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264900000097

第97章 篱笆·女人·墙

荷花住在李家庄,相邻的那户属于刘家村,是两个不同的行政村。荷花嫁到李家庄已经一年了,没有去过那户人家,理所当然不知道人家的情况了。据她所知,家里人也没有去过,甚至两村人见面也不打招呼,如同陌路。近在咫尺,不尚往来,让她弄不明白。

那一晚,丈夫从她的上面下来时,没有丝毫的疲倦之感,依然兴致勃勃地吻着她的全身。荷花被丈夫热烈的温情感染了,想起心中的疑问,不由自主地问,为什么李家庄和刘家村没有往来啊?丈夫一听,刚才的笑脸顿时凝固了,脸色阴沉下来,管什么闲事?好好地待在家里就行了。荷花见着丈夫这般态度,心里咯噔一声,掉入了山崖,推开丈夫的手,转过身子不理不睬。

就说荷花家与对面的姓刘那户,相距不到十米,中间是个菜地,可是在交界处,两户人家都插上篱笆,一人多高,密密麻麻,结结实实,鸡、鸭等家禽也不能自由进出。

后来,荷花在与媳妇、姑娘聊天的时候,隐隐约约知道隐情:以前,刘家村有一个大户人家,仗着自己势力强,半夜三更奸污了李家庄一位年轻貌美的寡妇,寡妇很刚烈,觉得自己身子不干净,没有脸面见乡亲,一气之下投河自尽,做了屈死鬼。从此,两村有了宿怨,一代传一代,成了家丑不可外扬的秘密,井水不犯河水见怪不怪了。

荷花入乡随俗,也不跟姓刘的乡民打交道,一年又一年地过去了,相安无事。近几年,李家庄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多,赚了钱翻盖房子,一幢幢的新房拔地而起。看着人家旧貌变新颜,荷花的丈夫羡慕了,再也坐不住了,几次跟荷花商量要出去打工。荷花觉得没有什么赚钱的门路,也同意了。

夜里,荷花与丈夫耳鬓厮磨,一番云雨,脸色更是红润,光彩照人。丈夫傻傻地看着似花如玉的妻子,欲望难以抑制,歇斯底里地寻欢作乐,欲言又止。最后还是荷花开了腔,你明天就要外出了,有什么吩咐吗?丈夫一声叹息,显得很无奈,我最担心的就是你了,你要保重自己哦,千万不要跟姓刘的人家交往,否则大家会骂死你的。荷花“唔唔”地答应着,使劲地点着头,缄默无语。

丈夫出去后,田间地头的活儿就落在荷花的身上,白天忙忙碌碌,时间一晃而过,到了晚上单身生活的荷花很落寞,每个晚上都做梦,千奇百怪什么都有,更多的当然是跟丈夫在一起的生活了。

这几天晴日无雨,地里的蔬菜被烈日晒得无精打采,耷拉着脑袋。那天午后,荷花从田间忙活回来,挑起水桶到池塘里取水,给蔬菜浇浇水。这时,有人亲热地喊她的名字,顺声望去,荷花不由呆住了,那个喊她名字的是高中同学刘刚,站在对面门口冲着她呵呵笑。

这是你的家?荷花既惊喜又诧异,不由自主地问了。

是呀,好几年没有回家了,趁着生意淡季就回来了。刘刚神采飞扬地说。

荷花不知道说些什么,一脸的窘态,她知道刘刚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一个农村中学当老师,后来停薪留职,外出闯荡了。读高中时,荷花暗恋过他,他是她心中的白马王子。考大学时只是自己几分之差,名落孙山,家里穷无钱复读,与大学失之交臂,也斩断了自己对刘刚的情思。怎能想到,竟在这里与他不期而遇。荷花的心里酸酸的。

荷花,真是巧呢,你竟成了我的邻居。过来坐会儿吧。刘刚笑容满面地说着,没有一点儿陌生。

呵,不啦不啦!荷花羞赧起来,慌忙弯下身子给菜地浇水,心里想着,我能过去吗?一堵厚厚的篱笆把我挡住了,万一被人家看见了,成何体统,唾沫星儿也会淹死人。

这一夜,荷花失眠了,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眼前老是晃动着刘刚的影子。那一声声“荷花”叫得她好欢喜。她不知道自己究竟怎么了,好久没有这样激动过,脸上火辣辣的。

以后的日子里,荷花天天给菜地浇水,刘刚天天站在门口微微笑。

荷花,你受苦了,忙里忙外的。刘刚说,我帮你浇水吧!

不……不……荷花慌乱得说不出话,眼圈微微发红。

刘刚爱莫能助,一声叹息。

刘刚,生意不错吧!荷花忍着,声音显得哽咽。

难呐,商场如战场,竞争很激烈。刘刚讪讪一笑,一丝调侃。

沉默,还是沉默……

好几天荷花没去菜地浇水了。

这天荷花终于忍不住,又挑起水桶去池塘取水,到了菜地却不见刘刚的身影,对面的门紧紧地关着,菜也显得枯黄了。

风飒飒地吹,荷花心里湿湿的,仿佛跌进了冰窖。

荷花望着那堵严严实实的篱笆,心里蓦地升起一阵怒火,她发疯似的将一根根竹片拔起,放在灶里一把火给烧了。望着红彤彤的火苗,荷花说不出的轻松。

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了,丈夫将近新春佳节喜滋滋地回来了,看到菜地里的篱笆没有了,脸色不好看了。他顾不得休息,叫了一位泥水匠,在扎篱笆的地方用黄砖砌了一堵很牢固的墙。

同类推荐
  • 经学与古代文论之建构

    经学与古代文论之建构

    本书是研究经学与中国古代文论之间的关系及渊源流变的专著。清代是文论的集大成时期,也是经学的复兴期。清代诗文小说戏曲各体文学理论都受经学影响。就古代文论体系之建构而言,古代文学本体论、创作论、作品论、功能价值论、通变论及文学批评论等受经学影响尤为显著。此外,经学对于古代文论范畴之运用、命题之提出及学术特征之形成等,都有深刻影响。经学对于古代文论的生成、发展具有举足轻重之作用,立足经学立场展开研究,才能深得古代文论之思想精髓。
  • 中华千年文萃:赋赏

    中华千年文萃:赋赏

    本书选取屈原、宋玉、贾谊、张衡、曹植、苏轼等人的作品,尽量采取古籍版本,古代人名、地名和专用词等仍使用原字,未改为简化字,并按作者简介、正文、注释、点评形式来编排,旨在引导读者自己去感受思索,从我国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中获益。
  • 带一颗心去田园

    带一颗心去田园

    《带一颗心去田园》为著名女作家赵玫、裘山山、庞天舒三人和最新散文集,分别为《我轻声唱起忧伤》、《一个人的远行》、《带一颗心去田园》。作品具有极高的性和艺术价值。
  • 这世界有太多不合逻辑的事

    这世界有太多不合逻辑的事

    大城市到底是什么样子,是教科书上的伟光正符号?是新闻中开会决策的政治中心?是住行各种闹心的雾霾地标?还是金融巨富的江湖传说?在实实在在生活在北京四十多年的老猫眼里,还有一个当下的浸泡在生活里的大城市,有太多的留人和不留人,有太多的梦想和无法满足的欲望,有太多的选择和眼高手低,所以也有太多的纠结……当然,因为人多,这里还会有各种争抢,主动的和被迫的——而对于任何一座城市,无论相处多久,我们都只是过客而已。
  • 独特的浩然现象与中国当代文学

    独特的浩然现象与中国当代文学

    浩然作为跨越十七年、“文化大革命”、新时期的见证作家,他在每个生命阶段的创作都预示着当代文学的转折性意义,他在文学意义上的重要性不言自...
热门推荐
  • 新课改·高一地理备课素材(下)

    新课改·高一地理备课素材(下)

    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是永恒的主题。教师要积累专业知识,关注本学科的发展历程,力求专业知识专深广博。教师的知识广而深,才能在教学实践中敢走新路而且能走好新路。在本书中,我们为您呈现了曲折发展的数学知识创造史、鲜活真实的生活数学案例、历史长河中的数学名师与猜想、步步前行的数学探索者、轻松幽默的数学小故事,为教师的备课、教学、研究、学习提供了完善的知识储备。
  • 拐个王爷当乞丐

    拐个王爷当乞丐

    入我乞丐行,做我乞丐郎三餐无饱饭,破庙身儿藏一个不留神,落入狼口中此狼颇俊俏,栖身王府中一朝被忽悠,终生悔恨中王爷请且看,娶我有条件不要金银山,需你来要饭王爷且心宽,定让你难看破衣身上披,破碗手中提逢人哭两嗓,遇钱往上攘你若做不到,王府去睡觉我这事情多,别总来瞎闹
  • 黑暗魔神之兰画

    黑暗魔神之兰画

    我本就只是一个普通人,为何会重生为了魔!现代人兰画重生在一个以武为尊的异世大陆,从此开启了她传奇之旅!
  • 夏商之际革个命

    夏商之际革个命

    讲夏商之际故事,演绎商汤、伊尹革命风云。群聊QQ:夏商之际810276233
  • 快穿功德圆满

    快穿功德圆满

    云曦,时空管理局的一名金牌任务员。每次都附身在悲惨女配身上的云曦觉得心很累,这么soeasy的任务,毫无难度啊!
  • 揪你尾巴

    揪你尾巴

    说一见钟情俗套,我对你那叫一见倾心。电竞男主-音乐女主
  • 中国历代战神

    中国历代战神

    本书就是在这种亮剑精神的鼓舞下,以人物为线索,在写法上融真实性、可读性于一体,既尊重历史事实又文笔流畅生动。使读者仿佛听到昨日沙场的战马嘶鸣,感到英雄历历在目,纵马跃然纸上。在内容上通过对精心挑选的十二位战神所处的时代背景、成长经历、人物性格、奋斗历程及所表现出的各具特色俱进、残月如钩的大漠的悲壮;体味那山河日下、国家将倾时战神们那种义无返顾和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更体味那民族危亡、硝烟战火中英雄们的一往无前和舍生忘死……从而再次唤起中华儿女对我们民族的热爱,让我们这个具有悠久历史文明的民族再创辉煌。
  • 基础剑法999级

    基础剑法999级

    方圆喝醉酒捡了个“冒险门”,从此开启真人副本通关之旅。可他的职业明明是法爷,却一不小心把基础剑法练到了几百级,从此成了独一无二的剑系法爷。看我【飞剑术】。食我【万剑诀】。【天剑】来一发。【御剑伏魔】走起。【剑神】……剑神您老人家又喝醉啦?老夫来也,剑来!咻咻咻咻,一念起,召唤出万道飞剑,将敌人刺的千疮百孔。都是召唤系法术,没毛病。……嗯,这是一个捉妖法师与妖灵之间的有趣故事。
  • 梵华烬

    梵华烬

    上一世,他与她同为神,而他却毁她神魂尽灭:这一世,他依旧是神,而她却百经轮回,堕神成魔。前世的血咒,今世相遇,必要加倍来偿。“风御殇,你以为,我会让你如愿吗?”她一袭红衣,笑得惨淡。回眸间,隔世的彼岸已开得正好,却是再无人侧畔轻呢,忘川河畔,惟一抹离殇飘渺如常······
  • 中国文学批评小史

    中国文学批评小史

    本书对我国古代文学理论系统地加以论述。自先秦至晚清,共分七编,后有小结。著者关注每一阶段时代思潮、社会风气和文学创作的特点,在此背景上介绍文学理论的兴起与汩没,以及各家各派之间的继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