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337200000004

第4章 药用价值广天下

要了解浑源黄芪药用价值的广泛性,首先必须弄清其本名及其类种的属性。

世界的黄芪约有1600种,除大洋洲外,其他亚热带和温带均产,但主要分布于北温带。中国所产130余种,分布于东北部至西南部的9省64个县、旗,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就名称而言,有黄耆、箭芪、戴芪、浑源芪、武川芪、蒙古芪、膜荚芪、绵黄芪、卜奎芪、梭果芪、宁古塔芪、塘谷耳芪等等。据《辞海》注释:“黄芪一作黄耆(读qí其,意为长或老)豆科。多年生草本,根甚长。奇数羽状复叶。小叶25—37片,荚果无毛。分布于我国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地。另种膜荚黄芪,小叶21—37片,荚果披黑色短毛。分布于陕西、甘肃、青海、四川、山西、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等地。以上两种植物的根,中医均入药。”

《辞海》的权威解释告诉我们,尽管黄芪遍布全国各地,名称多种多样,但基本分为“黄耆”与“膜荚黄芪”两种植物。浑源黄芪经有关科技部门鉴定:小叶为25—37片,荚果光滑无毛,其形态特征完全与“黄耆”吻合。可见,浑源黄芪属“黄耆”类种,或者说,“黄耆”就是现今浑源黄芪的本名。

另据全国著名的“丽珠集团国家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考证历代本草有关“黄耆”产地的记载后认定:“我国‘黄耆’的地道产区随朝代的更替而变迁。初始产于四川中部、北部,陕西的西南部及甘肃南部,唐代移到甘肃的东部和宁夏的南部,宋代移到山西的中部、北部。现在主要分布于忻州、朔州、大同及内蒙古南部的个别旗县。其中,北岳恒山所在地的大同市浑源县是‘黄耆’最集中最地道产区。”可见,现今浑源黄芪不仅与“黄耆”为同一类种,更是“黄耆”当今的“掌门”。

现在,我们来看一看,作为浑源黄芪的本名“黄耆”的药用价值与同类相比究竟有何之广。

一、补益之长历代褒扬

“黄耆”的补益之效曾被历代医家医著所赞誉。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曰:“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

《神农本草经》曰:“黄耆无毒,乃上品,故为君也。”

“黄耆主痈疽,久败疮,鼠瘘,小儿百病。”(“痈疽”,椐《黄帝内经灵枢》解释,痈疽即毒疮,多而广的叫痈,深的叫疽。“鼠瘘”,椐《灵枢·寒热》解释,“症见颈、腋部生核,日久破溃流脓血。”现指颈部流脓血的淋巴结核。译文:“黄耆没有毒,属于上等品,所以称为天下第一。”“黄芪主要治毒疮,始终攻克脓疮以及颈部淋巴流脓血的结核和幼儿的许多疾病。”)

李东垣《脾胃论》曰:“黄耆补三焦。实卫气,与桂同功,特比桂甘平,不辛热为异耳。但桂则通血脉,能破血而实卫气,耆则益气也。又与人参、甘草三味,为除燥热、肌热之圣药。脾胃一虚,肺气先绝,必用黄耆温分肉、益皮毛、实腠理,不令汗出,以益元气补三焦。”(“卫气”,据《灵枢·本藏》解释,卫气是脏腑调节之气,是运行于人体经外之气,具有保卫作用之气。“腠理”,中医指皮肤的纹理和皮下肌肉之间的空隙,腠,读còu凑。“元气”,据“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定义,禀于先天,藏于肾中,又赖后天精气以充养,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与原动力,主要功能是推动人体的生长和发育,温煦和激发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译文:“黄耆能补三焦,在充实卫气时,与桂比较,有相同的功效,只是比桂甜醇而平和,不辛辣燥热有异味罢了。但是桂能疏通血脉,能够破淤血而充实卫气,黄耆却能增强元气。黄耆与人参、甘草这三味药合用,是去除燥热和肌热的宝贵药品。脾胃一虚,肺气就先绝,一定要用黄耆温润各部分肌肉、蓄养皮肤毛发、充实肌肉纹理,不让出虚汗来增益元气补三焦。”)

王好古《汤液本草》曰:“黄耆治气虚盗汗并自汗,即皮表之药。又治肤痛,则表药可知。又治咯血,柔脾胃,是为中州药也。又治伤寒尺脉不至,又补肾脏元气,为里药。是上中下内外三焦之药。”(“盗汗”,中医指的是后半夜出的汗。“自汗”,是不分时间出的汗。“咯血”,即是咳血。咯,读kǎ卡。译文:“黄耆主要治气虚和后半夜出汗以及不分时间的出汗,是皮表之药。又能治肌肤疼痛,那么黄耆属于解表之药就可知了。又能治咳血,使脾胃柔和,这又是中焦之药了。又可治伤寒引起的血脉不畅,又可补肾脏元气,是治中里之药。所以说是通治上、中、下、内外三焦的药品。”)

邹澍《本经疏证》曰:“黄耆直入中土而行三焦,故能内补中气,则《本经》(《神农本草经》的简称)所谓补虚,《别录》所谓补丈夫虚损、五劳羸瘦,益气也;能中行营气,则《本经》所谓主痈疽、久败、排脓止痛,大风癞疾,《别录》所谓逐五脏间恶血;能下行卫气,则《本经》所谓五痔鼠瘘,《别录》所谓妇人子脏风邪气,腹痛泄痢也。”“黄耆一源三派,浚三焦之根,利营卫之气,故凡营卫间阻滞,无不尽通,所谓源清流自洁者也。”(“中土”,即中焦,中医指的是脾胃。“营气”,据《素问·痹论》解释,营气分布于血脉之中,随血液循环营运于全身之气。译文:“黄耆能直接到达脾胃而通达三焦,所以能够内补中气,也就是《本经》上所说的补虚,《别录》一书上所说的补男子虚损、五劳羸弱消瘦之症,是补元气的药;黄耆能进入中焦补营气,也就是《本经》所说的主治痈疽、克脓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以及《别录》上所说的驱逐五脏中的恶血之药。黄耆又能通下焦而增强卫气,也就是《本经》上所说的治疗五痔鼠瘘。而《别录》上所说的治疗妇女脏风邪气,腹痛泄痢之药。”“黄耆一源三派,疏浚三焦之根,利于营、卫二气,所以凡是营气、卫气之间有了阻塞淤积,黄耆没有不能疏通的,正所谓源头清了水流自然就洁净了。”)

倪朱谟《本草汇言》曰:“黄耆补肺健脾,实卫敛汗,祛风运毒之药也。故阳虚之人,自汗频来,乃表虚而腠理不密也,黄耆可以卫实而敛汗;伤寒之证,行发表而邪汗不出,乃里虚而正气内乏也,黄耆可以济津以助汗;贼风之疴,偏中血脉而手足不随者,黄耆可以荣筋骨;痛疡之证,脓血内溃,阳虚而不敛者,黄耆可以生肌肉,又阴疮不能起发,阳气虚而不愈者,黄耆可以生肌肉。”(译文:“黄耆是补肺健脾,强化卫气而收敛汗水,祛风去毒的药。因此阳虚的人,经常出汗,这是表虚而肌肉纹理不紧密的缘故啊。黄耆可以强化卫气而敛收虚汗。伤寒之症发作于体表而排不出邪汗,这是里虚而内少正气啊。用黄耆可以帮助产生津液进而排出邪汗;夜间中贼风之病,偏中血脉而手足麻木不能动的,用黄耆可以活筋舒骨;溃疡之病,脓血在内溃烂,阳虚不敛的,用黄耆可以使生肌复生;阴疮不能起发,致使阳气虚而不愈的,用黄耆可以生肌肉。”)

张景岳《质疑录》曰:“黄耆因其味轻,故专于气分而达表,所以能补元阳,充腠理,治内伤,长肌肉。气虚而难汗者可发,表疏而多汗者可止。其所以止血崩血淋者,以气固而血自止也,故曰血脱益气。其所以治泻痢带浊者,以气固而泻自除也,故曰泻者举之。”(译文:黄耆因它的味轻,所以能使气畅行于肌表,能补充元气,能使肌肉纹理紧密,能治内伤,生长肌肉。气虚不出汗的可以出汗,体表纹理疏松并且多汗的可以止汗。黄耆能用来止血崩、血淋,是因为元气稳固了,那么血就自然止住了。所以说,要摆脱出血就要益气。黄耆能用来治疗泻痢带浊,是因为元气巩固了,下泄自然就消除了。所以说黄耆是患泻痢的人必用之药。)

贾所学《药品化义》曰:“黄耆性温能升阳,味甘淡,用蜜炒又能温中,主健脾,故内伤气虚,少用以佐人参,使补中益气,治脾虚泄泻,疟痢日久,吐衄肠血,诸久失血后,及痘惨白。主补肺,故表疏卫虚,多用以君人参,使敛汗固表,治自汗盗汗。诸毒溃后,收口生肌,及痘疮贯脓,痈疽久不愈者,从骨托毒而出,必须盐炒。痘科虚不发者,在表助气为先,又宜生用。”(衄,读作nǜ,中医指鼻出血。译文:“黄耆属性温和能充实元气,味甜淡,如果用蜜炒又能温润中焦,主要是健脾,所以属于内伤气虚的,在配药中少用人参,这样就可补中益气,治疗脾虚泄泻以及疟痢日久、鼻出血、痘疮惨白等症。黄耆另一个功效是补肺,所以属于表疏而气虚的,配药时多用人参,这样就会敛汗固表,治止不分时间出汗和后半夜出汗。诸毒破溃后收口生肌的以及痘疮贯满脓血的,毒疮久不愈的,需从骨髓排毒,这时黄耆必须用盐炒。当毒疮虚软不破的,首先在肌表补气,这时黄耆又宜生用。”)

张石顽《本经逢原》曰:“黄耆入肺而固表虚自汗,入脾而托已溃痛疡。《本经》首言痈疽久败,排脓止痛,次言大风癞疾,五痔鼠瘘,皆用生者,以疏卫气之热。性虽温补,而能通调血脉,流行经络,可无碍于壅滞也。其治气虚盗汗自汗及皮肤痛,是肌表之药。治咯血柔脾胃,是中州之药。治伤寒尺脉不至,补肾脏元气不足,及婴儿易感风邪,发热自汗诸病,皆用炙者,以实卫气之虚,乃上中下内外三焦药,即《本经》补之谓。”(译文:“黄耆进入肺里能使肌表巩固不虚弱,并制止不分时间的出汗;进入脾里,能排出疼痛的溃疡。《本经》上首先说黄耆能攻克痈疮,排脓止痛,其次说黄耆能治大风癞疾、五痔鼠瘘等症,都用的是生黄耆,以疏散卫气之热。若论黄耆性味,虽然属于温补,却能活筋疏血,这样血脉流行就不受淤积的阻碍了。黄耆可治气短、盗汗、自汗以及皮肤疼痛,是治肌表的药。黄耆能治咳血,柔和脾胃,是治中焦之药。黄耆能治伤寒的脉搏不旺,补肾脏的元气不足以及婴儿易患的中风、发热不规律出汗等诸多病症。这些都用热炒黄耆来治,以充实血脉以外之气的虚弱。所以黄耆是补内外补三焦的通药。这就是《本经》所讲的黄耆是大补的原因。”)

张秉成《本草便读》曰:“黄耆之补,善达表益卫,温分肉,肥腠理,使阳气和利,充满流行,自然生津生血,故为外科家圣药,以营卫气血太和,自无淤滞耳。”(“阳气”,据“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定义解释,阳气是生理学名词,与阴气相对。指六腑之气,阳气一半为先天性,一半为后天性。阳气是生命的根本。译文:“黄耆的补效,能通达肌表,有益于脉外之气,湿润肌肉各部分,紧密肌肉纹理,使六腑之气亢盛正常流行,这样就自然生津生血。因此外科学家把黄耆作为圣药,用来调理营气和卫气二气的协调运行,这样血脉中的淤积之物自然就没有了。”)

张山雷《本草正义》曰:“黄耆益补中土,温养脾胃,凡中气不振,脾土虚弱,清气下陷者最宜。其皮味浓质重,力量皆在皮中,故能直达人之肤表肌里,固护卫阳,充实表分,是其专长,所以表虚诸病,最为神剂。”(译文:“黄耆利于补中焦,温润脾胃,凡是脾胃之气不旺而虚弱的,清气下降的最为适宜。因为黄耆皮味道浓质量重,其药效的力量都在皮中,所以能直接到达人的皮肤表层和肌肉深处,巩固和保护卫气和阳气,紧密皮肤纹理,这是黄耆的专长。所以凡是治疗表虚的各种病症,黄耆是最神的药剂。”)

在论述黄耆与人参补益功用之不同时,陈嘉谟《本草蒙筌》中曰:“人参、黄耆甘温,俱能补益,证属虚损,堪并建功。但人参惟补元气调中,黄耆兼补卫气实表。”“若系表虚,腠理不固,自汗盗汗,渐至亡阳,并诸溃疡,多耗脓血,婴儿痘疹,未灌全浆,一切阳毒不起之疾,治之又宜实卫护营,须让黄耆倍用为主,人参少入为辅焉”。(译文:“人参和黄耆的性味,同属甘甜温热,都能补益,在治疗气的虚损方面,二者都可建功。但是人参只补元气调理脾胃,黄耆除此作用外还补卫气并充实肌表。”“如果属于表虚的,肌肉纹理不紧密的,不分时间出汗和后半夜出汗的,阳气衰竭的,各种溃疡流脓血的,婴儿痘疹,且没有灌脓光有血水的,一切阳毒排不出的疾病,治疗时首先充实卫气和营气,这时必须让黄耆的用量翻倍,作主药,人参的用量作辅助就行了。”)

严西亭《得配本草》曰:“黄耆补气,而气有内外之分。气之卫于脉外者,在内之卫气也,气之行于肌表者,在外之卫气也。肌表之气,补宜黄耆。五内之气宜补人参,故内外气虚之治,各有其道。”(译文:“黄耆能补气,但气有内外的区别。运行于血脉之外的气从内补起,运行于肌肉表层的气从外补起。肌表之气适宜补黄耆,五内之气适宜补人参,所以内气外气在治法上各有套数。”)

黄宫绣《本草求真》曰:“黄耆味甘性温,质轻皮黄肉白,故能入肺补气,入表实卫,为补气诸药之最,是以有耆之称。”“然与人参比较,则参气味甘平,阳兼有阴;耆则秉性纯阳,而阴气绝少。盖一宜于中虚,而泄泻痞满,倦怠可除;一更宜于表虚,而自汗亡阳,溃疡不起可治。且一宜于水亏而气不得宣发,一更宜于火衰而气不得上达之为异耳。”(译文:“黄耆味甜温热,质轻皮黄肉白,所以进入肺里能补充肺的气,进入肌表能充实肌表的气,是所有补气之药中最好的,所以黄耆才有如此高的美誉。”“然而与人参比较,人参气味甘甜平淡,既有阳性又有阴性,而黄耆纯属阳性,阴性极少。所以属于内虚引起的泄泻、腹中淤结胀满、身体倦怠等症,用人参可以除掉;属于表虚引起的随时出汗导致阳气不足的、溃疡不愈的用黄耆可治;属于缺水阴虚而出不上气来的用人参治疗;属于火力不足体温降低而气短的,用黄耆治疗,这就是人参和黄耆所不同之处。”)

二、耆配百方无药不含

“离开黄耆,难制药剂,耆配百方,无药不含。”这不仅闻听于医家们之感叹,更见著于史书所载大量之病案。黄耆在用药配伍中的显著作用有四。一是补中益气。如脾胃虚弱、食欲不振、食少便溏、肢倦无力等症,常与党参、白术同用;如气虚下陷,内脏下垂(脱肛、子宫脱落、胃下垂等),常与党参、升麻、柴胡同用。二是固表敛汗。如表虚自汗,外感风寒而汗出,用黄耆配白术防风治之,久服必效;如阳虚盗汗,可与生地、麦冬等滋阴药同用。三是利水消肿。如急性肾炎水肿,常与防己、茯苓、白术等合而用之,方如“防己黄耆汤”;如慢性肾炎水肿、脾肾虚者,常与党参、白术、茯苓同用。四是托疮排脓。如阳气虚弱,疮疡久不溃破而内陷,常与穿山甲、皂角刺、当归、川芎同用,以促进疮疡溃破;如疮疡久溃不愈,常配银花、皂角刺、地丁等,以促进生肌收口。

据《和剂局方》载:“老人便秘症,用黄耆,陈皮各半两,大麻子一合,研烂,以水滤浆,煎至乳起,入白蜜一匙,再煎沸,调药空心服。此药不冷不热,常服无秘塞之患,其效如神。”

《医学心悟》载:“肠风泻血症,用黄耆、黄连等分,为末,面糊丸绿豆大。每服三十丸,米饮下,数日即愈。”

《医林改错》载:“尿血沙淋,痛不可忍,可用黄耆,人参等分,为末。以大萝卜一个,切一指厚,四、五片,蜜二两,淹炙令尽,不令焦,以盐汤服下,病即止。”

《肘后方》载二方:一、“小便不通,黄耆二钱,水二盏,煎服。小儿减半。”二、“气虚白浊,黄耆盐炒半两,茯苓一两,为末。每服一钱,白汤下。”

《外科正宗》载:“男子妇人诸虚不足,烦悸焦渴,面色萎黄,不能饮食,或先渴而后发疮疖,或先痈疽而后发渴者,用黄耆六两,一半生焙,另一半以盐水润湿,饭上蒸三次,焙锉,粉甘草一两,一半生用,另一半炙黄为末。早、午各服。名曰:‘黄耆六一汤’。常服此剂,平补心血,安和脏腑,终身可免痈疽之疾。”

《圣济总录》载:“吐血不止者,用黄耆二钱半,紫背浮萍五钱,为末。每服一钱,姜蜜水下,疗效极佳。”

《医方集解》载二方。一、“咳嗽脓血咽干症,乃虚中有热,不可服凉药。用黄耆四两,甘草一两,为末。每服二钱,点汤服,速愈。”二、“阴汗湿痒,用黄耆酒炒为末,以熟猪心点吃为妙。”

《外台秘要》载:“肺痈得吐,用黄耆二两,为末。每服二钱,水一中盏,煎至六分,温服,日三四服,止吐。”

《医学入门》载:“痛疽内固,用黄耆,人参各一两。为末。入其龙脑一钱,用生藕汁和丸绿豆状。每服二十丸,温水下,日三服。”

《医宗金鉴》载:“甲疽疮脓生足趾甲边,赤肉突出,时常举发者,黄耆二两,草闾茹一两,醋浸一宿,以猪脂五合,微火煎取二合,绞去滓,以封疮口上,日三度,其肉自消。”

《妇人大全良方》载:“胎动不安腹痛下黄汁症,用黄耆、川芎各一两,糯米一合,(合,读gē。古时称量粮食的器具,十合为一升,十升为一斗。)水一升,煎半升,分服,即安。”

《金匮要略》载三方。一、“高血压伴下肢浮肿者,用‘防己黄耆汤方’,有较好的消除水肿及降压作用。”二、“气虚里寒,腹中拘急疼痛,喜湿,自汗,脉虚等症,用‘黄耆建中汤方’,即黄耆十五克,大枣十个,白芍十五克,桂枝、生姜、甘草各十克,共六种煎水取汁,再入饴糖五十克,溶化后饮用。本方以黄耆、大枣、甘草补脾益气;桂枝、生姜温阳散寒;白芍缓急止痛;饴糖补脾缓急。”三、“气虚阴伤、自汗口渴、咳嗽不止者用‘黄耆补肺方’。即:黄耆三十克,麦冬十五克,五味子、乌梅各六克,水煎取汁,用蜂蜜调味饮用,以补肺,敛肺,润肺而止咳。”

《临证指南医案》载:“气虚血滞,肌肤麻木,或肢体疼痛,或半身不遂症宜用‘黄耆桂枝五物汤方’,即,黄耆三十克,赤芍、桂枝各十五克,生姜十克,大枣十个,煎汤饮,可促气血运行,温通血脉。当年宁波名医范文虎先生医治某妇肢体酸麻症时,曾让其服‘桂枝汤’加甘草,未效。后改用‘黄耆桂枝五物汤’两剂即效。可见‘桂枝汤’与‘黄耆桂枝五物汤’仅甘草、黄耆之差异,效果竟大不相同。”

黄耆不仅被医家视为配伍之首味药,也被百姓看作食疗之珍品。民间流传着许许多多食用医疗的好偏方。一曰“黄耆粥”。据《冷卢医话》记载:“王某患肿胀症,自顶至踵,大便常闭,二便不通,气喘声嘶。后用黄耆120克,糯米30克,煮粥一大碗,用小匙频频送服。不久喘平便通,继而全身消肿而愈。”苏轼有诗:“黄耆煮粥药春盘。”可见,“黄耆粥”在宋代就已经风行。二曰:“黄耆茶”。用黄耆10克,入茶,开水冲泡10分钟饮用。民间谣:常饮黄耆茶,健康没有差。三曰:“黄耆枣”。用黄耆15克,大枣30克。黄耆煎水取汁,与大枣合并煮食,可治脾虚气弱,风寒感冒。至于用黄耆熬汤、浸酒、炒菜、调味、炖肉、去腥、烧鸡、烤鸭、焖鱼等,更是北方民间的家常便饭,其营养丰富,饶有风味,补益便捷。

三、辅助治癌临床通用

癌症,医称恶性肿瘤,是指细胞失去控制,异常增殖,持续生长进而侵犯临近正常组织,并可经血管、淋巴管及体腔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最终危及人类生命的一类凶恶疾病。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资料表明:死于癌症的病人平均年龄为55—59岁,比正常人减寿12—18岁。全世界每年约有700万人死于癌症。我国的癌症死亡率及占总死亡的比例与发达国家比较相对较低,但在全国范围内癌症在各种死因中已经排到第二位,每年死于癌症的患者高达120万。目前治癌的手段主要有:一、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仅限于早、中期和局限性肿瘤的治疗,但无法消灭癌症形成的原因。由于创伤性较52大,使患者体质虚弱,易导致癌细胞的扩散和转移。二、化学疗治,即化疗。该手术限于中、晚期,转移性的肿瘤治疗,但有效剂量与中毒剂量非常接近,毒副作用十分强大,常常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杀死正常细胞,是以消化功能受摧残和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为代价的。

随着“回归自然”的潮流,医药界渐渐地把眼光转向了植物药和中草药,试图从中药中寻找高效、低毒的抗肿瘤药物。在这种背景下,闻名于中外的广东韶关利民制药厂以黄耆的现今“掌门”——浑源黄芪为主料,研制出“参芪扶正注射液”。从1999年在全国各大医院投入临床应用后,获得了辅助抗癌和化疗的惊人效果。一是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改善机体免疫功能的同时,产生了稳定瘤体的作用;二是对化疗有明显的减毒增效作用,使化疗患者改善厌食、失眠、恶心、脱发、呕吐等副反应,同时可维护造血系统功能及减轻化疗药物对肝、肾、神经方面的损害;三是应用过程中未见高热、皮疹等过敏反应及其血、尿、便等化验指标的异常。输液中也未见外周静脉炎性反应。因此,被认为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药物,详见以下临床总结表。

以上总结表所列的病案仅仅是从收集到的130篇治癌学术论文中筛选出的一小部分。另有学术文献介绍,该药物不仅对拮抗癌症、稳定瘤体有独特疗效,对心血管系统疾病以及老年脏器功能不全综合症、消化性溃疡、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感染性休克、老年性肺炎、慢性肾功能衰竭、糖尿病、肾病、重症肌无力等等均有显著疗效。故该药物1999年取得国家级“准字号新药批文”;2000年列入国家级科技成果推广项目计划;2001年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3年列入国家现代中药高技术产业化专项项目,并被卫生部批准,成为北京小汤山医院抗“非典”中药;2004年获国际专利授权;2006年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09年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同类推荐
  • 千古中医传奇

    千古中医传奇

    《千古中医传奇》融医、药、文、史于一炉,集学术性、艺术性、知识性、实用性、资料性、趣味性于一体,分医药史话、本草典故、药物探源、医家轶事、奇法治病、医德医监、医苑趣谈等部分,所有篇什均为读者所喜闻乐见,或考证有据,或口口相传,或见之于典故,或流传于坊间,一卷于手,品位咀嚼,通俗易懂,妙趣横生。不仅是初窥中医奥秘者登堂入室的叩门之作,更是普通读者了解中医文化的上佳读本。
  • 心理医生

    心理医生

    这是一个变革的年代,我们每一个人都已切身感受到社会的急剧变化,随着经济、文化、价值多元化等因素的日新月异,我们面临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诸如人际关系障碍、夫妻关系不和、亲子关系紧张、性变态、抑郁、焦虑、嫉妒、自私、自卑、猜疑、易怒等等问题,越来越严酷地摆在我们面前,把我们折磨得痛苦不堪,而这些问题的症结,都与心理异常和人格障碍有关。如果不及早发现和调治这些心理问题,不仅损害自己的生理健康,还会影响个人正常的健康发展,最终给家庭、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 会说话的菜谱书:孕产妇营养餐

    会说话的菜谱书:孕产妇营养餐

    “扫码”下厨房,菜谱会说话。本书精选288款孕产妇营养餐,每款均配有二维码可供扫描,读者可通过手机或ipad收看本款营养餐的视频操作。书中所有对应的菜谱图文结合,所用原料、配料一目了然,制作步骤详实细致。同时每款营养餐标有养生功效、饮食宜忌和营养分析等相关小知识,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烹饪技法,让日常饮食吃得健康,吃得更安心,是百姓居家养生饮食书的首选。
  • 会保养的女人年轻20岁

    会保养的女人年轻20岁

    本书作者把自己在美容、养生、瑜伽中所积累的经验拿来分享,精选了14堂必修课,内容包括飘逸的秀发带给你不一样的东方美、回眸一笑百媚生、健康的乳房给你十足的女人味、健康的心脏带给你充沛的活力等。
  • 延寿10年的健康习惯

    延寿10年的健康习惯

    本书包含了饮食习惯、运动习惯、居家生活习惯、疾病用药习惯等知识。帮您走出生活方式的误区,是适合家庭使用的养生百科工具书。
热门推荐
  • 前夜

    前夜

    主人公叶连娜出身豪门贵族,身边有好几位热心的追求者,都不称心。后来她遇到保加利亚人英沙罗夫,他为了祖国的解放事业积极战斗并准备奋斗终生,十分钦佩和爱慕,并不顾父母反对嫁给了他。与他同赴保加利亚参加反对土耳其奴役的民族解放运动。
  • 腹黑王爷神医王妃不好惹

    腹黑王爷神医王妃不好惹

    她本是21世纪的神医,却因一场诡异的车祸而穿越,穿越到的女子居然是个病秧子,这让女主很是无语,但她发现了这个女子的一个神秘宝物,甚是欢喜,在寻找调养身体的药材时,碰见了一受伤男子,顺手把他救治之后,便继续去寻找药材,男子看着她远去的背影邪魅一笑,终于找到你了,我的王妃......
  • 他和他以及他

    他和他以及他

    在烂泥中闪耀的星……能有多厉害?烂泥终是烂泥,他会束缚你的一切……-------------在这个平凡甚至有些落后的小城有着家庭矛盾有着家长的攀比性有着学生的虚荣心……但这里却可以容下无数的爱恨情愁 无数的悲欢离合 这里的故事很多 但在他们这一辈 最精彩的,无非是 他,和他,以及他
  • 异界之唯吾独尊

    异界之唯吾独尊

    一个倒霉的厨师穿越到异界,在家庭的逼迫下差点又一次挂掉,遇到一个心怀不轨的老头,拜其为师。机缘巧合下觉新了异能,召唤英雄们为其而战。最终,独霸异世,成就不朽王朝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黑帝萌宠甜心小娇妻

    黑帝萌宠甜心小娇妻

    如果天黑之前还来得及……她是四大家族之一云灵家族的千金他们是四大家族之一exo家族的少爷她是他们的未婚妻她有一帮损友,在她孤独时会陪她,困难时会帮她当她遇见他们,是爱是恨?是他们错过彼此还是珍惜这段爱情
  • 我们此刻正好

    我们此刻正好

    这是一个写给成年人的童话。在这个笑贫不笑娼的年代,愿我们:活着,因为爱;努力,为了更幸福。如果不是、不能,毋宁继续做一个孤独的独身子女!愿所有的80后,不管是否独生、独身,都能知世故而不世故,历圆滑而弥天真,唯爱与自由,永垂不朽!温馨,是别人眼中世故又拜金的支行行长;乔琦,是别人眼中自私又圆滑的富二代。伴随着瑞兴股份的解禁,温馨与程子千爱恨交织的爱情拉开帷幕;乔琦与温馨暧昧不明的情感浮出水面;陈凤仪(乔母)、王美兰(温母)与何志梅跨越半个世纪的恩怨终将彻底了结。温馨说:有点钱+有点爱,才能有点幸福。有钱没爱,那是行尸走肉;有爱没钱,那是空中楼阁。乔琦说:人的感情这么复杂,为什么一定非此即彼?友情、亲情、爱情抑或其他情感之间哪有那么鲜明的界限!程子千说:我恨你!不,我不恨你!我恨的其实是我自己。最后,陈凤仪对何志梅说:幸好只有我一个人恨你,恨你这种人,实在不值得!
  • 神皇归来

    神皇归来

    之前将一丝灵魂附在神剑玄黄剑上,21世纪的现代,被大学生刘云所得,从此,一个融合神皇思想的强者诞生了……神秘的仙女,善良的魔女,恶毒的魔族,仙魔大战的秘密,一切从这里开始。
  • 暗黑青春:原来爱情真的有毒

    暗黑青春:原来爱情真的有毒

    我不相信别人,也不相信自己,所以我注定伤害别人的同时伤害自己。最后,终于明白,当初,关于爱情,我们了解的真的太少。
  • 职业系男神

    职业系男神

    莫鱼,爆炸性地获得了一个聪明的系统,从此他可以方便地了解别人的信息。最初,他认为系统的最大价值在于签到有奖励,但通过一次糟糕的面试,他开始领悟到系统真正的力量……(本故事纯属虚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