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260900000004

第4章 回族民间文学概念、范围和对象

同其他民族民间文学一样,在回族民间文学学科建设的过程中,围绕其概念、研究范围和研究对象进行多次的讨论。特别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的有关回族民间文学概念界定的大讨论,参加讨论的学者既有北京高校的研究者,也有宁夏、青海、甘肃、新疆、云南等地方高校、研究机构的学者。他们纷纷发表文章阐述观点,探讨回族民间文学概念的内涵以及对象和范围。这场大讨论对后来的回族民间文学研究的影响是很深的。

一、围绕回族民间文学范围、概念的大讨论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在中国社会科院文学研究所的推动下,回族民间文学研究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尤其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要遴选什么样的回族文学作品、回族文学作品的选编标准等问题都成为热议的话题。这一次讨论从七十年代末持续到了八十年代中后期。讨论的时间之长,参与谈论的地区和人数之多,在回族文学史上也是少有的。1977年5月《中国回族文学作品选》选编工作会议在宁夏银川召开,会上对回族文学作品的选编标准及其作品进行了讨论,同时,还确定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回族部分”的初选篇目。翌年10月下旬,在甘肃兰州召开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教材编写及学术谈论会上决定由宁夏大学、宁夏文联、西北民族学院、甘肃师范大学、兰州大学、青海民族学院、云南大学共同主持“回族文学作品选”的选编,此后又邀请中央民族学院加入进来。为了配合“回族文学作品选”工作的实施,又次年10月,宁夏大学主办的《回族文学丛刊》正式创刊。创刊号登载了木丛的《建国三十年回族文学概况》一文。文章比较详细地论述了回族的民间歌谣、民间传说和民间故事的基本内容和特点,同时,还提出“要进一步去挖掘、搜集和整理”回族民间文学作品,使丰富的回族文学得以继承和发展。此后,胡振华的《西北地区的回族及其民间文学》提出:“西北地区的回族劳动人民和当地其他民族劳动人民一起,冲破了种种戒律,在漫长的岁月中,仍然创造出了深受人民欢迎的‘花儿’及其他形式的民间文学作品。”从胡振华陈述的内容上看,尽管他没有直接提出“回族民间文学”这一术语,但是,他着重介绍了回族花儿、回族宴席曲,强调了回族民间文学的创作主体是广大的“回族劳动人民”,流传主体还是“回族劳动人民”,这也是对回族民间文学本体特征的总结、归纳。他的这一思想对后来回族民间文学概念的界定影响很大。

随着研究者对回族民间文学认识的深入,1980年,井村在《努力发掘回族民间文学宝藏》一文中提出:“任何民族的民间文学都是人民的口头创作,反映各个历史时期人民的真实生活、思想、情感和愿望。”井村这一观点对后来的回族民间文学概念的界定影响很大,也由此将回族文学范围大讨论推向高潮。这一时期,在北京、宁夏、甘肃等地各类报刊杂志上相继发表了胡振华的《也谈回族文学的范围问题》、白崇人的《应该对古代回族文学进行研究》、杨继国的《回族文学的范围应以作品划分》、******的《回族文学的范围应以作者划分》、晏旭的《也谈回族文学界线、范围的划分》、冬梧的《关于回族文学范围的一点看法》、李镜如、田美玲的《作品内容与作者族别的和谐统一——也谈回族文学的研究对象》、岑光的《回族文学刍议——对回族文学范围的看法》、李维跃的《浅谈回族民间故事的民族特色》、柯杨的《回族“花儿”——出门人的歌——临夏“花儿”族属问题探讨之一》等文章。这次大讨论的目的是想进一步厘清回族文学的性质、概念和范围,确立回族文学学科地位。而且,参与者都以极大的热诚投入到这场大讨论中,《宁夏日报》还专门开辟了“回族文学评论专页”,《宁夏大学学报》、《朔方》、《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等刊物也相继刊登了有关回族文学的研究论文。其中岑光在《回族文学刍议——对回族文学范围的看法》一文提出了判断回族文学的四点意见:一是以作品所反映的生活内容作为取舍的标准;二是以作者族别为标准判定回族文学的标准;三是兼顾作者的族别和作品的内容及特色两个方面,即只有回族作家写的具有回族特色的作品;四是从作者族别和作品特色出发,既把回族作家反映回族和其他民族生活的作品看作回族文学,也把其他民族作家反映回族的作品列入回族文学。他认为“以作者来划分回族民间文学,就是指那些回族人民创造的在回族中流传的,得到回族群众承认的作品。”这一观点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同。后来,由李树江主编的《回族民间文学史纲》基本采用这一观点。该书提出了回族民间文学作品范围三点标准:1、回族劳动人民口头创造的作品;2、在回族人民群众中流传的作品;3、具有回族特色的作品。

这次大讨论的另一个热议问题就是回族民间文学的概念。在井村提出的民族文学概念之后,杨继国在《回族文学的特点与范围》一文中明确提出:“(回族文学)是回族人民群众口头和书面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它是回族人民心血的结晶,是回族人民精神生活的花朵和果实。”显然,杨继国的观点与井村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处,他们都强调了民族民间文学或回族民间文学是人民的口头创作,是民族情感、精神的成果等。但是,这一观点太过笼统,缺乏更进一步的理论论证,因此,限制了对回族民间文学学科本体的把握。后来至1984年,李树江主编《中国回族民间文学概观》对回族民间文学概念进行进一步的阐述,并指出:“回族民间文学是回族劳动人民社会生活反映的产物。它的创作和流传,讲述和咏唱,始终伴随着回族劳动人民的社会生活。”而后,1985年,李树江和******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故事丛书·回族民间故事选·前言》中也将回族民间文学表述为:“回族民间故事是回族人民的口头创作,也是回族人民历史的再现和记录。”至此,有关回族民间文学概念的讨论暂告一个段落。

总之,以上的观点,大都是从一般意义上来界定回族民间文学,带有时代的局限性。但是,这场关于回族民间文学概念、范围的大讨论,从客观上,促进了回族民间文学研究的深入,也带动了对回族民间文学作品的搜集与整理,也就是在这一时期,宁夏、新疆、青海等地相继出版了一批回族民间文学作品集。

二、回族民间文学的概念

回族民间文学应该是从民间文学本体出发的复合型的概念,即含有民族的属性特征、民间文学的本体论特征、文学的审美属性特征和生活属性特征。所以,回族民间文学的概念包含了三个层面的含义:

第一、回族民间文学应是一个族属概念。从这一概念出发,既强调民间文学创作者和接受者的民族身份,更强调其内容的回族化。它突出表现在三方面,(1)回族民间文学是特指族群意义上的口头文学,因此,创作者的民族身份是识别作品归属的最重要的标准。(2)由于回族居住呈现“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他们与周边民族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一些汉族或其他民族的神话、传说和故事等传入回族地区,在回族民众中也广为流传。这类文学作品该如何处理?我们以为,判断它们是否是回族民间文学,要看其是否有回族民众的加工、改编的痕迹。也就是说,经过回族民众加工、改编的作品具有了回族文化特色,并在回族民众中广为流传,也应属于回族民众的创作。这一标准是否逾越了族属概念的含义?应该说,各民族的民间文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文学,它是以口头表演的方式存在的,这种口头表演从来没有一个最后的定稿。而且,各民族的民间文学的创作和传承是在特定场域中进行的言语和情感的交流。回族民众在与其他民族的交流过程中,不仅仅是接受他们的口头表演的内容和形式,还融入了本民族的话语和情感,这是文学创作民族化的过程。因此,这种由回族民众参与的再创作,并烙上回族话语和情感痕迹的作品,应该属于回族民间文学作品。(3)由于回族先民主要是唐朝至元朝来自中亚地区的信仰******教的波斯、阿拉伯等国家番客、工匠、兵士等,在他们身上或多或少都保留了阿拉伯文化的特色,特别是受阿拉伯文学的影响,至今回族民间文学中还残留着阿拉伯文学的痕迹。例如回族民间故事《阿力巴巴的故事》、《黑马张三哥》等就是《一千零一夜》的《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嫉妒者与被嫉妒者的故事》的异文本。因此,阿拉伯、波斯以及中亚地区的口头文学也是回族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回族民间文学是与回族作家文学相对应的一种口头文学。它是回族民众的集体创作,通过口耳相传的形式,在回族民众之间横向传播的同时,又通过代代相传的纵向传承方式进行传播。又因为回族民间文学在口耳相传的过程中,其内容总是根据讲述者的变换,或讲述环境、听众等不同,有所变异。所以,回族民间文学具有口头性、集体性、传播与传承、变异性、民族性与包容性等特征。

第三、回族民间文学是一种口头文学样式,它与其他文学一样具有审美的特质,但它又不等完全同于文学,它还“具有浓厚的生活属性,民众在表演和传播民间文学时,是在经历一种独特的生活。一般不会意识到自己在从事文学活动,民众的创作活动,基本上是一种无意识或下意识的。”所以说,回族民间文学既是文学的,也是生活的,既是审美的,也是文化的。

三、回族民间文学的范围和对象

回族民间文学是回族民众集体创作和传承的口头文学。回族民众以及他们的口传创作作品和口头创作活动都是回族民间文学研究的范围和对象。由此,首先要确定的是“回族民众”包含了那些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由于受到中国民间文学理论的影响,回族民间文学也将自己的研究对象定义为“回族劳动人民”或“回族人民”。李树江和******主编的《回族民间故事选·前言》说:“本书所涉及的回族人民生活都是过去时代的内容,除少数古代神话和传说外,经济形态主要表现为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大部分回族人口是农民,他们的土地少,生活贫困,其中一部分兼营小商业,城镇中的回民主要是小商贩和小手业者。回民经营的传统行业主要是清真饮食、运输、皮革、香料、珠宝。牧区的回民则以牧业为主。长期以来只有少数回族地主、官僚过着富裕、淫逸的生活,而广大回族劳动人民职业极不稳定,许多人不得不扛长工、打短工,赶脚、拉纤或者被抽壮丁。”显然,这里的“回族人民”不单纯是一个阶级地位的划分,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地位的划分,也还是社会文化阶层的划分。这一点与当时钟敬文在《民间文学概论》提出的:“在我国长期的封建社会和近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民间文学主要是农民、手工业工人、近代产业工人,以及出身于社会下层、活动在农村和城市的民间艺人的创作。”的观点比较接近。然而,回族民间文学的范围与对象仅仅限定在生活在广大乡间社会的回族农民、牧民,以及城镇中的小商贩、小手工业者等,显然过于狭窄,尤其是进入当代社会后,这一定义已很难适应当代回族民间文学研究视野。又由于,回族民间文学研究既要关注于历史上的回族民间文学,更应该关注现实的回族民间文学,因此,回族民间文学的范围和对象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回族民间文学的范围与对象应该是以全体回族为对象,既研究他们的口头叙事性作品,也要研究他们的生活活动,尤其是围绕他们的口头创作而展开的一系列的物质的、精神的活动。只有这样,才能真实地反映出回族民间文学的全貌。

同类推荐
  • 土眼洋事之万国聊斋

    土眼洋事之万国聊斋

    《点后斋画报》,它像一个巨大的橱房,既遇映射出西方的巨大投影,也反映出国人对西方文化的最初印象。人们从这份画报上可以看到有矣西方的种种事像:外国的总统和国王,贵妇与时装,天上飞的气球,地上跑的机车,水里走的轮船。当然,也有大最也不知道是谁编出来的“人咬狗”的奇闻怪事。国人也因此知道了,洋人也有男欢女爱,也有贪生怕死,也有凶杀和恶行,有一切中国人也能有的爱好和毛病。虽然,我们的画师画的无论哪一国的洋楼,都是租界的产物,画面上一股洋泾浜味。官方的战报也跟民间的战事传闻一样有着报喜不报忧的习惯……
  • 中华典故(下)

    中华典故(下)

    典故,就是古书中的经典故事。每一个典故大致由出处、故事、含义三部分组成。中华文化渊源流传,每一个典故的背后,都有一个激动人心引人思索的历史故事。
  • 中华成语故事(第八卷)

    中华成语故事(第八卷)

    本书辑录古典文学语言的精华,它言简意赅;形象生动,成语故事则让儿童在妙趣无穷的故事中熟知一定的成语。从而对学习语言产生浓厚的兴趣,对儿童丰富词汇、增长知识大有益处。科学研究表明儿童在学龄前及小学低年级这一阶段是知识启蒙,道德启蒙的最佳时期,这些内容健康,浅易显懂的成语故事,必将会使儿童终身受益。
  • 中华民俗常识一本通

    中华民俗常识一本通

    历史就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传承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中华民俗常识一本通》再现古代中国社会的生活景观,让现代的生活状态找到它的每个历史渊源。
  • 全本绘图山海经·五藏山经

    全本绘图山海经·五藏山经

    《山海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具有百科全书性质的典籍,同时也是一部记录中华民族地理大发现的伟大著作,它记述着那个时代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它记述着中华民族文明与文化的生存与发展,以及这种生存与发展所凭依的自然生态环境。
热门推荐
  • 二战史·救世伟人

    二战史·救世伟人

    本书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全世界最著名的领袖人物事迹,精彩万分!
  • 凡人意识

    凡人意识

    什么是意识?是所有生物都拥有意识,还是人类独有?察觉杀气果断反杀,遭遇GANK提前离开,意识存在万物之间。在不断萎缩的世界反面,少年背负起旧神的灵龛,从灰暗的历史中走了出来,决定带给凡人们新生。
  • 九霄雷府

    九霄雷府

    雷千,因为一场拍卖会上拍到神秘古玩被卷入异世,从此万法证道,唯雷独尊,平步青云,九霄雷府!
  • 谬夜星空

    谬夜星空

    如果说,天使,恶魔,人鱼,精灵,吸血鬼……真正存在着这个宇宙之中,在一个名为乕花星系的美丽星系。浩瀚的宇宙孕育了无数的生命,原来的宇宙只是一个如同黑夜的地方,宇宙中心存在着一位孤独的天神。他创造了无数个天神与星球,千亿年的时光,death发动了战争,如同地狱般的世间,黯昼神与他的妻子,十二星座天神与他们的伴侣,用生命结束了战争,以封印结束。无数个时光,封印松动,天神们再次回归,再一次爆发的战争,是毁灭,还是重生?
  • 鬼王的千年鬼妻

    鬼王的千年鬼妻

    前世作为祭品,只能在棺材中度过漫长的千年。当终于突破封印重见天日,进入一个将死之人的身体,本想默默的享受生活,却没有想到,到哪都可以遇见渣爹。居然要让自己去替嫁,既然你无情,那么我就不必留情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傲世七侠传

    傲世七侠传

    天界北斗七星下界,化作了七道流光溢彩的流星,奔向了远古的七星大陆……七星大陆上,帝国、宗派、联盟林立,彼此之间战乱频繁,征战不休,忽一日,冥界大军大举侵犯七星大陆,此时北斗七星化作的七侠,也是应运而生……人类与冥界的绝世大战,就此爆发!天魔是个新人,还需要各位的多多投票与大力支持!
  • 史上第一青楼

    史上第一青楼

    通宵玩游戏,竟然穿越到了异界的一个少年掌柜身上。尤其得知是被饿死的少年掌柜,林迟只感觉好方啊。索性得了个最强青楼系统,从此原本混吃等死的林迟,有了一个惊天动地的目标——建立史上最强的青楼。双儿?贴身丫鬟。雪女?来,跳个舞。黄蓉?给我烧个满汉全席。小龙女?哈哈,暖床丫头终于有了。......林迟郑重启示:本青楼只卖艺,不卖身
  • 穿越之漫漫人生

    穿越之漫漫人生

    看遍浮世繁华,略尽人间沧桑。大江淘尽,会留下谁的篇章?月明星稀,谁在夜下独唱?弹百年琴,立千年誓。唯一人,亘古同愁,万古长青。
  • 但付深情锁君心

    但付深情锁君心

    火光冲天,席卷了整个屋子,浓烟刺的人眼睛生疼,但我依旧努力的睁大眼睛,我在寻他,像是临死之人贪恋着最后一点光,我看到他疯了一样冲进来,可偏偏那些华丽的幔帐,朱红的殿宇,在一瞬间轰然倒塌……少年时的许诺,便是一生的追望。我们或相爱,或相恨,或相怨,或相离,最后的最后,留下的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