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275900000037

第37章 情结“花儿”缘心随“花儿”飞——访我区著名词曲作家张弛

银川电视台《文化银川》张伟

【字幕】: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宁夏人,喝着甜甜的黄河水,吃着宁夏川的大米饭,哼着花儿民歌调,慢慢长大又渐渐变老。对于这片神奇的黄土地,我有着深深的爱恋之情。这不仅仅因为它是生我养我的故乡,同时也是滋养民歌、“花儿”的土壤,是我一生致力于音乐文学及音乐创作的源泉。

——张弛

【上面一段话由男播音朗读】

主持人(张力):2008年,时值自治区成立50周年,一部部文化精品争先登台庆祝自治区成立50岁生日。作为50大庆文化献礼工程之一的系列CD唱片集及配套歌曲集《花儿飞四方》的面世,在宁夏乃至全国音乐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几十家媒体相继予以报道。《花儿飞四方》的主编和音乐总监张弛,正是我们今天节目的主人公。

解说:2008年11月14日,《花儿飞四方——宁夏民族歌曲精选及欣赏》CD唱片集及配套歌曲集正式出版发行。这个由张弛和他的团队历经四年完成的巨作,以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音乐文化传统为己任,立足宁夏,面向全国,着眼群众,看重传唱,主要编选具有宁夏地方特色、民族音调、民族唱法、回族风格的歌曲;其体裁、风格多样,具有时尚气息,内容既有“风味小吃”,也有“特色大餐”,有以宁夏山区为代表的花儿风,以川区为代表的民歌风,以回族为代表的******风,还有融合花儿、民歌、秦腔、眉户音乐元素为一体的塞上风。《花儿飞四方》全套CD光盘共20张,总时长约1500分钟,集原唱、伴奏、歌谱、欣赏四位一体,共编录50年来宁夏优秀民族歌曲242首,大多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老歌,如《宁夏川,我可爱的家乡》《歌唱宁夏川》《宁夏川,好地方》《山丹丹花开六盘山》《凤凰城迎宾曲》《回回人》《黄河漂流羊皮筏》等,然而对于张弛,大家可能并不熟悉。但对于收录在《花儿飞四方》中他的这首代表作,大家肯定不会陌生。

【《宁夏川,我可爱的家乡》MTV或歌曲叠加画面】

主持人(张力):《宁夏川,我可爱的家乡》,是张弛与徐肇基于20世纪80年代创作的一首歌曲,一经问世,便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塞上江南。近30年来,更是在群众中传唱不衰,家喻户晓。经过30年岁月的洗礼,如今当这首歌曲已经不再只属于作者本人,而是属于宁夏我可爱的家乡的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民的时候,也许好多人才会不经意地琢磨,张弛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字幕(从底下出) 画面】

儿时,我常常和同村的小伙伴摇着小木船,在村边的七十二连湖荡来荡去,吃蒲笋,挖芦根,摸小鱼,苦中作乐,倒也无拘无束。那种充满野趣的童年生活至今在我脑海里记忆犹新。在这充满泥土气息、鸟叫蝉鸣的大自然怀抱里,还常常听村里人喊船歌,吆场歌,漫花儿,久而久之,耳濡目染,这些村歌民谣花儿调,在童年便与我结下了不解之缘。

【上面一段话由男播音朗读】

主持人(张力):儿时的感觉是纯真的,儿时的记忆是清晰的,儿时的音调是美妙的。虽然时隔久远,但却沉积在张弛的心灵深处,在他后来音乐的编创演绎中,不断爆发出灵感的火花,成为他可以信手拈来的音乐素材。

张弛同期声:我常常这样形容我与音乐的相识,小时候我是一个蓬头垢面的穷孩子,虽然衣衫不整,却不以为然,时常摇头晃脑跟随村邻们到处赶大戏,看皮影、听秦腔、瞧眉户,兴致异常得高,劲头异常得足。其实我也不知道,怎么就与音乐结下了缘分。

解说:张弛出生在银川良田乡盈南村一个农民家庭,父母都是目不识丁的农民。在张弛考上大学之前,他们村上很少有大学生。然而也许是天性使然,他从小就迷上了音乐。8岁时,张弛就能大段大段背唱许多戏文,表现出了他的音乐天赋。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比较流行的眉户剧《梁秋燕》和秧歌剧《夫妻识字》等,不论是音乐,还是唱段到现在都能倒背如流。

张弛同期声:【唱一段……】反正,那时候好像就是对音乐比较敏感,一部戏听上几次就能大概唱出来,连村里的大人们都感觉到很奇怪。

解说:晚上寂静的村落里,时常能听到张弛吹笛子的声音。邻居们听到后,对他的父母说:“这小子是个吹鼓手的好苗子……”。1964年,张弛考入宁夏大学中文系,似乎离自己喜欢的音乐有点远了。然而正是在中文系学习期间,凭借一定的音乐基础,他学会了竹笛和黑管的吹奏,逐渐开始捣鼓起了音乐。

张弛同期声:记得1965年,那时我正在上大学,甘肃歌剧团排演的歌剧《向阳川》到银川演出。该剧羊皮筏子汉与黄河风浪搏击的场景,至今依然历历在目。那高亢悠扬的花儿,更是一下子钻进了我的心里。

解说:一场演出结束了,但一曲悠扬的花儿让本来就钟情于音乐的张弛着了魔,他千方百计找到歌谱,一遍遍练习着用竹笛演奏,并自我陶醉其中。也就是从那时起,花儿在他脑子里生了根。当时台上台下的演员,万万不会想到,在若干年后,也许在他们看来只是一场普通的演出,竟会对一个青年学生产生多么大的影响。

1968年,大学毕业的张弛被分配到贺兰县工作。但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的他,却始终没有放弃对音乐的追求。1970年,由于他在文学和音乐方面的能力比较突出,他从贺兰县委调入宁夏歌舞团担当专业编剧、作词,开始了剧本及歌曲的创作之路,真正进入自己的梦想剧场。

张弛同期声:到宁夏歌舞团从事专业文艺工作以后,接触花儿的机会就比较多了,经常能听到花儿的演唱,除了本区的花儿,有时也能听到甘肃、青海的花儿。记得1985年农历六月初,我和歌舞团的几位同事到甘肃的莲花山、临夏、青海土族自治县采风,有幸亲眼目睹了当地的花儿会的场面,至今难以忘怀。当汽车驶进丹麻的时候,我们看见赶会的人们从四面八方的山间小路上纷至沓来,他们有的步行,有的乘骑备有彩色鞍镫的骡马,有的乘坐拖拉机、汽车,人人脸上洋溢着兴奋喜悦的神采。到达会场时,已是人山人海,万头攒动,所有能进入会场的路口,几乎被围得水泄不通。快到中午时分,花儿的海洋掀起了巨大的浪潮。放眼看去,凉伞接着凉伞,帐篷连着帐篷,参会的百姓们倾听着花儿声,优美的旋律,生活的音符,弥漫在田野上空。流动赛歌台上集中了当地土族中最优秀的男女唱把式,歌台下面聚集着热心的观众,不顾炎热,不顾拥挤,津津有味地品尝着来自他们生活、散发着泥土气息的花儿。

解说:以后,通过不断探索与研究,对花儿的认知实现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对花儿的定位,也逐渐清晰明朗。由于对花儿的情有独钟,使他在音乐创作中常常把花儿和民歌的音乐元素糅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的创作风格。1976年年底,张弛在歌舞团领导的要求下,与作曲家张令赫先生合作,创作了一首合唱歌曲《山丹丹花开六盘山》,没想到这首歌曲被选为1979年国庆30周年晋京献礼演出节目,先后在北京、天津等地演出,并获文化部创作二等奖。这更加激发了张弛创作歌曲的兴趣,同时也鼓励着他创作了许多带有地方特色和宁夏风格的音乐作品,如《根在宁夏川》《黄河流来艳阳天》《黄河漂流羊皮筏》等,让人一听就知道是宁夏的调调。而《祖国和我们心连心》《早晨的太阳》《民族花开结彩带》《新月下的向往》等歌曲,则是把花儿与******音调融合一体,形成了宁夏回族群众认同的回族风格。这些歌曲创作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是改革开放的产物,也是思想解放的结果,为当时的文艺舞台吹进了一股新鲜空气。到目前为止,他已经创编了近千首歌词、歌曲、器乐曲,音乐文学剧本10部等。

主持人(张力):在熟悉张弛的人们心中,他是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人,也是一个务实、坚韧、有人格魅力的平常人。无论是他创编的广为流传的《宁夏川,我可爱的家乡》《歌唱宁夏川》《黄河漂流羊皮筏》,还是音乐剧《中秋月》,抑或是为庆祝宁夏回族自治区50周年大庆而精心制作的《花儿飞四方——宁夏民族歌曲精选及欣赏》CD光盘及配套歌曲集,都体现着他的人生追求。说起平常,是源于他简朴的生活方式,平易近人的为人处世态度。尽管如此,在他那朴素的近乎老土的衣着之外,总透露着一种精神。《花儿飞四方》,正是他这种精神的结晶。

解说:谈起《花儿飞四方》,这与张弛打小对音乐、对故乡的热爱是分不开的。就像他的一首歌《根在宁夏川》里所描述的那样:“黄河的子孙铁打的汉,挽起个臂膀像座山,头顶着天,脚踏着地,根在宁夏川。”张弛的根就在这片黄土地。

最早有编制《花儿飞四方》的想法,是在2004年初,这时张弛已经退休在家。一天在整理自己的音乐作品时,他的脑海中就闪现出搜集整理宁夏民歌的想法。后来,他找到曾和自己在乐队任吉他手和鼓手的朋友赵中和商量这件事,没想到两个同样爱好音乐的老朋友一拍即合。紧接着老赵又联系了几个朋友,着手策划这件事。2004年7月由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化厅、教育厅、民族事务委员会联合签发文件,组成以张弛为主编兼音乐总监,赵中和、杨天旗、薛来军、杨武平为出品人的编委会,《花儿飞四方》的编制正式启动。

也许大家会不以为然,仅仅是把别人的作品编录整理而已,有什么难的?然而事实远非想象的那么简单。

首先,歌谱的收集就是个问题,有时为了找一首歌曲要花上一周甚至个把月的时间,有的词曲作者在外地,要事先打电话联系好,然后再托人去拿歌谱或请人家邮寄过来。有的作者工作繁忙,为找到他们的歌谱和录音小样常常要跑十来趟。刚开始,这些事也只有张弛一个人去做,后来,实在忙不过来,适逢他的儿子张博正在中国传媒大学读研究生,他便经常打电话让儿子帮他找那些身在北京、从宁夏走出去的词曲作家要歌谱和录音小样。由于张博心疼父亲,后来在父亲的影响下,张博渐渐爱上了这份工作,成为父亲的得力助手。

对于《花儿飞四方》的后期编录,张弛更是严谨认真,一丝不苟。CD唱片集中的歌曲大多都是晚上录音,作为音乐总监,每首歌曲张弛都是亲自把关,稍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便停下来重录或修改,甚至连一个高音点或低音点都不放过。

现场声:【现场录音指导……】

等到录音结束,常常到了凌晨一、两点钟,等所有的演员都离开录音棚,他才骑上电动自行车回家。

解说:2008年,自治区成立50大庆前夕,历经四年的《花儿飞四方》终于录制成功。所编录歌曲均为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以来不同时期的作品,其中有五六十年代编创的宁夏民歌《歌唱宁夏川》《宁夏数花》《宁夏川,好地方》《塞上江南好风光》等,有七、八十年代编创的歌曲《宁夏川,我可爱的家乡》《黄澄澄的土,金灿灿的水》《牧羊哥哥上了山》《汗水浇出新生活》《吆骡子》《清平乐·六盘山》《山丹丹花开六盘山》等,有20世纪90年代以后创作的歌曲《凤凰城迎宾曲》《回回人》《沙湖美》《黄河漂流羊皮筏》《白盖头,黑眼睛》《六盘山高黄河宽》《我们的家乡宁夏川》等,这些歌曲凝结了词曲作者的心血,不仅代表了不同时期群众的心声,同时也成为时代的印记。

《花儿飞四方》融黄河文化、边塞文化、回族文化、西夏文化为一炉,集原唱、伴唱、歌谱、欣赏为一体,兼备民族性、时代性、群众性、资料性、实用性、可研究性和收藏性,是一份可供大众分享的精神文化食粮,也是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珍品,填补了宁夏50多年来的艺术空白,同时为音乐工作者提供了一套有词、有曲、有演唱、有伴奏的宁夏音乐文化“土特产”,也为宁夏教育系统提供了乡土音乐资料。对于宁夏人民来说,《花儿飞四方》CD唱片集及配套歌曲集的出版发行,是一件很有功德的事情。

主持人(张力):四年里,张弛风里来雨里去,凭着一腔对家乡和本土音乐的挚爱和韧性,完成了一项浩繁的音乐文化工程。正如原文化厅厅长王邦秀为张弛著作题诗所说“艺海茫茫苦作舟,音乐文学长竞走,笔端流出乡土调,情系塞上绕神州。不慕虚荣凭韧劲,但求歌入百姓口,桃李不言下成蹊,勤奋躬耕一黄牛”。这正是张弛一生的缩影。

2009年3月

六旬老人壮心不已,张弛录制

宁夏民歌专辑/记者石天坤

张弛,国家一级编剧,宁夏著名词曲家,由他和辛克作词、徐肇基作曲的《宁夏川,我可爱的家乡》家喻户晓。从宁夏文化厅创作办公室退休后,62岁的他,依然执著于宁夏本土音乐的创作和传播,目前他正在制作宁夏本土歌曲CD光盘结集出版,把这道宁夏的音乐大餐呈现给全国人民。

宁夏歌曲专辑即将面世

“将宁夏音乐的土特产推向全国,把沉积了50年的宁夏音乐挖掘出来……”张弛认为宁夏歌曲有着自己的特色,应该走向全国。张弛曾走过全国许多地方,每次到外地很少发现有宁夏特色的歌曲在那里传唱,作为一名宁夏的音乐人,张弛觉得自己有责任将宁夏的歌曲推向全国。2004年7月,他把收录、出版宁夏歌曲专辑的想法告诉相关部门后,马上得到了支持。可收录几百首宁夏民族特色歌曲,制作成本需要大笔资金。

为了筹资,张弛向朋友宁夏英迪信息产业有限公司经理赵中和求助,同样喜欢宁夏民族音乐的赵中和慷慨解囊,并联络3个朋友共同为张弛出资几十万元。有了资金的支持,张弛作为本次编辑录制工作的主编和音乐总监,和工作人员开始了紧张录制工作。“如果一切顺利,专辑可能很快面世。这是我现在唯一的心愿,为了这个心愿哪怕再苦再累都值得,到时,希望宁夏人民能记住我曾经为他们做过些什么……”

8岁能唱眉户剧

1944年,张弛出生在银川市良田乡盈南村。8岁时,父母发现他对音乐非常着迷,那时比较流行的眉户剧《梁秋燕》和秧歌剧《夫妻识字》,张弛经常跟着哼唱。晚上寂静的村落里,时常能听到张弛唱眉户剧的声音。邻居听到后,对他的父母说:“这小子将来是个搞音乐的料……”1964年,张弛考入宁夏大学中文系,虽然从小对音乐有着独特的热爱,可命运安排他最终上了中文专业。在宁夏大学学习期间,张弛学会了竹笛和黑管的吹奏,并凭借深厚的音乐基础,很快成为学校乐队的主力成员。“那时,虽然学习中文专业,可从没有放弃对音乐的追求,这打下很好的音乐基础,对我后来有很大帮助。”张弛说自己很感谢上大学的那段时光。1970年,张弛从贺兰县委调入宁夏歌舞团担任专业编剧,开始了剧本歌曲的创作之路。

《山丹丹花开六盘山》国庆献礼

1976年,张弛在领导的要求下,写了一首名叫《山丹丹花开六盘山》的歌曲,没想到这首歌被选为1979年国庆30周年的献礼歌曲,先后在北京、天津等地演出,并获文化部创作二等奖。这激发了张弛创作歌曲的欲望。1981年,他和词作家辛克、作曲家徐肇基共同创作的《宁夏川,我可爱的家乡》,反响非常大,后来成为宁夏歌曲的代表,至今仍在宁夏传唱。有了名气后,张弛并没有松懈而是坚持自己的创作,更没丢掉剧本的创作。1996年,他出了一盘歌曲专辑《塞上情歌》;1998年,编排音乐剧《中秋月》在全区演出50多场,当年这部音乐剧获文化部“孔雀杯”创作银奖。张弛告诉记者,目前他已经创作了近千首歌曲,剧本10部,字数将近30万字。

居民楼里的录音室

从去年5月开始,张弛和他的团队开始了《花儿飞四方》的录制工作。录制工作就在音乐制作人姜涛的家里进行。兴庆区德胜一区7号楼2单元201室,便是姜涛的录音室。“现在我们分别在3个地方进行录制,这样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张弛想早点结束录音工作。这间房子大约有70平方米,只见音乐制作人姜涛在客厅的控制台上忙碌着,可记者找了一阵也没有发现唱歌的人。还是张弛把记者带到隔壁一间不到10平方米的房间里,才看到3名来自西北二民院音乐系的女学生正在录歌。

因为资金有限,演唱录音大多用区内的专业歌手,还邀请了中央民族大学音乐系的研究生和宁夏高校音乐专业的学生演唱。张弛告诉记者:“歌曲集总名称叫《‘花儿飞四方’——宁夏民族歌曲精选及欣赏》,预计将收录200多首具有宁夏特色的歌曲,全集分为《黄河篇》《六盘山》《花儿篇》等,将有近百人参加演唱录音。”

原载《现代生活报》《人民网》

“花儿”绽放出的音乐王国/倪慧智

这是一套精美的CD集,20张唱片镶嵌在黄灿灿的“书页”中,242首歌曲安静地等待着,一旦被开启,便是一个“花儿”绽放的音乐王国。这就是宁夏首部民族音乐文化长卷《花儿飞四方——宁夏民族歌曲精选及欣赏》CD集,与之紧密相关的是一位65岁的老头,以及他4年辛劳忙碌的时光。

这个老头

“宁夏川(呀哈)好地方,是我可爱的家乡,平川里碧波荡漾稻谷飘香好(呀)好风光。黄河水(呀哈)长又长,流过美丽的村庄,你看那绿树成行渠水哗哗把(呀)歌唱……”看见这熟悉的歌词,很多宁夏人都会不由自主哼唱,这就是广为流传的《宁夏川,我可爱的家乡》,该词作者之一就是65岁老词曲家张弛,《花儿飞四方》的主编。

张弛并非出生在音乐世家,父母都是农民,而他却有着音乐天赋,8岁时,已会唱眉户剧《梁秋燕》和秧歌剧《夫妻识字》,往往听几遍就能出口,邻居都认为“这小子将来是个搞音乐的料……”。1964年,张弛考入宁夏大学中文系,对音乐的追求并没“偃旗息鼓”,他学会了吹奏竹笛和黑管,还成为学校乐队的主力成员。1970年,张弛从政府部门主动调入宁夏歌舞团担当专业编剧,开始他心爱的音乐之路。

他创作了近千首关于宁夏的歌曲,20世纪70年代末创作的《山丹丹花开六盘山》,被选为国庆30周年的献礼歌曲,先后在北京、天津等地演出,获文化部创作二等奖;《宁夏川,我可爱的家乡》虽未得过任何奖项,但因朗朗上口,被宁夏特别是川区老百姓很快传唱,至今已成为宁夏歌曲代表之一;20世纪末创作的《羊皮筏子打浪的桨》,是他创作于银川开往********的火车上,歌曲唱出了西部汉子特有的豪放,成为第10届青歌赛业余组和专业组的参赛曲目,全国很有影响,至今成为不少歌手参加赛事的必选曲目。

退休后,张弛一直想编一套宁夏音乐文化特产唱片,收录宁夏几十年来的好歌,整理和收集“花儿”精粹,以供大众享用。经过多方努力,在筹措部分资金后,他开始了漫长的4年多的“磨砺”。

这套光碟《花儿飞四方》于去年11月完成,它含20张光盘,242首歌曲,选自宁夏半个世纪来不同时期的佳作。有20世纪五六十年代编创的《歌唱宁夏川》《宁夏数花》《宁夏川,好地方》《塞上江南好风光》等,有七八十年代编创的《宁夏川,我可爱的家乡》《牧羊哥哥上了山》《吆骡子》《清平乐·六盘山》《山丹丹花开六盘山》等,有1990年以后创作的歌曲《凤凰城迎宾曲》《回回人》《黄河漂流羊皮筏》《白盖头,黑眼睛》《六盘山高黄河宽》等。

这套光碟集原唱、伴奏、歌谱、欣赏为一体,有很强的适用性和资料性。在体裁和风格上实现多样化、时尚化,可以满足不同层面群众的欣赏及演唱需求。尤其是光盘中编录的齐唱、小合唱、领唱、合唱、合唱组曲等,为各单位的群众性歌咏活动提供了必要的范样。

在音乐风格上,有以山区为代表的“花儿”风,有以川区为代表的民歌风,有以回族为代表的******风,还有融“花儿”、民歌、秦腔、眉户音乐元素为一体的“塞上风”、“西北风”。在篇目编排上,有的从内容出发,比如《六盘山篇》《黄河篇》《宁夏赋》《校园篇》等,有的则从歌曲的风格特色出发,比如《花儿篇》《民歌篇》《回之韵》《花儿情》等。考虑到当代青年对流行歌曲的喜爱,编选了两辑带有民族通俗风格的歌曲。

《校园篇》之少儿部分收录了潘振声在宁夏创作的几乎所有儿歌。2006年,张弛打电话告知潘振声要收录他的歌,并谈到版权问题,潘振声显现出一个音乐大家的气度,他让张弛“随便”收录,算做自己献给“第二故乡”的礼物,并邮寄了相关资料。如今潘老已去,这些歌曲资料弥显珍贵。其他不少已逝词曲家如张令赫、程光华、安妮等的作品也有收录。

老头和光碟那些事

作为《花儿飞四方》的主编,这个年过六旬的老人像个青年小伙风风火火地忙碌了4年,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选入的歌曲是从近千首歌中选出的,为此他搜集了十几本资料,有时为了找一首歌曲要花上一周甚至个把月时间。选歌时,他会把搜来的歌曲都唱几遍,那段时间,他每天做的事情就是唱歌,从早唱到晚。他有胃寒病,天冷的时候便将一个大包横在胸前挡寒,不舒服时便爬在床上,可眼却不离歌谱。

宁夏能熟练制谱的人不多。张弛换过几个制谱人,总是出现错误,为了不耽误时间,张弛恳请精于制谱的吴洋女士“出马”,当时她的孩子还在襁褓中,后期校对歌谱期间,张弛就带着歌谱同儿子张博到吴洋家中,此时吴洋的宝宝已会“捣乱”了,张弛和儿子轮流带孩子,吴洋工作……还没有领上孙子的他就这样先给别人当起了保姆。

2007年5月,专辑的录制工作开始了。由于资金和条件有限,录制工作就在音乐制作人姜涛家中进行。那时每到晚上八九点,他便骑着车子去监听音乐制作和演员录音,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就停下来修改,甚至连一个高音点和低音点都不放过。每首歌需要录制两个小时,等忙完常常已是凌晨一两点。一年多时间里,无论是严冬还是阴雨天气,他都没有懈怠过,因为经常迟归,他只得“贿赂”看车棚的老人开门,由此二人成了老熟人。

作为主编,张弛还负责项目的资金筹措和实施。有一次,为了一辑光盘的有偿服务费,他跑了12趟几十公里外的旅游公司,其中好几次乘坐公交车,最后感动了公司老总,签订了编录光盘的协议。类似这样的跑跑颠颠,还有许许多多。4年来,张弛只在出品人那里报过300元的电话费,后因担心经费不足,连属于自己的编务费等都没有要。

同类推荐
  • 灵魂归处是吾乡:冯骥才经典散文

    灵魂归处是吾乡:冯骥才经典散文

    本书是散文大家冯骥才先生的新作,他描写四季,春天是最先闻到的;他回忆往昔,人人在童年都是时间的富翁;他眷恋家乡,天津是我灵魂的巢,家是世界上唯一可以不设防的地方;他行走异域,感受别样的西方文明,珍视历史就是保护它的原貌;他抢救遗产,今天为之努力的是为了明天的回忆……他用温暖的笔触书写真实的生活,送给每一个在尘世中寻求心灵安宁的人。
  • 人生断裂层

    人生断裂层

    本书是一部报告文学集收入记人民音乐家施光南、旅加爱国侨胞罗道安奋斗史、助人为乐的小学生王玉梅等内容的作品11篇。
  • 秦嘉、徐淑诗文论稿

    秦嘉、徐淑诗文论稿

    一对少小相伴、相知相爱的男女,一对缠绵悱恻、恩爱至极的伴侣,一对灵魂高度契合的文友,一对生离死别的诗人,一对相思而亡的短寿夫妻……他们留下了《赠妇诗三首》《答夫诗》《述婚诗二首》《赠妇诗》《与妻书》《答夫书》《重报妻书》《誓与兄弟书》等一系列诗文。
  • 朱自清散文集(名家经典文集)

    朱自清散文集(名家经典文集)

    本书精选了朱自清五十余篇经典散文,不仅有《荷塘月色》《春》等名篇,还收录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威尼斯》《柏林》等多篇中外游记。根据不同内容,本书精心划分了四个专辑,这里面有《背影》中他对父亲的爱,有《儿女》中他对子女的爱,有《我是扬州人》中他对家乡深深的爱,等等。不显山露水,却深沉厚重。读他的文章,能充分感受到他的谦虚、诚恳、纯正朴实,浸透在每一个篇章、每一段文字里。
  • 一茬一茬的月光

    一茬一茬的月光

    月光也是冰凉的啊,它穿越时空,一层一层地落在尘埃之上,落在我和父亲身后的路上。
热门推荐
  • 毒妃谋心

    毒妃谋心

    夕和想,她是快死了。恍惚间,她似乎看到了自己的一生。前半生,她从尚书府最为尊贵的嫡小姐一夜之间变成了罪臣之后,任由他人欺凌侮辱却百口莫辩;后半生,她被迫嫁给秦国公庶子为妾,受尽公婆刁难和主母暗害,最终还被冠上通奸罪名,生受三道非人重刑,含冤而死。夕和觉得好不甘,她这一生从来没有害过谁,甚至可以说行善无数,为什么,为什么自己却要受尽摆布,落得如此不得好死的下场?若是可以重来,若是可以再活一次……既然做好人落得这样一个下场,那么若是重来,她情愿做一个不忠不孝不义之人也要一报血海深仇!“今日我殷夕和含冤受辱而死,愿化为厉鬼让你们同我一道堕入地狱,生生不休!”
  • 凭栏意,恨嫁时

    凭栏意,恨嫁时

    一舟,一湖,一涟漪。伊水,伊人,伊叹息。倚窗,倚怀,倚栏意。凭谁问?莫相离。君若敢不弃,卿必如梭楫。机杼不断丝线缕,相守亲密到天际。未嫁之时明玉碧,恨不相逢朱砂凄。——《凭栏意,恨嫁时》他魅惑天下,翻云覆雨,却独对她温柔怜惜,不忍舍弃。面对来自背后的算计,舍命也要掩她半世流离……爱与恨的对立,她伤心彻底。蓦然回首,心底早已澄明,原来她的心底早已有了别样的风景。家里惨遭变局,他的承诺化为灰烬,她萌生的爱意生生的被憎恨抛离。她与他,再次横亘无期,而此刻他早已对她情意浓郁,奈何……爱到极致,恨也荼靡。他君临天下,给她所有女子艳羡的极致宠爱和荣耀。而她的心,早已死的彻底,一心只想逃离。琉璃的面具,绯红的锦衣,他不顾兄弟的情意,毅然的将她守护到底。只为了那月下柳园起舞的悲戚,只为了淡漠那丝清澈如昔眸底的伤韵……漠岬的凉意,撕裂她的心底,既然决定,就注定相见无期,即使再相遇,也是绝杀的涟漪……他们的结局,究竟该怎么去铺叙……是决裂的恨意,还是缠绵的爱意……而谁又能给谁想要的结局……
  • 逃婚妈咪很惹火

    逃婚妈咪很惹火

    18岁成人礼那天,戚双双决定把暗恋已久的学长先灌醉,再下手的,结果进错房上错人,她留下全身家当250元,落荒而逃!一个月后,家遭变故,跨国财团萧氏的大家长伸出援手,条件是娶她!听闻那个萧尉然生性残暴啊!她当然不要!立刻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撤!
  • 爱情公寓之时之子

    爱情公寓之时之子

    (小白处女作,写的不好,还望诸位海涵!)
  • 越爱你越野蛮

    越爱你越野蛮

    一对双胞胎误打误撞的进入了一个诈骗公司,却没有想到这是刘亦辰和他的好兄弟安泽轩策划好的事情,看着对双胞胎怎样收了他们这两个腹黑男
  • 靔埊

    靔埊

    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留下。要想知此书讲的是什么,你自己看下去就是。
  • 喜欢爱上你

    喜欢爱上你

    喜欢一个人是怎样的?暗恋一个人又是怎样的?“韩伊,韩伊,他们说尹浩喜欢你?”刚刚才坐下的女孩身旁的男孩把脸凑过来,一脸好奇。“那,我说我喜欢你,你信吗?”女孩一边收拾桌上的书本,头微微偏向男孩。男孩一脸诧异的看着女孩,随后楞楞的摇摇头。可是男孩不知道的是,多少年以后,女孩想起那段对话时,心中默语:可是我信了......
  • 天邪酒师

    天邪酒师

    石榴裙下死去的柳下晖,一下子穿越到了大炎,家仇壮志,选择一个人远走他乡,一个最平凡的人物,在各种不看好中,对他们纷纷打脸,从一个酒保,再到权倾天下的御赐酒师,荣誉,恩怨,情仇随之而来,美女如云,却只爱一个;小人如虎又如何,看他如何玩转一切。小人物,大精彩。本故事纯属虚构,风格较为轻松,yd,希望大家前来支持。
  • 异世刹魔

    异世刹魔

    君问天是一个弃婴,从生下来就注定会被自己的亲生父母所抛弃。但是老天爷总是会留那么一敲窗给这个可怜的婴儿。在他被父母抛弃的当天夜里,不多时,一位神秘的老人走到了他的身前,老人嘴里嘟囔了几句,随即便蹲下身抱起了他,然后向着老人走来时的路走去。最后君问天被这位神秘的老人给收养了,从此他君问天的命运也彻底的发生了改变。谁说命都是天注定的,我君问天的命由我,不由天!
  • 网游之花彩公会

    网游之花彩公会

    一个淡泊到让人无法适应的人,进入了一个游戏。改变了,她的命运与生活。是遵从老师的命令,还是给所谓的朋友一个机会?只有她自己知道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