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193900000005

第5章 吴忠地理历史人文状况

一、吴忠是历代政治军事集团争斗的焦点地区

在历史上,吴忠是中原王朝与边疆少数民族地方势力相争的战略据防要地,因而中外耀武,战事频繁,烽火连天,史不绝书。现在的吴忠大地,仍是古长城环绕,烽堠相连,古城池堡寨依稀,古道、桥渡遗迹犹存。早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全境处于西防羌族、北御匈奴的前沿。第一个封建王朝建立后,全国战争基本平息。匈奴南下成为秦王朝的第一大隐患。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年),蒙恬率军北伐匈奴,夺取黄河南岸的河套地区,为加强收复地区的防御和管理,秦王朝开始治理边防,于第二年在境内设置了富平县,同时构筑长城,移民耕作,开发边疆。两汉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吴忠既是防御匈奴的要地,又是中亚交通要道上的枢纽。为保障防御匈奴的军需,西汉在境内又设置了灵武县、灵州县等县治,同时开挖灌渠,发展农业生产,在灵州专设河奇和号非两牧马苑,专门饲养与军事有关的马匹。卫青等出击匈奴楼烦王、白羊王之时,就是以灵州为依托,在境内黄河上架设桥梁,并以黄河为天险,重修旧时沿岸城障作屏障。北周灭陈后,不远万里将江左之人迁入灵州。隋唐、五代时期,以灵州为指挥中心的朔方军镇,为唐代防区最大、兵力最多的军镇,当时驻军多达64000人。唐太宗时,由于有了灵州这样一个边陲军事重镇,在唐和回纥联军的有力打击下,才出现突厥各部纷纷降服唐朝,唐太宗李世民才得以亲赴灵州主持民族团结大会盟,被各部首领推为“天可汗”,并留下了“雪耻酬百王,除凶报千古”的绝句。唐玄宗时,张说为朔方节度使,他凭借灵州强大的军事势力,平服了康原子为首的突厥六胡州叛乱,并将其由灵州等地迁往河南,有力的保证了灵州以北、黄河河套以南的安宁,唐朝驻军由60余万减至40余万。天宝年间,安禄山、史思民叛乱,唐朝以郭子仪为灵武郡太守和朔方节度使,由于灵州聚积了天下劲兵,才被李亨选为登基之地,灵州一度成为全国军事、政治中心,成为兴唐之根基。宋代初年,党项族李继迁为了实现其建国计划,首先将占领灵州作为他控制整个宁夏平原的首要目标,宋咸平四年(1001年)八月,李继迁以5万兵围困灵州,宋军派王超率6万大军声援灵州,但大军未到,灵州即落入西夏之手,李继迁接着将灵州改为西平府,成为西夏建国前的首都。元、明、清时期,境内更是高墙垒筑,堡寨连片。历代王朝都因灵州所处的重要战略地位,在灵州加强军事和经济力量,使它成为中原历代王朝加强西北国防的重镇,成为历代的西陲巨屏。民国年间,吴忠地区为内地军阀和西北地方军阀来往于包头、兰州、银川的必经之地,也是马鸿逵东攻“三边”,北守银川的门户。新中国建立后,先后有多个建制师、建制团和部队的一些工厂、农场在此驻防和生产,成为宁夏驻军最多乃至全国驻军比较密集的地区。

二、吴忠是北方多民族汇聚之地

吴忠地区曾是多民族的活动舞台。夏、商时期,西部的熏育(荤粥)、鬼方(西戎)等民族在这里结成原始部落,借黄河之便,逐水草而居,过着游牧生活。西周至战国,猃狁(犬戎)、昫衍戎在境内活动。战国末,北部匈奴开始入居吴忠地区。秦惠文王七年(公元前331年),义渠戎发生内乱,秦军乘机“败其军,破其国”,原来胡人(匈奴)和戎人居住的地方被秦占领后,秦开始在西北地区修筑长城,以防北方的胡人入侵。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派蒙恬收复黄河以南的河套地区,蒙恬在对匈奴作战过程中,首先以强大攻势挫败匈奴气焰,抢占要地,控制边塞,然后筑城固守。据此战略,于第二年建立富平城,并从内地迁人开始在境内屯田戍边。秦末汉初,因楚汉相争,秦王朝徙边戍守者纷纷离去,边防松弛,匈奴30万骑兵趁机进犯,重新占领河套地区,秦时沿河修筑的城塞变成废墟。西汉初,匈奴兵屡屡南下,汉派张相如率兵10万迎击匈奴,大规模推行“徙民戍边”政策,大量汉人进入境内。东汉至三国两晋和南北朝400年间,吴忠一带先后隶属于羯、氐、羌、匈奴、鲜卑等民族建立的政权之下,汉族与少数民族杂居。隋唐时期,吴忠一带是党项人、突厥人、回鹘人、汉人等民族的杂居地。唐贞观三年(629年),唐太宗将降唐的10万突厥人安置在幽州(今北京)至灵州一线。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唐太宗以突厥、回纥等13部内附,置6部督府7州安置之,“六胡州”均在灵州境内。宋咸平五年(1002年),党项首领李继迁攻占灵州改西平府,作为其临时都城后,党项族和汉族成为境内的主体民族。元末明初,回族形成后,吴忠成为多民族杂居之地。清朝时期回族成为境内主体民族,他们和汉族在这里长期居住,相互融合,共同建设了这块沃土。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实行各民族平等、共同繁荣的政策,至2008年,境内有回、汉、蒙古、维吾尔、满等26个民族。

三、吴忠是西部的商埠重镇

吴忠地处水、陆要冲,道路四通八达,自古就因得“水旱码头”之利而成为西北最大的物资集散地和回族商埠。唐朝时,灵州成为关内北部的水、陆交通中心,特别是“丝绸之路”灵州—西域道的开辟,促进了西域和中原经济文化的交流。宋、西夏时期,李继迁曾请求宋朝解除边禁,设立集市,互通贸易。灵州的商人,常常赶着牛羊和骆驼,去环州、兰州、保定等地区交易,而党项诸部都争相到灵州以牛马进行交易。明代时吴忠更是宁夏镇军事供应和军机文书、官员往来的必经之地。当时吴忠已成为陕、甘、蒙邻近地区和京、津等地的商品集散地。据《朔方道志》载:明朝时“吴忠堡列市数十处,逢三、六、九交易,逢集至者,骈肩累足,极为繁盛”。与吴忠堡相连的金积堡则设“集市四处,列市数十处,逐日交易,商贾云集”。当时已有商行、木行、铁行、皮行、骡马市、羊市、牛市、柴草市、菜市、米粮市、肉市之设,商品经营已趋专业化。清光绪元年(1875年),吴忠堡有商行、经纪牙侩和农民交易所,兰州、武威等地的商人将货物沿黄河运载而下,在吴忠堡聚散;平凉、天水、绥德、米脂、五原、澄口、包头等地的商人则从旱路云集吴忠进行交易。民国时期,特别是京包铁路通车后,吴忠的商业更是发达,这里不但形成了本地的回商八大家,同时山西、山东、河北、河南、内蒙古、陕西的商人也到吴忠经商。随着吴忠商业贸易的发展,饮食、服务业也相应发展起来,当地的农民都纷纷进城摆茶糖干果摊,或卖牛羊肉、熟食,也有开客店、车马大店的,吴忠商业进入繁荣时期,至1933年,吴忠堡已成为宁夏商业中心,有“小上海”之称。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着手恢复生产、稳定物价、活跃市场,在扶持私营商业的同时,注重国营商业和合作商业的建立和发展。1959~1961年,私人摊点、小商小贩全部被取缔。1962年,允许私人摆摊点,私营个体社会商品零售额有所上升。“文化大革命”时期,个体商业再度受到严格限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取消了多种限制性规定,个体私营商业和集市贸易蓬勃发展,吴忠市重现了当年的“水旱码头”的繁华景象。每逢集日,车水马龙,人群熙攘,交易活跃,平均人流量5万~6万人(次),旺季时达到8万人(次),形成前所未有的规模。1985年,吴忠建成了当时西北地区最大的室内农贸市场,每年贸易成交额都在6000万元以上。同心县是规模较大的绒、毛、皮和木材集散地,尤其是这里的发菜市场,是全国最大的集散地。1990年,同心县集市贸易成交额4600万元,其中木材成交9085立方米,成交额947.4万元,占总成交额的10.42%;成交羊绒53.30万公斤、羊毛58.70万公斤、皮张25.40万张,成交金额达1417.80万元,占总成交额的15.60%;发菜成交17.41万公斤,成交额1236万元,占总成交额的13.60%。同心县韦州镇是一个古老的商贾之镇,回族人口占76.6%。该镇有大批回族农民从事商业活动,商业成为该镇的支柱产业。这里的回族群众西去新疆,南下广州,足迹遍及北京、上海、成都、深圳、西安、兰州等地,运销二毛裘皮、甘草、发菜等土特产品。购进服装、丝绸等名优产品,其集市贸易成交额达500多万元。如今在党的政策推动下,吴忠回族社会商品经济更加活跃,经营范围不仅门类更加齐全,而且一些带有民族特色的商品,如汤瓶、吊罐、盖碗、白帽、地毯等都迅速发展。随着人民商场的建立,天鹅饭店、民族饭庄、百货大楼、国贸大楼、义务商厦、购物中心、明珠美食娱乐苑、新世纪商厦等商业大楼拔地而起,形成本地商业建筑群。

四、吴忠是中国西北地区农业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吴忠地处黄河上游,地势由西南向北依次倾斜,南高北低,南部为黄土高原丘陵区,东部为鄂尔多斯缓坡丘陵区,北部为银川平原,黄河横贯川区。平原区因有得天独厚的地势,使其自流排灌条件十分优越,丘陵区则有广袤的草原牧场,这为吴忠地区的早期农业文化提供了条件。早在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年),蒙恬率兵30万北逐匈奴,收取河南地(今黄河河套以南地区),调军卒、募民众、屯垦塞上,传入中原种植技术,同时在今关马湖一带设置了宁夏平原最早的县治——富平县,使吴忠地区成为我国西部地区开发最早的地区。当时的吴忠一带被称为“新秦中”(“秦中”就是“关中”)。吴忠地处内陆,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大,降水少而集中,尤其春季干旱多风,对农作物的春播和生长不利,发展农业,提高产量,就必须解决灌溉问题。因此,“修堤梁(修堤堰)、通沟浍(筑水渠)、行水潦(疏通水道)、安水臧(储蓄水流)”就成了当时发展农业生产的当务之急。于是西汉时期,境内开始兴修水利,开渠引水灌溉,自此境内出现了秦渠、汉渠、汉延渠,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保证。随着农业的初步繁荣,境内的城市也随之涌现,这里不但有秦朝设置的昫衍县,到西汉时又设置了灵武县(今青铜峡市邵岗堡西)和典农城、灵州县。汉武帝初年,匈奴南下侵掠,见塞内马匹遍野,“畜牧为天下饶”。元朔三年(前127年),卫青、李息等领兵将匈奴赶出河套,得牛羊百余万头。西汉政府当时很重视发展畜牧业,特别是发展与军事有关的马匹饲养,当时在灵州就设有河奇和号非两苑专门饲养马匹。元狩四年(前119年),“关东大水,民多饥乏不能自救”,“乃徙贫民于关以西,及充朔方以南新秦中七十余万口”,元鼎六年(前111年),“上郡、朔方、西河、河西开田官,斥塞卒六十万人戍田之。”东汉时期,因吴忠地区地处边陲,多战事,使当地的农业生产受到影响,但战后,朝廷为了恢复当地的农业,很快将迁往外地的居民迁还回来,修复废坏的灌溉渠道,大量屯耕。汉文帝采纳晁错的建议,招募居民“徙塞下屯耕,以省边塞军粮转输之劳”。北魏时,灵州的农业有了较大的发展。薄骨律镇将刁雍组织军民修竣了艾山两岸废坏的一些渠道,新建了拦水大坝以解决渠道进水困难,仅此便可灌溉“官私田四万余顷。”由于农业的发展,宋泰始二年(466年),灵州、原州等地才能将50万斛粮食调往沃野镇以解决军粮之需,境内成为“岁课常充,民亦丰”的塞上粮仓。南北朝末年北周时,灵州已有“塞北江南”的美称。《太平寰宇记》卷三六灵州:风俗中记载,“本杂羌戎之俗。后周宣政元年(578年)破陈将吴明撤,迁其人于灵州,其江左之人尚礼好学,习俗相化,因谓之塞北江南。”唐朝著名诗人韦蟾《送卢潘之朔方》诗曰:“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由此可见,“塞上江南”或是“塞北江南”最初也就是指灵州,后来扩展到宁夏平原。唐代时,灵州地处抗击突厥侵扰的前沿,农业生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在此处发展粮食生产仍然是唐朝十分关注的大事。武则天天授元年(690年),娄师德为灵州等地管田事,他率士兵屯田垦荒,集谷数百万,军粮丰足。唐宪宗以李昕为灵州大都督府长史,他将境内的光绿渠加以重新修竣,溉田千余顷。经过历朝历代的不断经营,使灵州成为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畜牧业产地。强大的经济力量,使它能在唐朝危亡的紧急关头,承担起唐朝平定安史之乱大军的粮食供应,据《宁夏军事志》载:“郭子仪率兵回防朔方,时朔方有精兵10万,战马3万”。这种能承担庞大军事供应的在当时的西北也只有灵州。

同类推荐
  • 佛教的见地与修道

    佛教的见地与修道

    为深入浅出、精简而全面的佛教通论,对佛教的义理、历史和各种传承有一个精确的综观。
  • 修好心成好事:佛学大师开释人生的12堂明心课

    修好心成好事:佛学大师开释人生的12堂明心课

    本书通过佛学的12堂明心课,细致讲述从观照内心到开悟自我、从一份放下禅到一颗厚道心、从拥有包容的智慧到实现付出的力量、从舍下贪欲到心怀慈悲的人生开释历程,以理入事,以事入情,带领读者体会佛家的做人智慧,为那些追求幸福却又为现实所苦、被心灵围困而寻不到出路的朋友们指点迷津,重新找回真实的自己。
  • 佛教的故事

    佛教的故事

    《佛教的故事》本书力图通过一种全新的视角来解读佛教的产:尘及在中尉的弘扬。著者在参考了大量历史文献的基础上,从历史、文化和艺术等多种角度来探索佛救,以故事形式讲述佛教,使读者真切感受佛教文化的博人精深。
  • 佛法在世间

    佛法在世间

    本书从佛教史,佛教教义,以及时代发展要求出发切入课题研究,得出“佛法在世间的结论”。
  • 星云日记28:自在人生

    星云日记28:自在人生

    本书为“星云日记”系列的第二十八册。收录星云大师1994年3月1日至4月30日期间的日记。日记详细记载了星云大师每日的弘法行程、心得、计划,熔佛法、哲学、文学、慈心悲愿于一炉,实为一代高僧之心灵剖白与济世旅程,为现代佛教历史的进展保存或提供了至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亦为吾人陶冶心性之良方、修养精神之津梁,从中可获得许多做人做事的启示与新知。
热门推荐
  • 超级天庭小红包

    超级天庭小红包

    意外加入三界聊天群,发现与人间断隔几万年的天庭已经大变样,吴武从中了解到了一许多秘密。开妓院的嫦娥,养小三的玉帝,娶老婆的十殿阎王偶尔吴武还时不时抢几个红包!
  • 御剑踏歌行

    御剑踏歌行

    一柄心剑了无痕,年少有梦当敢行!一位患有神经病的少年在治好病打通经最后成神的故事。一剑当如一念。道,仙,神,人,灵,魂,转生,长生,永生。超生!共12境
  • 妖精惑心

    妖精惑心

    胡惑心一个不小心从九界穿越到了人间,初到人间感觉就是美好。咦!好像有人在喊抓贼?到她大展身手的时候了!不小心抓错了贼,抓到了一个绝色美男,还喊着要她负责到底!天!她的美好人间生活就这么破灭了,不甘呀!不甘呀!终于把他撵回了家,没想到人家竟然是国相。瞬间胡惑心整个人都不好了,她曾经百般刁难他,他会不会……会不会……万万没想到的是迎来的竟然是他要娶她!当八抬大轿摆在她面前的时候,她犹豫自己究竟爱不爱他,她还没搞清楚爱是什么呢?如何嫁给他?
  • 虐世情缘之两世不悔

    虐世情缘之两世不悔

    第一世她是修炼尚浅的小妖;他是刚正不阿的凡夫俗子;机缘巧合之下危在旦夕的她遇上了进京赶考的他。鬼灵精怪碰上刚正不阿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第二世废掉全身修为换来的不过是痛彻心扉的一个答案、前世今生,缘起缘落,缘聚缘散,终不过镜花水月
  • 被迫穿越的大魔法师

    被迫穿越的大魔法师

    【当前进度:第二世界】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说,如果给我第二次机会,我不会再来蹚这趟浑水。一个超能力者横行的世界,一个权力在暗处交织的城市。这里,既是权力的中心,更是罪恶的核心。我厌恶这里的空气,因为到处都是罪恶。不过好在,有一个值得我挽救的人。七宗罪的暴食告诉我,在这个世界不存在真实,只有被谎言所掩盖的虚假。我不这么想,因为我可以从她身上看见这个城市最后的希望。
  • 大狂潮

    大狂潮

    一场交织纵横的命运安排,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狂潮,看我杨逆如何在危机重重的末世中独闯一番天下,丧尸强大变异,人类几乎灭绝,在这突如其来的狂潮中,到底是什么在支撑着心灵?居心叵测的人类,强大变异的丧尸!世界崩塌,秩序毁灭!我,要活下去!一起来看大狂潮!一场在末世中的人性!一场巨大阴谋下的阴谋!书友QQ群:703778063欢迎大家一起交流
  • 堕神归来

    堕神归来

    以一人战天下的堕神惨烈死去,临死前对诸神冷啸:我必归来!待我再次归来之时,便是尔等消逝之日。转世之后,他只是丧失神之记忆的少年之身,如何一步步登上天路,凌驾众神之上?当年世人笑他如蝼蚁,如今世界匍匐在他脚下,心甘情愿俯首称臣!
  • 兵王空降

    兵王空降

    诙谐幽默的校园生活,用拳头征服世界,遇强则强,遇战则战,兵王空降。
  • 云端灵神

    云端灵神

    万年前,约定万年之后。万年后,又由谁承担?十位少年,因一个约定,纠葛在一起。是爱?是恨?“结束吧。我爱你。对不起。再见。”
  • 天定风华Ⅶ凤归来

    天定风华Ⅶ凤归来

    四海未靖,风云又起。恩爱男女,天各一方。她为他怀胎守国门,灭海鲨,诛群盗,拔东堂细作,定沧海蓝图。他为她筹谋镇当朝,斗太后,控亲王,夺天纪军权,扶年幼帝君。她生产临战场,生死搏命,但愿两心一同。他自伤奔万里,翻覆风云,只求擦肩一遇。分离,从来是为了更好的相聚。却不知命运自有其定数,昔年知己笑颜的背后,深藏五越复国的秘密。山河割据,马踏蓝关,她的剑前指,是知己的决裂;后撤,是爱情的分离。孰予?孰取?这锦绣天下三万里,终不抵繁花满树,薄酒半樽,爱人在侧,一双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