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342200000019

第19章 一切皆有序,所以稳定

当西方还在野蛮时代,背着史诗与传说东奔西走,寻找文明的入口时,中华文明早已经开始了自己的生命旅程。在摸索的路上,一部分统治者试图规范社会秩序,打理社会内部纷繁复杂的承继关系。于是他们用郡县制规范着国家政府机构,用户籍制度统治着百姓,用科举制度传承着传统文化,再用“中庸”思想塑造一个稳定的精神结构,这样,一切都处于相对有序的状态了。而这种“有序性”使得中华文明避免了“无序化耗损”,得以稳定地发展下去……

农业帝国的“护身符”——户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秋天,西风飒飒,落叶飘零。在众多文人的笔下,“秋”往往和“忧愁”、“伤感”相联系。深秋的飞鸟更是勾起了人们的无限遐想。秋天转瞬便到冬天,一排排大雁从天寒地冻的北方飞往温暖的南方。第二年春暖花开时,才带上小雁踏上北返的漫漫旅途。“万类霜天竞自由”,这是天赋的“鸟权”。

自从类人猿进化为直立行走的人,人类就从无序社会踏入了有序社会。人人都有一张“护身符”,叫户口。从西周开始,就有了掌握万民户籍的官职叫做“司民”,这是中国户口管理制度的雏形。几千年来,中国历代统治者都以此把农民和土地联系起来。在户籍制度下,人口的流动仍处于较有序的状态,带来的则是稳定。

站在全世界的角度看中国的户籍制度,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历朝历代对户口管理的重视程度是最深的,它通过体系完备的社区组织、行政网络克服了人口分散居住的特点,建立起了自下而上的严格的户口管理制度。

为什么户籍制度有这么大的魅力?现在就让我们揭开户籍制度的面纱。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就这样,花木兰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可是战争从来都是男人的事情,女人上前线是何等的不可思议。为什么在花木兰的时代会有这种现象,其实这就是户籍制度规定下的结果,从南北朝到明朝,历朝历代都推行军户制,就是把军籍与民籍分开,列入军籍的人家世世代代要出人当兵,而民户则只纳租,不用服兵役。据推测,花木兰应该是南北朝时期北魏人,她家是军籍,打仗要抽壮丁,但木兰的家里没壮年男丁,爹爹又年事已高,无奈之下她只能化装上阵。

古时候,当国家遭遇战争时,只要拿着户籍,按册挨家挨户地点兵,政府有了充足的兵源,皇帝就可以用这些子民们,或保家卫国,或穷兵黩武!

当然,征兵并不是户籍制度的全部作用,它还可以用于征收赋税。

封建社会赋税制度得以贯行,就得益于户籍制度,只要户籍上有名,税收就有了较大的保证。

户籍制度的另一个作用就是限制流民的出现,流民问题是困扰中国历代统治者的一大社会问题。“农民定,天下安。”一旦农民脱离物质生产资料而被抛出正常的生活轨道,成为无所依靠的流民,就会对社会形成爆发性的冲击波,引发社会震荡和动乱,因此,历代王朝的治乱兴衰往往取决于对流民的控制程度。

因此,古代社会的统治者都认识到了这一问题,在户籍制度上,他们并不是简单地将百姓的情况登录在册,而是采取其他的配套措施限制百姓流动。以明朝为例,明朝就是采用里甲制或称保甲制,“以一百十户为一里,摊丁粮多者十户为长,余百户为十甲。平凡十人。岁役里长一人,甲首一人。”明代法律还规定“农业者不出一里之间,朝出暮入,作息之道相互知”。任何人离乡百里,都必须持“路引”,“路引”就是离乡的证明。这样基层组织无形中就有了控制农民自由迁徙的权力。

户籍制度是中国古代专制王朝的一项根本性制度,是“民之大纪,国之治端”(南朝齐高帝萧道成语)。户籍是封建农业帝国维系统治的方式,承载着王朝政府的多项功能,如社会控制、公共管理、兵役征集、治安保卫、征收赋税,等等。

从秦代统一文字、度量衡,到汉代一整套管理制度的建立,中国即使经历了战争和改朝换代,依然运转有序。在这一套制度中,政府组织机构即郡县制起了重要作用。它有利于国家组织人民进行生产、生活,令整个国民经济按部就班地有序进行,虽然它带来保守和不自由,但是它也传承着一个文明难得的稳定性。

古老的户籍制度用来控制人口流动、征收税款,便于统治者统治国家,户籍制度沿用至今,原因当然不是为了统治人民。如今的户口制度,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的权利,同时也便于个人身份识别和人口统计,这一点与古代户籍制很相似。

户籍制度控制了流民的产生,自然有利于地方文化的保护,同时人们对于隶属地也有一种“家”的归属感,例如不同地方的人称自己是东北人、山西人、广东人一样。不仅如此,户籍制度也是中华文明及地方文化相对固定且保留完好的原因之一。

君不见一部中国史,治乱更替,对峙融汇,但始终割不断共同的文化传统,皆因中华民族团结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文化一脉相承,纵使坎坷,但是因为民众的“恋家情绪”,民众的自我意识和对国家文明的认同感始终不灭。户籍制度就像一根纽带一样,把人们联系在一起,同时又分成体系推入到整个社会体系当中。这种社会制度的“有序性”使得中国的文明体系不会因为人们搬迁离家就“无序化损耗”,实在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茶·中庸·内在精神的稳定性

盛夏七月,呼一二宾朋,共入山中清幽的亭子,闻鸟语花香,看山涧流水,享受习习山风。这时,有一种东西最不可缺,那就是一壶好茶。身边带着上好的茶叶,取山中甘洌的泉水,以炭火将之烧开。待三沸后,茶汤煮好,均匀斟入各人碗中,雨露均施,同分甘苦。嘴边的茶香沁入脑中,一时间性情宁静、万物和谐。即便此时有人大骂你一顿,估计你也不会生气,反而一笑置之。

中国是茶的故乡,所以中国人向来离不开茶。“四大皆空,坐片刻不分你我,两头是路,吃一盏各走东西。”洛阳古道一茶亭的这一茶联,充满了佛家智慧,而道家、儒家亦爱茶。

表面看来,中国儒、道、佛各家都有自己的茶道流派,其形式与价值取向不尽相同。佛教在茶宴中伴以青灯孤寂,旨在明心见性;道家茗饮寻求空灵虚静,避世超尘;儒家以茶励志,沟通人际关系,积极入世。其实这种表面的区别确实存在,但各家茶文化精神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和谐、平静,实际上是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为依托。

“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之道,其实就是教人修身、齐家、治国的道理。

孔子曾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中庸》被誉为儒家的最高道德。由于没有明确的内涵,人们对于中庸的解释历来众说纷纭。现在一提到“中庸”,很多人的理解都是“平庸、折中、调和”,这是对儒家“中庸”思想的大大曲解。不错,中庸的确有“平庸、折中、调和”的含义,但这些绝不是中庸思想的全部,否则“中庸”就不可能被自孔子之后一代又一代的儒家奉为经典了。

“中庸”既是一种伦理学说,同时也代表了一种思想方法,强调内心之“中”与外在之“节”的准确契合,以达到“和”的大功用;而“中”的基本原则是适度、恰到好处。中庸思想,一直是中国人的一大性格特征,有人说,西方人性格像酒,火热、兴奋,但也容易偏执、暴躁、走极端,动辄决斗,很容易对立;中国人性格像茶,总是清醒、理智、不卑不亢、执著持久,强调人与人相助相依,在友好、和睦的气氛中共同进步。

追求中庸之道,内外协调,保持平衡,不走极端,这样一种思维方式使中华民族形成了一种稳健笃实的民族性格。从人类长远利益看,中国人思维方法或许可尽量减少人类不必要的灾难。

余秋雨先生在谈到中华文明能够长久延续的原因时,特别讲到了中庸思想对国人的影响,他说中国人不喜欢极端,最早是从农耕生态四季轮回中产生共识。这种农耕共识,提炼、升华成《周易》、《老子》和“中庸之道”,根深蒂固。“中庸之道”在所有的极端中找到了一个交集点、合适点和恰当点,在这个交集点上,处在极端状态的人都在其关爱之下,“中庸之道”也就产生了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并延续至今。

其实,在世界各大文明的早期宗教、哲学中,都有中庸之道的思想,并且以不同的形式——神话、格言、教义、哲学论著等表达出来。除了中国,还有诸如古代希腊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观”,古印度奥义书、吠檀多“不二”哲学及后来大乘佛教龙树的中观(空观)哲学,还有伊斯兰《古兰经》中的中道思想等。这些“中道观”在各文明的早期哲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几乎成为一个共同的文化现象,对后来的文明发展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除中国外,其他文明都没有走“中庸之道”,而是各有偏向,形成了不同的民族心理性格和文化形态,构成了今天世界文明的格局。

就西方文明而言,亚里士多德所奠定的西方哲学后来成为西方文明的一个基本思想源泉,而他以后的西方哲学家很少有人提倡“中道”,所以西方文明在其后的发展中总是从一个极端追求跳到另一个极端追求,在动荡、跳跃、断裂中发展到今天。对此,罗素曾尖锐地批评,说西方人“有‘什么都不过分’的格言,但是,事实上,他们什么都是过分的——在纯粹思想上,在诗歌上,在宗教上以及在犯罪上”。

与西方不同的是,中国的中庸之道已经渗透进中国人的灵魂中,它提倡“和”的精神,讲究平衡,讲究“度”,这些都使得中国人的精神具有内在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使得中国人在面临一次次改朝换代、一次次灾难时,依然忍辱负重而不是与自己的对立面一起毁灭。当然也有特例,一些农民军揭竿而起,但乱世过后,他们依然是新王朝的子民,重新过日子。这一直是中国很多启蒙思想家所批判的,他们认为中国人的性格中“羊性”太多,缺少血性,遵循“好死不如赖活着”的原则,可是在中国人看来,如果处于弱势地位,不懂得示弱与弯腰,以硬碰硬,结果一定是毁灭或者两败俱伤。而有时只有韬光养晦,才能从头再来。

与无边宇宙和大千世界相比,人类生存的空间是那样狭小。因此,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难免产生矛盾和冲突。解决这些矛盾,在西方人看来,就是要直线运动,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水火不相容,但中国人不这么看。在社会生活中,中国人主张有秩序,相携相依,多些友谊与理解。在与自然界的关系上,主张天人合一,五行协调,向大自然索取,但不能过度,破坏平衡。这是中国人的品茶之道,也是中国人内在精神结构的外化。

一杯茶饮尽,唯余清香。渐渐进入和谐之境,天人合一,物我两忘,心中只有一片宁静,世界也随之平静下来……

§§第六篇 历史的关口,中国何去何从

灾难无情人有情,大自然可以吞噬生命,却吞噬不了人们对生的渴望。离去的人上了天堂,活着的人独自悲伤。天灾难免,世事难料,不必过分悲恸,我们会像先辈们一样,在面对灾难时,保持从容和乐观,保持特有的韧性。

没有一个国家是孤立的,当灾难来临,不仅仅是一国的灾难,也是世界的灾难。

同类推荐
  • 三国风云笑

    三国风云笑

    烈马神枪,铸华夏疆域美人如酒,看大江东去
  • 神医你好

    神医你好

    大家好,我是神医…很神的那种,人送外号活神仙。
  • 大唐国殇

    大唐国殇

    大周共主天下八百年,孔子著《春秋》,战国分七雄。唐国,虽是小国,弱国,但也绝不偏安一隅,苟安于乱世。公子唐殇圈禁十载,一朝入朝,广纳贤才,开创变法,与诸子争位,与吴越争霸,与七雄争战,势要一匡天下,建不世之奇功,立不朽之伟业!在这大争之世,创我大唐盛图,止战殇兮!
  • 中华史诗

    中华史诗

    古老的中华大地上现今被发掘的每一个族群,都是我们肃然起敬的祖辈。中华历史上的每一个帝王,都是我们应该铭记的伟人。他们的功与过,是与非。都将归结于历史对他们的评判。毫无疑问的是,他们无论怎么都在中华历史的长河中曾经闪烁,中华的历史也离不开他们。每个帝王,每个朝代,每个年号,以及每个帝王的在位时间和功过是非都集中体现于此。若想了解中华民族,必须品读《中华史诗》。
  • 法度:依法治国方略

    法度:依法治国方略

    本书分建章立制、礼法并用、遭时定制、法度天下四部分简要介绍了中国古代法制史,具体内容包括:我国古代首次公布成文法、第一部系统封建法典《法经》、秦朝完善的政治法律体系、汉朝立法思想走向儒家化、三国两晋南北朝礼法合流、隋朝法律儒家化日渐深化等。
热门推荐
  • 漫威之我是金刚狼

    漫威之我是金刚狼

    我是金刚狼!有金手指!DNF极武皇!打钱!!!将近二百年的念气修行,罗根觉得,自己完全可以一脚踢出大结局!极武霸皇踢!群号:821174034
  • 无限之吾名沙鲁

    无限之吾名沙鲁

    在龙珠世界里....搂着布尔玛沙鲁看着倒在地上的贝吉塔叹了一口气:“我都说了我不想和你战斗,我吸收你都没意义了你造吗?”犬夜叉的世界里....手持弓箭的桔梗一脸神圣的指着沙鲁:“邪恶的妖魔,让我来净化你!”EVA世界里....某眼镜大叔怒道:“沙鲁,你答应过我的,只要我劝凌波丽和你在一起,你就告诉我成神的方法!”火影的世界里...暴怒的小樱一拳打响沙鲁:“混蛋,你竟然对雏田使用幻术!”死神的世界里,海贼的世界里,全职猎人的世界里....很久很久以后,看着沙鲁一边数着不远处嬉闹的女孩们一边默默计算着什么的夏娜好奇的问道:“沙鲁大人,你在数什么?”一边继续数着面前的女孩们的沙鲁随口说道:“我算算我到底去过了多少个世界!”
  • 灌篮之翔阳教练

    灌篮之翔阳教练

    看完SD,还是比较喜欢翔阳。翔阳三连霸。SF位置。并兼三年教练。虐灌篮各路角色。尊卑什么的就不考虑了。或许会有疏漏,但请见谅。
  • 太隐传

    太隐传

    一个魔道弟子的成长,在正道与魔道之间的抉择,不论身处何地,只需心中无魔,便是自身。
  • 命好不如习惯好:比培养神童更重要的20件事

    命好不如习惯好:比培养神童更重要的20件事

    《命好不如习惯好:比培养神童更重要的20件事》从个性塑造、文明礼仪、诚实守信、积极态度、珍惜时间、情绪控制、合群友善、勤于思考等20个方面,全面、细致地列举了比培养神童更重要的价值观和好习惯,以简洁有力的论述、生动的事例、易知易行的操作方法加以呈现,相信父母们定能从中找到培养孩子好习惯的“金钥匙”。
  • 山隙光阴

    山隙光阴

    本书会是一篇散文,不定期更新。我希望散文的美会令人愉悦,令人开怀。
  • 动漫游戏斗技场

    动漫游戏斗技场

    未来,虚拟世界覆盖全球,直播和电竞成为了主流行业之一,在虚拟世界中,主播和UP主们都有自己的店铺,在店铺中进行着自己的直播和视频,而虚拟世界最核心的游戏便是星幻斗技场,这里你可以使用各种动漫、小说、游戏、电影里面的角色。萧炎大战辉夜姬、无极剑圣和黑崎一护拼刀、奥特曼和卡卡罗特对拳、柯南在野外森林中奔跑……穿越了99次的李昱瑾带着98个世界的能力成为了一个音乐与技术的主播,每天打打游戏直直播,没事的时候还能打打职业比赛,揍揍外星人……“瑾子哥,你到底什么时候教我们那些技术啊。”直播间里面的观众们望眼欲穿。“我这是独门记忆,啊呸,独门技艺,概不外传!”李昱瑾躺在虚拟世界的庄园内,惬意的晒着虚拟的太阳,左边一位穿着洋裙的碧翠丝,右边一只闪着电光的黄皮耗子……
  • 影帝住对面

    影帝住对面

    最受瞩目的都市虐剧终于开拍了!实力派影帝盛澜和影后叶可儿主演,片场影帝和影后互怼互看不顺眼,只差没打起来!盛澜霸气堵门,挑衅。
  • 编辑部的鸡毛:一个中国新闻民工的经历与思考(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编辑部的鸡毛:一个中国新闻民工的经历与思考(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做记者是我小时候的梦想,在我的想象中,记者是在战火中出生入死、在重大历史事件中前排就座、在名人面前谈笑风生的角色,是又光鲜、又刺激的职业,媲美间谍;同时,它还能满足“铁肩担道义”、“为民请命”的中式情怀,是个又有鱼又有熊掌的好职业。因此长大后,我费尽心机、含辛茹苦,以一个给水排水专业的身份最终混入报社。记者、编辑都做了,至今已经十几年。十几年里,光环渐渐褪尽,理想慢慢消磨。现实的灯光照到处,谁的袍子底下都是虱子。天朝都市报的编辑部是个神奇的所在,而热线新闻编辑部则是这神奇中的战斗机。
  • 我真不是卡师

    我真不是卡师

    每当有人说起自己是卡师的时候,秦明真的很无奈,我真的不是卡师啊!请看秦明带着无良系统,探索这个奇异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