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184800000064

第64章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睁一眼,闭一眼”,又作“一只眼开,一只眼闭”,源出清·张南庄《何典》第二回:“山门里塑个遮眼神通,一只眼开一只眼闭的,代替了懊躁弥陀佛。后面也换了一尊半截观音。”

一般说来,人们看事物是将两只眼得到的两个视网膜图像融合在一起,从而成为单一的形象。如果一个人同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除了射手、木匠用来瞄准什么外,别人看上去就很别扭、滑稽可笑了。这里所说的“睁一眼,闭一眼”,是指人们的一种心理状态,意思是说,对某些现象睁着眼看到眼里,记在心里,而对某些现象则闭着眼,假装看不见,马虎不认真。

先谈“睁眼”意味着什么。

人在胚胎时,眼睛是大脑的延伸,后来随着发育分化,眼睛才移出颅腔之外。但是,实际上眼睛仍然是大脑的一面镜子。医生常透过瞳孔这扇小窗窥视眼底的变化,来诊断脑的疾玻

心理学认为,外界讯息有80%~90%是靠眼睛传入大脑的,而人的内心世界的讯息也有80%~90%是靠眼睛传递出去的,收入和支出正好平衡。从眼睛这个心灵的窗口,可以领会人的心灵语言。英国牛津大学的一些实验心理学家证明,目光有助于交谈双方保持接触,可以抵消那些造成疏远的因素。例如请对话者分坐在一张宽桌子的两侧,结果他们互相观望的次数要比坐在窄桌旁频繁得多。在这种场合,间隔距离的扩大通过目光频度的增加而得到补偿。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根据一个人的目光来判断他的内心世界。一般说来,一个人能直视你,那么他说的就是真话;而一个人眼珠转动,那么他准有心机暗藏,不可告人。

可以说,眼睛的视觉过程是与人类所有的精神活动联结在一起的。我们说“让我看看这件事”就是要去理解这件事;对某事物的“见解”就是对某事物概念的状态;“看透”某事就是去调查研究某事。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应当睁眼看世界,对任何事物都不能视而不见。

那么,人为什么还要“闭眼”呢?

从心理角度说,这是人们不希望看到某些现象的生理反映。当人们见到害怕的、厌恶的、不愉快的事物时,会突然闭上眼睛或转移视线。

在交谈中只有注意对方的眼睛,彼此的沟通才能建立。如果对方目光东移西游,表示他已经心不在焉;沉默时,眼睛时开时闭,表示他已经对你厌倦;斜着眼睛的时候,他肯定有了一种消极的情绪,并且开始藐视你。所以人们常说,最难对付的是那些不用正眼看人的人。

如果谈话时几乎不看对方,那是企图掩饰什么的表现。在女性尤为明显,往往内心喜爱对方,又不想用直视方式表露出来,只能用不看对方的方式来抑制深层心理中的欲望,反而把自己的内心活动暴露出来了。

大量的观察表明,情绪高昂时投射的目光就多,而郁郁寡欢时常常就会白眼待人。从这个意义上说,“闭眼”是对某些事物和现象的回避。

在现实生活中,“睁一眼,闭一眼”是为人处世中一种广泛运用的方式。比如批评别人,就要“睁一眼,闭一眼”,大事清楚,小事糊涂,不能事事指责,没有轻重大小之别,否则,别人会习以为常,不予足够重视,也就达不到帮助别人的目的。

唐代名相魏征为人清廉,刚直不阿,凡朝中大小之事有不妥当之处,同僚大臣有不守法的人,他必定想方设法予以纠正。即使是皇帝有过失,他也敢于犯颜直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因此,朝廷上下对他既尊敬又害怕。

唐太宗刚即位时,有一天对群臣说:“现在是大乱之后立国,人心不安定。恐怕百姓不容易教化呀!”魏征说道:“此话不对。国家太平无事时间长了,百姓一定会骄横,难以教化。而历经战争之苦的百姓,一旦有了安定太平的生活,必然会珍惜,也就容易教化。这就好像是饥饿的人什么都能吃下,干渴的人什么都敢喝。”李世民听他犯颜直谏,很为震惊,不敢轻视他的话。

一次,别人给李世民送了一只名贵的鸟,李世民很高兴,就托在臂上逗着玩。一见魏征进来,害怕他看见,赶紧揣到怀里,其实魏征已经看见了,他故意佯装没看见,奏事慢条斯理,有意拖延时间。结果等他走了,鸟也闷死在太宗怀里。有人问魏征,身为一国之尊的皇上,玩一只鸽子算不了什么,而你却欲置它于死地,这未免太过分了。魏征说道:“玩物丧志,这是古人的教训,是不务正业的恶少所为。天下刚刚太平,百废待兴,身为国君,怎能贪图安逸享乐呢?”那人又问:“既然如此,你为什么不当面直说,而故意拖延时间?”魏征说:“劝谏要得体,不能太频繁,否则皇上就会怠慢。况且像这等小事,说得多了,将来有了大事,也不会被采纳。今天以不言为劝谏,明言直谏是要等到将来的国家大事上用呢。”

同类推荐
  • 心想事成

    心想事成

    本书是一本反映人生成功和智慧的书,读之可启迪心灵,激发潜能,以改变人生的命运。本书通过列举多个案例和故事,教人深思、发人深省,从多个层面揭示了如何通往成功的途径。
  • 青少年网络心理

    青少年网络心理

    在现代信息社会里,网络日益成为青少年生活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网络对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巨大影响吸引了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愈来越多的关注与研究。人们对于青少年上网的人数、在线时间、浏览内容等都表现出了更多的关注。
  • 幸福就在你身边

    幸福就在你身边

    幸福是什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回答。乞丐得到100块施舍,他就觉得幸福;烈日下的民工在空调屋里待一会儿,他就觉得幸福;房奴突然之间把贷款都还了,他会感到幸福;独身多年的老光棍突然之间取到了媳妇,他会感到幸福;亿万富翁治愈了绝症,他觉得幸福;罪犯刑满释放,他也会觉得幸福……幸福是一个人极不容易得到的东西得了,幸福是一个人的奢望变成了现实。幸福又是对生活的理性认知,是一种面对生活的平常心态。农民把“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当成幸福;而商人则把生意兴隆,日进斗金当成幸福。幸福没有标准,幸福没有尺度,只要我们平和得对待我们身边的一切,我们随时都能得到幸福。
  • 古今商贾(智慧谋略文库)

    古今商贾(智慧谋略文库)

    本书从市场、企业形象、产品价格及营销这几方面讲述了古今商贾的智慧谋略。
  • 商标显著性研究

    商标显著性研究

    本书为知识产权法中商标权方面的理论著作,共分七章。第一章为商标显著性的立法地位。第二章是商标显著性的分类及其意义。第三章是商标的固有显著性。第四章是商标的获得显著性。第五章是商标显著性与商标专用权的取得。第六章是商标显著性与对商标专用权的保护。第七章是我国商标显著性制度的完善与创新,该章在总结上述章节观点的基础上,分别从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层面对我国商标显著性制度的完善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以解决实践中涉及商标显著性的相关问题。
热门推荐
  • 血夜之颂

    血夜之颂

    一个血族少女为了摆脱长老的一系列自作主张的安排,相当有勇气地离家出走,并到魔法学院开始搞姬的故事。请无视名称吧(摊手)太特么的中二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笑纯阳

    笑纯阳

    纯阳为仙,纯阴为鬼!阴阳颠倒是以为魔!惜一世纯阳,终化为万载遗恨!
  • 末日危途

    末日危途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仰!而我的信仰就是无尽的杀戮!在这个危途的世界里,谁是猎食者,谁又是猎物?我们坚持只为看到次日朝阳!我们杀戮只为证明生的信仰!我就是末世危途之中独一无二的王者!吃人肉的小姑娘,不爱穿衣服的猫女,和丧尸搞基的男人,带着小女孩的杀手,千年僵尸掌控的村落,血族控制的营地,龙湖山的秘密,午夜徘徊的生魂,狱间归来的恶鬼,千奇百怪的末日,带来光怪陆离的人生。
  • 心语的作品

    心语的作品

    你取走了我的心,我的心里不是味。你不会留置一下,我的心就被扔弃。我的心再生,你取走的是我的心,那么现在跳动的是什么?你硬生生地走了,走的那么洒脱。她被你捧在手心,她笑着你的一切。满意着你的一切,你又在渺我一眼,想想丢弃了的心。朋友问你,你拿我来炫耀,朋友说我是你的什么,那我是什么?你嘻嘻地看着天空,指着那月亮说,那个女孩还没结婚呢。是么,会不会呢,这个问号给我,我来解释,这是伤心的感觉,我不再会有了。我的心又有力量跳动了,以前已经被你扔了,我还捡么?
  • 天降极品娘亲

    天降极品娘亲

    一段离奇的经历使她来到异世,遇到了他和他,他误以为她是上天还给自己的娘亲,寸步不离、死死的粘在了她的身上生怕这一切是梦。他从不相信任何人,他怀疑她是细作,处处为难、刁难与她,每一次都是自己的儿子来保护她,令他十分恼火,却又无可奈何。一件事让他彻底相信于她,渐渐爱上她,联合儿子终于娶到了她,也是因为自己的疑心病害死了最爱的她,也失去了儿子的笑容……
  • 只是旁观者

    只是旁观者

    在别人的生命中,我们只能是旁观者,无能为力,又在苦苦挣扎。这里是我把自己的梦编成小说展现给大家,希望大家喜欢~
  • 神奇餐馆

    神奇餐馆

    这是一个神奇的餐馆,这里有风趣逗比的厨师兼老板的厨师!这里有让你排队给你拿号的猫咪!还有每个季度出现的神秘来客!慕白:这次会是谁了?会不会是奥特曼?或者哆啦A梦?美国队长?哈利波特?
  • 明卫

    明卫

    崇祯死后,清朝皇帝曾提出明亡于万历之说。不论是怎样的政治目的,由古至今,多少学者也都如此认为,提起万历皇帝大家都咬牙切齿,觉得是他昏庸无能毁坏了大明江山。真的是如此么?作者带你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那万历四十八年。
  • 大学生GE阅读(第4辑)

    大学生GE阅读(第4辑)

    《大学生GE阅读(第4辑)》以“人文情怀、学术精神”为宗旨,以通识教育为主板,以文、史、哲、艺、政、经、法、社等学科为重点,陆续开设“大学讲堂”“博士开谭”“专题专论”“评书评人评事”“海外文摘”“网上撷英”以及“反馈与批评”等栏目。文章以栏目为单元,以文学、历史、哲学、艺术、政治、经济、法学、社会学为序次,举凡论文、散文、书评、随笔、讲演稿、谈话录等,文体不拘,文风不限。编者诚心虔志,企盼有创见、有发现、有风骨、有格调之文章,希望与同仁同道共同开拓一片中国大学生喜闻乐见的通识天地与文化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