让人亲近的甚至连丫环都会向她撒娇的长辈。

贾宝玉去看薛宝钗,薛姨妈留他吃饭,说东府里尤氏的鹅掌鸭信好吃,薛姨妈便把自己糟的鹅掌鸭信取了与他尝,贾宝玉要喝酒,薛姨妈立即令人灌了最上等的酒来,李嬷嬷出来制止,薛姨妈笑骂她“老货”,说:若是老太太问,有我呢。李嬷嬷还是不放心,又拿贾政在家说事。贾宝玉兴致顿无,浑身不自在,薛姨妈却说:别怕,别怕,我的儿!来这里没有好的你吃,别把这点子东西唬的存在心里,倒叫我不安。只管放心吃,都有我呢。越发吃了晚饭去,便醉了,就跟我睡吧。

如果说娇宠贾宝玉只是顺应贾府之“潮流”,那么在后文,皇家的老太妃薨,按制贾府内眷每日得入朝随祭。家中无主管理家事,便托薛姨妈照看林黛玉等。薛姨妈素习最怜爱林黛玉,干脆便搬到潇湘馆暂住。对林黛玉“一应药饵饮食十分经心”,让缺少母爱的林黛玉倍感亲切,感戴不尽。敏感如林黛玉者,一个眼神便知薛姨妈慈爱的真伪。薛姨妈用她的慈爱赢得了一个对人情世故也同样极其敏感的林黛玉的心。此时林黛玉竟与薛宝钗一样叫妈妈。同时与薛宝钗、薛宝琴姐妹相称,“俨似同胞共出”。

遗憾的是,薛姨妈也深受其女薛宝钗冤情的连累,被有些人解读成城府极深的阴险女人。为了能让女儿薛宝钗嫁进贾府,招贾宝玉这个活宝为婿。处心识虑,来到贾府未雨绸缪了几年。这可能吗?薛家到底是缺钱还是怕国色天香的女儿嫁不出去?或者是要找一个贾府这样的靠山?这三条理由恐怕都不成立吧。都不成立那又是什么原因呢?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词。

其实,薛姨妈哪有什么心计?她要有心计,也不会培养出薛蟠这样的活宝来。她只是一个女人,一个很普通的女人。女人身上有的缺点她都有,溺爱儿子不必说,她还有些嘴碎,就是唠叨。她根本就算不上聪慧,薛蟠可能就有她的遗传。她的文化也不高,所以她的丫环叫同喜、同贵。所以她是一个比较俗气女人,虽是富贵人家,东西却看得很重。但她绝对是个好女人,她看中了好姑娘邢岫烟,没有自私在配给自己的儿子,而是许配给了很优秀的侄儿薛蝌。因为她知道嫁给自己的儿子,是在糟蹋了人家好女孩。可她自己的家却被儿媳妇夏金桂折腾个鸡犬不宁。

在中国人特有的有罪推论下,薛姨妈比窦娥还冤。好在书本中没有人指责她,她可以很尊严地活在书本中。

金簪子掉在井里头——冤魂金钏儿

“金簪子掉在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这句话是金钏儿对贾宝玉说的话。贾宝玉与金钏儿一起嬉笑胡闹,中间碍着母亲,很是不方便。于是就乱许诺,要把金钏儿讨到怡红院去。金钏儿并没有被贾宝玉的一句许诺冲昏头脑。于是,她说了本文开头的一句话,意思是急什么,我是你的终归是你的。

金钏儿姓白,是贾府家生的奴仆,因此她和妹妹玉钏儿从小在贾府以丫头的身份长大。父亲死得早,家里只有寡母和妹妹白玉钏。姐妹俩都十分聪明漂亮,讨人喜欢,因此都被幸运地安排在王夫人的房中侍候。金钏儿尽心尽责地做事,渐渐地成了王夫人可信赖的左膀右臂。

金钏儿也就是王夫人房中的首席丫头,身份地位除了准姨娘的袭人之外与其他房中的首席丫头同等。所以金钏儿在贾府有份很理想的工作。金钏儿的心性也高,她也和袭人一样走了一条向姨娘进军的人生之路。然后,她要实现姨娘的梦想却有一定的难度。因她没有袭人“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

在贾府的社会圈子里,年轻的下层女子,将来能做主人的小妾混个姨娘的地位,几乎就是人生最大的目标。尽管姨娘只是半个主子,在家里也毫无身份地位可言,在别人眼里也未必被人看得起。但总比做全职的终生的奴才强。这是她们依靠婚姻改变她们世代为奴的命运的唯一途径。

其实真正红颜薄命的,是贾府那些下层的年轻女子们。她们在贾府的那些终身为奴的婆子媳妇们当中看到了她们的未来。相比之下,做个姨娘,衣食无忧,还有人侍候着,将来运气好,生个男孩,说不定子贵母荣。于是,改变命运的愿望非常强烈。可惜,贾府的社会圈子太窄,改变命运的方式太单一。

正如,现代社会农村少女看到她们的母亲就像看到她们的未来一样。她们的母亲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无边无尽的苦日子,使她们感到恐惧,所以她们要走出家门,改变命运。社会的进步,使她们比贾府里的那些下层少女们幸福多了。因为改变命运的途径很多。她们只须确立正确的人生方向。

闲话赘了这么多,无非是想说每个少女都有追求自己的生活方式的权利。每个人都曾有爱做梦的年龄,因此,都会对自己的未来有一番美好愿景。妙龄中的金钏儿也是如此。所以,不必去指责她没有自尊,主动勾引贾宝玉。勇于追求自己的人生幸福本身并没有错。好在时代的特性不必担上第三者的恶名。

贾府年轻的正儿八经的男主子稀缺。与金钏儿年龄相当的荣国府里有贾琏、贾宝玉,可能贾环比她小几岁,也算一个吧。贾琏是王熙凤的老公,绣花针也插不进去,就算插进去了也没好果子吃。形象猥琐的贾环不可能在金钏儿的视线内。而乌烟瘴气的宁国府却只有一个浪子贾蓉,谁敢做他的小妾?

金钏儿的视线很自然地落在万人迷贾宝玉的身上。贾宝玉不仅长得好看,且对女孩很尊重。漂亮的金钏儿性格活泼、外向。她主动出击,投贾宝玉爱吃胭脂之辟好,尤其是女孩儿嘴上的胭脂。其实是投其爱与女孩子接吻之所好。需要说明的是,爱吃胭脂,恐怕与贾宝玉朦朦胧胧的性意识有关。

贾宝玉基本上吃过所有贾府中与他共同成长的女孩子嘴上的胭脂,也即是接吻。小的时候,少不更事,都顺着小皇帝贾宝玉的兴趣玩耍。吃女孩子嘴上胭脂恐怕是众多童趣的一种。

长大后,女童变成少女,渐知人事,便由不得贾宝玉乱吃嘴上的胭脂了。袭人曾对贾宝玉有过约法三章,其中就有一条很重要的内容,“再不许吃人嘴上擦的胭脂了”。可见,贾宝玉一直在寻机会与女孩子接吻。

金钏儿是这些女孩子中的一位,所不同的是,她虽也渐知人事,却没有像其他女孩子一样拒绝贾宝玉的要求。相反,还时不时地去引诱贾宝玉去吃她嘴上的胭脂。当贾宝玉惶惶然来见父亲贾政时,俏皮的金钏儿一把拉着宝玉,悄悄地说道:我这嘴上是才擦的香香甜甜的胭脂,你这会子可吃不吃了?

金钏儿与贾宝玉一直保持着孩童时的这种特殊童趣,使她们的关系非同一般,已经超出她们当初童趣的范围。其他的女孩子应该早就不再和贾宝玉玩这种特殊童趣了,身体上的变化使她们因害羞而断然拒绝贾宝玉。十三四岁的青少年男女,嘴对嘴地舔着,不舔出名堂来才怪呢。

有一回贾宝玉见鸳鸯穿着水红绫子袄儿,青缎子背心,束着白绉绸汗巾儿,脸向那边低着头看针线,脖子上戴着花领子。宝玉便把脸凑在他脖项上,闻那香油气,不住用手摩挲,其白腻不在袭人之下,便猴上身去涎皮笑道:“好姐姐,把你嘴上的胭脂赏我吃了罢。”一面说着,一面扭股糖似的粘在身上。

“猴上身去”“粘在身上”,手没闲着;脸部表情基本可以使用一个“淫”字来形容。哪是什么童趣?中规中矩的鸳鸯吓坏了。她叫道:袭人,你出来瞧瞧。你跟他一辈子,也不劝劝,还是这么着。

应该说,金钏儿的主动出击有一定成效,实现她的成为贾宝玉的姨娘的梦想是很有希望的。她是贾宝玉的母亲王夫人的贴身丫头,这位王夫人对于儿子与金钏儿的事,其实她是知道的。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她并像反感晴雯那样反感金钏儿的在贾宝玉身上所做的功课。她对人是有双重标准的。

然而一次意外,击碎了金钏儿的梦。她被王夫人狠心地赶了出去。这一切源于她与贾宝玉的一段简单对话。有天夏日午后,心情郁闷的贾宝玉转到母亲的屋里来。王夫人在里间凉榻上睡着,“金钏儿坐在旁边捶腿,也乜斜着眼乱恍”。贾宝玉便与金钏儿调笑并伴有肢体上接触,王夫人则一直假装睡着。

然而。事情就坏在金钏儿的一段开玩笑的捉奸之语,触动了王夫人的情憎的神经。金钏儿对贾宝玉说:你往东小院子里拿环哥儿同彩云去。“只见王夫人翻身起来,照金钏儿脸上就打了个嘴巴子”,指着骂道:下作小娼妇,好好的爷们,都叫你教坏了。贾宝玉一见不妙“早一溜烟”跑了。

原来金钏儿提到了不该提到的贾环,让王夫人自然想起了与她争风吃醋了大半辈子的赵姨娘。打翻了醋瓶子的王夫人恼恨无比,无论金钏儿怎么哀求,还是被撵了出去。含羞忍辱而去的金钏儿,就这样葬送了她苦心经营的一切。性格刚烈的金钏儿,一时想不开,选了一个古代女人的传统死法:投井。

可怜的金钏儿,可以含羞忍辱地离去,却无法面对失去的一切。心比天高的她觉得今后的生活是一条绝路,她选择了死,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生命是可贵的,她就这样死去是否值得?她究竟是为谁而死?为何而死?恐怕她自己都没有弄清,弄清楚了她也就不会死,她的死是最糊涂的。

值得安慰的是,金钏儿的死,贾宝玉十分悲伤、内疚。又不敢公开对她进行悼念。他企图在金钏儿的妹妹玉钏儿身上忏悔自己的罪过。然而,玉钏儿有了姐姐的前车之鉴对他敬而远之。于是,他只好偷偷地去祭拜金钏儿。有一天早上,贾宝玉穿了一身素妆,与心腹小厮茗烟,骑着马出城一直跑了七、八里路,来到人烟稀少的地方祭拜金钏儿。含着泪焚香祷告,其情其状也算对金钏儿一片深情。

“金簪子掉在井里头”成了金钏儿的谶语。到头来终不是贾宝玉的。

荼縻不争春——梦归麝月

苏东坡诗云:荼縻不争春,寂寞开最晚。在春天最美好的时光里,百花争艳,荼縻花只是旁观者。当这美好的季节流逝的时候,荼縻花却寂寂地绽放。她的绽放,送走了春天,也送走了那些在春天里应景儿绽放的美丽的百花。更温暖着惜春的人们。“开到荼縻花事了”,群芳夜宴,盛旷空前,参与者除贾宝玉、李纨之外,都是花季般的少女,每人所掣花签预示着每个少女的未来。

麝月所掣花签为荼縻花。上题“韶华胜极”。预示着麝月是“三春过后诸芳尽”的见证者,这点,恐怕在红学界没有争议。至于以何种方式见证,却没有统一的说法。麝月未来之命运,袭人临出嫁时叮嘱:好歹留着麝月。贾宝玉依从此话。据此,印证了麝月所掣花签,最后留在贾宝玉身边的就是她了。这是脂批的说法,得到了大多数读者的认可,因为他们都相信脂砚斋看过完整的《红楼梦》。

象征着荼縻花的麝月,花如其人。当大观园诸芳齐艳时,很难找到麝月美丽的身影。这是曹公的文心独运,他是故意低调处理这个奇女子在前80回的一切。因此麝月在前80回的描述不多,也就大约四五处,其它地方都是一笔带过,更多的时候,只是点明有她在场。她是一个没有自己独立故事的少女,贾宝玉为她篦发,算不算是她的独立故事?就前80回而言肯定是不算的,少男少女普通一戏。

说起篦发一事,贾宝玉独独为麝月篦发,很难说这不是曹公的伏脉之文。在古代,恩爱的夫妻相互篦发,是传统的闺房之乐,这也预示着他们的将来。从这个角度理解,没有浓墨重彩的麝月,不正是她独立的故事吗?与贾宝玉厮守一生,不正是贾府众女儿的追求吗?麝月是幸运的,排在她前面的两个少女,一死一嫁,就轮到她了。尽管荣华已逝,但嫁给贾宝玉这样极其尊重女性的男人也是不错的。

麝月是贾宝玉房中的四大丫环之一,怡红院中,除了袭人与晴雯,就是她了。麝月集聪明,正直,伶俐,善良,温柔,体贴,美貌于一身。还有一个无人能出其右的绝技:口才。她性格平和,做事细心贤如袭人;风流灵巧直追晴雯。重要的是麝月懂得一个丫鬟的本份,能正确摆正自己的位置。基本上是袭人与晴雯优点的结合体。袭人过于软弱而晴雯过于暴烈。麝月则恰如其分。

当袭人与晴雯不在时,麝月便主动担起怡红院的“重任”。而有她们在的时候,她便默默地退到二线,做些配合性的工作。这就是麝月中庸的处世之道。心地纯厚,体恤下属是她的品格。例如第20回贾宝玉为她篦发的那一节之前通过两个人的对话有过充分的体现。贾宝玉陪贾母吃饭,因记挂病中的袭人,便回到怡红院。见袭人朦朦睡去,麝月则一个人在外间灯下抹骨牌。就有了如下一段对话:

“宝玉笑问道:‘你怎不同他们顽去?’麝月道:‘没有钱。’宝玉道:‘床底下堆着那么些,还不够你输的?’麝月道:‘都顽去了,这屋里交给谁呢?那一个又病了。满屋里上头是灯,地下是火。那些老妈妈子们,老天拔地,服侍一天,也该叫他们歇歇;小丫头子们也是服侍了一天,这会子还不叫他们顽顽去。所以让他们都去罢,我在这里看着。’”这是一段毫无表功之意的自然聊天。

麝月的人品绝不仅限于这些,她与众姐妹的关系最为融洽,与袭人最为“亲厚”。怡红院中晴雯是比较难相处的,两人却情同姐妹。比如,第51回两人在冰冷的寒夜里相互嘻闹,疯过头的晴雯竟因此而生病。及到后文病中的晴雯勇补雀金裘,晴雯“只觉头重脚轻,满眼金星乱迸,实在撑不住。”这种时候,麝月一直陪在晴雯的身边,帮忙打打下手。让晴雯在病中出色完成了“补裘”之重任。

尽管如此,她的对晴雯的一些作法,仍持否定态度。比如晴雯撕扇子,就为麝月所不容,她说:少作些孽罢。晴雯撕扇子成了晴雯最著名的情节,却同时也反衬麝月不惹是生非,老实本分的性格特点。同时也说明了麝月并非一个没有个性丧失原则的柔弱女子。这点她比袭人强多了,袭人被贾宝玉的乳娘李嬷嬷冤枉,并饱受李嬷嬷的辱骂,只会干哭。

麝月也不失活泼可爱的一面,她曾与晴雯一起按住芳官胳肢胡闹。贾宝玉为麝月篦发时,晴雯撞了进来,说了几句醋话,转身又走了。当两人在镜中双目对视时。贾宝玉戏言晴雯“磨牙”。麝月忙向镜中摆手。“忽听唿一声帘子响”,根本没有离开的晴雯复进来兴师问罪。深知晴雯品性的麝月并不恼怒,看她俩的对话,晴雯虽醋味浓浓,但麝月当是亲密的朋友间互相打趣。这便是麝月聪慧俏皮之处。

麝月生性幽默,当她用言语打发了芳官的干娘时,见受了委屈的芳官“哭的泪人一般”。麝月很绝妙地安慰她:“把一个莺莺小姐,反弄成拷打红娘了!这会子又不妆扮了,还是这么松怠怠的。”联想芳官当时的状况与芳官所演的戏,不禁哑然失笑。麝月生性也稳妥,坠儿偷了平儿的东西,不敢对暴碳脾气的晴雯说,只偷偷告诉麝月,麝月先瞒着,也不打骂坠儿,只等袭人回来后清理出怡红院。

贾府丫头众多,有特长的不在少数,林红玉的那张利嘴,一长串的“奶奶”丝毫不错,丝毫不乱,可谓心明嘴利。犹如相声演员表演《报菜名》等基本功。给读者留下了太深的印象。她也因此而获得升职的机会,这个丫头也是从怡红院出去的。麝月也有一张不亚于林红玉的利嘴,只是麝月没有林红玉的志向与心计。遗憾的是,麝月的利嘴用在吵架之上,好在每一次吵架都是帮腔,起因不是她。

1.晴雯清理手脚不干净的坠儿出怡红院,坠儿妈不服,这也是个能说会道的主,直指晴雯要害,说“宝玉”这个名字不是丫头片子也敢随便叫的?大有撒泼之意。气极了的晴雯更加词穷。麝月及时救驾,她说了三点坠儿妈“无言可对,赌气带着坠儿走了”。一是怡红院不是她讲礼的地方。二是直呼“宝玉”那是老太太的交待,为的是好养活。三是怡红院不是坠儿妈久呆的地方,再不离开就有人找她麻烦。

2.芳官与干娘因洗发发生冲突,干娘大耍“母”威。袭人劝阻不听,晴雯顶她不服,于是麝月“临危”受袭人之命,震吓芳官的干娘。首先点明贾府家生奴才,父母没有教育子女的权利,是坏了规矩。再就是冤她学坠儿妈样儿来吵闹,要到贾母处告状。三是拿刚刚痊愈的贾宝玉说事儿。四是芳官要不要干娘无所谓。说了短短200来字,字字有理、有力、有节,直说得芳官干娘“羞愧难当,一言不发”。

贾宝玉评价麝月:公然又是一个袭人!麝月岂止是袭人这么简单。不说她在文本所代表的象征意义,比起文本中任何女主角都重要。单就性格、人品也比袭人更胜一筹,袭人到底涉嫌私心。麝月似乎与世无争,实际却是最智慧的生存者。笃定的麝月宠辱不惊,为她赢得良好的声誉。也进入贾府高层王夫人的视线,表扬她“笨笨”的倒好。麝月虽内敛她的才能,关键时却从不退缩。

《红楼梦》梦归麝月,而麝月弱肩担道义。在诸芳去后,她无怨无悔地犹如荼縻花静静地寂寂地绽放在贾宝玉的身边,温暖着贾宝玉的失落、孤寂、伤悲、忧愁的心田。

同类推荐
  • 心归何处

    心归何处

    又是个晴朗的早晨。心儿站在院子里给她的太阳花浇水,已经记不清是第几年在种这种漂亮的花儿了。也不知道为什么,在这个宁静的、几乎人人家都种有太阳花的小镇上,只有经她种的太阳花能开到这么大朵又灿烂,她的花好象有种魔力,任何一个人只要在这些花儿前驻足片刻,仿佛就能看到它们展开的笑容。
  • 撕开社会的假面(鲁迅杂文代表作品选)

    撕开社会的假面(鲁迅杂文代表作品选)

    鲁迅的改革思想,集中于两个时期:一个是1907年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驾崩之前的预备立宪时期,一个是“五四”前后到大革命期间。1927年后,他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由一个进化论者转变成为一个彻底革命论者。然而革命与改良,并非水火不相容.二者有轻重缓急的不同。因此,鲁迅关于革命的一些意见,与他的改革思想一样,对于我们今天的改革和开放,仍然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 学理与诗意的探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论丛)

    学理与诗意的探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论丛)

    本书是一部文学评论专著,全面而系统地收录了安徽大学教授、博导、评论家赵凯自2000年至今撰写并发表的文学评论文章45篇。赵凯系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理论研究的专家,这部评论集的文章主要针对安徽本土的文艺现象有感而发,正是作者着眼于当代中国的文艺实践,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运用到具体的文学研究和批评中的成果展现,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与深刻的历史意味。收录的评论文章曾陆续发表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学评论》《文艺报》《文艺研究》《文学理论与批评》《安徽日报》《安徽文学》等报刊,已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 与大宋词人秉烛夜语

    与大宋词人秉烛夜语

    宋朝,那是一个跌宕多舛又诗性差微的时代!无数文人士子,或徘徊小径,把酒货昏。痴情欲绝总难了;或独上江楼,山河望断,西风征雁总关情;或风调兼程,归期难料,梦里不知身是客……他们栏杆拍遍,挑灯看剑,情何以堪;泪洒江湖,梦断征途,故园难返。宋词,承唐诗余韵,开一代新体,成就了那个时代独特的文化风景!《与大宋词人秉烛夜语》选取了37位宋朝著名文人进行创作,与《和大唐诗人对酒当歌》相比,采取了与之相反的写作路径,新意倍增:尤其采用了第二人称手法,似与古人正面对话,娓娓而叙,侃侃而谈……读来,有亲切感,有现场感,轻风雅韵,意深情远。
  • 美国不再伟大?

    美国不再伟大?

    《美国不再伟大?》集中了作者近两年的随笔,涉及美国大选、教育、文化、科技、经济等,以当下的新闻为线索,钩沉探索背后的社会文化规律和中西差别。新闻热点会过去,但是社会文化的思考却不会过时,作者努力在具体的事件中,寻找美国社会的真相——不一味追捧民主自由的美好,也不把美国社会的缺点简单化,而是努力在个人化的故事讲述中呈现真实的美国社会风貌,既避免过度的理论解读,又给读者真实的感性经验。
热门推荐
  • 狐狸养成手册

    狐狸养成手册

    徐代强忍冷静,问:“妹子,你摸我屁股作甚?”九尾少女理所当然的回答:“我在找你的尾巴啊~”我特么一人类,哪来的尾巴!瑞兽纷纷入世,身为人类的徐代不知自己能看到瑞兽的特征,他以为九尾少女只是玩COS的女孩,而后一人一狐狸开启生活的新篇章。PS:本书单女主、偏日常,不喜可喷。PSS:传统都市写法。PSSS:半夏书友群:1040670661(群友女装)【简介无力,戳进来看吧。】
  • 四海测验背后的秘密(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四海测验背后的秘密(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1949年解放前夕,郭守敬的后裔顾继唐在北平的家里被特务杀害,他的母亲、妻子以及刚刚出生的儿子被绑架到了台湾。顾继唐在死之前把他手里的一个正方案和《四海测验图》留给了他的警卫员张青岭。两岸实现小三通后,张青岭偷渡到了台湾,把顾继唐留下的两件宝贝交给了顾继唐的妻子。在顾继唐的妻子去世之前,她把张青岭送来的《四海测验图》和正方案交给了她的儿子顾石祥。其后,顾石祥开始研究他手里的这两件宝贝,故事就在这里开始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教主不想做大佬

    教主不想做大佬

    无相教教主凝无一突发奇想,他不做反派了,他要做正派。而正派彻骨清却也产生了同样的想法,他要做反派!穿书者相为语表示:这都是什么鬼啊!?为毛都脱离了原剧情!
  • 豪门盛世:宋少,高调宠

    豪门盛世:宋少,高调宠

    [1V1,身心干净]某一天放学,身穿蓝白相间校服的少女捧着牛奶咬着吸管。走廊上,操场上,一个个同样穿着校服的同学们脸色严肃认真的道:“宋嫂子好!”姜茶呆愣:“我没有谈恋爱。”在她旁边站着的少年阴邪一笑,慢悠悠的伸出手搭在她肩膀上:“每天喝我送的奶,每天帮你写作业,每天带你去吃好吃的,手机指纹是你的,家里的大门指纹是你的,银行卡密码是你设的,全校都喊你嫂子,你心里没点数?”姜茶瞄一眼手里的牛奶:“我有未婚夫。”#某一天。少年邪笑的拉住某人:“亲爱的未婚妻,喝杯凉茶可好?”病重的少女苦着脸:“我要退……”话未落嘴里被灌满了苦味,苦中带甜。 PS:本书不签约.作者已废(<( ̄3 ̄)>哼!)
  • 渐次花开

    渐次花开

    当曾经义无反顾追随的人已不再属于自己王小舞唯一能做的是默默承受随花儿翩跹飞舞的蝴蝶依旧期待渐次花开
  • 天轮殇情

    天轮殇情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遁去其一,传言”天补五十可与天地齐寿”,于是仙尊魔主们在天地间做了很多实验寻找遁去的一,却都失败了,不甘心的仙尊魔主们集天地之最强物铸造了“天轮”,铸成之日,天轮遁去。围绕天轮归属展开本故事。
  • 末世之径

    末世之径

    人类与丧尸的斗争,在这个世界里,活着,比什么都重要。我们该如何应对各种困境?当然,除了处处提防的丧尸,还要处处提防着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