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340000000034

第34章 我的父亲王芳

口述|克 美

整理|林 之

从17岁到70岁,从锄奸科长、敌工部长、保卫部长、公安厅长,到公安部长,父亲这一生,就像一根始终绷紧的弦。秘密,伴随他一生,从来都是守口如瓶。

终于,在晚年,他翻开自己的历史,让我们看到了他的传奇人生。当然,这也是因为,公安部为保存珍贵史料,指定他撰写自己的回忆录。我想,如果不是组织要求,他依然不会开口说,会让那些秘密如风一般吹过,不留痕迹。

你王芳头上刚刚长了一棵草,什么时候山东的绿化搞好了,你再改名字。

父亲的名字有一段故事,与领袖有关,这已经不是秘密了,但我也不是从他嘴里得知的。

1938年的春节,对父亲来说真是难耐,年前,他组织了30几个进步青年,准备投奔八路军去抗日,可是,快过大年了,许多伙伴都要求过了年再走,父亲只能焦急地等待。正月初三,他等不及了,带着12个人直奔八路军。

新泰第一小学17岁的代课教员王春芳,成了八路军里的一个班长。他把自己名字里的“春”字去掉,改成了王芳。留芳———为了勉励自己,做人要留下一个好名声。

我要说的父亲名字的故事不是这一次,而是发生在1953年的事。

1953年12月27日,毛主席来到杭州。26日,主席在火车上度过自己60岁生日。30日晚,依照江青的建议,省委领导借庆祝元旦的名义,请主席吃饭。

我父亲与主席同坐一桌。快结束时,主席面前还有四杯茅台,主席点名要“王厅长喝掉它”。自然推辞不得,好在父亲的酒量很好。

酒助谈兴,罗瑞卿指着父亲笑说:“一个山东大汉,名字怎么像女人?”父亲当即表示可以改名,简单,把草字头去掉就行。

可是主席不同意:“山东绿化这么差,到处荒山秃岭,山上不长树,有的连草都不长,你王芳头上刚刚长了一棵草,就要除掉它。什么时候山东的绿化搞好了,你再改名字。”

谁也没想到,王家老六成了当地的名人——日本人悬赏捉拿的“小白龙”。

我爷爷靠勤劳和能干攒下了一份大家业,在村里很有威望。我爸爸排行老六,上面五个哥哥,都是从小跟着大人下地干活,读过私塾的爷爷觉得,家里应该有一个读书人,这个老六,看着瘦瘦长长的,不像是干庄稼活的料,让他去读点书吧,将来说不定还可以当个教书先生。

于是,王春芳6岁开始读私塾,每天念四书五经。北伐军打到山东,废私塾,兴学堂,王春芳又进了洋学堂,学习国文和算术。当年的童子功真是厉害,几十年后,父亲依然可以背出孙中山的“总理遗言”。

东都镇上的人谁也没想到,几年后,王家老六成了当地的名人———日本人悬赏捉拿的“小白龙”。

在八路军里,只读了一年中学的父亲也算是个文化人了,半年后就被任命为支队锄奸科长。那时,山东局势很复杂,八路军、国民党、日本人,还有助纣为虐的伪政府,敌中有我,我中有敌,锄奸科就是专门清查敌特、惩处汉奸的。

日军对根据地进行封锁和扫荡,八路军也要深入游击区和敌占区。我父亲这个锄奸科长胆大心细,从来没有出过事。

没几年,20岁的敌工部长王芳,大名已经在东都镇一带传开了。镇上的人都叫他“六爷”。东都镇上的“防共指挥团”日夜巡逻放哨,但挡不住“六爷”想什么时候就什么时候来东都镇。

父亲喜欢穿白褂,骑白马,在乡亲们眼里,这个八路潇洒、神气。小白龙,是日伪军送给父亲的绰号,里面显然带着一丝敬畏,也很有几分美誉度。你想,枪林弹雨构成的是一幅灰暗的画面,而小白龙,自然就是其中的一抹亮色。当时济南特务机关有一个“生擒小白龙计划”,谁捉到小白龙,送到日本人手里,赏银5000大洋,谁及时报告消息,捉到后赏银2000大洋。这是现在许多电视连续剧里常见的情节。

我额头上又没有写着王芳二字,这里不仅不危险,可能还是最安全的地方。

那是1941 年的大扫荡,一天,六爷又来到东都镇,要见一个秘密特工郭善堂。

20世纪40年代,山东有个著名的“日本大特务”,深得日军驻山东部队参谋长山田的赏识,日军在山东的四家特务机构竞相拉拢他。当地老百姓人尽皆知,不少人想寻机除掉他。而此人,正是鲁中军区敌工部长王芳单线联系的特工,真名郭善堂。

见面地点是东都镇上的一家饭馆。

已是晚上,饭馆里生意不错。郭善堂下楼时见王芳已然来到面前,大吃一惊,说:“楼上还有两个日本人在打牌呢,这样太危险了,赶紧换地方。”

我父亲拉开凳子坐下说,“不必,我额头上又没有写着王芳二字,这里不仅不危险,可能还是最安全的地方。楼上,他们打他们的牌;楼下,我们谈我们的工作。”接着又让饭馆老板上楼陪鬼子打牌,以观动静。

这饭馆老板也不是一般人,正是我的五叔王春风,他的公开身份是东都镇伪保长,暗中却是敌工部的特工人员,利用自己的公开身份,收集情报,进行秘密联络,还收购炸药、药品。

这一切尽管做得很秘密,并未被敌人发现破绽,但就是王芳的哥哥这一身份,已让敌人心存疑虑。1943年,宪兵队逮捕了五叔,严刑逼供,一无所获。五叔死于敌人的电刑。解放后,五叔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郭善堂自那晚在东都镇领受任务后,就成了公开投敌的“汉奸”,利用我父亲交给的真真假假的八路军情报,大获日本人信任,后来打入日军驻山东部队最高领导机关,成功收集了大量重要情报。

“文革”中,郭善堂毫无悬念地因为“汉奸”罪名被关押。1974年,我父亲经毛主席亲自批示出狱时,郭善堂仍然被关在狱中。还好,我父亲活着出来了,要不然,真的没有人能直接证明郭善堂那段历尽艰辛的“潜伏”历史了。

前些年,有略知一二的人找上门来,想把父亲的经历写成小说,拍成电视连续剧,都被父亲谢绝了。在谍战片盛行的今日,人们认的是抓人眼球的剧情,而在父亲一代人心里,那是不能亵渎的理想。

母亲一看他的脸色,赶紧说:“没事没事,我们结婚,请表哥你来参加婚礼。”

1948年8月,这是一个美好的夏天,我的父亲和母亲举行了婚礼。没有酒席,没有糖果,就是大家一起在机关食堂里吃饭,以茶代酒。

这天,65团七连指导员支福田接到通知:立刻到保卫部去一趟。

支福田骑马上路,不敢耽搁,心里却十分紧张,被保卫部找去谈话没好事,是因为自己的地主家庭出身?还是部队管理出了问题?一路上心里来来回回地琢磨,以至于站在保卫部长王芳面前时,说话都有点哆嗦了。

我的母亲也在一旁,一看表哥支福田的脸色,赶紧说:“没事没事,我们结婚,请表哥你来参加婚礼。”支福田这才放下一颗悬着的心。

也难怪支福田要紧张,这些枪林弹雨都不怕的人,就怕自己队伍里搞运动,整风肃反之类的运动,他曾亲眼看到有人被叫去谈话,就一去不回了。

1940年山东有过一次“肃托”运动,许多人被怀疑是反党的“托派”分子。所谓“托派”,它的名称来源于苏联领导人托洛茨基。那些没有文化的“土八路”,可能连听都没有听说过。

父亲当时担任四支队锄奸科长,也是支队“肃托”运动的负责人。几十年后,他依然记得,那些打仗不怕死的干部,站在锄奸干部面前时,竟然吓得额头冒汗,舌头发僵。

有一次,从其他支队转来几份揭发材料,检举一名营级干部的“托派”行为,我父亲亲自审问。

那人大概是过分紧张,说话颠三倒四,一会儿承认自己是“托派”分子,一会儿又推翻。父亲那时年轻性急,很是恼火,打了他两记耳光,说:“简直是胡闹,不是‘托派’为什么要承认?”后来经过仔细甄别,根本没有“托派”问题。

当时很多地方的“肃托”扩大化,伤及许多无辜者,但四支队没有让一个同志受到无辜伤害,这也是父亲晚年回忆中,最欣慰的一件事。

新建了一百多个以警卫为目的商业点,可以说,公安厅在西湖边布下一张安全网。

在公安系统,任浙江省公安厅长多年的父亲被称作毛主席的“大警卫员”。主席很喜欢杭州,一生来杭州50多次,有时一住好几个月。主席每次来到杭州总是说:“到家了!”

当时规定,省委领导“不接不送,不叫不到,不给不要”。每次主席来杭,都是我父亲和几个警卫人员去车站接送,警卫和日常事务,也都是我父亲负责,省里从不插手。常常一连几天机关里看不到他这个人,有知道内情的老部下就朝西湖南岸的汪庄看,那根大烟囱冒烟了,准是有人来了。

多年以后,我跟父亲在汪庄散步,走过一个尖尖的塔,他告诉我,这是一个烟囱。这个烟囱特别大,高高的,它一冒烟,人家就知道汪庄有人来了,所以我把它改成了塔,这样别人就不注意了。

解放初,警卫工作条件很差,基本就是“一杆枪、两条腿,凭着一颗赤诚心;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保证首长的安全”。

解放初的西湖边,治安堪称复杂,许多寺庙里有隐藏的国民党特务,许多茶室和商店由流氓混混把持。为了确保安全,当时用赎买的方式将西湖风景区里的主要商店、茶室收归国有,新建了一百多个以警卫为目的商业点,挑选了数百个退伍军人、积极分子,经过培训后去做营业员。

可以说,公安厅在西湖边布下一张安全网。

主席登山有个老习惯,不走回头路。上到五云山顶,天似乎一下子就黑了。

西湖群山是许多杭州人的最爱,但诸位有所不知,最早的爬山爱好者中有一位领袖———毛泽东。北高峰、玉皇山、五云山、狮子峰、天竺山? ?他几乎把西湖周边的山都爬遍了。有诗为证:“五云山上五云飞,远接群峰近拂堤。若问杭州何处好?此中听得野莺啼。”

警卫工作,看似都是些吃喝住行的小事,但主席身上没小事。几乎每一座山我父亲都亲自走过一遍,以防主席突然兴之所至。

主席爬山从来是随性的。一天下午,主席从办公室里出来,说要出去走走。此刻已是4点半了,往哪里去?父亲决定到钱塘江边的钱江果园去,正是梨花盛开的季节,路不远,山不高,可以赶在天黑前回来。

主席有个老习惯,不走回头路,我父亲早已根据主席的习惯计划好线路,从果园的西侧上,东侧下,打道回府,6点钟可以到家。

父亲在前面带路,正要下坡,主席停住脚步,笑着说:“要回家?还早啊!”说着迈开大步,兴头十足地朝狮子峰方向走去。谁敢扫主席的兴哪,大家只好紧跟。主席一高兴,路就走远了,一直走到了狮子峰的山顶。那里有几千亩茶山,端的是茶香醉人。主席停不下脚步了,又朝着五云山方向走去。父亲知道坏了,五云山海拔300多米,上了山,若是不走回头路,那下山的路可就长了。

果然,上到山顶,还没等照相,太阳就落下了,天似乎一下子就黑了。主席却还说,“不忙。”悠悠然地点起一支烟,俯瞰着苍茫暮色。说不定就是这会儿,主席有了前面那首诗的腹稿。

我父亲表面不动声色,心里已是开了锅,心想,山下不知怎么乱呢。

到了6点,该吃晚饭了,可是主席不见了。问罗瑞卿,问杨尚昆,谁都不知道。派出几路人马寻找,没有任何消息,这两人是急得直冒冷汗。

那一刻,山上的人正从五云山朝着天竺山走去。

天已全黑了,荒山野岭中,只有农人打柴的小径。下一个陡坡时,我父亲走在前面,凭着脚底的感觉一步步踩稳,主席在后面还打趣道:“这里没有路,我们给杭州人民走出一条路来。”

终于走到天竺山,父亲赶忙派人到上天竺的浙江公安干校去打电话。

到家已是晚上8 点半。这天,因为主席“失踪”4 个小时,我父亲挨了一顿骂。

警卫工作难做,为了主席的安全,最好是清理每一条路线,事先对游人做疏散和布控。但是又要不露声色,不能让主席感觉脱离群众。其实主席心里门儿清。1955年,主席写了一首《五律·看山》,都说是主席对杭州湖光山色的赞美。我父亲说,其实是主席在批评警卫工作。

那次陪主席上北高峰,下山已是傍晚,正是农家点火做饭的时间,可是路过的农家门户紧闭,不见一人。主席站在大松树下休息,突然房后跳出一只大公鸡,朝他们走来。主席笑了,对父亲说:“厅长厅长,你把群众管住了,却没有把大公鸡管住。是这只大公鸡不听你管,还是你管不住它?”

那首诗里写的“一片飘飖下,欢迎有晚鹰”,只有父亲心里明白,就是在说,那天门户紧闭的农舍旁,只有一只大公鸡来欢迎他。

有5年时间,我们家谁也不知道父亲在哪里,是否还活着。

1968年2月28日,父亲突然被专机押送北京,秘密关押了7年,罪名有收集江青的黑材料、装窃听器等好几项。但父亲心里明白,关键的恐怕只有一件事,那是1954年的旧事,他当时犯了一个无法避免的错误。

1954年3月,江青随主席来杭州。主席走后,江青继续住在杭州。

3月下旬,江青接到一封匿名信,内容是写30年代她在上海时的一些历史问题,显然,写信人是对江青的骄横作风不满,在警告她,不要太张狂,有人了解你的底细。

第二天,江青专门找我父亲谈了一个上午,要求破案,找出写信人。

后来这封匿名信升级为“18号案件”,由公安部负责,作为特大案件侦查,秘密收集了800多人的笔迹进行鉴定。但没有结果。

1961年,中共元老林伯渠病逝,他的妻子朱明给中央写了封信,反应林伯渠死后一些遗留问题。谁知这封信却引出了7年前的“18号案”———两封信的笔迹一模一样。

朱明在承认是她写的那封匿名信后自杀。

我父亲因为看过这封信,认识其中一些人,引来这一场牢狱之灾。

父亲明白,这是一场躲不过也说不清的灾难,最好的办法就是沉默。在狱中,他用沉默对付所有的审问。有5年时间,我们家谁也不知道父亲在哪里,是否还活着,一直到1972年,母亲才被允许进京探望。

1974年冬天,母亲带着我两个兄弟,第二次去北京探监。到北京已是晚上9点,气温降到零下10度。母亲找到公安部招待所,拿出介绍信想登记住宿。

登记处的人冷着脸说:“我们有规定,不能招待罪犯家属,请你们马上离开。”

这是一个最冷的冬夜。11岁时就跟随祖母坐了半年日本鬼子牢房的母亲,是个开朗坚强的女性,那天晚上,在星光下,看着公安部招待所那块大字招牌,她流下眼泪,感到从未有过的寒冷。那天晚上,母子三人就坐在公安部的大门外,熬到天亮。

晚年,读书写字成了他的最爱。有老部下向他讨字,他大笔一挥:“淡泊”。

父亲没想到,69岁时会重返公安战线。

大概是心中的秘密太多了,父亲成了一个寡言的人。

很多年来,我们家最热闹的地方是饭桌上,五个孩子带来各种各样的信息,还有我们对社会现象的评论和抨击。饭桌上的话,难免有过头的,母亲会大声斥责。而父亲,则从来是一个倾听者,不发一言,不作任何评论,任我们随心所欲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我们家的饭桌,似乎也成了他的一个信息来源。

有次饭桌上,我说起外面听来的一些情况,刚刚开口,父亲举起筷子,点着盘子说,少说话,多吃菜。等到吃完了饭,我和他到院子里去散步,走到无人处,父亲停下脚步,对着我说,“你刚才想说什么?现在可以说了。”

父亲,一个令敌人胆寒的山东大汉,但在我的眼里,他的脾气极好,我从来没见过他发脾气。我母亲性格直率、刚烈,多半也是让父亲宠出来的。

小时候我不愿去幼儿园,有一天把母亲惹火了,拿着菜刀追着我喊“要杀了你”,我一边逃一边大喊“爸爸———”,父亲把我藏在他的身后。那一天我就乖乖地坐在他的办公室外间,一声不响,拿着一本不知什么画报,来来回回翻了一天。

长期的工作习惯,使父亲练就了这个角色所需要的所有谨慎,但在我眼里,他不是一个拘泥小节的人。记得有一次,我周末玩疯了,忘了做作业,晚上困得不行了,母亲还逼着我把作业做完再睡。父亲看我拿着笔打瞌睡,就跟母亲说,算了,让她去睡觉吧,我替她做。

偶尔,严谨克己的父亲也会露出幽默的一面。母亲喜欢打牌,她是洗牌高手,不知怎么弄的,大小王常常在她的手里。父亲不打牌,偶尔他会来观战,背着手站在母亲的身后看,然后做诧异状:“咦,刘馨,你的司令呢?”

他会打麻将,但除了陪首长玩玩,他一般不打。有一次,他的手气极好,摸到了四个“百搭”,从此他再也不玩麻将了。他说,任何事情都有盛衰,麻将桌上,摸到四个百搭,那是盛极之时,再往后就是衰落了,任何事情都是同理。

晚年,读书写字成了他的最爱。有老部下来看他,向他讨字,他大笔一挥,两个大字:“淡泊”。

有了这两个字,他这一生才真正归于平静。

同类推荐
  • 树号

    树号

    《树号》是阿斯塔菲耶夫创作轨迹的记录,他在文学的莽林里一面探索,一面砍下自己的“树号”,这些记号又引导他向创作的原始森林纵深前进,向陌生的领域开拓。阿斯塔菲耶夫继承了俄罗斯民间诗学传统,通过拟人观描写大自然。在这部难以定义文体的作品中,共同的主题是对人生意义的探讨以及对人类命运的深思。这一切使阿斯塔菲耶夫不仅在俄罗斯文学界,而且在世界文坛上也占有一定的地位。本书由《树号》、《俄罗斯田园颂》和刊登在俄罗斯报刊上的一些作品精选而成。经作者后人独家授权出版,并由译者修订审校全书译文。
  • 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有思文丛:深夜醒来

    有思文丛:深夜醒来

    本书是小说家乔叶的一本散文集,收录了“深夜醒来”、“咬文嚼字”、“吟游四方”3辑共39篇文章。内容涉及对逝去亲人的回忆、对日常生活的感悟、对旅行意义的哲思,语言通俗清丽、感人肺腑。
  • 中国经典诗文集-桃花扇

    中国经典诗文集-桃花扇

    中国古代经典诗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奇葩。早在两千多年以前,中国诗人就写出了美丽的《诗经》和《楚辞》;以后,他们又创造了更加灿烂的唐诗和宋词。《论语》《老子》这样的经典著作,则在塑造、构成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些作品既是联接所有中国人思想、情感的文化纽带,也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桥梁。许渊冲先生从事翻译工作70年,2010年12月荣获“中国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他被称为将中国诗词译成英法韵文的唯一专家,经他的妙手,许多中国经典诗文被译成出色的英文和法文韵语。
  • 看螃蟹上树

    看螃蟹上树

    作者将文学与美食相互结合而镶嵌在“散文”这个美丽的框子里,是其创作生涯里一项全新的尝试。作者把她在人生道路上拾掇而得的饮食故事娓娓道出,让读者与她共同分享蕴藏在袅袅炊烟里的爱情、家情、亲情、国情和旅游情。
热门推荐
  • 剑徒之路

    剑徒之路

    谁说没有丹药就不能精进?谁说不会炼器就没有神兵?谁说挫于制符就没有战斗力?所谓一剑破万法,在于信心。。。当危险来临,你唯一的依靠只有剑,而不是其他。。。全订群号--964227244,普通群号853336118
  • 逆世妖神

    逆世妖神

    勘破人间信与义,紫虎下凡啸腥风。掌大道,踏乾坤。改法则,逆天命。斩断相思妄虚诞,戮主成伤就成殇。脚踩神魂覆天路,妖神逆世问沧桑!
  • 天使之泪紫水晶

    天使之泪紫水晶

    他和她在薰衣草田意外相遇,并且立下了一个约定。11年后,他和她再次相遇,但她因为8岁那次车祸夺走了8岁以前所有的记忆。相遇时,再也记不起他。而他,在她出现并说出自己名字的那一刻并已认定是她。从此,他便缠着她,一次意外使她恢复了记忆,并且和他成了男女朋友。他们一直幸福的往前走,本以为会步入婚姻的殿堂,一直在一起,但是直到一次误会,使她伤心离开。知道真相的他后悔不已。她的回归使他欣喜不已。但她不仅仅是一个人回来,在她的身边又多了一个守护骑士,回归后的她,早已不是原来的那个天真活泼可爱的她。经过时间的洗礼,岁月的磨练,残酷的训练,使她变得冷酷嗜血,残忍、狠辣……
  • 舞袖长衫与柴米油盐

    舞袖长衫与柴米油盐

    存在于这个世界,或多或少会有些许触动这些牢骚,苟且你且笑看也给十年后的我留一点痕迹
  • 静看时光荏苒

    静看时光荏苒

    楔子;至福村的农家女,唐小花,家中兄弟众多,做为排行老大的自己,十一岁便顶着家里份子,去村里干活挣工分。为整个家中顶起了一片天,平时和孩子们打架,打的过的打了!打不过的!也要吐一脸口水。这位做事泼辣一向不吃亏的主,嫁了位年少气盛的少年。结婚之后,除了情字不知,其他苦楚都已尝透,在那个年代没有离婚一说,而嫁到的村子又是杂姓人口,不要脸的,死在家里想坑钱的,都遇上了,都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唐小花说;这种鬼话信都不要信!
  • 甜宠小青梅,追妻36计

    甜宠小青梅,追妻36计

    再次相见,纪皓晗发现儿时养的像兔子一样可爱的小青梅不记得自己了。苦苦等待的兔子要被别人抢走?这怎么可以!!!发动追妻36计,兔子只能是自家的。投其所好计,兔子不是喜欢兔子吗?买买买。沈筱筱回到家发现一屋子兔子玩偶,“纪皓晗,赶紧把你的东西带走。”“筱筱,你不是喜欢兔子吗?”沈筱筱差点就破口大骂了。“那是小时候的事情了,更何况就算喜欢,堆满房间的兔子谁看了还会喜欢。”呃......投其所好计失败。没关系,还有下一计在纪皓晗眼中,兔子一直都是很单纯无害的,是应该放在手心宠着的。殊不知,兔子也有狡猾的存在。好友钟逸劝告说“你那兔子厉害着呢,不用那么小心翼翼地宠着的。”一说完当然遭来纪皓晗的一顿揍,自家兔子自家不宠着,谁宠?本文1v1绝对宠文
  • 被召唤到异世界当勇者的剑仙

    被召唤到异世界当勇者的剑仙

    白帝城外阻拦魔界大军三天三夜的剑仙莫离在完成阻拦任务后准备撤离,却被异世界女神召唤到了阿莫兰斯卡大陆当勇者拯救世界,但是两个世界的战力体系貌似差距有点大。。。女神:“被上天选中的勇者哟,去拯救阿莫兰斯卡吧!”莫离:“???”魔王:“你们太过分了,勇者这战斗力我怎么打!·~~”
  • 互联网思维:商业颠覆与重构

    互联网思维:商业颠覆与重构

    《互联网思维:商业颠覆与重构》是国内首本系统论述互联网思维的书籍,全面揭秘互联网七字诀“专注、极致、口碑、快”,结合当前的最热事件与高速成长企业背后的成功法门,深刻而系统地解析12大核心互联网思维:标签思维、简约思维、NO.1思维、产品思维、痛点思维、尖叫点思维、屌丝思维、粉丝思维、爆点思维、迭代思维、流量思维、整合思维。
  • 极客先生攻略

    极客先生攻略

    能靠脸偏要靠才华的极客总裁VS职业技能满点的品宣女神,科技圈新贵CEO『邂逅』万能御姐CMO,职场并肩打怪,情场狂秀恩爱!都市言情作者拂衣『行业三部曲』1.0——人工智能×市场运营×情感励志,梦想终将绽放炽烈花火,而你在我心中。
  • 神探刘曦

    神探刘曦

    新文此案不关风与月已经上线,大家多多支持古代推理文,看女捕头如何断案,有小虐,有小宠。容侦远远地看着这一切,他拉着全京城的人演了一出大戏,两个极致的交界线,就那样呈现在他眼前。一边龙舟比赛的鼓点声,百姓的呐喊声,生机勃勃,热闹非凡。一边血流成河,迎凤楼坍塌压住的人,嘶哑地呼救,嚎啕地大哭,满地狼藉,哀声一片。两边地声音夹杂在一起,像是一篇世纪乐章,他把两个完全不同的,那么紧张的时刻的画面刻画在了一起。年少有为的将门公子,多面的江湖奇侠,罪该万死的宦官,以及当年事件的所有关系人…………前面写得不好,还请大家多多担待,后面还是可以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