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186700000039

第39章 公民教育的内容

公民教育是以公民的本质特征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教育目标体系,鉴于公民本质特征的复杂性,公民教育的内容也是非常丰富的。

一、公民意识教育

公民意识的强弱反映一个国家政治文明程度,公民意识教育关系到国家核心价值观的实现,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是时代的呼唤。

公民意识是公民应有的思想观念。思想观念是一种存在于人头脑中的主观因素,它通过人的行为表现出来,是人的行为选择的内在依据,包括权利意识、责任意识、公平意识、法律意识、道德意识等。其关键在于主体性的确立和主体意识的培养。公民意识实际就是公民对自己的公民身份的认识和认同。具备公民意识才有可能产生公民行为。虽然说公民从一出生就具有了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公民身份,但是公民自身对这种身份的认识、理解和认同是一个实践过程,需要经历一定的时间。

公民意识教育关系传播和强化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这是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举措,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公民意识的教育就要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是培养公民的归属感,引导公民意识到自己是国家的成员;其次是培养公民的权利义务意识,让人们意识到自身是国家权力的主人,是建设、管理国家事务的主人,对国家的发展承担一定的义务。

二、公民道德教育

道德素质是组成人格的最重要的成分,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直接影响着人的思想和行为走向。公民道德是规范社会成员行为和调整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一个国家公民的道德水平可以反映甚至影响一个国家的形象,因此,应当把公德教育纳入公民教育的体系中,把是否遵守公德看成衡量一个合格公民的标准。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形成,虽然取得了经济上的迅速发展,但因社会转型的急遽和复杂,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社会公德的缺失、家庭道德失调、职业道德缺乏等,而这些问题单靠经济杠杆是无法解决的,古人所说的“衣食足而知荣辱”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没有正确的道德舆论引导社会的良好风气是难以形成的,因此,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尤为重要。公民道德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培育公民社会所必需的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要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鼓励人们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同时也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教育,鼓励人们在工作中做一个合格的建设者。

三、公民政治教育

公民首先是社会的成员,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和义务。而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由于中国长期以来的臣民思想和子民意识,使得很多人只是被动地接受国家政治的安排,很少去主动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参政权利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

公民政治教育,就是通过影响公民的政治立场和态度来获取政治支持的教育实践活动。在某种意义上,获得政治支持才是公民政治教育的本质所在。政治支持分为两种:一是人们政治态度明确和政治立场坚定的隐性支持,二是人们除明确的政治态度和政治立场外,还参与政治生活、影响政治过程的显性支持。显然,显性支持比隐性支持更为有效。因此,为了争取足够和有效的政治支持,应在政治生活中开展增进公民的政治知识、技能,影响公民政治心理的各类活动,以培养公民的政治认同感和政治服从意识,同时还要加强公民的政治权利教育。公民的政治权利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要求,公民政治权利得到充分保障的社会才堪称政治文明社会。由于公民政治教育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教育,教的是人如何在社会中做人,它把公民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界定为:国家权力来源于公民权利,在根本上服从于公民权利;同时要尊重公民的主体性和个体性原则,一切以公民的权利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因此,应加强对公民的政治权利教育,强化公民的政治权利意识。

公民政治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塑造优良的公民,使其具备参与公共事务的政治素质。这就需要从培养公民的政治认同感和服从意识以及权利意识入手,努力提高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和法治素养,使公民熟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和义务,通过正当的途径有序参加国家的管理,建设高度的政治文明。

四、公民知识教育

公民知识是公民教育的基本内容,就是指公民应当知道什么,是公民以公民身份参与社会活动时应具有的知识。公民知识由一些基本的观点与知识组成,了解这些观点和知识以便能够有效运用,成为负责任的公民。

现代社会分工细密、社会互动频繁、信息量大、关系复杂、法律法规繁多,仅有公民意识还无法有效参与社会活动。公民只有掌握了相关的知识,才能理性、规范地参与政治活动,切实行使公民权利,履行公民职责。在繁多的公民知识中,公共知识和政治技能是公民知识教育的重点。通过公共知识教育,每个人都有能力思考国家和社会的重大问题,促使公民更好地理解公民社会的本质。掌握政治技能可以使公民清醒地、有效地和负责任地参与到政治过程之中。

知识教育是公民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它为公民行为提供了知识基础,有助于合法、有序、有效地参与社会政治事务。

五、公民技能教育

公民技能指的是公民在教育及活动过程中获得的相关能力与技巧。公民技能分为智力技能和参与技能。智力技能用来理解、阐释、比较和评估政府与公民的原则和实践。对于知情的、有效的和负责任的公民来说,基本的智力技能也被称为批判性思考技能。为了能够对一个政治问题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公民就必须对这个问题,对它的历史和现实状况有着全面准确的理解,同时还要掌握处理这一问题的思想工具或思想方法。参与技能是指公民参与政治过程所必需的技能。除了获得知识和智力技能,公民教育还必须注意有效地参与到政治过程之中,使公民能够监督和影响公共政策。

在传授公民知识的基础上,公民教育还需要对受教育者进行基本的公民技能的训练。因为作为公民社会的成员,公民要想行使其权利并履行职责,要切实的发挥其在社会中的作用,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仅仅有公民意识和公民知识还远远不够,还必须具备相应的能力和技巧。这些技能的涵盖面也是比较广的,包括适应社会的能力、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能力、促进个人全面发展的能力以及更多地让公民成为一名合格的公民的技能。技能对公民来说,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而且还具备教育功能。通过技能,公民将所获得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表达和实现自己的利益,实现对社会的参与和改造。同时,公民在运用技能的过程中,也可以加深对社会政治制度、社会规范和社会程序的认识与理解,强化和巩固公民知识和公民意识。技能的培养是公民教育的深化和对教育成果的检验。所以,在公民教育中必须重视相关技能的培养与教育。

六、民主法治教育

民主与法治教育也是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提高全体公民的民主和法治意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民主与法治是一种社会状况,是社会发展进步达到的程度。民主是指人民有参与国事或对国事有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法治是指根据国家法律治理国家。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得到保证。

民主与法治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民主离不开法治,法治规范着民主。真正的民主必然是法治民主,离开法治就无所谓民主。民主与法治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一方面强调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建立有效的利益表达机制和协调机制,扩大公民政治参与的空间。另一方面又要积极推进法治进程,用新的法治理念、法律规范,去凝聚社会多数成员的共识。

培育公民的现代民主法治意识,对于加强社会主义的法治建设和公民教育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要继承民族历史上和国外优良的民主法治文化,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精神,培养公民信法、敬法、守法的现代民主法治意识,为实现依法治国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同类推荐
  • 中国人的本色

    中国人的本色

    费正清说,中国人有一种深藏不露的文化优越感。过去的数千年来,中国人一直认为自己所在的地方是“世界的中心”。传统的政制,又几乎剥夺了人们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中国人勤劳、善良,却独善其身而漠视其他。当“帝国陨落”之后,他们又死扛着面子,自卑地回忆过往的唐宋荣景。
  • 大加速

    大加速

    21世纪是一个“以快代慢”的大加速时代。网络从业者讲求自我颠覆,否则就会被颠覆。马克·扎克伯格、拉里·佩奇、杰夫·贝佐斯,这三位Facebook、谷歌、亚马逊老板的共通点是:不仅心怀远大,而且惊恐万分。他们担心更快的事物随时出现,夺走他们的用户;担心自己的步伐还不够快,快不过大众的喜新厌旧。英国资深互联网记者、剑桥政治学者科尔维尔调研了互联网、技术、政治、经济、新闻、社交、物流和未来发展等领域不断加速的趋势。他认为,当前人们面临两种选择:要么建设一个史上最伟大、富足的社会,要么继续自私贪婪,迎来惨痛的结果。选择哪条路,要看我们是甘于沦为大加速的奴隶,还是积极成为引导大加速的主人。
  • 未来30年上海人才发展战略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未来30年上海人才发展战略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就未来30年上海人才发展战略作了前瞻研究,提出了建设“全球人才枢纽”的命题,并对未来人才战略定位、战略选择、战略布局行了深研究,对推上海未来人才发展、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制订人才发展政策、充分发挥人才在全球发展中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 单读20:新新新青年

    单读20:新新新青年

    这一辑的《单读》首先来自我们在互联网上持续了一年多的“新青年”和“公开信”计划,我们向更年轻、更广泛的写作者群体征稿,与他们通信,希望以此来追踪一代年轻人的精神轨迹。也都是有点浪漫气质的共同体行为。对一个希望借助文学向前看的思想阵地而言,这个题目的意义不言自明,我们几乎想都没想就决定了它。事实证明这几乎是《单读》最为艰难和曲折的一期。稿件来源变得更广,作者更新,如何取舍,怎样编排,与主题之间的关系,都需要逐一讨论,编辑之间出现了空前的分歧。
  • 新闻与传播学国际理论前沿(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新闻与传播学国际理论前沿(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以互联网为依托,各种新兴的媒介形式以种类繁多的样态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大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场景和对于媒介的感知,媒介化生存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针对这种情况,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的媒介,或者加强自身的塑造,或者适应新的情境的变化,总之媒介的样态以融合或者求新求变的形式也进行了诸多的改造。媒介从此步入后媒介时代。所谓后媒介时代,就是指在网络等的影响之下,各种媒介形式适应新的情境变化而在技术、内容以及传播效果等方面所作出的一系列的调整和改变而重新建构的媒介世界,它相对于传统媒介的时代而言,是新兴的媒介时代。
热门推荐
  • 精气神传

    精气神传

    “一万五千六百地球年的等待,五千多年的实验,终于找到了回到石永大陆的方法。尔等莫要让我白白的耗费心神,去石永大陆修成强者,回来给我足够的精气神,我会让尔等皆成神传。”“他是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协助和毁灭者;他是玛雅文明的缔造者;他是世界大战爆发的唆使者;他是核战争的引发者;他,是2012年地球毁灭的预言者。”“一群特殊体质的人群被他穿越回石永大陆,然后再由他牵引回地球,他是吸人精魄的妖,他是毁灭人类的魔。”“他是魔神。”“我们能阻止他吗?”……
  • 征天之怒

    征天之怒

    剑道的尽头是什么?天道的尽头又是什么?豪情千万丈,怒剑斩苍穹!一剑征天,试问万界主宰,舍我其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不完美容器

    不完美容器

    没有名字......没有思考......没有情感......不...我是容器?我是虚空。虚空之神将会轮回。
  • 仙缘之诛心劫

    仙缘之诛心劫

    世间万物皆有情,劫难应劫而生,应劫而灭,谁也逃不掉,也没法逃……推荐一下自己正在更的另一本《我的挡箭牌男友》,现代小甜甜哦,大家走过的路过的可以去看一哈呦(?>ω<*?)
  • 江湖路之风云天下

    江湖路之风云天下

    一世风云,独霸天下。一世情仇,只为红颜一笑胭脂泪
  • 世界之王

    世界之王

    异世重生,帝国之王这一世,不管天,不顾地,他只为自己而活着。
  • 清冷王爷,郡主求别作

    清冷王爷,郡主求别作

    他,是当今皇上唯一的同胞弟弟,世人眼中最优秀且不易人触碰的安王爷。她,是当今皇上赐封的离殇郡主,集皇帝千万宠爱于一生,太冥唯一的郡主,亦是最高贵的郡主。三世浮生,她只对他一眼投心,她曾发誓,此生非他不可。他问:“离殇,你爱我吗?”她毫不犹豫的坚定回答:“我爱你”一语成风,她追逐他两年,却终只是梦,在选择放手的那天,她轻轻抱着他,温暖的怀抱藏匿他无尽的苦楚。“幸好,我还没有真正爱上你。”一语毕,挥马侧鞭,一甩红尘.....老死不相往来?!故事就这样的完结了?那你就错了。这场你追我赶的追逐战,才刚刚开始而已......
  • 是我有意断送这余生

    是我有意断送这余生

    她10岁开始就跟在谢景霄身边。她这辈子,得到的所有爱来自于谢景霄、可得到的所有恨和伤害,也来自于谢景霄。谢景霄恨她,恨到亲手拿掉她的孩子、恨到亲手逼她在器官捐赠表上签字……他恨不得她死。她笑着问他:是不是我死了,我就再也不欠你了?然后那一天,他就真的听闻了她的死讯。
  • 注定—迫嫁奇缘

    注定—迫嫁奇缘

    被迫代人上花轿,注定不受宠,两人形同陌路的生活,却在一次次误会中让她情牵她人夫君。待到两情相悦时,奈何被人讨要夫君,是离开还是坚守?人虽回,但事已多变,朝朝暮暮间,两人心更贴近,但冒名顶嫁却像根刺扎在所有人的心里,她还能要回这门亲吗?这段迫嫁的缘份能画出怎样一段奇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