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261800000008

第8章 戈宝权伯伯漫忆

戈宝权(1913-2000)江苏东台人。1932年毕业于上海大夏大学。1935年起任天津《大公报》驻苏联记者。1938年后担任《新华日报》编辑和《群众》杂志编委,同时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对外联络委员会秘书等。抗战胜利后负责编辑出版《苏联文艺》、《普希金文集》、《高尔基研究年刊》等。1949年起先后任驻苏联使馆参赞、中苏友好协会副秘书长、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等。通晓俄、日、英、法等多种外语,译作有《普希金诗选》、《塔吉克大诗人鲁达基诗选》、《高尔基论文学》等。曾先后出版文学论著《苏联文学讲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的希腊罗马典故》和《鲁迅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等1987年先后获苏联莫斯科大学和法国巴黎第八大学名誉博士学位,1988年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授予他各国人民友谊勋章。

童年读《渔夫和金鱼的故事》,青少年时读《海燕》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进入中年,读《阴暗的天空,沉睡的波浪》和《在大路上》;在挑战命运的时候,在为生活所背弃的时候,在痛定思痛的时候,我会感念普希金和高尔基、谢甫琴科和屠格涅夫,也会记得翻译介绍这些作品的戈宝权先生。

知道戈宝权先生是在少年时,认识他是在青年时。70年代父亲(王仰晨)在人民文学出版社负责鲁迅著作编辑出版工作,戈先生是在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同时受聘为《鲁迅全集》编注工作的顾问。碰过几次面,我喊他戈伯伯。

1976年夏天,在唐山地震波及之下,北京的公园里马路边到处搭起了防震棚,多数市民暂时离开家,躲进了临时搭建的棚户栖身。当时父母和我各自要上班,不得不送年逾九旬的奶奶住进父亲办公处的防震棚。那一时期,鲁编室是在虎坊路15号一个小院中办公,编辑部的人好像白天晚上都在小楼的办公室里,院子里搭起了用铁管作骨架的帆布大棚,住进来的基本是家属。《鲁迅全集》计划在鲁迅百年诞辰(1981)之际出新版,注释工作非常繁重和紧迫,时为鲁编室主任的父亲因职司所系,很少能兼顾奶奶,所以我也陪奶奶一起住了过来。

可能是在我们来的第二天,戈伯伯也由梁阿姨和一双儿女陪着住了过来。后来听说,是参与《鲁迅全集》注释工作的陈琼芝老师去走访他,发现他既不能安居于四层楼上的家中,便置身楼道口处,以瘦长的身躯伏在矮桌矮凳上读写。陈老师转告了这个情况,父亲便提请戈伯伯迁过来,而他住进来以后,也方便了鲁编室同人向他请益某些注释方面的问题。这个院子的东面有一排平房,院门就开在这排平房中间,戈伯伯住进了大门北边的第一间,奶奶住进了第二间,其他人都是住在大棚里。平房与大棚近在咫只,能看见奶奶是在躺卧或是在枯坐,也能看见戈伯伯是在读书或是写字。

那时我在邮局要上夜班,也就是说,并不是夜里才睡进大棚,差不多有一半时间,白天也是在大棚里过的。白天在大棚里的时候,也不全是睡觉,不睡觉的时候,也不全是陪奶奶。偶尔也和戈伯伯家的妹妹和弟弟一块儿,或在大棚里看些闲书,或是拥到戈伯伯房里打一个转。戈伯伯那时绝对不年轻了,从外形上说,印象深的是他高高的身量和微微的驼背,还有他的高度弱视。也许因为“腹有诗书”,弱视不减他精神的矍铄,他身上蕴藉的学养和精神追求,似是一种感受得到的光华。

那时我在自修日语,又因为贪玩而首鼠两端。父亲曾把鲁编室孙用先生的事讲给我听,孙伯伯是在邮局勤奋自修成为一名学者的,他与鲁迅先生的交往更是一段佳话。无独有偶,戈伯伯也曾把唐弢先生早年勤奋自修的事讲给我听,唐先生也是《鲁迅全集》编注工作的顾问,同样是一位出身于邮局的学者。也许戈伯伯没对我说过,也许我没记住,那以后很久我才知道,戈伯伯虽是读了大学的,可在他翻译生涯中至为重要的俄语,也是靠自修掌握的。

在那些差不多是朝夕相处的日子里,我是亲睹了戈伯伯工作的勤奋,作息的有序。在他休息时,也与我们说些闲话,曾听他说起紫禁城,对各处宫殿和诸般陈设,颇能娓娓道来,可知他对建筑和名物之学也有兴趣。曾有一晚,戈家姊弟约我去打扑克,我说好啊,我安顿了奶奶就来。可是一会儿他们又怏怏地过来说,不玩了,原因是戈伯伯对他们说了玩物丧志的话。后来我想,他们姊弟既然带着扑克,平时戈伯伯大约也是不干涉的,这次的干涉,很可能存在不愿影响我的成份吧。

至今不明白的有一件事,就是戈伯伯为什么如此弱视,却又如此偏爱细小的字体。他的字迹非常细小,这与父亲还有孙用伯伯颇为相似,而他们的视力不好也是相似的。如果在三人里再做排列,字迹小是以戈伯伯为最,父亲次之,孙伯伯再次之;视力弱也是以戈伯伯为最,孙伯伯次之,父亲再次之。考虑到父亲比两位伯伯都要年轻,我怀疑字迹的大小对视力的影响是成正比的;父亲到晚年以后,也是深受目力不济之苦。戈伯伯的妙处是,不只在书写中才用小字,他负责编辑的《普希金文集》(时代书报出版社1947年旧版),内文的用字就是非常之小,大约是6号铅字,那真是戈伯伯的风格,非常另类。40多年后出版的《戈宝权译文集?高尔基小说论文集》和《中外文学因缘——戈宝权比较文学论文集》两种书,前者在湖蓝色书脊上采用了极细小的6号铅字印成书名,让我一下子就想到他的手迹,后者书脊上面“北京出版社”几个字,也是用的小5号字。我怀疑这两种书的装帧都是作者参与了意见,采用如此的小字,印上厚度2、3公分的书脊,我再没见过第三种这样的书了。

戈伯伯在外国文学研究和翻译方面的贡献,已成丰碑。他的鼓励和关爱,曾使我产生见贤思齐的念头,而孙用伯伯和唐弢先生的榜样,几乎灌输给我一种宿命,那就是要像他们两位那样,在邮局里变身为一名学者。地震很快就闹过去了,接着我从邮局调去了一家图书馆,在那里我继续学习日语,并开始发表一些译作。其中有几篇关于鲁迅的译文,被几种研究刊物采用过,时间最早篇幅最长的是《鲁迅和裴多菲》一文,当时曾兴冲冲地拿到戈伯伯家献宝。回首去想,那是何等的幼稚,何等的轻狂啊,连“孔夫子门前念百家姓”的俗语也记不得了。戈伯伯藏书宏富,我也偶有受惠。记得有种原版的《日本执笔者大事典》,好像是整整20卷,那时除去北京图书馆,也只在戈伯伯家见过,某次查找一位不起眼的日本作者,还是他亲自代我查的。

后来的事情就说不清楚了。社会变化是如此地让人眼花缭乱,下海、出国、炒股、气功潮起潮落,学界中鲁迅学不再是显学了,读书界是推理、武侠、言情各领风骚。30岁以后的日子过得飞快,40岁以后的日子,更是在加速度中飞逝,浑然不觉之中,就过了知天命的年龄,然而并不知道天命是什么,或许无知就是我的天命吧。我今天的样子,完全说明当初要做翻译家的念头,是不知天高地厚的狂想。最初学习的日文,程度是稀松平常,而后所学的德文英文,完全是愧对人言了。迄今不仅没有成器的译作,而且也基本放弃了文学翻译,飘渺的理想早已堕入现实的泥潭,偶涉译事,也是只谋稻梁,不惮芜杂,莫说是做戈伯伯那样的翻译家,连一名普通的翻译也没有做成。

中间得到戈伯伯家的消息,都是从父亲处听说的了,他的女儿到美国读比较文学了,他的儿子去巴西了,后来戈伯伯举家迁去南京了。再听说他的消息时,我也远在美国了,而那消息竟然就是讣闻了。重返北京时,戈伯伯已经离去快4年了;再过去1年多,父亲也离去了。在居丧的心情里,在父亲的遗物中捡读到梁阿姨的信,想到未能再见戈伯伯一面,想到一在北美、一在南美的那对姊弟,要说心里没有一丝惆怅是不可能的。

虽然没有走上文学翻译的道路,有时还是会想想这上面的事。

文学翻译肯定是费力不讨好的,诗歌翻译则要加个“更”字。诗歌真的是能够翻译的么?什么样的译作,能经得起“信、达、雅”这三重检验呢?举个简单的例子,譬如要用现代汉语表现“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原味能保持么?同理,要用古代汉语表现“培出慰藉的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做得到么?本国语言的互译尚且如此,遑论异国语言?这个想搞清楚却不得其解的问题,在与戈伯伯有亲炙之便的时候没有形成,现在生了出来,怕是再没有机会搞清楚了。

2004年12月

同类推荐
  • 武侠小说史话(大家小札系列)

    武侠小说史话(大家小札系列)

    这是一本漫话式学术随笔,追寻和讲述中国武侠及侠义文化的渊源流变,并以武侠小说的传承发展为研究对象。作者一方面溯源而上,将自唐宋萌芽,以迄于20世纪中国武侠小说蔚为大观的历史,一网打尽;另一方面,则重点梳理明清乃至民国以来武侠小说叙事风格的流变,尤其是对金庸、古龙、梁羽生、温瑞安等人不同作品的风格、特色进行探讨,正视武侠小说在通俗文学中的存在意义。
  • 老舍作品集·散文卷

    老舍作品集·散文卷

    本书收入了老舍的散文近百篇,分为民俗风物、人生人物、谈艺录三辑。老舍先生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凡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等都有笔墨。其用情最深的是北京。他写可亲可敬的母亲对自己的教育,他写资助自己入学读书的宗月大师的慈善,他写自己戒掉抽烟、酗酒、玩牌等不良嗜好,他写自己没有结果的初恋,他写回到新北京后的欣喜,等等。老舍的散文具有鲜明的特点,所写均为真人真事,所感亦为真情实感,文字本色自然,朴实无华,尤其是记录老舍在北平时影响他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的人和事,再现了老舍的性格养成,如同烙在老舍身上的烙印,影响他一生向善行善。
  • 雷公根笔记

    雷公根笔记

    本书的短诗,涉及诗歌的多种主题、题材、语言方式和思维向度,取名为《雷公根笔记》是以雷公根,这种伞状的野生植物,纤小坚韧,朴实自然,自由散漫,生机盎然,星星点点长满了南方的野地。雷公根的这种特性,与这部诗集的追求有某种暗合之处。
  • 草原染绿的爱

    草原染绿的爱

    这块广袤而神奇的土地,悲风嘶马,古朴粗犷。跨世纪的青年一代,从遥远的梦幻中醒来,他们面对退化、沙化的多灾草原,再也不甘于“上马放牧,下马喝茶”的原始方式了,他们要用现代文明来改变遗旧观念,畅想美好的未来。作品所描绘的不单是一对对恋人的生活故事,而是一部民族的奋进曲。打开这部异彩纷呈的草原画卷,你会从牧马人的生活开始,走进蒙古人的全部生活原始文明。
  • 润物细无声:文史作品选读与鉴赏

    润物细无声:文史作品选读与鉴赏

    本书分人物春秋、诗家气象、词中风情、游记四部分。尽管每个人的人生阅历不同,起点不同,各自设定的目标不同,采用的生活方式不同,但我们都面对的是同一个世界,面对的都是人生;尽管人生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命题,大家都在采用加减乘除等不同的方程式来解答这些人生命题,或许得到的答案不尽相同,但愿我们都能有一份自己满意的结果。
热门推荐
  • 世界因你不同:李开复自传

    世界因你不同:李开复自传

    这是李开复唯一的一本自传,字里行间,是岁月流逝中沉淀下来的宝贵的人生智慧和职场经验。捣蛋的“小皇帝”,11岁的“留学生”,奥巴马的大学同学,26岁的副教授,33岁的苹果副总裁,谷歌中国的创始人,他有着太多传奇的经历,为了他,两家最大的IT公司对簿公堂。而他的每一次人生选择,都是一次成功的自我超越。
  • 快穿与魔尊的契约

    快穿与魔尊的契约

    红玉一位高等位面的魔尊,因着不满被长期压着利用,拉着整个位面走向灭亡。在濒临灭亡的紧急关头,天道出现,也只是勉强的不让世界灭亡,关键还是红玉,他灭不了。第一位面,从小长大的青梅与青梅,一个喜欢了一个男人,到最后的一个粉身碎骨,一个重伤。此快穿和别的快穿不是很一样
  • 我的修真分身

    我的修真分身

    新书【最强快递】已经上传,求收藏推荐。…………在一声莫名的雷鸣后,林夕发现在修真界有了一个分身,从此人生天翻地覆……是龙就要翱翔于九天之上,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位面文明的碰撞,无数天骄的对决,无尽之征战,永无止境的血与火……这是一部让人热血沸腾的位面征服史。也是一个誓要诸天尽暗的大魔头成长录。
  • 都市重生成婿

    都市重生成婿

    意外重生成残废女婿?不不不!我站起之日就是崛起之时。什么校花御姐萝莉美女。什么世家豪门千金大少。若有一战,不是你肿(死),就是我断(亡)。不是不战,只是天下大爱。
  • 虚空秦帝

    虚空秦帝

    什么?我死了?......什么?我又活了?......什么?我还是个孤儿?......什么?我成神了?......:“大郎,该吃药了”“!!!!不,我不要吃药。我没病!”异界成神?家财万贯?左拥右抱?霸道总裁爱上小女仆?对不起,这些统统没有。风卷云涌,阴谋诡计,运筹帷幄,腹黑书生......这些也没有......这里只有爆笑,新手大礼包开出臭豆腐你敢信?十连抽全都是谢谢惠顾,不要搞了好吧。当秦立碰上了坑爹的虚系统会有怎么样的火花?欢迎收看今晚的新闻联播…呸~虚空秦帝。
  • 穿越还是重生:强势回归

    穿越还是重生:强势回归

    被心上人与庶妹背叛、下毒、谋害,无论哪一条都是不可饶恕的,她为求自保,跳入湖中,意外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家,到底是穿越了还是重生了,她也不是很明白,反正她还活着就是了……
  • 云仙笑

    云仙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獒王

    獒王

    在美丽的呼伦贝尔大草原上,有一只犬,他是一只藏獒,是藏獒群的獒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鬼王枭宠腹黑嫡妃

    鬼王枭宠腹黑嫡妃

    一代神医杀手惨遭组织出卖魂穿异世斗小妾,欺庶妹看她如何玩转异世大陆一次玩心大发遇到了他一生一世一双人强强联手大陆谁人不知本人小白一枚,请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