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198800000005

第5章 评论研讨(5)

近几年《散文选刊》、《海外文摘》(文学版)发表了周亚鹰不少文章,诸如《二姐》、《母亲》、《流水一日》、《浪漫镇巴人》、《我是城管》等等,深受广大读者的青睐。在我看来,其代表作和“名片”应该算是《我是城管》。《我是城管》让我们看到了一篇与众不同的散文,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周亚鹰。

《我是城管》这篇职场散文,视角新颖,个性鲜明,语言张扬,直逼现实,作者在快感和痛感中蕴涵了自己的真性情。通篇来看,亚鹰同志直面当今社会的现实生活,触摸深层矛盾的种种纹理,以勇敢的承担精神和悲悯的宽广情怀书写民生主题。他所关乎的不是个人的荣辱进退,而是社会的公平正义,让我们感知的是作家的良知善心、时代之忧和责任意识,这无疑是这个作品最可贵的看点和价值所在。对此,许多专家学者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王宗仁老师称之为“现实生活绽放的散文之花”,阿成老师誉为“在混沌中照亮我们的灵魂”,邓同学先生赞美道“一缕涤荡城市文明的春风”……这些评价我觉得都不足为过。

从一定意义上讲,散文也是美文,或者说散文就应该是美文。如此说来,美文是散文的基本标识。

美文之美不是千篇一律的,有的体现在思想美,独到精辟的思想之光像蜡烛一样照亮人们的心灵;有的体现在文笔美,清词丽句的曼妙表述让人们享受到文字展示的风采;有的体现在意境美,犹如隆冬过后在初春河上见到的一抹新绿;有的体现在味道美,“就像一片叶子翩然落下,尽管寂然无声,触动的却是整整一个秋天”……

粱晓声老师的《兄长》一文很美,她的美体现在浓浓的“情”字上;王宗仁老师的《高原上空的星》一文很美,她的美体现在高格的境界上;陈奕纯院长的《着了火的霞光,着了火的山》一文很美,她的美体现在磅礴的“大气”上;蒋建伟主编的《开年大戏》一文很美,她的美体现在淳朴的“土味”上……

我仔细琢磨亚鹰同志的《我是城管》,我觉得这篇散文的美体现在细节上。或者说是细节的魅力使《我是城管》成为当之无愧的美文。

散文的生命力在哪里?散文的亲和力在哪里?散文的感染力在哪里?那些散文大家的经典作品和写作经验给我们提供了答案:“一篇好散文在于她有感化人心灵的细节。”著名军旅作家王宗仁老师讲道:“一篇散文少了细节描写,就像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人或动物的骨头架,没有肌肉没有五脏六腑,也就没有生命了。”著名文艺评论家李准也说过一句很精辟的话:“没有许许多多真实的细节,你的作品就难以打动读者。”

中国传统武术有一种说法,叫作“四两拨千斤”,就是巧妙地使用较小的力量达到惊人的效果。文学艺术上的“四两拨千斤”,就是细节在作品中的精巧运用。

细节,对于创作小说、戏剧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决定作品的成败。同样,对于散文创作也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给作品点睛、提神、增色,进而深化作品的思想,拓展作品的意蕴,渲染作品的意境,使那些平铺的文字能从纸面上站立起来、灵动起来。于是,那整个篇章便有了精神,有了神韵,让人过目难忘。

《我是城管》是用一个个故事串联的,是用一个个细节编织的,这一个个故事、一个个细节揭开了中国职场上一个特殊行业的面纱,让我们看到了传统印象中不一样的“城管”风貌,并且建构了一个神圣的精神走廊。

《我是城管》的细节之美美在细节的真实上。

散文的细节,不仅具有艺术的真实,而且更具有生活的真实。真实,是构建文学之塔的第一块基石。假如这块基石掺进了水分,作品失败的命运便在所难免。亚鹰同志深谙此道,他的双脚正是踏着这一基石进入的。

《我是城管》给人突出的印象是真实。真实地反映社会现状,真实地述说工作实际,真实地表露个人心态,真实地坦陈那些鲜为人知的矛盾和问题。整篇文章没有任何渲染,没有任何夸张,没有任何虚构,也没有任何刻意修饰,她给人的感觉就是实实在在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养村山那个八十多岁的老奶奶来到我的办公室,双腿一跪:‘局长,那山水直下,把我整个家当都淹了,求求你帮我们做条下水道吧!’西山居那个七十多岁老人在我面前老泪纵横:局长,你行行好吧,出水堵死,粪水一地,我全家都要得病了,求求你帮我们解决解决吧!”类似这样的文字表述,真实的场面像电影一样出现在你的面前。我读《我是城管》总有这样一种感受,似乎不是在阅读,几乎有一种真真切切实实在在进入到生活里面的感觉。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亚鹰同志的许多细节描写是针对时弊的。他的作品中只有严肃的主题、严肃的思考和严肃的话语;他敢摆实事,敢说真话,敢叫真张。这种坚持真理、坚持原则的庄严叙述,犹如一曲充满阳刚之气的交响乐,久久地在人们的心中震荡,很值得称道和敬重。我想,一个真正的散文作家,应该敢于注视自己脚下的大地,应该敢于面对现实中的矛盾和问题,应该敢于敞露自己的喜怒哀乐,敢于也应该把批评精神融入到写作之中,这既是散文作家坚守自己人格的尊严,也是散文作家维护文学创作的尊严。

细节的真实,蕴含着散文作家的良知,蕴含着散文作家的坦荡,蕴含着散文作家的风骨。可以这样说,真实是一切文学艺术的信誉度,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崇高生命。

《我是城管》的细节之美美在细节的朴实上。

语言大师老舍先生说过:“文字不怕朴实,朴实也会生动,也会有色彩。关键在于与描写的对象感同身受,思想相通。”“世界上最好的文字,就是最亲切的文字。所谓亲切,就是普通的话,大家这么说,我也这么说,不是用了一大车大家不了解的词汇字汇。”

《我是城管》对于细节的描写,语言是朴实的,事理是朴实的,文风是朴实的,朴实几乎成了通篇的一种基调。无论叙述、刻画,无论描写、议论,看不见一丝一毫的语言铺张,看不见一星半点的渲染雕饰,就像那乡下人烧出的老白干,原汁原味,虽然香味不浓,却纯正可口;就像走在山阴的小路上,风声、鸟鸣、花香都是纯粹自然的。

亚鹰同志在写“逼迫”领导购买垃圾车的情节是这样描述的——我实在压抑不住自己的情感,霍地站起来,将手中那个已经被我捏得变了形的纸杯往桌上一摔,我使劲抹去溅到桌上的茶水,近乎恶狠狠地说:“购买垃圾清运车的理由我已经充分陈述,不购买的后果也作了具体分析,同不同意购买的权力在你们手上,责任也由你们承担,我只是想提醒各位领导,这回买的是垃圾清运车,而不是小轿车。我周亚鹰就是想公车私用也私用不了的,我还没傻到因为要买两辆不急用的车辆而在这里与各位领导吹胡子瞪眼睛拍桌子较傻劲的地步。”这段话完完全全是他的心里话,而这心里话说得再朴实不过了。

我个人觉得,职场散文的写作不同于游记散文,也不同于政论散文乃至乡土散文、亲情散文等等,她具有鲜明的纪实性,因此也就少了那些浪漫的色彩和韵味。但朴实地述说丝毫不会消减美的分量。

《我是城管》是亚鹰同志对城管工作最朴实的介绍,也是对城管工作最真情的告白。朴实之美胜于浓妆艳抹,朴朴实实地写作,朴朴实实的语言,朴朴实实的风格,应该是也必须是作家写作的基本姿态。

《我是城管》的细节之美美在细节的细腻上。

细腻,是对细节写作的基本要求,细腻才有味道,才有温度,才能入木三分,才能反映生活的本源。

细腻源于细心,可以说没有心细如丝的观察和身体力行的实践,是写不出细腻的东西的。在这点上,亚鹰同志确实是一个很有心的人。

《我是城管》中有一章是《我的怕》,写了“五怕”,其中“我怕热”一段写了如下一段话:“炎炎盛夏,煞白的太阳无情地发着它的淫威。树儿经不得暴晒,蔫了;草儿经不得暴晒,枯了;花儿经不得暴晒,谢了;路灯经不得暴晒,爆了;柏油路经不得暴晒,裂了;丰溪河的铁栅栏经不得暴晒,脱漆了;塑料垃圾桶经不得暴晒,自燃了……”这一个个经不得,既是亚鹰同志的心细,也是其责任心使然。

“两个当事者脸带微笑,贼贼的那种微笑,小人得志的那种微笑……”这种细腻的描述活灵活现,似乎那两张清晰的面孔就在你的眼前。

文章对环卫工人的工作状况、思想状况、家庭状况、生活状况、素质状况,包括挣多少工资,负担多少清洁面积,办理了多少项保险,城区有多少垃圾箱有多少“马葫芦”,乃至怎样“与摆摊小贩玩躲猫猫的游戏”、“向上级领导实事求是地汇报与请愿”等等,都做了非常细腻的描写,所有这些,让我们看到了城管人的苦楚和辛酸,也让我们对于这一特殊战线上的群体有了更深的一分理解和尊重。

“生活把他推向了火坑,他却在火坑里百炼成钢。”我非常赞同汲军女士对亚鹰同志的评价。实际上,通过亚鹰同志书中那些细腻的文字,我们不仅看到了他文学创作上的进步,也看到了他思想上工作上的亮点。

《我是城管》的细节之美美在细节的味道上。

好散文应该有亮点,应该有温度,其实也应该有味道。因为有味道会使散文这杯美酒更加浓郁更加醇厚更加绵长,会使读者再而三再而四地沐浴在文学的天地里和文字的光辉里。可见,味道是散文的质地,是散文的感染力之所在。没有味道,散文便没有生命,便没有读者,便没有未来。注重散文的味道,是散文作家的一种艺术,更是一种义务和责任。

亚鹰同志以自己亲身的经历,浓墨重彩地用生动的描写,展示了当代城管人不计报酬、勤恳奉献、忍辱负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他的散文既让我们读出了城管人“苦涩”的味道,也让我们读到了城管人“阳光”的味道,而“阳光”味道应该说是散文味道的最高境界。因为她能给人一种精神上的激荡,她能驱散我们心里、脑海里那些浓重的阴霾,从晦暗与愚钝中坚定地冲决出来。

《我是城管》对“打雪”场景的细节描写最令人感动:“六点钟,城管系统数百员工纷纷走上街头,他们全副武装,头盔、雨衣、雨裤、高筒雨靴,拿着铁铲、竹竿、拐棍……他们用冻得通红的手紧紧握住冰冷坚硬的棍棒,错开脚步,仰着头颅,对着积雪拼命拍打。从树上掉下的雪块有的落在地上,有的打在他们的头盔上,还有一些则掉进他们的衣领里。时间长了,衣服全湿透了,加上冰冻路滑,每个人都在不断地摔跤,难免一身雪水泥浆。大伙儿一个个冷得发抖,但没有一个人退却,没有一个人喊冷。街上的行人、守铺的店主、玩雪球的人们面对雪地里这样一支队伍,纷纷伸出大拇指,赞叹不已。有的人甚至怀疑:这是城管的人吗?”

这段描写,昭示着城管人热爱生活的品质和理性,昭示着城管人对事业的忠诚和敬业。这种“苦涩”味与“阳光”味并存的描述,看后让人不能不生发感动和钦佩之情。

《我是城管》的细节之美美在细节的感人上。

感人的散文都是通过细节实现的,但细节写的再细并不一定就会感人,必须投入真情。可以这样说,情乃散文之温度,情乃散文之魂魄,散文失去了情感,就从根本上失去了其生命的颜色和活力。

同样是散文,为什么有的让人眼含热泪,为什么有的让人不屑一顾?其中差别就在于情感投入的力度和密度。

高尔纯老师在评论文章《真情实感写生活》中写到:“对真情实感的理解仅仅停留在一般生活真实感受上还是不够的,一定要深入心灵,要有情感的参与和审美想象的介入。”这话非常有道理。我觉得,亚鹰同志在《我是城管》中可以说是全身心地把情投入进去了。

作为城管局长,使命和良心让亚鹰同志多了一分悲天悯人的人文关怀,多了一分如履薄冰的肩上重任。他精心筹办环卫工人节,请求为环卫工人加工资,组织与会人员为环卫工人捐款,“逼迫”领导购买垃圾车,不给三哥搭铁皮屋开绿灯,不惧政协委员的威胁,四管齐下治理“牛皮癣”,假山下蹲坑看到白屁股……翻阅《我是城管》中那一个个故事,翻开亚鹰同志内心情感的一个个页码,你会跟着一起忧愁,你会跟着一起叹息,你会跟着一起兴奋,你会跟着一起激动。这是什么,这就是细节感人的效果和境界。情是人与人相交连接的桥梁。《我是城管》堪称是重情之文,亚鹰同志当之无愧是重情之人,他和他的作品教人知情,教人懂情,也教人重情。

总之,看亚鹰同志的《我是城管》,那清新朴实的文字,那栩栩如生的人物,那新颖独到的见解,那充满人性美、人情味的故事,都让我们感受到了庄重气象和现实主义的魅力,都让我们感受到了散文细节的魅力。

当我异常认真地阅读《我是城管》的时候,东北这里已是天寒地冻,白雪皑皑,但从亚鹰同志朴实感人的文字里,却让我读出了一片温暖的春意,这恐怕就是我读《我是城管》最大的收获和最深的感受。

《易经》的最后一卦叫“未济”,指没有完成,表示大千世界还有缺憾,尚待完善。就亚鹰同志的散文来说,坦率地讲也有缺憾和尚待完善的地方。诸如文笔虽然流畅但欠缺柔美,描写虽然细腻但不够凝练,言语虽然率真但没有意境。但我想,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写作经验的丰富,亚鹰同志的作品将会越写越好,不断攀升到新的高度、新的境界。

衷心希望亚鹰同志能有更多更好的新作问世。

我期待着,我们期待着。

注:贾凤山,吉林军区副司令员,少将,著名军旅作家,中国散文学会理事,中国军事科学学会会员。其散文作品多次获全国性奖项,为2011年度中国散文年会“精锐奖”得主。本文刊载于《散文选刊》、《工人日报》、《春风文艺》、《中国作家网》等。

12、一缕涤荡城市文明的春风

邓同学

江西多才子,我认识得不多,周亚鹰是其中一位。2010年1月,在铜钹山笔会上,我认识了周亚鹰。那时,他是广丰县国资委主任,县作协副主席。我佩服周亚鹰张扬的个性,还为他写过一篇文章。2011年8月,在陕西镇巴笔会上,我又见到了周亚鹰,得知他调到城管局当局长了,我“讥笑”他:“文化人学做野蛮事了!”

城管,在人们的心目中,没有好印象。提起城管,就让人想起大街上追赶小贩的景象,追上了,众人殴打小贩。有时,众小贩合力殴打城管。对城管,有人说是土匪,有人说是日本鬼子;有人说,他们比土匪还土匪,比日本鬼子还日本鬼子。网上有打城管的游戏,让国人过足了瘾。就连城管也玩打城管的游戏。年初,我参加中国散文年会组委会的2011中国散文排行榜颁奖会,在北京鸿翔大酒店,我与周亚鹰住一个房间。我看到周亚鹰非虚构散文《我是城管》(见本刊2012年第1期),先睹为快。这的确是一篇震撼心灵的非虚构文学作品,它的现实意义远远超过作品本身。

同类推荐
  • 图文版中国经典神话故事

    图文版中国经典神话故事

    《中国神话故事(英文版)》中那些生动离奇的故事,可以了解到我们的祖先对宇宙与自然万物形成过程的奇妙想象。天地是如何形成的?人类万物是怎样产生的?千变万化的自然现象又该如何解释?人类又是怎样一步步征服自然的……人们通过想象来解释这一切,于是使形成了早期的神话。人们将这些故事一代代传承下来,最终形成了文学宝库中一颗耀眼夺目的明珠。
  • 那些人,那些事

    那些人,那些事

    本书是一本历史人物及事件的回忆随笔。作者是知名学人蓝英年,这些长长短短的文章,内容主要为两部分,一是回忆与作者同辈或前辈学者、诗人、翻译家的亲身接触,如与梁漱溟、张东荪、史学家漆侠、翻译家蒋路和诗人流沙河的交往,现在那些人物大多作古,这些真挚的文字,读来亲切感人。另一部分主要介绍苏联文坛上有意义的趣闻趣事。文章写得轻松、有趣,又很好读。
  • 李国文文集长篇小说(2):花园街五号(第2卷)

    李国文文集长篇小说(2):花园街五号(第2卷)

    本小说关注改革对整个社会尤其是人的思想、道德、伦理观念带来的变化,为在这场变革中,披荆斩棘、冲锋陷阵的勇士斗士唱一支赞歌。是影响较大的“改革文学”作品之一。
  • 刘心武建筑评论大观

    刘心武建筑评论大观

    《刘心武建筑评论大观》是一本建筑评论集,收录刘心武近年来关于建筑与家居等方面的随笔和专论。在这本恶书中,作者从美术、摄影、建筑、音乐等方面,评论北京市常见的有名建筑,这本书是一本集人文、历史,建筑,美学于一体的建筑评论著作,出版以来颇受欢迎。
  • 夜莺与玫瑰

    夜莺与玫瑰

    王尔德记叙的是生命里的美丽与哀愁——平凡生活里的爱,精神世界中的美,以及这两者的毁灭给人的心灵带来的巨大痛苦,突出了神性的救赎与归宿。王尔德不再重复王子与公主幸福地生活一百年的陈词滥调,也不表达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美好愿望,只用一种淡然超脱的口吻来讲述悲剧,借助人物交错的视角与眼光让读者听见渔人长长的叹息,夜莺最后命若游丝的歌声,小矮人哀哀的哭泣和他的心破裂的声音。他以不完美的童话反复叩问生活中处处存在的矛盾与悖论、影射现实社会的困顿与复杂,以曲折的方式展现他对艺术、爱情及人生完美而纯粹的追求。
热门推荐
  • 萌妃有毒:王爷别想逃!

    萌妃有毒:王爷别想逃!

    “嗯啊~好痛!我说,你就不能轻点吗?”深吸一口气,梓歆眉头紧蹙看着面前手拿药瓶给她涂药的男人。“现在知道痛了?刚才在外面不是挺能逞强的吗?”男人脸色阴郁,富有磁性的声音里带着微微的怒火,但更多的是心疼的责备。“我,我那不是担心你们出事吗?”梓歆无语,要不是担心他会出事她会不顾自身安全跑来救他,没一句好话不说,还挨了一顿批评,真是好心当成驴肝肺!“你做什……”被她郁闷的表情逗笑了,男人心神一动,在她还没来得及反应的时候倾身吻上了她。“把那个们去掉,你担心我一个人就够了。”PS:欢迎加入。萌妃有毒:王爷别想逃,群号码:617583459
  • 幽闲鼓吹

    幽闲鼓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命里红线牵桃花

    命里红线牵桃花

    你相信吗?命中注定的两个人从出生起就有一根无形的红线连着,红线不会断,他们不会散。“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沈理和江枝栩仿佛就是天生的一对,哦不,他们就是。江枝栩渴望交朋友,可他在人前却是一副高冷不易近人的样子,原因居然是......乐观开朗会做饭会打架的沈理简直全能,人见人爱花见花开,但她竟然害怕......“江枝栩,我们要永远在一起好不好?”“沈理,说好了,永远。”“好。”
  • 小姐谈个恋爱吧

    小姐谈个恋爱吧

    “那是什么,快看,专属印记出现了!”“真羡慕啊,这还是将近二十多年没有出现过得了……”
  • 游戏道具系统

    游戏道具系统

    末世里,主角获得了系统,可以获得末世前一些游戏里面的道具或者技能等物品的系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女人就是要幸福

    女人就是要幸福

    女人要以幸福为乐,女人要以生活美满立足于世。每个女人都渴望生活幸福,但幸福不是天上掉馅饼,它需要努力和付出,有时候努力了、付出了仍没有得到幸福,因为机遇只垂青有准备的头脑,天不上会掉馅饼,女人的幸福要靠自己去争取。要想做个有魅力的女人就要多看看咯。
  • 都市突变:少将一百次说爱

    都市突变:少将一百次说爱

    没有丧尸没有恶魔,当都市突变,人拥有异能,犯罪,杀戮,挣扎,是沉浮堕落还是逆流而上。少女蕾蕾意外得异能,拒绝一切伤害与剥夺牛逼又废材能力,从而被所有人追杀的苦逼生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唐人笔记

    唐人笔记

    我叫李尹,乃是纯阳弟子。在这江湖久了,自然会经历许多的故事。这些故事有的寂寞有的温暖,不过是让人听一听,看一看,若是诱人喜欢也是不错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