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117000000009

第9章 大姐(1)

在岁月的长河里,在人生的经历中,总有一些事使你难以忘记,总有一些人使你难以忘怀。大姐就是我难以忘怀的人。

大姐,确切地说是我的大姑姐。大我们20岁。

大姐,为人善良、坚韧、富于爱心;对人宽容、理解、体贴、关心。

认识大姐,还是我在大学与丈夫恋爱的时候。本来,60年代的大学生是禁止恋爱的。但作为我们正好遇到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学校停课闹革命,学生们处于自己解放自己的无政府状态,这为我们这些情窦初开的青年男女提供了恋爱的条件。

姐夫是1958年招工到甘肃永靖县建设刘家峡水电站的,后又调到单位设在省城的办事处工作。1964年,大姐带着不到10岁的大儿子和只有6岁的小儿子来到姐夫身边。

那时的农村户口,到省城是没有口粮可吃的。因为城市居民是按户口、按人头、按斤两供应口粮。市民每月每人28斤面粉,其中细粮20斤、粗粮8斤、清油4两。姐夫一人的口粮供几张嘴吃饭,其生活的拮据、困难可想而知的。因为当时的社会,人们既无钱,又无处去买粮食。

与大姐第一次见面,大约是1967年的8月份,是我们已经确定恋爱关系以后。记得当时的大姐,正是抛家舍子,到离家20公里的地方给人做全陪保姆,每周末回家一次。每月挣25元人民币。这既能补贴家用,还能给孩子们省出一些口粮,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大儿子小杰,10多岁就能做饭、搞家务、照顾弟弟。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嘛。和大姐见面的那天是周日。我还在大姐家吃了一顿饭,记得是用玉米面做的“鱼鱼”。“鱼鱼”是一种面食,粗粮细做。一般都用杂面、粗粮,诸如玉米面、黄豆面、荞麦面等。做法很简单,先将水烧开,然后要用根棍,一边搅动开水、一边用手一小点一小点地向水里把面撒开、撒匀,否则面会结成小块影响口感。等到软硬合适熟透以后,盛在一个孔比较大的漏勺里,再用盛饭勺挤压到凉水中,就成了形如枣核状、小鱼般大小的“鱼鱼”。然后再用漏勺盛到碗里,拌上葱、蒜、辣子,调上醋、放上盐、拌匀,就成了一碗光滑爽口、口感如凉粉的“鱼鱼饭”,很好吃的。因为是第一次吃“鱼鱼”,觉得饭名很新奇,口感也很好,就记得特别清楚。多年以后,与大姐说起第一次的见面时,大姐还非常抱歉地对我说:你第一次来家,我怎么就不知道去邻居家借碗细面给你做碗面条吃呢!还记得在大姐家吃过一次油面茶。油面茶的做法也很简单。先将小麦面炒熟,再将杏仁炒熟磨细,与炒过的面粉均匀地和在一起,放在一个大碗里,加上适量的水,用筷子朝一个方向搅动,要搅动到出面筋时将它徐徐倒入烧开的水中继续朝一个方向搅动,就能看到面糊在水中像打入的蛋液似的柔软有形的面筋丝,杏仁的香味也溢满屋子,然后撒上花椒粉、盐、葱花等,油面茶就做好了,令人馋涎欲滴,这些都是大姐家待客的饭食,至今想起,口中还留有当年“鱼鱼”的滑爽可口和杏仁的飘香。

1968年底,毛主席发出了最新指示:“我们都有一双手,不在城里吃闲饭。”之后,轰轰烈烈的家属返乡开始了,大姐就带着十岁的小儿子回农村老家去了。我们也分配工作离开了省城。

再次见到大姐,已是1976年的早春。当时姐夫要去青海省建设龙羊峡电站。那时的大外甥小杰已经参加工作了,二外甥仍留在农村,大姐和我们住在刘家峡。可以说,大姐家的四口人分别在四个地方,大姐不知道该牵挂谁。

从1976年以后,我几乎每天都和大姐在一起,大姐向我讲起她以前的日子和返乡后的生活。说来真令人有点不能相信。大姐结婚时只有15岁,姐夫才十二岁。不到花季年龄的大姐,竟然在15岁时就担负起了家庭重担。日子可谓心酸,负担可谓沉重。

大姐返乡后,担任了8年的生产大队妇女主任。大姐毕竟在城市生活过几年,见过世面,加上她善解人意,宽容大度,做妇女主任是当之无愧的。所以妇女们有了难办的事都找她讨主意,有了委屈都去找她诉衷肠,有了矛盾都去找她调解……

大姐用自己的方法调解、开导她们,对她们的苦衷给予深切的同情,经过她的调解、开导、说服,妇女们心平气和地回家,有主见地做事,宽容大度地待人。在农村工作的那些年,大姐年年被评为先进生产者、工作者。她离开农村以后,那些她帮助过的姐妹们从家乡托人给她带土特产,手工做的布鞋,因为她是小脚,不好买鞋。大姐收到这些东西后,就一边流泪,一边向我诉说她们的困难、不幸,言谈中充满了对她们的深深同情,那种姐妹情,真诚至极,令人动容。大姐还告诉过我一件事:有位农村老人,亲人都不在了,孤苦伶仃,是她照顾他离开人世的,是她给他做的寿衣,张罗着下葬的。这种善事只有大姐这样的人做得到。她的善良、仁慈,由此可见一斑。

1979年,因龙羊峡电站的建设需要人,大姐和小儿子的户口才得以解决,小儿子也参加了电站建设。有了工作,至此,一家人才得以团聚,在青藏高原安了家。

80年代初,好几万人的龙羊峡电站,可以说是一个很大的市场。来龙羊峡做生意的人,乘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东风,越来越多。全国各地的人都来龙羊峡工地做生意,都是拖家带口的。在龙羊峡工地的各个单位也走向了市场,开始办起了小吃店。记得姐夫所在的浇筑队,是最早把牛肉拉面馆开到局机关的中心区,生意很火。大姐因为不识字,又上了年纪,就在饭店做了保洁工,刷锅洗碗。一个月也能挣400元的工资。当时,我们教职工最高的工资不到200元。真羡慕大姐每月能开400元的工资,恨不能也去刷锅洗碗。当我们的月工资只能维持每月的开销时,大姐已经有了存款。她的存折让我给保存着。记得是1983至1984年,大姐用自己挣的钱,买了一枚6克重的金戒指。那时的金价是54元一克。是我陪大姐去买的,戒面是两个套在一起的菱形块。后来大姐又给自己买了一对重4克的金耳环。我戴金戒指晚大姐十年。大姐说她的金戒指和金耳环是从刷锅水中捞的,存折也是从刷锅水中捞的。太形象太准确,也太不易了。

上世纪90年代初,姐夫去世,我们曾经接大姐到我们工作的云贵高原生活了一年。那时她已经是67岁的老人了,还帮我摘菜、洗菜、收拾家务。我知道,那是她体贴我,看我工作忙,帮助我减轻家务负担。大姐是个热心肠的人,关心别人胜过关心自己。她经常关心照顾比她年龄大、比她身体差的姐妹们。记得2000年,她的一个邻居老太太,老伴去世,心情抑郁伤感,她经常去陪伴她,开导她,为她打水、做饭,照顾她的生活,帮她渡过人生的难关。邻居们见了就说,你一个70多岁的老太太,照顾80多岁老太太,真是难得。大姐答曰:谁还没有个难处!大姐常常把帮助别人作为自己的乐事去做,因而心态特别平和。周围的左邻右舍也都乐意帮助她,使她心情愉快,身体健康。

如今的大姐,已经是83岁的老人,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颐养天年。但她善良、热心、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不减,谈起她曾经帮助过的人和帮助过她的人,同情、体贴、理解溢于言表。她仍保持着年轻时过苦日子的生活习惯,从不浪费一滴水、一度电、一粒米。随手关灯,随手拧紧水龙头,已成了她的生活习惯。这些中国劳动妇女的优秀品质、传统美德,在她身上体现得尤为突出。

大姐,难以忘怀的大姐!我祝大姐健康长寿!

嫂子

人的思维真是一个不可思议、不可琢磨的东西。说来我离开家乡已有40多年了,脑海中除了父母的身影,音容笑貌经常出现之外,很少有兄弟姐妹的影子。

2008年6月8日上午10时,突然接到小侄的电话,说嫂子在9点40分去世。立时,嫂子的身影、音容笑貌、举手投足,非常清晰地出现在我的眼前,电影画面般地不停闪现。三天来,一刻也没有停止。

嫂子目不识丁,1971年春节进我家门时才20岁,瘦瘦高高,约1米68左右,肤色黝黑,嘴唇厚,笑起来,不大的眼睛眯成一条缝。为人憨厚,说话做事少思考。刚来我家时,连饭和馍都不会做,经常被母亲数落。我这个做小姑的,不太关心这方面的事。

上世纪70年代的中国农村,贫穷落后,人们连饭都吃不饱,常常因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家庭矛盾不断。记得有一次,不知因为什么事,哥哥打了嫂子,嫂子被推倒在一摊泥水里,裤子湿了一大片,没有顾及换,又去下地干活了,被村人们讥笑——尿裤子了。哥哥脸上挂不住,又打了嫂子。当然不是真打,记得是用很细的树枝打的。当时我有些隐隐的同情,只听母亲在那里数叨。

上世纪70年代我已参加工作,是一名中学教师。那时的生活十分清苦,每人每月只供应28斤面粉,四两清油,没有任何副食品,常常是吃不饱肚子。每年寒暑假都要回去看父母,要从家里带面粉、清油、鸡蛋之类的东西。清油和鸡蛋是自己掏钱买,面粉就不用花钱了,是自家地里的麦子磨的。每次嫂子给我装面粉时都自语:“那边的是头粉,面好,给她姑姑装上。”我心里很是感动。接着她又从自家的自留地将最好的辣子、玉米、土豆、茄子、蒜等蔬菜满满地装上一大提包……这些事好像发生在昨天,清晰可见,嫂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在我接到小侄电话的那一刻,全都跑着、挤着来到我的脑海,晃动在我的眼前,我毫无知觉地泪珠涟涟滑落,以至不能自已。

嫂子得的是乳腺癌,2005年去做B超时已有鸡蛋大小了。小侄将她的病历寄给我时已确诊。我立即在家乡的省城兰州给联系了医院,让她住院检查最后确诊后做手术,费用由我们负担。他们经过商量,不愿去做手术。记得当时正是农忙季节,可能是怕耽误农活,连累孩子,动员几次无果,只得作罢。2006年的五一,我专程去看望了一次,当问及病发时的情况时,嫂子告诉我,刚开始时只有绿豆大小,根本没有在意,也没有告诉任何人。等我2006年去看她时,已大如鸡蛋,特别硬,又动员她去住院做手术,她本人连同哥哥在内都不愿去做手术,还说:“村子里有做过手术的人也没有救过来,不去做了!”从那以后,癌细胞转移至膀子,疼痛难忍,无药可治,靠吃止痛药维持。几个月前,有一次病危,挺过来了。后来据侄媳妇说:癌细胞已转移至脖子,无药可救了。终于在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上午9∶40分被病魔夺走了生命,享年只有57岁。她终于解脱了痛苦,去天堂享乐。

写上这段文字,作为对她的哀悼、哀思。

嫂子,一路走好!

女儿

一直以来,就有想为女儿写点文字的欲望,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切入点,未能如愿。前几天,看到一篇《生命的芬芳与美丽》的美文,特别的感动。全文是对“极品女人”的欣赏与赞美。美文的作者,如果没有一颗欣赏他人,发现美的眼光,是绝对写不出这么美的美文的。文中说:“……极品女人是一杯淡淡的绿茶,只要轻啜一口,便口齿留香,难以忘怀……”“可爱的极品女人,她们忙碌而快乐地生活着,在属于自己的季节里,尽情张扬着个性的精彩,散发着生命的芬芳……”读了这篇美文我欣喜地发现,我找到了为女儿写点文字的切入点:女儿就是美文中欣赏和赞美的“极品女人”。

女儿是一位灵秀、聪慧、纤巧的女性,虽已年近不惑,但修长的身材、窈窕的面容,仍如青春少女一样,谁见了都这么说,这么夸她。

女儿是一位极具生活品位,追求精致生活,在生活细节上一丝不苟的女性。特别在乎个人形象。穿着打扮可以说是精致到家了。衣服长一点,短一点,肥一点,瘦一点,都要恰到好处,绝不马虎;什么衣服搭配什么裙子、裤子,穿什么鞋子,都有自己的审美观;衣服的款式,从来都是简单、大方、时尚、雅致。衣服穿在她身上,真是穿出了自己的个性时代的潮流整体的美感。她把自己的丈夫和女儿打理得和她一样,既适合他们各自的年龄特征,又不失简单、大方、时尚。是那种极具眼光,又会持家理财的女性。

说起女儿的会持家理财,在同龄人中也称得上是一把好手。她把家打理得有条有理,全家人的衣着用品归置得一丝不乱,吃的用的样样齐全。她已深谙城市生活的真谛,掌握城市生活的规律,买衣服之类都是在商场打折的周末,或节假日,或季节交替之时,同样的品牌,她比别人少花了成倍的钱,这种精打细算,既节约了钱财,又保证了高质量、高品位的生活,可谓一举两得。

女儿又是那种心思细致,关心、体贴、善解人意、在乎亲情、关注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的女性。俗话说,生活就是每一个细节。细节决定成功。说起女儿心思的细致,关注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在我的心里留下了久久的感动。一个不经意的电话,一声轻轻的问候,一句今天我有事,不能来看您了,一句家里还有水果蔬菜吗?要不要我买点回去的关切话语,都使我心生感动。她对我们生活细节上的关心体贴更如涓涓细流。像我们日常用的牙刷、牙膏、洗手液、护手霜都一一想到了。还常常惦着我的头发该理了,该去修修脚了等等、等等。更不用说春夏秋冬的穿衣戴帽,生病时的就医买药了。让我感动的是连我自己都不太在意,想不到的她都一一地做到了。我患有骨关节炎,十多年来,她经常记着给我买口服药、外用药,各种各样的护膝和保暖裤等。她在公司上班,起早贪黑,加班加点,辛苦异常,但对我们在生活细节上的关心体贴从来都不会忘记。

为了让我心情愉悦,增加活动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她还特意为我买了一只特别可爱、活泼、聪明的小贵宾犬,全家人早已视它为家庭成员,它带给全家人不少的乐趣,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朋友。

女儿还经常陪我买衣服,嫌我们自己买的衣服老气、沉重,穿在身上不显精神。经常教我如何搭配衣服的色彩和款式,配什么样的鞋子,希望我能穿出个性、穿出品位。经过多年的陶冶和潜移默化,如今我也学着将自己的生活打理得精致一些,不论是在家还是出门,都比较地注意自己的形象了,还真的比以前精神了,有时尚感了,这些都是女儿的功劳。我们年轻时生活的年代,没有条件讲究,现如今生活好了,有条件了,又不会讲究,特别是消费观上不去。从女儿身上,我学会了不少精致生活的知识和良好的个人习惯。

同类推荐
  • 我和这个世界不一样

    我和这个世界不一样

    在这本书中,作者以真诚的文字记录了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对教授过自己的老师怀念与感恩,对曾经同学、朋友及共同度美好时光的回忆;对一些社会问题提出的看法并给予包容和理解;对他乡之游的所见所感等等,让我们看到了95后的独特思维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与拷问,从而了解他眼中世界的样子。如果你是一个90后的少年,你会从中间看到自己,如果你已不再年少,这些文字也会让你停下来,找回属于曾经的回忆。
  • 走过人生的月缺花残

    走过人生的月缺花残

    身有残疾,是人生最为悲苦之事,可是只要有一颗完整的心,只要心中充盈着希望,便依然能走出辉煌完美的人生。 本书中的每个故事,都是以此为根基,有名人,有我们身边的普通人,在他们身上,残疾与病痛是生长梦想的土壤,挫折与逆境是激发力量的源泉。本书没有说教,没有条条框框,用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体现了那些人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顽强的意志,以及感人的事迹和精神,还有动人的真情实感,能给人以共鸣和启迪,给人以感动和力量。
  • 雷达自选集(散文卷)

    雷达自选集(散文卷)

    《雷达自选集:散文卷》这是一本雷达写的一本散文集,里面收录了雷达大量精选散文,于2006年10月1日在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
  • 佳辞妙对(中华美德)

    佳辞妙对(中华美德)

    中华美德的形成和发展历经五千年,内容博大而精深。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重德行、贵礼仪。自古以来,中华传统美德始终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道德根基和思想基础,是中华民族发展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动力。青少年时期是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对于以后的道德观的树立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从青少年时期就要给他们正确的引导,使之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
  • 命脉:中国水利调查

    命脉:中国水利调查

    本书是以抵达现场、独立调查的方式,对中国七大江河水系做出完整的全方位阐述,从水利与文学的意义看,这是一部填补空白之作。这是作者以报告文学的方式为中国水利做出了一份厚重而又诚实的报告。水是农业的命脉,也是国之命脉,家之命脉,一切生命之命脉。作者并非单纯站在人类立场上看水利,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对自我的认知、对生命的追问。本书获第五届徐迟报告文学奖第一名。
热门推荐
  • 最后一次爱情

    最后一次爱情

    齐文圣、沈炫、玮奇三人失去了友情、亲情、爱情、所以,心里已经失去了爱,也没有勇气去爱,深怕再一次受到伤害,而当三人都遇到生命之中最重要人的时候,还是逃避自己的爱情,但是,他们的生命中的另一半,还是不顾一切地把自己的爱,给了他们,想让他们三人恢复心中的爱,可他们三人没有及时恢复心中的爱,当找回爱的时候,已经造成了种种地悲剧……
  • 总裁霸爱:颜颜别闹

    总裁霸爱:颜颜别闹

    魂穿的她从丑女变成了倾城倾国,第一次见面在酒吧,因男友和闺蜜的背叛,向他索爱;第二次醒来在宾馆想要继续,却被人打扰;第三次见面在昏黑的小巷里以为是色狼将他暴打一顿,一不小心踢伤了他重要部位“你要给我负责一辈子!”
  • 重生全能影后

    重生全能影后

    本文女主不傻白甜,不圣母。女强,有无cp待定,有无男主待定。
  • 那些年我的青春给了地府

    那些年我的青春给了地府

    或许所发生的一切都是一场天马行空的幻想,而我只是在做一场梦,但这梦太真,真的可怕。吹风说我们生来就是个祸害,五弊三缺总有几样适合我们。三岁那年,游方僧人用他一条命换给我十五年平凡苦逼的吊丝人生。十八岁那年鬼节,我终究逃不过命数的安排,韩湘带我进入另一个世界,十殿阎罗,牛鬼蛇神,不可思议的一切颠覆了现代科学教育认知。摆放在我面前的是一个千年谜团,而这个谜团的作俑者却是我的前世。面对突如其来的世界,我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质疑?恐惧?不安?又或者是激动?振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冷酷盟主的魅姬

    冷酷盟主的魅姬

    明明是同样的一副身体,却百变的令她自己都生疑,性感女神,金牌杀手,“邪恶”女巫,一个个身份的上演,令人眼花缭乱,头胀脑重!这还不说,还来个大穿越,也不知道这到底是什么年代?哼,穿就穿呗,她象来很是随意的,这里美男多多多,正常中下怀的事!
  • 世界的尽头你爱谁

    世界的尽头你爱谁

    想品尝一抹绿,无奈,落叶成黄。想品尝一轮光华,那夜,却亮起了星光。想你,那时,转身!从此我的生命里,只有寂寞可以品尝。如果,那一刻,世界的尽头来到,你,会爱谁?
  • 天才竹少爷

    天才竹少爷

    一朝穿越,家破人亡竹锦年:老天!你逗我呢?
  • 总裁的魔法师

    总裁的魔法师

    [花雨授权]她一直被困在爱情的米诺陶洛斯的迷宫中偶然机会下遇上他“未见倾心”,更甚“一见钟情”她要全力以赴地去好好爱他九九八十一难,也要给她让开她的爱,可以为他颠覆全世界
  • 在那遥远的地方有怪兽

    在那遥远的地方有怪兽

    ”我要创造一个世界,一个怪物的世界。“”我要创造一个世界,能让她尽情欢笑的世界。““没有人可以阻止我!”“没有人可以阻止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