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152100000023

第23章 虚心——常怀愧对之意,便是载福之器

原文

大抵人常怀愧对之意,便是载福之器,入德之门。如觉天之待我甚厚,我愧对天;君之待我过优,我愧对君;父母之待我过慈,我愧对父母;兄弟之待我过爱,我愧对兄弟;朋友待我过重,我愧对朋友。便觉处处皆有善气相逢。如自觉我已无愧无怍,但觉他人待我太薄,天待我太啬,则处处皆有戾气相逢。德以满而损,福以骄而减矣。此念愿刻刻凛之!

——引自《曾文正公全集》

解读

大概人心中常常怀有愧对别人的想法,就是能载福的器具,进德的门径。如感到天待我很厚,我愧对天;君待我过于优厚,我愧对君;父母对我过于慈爱,我愧对父母;兄弟对我过于爱重,我愧对兄弟;朋友对我过于看重,我愧对朋友。这样一来,就会感到处处都是善气。如果自我感觉没有什么可愧怍的,就会觉得他人待我太刻薄,天地对我太吝啬,这样一来,便会处处都碰到乖戾之气。德因为过于盈满而亏损,福因为过于骄傲而削减。这一念头希望时刻能记住。

原文

凡民有血气之性,则翘然而思有以上人。恶卑而就高,恶贫而觊富,恶寂寂而思赫赫之名,此世人之恒情。而凡民之中有君子人者,率常终身幽默,暗然退藏。彼岂异性?诚见乎其大,而知众人所争者之不足深较也。自秦汉以来,迄于今日,达官贵人,何可胜数?当其高据势要,雍容进止,自以为才智加人万万。及夫身没观之,彼与当日之厮役贱卒,污行贾竖,营营而生,草草而死者,无以异也。而其间又有功业文学猎浮名者,自以为材智加人万万。及夫身没观之,彼与当日之厮役贱卒,污行贾竖,营营而生,草草而死者,亦无以甚异也。然则今日之处高位而获浮名者,自谓辞晦而居显,泰然自处于高明。曾不知其与眼前之厮役贱卒,污行贾竖之营营者行将同归于澌尽,而毫毛无以少异,岂不哀哉!

——引自《曾文正公全集》

解读

大凡有血气之性的人,都会油然生出想超过他人的念头。他们讨厌卑下,追求高位,讨厌贫贱而希图富贵,讨厌默默无闻而思慕显赫的名声。这是世人的常情。而普通人中间的那些君子,大都常常是终身沉寂,悄悄退守。难道他们跟一般人天性相异吗?事实上,他们是看到了大的方面,而知道一般人所争逐的是不值得计较的。自从秦汉以来,直到今天,所谓达官贵人,哪里能数得清呢?当他们高据权势要职时,举止仪态从容高雅,自以为有超过他人万倍的才智。但等到他们死后来看,就跟当时的杂役贱卒,低下行当的买卖人,浑浑噩噩地活着又死去的人,没有什么不同的。而其中又有所谓依靠功业文章猎取浮名的人,也自以为有超过他人万倍的才智。但等到他们死去来看,他们跟当日的杂役贱卒,低下行当的买卖人,浑浑噩噩地活着又死去的人,是没有什么特别不同的。既然这样,那么今日那些身居高位而取得虚名的人,自以为自己文章蕴含高深的义理而地位显贵,因而毫无愧色地自认为高明,而不知道自己跟眼前那些浑浑噩噩的执劳役供使唤的杂役贱卒、低下行当的买卖人一样都将要同归于尽,而没有丝毫差异,难道不让人感到悲哀吗!

原文

古之英雄,意量恢拓,规模宏远,而其训诫子弟,恒有恭谨厚藏,身体则如鼎之镇。以贵凌物,物不服;以威加人,人不厌。此易达事耳。声乐嬉游,不宜令过。奕酒渔猎,一切勿为;供用奉身,皆有节度。奇服异器,不宜兴长。又宜数引见佐吏,相见不数,则彼我不亲。不亲,无因得尽人情;人情不尽,复何由知众事也。数君者,皆雄才大略,有经营四海之志,而其教诫子弟,则约旨卑思,敛抑已甚。

——引自《曾文正公全集》

解读

古代的英雄,胸怀都很恢宏广大,事业规模宏远,而他们教训与告诫子孙,总是显得恭谨深藏,身体如同鼎一样稳固。依仗贵重欺凌别人,别人难以服气;以威望加于人,人不讨厌。这是容易理解的事情。声色嬉游之类活动,不应该让他们太过度了。赌博酗酒钓鱼打猎,这一切都不要做;供应身体享用的物品,都有规定。奇异的服装玩物,不应有太大兴趣。应该适宜地多多引见佐吏,与他们相见次数不多,他们与我就不亲近。不亲近就无法了解他们的心情;不了解他们的心情,又如何知道各类事情呢?这几位先生,都具备雄才大略,都有经营天下的志向,而他们教育告诫子孙,都是意旨简约,从卑微处着想,收敛抑制自己得很厉害。

原文

静中细思,古今亿万年,无有穷期,人生其间数十寒暑,仅须臾耳!大地数万里,不可纪极,人于其中,寝处游息,昼仅一室耳,夜仅一榻耳!古人书籍近人著述,浩如烟海,人生目光之所能及者,不过九牛之一毛耳!事变万端,美名百途,人生才力之所能办者,不过太仓之一粒耳!知天之长而吾所历者短,则遇忧患横逆之来,当小忍以待其定。知天地之大而吾所居者小,则遇荣利争夺之境,当退让以守其雌。知书籍之多而吾所见者寡,则不敢以一得自喜,而当思择善而约守之。知事变之多而吾所办者少,则不敢以功名自矜,而当思举贤而共图之。夫如是,则自私自满之见可渐渐蠲除矣。

——引自《曾文正公全集》

解读

静下来细细思考,古往今来已有亿万年,而且没有穷尽。人在其中生存,只不过几十年的时间,恰与一霎那相似!大地广阔几万里,无法知道它的边缘,人在上面生活,睡觉休息,活动游走,白天只需一间屋子,晚上只需要一张床!古人和近人写作的书籍,浩如烟海,人的目光所能涉及的地方,不过只是九牛一毛!世事千变万化,有各种途径的美名,而人一辈子的力量所能达到的,不过是太仓中的一粟!懂得了时间的无限而我所经历的时间极短,那么碰到了忧患逆境,就需稍作忍耐,等它安定。知道了大地的宽广而我所居住的地方是如此的小,那么碰到了名利争夺之事,就应退让隐忍。知道了书籍是如此的多而我所看过的书是如此的少,就不会因为稍有心得就沾沾自喜,而应当考虑选择其中好的去持守。知道发生的事情很多而我所处理的很少,就不敢夸耀自己的功名,而应当考虑推举贤人以共同去处理。如果这么做了,自私自满的偏见就会慢慢消除了。

“评析”

只有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才能去重视别人,重视万物,重视天地宇宙,这是曾国藩有关“虚心”的核心思想,对此,《颜氏家训》中也有类似表述:

“世人多蔽,贵耳贱目,重遥轻近。少长周旋,如有贤哲,每相狎侮,不加礼敬;他乡异县,微藉风声,延颈企踵,甚于饥渴。校其长短,核其精粗,或彼不能如此矣。所以鲁人谓孔子为东家丘。昔虞国宫之奇少长于君,君狎之,不纳其谏,以至亡国。不可不留心也。

意即:世上的人大多昏聩不清,重视听到的,轻视看见的,重视远处的人,轻视身边的人。从小在一起长大的人中,即使有贤人名士,也常常加以戏弄,不知敬重;而对外地异乡的人,即使他稍稍有点名声,就伸长脖子,踮起脚跟,一副求贤若渴的样子。但在比较对照了他们的长短高低之后,又感到他们也不过如此。所以鲁国人居然称孔子为“东家丘”。虞国的宫之奇比君王稍大一些,两人关系密切,因此君王对他不够尊重,不听他的劝谏,以致国家灭亡。这些都是应该注意的。

面对古人的教导,曾国藩觉得自己一身毛病,百孔杂出,而各种毛病的根源就在于不诚实。不诚实大多源于“傲”字,自以为是便会狡辩或信口抵赖。他认为天地之所以运行,国家之所以建立,圣贤的德业之所以可以光大,可以持久,都是因为诚实的缘故。所以说:“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

在给贺长龄先生的信中,他曾猛烈抨击当世的社会种种不诚实的现象,他说:

今天的学者,考据是他们辩论的武器,经济是他们猎名的工具,说的人不实在,听的人引为宝贝,转而相互欺骗,不以为耻。至于官场积习,越来越崇尚虚文,做的人不奇怪,知道的人不揭露,互相掩饰,聊以自保,并且蔚然成风。

在谈到他自己时,他说:

我反思往年的所作所为,涉览书册,讲求众艺,哪一件不是欺人之事?高谈阔论,嘐嘐自许,哪一句不是骗人的话?半夜思考,汗如雨下。纵观先生所作的楹帖,说的都是“存诚”二字啊!如果真能存诚而不自欺,那么圣学王道还有其他的吗?人诚实。在文化里,在日常生活里,该有多少自欺而又欺人的东西!比如精彩的文章,漂亮的书法,华美的服饰,而这些东西都是给人看的,因此就具有相当的表演性,其中一个很大的目的就是吸引人,赢得他的人好感和赞美。然而这一目的却被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掩盖了:追求艺术的精湛,追求美,使你对它简直动弹不得。还有比这自欺而又欺人的吗?

曾国藩又说:“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他指出,骄傲是败身、败家的根源:“长傲、多言二弊,历观前世卿大夫兴衰及近日官场所以致祸福之由,未尝不视此二者为枢机。”故他称“傲为凶德”,因为“骄则满,满则倾矣”。

有些人恃才而傲,有些人恃富而傲,有些人恃贵而傲,有些人则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傲气。骄傲的表现很多,“凡动口动笔,厌人之俗,嫌人之鄙,议人之短,发人之覆,皆骄也。”

治傲的办法,首要的是要有自知之明,高度警惕自己。曾国藩告诫说:“余家后辈子弟,全未见过艰苦模样,眼孔大,口气大,呼奴喝婢,习惯自然,骄傲之气入于膏肓而不自觉,吾深以为虑。”傲而不知其傲,是最可怕的。

其次,对于奢、傲、懒,都要防微杜渐。他告诫儿子:“不必锦衣玉食而后谓之奢也,但使皮袍、呢褂俯拾皆是,舆马、仆从习惯为常,此即日趋于奢矣。见乡人则嗤其朴陋,见雇工则颐指气使,此即日习于傲矣……京师子弟之坏,未有不由于‘骄、奢’二字者,尔与诸弟其戒之。至嘱至嘱!”由俭入奢易,由骄返谦难,由谦入骄易,由奢返俭难,这都是常情。故须时时检点,事事注意,方不致陷入“骄、奢”险地。

“谦者,骄之反也”,“所以儆傲也”。曾国藩反复告诫子弟要谦虚、谦逊、谦和、谦让。他说:“劳而逸,谦而不傲,万善皆从此生矣。”又说:“千古有道自得之士,不外一谦字。”

同类推荐
  • 论爱美

    论爱美

    风靡欧洲的疗愈哲学,改变万千年轻人看待生活的方式。爱美,才能真正感受到驻留在世界的中心。那些人们喜爱的东西,那些歌曲、风景或者姿态,它们的美在我们身上留下了印记。在美里面有种东西,能让它与死亡抗衡,甚至比死亡更强大。这便是美对我们所做的——让我们停下脚步,让我们怀疑,让我们觉醒,重新给我们力量。美是一个个刹那的停歇,在那一刻你会返回最初的自己,你仿佛被抛向远方,却又唤起当下;只是一瞬,却又仿佛触到了永恒。在这瞬间的永恒里,你超越了禁锢你的现实,获得了自由。只有通过爱美,才能真正感受自己驻留在这个世界中。
  • 培根哲理随笔

    培根哲理随笔

    弗朗西斯·培根,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哲学家。培根是一位经历了诸多磨难的贵族子弟,复杂多变的生活经历丰富了他的阅历,随之而来的,他的思想成熟,言论深邃,富含哲理。他的整个世界观是现世的而不是宗教的(虽然他坚信上帝)。他是一位理性主义者而不是迷信的崇拜者,是一位经验论者而不是诡辩学者;在政治上,他是一位现实主义者而不是理论家。《培根哲理随笔》收录了培根关于哲学、关于宗教、关于政治、关于爱情等各个方面的随笔,富有哲理,阅读后,读者可以对培根思想有一个全面了解,相信他的哲理对读者也有一定启发作用。
  • 庄子大智慧全集

    庄子大智慧全集

    本书通过采撷《庄子》原书言论进行哲理发挥,寓含诸多为人处世的智慧与自我修炼的法门。包括“只有行动才算数”、“认识你自己是人生智慧的开端”、“让你的反对者有说话的机会”等42章。
  • 国学与巴蜀哲学研究

    国学与巴蜀哲学研究

    国学与巴蜀哲学探索》是作者与唐赤蓉教授二十多年研究巴蜀哲学与中国哲学的一个成果结集,所收论文曾发表在海内外的多家学术刊物上。发表的刊物有加拿大的《文化中国》,国内的《哲学研究》、《中国哲学史研究》、《孔子研究》、《南京大学学报》、《四川大学学报》、《浙江学刊》、《社会科学研究》、《甘肃社会科学》、《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等,绝大多数发表在上一个世纪。
  • 哲学是个什么玩意儿

    哲学是个什么玩意儿

    这是一本写给中国人的哲学启蒙书,它以深入浅出的语言,对什么是哲学进行了层层的挖掘与解读,时而进行睿智的思考,时而带来机智的幽默,让您在动静结合间,感受哲学带来的无穷乐趣。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逆灵圣器

    逆灵圣器

    顺为凡,逆为仙,轮回几世,终证果。九万年后,一个都市少年连番奇遇,结识好友杨茹建,终于踏上修真之途。奈何父亲神秘失踪,母亲惨遭恶灵附身,江湖恶人当道,暗无天日,我行我素,虽说有圣器在手,却肆意屠杀生灵,惹得怨气冲天,民不聊生,生灵涂炭。少年心存善念,于心不忍,决定惩恶扬善,重铸幽冥,以莫大念力解众生于水火之中,以无上功德成就真身果位,却不料偶遇父亲,方知当年身世之谜……
  • 蜜宠青梅:邪魅竹马宠翻天

    蜜宠青梅:邪魅竹马宠翻天

    他是邪魅腹黑的竹马,她是萌萌可爱的小青梅,第一次见面,她软软的叫了声“哥哥”他冰冷的样子有了一丝裂痕十五岁之后,因为误会,分离一年,他们十七岁,再次见面,他是学院高高在上的校草兼学长大人,她是被邀请去学院的演讲的少女,不似以前萌萌可爱的小青梅,而是冷艳优雅的贵族少女之后,他将她堵在墙上道:“宝贝儿,隔了一年了,也该回你老公这儿了”
  • 医学正传

    医学正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血溅天地

    血溅天地

    秦煜,一个被家族做替罪羔羊的废物,抽离血脉,碾碎兽魂,逐出家族。“我发誓,要救出母亲,要让秦家人为此付出代价,若违此誓必受天雷碎魂之苦。”看半虫如何进化成龙祖,以人体如何抗衡天道。血修者和兽魂师的战斗不容错过哦。全书神通,法则乱飘。
  • 现代文学创作谈

    现代文学创作谈

    这是探讨现实类文学作品创作的文章,如果能做到我手写我口,那么创作的作品就算是成功的,是有美感的,人类生存在现实的生活世界而不是虚幻的,现实类作品着重于人的实际行动和感悟。
  • 植物之神抽系统

    植物之神抽系统

    李无缺冤死后,意外重生,并且获得了系统:《植物之神抽系统》改名为林洛!请看林洛如何在异世界开始他的神奇之旅……本书还是:(植物文、养殖文、穿越系统文。)
  • 念佛超脱轮回捷径经

    念佛超脱轮回捷径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若不相欠,怎会相见

    若不相欠,怎会相见

    一场美丽的误会让他碰见了她,而她从此就赖上了他。他们的相遇却不仅仅是以为那场误会而是从那场车祸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