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117000000005

第5章 心底的纪念章(2)

早在1976年初,我所工作的水电四局,已建成地处西北地区甘肃省永靖县的刘家峡水电站。职工们又开拔转移去海拔3000米,地处青海省西宁市西南方的龙羊峡,去修建龙羊峡水电站。龙羊峡水电站是位居黄河源头的龙头水电站。作为局党委成员的丈夫,6月份就去了龙羊峡,因为上级组织要求局党委从7月1日开始,在那里办公。我当时是职工子弟中学的教师,作为职工家属留守后方。

随着电站的开工建设,职工的开拔转移,职工家属也陆续进入龙羊峡工地。当时,人们把龙羊峡工地传言得十分可怕。高寒缺氧、风沙大、紫外线强、是尽人皆知的,构不成对转移家属心理上的威胁。但当时盛传着龙羊峡有1号病,后来又说有麻风病。什么是1号病,没有人说得清。据传,可能是鼠疫。说传染上这种病,人就会丧命的。当时很有一阵引起家属们心理上的恐慌。但说归说,传归传,也没有听说谁染了此病丧命。进入龙羊峡工地的家属也没有因此而退却止步。但当时听了此传言,心里还是怯怯的,很是不安。时间不长,人们也就将此传言忘记。到了1978年年底,剩下的少部分家属基本上全部进入龙羊峡工地,热火朝天地进行着龙羊峡电站的建设。我就是1978年的10月进入龙羊峡工地的。

当时的交通不十分发达,道路也不好。进入龙羊峡,途经青海省省会西宁市。我们坐着大卡车在尘土飞扬的土路上行驶了大约5个小时,才到达西宁市。现在只需两个多小时。一进入西宁市,风卷着地上的杂物,沙尘扑面而来。未进饭馆羊膻味扑鼻,加之一路摇晃,晕乎乎的使人没有一丝食欲。匆匆吃些东西又继续赶路。

从西宁通向龙羊峡,是没有公路可走的。汽车在干涸了的河床上颠簸了近两个小时,才上了青藏公路。一路上,满目荒凉。光秃秃的杨树和榆树的枝干告诉我们这里已进入了冬季,更别说浸骨的冷风。偶尔也能看到路两旁被沙尘掩埋露出的衰草,那是放牧牛羊的草原。也能见到零散在草原上藏民的帐篷、牦牛和羊只、矮墙围起的牧场……那是另一种景象——青藏高原十月的风景。

晚上8点多钟,我们到达了目的地——龙羊峡工地。

家刚安置好,我还没有上班,就感觉后背像被重力猛击了似的,胸膛重重的、闷闷的,像压着沉重的东西,呼吸不十分顺畅,胸部还有点隐隐作痛,整天咳嗽,吃药也不管用。十多天后,才有点缓解。

因为高原缺氧30%,人整天乏力,迷迷糊糊地想睡觉。稍上点陡坡,就气喘、憋闷。好在那时年轻,只有三十二岁,几个月后就适应了。

龙羊峡干旱无雨、雪,道路上的细沙土常常将整个脚掩没。一年有半年是冬天。冬天奇冷无比,夏天紫外线经常灼伤皮肤,又疼又痒。

龙羊峡气候的恶劣是我未曾想到的。风大时可将地面上豆粒大的小石子卷到空中,再扑打到身上、脸上,在路上根本无法行走。单位除给前方职工发放老羊皮袄、皮裤、皮帽、棉手套外,风镜和护耳也是必不可少的劳保用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身体瘦小的中小学生,都会被风刮倒从地上爬不起来的,甚至刮跑。我们的家属区离学校大概有15—20分钟的路程,记得有一次刮大风,我下班回家晚了一些,大部分学生都已回家。其中初一有位男学生因做值日也晚了,看到我后,他怯怯地叫了我一声老师,我明白他怕风大刮倒他,我就拉住他,让他紧靠着我,一起走回家。

记得那大约是我到龙羊峡工地的第二年——1979年7月的一个下午,下了一场罕见的冰雹,当时我们正在教室开会。冰雹下得又大又急又猛,打在油毛毡屋顶上、玻璃窗上,像放爆竹似的爆响,其中还夹杂着玻璃的破裂声,很是吓人。毫不夸张地说,冰雹如乒乓球一般大。记不清下了多长时间,等我们下班回家时,冰雹将家里的大门从里面封堵住推不开,当我们使劲推开一条缝时看到堆集在门角落的冰雹足有两尺多厚。这当然是由风力推刮到门角落没有融化的冰雹。

龙羊峡的荒凉真叫人难以想象。我们刚到那里时,看不到一棵树,见不到一根草,附近也没有村庄。吃蔬菜十分困难。当地农民要走十几里地才能将自产的圆白菜、土豆用架子车拉到龙羊峡工地去卖。记得当时的圆白菜两角钱一斤,土豆一角五分钱一斤,在内地也就是5分钱一斤,常常是供不应求。好在各单位食堂也派车去兰州等地拉菜,也能少量地给职工家属出售一些,经常因为下班晚而买不着。也有羊肉吃,记得当时一斤羊肉5—6角钱,内地7—8角钱。因为缺少葱、姜、蒜、作料等,难去膻味,加上气压低,难以煮熟炖烂,也没有觉得多么好吃、多么香。煮出来的面条黏糊糊的,没有熟透。做好的米饭像夹生饭。

日常生活中用的燃料也比较缺乏,夏天做饭用劈柴,烟熏火燎,使人难以睁眼。冬天烧煤炉火墙,不会封火,一夜受冻。后来,劈柴也不好买了,夏天做饭就用木屑。周日,先准备好几个麻袋,然后去木材加工厂将木屑用麻袋装好,过秤、付钱,再拉回家储存在柴棚里。做饭时将木屑倒入铸铁的北京炉炉膛里,再在炉膛的中央插入一根长约1尺5寸,直径约3—4厘米的木棍,然后将木屑捶打瓷实。点火前将木棍轻轻地抽出,将点着火的纸棒轻轻地放入中央的孔,火苗很快就蹿上来了,很好用,但缺乏安全,因为炉子是放在小院的一角,稍不注意,火星就会被风刮到外面。记得有一次刮风,不知什么时候火星刮进了柴棚,等我发现时,木屑已经燃黑了一大片,我连忙用水泼灭。好在高原缺氧,没有燃着,否则,后果不堪设想。真是有惊无险。

每个周日,都要将下周用的劈柴劈好,煤砖砸成小块,炉灰掏空,水缸挑满水。还要将一周换下来的衣服在搓板上用手搓洗干净,这是每个周日必须做的功课。职工们感叹,周日比上班还忙,还累。

龙羊峡的自然环境十分恶劣,物质生活也非常匮乏,当然更谈不上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了。偶尔看场电影,都是露天的。尽管是露天电影,但人们看电影的热情不减,听说晚上要放电影,人们早早地去占好位置,离放电影场地近的,有的放上长条凳,有的放上小马扎,有的放上石头、砖块,还有的用粉笔画上圈作上记号,有的干脆写上自己的名字。放映前,孩子们早早地裹紧衣服、抱着膀子、跺着脚,转着圈地等待电影开演;男职工们穿着老羊皮袄、皮裤,戴着皮帽,缩着脖子等待;女职工们头上包着围巾,你挤我,我靠你,嘻嘻哈哈地取暖等待放映……电影开始了,人们安静了。

文化生活的单调贫乏,物质生活的奇缺,并没有影响我们对知识的渴求,对自身文化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提高。从1981年开始,我们一部分在校的教师、机关干部,用了六年的时间边工作、边读书,完成了北京师范学院中文本科函授的全部学科,取得了大学本科学历,拿到了毕业证。

艰苦的生活环境、匮乏的物质条件,磨炼了我们的意志,丰富了我们的人生,提升了我们的自身素质,也培养了我们适应各种自然环境和艰苦生活的能力。气候的恶劣,生活的艰苦,创业的艰难,并没有影响水电人(确切地说是水电四局人)建设龙羊峡电站的坚定信念和火热情怀。十年以后的1986年年底,龙羊峡电站下闸蓄水,改变了当地的气候和环境,空气变得清新了,湿润了,洁净了,风沙也小了。电站蓄水的第二年元月,下了一场难得的大雪。雪后初晴,天蓝、雪白、水清、气爽。就在那场大雪后,我离开了龙羊峡。

在我离开龙羊峡时,那里已建起了三四层的办公楼,职工医院,俱乐部,商店、银行、邮局、小吃店、宽阔的水泥路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十年来栽种的树木也成活生长,办公楼周围也种上了耐寒耐旱的灯盏花、八瓣梅、九月菊等,自然环境也有了很大的改善。80年代中期,还在龙羊峡职工俱乐部举办了全国水电系统的歌咏比赛。记得当时的歌星任静不知代表北京的哪个单位参加了歌咏比赛,她参赛的歌曲是《蝴蝶与兰花》,那是我第一次听到那么动听的旋律,那么优美的歌喉。地方的文艺团体也先后在龙羊峡职工俱乐部进行慰问演出,每个周末都可以看电影,白天也可以看……还举办过各家各户的盆花展,元宵节的灯展等各种活动……龙羊峡,俨然是一座坐落在青藏高原的新兴城市。国家领导人钱正英、李鹏、胡启立等先后到过龙羊峡工地,看望战斗在青藏高原的水电人。1995年7月,胡锦涛也视察过龙羊峡水电站,把党和国家的关怀送到了水电人的心里……

昔日寸草不生,而今绿树成荫,高峡出平湖,我感叹水电人,改造自然,征服自然,改天换地的惊人力量,也佩服水电人吃苦耐劳,艰难创业的精神;更钦佩他们献了青春献子孙的情怀!改革开放把水电人推向了市场。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水电四局的职工们用“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开拓、创新”的“龙羊精神”去占领市场,建设电站。龙羊峡电站建成以后,水电四局的职工又在青海省先后建成了李家峡、公伯峡两座大中型水电站,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前进。

当我们在享受现代科技,现代文明带给我们的高品质生活时,应该牢记水电人对人类的贡献和他们的奉献精神,博大情怀;当我们徜徉于自然美景、享受心情的愉悦、身心的放松、精神的旷怡时不应该忘记曾经的艰苦生活,艰难岁月!

哦!难忘十年青藏岁月!难忘十年龙羊生活!

同类推荐
  • 砥砺前行

    砥砺前行

    本书回顾与总结了西南科技大学组建成立以来所取得的主要成就,记录和反映了学校十年来的奋斗历程。分“综合篇、发展篇、学院篇、专题篇”四部分,包括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教育教学、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技产业、合作办学与国际交流、学生工作与校园文化、图书与校园信息化建设、基本建设与后勤改革、抗震救灾与恢复重建等方面内容。
  • 寻找幸福的小蜘蛛

    寻找幸福的小蜘蛛

    《寻找幸福的小蜘蛛》作者经历坎坷,选择用童话和诗歌的方式,表达了对美好的渴望和追求,字里行间流露着对生活的希冀。这部小辑由两部童话及百余首诗歌组成。其中的《寻找幸福的小蜘蛛》是一部童话,讲述了一只孤苦伶仃的小蜘蛛,历尽千辛万苦寻找传说中快乐森林的故事。故事中,坚定、勇敢、智慧并富有爱心的更为深切的理解与感悟。在作者看来,小蜘蛛的种种愿望、每次面临苦难后表现的乐观及战胜困难的决心都是其发自肺腑的心声,也可以说是其自身在现实生活中战胜困难的另一种写照。
  • 穿堂风

    穿堂风

    在《散文公社·山东卷:穿堂风》中,作者雪松以与大地精神往还的纯朴心灵,阅读大地上的事物,感悟大地的内蕴,发现大地上鲜活的生存细节,并依此抒发、延展自己富有诗性的激情、感动和思考。作品情感沉郁,语言富有张力,篇幅短小而存宽厚的精神容量。此前,作者已出版诗集、书法集六种,《散文公社·山东卷:穿堂风》是作者的第一本散文随笔集。
  • 普吕多姆诗选;卡尔杜齐诗选;吉檀迦利

    普吕多姆诗选;卡尔杜齐诗选;吉檀迦利

    全新的译文,真实的获奖内幕,细致生动的作家及作品介绍,既展现了作家的创作轨迹、作品的风格特色,也揭示了文学的内在规律。题材广泛、手法各异,令人在尽情享受艺术魅力的同时,更令人在各种不同的思想境界中获得不同程度的启迪,从而领会人生的真谛。这些路数迥异的作家,虽语种不同、观念不同、背景不同,但他们那高擎思想主义旗帜的雄姿是相同的,他们那奋勇求索的自由精神是相同的。而他们的雄姿,无不闪现于他们的作品之中;他们的精神,无不渗透于这些作品的字里行间。这套丛书所承载的,正是他们那令万世崇敬的全部精华。
  • 崇文国学经典普及文库:幽梦影

    崇文国学经典普及文库:幽梦影

    国学经典是一个民族精神的函封,无论何时,打开这个函封,我们就能读出那些闪烁着智慧的文化密码。因此,了解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文化,途径就是阅读国学经典。《崇文国学经典普及文库·精装》共30本,精选了中华传统文明中内涵丰富、经久流传的国学经典,包括史学的经典,文学的经典,哲学的经典,设计精美,采取双色印刷,图文并茂,品种丰富。阅读这些日久常新的经典,会带给我们理性和高雅,敏锐与睿智,以及丰富的内涵和无穷的乐趣。
热门推荐
  • 道上道之世间道

    道上道之世间道

    命中注定,我就是个道士。命中注定,我就要摊上常人看不清摸不着的事儿。
  • 苍碧之瞳

    苍碧之瞳

    这是一个关于冒险团的故事。拥有全大陆罕见碧蓝双瞳的菜鸟魔法师,冒失却身负巨大秘密的可爱团长,威严又让人信赖的毒舌副团长,更有老好人大叔,移动冰山和自恋小鬼。他们的足迹遍布整个大陆,他们的事迹将成为吟游诗人的最爱。“我们的相遇绝不是偶然,那一定是命中注定。”*************************这是旒苏的第二本书了大家可在养肥前先收藏希望大家喜欢~
  • 艺术的路

    艺术的路

    男主角普华对画画非常热爱,画也受到无数人的追捧,可他父母却把他当成摇钱树,普华受够了,离开了这个家???
  • EXO之寒夜里的一丝光

    EXO之寒夜里的一丝光

    寒冰泪和她的闺蜜,遇上调皮,可爱,逗比的EXO天团寒冰泪与吴亦凡,冰山的对决夏语沫和鹿晗,可爱的对决竹颖萧和吴世勋,腹黑的对决陌晨希和张艺兴,二元次少女和暖男的对决…………对决+虐恋黑粉勿进,谢谢配合
  • 雷火恶灵骑士

    雷火恶灵骑士

    讲述未来科技世界3140年,雷火异能少年撒熙凯化身恶灵骑士赏善罚恶,消灭摧残世间善民的恶魔!!!各种情感的流露在一个16岁少年的身上,人生的经历···~~~~~~~~~~~~~~~~~~~~~~~~~~~~~~~~~~~~~幻想的书,为的是和大家分享小雷晚上做梦最崇拜的恶灵骑士。
  • 潜伏者

    潜伏者

    有一支被称为“潜伏者”的神秘部队,他们以狼头作为自己的徽章。被这支部队锁定的目标,都像是受到了神的审判,从没有人能从他们们手下生还。没有人知道究竟是谁创建了潜伏者雇佣兵公司,也没有人知道它的总部究竟在哪里。有人说它是为第三世界国家服务,也有人声称它曾为叛军执行“特殊任务”。然而至今为止,无人找到这家公司的负责人,甚至没有任何法律可以约束到它……但至少有一点每个人都清楚:潜伏者从不为强国服务。
  • 尊绛

    尊绛

    北有三圣凌云塔,南有异眼剑八绝。祸乱之源伏西异,乾坤有道镇东仙。一个来自云之村的普通少年,闯南域,乱西天,封北圣,震东仙。在这个强者的世界,尊临天下!
  • 少年逆行录

    少年逆行录

    梦想不仅仅是脑海里的想象,当我们决定要实现自己的梦想时,它反而是我们肩上的责任,做好它,迎风踏浪,义不容辞。——谨以此书献给为梦想奋斗的人们
  • 悠哉悠哉的汉末群雄传

    悠哉悠哉的汉末群雄传

    别人家的穿越都是各种逆天改命,而他的却是挣扎求生,别人家的主角总是受各大佬赏识,而他却是被各种针对,别人家的命运总是顺风顺水,他的却是靠逢凶化吉。他穿来凄凉,好不容易时来运转过上平凡的生活,却又当逢乱世,本以为报上大腿能快活,却又成了反贼,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我本庸人,愣是被逼成了智者!
  • 极冰圣尊

    极冰圣尊

    这是一个属于星魂的世界,星魂大陆,以武独尊,南宫轩穿越觉醒绝世星魂,开始了异世崛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