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180900000010

第10章 中观精要(8)

我们进入佛道的修持,必须得从一个非同一般的知觉开始。因此,月称菩萨主张,从修法开始起,就得破除所谓“共同客体”的思认为“瓶子”非存在的“非遮”,与认为“非存在”本身也不存在,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似乎无法避免落人“瓶子虽然不存在,但有方位”——这样一个“非遮”结论之中。但是,认为“即无存在也无非存在”的思想,本身就是一种常规的思想,无法摆脱“有无”两端的局限。所以,如果在其思想中一无所挂,既没有产生“有”,也没有产生“无”的话,那一定是一种解脱开悟之心了。寂天大师说:“当一个人的心中没有有无的概念时,心中便绝无所缘,坦坦荡荡的了。”这里所说的“心”,大师本人曾经清楚地界定,“即心常规耶”。月称菩萨也说被烦恼熏染的心性,称之为常规。所以,当人们把虚妄当成真实时,佛说此即“常规真理。”针对这一点,观世音菩萨的化身,第二世达赖喇嘛根登嘉措在《了义不了义疏》的结尾文中讲:“所谓非遮,并不是指兔子头上无角,而是指你们自己所认为的那个离戏空性的概念。”

因此,如果我们能够深刻体会这些大师们的思想,就应该明白所谓的“常规”,即是心的另外一种名称;在心中所显的真理,即是常规真理。如果我们坚持认为自心真实不欺的话,那么,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别人的思想,在他们自己看来,也同样是真实不欺的。但是,以“应成”诘难对方的观点,这只是一种向对方指点出对方矛盾的方式而巳。佛陀宣讲“空性”的道理时,也是采用这种方式的。中观应成派的“他方观点”,其方式虽然莫非如此,但当你利用“自方观点”,去破除对手的一切逻辑挑战时,在“智慧障碍”的作用下,你又不得不承认一个“自方的观点”了。这就是你们所谓的“自方”。

这样的理论,是经不起推敲的,很容易遭到逻辑学家们的嘲弄。因此,佛说世人与我争辩是非,但我从不与世人相争。”世人争论的依据是“因法事”,所以,世人与佛陀的对话永远不会在同一个认识点上。但是,作为一个世俗间平常的人,我们需要确定一种可以遵循的知识原则,或者说一种可以使我们的知识更加探人的原则,去配合佛的思想与感受等。但是,如果我们自以为是地把这样一种原则当成不可逾越的真理的话,为何还需要通过闻思修,苦苦追寻一个“真理”之外的道修呢?

一般说来,所谓的“真实心”,没有一个衡量标准。在老鼠的眼里——一切东西都是它窃取的对象;而在猫的眼里,所有的老鼠又成了被捕捉的对象;但在人们的眼里,老鼠与猫的行为都不合理。“眼识不能感知声音,并不说明眼识确知声音不存在”的说法,是把“绝对分析的心”比喻为眼识,而把常规分析的心”比喻成耳识。眼识不能感知声音,耳识不能观见形色。但是,耳识所听到的声音与眼识所见到的形态,在各自的感觉领域里是存在着的。虽然,人们通过这种方式,企图找到一个对“二谛圆融”理论有益的因素,但是,由“绝对思想”分析“二谛圆融”,就像用眼识分析声音一样,一开始,就已经误入了歧途。眼识所未找到的“声音”,当然不能当作“非存在”。如果眼识找不到物质形态、耳识听不到声音的话,眼识与耳识,没找到自己感觉领域里的对象,所以,这属于“找到没有”的范围。所谓的“绝对分析”,无非就是一种“概念知识”。宗喀巴大师也承认这一点。在“概念知识”一无所获的情况下,冒出一个被称为“绝对分析“的思想”,能够找出“非存在”之“存在”的话,那真是出奇的离谱了。

不相信“四边离戏”的人们会说,“无承许,是一种承许”,“绝对的无,是一种有”。但是,胜解佛法心髓“空性”道理的人们,在任何利害冲突中,都永远不会被世间一般的思想所左右,他们的心已经远离喜乐与恐惧。

在人们一般的观念中,看得见佛足而看不到佛顶——这是一极大的矛盾;刚刚诞生的报应身——从出现日起永世常久,这也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矛盾。总之,世俗的常规思想,总是在“有无”两极之间摇摆不定。所以,如果按照“大智者”们所信奉的“三段式”逻辑——即把意识分成几个层次的话,不要说证悟空性之究竟,就连常规意义上的菩萨之理也会不得而知。实际上,所谓“空性”之见,是一种常规的理念、思想以及语言,所无法企及的境界。

中观思想,超越了“有无”的界限,超越了一切世俗的常规思想。因此,任何一个植根于“有无”两极的思想,都不可能破除中观如果只信赖“此是彼非”的思想,就不能够了悟诸法的本性,也不能对佛身发光和对《阿难陀黑夜燃明灯》中记载的故事产生信解;更不能理解央掘魔罗王?,杀了99人之后——成为释迦牟尼佛的上首弟子,放下手中血迹斑斑的屠刀,立地用金刚般坚硬的智慧,破除“二十句萨迦耶见”,现证菩提圣道的故事。这些传说故事,超越了一般人的思维原则,所以,常人很接受。总之,“有无”二元思想,实际上是“以凡人之心影响菩萨之心”的思想,任何追求解脱之道的人,都应该抛弃这种思想。

意识到六道轮回中的六种生命,对同一杯水,会有六个完全不同的看法之后,还依然期望佛陀与众生,会对“瓶子”有一个相同认识的话,那就太奇怪了。

所谓“无共同认识对象”的究竟意义,是指任何一个人,在没有证悟空性之前,他心里想到的“色”,只是一个“非实有”的“色”;除了“非实有”的“色”之外,他不会想到其他。所以,当有人向他证实说,“色,无实有,因缘之法故”时,他虽然也能够明白,作为“有法“的“色”,非实际存在,但是,如果在他心里没有一个“色”的概念的话,别人就不能向他提出任何论式,而他则可以用应成方式,诘难对方承认的观点了。

因此,当一位博学多闻的圣哲,与一位世间的愚夫聊天时,愚夫说“是”,圣者不会从他自己的观点去答复,而是以“应成某过”的论式,引导愚夫说“如果你所言的这一句是正确的话,那么,你所说的其他话,就各不正确”,以此让对方领悟到自己观点的漏洞。当两之见。《人中观论疏》中言:“有无二元思想是错误的,所以,有无二元观念,永远不能攻破与反驳中观派的思想。”

个人之间缺乏一个共同的观念时,其逻辑辩论就成为一种文字游戏。所有被认同的常规原理,也仅仅是一种文字的表达而已。疯子所遵循的原理,是由疯子本人制订的。虽然在疯子的眼里,他所坚持的原理无懈可击。但是,疯子眼中的黄金——在我们看来,也许会是一块石头。同样,我们所认为的“是”,在菩萨的眼中可能就是“非”了。所以,在思想状况完全不一样的情况下,人们之间就永远不会产生一个“共同的知识”。如果我们一如既往地——继续随顺常规感觉的话,即便获证了菩萨的“见道”,你也无法摆脱平常人的俗气。外部势力或智慧障碍愈小,我们的意识便愈能从外境的束缚中挣脱出来,我们对外来的恐惧感也会越来越小。最后,自心融汇于平等一味的智慧之中,获证双运身的果位。

经历千劫万世,我们积累了无数的功德资量。但是,时至今日——如果我们仍然摆脱不了平常人的心识感觉的话,修持佛果还有什么意义?还不如趁早,求一些金银财宝,来得实惠一点。

净治烦恼障的终极目的,就是要消除智慧障碍。但是——在同样是蒙蔽事物真相的两种障碍之中,如果把作为客体的烦恼障碍彻底断除掉,而把作为主体的智慧障碍弃置不理的话,这与达苍巴所认为的“只要物质的躯体存在,就不可能断除智慧障碍”的论调不谋而合了。

总之,认为“是中观派的信徒,就不应该有自己的观点”的说法,与“作为一名中观派信徒,心中不应该持有任何观点”的说法是一样的道理。一般说来,由宗派思想影响的执一切事物为实有的实执心,与把凭空虚造出来的“我执”当真的实执心,是两个不同的思想。如果我们对两者进行一次仔细的考查,便会得出结论:此两种思想,均不出乎平常思维的范围。所以,我自己有时候也常常想,所谓“受宗派思想影响的实执心”——或许就是引领我们进入解脱之道的第一阶梯。

“因为对您深奥教义的误解,我(宗喀巴)虽然经历了千辛万苦,却没能得悟出您教义的要旨,过患与罪业仍然挥之不去,我执思想也越来越坚固。”如果按照(宗喀巴)大师的这句话推断,在生起次第的观修中,我们把自己观想成金刚萨埵;把一切外部世界的现象,都观想成自我清静的现分相——也是在增加我们自己的我执思想。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把一个非平常的心,当成一种实有去执着,以此开启亲证金刚持的大门。

宗喀巴大师着作中的“我慢”,指贪着于相应客体的“我有”思“此即彼;此若是,彼亦应是;故,此即彼也”——这是三段式逻辑的推理方法。因为,这种逻辑,在乡下以狩猎为生的一般人中间也是颇为流行,所以,把这种逻辑捧为“常规分析之正量标准”的话/岂不是有点太可笑了吗?

如果把常人的“正量标准”,当作衡量一切是非的依据的话,我们必须得把平常人思想中最原始的,诸如“执一切事物为实有”、“视女人之身清净”等思想,也要当作“正量标准”,反过来,如果我们忽略一切自然的感觉,而把一个在自然感觉之上,形而上的抽象逻辑,当成一种“正量标准”的话。那么——所谓的“正量标准”,只是一个徒有其名的空洞概念。

古代的译师们,把梵文“samdridi”一词译成了“常规”。但是,其真实含义则是指“迷惑”,即对事物真相的迷惑,或对外境对象生起的错乱心识。因此,所谓“常规真理”就是“错乱真理”。

如果以“七相道理”的分析,仍然不能确定“车子无自性”的话,那么,通过菩萨五圣道的修持——又如何能够消除烦恼与智慧的障碍呢?有些人认为:绝对意义上的贪着,是应所摒弃的;但贪着本身,则不应该被摒弃;绝对意义上的愚痴是应所摒弃的,但愚痴本身,则不应该被摒弃。在这里,似乎要求我们对自己的思想,也要做很多精细的区分。

如果我们概括一下,所谓“结合已知思想与未知思想两方的原则”这句话的含义,便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说此话者纯粹是胡言乱语,该人甚至对所谓“常规真理”的概念也模糊不清。所以,有言道无明盖真相,故此称常规;虚幻显真实,佛说是俗谛”。所以,除了“无明覆盖了事物真相”、“虚幻的真理”、“佛说一切虚幻的真理都是常规真理”等这些金科玉律之外,我们还能找到什么比之更具权威的言教呢?

人人敬之奉之的所谓“正量标准”与“合理思维”,实际上无非就是一个夹在两种未知思想间的细微心识而巳。

如果说,绝对意义上的非存在不能算作非存在,而常规意义上的存在可以算作存在的话,那么,反过来我们也可以这样讲,菩萨的智慧所证见到的存在,不能算作存在;而凡夫俗子的错乱之心所看到的非存在,可以算作真正的非存在。

这样,当一位智者,没有把幻变出来的牛马当真时,因为他未见虚幻的牛马,所以,智者所看到的非存在,也就不能算作非存在了;而愚夫则把幻变的牛马当成真的牛马,所以,他眼中所看到的存在,就可算作是真实的存在了。

同类推荐
  • 大愿说净土法门(下册)

    大愿说净土法门(下册)

    大愿说净土法门分为阿弥陀佛睡光明法的观修方法;迎请阿弥陀佛和圣眷属(六偈);念佛就是当下成就般若入不二门;以三生石公案来彰显净土法门的殊胜等内容。
  • 佛法在世间

    佛法在世间

    本书从佛教史,佛教教义,以及时代发展要求出发切入课题研究,得出“佛法在世间的结论”。
  • 心与禅

    心与禅

    《心与禅》是弘一法师一生人生体悟和学佛心得的集大成之作,在这部著作中弘一法师以大才子、大学者、大艺术家的俗家修为向常人揭示出佛门的真谛和人生的要义。
  • 星云日记14:说忙说闲

    星云日记14:说忙说闲

    本书为“星云日记”系列中的第十四册。收录星云大师1991年1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的日记,记录了星云大师生活、工作、弘法度众上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等,全书分为“人生三昧”、“苦乐之间”、“说忙说闲”、“人生加油站”四部分。这是一份特別的日记,内容不仅是大师个人生活点滴,也是人生的省思,它来自众生,属于众生,读“星云日记”,仿佛进入一个开阔的胸怀,一页内心最深层的省思。
  • 苹果上的肖像

    苹果上的肖像

    本书是“星云大师人生修炼”系列丛书之一。作者星云大师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谈为人处世的道理,比如,应积极看待生命、正确对待金钱与财富、注重培养待人接物的人生修养、正确处理感情问题、对社会知恩图报等等。
热门推荐
  • 季秋情漫舞

    季秋情漫舞

    广阔的天空,是她最理想的归宿,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她会活出更美丽的自信风采。
  • 卑微总裁在线追妻

    卑微总裁在线追妻

    穆晋修,H国穆家家主,位高权重,狠辣无情却唯独对她宠入骨。她跑,他追,势必将这个女人绑在身边!苏简时大怒:“穆晋修,全天下女人那么多,你怎么就追着姐不放!”他轻挑眉,深情看着她:“那么多的女人,我想娶的,就只有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秘密—孪生的你

    秘密—孪生的你

    桑薇从来没想到,一个复仇的念头竟然让自己万劫不复。路祁复,还是路祁君?她也分不清。命运有时候把人们带到一起,或许只是为了让他们分开......
  • 汉末双杰

    汉末双杰

    张皓和妻子李倾城在单兵系统的帮助下魂穿汉末三国,张皓占据名叫孙星字子文的士卒身上,妻子李倾城占据了名叫梅儿的姑娘身上。夫妻二人依靠单兵系统和熟知历史走向,从小人物走到了历史舞台,阴差阳错下,孙星成了曹魏能臣,梅儿成了蜀汉权臣。是蜀汉一统天下还是曹魏更胜一筹?《汉末双杰》敬请期待!
  • 极世卿来

    极世卿来

    清瑶和译天再见面时,在译天眼里清瑶只是这次的任务对像而已。当清瑶在不经意间看穿他本来的样子后,突然有种熟悉的感觉,“我们认识吗?”
  • 老天快来收了这群妖孽啊

    老天快来收了这群妖孽啊

    女主内心独白:亲,我想问一下我是不是走错剧本了,编剧爸爸你确定让我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柔弱女子来着用武力解决一切的蛮夷之地吗?嘤嘤嘤嘤……编剧:先放下你手中的菜刀,咱有话好好说啊啊……男主:丫头,冷静。女主:嗯嗯,好的呢,大大咱能不能先把我脖子上的刀拿下来,放这不太安全啊。
  • 仙界保镖

    仙界保镖

    大宇宙修仙时代最怕什么,怕死!星球爆炸、空间裂缝、宇宙射线、分分钟让你大罗金仙修为也扛不住。不过道友莫急,‘烛龙号’前身乃星际盗墓宝船,金字招牌‘矿星海’无人不知,如今改邪归正,专业为各位道友谋福万万年!你想盗仙墓却不通葬经,无妨烛龙号上万年星际风水大师来助你。你想回地球但已无归路,莫慌我向阴兵借道。遇上宗门被困孤立无援,且看我烛龙之眼一睁一闭退群敌。当然烛龙号还承接,报复寻仇,抓妖开矿,寻花问柳,圣女收集等一切任务。一切只要价格合适,保证道友满载而归。
  • 原振侠17:幽灵星座

    原振侠17:幽灵星座

    手术高超正当盛年的外科医生刘心芹,突然宣布退休!为了找出原因,原振侠接受了其儿子刘量中的聚会邀请,会中刘量中讲了一件怪事,提到了幽灵星座。可惜,怪事未听完,叙事者却已相继发生离奇事故。他们的死亡是意外,还是什麽邪恶力量所为?下一个受害者又会是谁?原振侠在超级女巫玛仙的帮助下,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巫术与邪恶力量大斗法。在星相学之中,星座分成十二种。其中,并没有「幽灵星座」。幽灵,怎么会和星座发生联系呢?如果肯定人死了之后有幽灵,古今中外,那麽多幽灵(数字之大,无法估计),都还在地球,还是在传说的「阴间」?
  • 师父大量,吾乃小屁民

    师父大量,吾乃小屁民

    童小乐这人没啥大毛病,总体来说,是一个不错的姑娘,如果没有遇到天下第一山庄的庄主冷西凤,她日子也就平淡过去了,可偏偏,她不自量力把他惹了,真实的他,不仅斤斤计较,性格还格外别扭较真!总之,童小乐惹上他,日子就真的不好过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