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254100000022

第22章 大地清明,故乡永在

凸凹

人行羊迹

祖父俊美,身形高大,面白无须。

但右腮上,却孤零零地长了一根长毛,与净洁的颌面不协调,家人说,还是拔去吧,因为它让人感到怪异。祖父说,不拔。问其理由,他说,这根长毛有说辞,它叫“玲珑须”,是仙人才有的物件。为什么独独长在我脸上?是造化让我与你们不同。

真是不同。

因为虽一表人才,本可以派上大用场,可他一生只做了一件事:放羊。

他1938年就入党了,为了能顺利地搜集情报,并及时地传递出去,组织上给他配了一群羊。全国解放了,作为革命功臣,组织上给他安排了一个让人眼红的差事,让他当地区的武装部长。他居然辞了。理由是,他尽跟羊打交道了,跟羊有说有笑,跟人却谈不来。

私下里跟家人说,你们看我这双脚,脚面弓着,脚心洼着,是天生走山路的。如果不放羊,这么好的一双脚,就废了。他还说,你们不要认为放羊就委屈了人,与其说是人放羊,不如说羊放人,是羊让人懂得了许多天地间的道理。譬如说吧,羊一撒出去,就争竞着吃草,以为只有眼前的草好,如果不赶紧吃进肚里,就失去机会了。可羊不知道,山场这么大,遍地是好草,然而羊只有一个胃,这搭吃饱了,那搭就吃不下了。为什么羊的眼里常汪着泪蛋子?因为羊拿遍地的好草没办法,觉得无奈。都说属羊的命不济,毁就毁在一个“贪”字。他又说,村东的云上广其实跟我一样,本来都是雇农,半辈子都给地主扛长工,临解放的时候,地主低价甩地,他买进了不少。总以为近水楼台先得月,他赚了,没想到,一划成分,被划成了地主,成了****对象。都说是地主把他陷害了,其实是他自己害了自己,因为他长了贪心。再说,土地自古以来就是大家的,属于自己的只是身后的一小座坟茔。所以,对于土地,你只需种,没必要占有。

组织上尊重祖父,依旧让他放羊。羊是集体的,给他记工分,且记最高的工分,年终结算的时候,他拿的钱就最多,日子宽裕。但大家也不嫉妒、也不眼红,因为他们觉得,且不说他是革命的功臣,就是他整天起早贪黑、跋山涉水,比谁都辛苦,也自然要多拿一些。

祖父一生,育有六男二女,香火延续,半个村庄都是他的人丁。但对子孙们的生活,无论顺畅,还是艰辛,他都不过问;即便是手里有钱,对贫穷者也从不接济。每到晚间,他都要喝上一杯,仅仅一杯。他只喝一种叫竹叶青的酒,酒色青碧,略带甜香,他喜欢这种绵软的滋润。他既享受又节制,从不胡言乱语、怨天怨地,从容自在,一世清明。

祖母对他说,子子孙孙可都是你的,无论如何也应该给一些照拂,他们过得好与坏,可都连带着你的脸面。

他说,不,你看到羊没有,无论瘦肥,都是他自己在啃青草,难道他们还不如羊?

祖母说,人毕竟不是羊,人有感情。

他说,羊也有感情——你如果偏袒哪一只羊,别的羊就朝你叫,声声如怨。那只羊再回到羊群里,别的羊会就会用犄角顶它,从此就再也不能安生了。再有,病了的羊为什么也不能喂吃喝?因为你一旦喂了,它会真的以为自己病了,撒到山上,它也懒得吃草,它对人产生了依赖,知道你不会让它饿死,到了,它会连跑山的本事都比别的羊差了,不是掉队,就是被狼撵上。怜就是害,道理就在这里。你就说这鞭子吧,它不只是为那些调皮捣蛋的羊预备的,更多的是为那些偷懒撒贱的羊预备的,羊的勤快和矫健都是鞭子抽出来。所以,对儿孙的不管不顾,反而是又管又顾,使他们及早懂得自立,自己活出尊严。

祖父的做法,断了子孙们的指望,他们只好咬紧牙关,在苦日子里硬撑硬挺。到了后来,家族里的人竟都变得很有气性:个个要强,个个勤勉,个个乐观,个个本分,即便是好处就放在眼前,譬如国家给补贴,上边发救济,他们也懒得去领。奇怪地,家境竟都渐渐地发达起来,且人才辈出:父亲当了村支书,老叔当了南海舰队的营长,堂兄做了石材加工厂的厂长,幺表妹是县里有名的中医……在五行八作里,都有老羊倌后人的身影。而且,当官的清正,经商的诚信,从医的仁义。家风所致,对身外利益没有兴趣,便无贪心,乐善好施、喜生自足。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除从根本上做人之外,其他一切,都是多余的。

有人问祖父,看你家混得这样齐整,你是怎么调教后人的?

他捻着他那根玲珑须,得意地说,我从不调教。

“齐整”一词,在京西,是个大词,有兴旺、端正、光亮、体面的多种含义,后面的意味,便是家道中兴,广有影响,受人尊重。

所以,祖父的得意,是真得意,其中包括着对自我的认可。他真的没有刻意调教,只是按照自己的心性去做。一如头羊领走,如果它走得直,后边的羊自然就走得齐整。

我在文学的路上走过许多年之后,一个时期,突然就生出焦灼,甚至有了文学害人的念头。因为我心中有“高峰”之想,而实际上,虽苦心求成,文章发表之后,却总是不温不火,便陷入幻灭与寂寞。

祖父对我说,你能不能跟我去放一天羊?

一天下来,祖父问我,你看,羊最喜欢待在哪里?

我说,半山腰的阳坡。

他又问我,羊最不喜欢待在哪里?

我懵懂无言。

祖父说,羊喜欢待在半山腰的阳坡上是对的。但你知道是为什么?是因为那地方风刮得小,水分存留得多,土质也肥,光照也温暖,百草就繁茂。对羊来说,那简直是一处喜乐福地。接下来,你就知道,羊最不喜欢待的地方了,对,就是山顶。山顶之上,无遮无拦,是个大风口,风刮得那么猛,水土都被卷走了,一片光秃之外,只生荆棘和苦草。你也看到了,山顶是瘦寒之地,绵性的羊是待不下去的。还有,羊们都知道,到了山顶,就意味着走下坡路,就意味着归栏,就意味着被关起来而远离了青草,只给它们留下一个字:等。

祖父又说,为什么关在羊栏里的羊常常咩咩地叫?那是它们在想念青草。想念是不好忍耐的,因为它是苦。

祖父虽然一句“字话”都没说,我却明白了他的用意。他让我感到,所谓“高峰”之想,无非是名利之念,与文学的本质无关。成大名又如何?如祖父所说,到了山顶,就是一步一步地走下坡路了,那可是终极的失落,才真正可怕。所以,一如羊们喜欢待在青草繁茂之处,写作者能够自由地读写,而且总是有的写,一如羊只要有青草可吃,就是生命的喜乐福地了。也一如羊们只关心草,写作者只关心写作本身,心无旁骛,自然就会下笔有神,乐在其中了。

那之后,我真正进入了自由之境——内心纯净,像有阳光;甘享文字,身体健康;文坛熙攘,无奈我何;庙堂清冷,我心为佛,安妥。

祖父在90岁的高龄无疾而逝。去世前一天,还赶着羊群,在大山里矫捷行走,绝无老态。他是在睡眠中飘然而去的,最后的面相,妩媚安详,唇角像有一丝笑。子孙们感到他还活着,均肃然起敬。

祖父是没读过书的。站在他的灵前,我想,有文化的,不一定有智慧,有智慧的,不一定有喜乐。祖父的智慧与喜乐,得益于他终生与羊为伴,在大自然里行走。大自然虽然是一部天书,堂奥深广宏富,但他不刁难人,字里行间说的都是深入浅出的道理。只要人用心了,终有所得。如果说祖父像个哲人,那么,他的哲学主题就是四个字:人行羊迹。

所以,在动物里,我最敬重的,是羊。咩咩,咩咩……乃天籁之音。

蜂擎荆旗

一如树高了,就有喜鹊筑巢,村庄繁盛了,就有猪狗,因为大山连绵,便有了遍地荆棵。

荆棵贫贱,叶小,株矮,且枝杈琐碎,既无树木之材,也无摇曳之姿,便不被人惦念,兀自生长着就是了。

然而它也开花。开得米粒大小,隐忍无形,一点也没有花朵的样子。

要不是有蜜蜂,它差不多就被人彻底遗忘了。蜜蜂殷勤,竟日里在荆花的微粒上采花粉,生生地酿出蜜来。因为“荆花蜜”名贵,有化淤止痰兼及养生的效用,卑微的荆棵,才有了一个免予荒火和砍伐,贫贱却安妥地生存下去的理由。

是蜜蜂给了它尊严。

然而蜜蜂却背负上了一种沉重——荆花之微,意味着它的劳作之艰,上百次的采撷才有一滴蜜生成,累死于花间,便是常有的事,颇有壮志未酬,赍志而殁的悲壮意绪。但它们从来无悔,因为,一如圣诗总是唱给受难者,他们被人类感念,获得了永生。

所以,蜜蜂虽小,却终生唱大歌,那是荆花给了它生命的底气。

日前去了一趟苏州的拙政园,得到了一个更深的体味:园中的每处景观,虽匠心独运,构置精巧,但格局都显得小,只有从整体上纵览,才看出大园的气象。盖因景与景之间,一旦交融在一起,在相互映衬、相互依托、相互弥补之下,互为因果,互为前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便有了天地间的大美。陪同的建筑学家说,在大化之境中,其实每个“要素”都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有没有整体意志,有没有灵魂的统领。一旦融入整体的格局中,轻也是重的。

由此观之,荆棵之卑,蜜蜂之微,是无碍的,一旦它们走进了对方,一同呈现价值,就都高贵了。

所以,古人说,即便是人,也要敬畏自然,不鄙万物。这或许就是人们常说的大地伦理、大地道德。即:在大地上,每束阳光都有照耀的理由,每一种生长都有自适的风流。

荆花是有香味儿的,一种略带苦味的药香。白日里它专心地接受照耀,静心吸纳,一到晚间它就尽情释放,满山遍野都有香气缭绕。那时,地面的热气暗自蒸发,便香得浓郁,令人心浮躁。山里男女便欲望蓬勃,忘却日子的穷苦,都往对方的肉里爱。

贫地反而崽多,道理就在这里了。

一如遍地广种必有收成,十里蒿草必有嘉卉,柴门里的泥崽,也有聪颖者脱颖而出,走出山外,弄出一番不俗气象。所以,人杰未必是因为地灵,盖因不毛之地,了无禁忌,能自由生长。也是因为,纤草不做大树的期许,不高看自己,没心理负担,反而渐渐地长高了。

然而外人不这样看,总觉得那背后,一定有可圈可点的三二理由。

上大学的时候,因为自卑,总是躲避那些热闹的场合,众人意气风发的时候,我总是沉默。这反而引起别人的注意,遇事逼着你谈看法。一如狄金森所说:我不畏惧喋喋不休者,而畏惧那静静地待在一隅而始终沉默不语的人,因为他一开口,就不凡。即便别人有期待,我还是依旧胆怯,脸色通红,含笑不语。竟有一个女生主动示好,问其缘由,她说,你为人沉静,脸上有阳光,且唇红齿白。

女同学之间,总会有勃豀龃龉,所以,她每遇不平的时候,都要在我面前发泄一番,寻求支持。我总是劝慰她,你要宽容以待,不要斤斤计较。她说,凭什么?我说,当你能用“不凭什么”想问题的时候,你就会心平气顺,看到别人的好了。她试着做了,果然心结消解,多了愉快,而且还有了很好的人际关系。她问我说,你是从哪儿学的这么善解人意?我说,我从小就不被人关心、不被人理解,反而就学会了关心人、理解人了。

她说,我不相信,一定跟你家乡的水土有关。

到了暑期,她便执意跟我回了老家。

那时,荆花已开得异常繁盛,蜜蜂也采撷得异常繁忙,她被深深吸引,在山野上逡巡不止,乐而忘返。天黑下来的时候,翅翼收敛,但花香迷魂,她冲动地抱紧了我,在我耳边喃喃低语,这个时候,我只想爱,不管不顾地爱。

我们吻得很深,地老天荒,来世今生,均幻化在荆花与蜜蜂之间,都想为对方给与。

但是,当我的手,触到她的胸房的时候,弹性与坚挺,有金子一般的质地,不由得想到,这样的贵重,非瘠薄山地所能孕育,属稀有之财,不到生命攸关时刻,是不能轻易花销的。谦卑的本性,承受不得暴富,我止于吻。

回到庭院,她激情难平,眼生华光,双腮桃红,声音温柔。父母私下里对我说,这个女子,有大美。

独处一室的时候,她对我说,今晚你就留下来吧,陪我。

我体恤她的似水柔情,与她和衣而卧。

炕还是那盘土炕,却多了一床用荨麻织成的凉席。荨麻多刺,直立在土地上的时候,手一触及,便刺痛难忍。但剖出的篾条却柔韧,水浸之后,褪去芒刺,再编织成席,就是很受用的床具了。躺在上面,虽沁凉如水,却感到了一丝辛酸,因为我第一次发现,粗鄙的父母,无所用心的表情背后,居然有细腻之爱深深地潜伏着,一经察觉,就重。

她说,我就说嘛,你家水土一定个别,你看,蜜蜂殷勤,荆花拂性,你自然多情,懂得爱。

我说,也许。

她说,那你就开始爱我吧,我由你。

我知道她之所谓“爱”的含义,心中的不安便乘隙而生,婉言说道,你累了,早点歇吧,属于我们的日子还多的是呢。

她说,不,我就要眼下。

我对她说,你看见我父母的房间没有,那盏灯还亮着,他们是在等我,我不回去,灯会一直亮下去。

我回到父母的房间,对他们说,她说了,我很久才回来一趟,让我好好陪陪你们。

父亲看了一眼母亲,说,这女子好,不仅有大美,还有大德!

后来,由于分配到不同的区域,相距遥远,而我们又没能力调动,便没有最终走在一起。但是,虽然分离,却没有伤怨,有的是绵长的牵挂与惦念。

用她的话说,因为你保全了我,也就保全了你自己,在我心中,你依旧完整。

她的话,让我很受用,给了我一种做人的庄重。以致在一些人生的关口,我都能给自己的来路保持尊严:山地人虽率性,但绝不放纵。

对她的思念,也化成了一种深厚的东西——对美好情感,始终有不疑的信念。

呃,开不败的荆花,永不停歇的蜜蜂!

虽大地如诗,涵养心灵,但生活有生活的逻辑,总有本心之外的一重重诱惑。为了不迷失自我,需一刻也不能放松做人的警觉。所以,一路走来,我也有了一丝生命的疲倦。但是,一如蜜蜂,是那种无怨无悔、不轻不贱的疲倦。便虽然薄霜涴鬓,却依旧是唇红齿白。自己看重自己。

明媚

故乡的太阳出得迟,但鲜艳,红彤彤的,耀眼;故乡的月亮落得早,但洁净,白嫩嫩的,养眼。与之相对应的,是分明的四季,有毫不含糊的季节特征——热就热,冷就冷,雨则雨,晴则晴,清明爽利,不叫人费心揣摩。于是,人也就有了与之相对应的性情——质直、率性、透亮,爱憎分明。

譬如老姑。从记事起,就分外地明白事理,穿得破旧,吃得寡淡,也从不抱怨。因为她知道,故乡所有不过是瘦山与薄地,自然穷;其中所产不过是玉黍和小米,自然饿——既然都是没有办法的事,自然要安于忍。所以,她为人处世,一直是心胸坦荡,随遇而安。譬如夏旱,吃水紧张,洗漱类的用度,自然是厨炊后的剩水,她则安心享用,无额外忧烦,她说,只要脸子长得好,污水也能洗得白。譬如秋涝,田堰冲垮,玉米伏倒,众人哀号,她却从水里捞上来泛青苞米,放在柴草上烧烤,吃得近乎忘情,红唇之上沾满炭灰。她说,已然是涝了,不如捡回来一点儿快乐的心情。

到了上学的年龄,祖父找她商量:摆在你面前有两条路哇,一是混学堂,二是随你母亲伺候猪狗。她脖子一梗,响脆地说道,当然是混学堂。她知道父亲的心思——他内心深处重男轻女,觉得女娃子早晚是别家的人,花钱上学纯属白搭,不如早点务农帮衬家境。把一桩堂堂正正的事体,用一个“混”字形容,他的意思已经再明白不过了。绝不能让这种不公得逞。她想,该上学就上学,该嫁人就嫁人,人生一世,应该过的日子,都是应该认真地过的,决不能人为地节省。

初中毕业,就“运动”了,各地学生扔掉书本到处“串连”。

她自然是随潮流而动,去了南方的几个圣地。但不久,即便是全国山河一片红,但她还是悄悄地回到了家乡,安心地务农。问她原由,她说,原因很简单,即便是动机很动人,但坐车不给钱,吃饭不给钱,住店不给钱,还理直气壮,咄咄逼人,大道理背后就没道理了。之于她个人,高声大嗓背后,感到的总是内心的不宁。

祖父干干一笑,说,不叫你混学堂,你偏要混学堂,混来混去,只混了一个造反有理。老姑只是摇摇头,沉默无语。然而她甘心务农,无论是刮风下雨,也不休歇,直至被评为“五好社员”,乐在疲苦之中。

那时节,天天有最高指示发布,大队(村)部便配备了一台半导体收音机。为了落实上级传达不过夜的硬性规定,便先由村干部收听一下,然后再站在山的巅处,向村落里吼。也是因为山偏地远,收音机里的声音总是被杂音遮掩,一天,村干部吼道:社员同志们,伟大领袖就是跟咱贫下中农心贴心,跟咱山里人一样实在,他说,路上有根桩,桩是木桩。就是说,要想抓革命、促生产,就是要把拦在路上的木桩彻底拔掉才行。

老姑闻之,忍俊不禁,咯咯地笑个不停。祖父说,有什么好笑的,难道老人家说的不是实在道理?老姑说,经是好经,可惜被歪嘴和尚念歪了,人家那是:路线是个纲,纲举目张。一经解释,祖父说,我说的,领袖是站在高处的高人,怎么会讲像废话一样的大白话?原来是村干部自己编排的哩咯隆啊。

老姑适时地给了祖父一句:说什么混学堂,你看见没,这混学堂的跟不混学堂,到底是不同。祖父无言以对,白了她一眼。他始有所悟,一如山里的太阳太鲜艳,月亮太洁净,这柔顺的女娃子心里也藏着绝不温吞的刀锋。

由于老姑有文化,数算得准,字也写得好,大队(村)就让她当了库房保管员。有个叫柱子的青年,看上了老姑,便常常编排个理由来库房里找她。老姑也喜欢他,每一见他来,总是笑脸相迎。喜欢的理由很简单,因为柱儿清洁——即便是家境贫寒,衣着破旧,但总是收拾得清清爽爽,而且身上总是有淡淡的皂荚的香味。她认为,有这样的外在,必有洁净的内心,他尊重自己,必然会尊重别人。她对柱子说,来尽管来,别再编排什么不咸不淡的理由。柱子说,这么单刀直入,多不好意思。老姑说,连表达感情都这么曲里拐弯的,生活的路,也不会走得直。

多亏了当着保管,给了他们爱情发育的空间,月明星稀的时辰,他们不必寻觅与躲闪,能自自然然地“粘”在一起。但爱情如火如荼,肚腹却饥肠辘辘,那时节天公刁难,口粮歉收,总是不给人以饱。看着库房里的种子粮,柱子总是若有所思。终于在一次温存之后,柱子把心中的用意明确地表达出来——他把裤腿扎严了,灌上灿黄饱满的玉米。但当他走到库房的门口时,老姑叫住了他,请你把裤腿的东西倒掉。柱子说,我不是为了自己,而是老妈年迈,不耐饥。老姑说,这我自然知道,但孝道的背后,应该是干净的人心。柱子有些恼,说,我把整个身心都给你了,还不值你几粒玉米?老姑说,你的身心是私,库房里的玉米是公,不能混为一谈,要公私分明。

这虽然让柱子顿生尴尬,但还是依了。只不过临走前说了一句话,我以后就不来了。老姑一笑,说,你敢!隔了数日,柱子还是来了。不是因为惧怕,而是因为敬重。因为他不来老姑这里,自己就辗转难眠,折磨自己一番之后,他突然大悟:这个女子内心周正,能辨曲直,有靠得住的好,假如日后有爱情之外的爱情,她也是不会动心的。

果然就是那样。

当柱子到十三陵修水库,旬月不归的时候,有一个人总是编排一些借口,不请自来。那个人是村里的队副,也是一个有堂皇颜面的人。老姑知道他的用意,却也不点破,因为她知道,每个人都有脸面、都有尊严,她尊重尊严。那天那个人喝了酒,说起话语无伦次,老姑虽然心生厌烦,但还是笑容以待。到了后来,那个人连无伦次的话也不说了,只是不停地在老姑身后踅来踅去,终于从背后抱住了她。

老姑果决地挣脱了他,说,你也是有身份的人,哪能这样造次?

那人说,谁让你长得这么好看呢,我就是管不住自己,不管不顾地想。

老姑抄起一把利剪,毫不含糊地说,那好,你既然管不住自己的卵子,那我就替你管一管。

那个人吓坏了,落荒而逃。

一如太阳落了,还会升起来;月亮缺了,还会圆——再见到那个人,老姑还是晴朗无云,微笑以对。因为她有的是日月性情,不挂阴霾。那个人也就很快恢复了原有的自在,悄悄地对她说,本来是想报复的,把你的保管给抹稀了(撤掉),但看到你依旧是尊重的表情,我自然也就找回了自重与敬重,咱还是相敬着做一辈子好兄妹吧。

日后,那个人果然为人周正,不仅对老姑好,也对乡亲们好,经商发了大财,也无暴发户盛气凌人的样相,而是很谦和地为村里修了一条水泥马路,走进人心里去了。

叙述至此,我心中有光,不禁想到,好的日月,自然要孕育出好的人。换句话说,透亮孕育透亮,明媚孕育明媚,在温暖的作用下,暧昧和阴冷,是难以存在的。

(选自《十月》2011年第5期)

同类推荐
  • 爱默生随笔集

    爱默生随笔集

    爱默生的思想和作品推动了美国民族精神的确立和发展。而这本《爱默生随笔集》就是他散文随笔代表作的精选译本。他的作品也让我们了解到,在我们所熟知的物欲横流、光怪陆离、追求金钱与时尚的美国,还有着自然、沉静的一面。今天,世界各国文化都面临着全球化的考验和挑战。爱默生的作品恰好可以给我们一些重要的启示和答案。今天,我们重读他的作品,重温他的思想,意义就在于此。
  • 人世感怀(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人世感怀(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吹满风的山谷

    吹满风的山谷

    北京实力派作家作品精选丛书。著名军事小说作家衣向东,曾著有《我是一个兵》、《一路兵歌》,而为读者广为熟知。本书是他近两年来创作的中短篇小说,又向我们吹来一股浓浓军队风情,兵的喜怒哀乐,辛酸荣誉又跃然纸上。
  • 道可道:晚近中国学人珍闻录

    道可道:晚近中国学人珍闻录

    本书分“天分”“勤学”“应试”“授业”“论争”“品典”等共26章,录介中国近现代以来一些学界名流的趣闻掌故,报喜特色人物的特色性格。涉及人物有梁启超、章太炎、赵元任、鲁迅、白寿彝、竺可桢、傅斯年、梁羽生等。其中多见机智谐趣。历史上有很多被有意无意丢弃的“边角料”,虽然抹去了庄严格调,却能以小见大,钩沉诸多历史的生机和真实。
  • 在海外,我们不是传说

    在海外,我们不是传说

    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地质工程集团公司利用自身多年开拓海外市场,涌现出大量海外群英的优势,以宣传海外群英为抓手,推动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为了让中地集团这些长年在海外战天斗地的功臣的事迹生动起来,鲜活起来,进而推动活动,促进工作,中地集团采集了“中地海外英雄谱系列”,收录了在海外的37位中地英雄的先进事迹,17载海外开拓,铸就对祖国、对事业无限忠诚的加纳经理部总经理丰年、亲历打通亚欧大陆桥关口,疏通现代丝绸之路历史一刻的哈萨克经理部总经理黄涛等在列。本书作家陈宏光,深入海外工地,大漠荒野,专访英雄,撰写的报告文学。
热门推荐
  • 爹地不乖,妈咪要离婚

    爹地不乖,妈咪要离婚

    五年前,她惨遭陷害被他亲手送进监狱。五年后,她带着宝贝儿子强势回归!而十年爱意只剩下了恨,林惜见到他只想逃跑,可男人却紧追不舍。一日萌宝问道,“妈咪,这个追你的帅叔叔是我爹地吗?”林惜摇头,“不是。”“那我为什么跟他这么像?”林惜语重心长的开口,“宝贝,妈咪马上带你去看眼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还珠传说

    还珠传说

    在天际九重之上有着神圣纯洁的天界,那里一派祥和安宁。天界众仙一如既往地守着秩序做着日常,十分平静。然而七位公主的诞生打破了原本平静如水的天界,甚至就连六界也得不到安宁……
  • EXO之许你安然

    EXO之许你安然

    最美的你不是生如夏花,而是在时间的长河里,波澜不惊。这一世,只为许你安然..许安然,奈何繁花落尽,阡陌无人,此生有你,足矣。
  • 斗罗之我的师傅太危险

    斗罗之我的师傅太危险

    十岁踏仙门初窥练气,十二岁筑基,十五岁结丹,二十岁…白留羽晋升元婴,成为一个元婴老怪。白留羽来不及高兴,迎来了元婴中一等一的死劫,龙凤天劫!元婴险些被劈碎,差点身死道消。这还没完,当一眼醒来,白留羽悲催地发现,自己竟然困在化神的心魔劫中。“这太真实了。”看着死去的大蜘蛛,身体上方凝结的黑色光圈,白留羽叹道。“雨浩啊,去吸收了吧。”霍雨浩:“师傅,人面魔蛛跟我的武魂不配。”“还有师傅你忘了,这是您杀的,我吸收不了。”白留羽再叹:“那去摸摸有没有魂骨吧。”霍雨浩:“师傅,它体内没有魂骨。”白留羽叹道:“那就再杀几头,摸魂骨卖钱,法财侣地,不能有缺。”霍雨浩:“……”“唔,有人跟踪我们,真是找死。”白留羽冷笑,当即唤出青冥剑,隔空百里杀敌。霍雨浩:“……”“唉,我的师傅太危险了。”他心里叹道。
  • 卓城尸种

    卓城尸种

    在某个不知名的早晨香樟树失去了原有的光泽支离破碎的噩梦开始翻腾丧尸?僵尸?活死人?他们将会怎样沉浮阴谋之网开始转动沉沦或者翻滚一切都不会结束
  • 还珠之和婉公主

    还珠之和婉公主

    一个现代的姑娘爱新觉罗启画在对红遍大江南北的《还珠格格》,《新月格格》,《梅花烙》等文大加吐槽时,穿越了......什么?我的阿玛是我祖宗?什么什么?四爷还活着?什么什么什么?我嫁给了我的初恋?......
  • 拉普西亚和达尔斯勒的葬礼

    拉普西亚和达尔斯勒的葬礼

    拉普西亚和达尔斯勒两家的家主竟死在了同一天。葬礼也在同一时。拉普西亚早就面临落败,现在已逝家主(梅玛艾斯)的弟弟,维瑟勒成为唯一继承人。然而谁又不知道维瑟勒是个傻子。达尔斯勒现在兴盛,位于五大家之首。家主(维依莎)去世。家族里最小辈分的霍迩斯,不受人待见,跟仆人一起过日子自然是个无用的傻子。两个葬礼,让这两个人人皆知的傻子见面。却没想到都是装的!
  • 小兵都市传奇

    小兵都市传奇

    秦风是三国时期蜀国神机营的一枚小兵,这是一只不存在的影子部队。在一次执行任务的时候遇伏,魂穿到现代一名家破人亡,自己还跳楼自杀的大学生身上。本想这样低调的过完一生,却发现宿命的安排不是想躲就可以躲得掉的。秦风开始一步步踏进权利,财富,美色,名利交织的漩涡之中。
  • 你是我的独家记忆

    你是我的独家记忆

    新浪、腾讯、搜狐、重庆电视台、《华西都市报》《武汉晚报》《成都晚报》……2009年青春文学畅销黑马,校园杂志人气女王,独木舟,《深海里的星星》两月狂销10万开后,百万粉丝振臂:我们就等独木舟的合集!写作生涯首次结集,最经典作品-朝尽数发布。独家曝光全新中篇:描摹时光不敌的年少倾情,跨越五年的青春秘录盛大哀伤的绯色记忆。
  • 病娇卦妃囚心史

    病娇卦妃囚心史

    虚婳“虚画”本就可有可无,她游戏人间本无生存意义,一朝穿越看见那嗜血将军便惦记上了那双手,一心想剥了那张皮。北沉渊初见她觉得甚是有趣,冰蓝的眸子平静如水,便想让它染上七情六欲,以手为引诱她入网......却不知何时失了真心。甘愿做那笼中之鸟任其囚心,一场庄周梦蝶是任其沉沦还是抽身离去,早已没了选择,她囚他心,他便与身囚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