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197600000061

第61章 寓言明理故事(4)

这个穷人回答说:“天下最耻辱的事,莫过于乞求要饭,乞讨我尚且都不觉得耻辱,难道还会以跟着马医混饭吃为耻辱吗?”

邹忌窥镜

此典出自《战国策·齐策一》。

邹忌身高八尺多,而且容貌秀丽。一天清晨,他穿戴好衣帽,照了照镜子,对他妻子说:“我与城北的徐公相比,哪个更美?”他妻子说:“您非常美,徐公哪能比得上您呀!”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敢相信妻子的话,便又去问他的小老婆:“我与徐公谁美?”

小老婆说:“徐公哪能比得上您呀!”

早上,有客人从外地来访,邹忌与客人坐在一起交谈时,问客人道:“我与徐公比,谁美?”

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

第二天,徐公来到邹忌家。邹忌长久地审视后,自以为不如徐公;又自己对着镜子一看,更觉得差得远了。夜晚,他躺在床上想道:“我妻子夸我美,是因为爱我;小老婆夸我美,是因为怕我;客人夸我美,是因为有求于我。”

狐假虎威

此典出自《战国策·楚策一》。

老虎寻找各种野兽作食物,一次抓到一只狐狸。

狐狸说:“你可不敢吃我呀!天帝派我做百兽的首领。今天如果你吃了我,那就是违背了天帝的命令!你如果不信我的话,我在你前面走,你跟在我后面,看看野兽们是否敢于见了我而不逃跑?”

老虎听了,觉得有道理,于是就跟着狐狸一道走。野兽们见了纷纷逃跑。老虎不知道野兽们是因为害怕自己才逃走的,还以为是害怕狐狸呢。

曾参杀人

此典出自《战国策·秦策二》。

从前曾参住在费这个地方。

费地有一个与曾参同宗族又同名的人杀了人。有人告诉曾参的母亲说:“曾参杀人了,”

曾参的母亲说:“我儿子不会杀人!”神态自若地继续织布。

过了一会儿,又有人来说:“曹参杀人了。”曾参的母亲还能照样地织布。

不一会儿,一人又来告诉说:“曾参杀人了!”曾参的母亲害怕了,扔下梭子翻墙跑走。

曲高和寡

此典出自宋玉《对楚王问》。

有个人来到楚国的郢都唱歌,开始演唱的曲目是《下里巴人》,城里能跟着唱的有数千人;接着唱《阳阿》、《薤露》,城里能跟着唱的还有数百人;再接着是《阳春白雪》,能跟着唱的就只有几十人了;最后,他唱出高亢的商调和低宛的羽调,其间还穿插吟唱行云流水般的徵调,城中能跟着唱的就剩几个人了。这样看来,歌曲越高雅,能跟着唱的人就越少。

曲突徙薪

此典出自刘向《说苑·权谋》。

有一位客人去拜访朋友,看见他家的炉灶的烟囱是笔直的,旁边还堆放着柴禾。这客人便对主人说:“要把烟囱改装成弯曲的,再把柴禾搬远点堆放。不然的话,就会发生火灾。”主人听了默不作声。

不久,主人家果然起了火,邻居们纷纷跑来救火,大火终于被扑灭了。

于是,主人宰牛摆酒感谢救火的邻居。那些被烧得焦头烂额的人被邀请坐了上席,其余的人则按功劳的大小依次坐席,但那个事先建议改装烟囱的客人,却没有被邀请来。

假如主人听从了客人的劝告,也就不会有这场火灾,也不用花钱办酒。

东野丈人

此典出自王沈《释时论》。

东野丈人审时度势,选择了隐居之地,并耕耘在肥沃的土地上。有位姓冰的年轻人,来自寒冷的山谷,路过这儿时向东野丈人问路。丈人说:“你从哪儿来?”姓冰的年轻人说:“来自干枯阴冷的地方。”“到哪儿去呢?”姓冰的年轻人说:“想去火光辉煌的大堂。”丈人说:“想进入火光辉煌的大堂,自己必须有明亮的火。现在你被寒冷所困而想寻求光和热,你却还没有得到光和热的方法。”姓冰的年轻人惊讶地问:“为什么这样呢?”丈人答道:“那些过得和乐融融的人都是些趋炎附势之徒,而那些获得既有利益者,都是些挟有资财的人。你如果不是这类人,还不如打消你的念头。”

黔之驴

此典出自柳宗元《柳河东集·三戒》。

贵州一带没有驴子,有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运来了一头。驴子运到后没有什么用处,就被放到了山下。老虎看到驴子后,见它又高又大,以为是神灵。老虎便躲进树林里偷看,等了会儿才出来靠近它,一副小心谨慎的样子,半天摸不清驴子是什么东西。

一天,驴子大叫了一声,老虎吓了一跳,连忙跑得远远的,以为驴子将吃掉自己,十分害怕。于是,老虎又来回观察驴子,觉得它没有特殊的能耐,慢慢也习惯了它的吼叫,便在它前后走来走去,但始终不敢上前去抓捕它。最后,老虎渐渐靠近驴子,进一步戏弄它,碰闯它,挨擦它,冲击它,顶撞它。驴子十分恼怒,就用蹄子踢老虎。老虎因此十分高兴,心想:“它的本领不过如此罢了!”于是,老虎猛地跳起来,大声吼叫,咬断了驴子的喉管,吃光了它的肉,然后才离去。

唉!驴子身材高大,似乎很有德性;声音洪亮,好像很有本领。起初如果不显露它那点本领,老虎虽然凶猛,但因心存疑虑、恐惧,终究是不敢吃掉它的。现在落得这个下场,实在是可悲啊!

痴人说梦

此典出自惠洪《冷斋夜话》。

唐高宗龙朔年间,有个叫伽的僧人,在长江、淮河一带漂泊,行迹非常奇特。有人问他说:“你何姓?”他便回答说:“姓何。”人又问他:“你是何国人?”他又回答说:“何国人。”后来,唐朝李邕给他写碑文,因为不知他的话的含义,就在传记中写道:“大师姓何,何国人。”这正是所谓对傻子讲梦话呵!

一蟹不如一蟹

此典出自《艾子杂说》。

艾子在海滩上行走,看见一种形体圆而扁的动物,长着很多脚,艾子便问住在此地的人说:“这是什么动物呀?”别人回答说:“这是蝤蛑。”接着,又看见一种动物,体形圆而扁,而且也长着很多脚,再问居住那里的人说:“这是什么东西?”回答说:“这是螃蟹。”后来,又看见一种动物,形体、模样都和先前所见到的是一个样,只是显得更小了,艾子便问当地人说:“这又是什么东西呀?”回答说:“这是彭越。”

艾子听后,叹了口气:“怎么一蟹不如一蟹呀!”

食菌得仙

此典出自刘基《郁离子·采山得菌》。

广东有个人在山上采集到一个蘑菇,那蘑菇大得能够装满箱子,它的叶子有九层,它的颜色像金子,光芒四射。带着蘑菇回到家里,他对妻子说:“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灵芝,吃了它可以成仙。我听说成仙要有缘分,老天爷从来不随便把灵芝赐给一般人的。人家求都得不到,我却得到了,我就要成仙了。”于是那人沐浴更衣,斋戒三天把蘑菇煮熟了吃,刚吞下去就死了。他儿子见到父亲的尸体说:“我听说成了仙的人一定要蜕去自己的躯体。人们被自己的血肉之躯所拖累,所以不能成仙。现在我父亲蜕除了躯体成了仙,这不是死。”于是吃剩下来的蘑菇,又死了。就这样这一家人都因吃所谓的“灵芝”死掉了。

翠鸟移巢

此典出自冯梦龙《古今谭概》。

翠鸟开始将窝筑得高高的,以避免灾祸。等到孵出了小鸟,因为很喜欢它们,生怕它们从上面掉下来,便将鸟窝往下移了一些。小鸟长出羽毛了,翠鸟更加喜欢它们,又把鸟窝往下移低了,于是人们便轻而易举地将小鸟捉走了。

妄语误人

此典出自纪昀《阅微堂笔记·滦阳消夏录》。

有个乡里人张某,为人十分阴险狡诈,即使是父母兄弟也不能从他嘴里听到一句实话。而且这人的口齿伶俐,极善花言巧语,很多人都受过他的欺骗。因此,人们给他取了一个绰号,叫做“秃项马”。马的项颈秃了,就是没有鬃毛。“鬃”与“踪”同音,是讥讽他说话迷离闪烁、虚幻不实,让人无法相信。

有一天,张某和他父亲夜晚赶路,迷失了方向。他们隔着田垄看见几个人正围坐在一起,便大声呼喊问道:“应该向哪个方向走呀?”有好几个人都回答说:“向北。”结果,没走上几步便陷到泥沼中去了。又远远地问那些人,那些人又都回答说:“向东转。”他们向东一转,几乎遭到灭顶之灾,父子二人在泥沼中翻滚挣扎,怎么也出不来了。这时,只听见那几个人拍掌笑着说:“秃项马,你今天可知道说假话的后果了吧!”那声音就近在耳边,但却看不到人影,这时才知道是鬼在捉弄他。

庖丁解牛

此典出自《庄子·养生主》。

庖丁给梁惠王屠宰牛,手所触接的地方,肩所倚靠的地方,脚所踩着的地方,膝盖所抵着的地方,皮肉沙沙作响;进刀时哗哗有声,这些声响像音乐一样悦耳,和《桑林》舞曲的旋律相符,又合于《经首》乐曲的节拍。

梁惠王说:“嗬,好啊!你解牛的技巧怎么精熟到这种地步呢?”

庖丁放下刀回答说:“我所追求的是解牛之道,已超出了操作技巧的范围。我刚开始宰牛的时候,看到的也是整个的牛。三年以后,我便不曾看见过完整的牛了。到现在,我解牛只用精神去感遇牛而不需用眼睛去看牛了,我的感觉器官都停止了活动,但精神却极为活跃。我依照牛天然的肌理,劈开牛骨骼间的缝隙,沿着筋骨间窍穴进刀,按照牛本来的生理结构解牛。牛身上的脉络软骨我都不曾碰到过,更何况是大骨头呢!好厨师每年换一把宰牛刀,是因为他只用刀割肉;一般的厨师每月换一把刀,因为他把刀砍折了。观在我的这把刀已用了十九年了,所屠解的牛已有数千头了,但我的刀刃还好像是刚从磨刀石上磨过一样锋利。那些牛的骨节间有空隙,而刀刃却非常之薄;用很薄的刀刃插进那有空隙的骨节,宽宽绰绰的,对于游动的刀刃来说肯定会有余地,所以十九年了我的刀刃还像刚刚从磨刀石上磨出的那样。尽管如此,每当碰到筋骨交错聚集的地方,我见到难办,便小心谨慎,目不转睛,动作也因之放慢。运刀非常轻微,哗的一声牛的骨肉已分解开来,像土块一样堆在地上。此时我提着刀站着,四下打量,因此而心满意足,把它擦干净收藏起来。”

文惠君说:“妙极了!我听了庖丁的这番话、从中学会了养生之道。”

运斤成风

此典出自《庄子·徐无鬼》。

楚国郢都有个人,鼻尖上沾了点像苍蝇翅膀那样薄的白泥巴,让一名叫石的工匠用斧头削掉它。

工匠石挥动斧头,带来一阵旋风,这个郢都人一动不动地听任工匠石用斧头去削白泥巴,白泥巴削干净了,郢都人的鼻子却一点也没有伤着,郢都入神色泰然。

宋元君听说了此事,召来工匠石说:“你能不能试着为我削一削鼻子上的泥巴?”

工匠石回答说:“我以前确实是能用斧头削鼻子上的泥巴。但是现在,让我削鼻子上泥巴的人已经死了很久了。”

任公子钓大鱼

此典出自《庄子·外物》。

任公子做了一个巨大的鱼钩,系上很粗的黑丝绳子,用五十头阉过的公牛做钓饵,蹲在会稽山上,把鱼竿伸在东海中,天天垂竿而钓,等鱼上钩,整整一周年也没有钓到鱼。后来有条大鱼吞食下鱼饵,它牵动着那只巨大的鱼钩,沉没到海底,又拼命挣扎着跃出海面,掀起的白色波浪奔涌如山,海水翻腾,如鬼神怒吼,千里闻之,心惊胆战。任公子钓到这条大鱼后,把它剖开而晾制成鱼干,从浙江以东,到苍梧山以北的广大地区,人人都吃腻了这条大鱼。事过之后,那些才智浅薄、评头品足的人都惊讶地转告此事。实际上举根小竹竿,跑到沟渠边,整天守着泥鳅小鱼的人,他们要想钓到大鱼是不可能的,修饰一些街谈巷议的内容去打动听众,博取美誉,这样的人根本谈不上深明大理。因此,不曾听说过任公子钓大鱼的气魄的人,跟他们没法谈治理天下的大事,是绝对无疑了。

佝偻承蜩

此典出自《庄子·达生》。

孔子去楚国,从一片树林中走过,看见一位驼背的老人用竿子粘取蝉,像在拾东西一样,很轻松地粘住了蝉。

孔子说:“你的手真巧啊!你粘蝉有诀窍吗?”

驼背老人说:“我有诀窍。五、六月间我在竹竿头上累加粘蝉的丸子,如果加放两颗丸子能不掉下来,粘蝉时蝉就很少能跑掉;如果加至三颗粘丸能不掉下来,那粘蝉时能逃走的就不过十分之一;如果加到五颗粘丸而能不掉下来,那粘蝉时能逃掉的就一个也没有了,我粘蝉就像拾东西一样简单。粘蝉时,我站在那里就像一根树桩;我伸出的手臂,就像一根枯树枝那样一动不动。天地虽然广大,万物虽然纷繁,但我心中只有蝉的翅膀。我不回头也不转身,不因周围的一切而分散我的注意力,这样,怎么会粘不住树上的蝉呢?”

孔子回头对身后的弟子说:“用心专一,以至于全神贯注,说的就是这位驼背老人吧!”

津人操舟

此典出自《庄子·达生》。

颜回问孔子说:“我曾乘船渡过一个名叫觞深的深水潭,摆渡船的人驾船的技术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我询问他驾船的事,说:‘驾船的技巧我们可以学会吗?’他回答说:‘能学会。会游水的人多驾几次船就会了。至于说那些能潜水的人,就是他从没见过船是什么模样,他也能一见到船便会操作。’我再问他为什么会这样,驾船人却不告诉我所以然,请问夫子您这是什么意思呢?”

孔子说:“善于游水的人多练习几次操船就会驾驶,是因为熟习水性,没有在水上的恐惧。至于那些潜水者之所以从不曾见过船,也能一见就会,是因为他们的眼睛看待深渊就像平常人眼中的山陵,把翻车看得就像是车子在山坡上倒退几步那样平常。在他面前形形色色的翻船倒车的危险太平常了,他从不放在心上,往哪儿驾船他会紧张而不感到轻松自如呢?用瓦片作为赌注的人赌博特别轻巧,用衣带钩作赌注的人赌博时有些害怕,用黄金作赌注的赌起来吓得要命。赌博的技巧是一样的,而后者却担心受怕,说明他们所重视的是赌博时的外物。凡是重视外物的人内心一定笨拙。”

孟贲不易勇

此典出自《尸子》。

有人问孟贲:“生命可贵,还是勇气可贵?”孟贲答:“勇气。”“你是要显贵,还是要勇气?”答:“勇气。”“你是宁要富裕发财,还是宁要勇气?”答:“勇气。”生命、显达、富裕这三者是人们难以得到的,但都没有能够使孟贲舍弃勇气去换取它们。这就是孟贲能够威震三军、降服猛兽的原因。

曾子食鱼

此典出自《荀子·大略》。

曾子吃鱼,一次吃不完,还剩下一些,他便吩咐学生:“把剩下的鱼做成鱼汤。”学生说:“做成鱼汤容易变质,吃了人会生病,不如将它腌起来。”曾子听后哭泣流涕地说:“我哪里是有不好的念头想去害人呢?只是不知道做成鱼汤会变质啊。”他痛心的是自己懂得这种常识太晚了啊。

养由基射猿

此典出自《吕氏春秋·不苟论·博志》。

楚国的朝廷中曾有一只白色的神猿,楚国善于射箭的人没有谁能射中它。楚王就请养由基来射它。养由基矫正弓、拿着箭就去了,他还没有射箭就感觉箭头已经射中了白猿,等到箭一射出去,白猿便应箭而倒下,原来养由基在射中目标之前就已经在意念上射中了目标。

尹儒学御

此典出自《侣氏春秋·不苟论·博志》。

尹儒学驾车,学了三年,还没有掌握驾车的技术,为此感到很痛苦,有天夜里做梦,梦见从老师那里学到了秋驾的精湛技艺。第二天他去拜见老师,老师看见他,对他说:“我从前并不是吝惜我的技术而不愿教你,是怕你不可教导啊。现在我将教给你秋驾之技。”尹儒往回跑了几步,脸朝北拜了两次说:“昨天晚上我在梦中已经学到了秋驾之术。”于是他先向老师讲述了他所做的梦,果然就是老师要教给他的秋驾之术。

好猎者

此典出自《侣氏春秋·不苟论·贵当》。

同类推荐
  • 人类文明发展思考

    人类文明发展思考

    科学把我们推上天堂,还是把我们拉下地狱?无论是大思想家卢梭,还是声名赫赫的精神领袖伏尔泰,得出的结论也是截然相反的。
  • 姑苏食话

    姑苏食话

    苏州饮食,实在是一个丰厚博大的文化形态,细细道来,当是长篇钜制,作为一本普及性读物,本书只是浅近地作点介绍和描述,有时还稍稍延伸开去,让读者从饮食的角度,能够更多地知道一点苏州文化史上的往事。本书是王稼句先生多年来的随笔心得。
  • 成语故事·第一辑

    成语故事·第一辑

    该书注重知识性、可读性和完整性,每个成语都具有释义、出处、故事三大部分。编排顺序采取按笔画多少排列,既方便读者阅读,又方便读者查阅。本套图书既可作为中小学生学习成语的工具书,又适合不同层次读者作为故事阅读,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因此,本套图书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珍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收藏和陈列。
  • 后宫政治(下)

    后宫政治(下)

    由竭宝峰、刘心莲、邢春如、李穆南编著的历史之谜系列丛书共32分册,用来阐述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并揭示古代历史长河角落中最为隐秘的部分。
  • 知堂两梦抄(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知堂两梦抄(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这个选本和坊间流行的其他选本所选篇目,几乎无一篇同者。周作人在传统中找到了他所称的“中国思想界之三盏灯火”——汉代王充,明代李贽,清代俞正燮,他们的共同特征是“疾虚妄、爱真实”,并由此上溯到墨子、颜回、大禹,梳理出自己独特的文化传承系统。本书清晰地呈现了这个思想体系。
热门推荐
  • 逆虚道

    逆虚道

    有这么一个人呀,他努力的修炼着,想要成神成仙。
  • 倾莲

    倾莲

    是夜、弦月当空、罗星点点,稀疏的林间,乌鸦低叫,更显得寒意缭绕。一声低语、、拉开一段恩怨情仇、帝皇的私子、江湖的侠客、粉墨登场、
  • 校花还是校草都是我

    校花还是校草都是我

    人人都知隆启高中有个男装大佬,天天啥事不干就撩妹子,终于有一天,各校校霸怒了。某校校霸:“别动我女人,不然你会死。”某泷:“懂。”转眼摸着人家妹子的小脸蛋说情话,看到这幕场景的某烨...某烨:....跪榴莲吧。生气了的某烨一拳一个小校霸,看着某烨吃醋的样子,某泷笑嘻嘻地凑过去说一句“就喜欢看你吃醋而又干不过我的样子。”“...怒!”1v1校园言情日常轻松逗比宠溺爽文无厘头love笑面虎(主西皮)还有俩队副西皮,超甜~有什么逻辑不通的地方请多指教。新人,文笔会努力提升的。希望大家入坑(???)
  • 姜心欢喜

    姜心欢喜

    小姜奈曾信誓坦坦的对天发誓:“不抱何简终不还”……高中时再次相见,她是一个“坏学生”,他则是老师的“心尖宠”……就这样阴差阳错地开启了三年高中时光;或伤心,或喜悦,或大闹,或平静……他,都在她的身后,说着最凉薄的话,替她收拾烂摊子……许久之后,她说,他呀就是天上最圆最亮的那个月亮,默默的帮我照亮着身边的路……忽的,笑了…… 男女主身心干净,请放心观看
  • 我和你情定三生三世

    我和你情定三生三世

    第一世,他救了她,一路帮她复仇,护她周全,最后,为她灰飞烟灭,他说,你欠我的,记得要还。第二世,他找到他,他已经有了心上人,他帮他,拼尽全力救他的心上人,可是,他却在她最无力的时候,在她面前和心上人殉情。第三世,从他出生她就跟着他,她说,这一世,你的青梅只能是我!
  • 做事先做人

    做事先做人

    你不是希望你的工作有效果吗?你不是希望你所付出的努力能取得成功吗?可是你为成功的机会做好了准备吗?
  • 约定的天堂

    约定的天堂

    停在这里不敢走下去,让悲伤无法上演,下一页你亲手写上的离别,由不得我拒绝,这条路我们走得太匆忙,拥抱着并不真实的欲望,来不及等不及回头欣赏,木兰香遮不住伤,不再看天上太阳透过云彩的光,不再找约定了的天堂!不再找约定了的天堂,不再叹你说过的人间世事无常,借不到的三寸日光,那天堂是我爱过你的地方!——源于摘抄所以就有了一些小故事!许下不老的誓言,寻找约定的天堂!
  • 反派总是被拐跑

    反派总是被拐跑

    辞楚绑定了反派Boss拯救系统。“宿主,我们的任务是帮助反派成为根正苗红好少年!”辞楚:……我拒绝“宿主上啊,拯救趴在地上的崽!”辞楚捂住耳朵:我听不见“宿主……”辞楚:本人已死,有事也给我憋着!
  • 毕加索

    毕加索

    本书主要以毕加索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通过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传达他成功的道理,尤其着重表现他所处时代的生活特征,以便对读者产生共鸣和启迪。
  • 梓琳仙境

    梓琳仙境

    这是一本能让你轻松愉悦的言情小说;这是一本能让身为90后的我们在重重的压力下还能保持乐观、向阳而生的奋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