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260900000030

第30章 西北花儿的类型

回族花儿是在其特有的地域环境、特有的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以及回族民众特有的审美心理的基础上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它受汉族、藏、蒙古等周边民族的影响很大,并与他们的民歌形式以及民歌内容相互借鉴,互为重叠。回族花儿是用汉语创作和演唱的。

一、花儿的类型

花儿,又称少年,民间也称之“野曲”。回族花儿是“回族群众在即兴而歌、有感而发时运用口传心授而来的音乐形象和语言习惯来表达情感是自然的。阿拉伯语的音调、节奏、修辞方法和表现手段对回族民间歌谣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从很多回族民歌的调式中可以找到阿拉伯——波斯音乐的韵味,而一些回族歌谣里又明显地出现阿拉伯语的句式和叙述方式,这是回族歌谣丰富多姿,变化多端的主要原因之一。”花儿的演唱十分灵活自由,既可以男女对唱,也可以数人群唱,或一人独唱。曲调悠扬、辽亢,而又婉转、沉郁。曲词平白朴实,直抒胸臆。曲式多种多样,曲令多姿多彩。据《中国花儿曲令全集》一书编选了360首花儿,其中河湟花儿令143个,曲340首。洮岷型花儿令7个,曲20首。

花儿主要流传在西北地区的回、汉、藏、撒拉、东乡、土、保安、裕固等民族中。因其流传地域、曲式、曲调的差异,通常将花儿分为河湟花儿与洮岷花儿二大系统。回族花儿属于河湟花儿系统,但在曲式、曲调和语言上,回族花儿显现出了本民族独有的民族特质,使其成为河湟花儿中最鲜活的民歌之一。2006年,回族花儿与洮泯花儿”、“河湟花儿”并列进入了******、文化部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它们又被列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一)河湟花儿

河湟花儿也称河州花儿。它主要流传在黄河上游与湟水交汇的临夏地区与青海东部,以及宁夏、新疆等地。河湟花儿包括甘肃临夏花儿、青海花儿、宁夏山花儿、新疆花儿等。相对于洮岷花儿,河湟花儿的曲牌最多,流传范围最广,传唱的民族最多。在青海湟水至甘肃河州、宁夏六盘山、新疆昌吉等地的汉、回、藏、撒拉、东乡、保安、裕固民族杂居相处的地方也是河湟花儿流传最密集的地区。因此,“从整体而言,花儿曲令的民族属性具有一种多重的特征。也正是这种多重性,才导致了一个特殊的结果:同一民歌品种中的曲目产生了不同民族的分支。这是在当地多民族杂居的特殊环境影响之下,民歌文化中出现的十分独特而有趣的现象。它在我国其他地区,的确是很少见的。花儿的曲调也被称为“令”或“曲令”,河湟花儿的“令”有很多。据《中国花儿曲令全集》共收录的河湟的花儿曲令有一百四十三种。主要有河州大令、河州二令、河州三令、白牡丹令、尕马儿令、尕花儿令、水红花令、三起三落令、二梅花令、六六儿三令,等等。其中各民族的曲令有撒拉令、孟达令、黄花姐令、保安令、土族令等。又由于在河湟地区居住“回、撒拉、东乡、保安都是信仰******教,使这一流派的‘花儿’不仅音乐上带有‘回调’的特点,语言上也不可避免地带有******民族文化色彩。也正因为如此,‘河州型花儿’在西北地区回族相对集中的地域流传较广。”有关河湟型花儿的分类方式大致有二种。一种是民间惯常的分法。即把河湟型花儿分为“散花”与“本子花”。散花也称“草花”,指单首独立的短篇花儿。本子花又称“本事花”,是指成本成套的带有连续性的长篇花儿。

另外一种是根据河湟花儿篇幅的长短,分为短歌型和长歌型。其中,以短歌型河湟花儿数量为最多,长歌型河湟花儿数量相对较少。还有人提出,在短歌型河湟花儿和长歌型河湟花儿之间还有一种类型的河湟花儿称之“分时联章”花儿。这类花儿主要围绕同一主题,按照某种时序对同类歌咏对象进行组歌性联唱,比如按四季、五更、十二时辰和十二月等。相对来说,“分时联章”型花儿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与短歌型河湟花儿存在很大差异。但是,它与长歌型河湟花儿非常接近,这类花儿应该划归于长歌型花儿。

1、短歌型河湟花儿以四句、六句、五句为主,也有三句、八句,但相对较少。其中四句一首又分二种型式,一种是齐头其尾式,即四句中每句的字数相同,上下整一。齐头其尾式花儿有七言、八言和九言。另一种是单双句交错式,即四句中,一三单句为单字尾,二四双字为双字尾。

四句齐头其尾式:山上的黄羊下山来,

平川的大地里卧来。

打个转身伴个里来,

身靠往胛子了坐来。

四句中每句八言,上下整齐。每句句尾都有“来”字,韵脚整一。

四句单双句交错式:花儿本是心里话,

不唱是由不得自家。

刀刀拿来头割下,

不死了还这个唱法。

第一、三句为七言,成单数;第二、四句为八言,成双数。句尾“话”、“家”、“下”、“法”的韵脚统一。

六句一首的短歌型河湟花儿也称折断腰式、两担水式。它可能是在四句型花儿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也就是说,它在四句型花儿的第一、第三句中间,插入一个三字或四字的半截句,如同将整首花儿拦腰折断一样,因此而得名,如下:

原四句型花儿:大燕麦出穗索落落吊;

歇地里种胡麻哩;

一对儿大眼睛水合合笑;

笑眼里说实话哩。

以上四句型花儿进过扩充,变为六句“折断腰”型花儿后

大燕麦出穗索落落吊,

吊索索,

歇地里种胡麻哩,

一对儿大眼睛水合合笑,

笑合合

笑眼里说实话哩。

四字折断腰型:一对驮骡子走宁夏,

驮一回嘛,

回来者捎了袋枣儿,

樱桃小口糯米牙,

说一句话

赛过了百灵鸟儿。

河湟花儿中还有五句一首的短歌。一般认为,五句型花儿是从六句型花儿演变来的,它不似六句型花儿要在第一句、第三句后折断二次,而是在第一句或第三句中间折断一次,因此,六句折断腰型也称双折腰,五句折断腰型称单折腰。

五句单折腰型有在第一句后折断,称前折腰;也有在第三句后折断,称后折腰。如下:

前折腰型:一对骡子走泾阳,

江南的茶,

洛阳的凉水(哈)灌上,

尕妹好比甘草香,

做上个香包儿带上。

后折腰型:上街里修下的面店子,

下街里修下的酒坊,

妹妹好比银镯子,

仓琅琅响

戴不到哥哥的手上。

此外,短歌型河湟花儿中还有一些是二句、三句、八句等,但这类形式的花儿数量极其有限,影响不大。河湟花儿有相对固定结构型式和曲调,所以,有关河湟花儿的创作要领,在民间流传着一首歌谣“单句单字尾,双句双字尾,短句加在腰,单双折腰美。”这首歌谣非常形象化地总结出短歌型河湟花儿创作要领,也描述了河湟花儿的形态特征。

2、长歌型河湟花儿多以男女对唱形式进行表演,民间称之“对唱歌”,也有一个歌手单独演唱。其结构形态有二句一组(章)、四句一组(章),再由若干组(章)组成一首长歌。内容有叙述历史人物的,还有描述青年男女情感、民众生活状态的,如“五更曲”、“十二月歌”、“送情哥”、“尕豆过兰州”、“马五哥与尕豆妹”、“紫花儿”等。一般来说,长歌型河湟花儿长与回族民间叙事诗关系密切,许多回族民间叙事诗是以河湟花儿的曲式、曲调的型式进行演唱的。也可以说,回族民间叙事诗也是长歌型河湟花儿的另外一种表达型式。有关这一点,在回族民间叙事诗一章中会进行较详尽的论述,在此不再赘述。

河湟花儿发祥于河湟地区,演唱者大都是回、撒拉、东乡、保安等民族。在回族相对集中的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政和县形成了一年一度的花儿会,即松鸣岩花儿会。松鸣岩“花儿会”的会期是在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六至二十八。据说,大约在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时任河州军民指挥使的刘钊巡视到松鸣岩,他见此地山青水秀,就依山筑建了松鸣岩寺。此后,松鸣岩寺成为当地著名的佛教寺院,每年农历的四月初八(释迦摩尼的诞辰日)“浴佛节”都要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届时,周边的各民族民众汇集于此,有的礼佛朝拜,有的漫歌尽兴。久而久之,松鸣岩的“花儿会”也成为最重要的盛会之一。直至现今,由于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天气还未转暖,当地气温还很寒冷,尤其山上的海拔高,气温更低,不利于活动,所以,就把浴佛节和花儿会推迟到农历四月二十六至二十八。目前,一年一度的松鸣岩“花儿会”已经成为传播与传承河湟花儿最佳场所,也是展演回族花儿的最佳舞台。

(二)洮岷花儿

洮岷花儿主要流传在甘肃的洮河、岷山地区,以莲花山为中心,故又称“莲花山花儿”、莲花山曲调。它分为“南路花儿”和“北路花儿”。“南路花儿”以岷县二郎山花儿会为中心;“北路花儿”以康乐县莲花山花儿会为中心。主要在汉、藏、土等民族中传唱,当地的极少数的回族也有传唱的。

从花儿型式上分,洮泯花儿可分为“本子花儿”和“散花儿”。“本子花儿”属于长歌型洮岷花儿。它主要是指成本成套的演唱与历史人物故事和民间传说有关的内容,诸如《三国演义》、《西游记》、《白蛇传》、《梁山泊与祝英台》等。“散花儿”属于短歌型洮岷花儿,有三句、四句、五句、六句、八句等型式,其中,以三句、四句、六句型式居多。短歌型洮岷花儿的内容多为歌者触景生情、即兴创作的短歌,唱词的字数、行段都很自由,一般都押韵。其中,一韵到底,称为“单套子”,一首花儿中押两个或三个韵脚的称为“双套子”。

洮岷花儿的曲令有10多种,代表性的有莲花山令、扎刀令、阿乌令等。曲调高亢、嘹亮。一般情况下,它的首句有固定兴句,并多以眼前的事物为主,独具特色。如动物、植物和生活物品等。它的韵脚丰富,变化自如,极富生活情趣,如:

六句型:杆一根,两根杆,

你合柏木长得端,

把你截成轱辘解成板。

镰刀割下腰着呢,

阿姨把你问着呢,

问着肉板阿达用着呢。

洮岷花儿的单套型式大都是三句、四句和六句,且一韵到底。而每句的字数变化较大,非常灵活。而双套型式,是用几个二句或三句型式连缀而成,两句或三句一联,奇偶句分别压韵。

三句型:日头跌着云眼里,

四山的水像水淹呢,

阿达我的人喘呢?

四句型:十八条骡子走泾阳,

回来了走一趟巩昌,

这一趟去了嫑希望,

再一趟把尕妹引上。

三句式双套子:你像园里大丽花,

折到我的柜上插,

看见花儿忘不了。”

再加一段:活着一回连你离不开,

死了装进一个棺材,

变成一对蝴蝶来。

此外,短歌型洮岷花儿有相对固定的曲式、曲调。一般来说,三句型是由二句型短歌型洮岷花儿发展来的,四句型和六句型也是由二句型或三句型短歌型洮岷花儿衍生而来的。为什么会发生如此的变化?这与歌手的即兴创作有关。因为,歌手们为了使曲调能充分展开,可能会增加句子、增加组(章);而为了使曲调更加紧凑,也可以减少句子或组(章)。由此,也就有了洮岷花儿的型式的多样化,演唱起来自由灵活。每年农历五月中旬的“二郎山花儿会”和六月初“莲花山花儿会”都是洮岷花儿最重要的花儿会。

(三)回族花儿

回族花儿也称干花儿、山曲子、野花儿,属于河湟花儿体系。它的句式、型式是在继承古陇山民歌“三句一叠”的基础上多以单套短歌的形式即兴填词演唱而来的。它的音乐继承古陇山徒歌的特征,吸收信天游、爬山调、洮岷花儿、河湟花儿以及******音调的多种因素逐渐形成。“这些民族文化因素的强力渗透达到一定程度,有时会使某种山歌发生质的改变,甚至融入到其他民歌品种里面。……形成一种新的民歌品种———“山花儿”,又叫“干花儿”或“土花儿”,主要流传在宁夏南部的六盘山区以及同心县一带,其它地区较为少见。”回族“花儿”的节奏丰富,旋律性很强,塑造的艺术形象生动鲜明、绚丽多姿。2006年,宁夏申报的“回族山花儿”与甘肃的“洮泯花儿”、青海的“河湟花儿”都进入了******、文化部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花儿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回族花儿的分类方法有二种,一种是按照回族花儿篇幅的长短来划分,另一种是按照回族花儿的分布地域来划分。按照花儿的篇幅来分,回族花儿分短歌型和长歌型。短歌型大都为“三句”、“四句”、“五句”、“六句”(折断腰),其中以“四句”型居多。据《中国歌谣集成·宁夏卷》收录的五百六十二首回族花儿,其中四句型占百分之九十八,六句型仅占百分之二。可见,四句型花儿是回族歌手最喜欢采用的形式。长歌型多以歌咏青年男女爱情、表现民众生活疾苦、欢乐为主,也有一些是以历史人物或有影响的历史事件为内容的。由于这类花儿注重叙事,篇幅也比较长,所以,也称叙事性花儿,属于回族民间叙事诗范畴。比较有影响的回族叙事诗有“马五哥与尕豆妹”、“紫花儿”等。长歌型花儿大多采用二句一组或四句一组的形式,也有的极少部分采用四句一组夹杂三句、五句、六句的。

按照花儿的分布地域来分,回族花儿可分为:宁夏六盘山花儿、新疆回族花儿、青海回族花儿、甘肃回族花儿四种形式。其中,青海和甘肃都是河湟花儿主要流行地区,回族也是河湟花儿的主要演唱者和和传播者。无论是从花儿的体系上,还是花儿的型式,都是属于河湟花儿。回族干花儿和新疆回族花儿都属于河湟花儿,都是在河湟花儿的衍生出来变体。

1、宁夏六盘山花儿

宁夏六盘山花儿主要流传在宁夏南部六盘山地区的西吉、海原、固原、同心等地。另外,在宁夏黄河流域的吴忠、中卫、中宁等地也有流传。宁夏六盘山花儿也称山花儿、六盘山花儿,它在宁夏地区的回汉民族流传范围广,影响也很大。从花儿的体系划分来说,六盘山花儿属于河湟型花儿的一种。但因地域、文化、宗教等因素,它的歌词形式除保留了河湟花儿的格式外,还吸收了当地的民间小调,以及信天游、爬山调等其他山歌的特点衍生出一种变体。此外,六盘山花儿的曲式和曲调自成体系,与其它地区和民族所唱的花儿有比较明显的区别。其结构形式多样,灵活自由,除有保留了与相近河湟花儿的特征,比如四句或六句一首的单双交错,奇偶相间的格律。也有吸收了信天游和民间小调的结构形式,即二句一节组成四句或六句一首。其代表曲目有《花儿本是心上的话》、《心儿里还牵着呢》、《想你想你这么个想》、《看一趟心上的尕花》等。

宁夏六盘山花儿大都以情歌为主,也有少部分的生活歌。其结构型式多为短歌型花儿,多为四句一首,也有三句一首、六句一首的短歌型花儿。

四句型:白拉拉的/手来/绣牡丹,

肩膀上/挎得是/黑线线。

丝绸线/拧成/头绳了,

朋友/维成个/仇人了。

以上四句型花儿分上下二节(段),上半节二句都是9言一句。第一句是四言/二言/三言,第二句是三言/三言/三言,二句的尾字押韵;下半段二句是7言一句,第三句是三言/二言/三言,第四句是二言/三言/三言,二句的尾字同字同韵。四句都是单字尾。从这首花儿的句型结构、节奏、音韵来看,受信天游、爬山调的影响比较大。

四句型爬山调:男:大青山/高来/乌拉山/低,

娶老婆/不如/搭伙计。

娶上个/老婆/扎下/一条根,

维上个/朋友/一场空。

四句型爬山调分为上下二节(段),上节二句,分别是9言和8言。其节奏是,第一句三言/二言/四言,第二句是三言/二言/三言;下节二句,分别是10言和8言。其节奏是,第三句是三言/二言/二言/三言,第四句是三言/二言/三言。四句都是单字尾。

一般来说,爬山调的演唱习惯都是二句一停顿,于是,形成了二句一首的型式。二句的字数不定,多以6言、7言、9言为主,句尾多是三字尾。歌词多用双生叠韵、衬词。一般每句上下二句都有一、二组叠字重音。反观六盘山花儿的句型结构,与爬山调很类似,也是二句一节,四句句尾都是三字,歌词中采用了“白拉拉”、“黑线线”双生叠韵词。显然,有爬山调影响的痕迹。这种变体花儿在六盘山花儿中比较常见,它也是六盘山花儿的特征之一。

宁夏六盘山花儿的演唱形式大致分为单唱、对唱、合唱、联唱四种。单唱,也称“漫花儿”。一般由一人演唱,可以即兴发挥。演唱也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可在田间、路上、随处都可以唱,随意性强。对唱也称“对花儿”,有男女对唱,或同性二人或二人以上对唱。对花儿考验的是歌手的唱功,好的歌把式,通过对花儿可以赢得大家的尊敬和拥戴。合唱也称“合花儿”,由一人领唱,众人合唱。联唱也称“联花儿”,是将不同调式的“花儿”连接起来演唱。联花儿要求花儿的调式上要有起伏,节奏有变化。联花儿对歌手的要求很高,歌手既要有较丰富知识,对花儿的各种曲调也要十分熟悉。简而言之,宁夏六盘山花儿是花儿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粗犷豪放的气质,浓郁的乡土气息,质朴简洁的语言,以及鲜明的民族色彩成为回族文化的标志性符号。

2、新疆回族花儿

新疆回族花儿主要流传在在昌吉回族自治州的阜康、奇台、吉木萨尔、米泉、玛纳斯、呼图壁以及焉耆回族自治县等回族聚居区。有研究者把新疆回族花儿称为“飞区花儿”、“飞地花儿”。所谓“飞区”、“飞地”是指一个地区的某民间文艺超越高山大川,远距离流行另一个地区这种现象。”也就是说,新疆回族花儿并非本土产生,它是从甘肃、青海和宁夏地区传入到新疆的,而传播花儿的人就是上述三地的回族。在新疆回族中流传着这样一首花儿:逃难者新疆省安了家,/天山下种了个庄稼,/唱“花儿”想起了大河家(甘肃临夏州的一个地名),/忘不了养我的老家。这首花儿比较真实地描述甘肃的回族逃难到新疆的情形。据《新疆民族鸟瞰》记载:“新疆之回族,多来自甘肃,以西宁、河州两处徙入者较多,亦有来自陕西省,故称之曰‘甘回’……散居于迪化、昌吉、乌什、焉耆、吐鲁番、哈密、绥来、伊犁等地”这些由于战争、屯垦、商贸等因素背井离乡回族入居新疆后,也就把家乡的花儿带到新疆,并与当地的民歌音乐相互融合,形成了具有新疆特色的回族花儿。

从花儿的体系上分,新疆回族花儿属于河湟花儿体系。主要源于新疆回族大都来自甘肃、青海地区,而这二个地区又是河湟花儿的的起源地区,所以,新疆回族花儿与河湟花儿的关系非常密切。新疆著名的回族花儿歌手韩生元祖父是清光绪年间从青海省西宁逃荒到新疆的。韩生元出生在新疆的呼图壁县,7岁时父母双亡,被一位甘肃临夏籍回族老人收养。老人擅长演唱河湟花儿,他就跟着学直到老人去世。后来,他成为远近闻名的花儿歌手,不仅能演唱传统的河湟花儿,也独立创作一些新花儿,如:新疆省有一个米泉县,/它好似才开的牡丹,/朝前进来往后看,/前头的大路(哈)更宽。这首花儿采用的是河湟花儿四句一首的形式,双句双字尾,单句单字尾。但花儿的内容已不是传统的河湟花儿的歌词,而是具有新疆特点的歌词。

新疆回族花儿的曲令大约有五六十种,较流行的有“河州大令”、“白牡丹令”、“大眼睛令”、“尕马儿令”、“艾西千散令”等。其曲调形式也受到当地新疆小曲、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的音乐影响,与甘宁青花儿有较明显的差异,如韩生元演唱的花儿:

六句折腰式:花椒树丛是一铺塌,

爬不上,

刺刺儿倒把个手扎,

尕妹子好像是海里的花,

折不上

送上个“花儿”了走吧。

四句式:山里的果子(者)碗口大,

风摆(者)跌不到地下。

阿姐心儿里挽疙瘩,

开心的钥匙(哈)配下。

四句式:张翼德喝断了当阳桥,

吓坏了追赶的曹操。

我看个尕妹是实在的好,

你看好呢么不好?

从以上三首花儿来看,新疆回族花儿与河湟花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都采用了河湟花儿的曲式,比如起兴时套用了河湟“花儿”中传统的唱词。但是,新疆回族花儿的起兴句非常有趣,有的兴句是用历史故事为题,这种兴句比较特殊,一般在河湟花儿和宁夏山花儿中比较少见。

二、信天游和爬山调

(一)信天游

信天游主要流传在陕西北部地区,以及与其交接的甘肃陇东地区和宁夏等地,它是一种民歌体裁形式。一般每首二句,也有多首连缀在一起。信天游的演唱既可以单人演唱,也可以男女双人来演唱。比如《你把哥哥的心扰乱》是采用了男女对唱的形式:

女:有心和你坐一坐,大门上站着个老婆婆。

男:你穿上红鞋大门上站,你把哥哥的心扰乱。

女:胡麻种在菜籽地,想死想活载不要提。

男:胡麻种在山洼洼,咱俩从小有拉搭。(方言,联系、交往的意思)

(二)爬山调

爬山调又称爬山曲、山曲、山曲儿、曲曲儿等。主要流行在内蒙古的西部地区,以及陕西北部、河北张家口一代。爬山曲以二句一顿,每句的字数不定,自由度很大。短句有六、七个字,长句多达十六个字。比如,不唱山曲儿月不明,只有哥哥唱山曲儿才能安住妹妹心。前一句只有八个字,后一句有十五个字。爬山调也可以男女对唱,如《维上个朋友一场空》就是采用男女对唱(节选):

女:人人都说咱俩个好,到如今还没有开个口。

有心和你一搭坐,奴的身子不由我。

男:三十三颗荞麦九十九道棱,二妹子再好是人家的人。

年轻人看着年轻人好,长胡子老汉没事了。

你看下我来我看下你,咱俩个拜成个干姊妹。

信天游和爬山调主要流行在陕西、内蒙古地区的汉、蒙古等民族中,但在宁夏、甘肃等地的回族中间也有流传。据推测,很可能是在内蒙、陕西当地的回族民众受到汉、蒙古族影响。也开始接受、传唱信天游和爬山调。仅《中国民间歌谣集成·宁夏卷》就收录了11首信天游和爬山调,而在回族民间社会流传的信天游、爬山调还有许多,等待挖掘整理。

(三)民间小调

民间小调俗称俗曲、俚曲、小曲、小唱、家曲等。大多时候是在广大农村和小城镇中演唱。每逢过年过节,歌手们相聚联手,走乡串户,到处演唱。民间小调因地域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曲式和曲调。但每一地区的民间小调又有比较稳固的的套曲和曲调,再用当地方言演唱,使得各地的民间小调更具有地方特色,深受当地各民族的喜爱。在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就有许多回族歌手是非常优秀的民间小调的演唱家,其中新疆回族“花儿王”韩生元能演唱上百首新疆民间小调。

新疆民间小调是以新疆方言演唱的一种民歌,它主要在维吾尔、哈萨克、回、汉等民族中流传。韩生元演唱的新疆民间小调的曲目有《落莲花》、《十盏灯》、《绣荷包》、《弟兄三人》、《孟姜女哭长城》、《珍珠倒卷帘》、《走西口》等等,如《十盏灯》:

一盏灯,什么灯?二盏灯,什么灯?

鸳鸯楼上的吕洞宾,二郎爷大战半虚空,

吕洞宾要喝个牡丹酒,二郎的脚下太阳照,

连喝三杯醉汹汹。才知二郎爷显神通。

三盏灯,什么灯?四盏灯,什么灯?

弟兄三人哭紫荆,桃园结义三弟兄,

三人骂活了紫金树,三国英雄人人赞,

紫荆花开叶儿青。刘备关张赵子龙。

五盏灯,什么灯?六盏灯,什么灯?

曹操大发曹家兵,仁贵跨海去东征,

曹操下马传将令,三箭射上东海岸,

活捉活拿赵子龙。白龙马拉在了凤凰山

七盏灯,什么灯?八盏灯,什么灯?

七科崇尚孔圣人,八尊神仙下东瀛,

平人教徙三千整,蓝采和手拿阴阳板,

唯有七十二贤人。四海龙王不安宁。

九盏灯,什么灯?十盏灯,什么灯?

五娘的的是相思病,西天取经的是唐僧,

王祥卧在冰滩上,高老庄收下猪八戒,

一双鱼儿救娘亲。大闹天宫的孙悟空。

民间小调惯常采取数字、年月和时辰等来结构歌词,有的研究者称之为分时联章型民歌。这类民歌是按照某种时序对同类歌咏对象进行组歌性联唱。韩生元演唱的新疆民间小调《十盏灯》就属于分时联章型民歌。它按照数字顺序,将各种神话、传说和故事穿插在里面,既生动、有趣,又活泼、轻松。新疆小调的唱腔比较圆润、悠扬、委婉、细腻。曲调旋律性强。

宁夏小调也是用当地方言演唱的民歌,也为回族民众所接受。在宁夏的回族民众中,宁夏小调的影响力仅次于回族山花儿。许多回族民间叙事诗都喜欢采用宁夏民间小调来演唱,如《马仲英打宁夏》、《马鸿宾坐宁夏》等。此外,还有一些反映回族妇女生活的苦歌,也都采用了民间小调形式,如《盼五更》、《骂媒人》、《苦命媳妇》等。

同类推荐
  • 中国历史未解之谜大全集

    中国历史未解之谜大全集

    在这里,无论是一个时代,还是一段奇缘,又或是一处半壁残垣,一处古墓深山,他们都是中华五千年瑰丽诗篇的组成部分,在为世人呈现奇趣剧目的同时,也留下了无数难以道清说明的历史谜题。时人皆知,越是悠远的历史脉络,越是广大的土地山河,因为难以处处照看,细细研究,所以才越发显得像谜一样,令人观之心生乐趣,想要拆解其中疑窦。中国的历史就是如此害羞,不轻易揭开自己的层层面纱,叫人想要探个究竟。
  •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民居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民居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中国民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它是一种创造于民间又传承于民间的世代相习的思想和行为的传承性事像。它以有规律的活动约束人们的行为和意识,这种约束力来自习惯势力、传袭力量和心理信仰。这是一个神秘的、个别的、直接的、功利的、保守的、多样的、复合的、尤权威的、无系统的、迷乱的世界:治学者从中窥见智慧的闪光;执政者从中总结驭政的权谋;生意人从中获取滚滚财源;迷信者从中祈求缚身的绳索。遗憾而可恨的是,喧闹声中混进了一些市井无赖之徒,他们不学无术,宣传迷信,混淆视听,毒害民众,中饱私囊。于是乎,民间传统文化受到了扭曲,显得更神秘、更玄乎、更灰暗、更不可理喻了,甚至日益堕入泥潭。有鉴于此,这套以“倡导科学,破除迷信”为目的的中华民俗文化丛书应势而生。
  • 莲花的盛宴

    莲花的盛宴

    “莲花”为“佛陀”的象征。本书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足石刻”摩崖造像群为蓝本,抓住其造像“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特点,从宗教、美学、哲学、社会学的角度,选取40龛最具代表性的石刻造像进行解读和阐释。
  • 容忍与自由

    容忍与自由

    集学识与风度于一身的胡适可称民国时代的万众偶像,他一生演讲无数,这是他关于“容忍与自由”的演讲精选集。这些演讲是胡适一生自由思想的集录,更是珍贵的历史资料。书中包括胡适从青年到老年的思想,内容涵盖文化、修身、政治、教育、社会变革等诸多领域,是胡适思想精髓与真情实感的集合。50多年前胡适逝世,如今“胡适热”成为一种现象。即使相隔百年,人们还可以听到那震撼心灵的声音,重读胡适,人们保持着对自由的向往。这是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给21世纪中国的新一轮启蒙。我们需要寻找终极价值,不再被蒙蔽双眼。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想有益于社会,最好的法子莫如把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
  • 文学成都·2009

    文学成都·2009

    《文学成都·2009》作为城市的文化符号,可以表明成都既是休闲的城市、现代田园城市,成都也是一个文学的城市。阅读一个城市的文学,就是阅读这个城市的精神状态;触摸一个城市的文学,就是触摸这个城市的文化情怀;进入一个城市的文学,就是进入这个城市的内心世界。一个城市的文学也因此成为解读这个城市的精神符号和文化标杆。
热门推荐
  • 流光徘徊花依旧

    流光徘徊花依旧

    兰州女孩欣怡,与中医世家子弟郭子豪结婚成家,并生一儿子,一次,在出差中,与上司赵华东走到一起,然后两人商量离婚结婚,当欣怡放弃一起,办了离婚之后,赵华东因为妻子叶萌不同意而没能离婚,但是,他不顾叶萌的反对,依然搬出来与欣怡住到一起。十年后,叶萌找到欣怡,几次哭诉,欣怡偷偷离开了赵华东去了深圳,两年后,欣怡回到兰州。得知赵华东和叶萌和好,并事业一帆风顺。欣怡的内心很矛盾,但是她没去找赵华东,自己找了一份工作,开始了自己的单身生活。但是,现实生活让欣怡承受了不可承受之重和心灵的空虚寂寞之殇,最后,误入传销而走上不归路
  • 我在斗罗大陆过生日

    我在斗罗大陆过生日

    这是一个简简单单在斗罗大陆拼搏的故事......注:本文内容仅涉及斗罗大陆一,为什么没有其他,因为作者没看过来着
  • 呆萌小仙后:杠上无良仙君

    呆萌小仙后:杠上无良仙君

    身在混乱青陵镇,镇压家族的某女道:腹黑精明是本钱。所以,当她遇到正在暴走的仙君,当然是出其不意打昏,带走,扔进河!(╯‵□′)╯可…上天竟然跟她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女人,本尊记得是你那天打昏了我。”再见某女后,某仙君抱胸冷笑。“呃…”某女悄悄向后移,满脸堆笑:“仙君,我们其中一定…一定有什么误会!”
  • 最没道理是爱情

    最没道理是爱情

    这个男人不能招惹,招惹了便要一生一世。这个男人不能背叛,背叛了,后果严重。这个男人不能爱,一旦爱上,再难忘记。这个女人胆子很大。
  • 回到大唐当皇帝

    回到大唐当皇帝

    [无线征文悬赏令Ⅱ][中国作家起点梦想杯参赛作品][我为仙狂征文大赛][上古世纪征文参赛作品][逆战征文参赛作品][首届中国互联网文学联赛参赛作品]距离本书限时免费还有:这是一个记载着关于另一个世界的故事,他和我们有一样的文化,有一样的世界观,同样也有我们所不能具备的能力,同样在故事的背后还有一个真相,等待着他的到来。····这里所讲述的,也许开始没有绚丽的文才,也没有激情澎湃的打斗,只有平淡的故事在讲述着不一样的大唐王朝
  • 丑小鸭之再续前缘

    丑小鸭之再续前缘

    前一世,他没能及时赶回,没能保护好她;这一世,他誓要找到她,以死相护。前一世,她因他的战神之名对她心生爱慕,在日夜盼望之后终已得见;她曾幻想过很多种自己和他告白的场景,却没想到,当她终于说出那三个字的时候,却已是天人永别。这一世,她遗忘了前世的所有,包括他和对他的爱;却在第一眼看到他的时候,觉得是那么的熟悉。这一世,再也不放手了。
  • 无人知晓的大冒险

    无人知晓的大冒险

    我们三个在暴打作者以后被传送到了无厘头世界,然后发生了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死里逃生的我决定将这个故事公之于众
  • 我敢横刀立马

    我敢横刀立马

    自九一八以来,日占领我东北黑吉辽热四省,而后入关威胁我华北,占北平、西进晋城,夺淞沪、威胁南京。我中华大好河山沦陷,国家告急!民族危亡!中华大地不埋无骨之尸,四海九州不养无名之辈。故事讲述了自幼接受新式教育的王铭山,自南京中央军校毕业后抗战的故事,期间受欢喜冤家林妙的影响,加入八路军。王铭山性格幽默风趣,但是面对敌人铁血铮铮。中间发生了许许多多故事。忧喜参半。
  • 职场非常道

    职场非常道

    面对企业的大事小事,经理人如何统筹兼顾,扮演好管家角色?面对形形色色的应聘者,经理人如何去伪存真,选出最适合企业的人才?面对员工的集体离职,经理人如何稳定员工队伍,保证公司平稳发展?面对美丽的职业诱惑,经理人是进是退,如何权衡利弊?职场是不一样的江湖,混好职场需要大智慧。本书作者结合多年的职场实战经验,如唠家常一样,将非常规的职场生存术向读者娓娓道来。书中反映的职场问题,个个切中要点;分享的管理之道,种种拿来即用。对于正在打拼中的职业人士,本书具有不可多得的借鉴作用。
  • 俏太师别跑

    俏太师别跑

    上半辈子白苒苒生得落魄,好不容易大学毕业了国家还取消了分配工作,这不被她亲爹和亲弟“请出了家门”。白捡一世,她决定把上辈子所有的遗憾都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