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116500000021

第21章 贴着地面飞翔:孙春平近期小说创作的新变(1)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绑缚在文学身上的意识形态因素的渐趋弱化与剥离,中国当代文学与现实世界的畸形紧张关系日渐舒缓,文学有了更为轻灵的身姿,得以在更加广阔的天地内自由地飞翔。当代文学的多元化态势也在这种主体自由性获得的同时成为一种不争的现实。一方面,一些作家从关注“家事、国事、天下事”转而趋向对个体心灵世界的探索,私人化写作在1990年代以后蔚为大观;另一方面,还有相当一部分作家,将写作的路向由以往对现实经验的较多依赖转向更多地以才气和想象作为支撑,从现实世界中抽身而出,以完全虚拟化的笔法建构自己的文学世界,诸如新历史小说等即可引为佐证。上述两种创作潮流对于中国当代文学自身发展的积极意义自不待言,尤其是将其置于此前文学一体化历史格局的背景之下,意义就更加非比寻常。但是,个人化写作和新历史小说历史合法性的获得,并不意味着中国当代文学应该放弃对现世界的书写与观照。这是截然不同的两个问题。我们此前着力讨伐的是文学对现实的非文学阐释(比如充当意识形态的工具和“传声筒”),而不是提倡文学应该逃离现实、规避现实。任何时代的文学,其内里都应该是指向现实世界的。

但是,1990年代以后,当代文学在现实世界面前却遭遇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这种压力和挑战一方面来自于社会现实自身的突变,计划经济的终结、市场经济的兴起,人的生存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转变,各种新鲜事物的不断涌现……现实世界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往往让身处其中的作家迷离茫然、不知所措;压力和挑战还来自于文学对现实的阐释能力的匮乏。在此之前,这似乎是一个不构成问题的问题,因为意识形态对文学的巨大规约使作家无面过多地考虑如何对现实进行阐释,已有的官方意识形态取向就是作家阐释现实的标杆和模板。但是,当这种标杆和模板不再成为标杆和模板之后,文学如何阐释现实?作家们就显得有些茫然。

孙春平一直是一位在现实主义道路上执著探索的作家。他的小说创作始终紧扣时代脉搏,切近现实世界,堪称“贴着地面飞翔”的作家。笔者在此将孙春平的小说创作纳入研究的视野,无意于将其进行历史性的定位,从而标识出他在书写现实中所达到的高度,而在于将他近期小说创作的一种新变呈现出来,从而引发关于当下文学如何表现现实、如何阐释现实的一些思考。

一、现实的丰富性及其文学呈现

现实世界永远是丰富的,甚至是驳杂的。如何将这种丰富性最大程度地以文学的方式呈现出来,而不是主观地进行简单化的处理,是对一个作家处理现实题材能力的巨大考验。

《学者出行》是孙春平发表于2002年的一部短篇小说。主人公冯先生是一位大学教授,每个周末都要乘火车从学校赶回另一个城市的家里。昔日的一个学生现在官至铁路分局局长,受局长之命,列车长每次都把手持硬座车票的冯先生请到软席车厢“优待”。对于这份格外的照顾,冯先生受之难安,于是不辞劳苦地改坐其他车次。可以肯定的是,孙春平的这篇小说是有着明确的现实指向的。社会的转型、商品大潮的奔涌,使原本安贫乐道的知识分子阶层也被裹挟其中,许多知识分子人格沦落,底线失守。在这样严酷的现实面前,作家以高度的责任感塑造了一个甘于清贫、甘于坚守的理想的知识分子形象,应该说是有积极意义的。但作品让人留有遗憾之处在于,冯先生这个人物好像先天地就具备抗侵蚀的能力,一切不正之风在他身上都是失效的,他好像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天外来客。在作品中,享受软席优待不仅仅是一个乘车的小问题,它隐喻的是知识分子在现实中所遭遇的各种诱惑。这种诱惑在冯先生那里真的那样苍白无力吗?人物在这种诱惑面前有没有内心的挣扎?有没有彷徨?这些问题不解决,作家无疑是背叛了现实的真实性和丰富性,同时也使人物扁平化,缺少立体感。在这方面,我倒是很推崇阎真的《沧浪之水》。池大为也是一个知识分子,清高、自负,不屑于“曲眉折腰事权贵”,虽然最后他放弃了坚守的立场,但这是在重重的现实挤压之下,在经过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后才一步一步完成的。如果先天地就将池大为设定为一个百毒不侵的超人或者一个阿谀逢迎的小人,未免过分简单地想象了现实的丰富性,这样的作品是没有太大意义的。

与《学者出行》形成对比的是孙春平新近发表的《一树酸梨惊风雨》。应该说这篇小说也并非十全十美,比如在人物塑造方面,一个三万字的中篇,却林林总总地塑造了几十个人物,重点描写的多达十三个(这十三个人物的名字构成了全篇十四个小节的标题),且平均分摊笔墨。许多人物在身份和性格特征方面也多有重叠之处。但是,这篇小说在对现实丰富性的把捉和呈现方面却较孙春平之前的作品有了很大提高。省国税局要在上河湾村建一处大型培训中心,消息传来,村民们纷纷行动,连夜盖房搭屋,以骗取搬迁补偿款。作品的成功之处在于,作家没有简单地设置一个“善”的化身或一个“恶”的代表,也没有将这一事件描述成两种势力、两股力量的斗争——虽然这是当代现实题材小说惯有的模式,也是孙春平此前许多作品惯用的手法——而是以这场最终落空的闹剧为中心,勾连出了一个网状结构,这个网状结构可以被视为一个自足的小社会,各个阶层、各种人物、各种关系丝缕毕现,芸芸众生相在其中暴露无遗。秦建成、刘大杰等大多数村民忙于抢建临时性房屋,宋元奎则抓住时机装神弄鬼,靠看风水驱邪祟骗取钱财,宋奉林在自家的门口拦路收费,村主任刘志威表面按兵不动,貌似境界高远,私下却暗渡陈仓,委托亲友代为建房,副县长岳栋把这件事看作是和儿子所在部队的首长进行交易的砝码,以不处分泄密的秘书牛瑞娜为条件,换取牛瑞娜丈夫在部队对自己儿子的提拔、关照,《关东瞭望》的记者则把这件事当成了敲诈勒索的绝好时机……故事展开的背景是一个小山村,但作品发人深思的远不是仅仅存在于部分农民身上的劣根性,它把不同阶层、不同身份的各种人物囊括其中,给他们各自的舞台让他们尽情地表演,从而展示在一个“趋利”社会中人之种种样态。这样,小说就摆脱了《学者出行》一类作品所呈现出来的单线结构,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为丰富的现实镜像来审视现实、观照现实。如果说孙春平《学者出行》等早期作品建构起来的是一种线性结构,或者是一种平面化的结构,那么《一树酸梨惊风雨》等近期小说则建立起了一个立体的“场”,把人物和问题放在这个“场域”中进行表现。而现实世界的丰富性恰恰就表现为任何事物都是在不同的场域中才得以存在的。

当然,文学的意义不在于还原现实。但是,如果把一个丰富、缠绕的现实世界简单地处理成非此即彼或只有彼此的构成,文学的价值和意义也是要大打折扣的。在当代文学史中,很长一个时期内,许多作家习惯于在文本中把现实世界作切割性的划分,光明与黑暗,善良与罪恶,崇高与渺小,无私与自私,无畏与怯懦,问题是,这种先验的设定是否符合现实的本来面貌?这种二元的思维模式是否遮蔽了现实社会的丰富性?尤其是当我们身边的这个世界越来越驳杂、越来越趋向多元化的时候,这种先验的本质设定还有效吗?在这种文化语境中,文学应该如何表现现实?

二、站在远处与突入其中

有学者这样描述我们这个时代和这个时代的文学:“这是一个大时代,也是一个灵魂受苦的时代。所谓大时代,是因为它问题丛生,有智慧的人,自可从这些问题中‘先立其大’;所谓灵魂受苦,是说众人的生命多闷在欲望里面,超拔不出来,心思散乱,文笔浮华,开不出有重量的精神境界,这样,在我们身边站立起来的就不过是一堆物质。即便是为文,也多半是耍小聪明,走经验主义和趣味主义的路子,无法实现生命上的翻转,更没有心灵的方向感,看上去虽然热闹,精神根底上其实还是一片迷茫。”此言尤是,在严酷的现实面前,我们从作家那里感受不到切入肌肤的痛感,在如沟如壑的苦难之中,我们也感受不到作家的悲悯精神。在阅读许多反映当下现实生活小说的时候,我常常产生这样的感觉:故事越写越精彩,情节越来越丰富,技法也越来越高明,部分作品甚至不乏一两点真知灼见,但始终感觉不到攫人心魄的东西。我们可以不怀疑作家的立场,他们对现实之“丑”之“恶”的展示也许是出于批判的目的“以引起疗救的注意”,我们也可以不怀疑他们对“善”与“美”的肯定和褒扬,因为在“丑”与“恶”的对面,作家们并没有忘记设置一个“善”与“美”的化身。但是,为什么我们总感觉站在作品背后的那个人要么麻木不仁,要么别有用心?在“丑”与“恶”面前,他脸上的表情多是隐隐的窃喜,在“善”与“美”面前,他又显得假仁假义,缺乏真诚。

在现实的苦与乐、悲与喜面前,作家需要真正地沉潜到生活的内部,切实地体验生活中的善美丑恶,用对生活的“拥入”来激发自己的大爱大恨。如果作家始终是站在远处,冷眼旁观,那么是很难生出撼动人心的真情实感的。“文心即人心,即人之性情,人之生命之所在。”只有突入现实、从现实内部生长起来的生命,才是能够感受现实律动,与现实同悲喜、共命运的生命,以这样的生命底蕴作为支撑的文学才是具有震撼力和感染力的文学,才是有大爱和悲悯精神的文学,才是我们这个时代真正需要的文学。

可喜的是,孙春平的近期创作已经有了向这方面努力的迹象,虽然这还只是一种初见苗头的端倪。孙春平之前的很多作品,诸如《老师本是老实人》、《为烂杏买单》、《乱季》等,多把笔触指向社会转型过程中人精神层面的异化,但是,和当下大多数此类题材的小说一样,字里行间缺乏主体精神的介入,与恶,没有怒发冲冠的痛感,与善,缺乏心底流淌而出的温馨。当年胡风在批评张天翼的小说的时候,曾发出这样的提醒:小说家“在现实生活里面看到了凡庸,可笑,丑恶,忍不住要嘲笑,暴露,但我们希望他不要忘记了,如果他自己站得太远,感不到痛痒相关,那有时就会看走了样子”。因为站得太远,所以作品就无关痛痒,缺乏震撼力,甚至让我们怀疑作家的初衷。包括孙春平在内的当代许多作家在现实面前的悬浮感、隔离感,多与此相关。

同类推荐
  • 愿时光待你好

    愿时光待你好

    都说岁月是把杀猪刀,但对有些女人来说,时光是把琢玉剑。岁月的存在,仿佛就是为了给她们曾经青涩柔弱的周身,罩上一层淡金色的光芒。刀枪不入,只收爱与智。难道时光待她们格外青眼?其实呢,岁月终会让每个人过上想要的生活。关于自己:做一个任性的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关于感情:有知己三五作伴,和喜欢的人白首相守。关于生活:有很多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也在家门前的小院种满鲜花收获芬芳。关于梦想:把它像宝贝一样藏好,从不放弃,也别慌张,总有一天它会令你的生命闪闪发光。
  • 敢于孤独的勇气

    敢于孤独的勇气

    你一定曾在孤独的时刻扪心自问过:人生的幸福真的会眷顾于我吗?我寻求到了那个独—无二的自我吗?我们终此一生,意义是什么?我们要如何去爱人和被爱?我应该过一种怎样的生活?我们渴望在哲学典籍中找到答案,却又畏惧其艰深与晦涩,害怕它的深邃与虚无。我们有时候要的不止答案,更要一份共鸣与疗愈,但幸而我们还有周国平,还有这一本全新毕生精华散文集——《敢于孤独的勇气》,它以融汇文学与哲学的美妙,带领我们去重新审视那些直面灵魂的问题,重新思考对于人生和生活的态度。愿这本书能让你保持内心的丰富、敏感与活跃,认识自己的禀赋与价值,过简单而富足的生活,享受生命本身,建立强大的灵魂世界。当你拥有敢于孤独的勇气,你便掌握了人生的真谛。
  • 游美札记(狄更斯别集)

    游美札记(狄更斯别集)

    一八四二年一月到六月,只有三十岁的狄更斯接受美国著名作家华盛顿·欧文等朋友的邀请赴美游历,长篇游记兼特写《游美札记》就是狄更斯此次访问美国的主要成果。这次游历,他曾访问东海岸的波士顿、纽约和费城等大城市,向南到过里奇芒德,向西一直到圣路易,向北一直到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在历时半载的游历当中,年轻的作家通过参观、访问、公众集会和私人会晤,广泛接触了上至总统下至车夫的美国各阶层人士,逐一记录了作家的经历、见闻和观感。对于这个生机勃勃的年轻共和国,狄更斯既有叹赏又有抨击,尤其是对于美国式的粗糙、庸俗风气,过度浓重的唯利是图氛围以及野蛮的蓄奴制度、对印第安人的残酷征服,狄更斯处处给予了显微镜式观照和批判,这和那位致力于描绘镀金时代、同样尖酸刻薄的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如出一辙。北美之行也成为长篇小说《马丁·瞿述伟》的重要灵感来源。
  •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朱自清散文选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朱自清散文选

    本书包括《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匆匆》、《背影》在内的诸多名篇悉数收入其中,在这里朱自清不仅是一个柔弱的文学家,他也是一个时刻在思考和感受人生的思想家。
  • 臧棣诗系:沸腾协会

    臧棣诗系:沸腾协会

    臧先生认为诗的最根本的力量在于它能激发生命的觉醒。诗开启的是一个人对生命自身的美妙的体验。协会诗是作者臧棣运用诗的想象力对他感兴趣的事物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的勘测。在这个复杂而变化的世界中,人的生存视角,人对世界的体察,都亟待重新调整;对于我们身边与我们亲密共处的事物,受制于各种生活偏见的遮蔽,我们很少会用友善的眼光去看待它们,去尊重它们的存在权益,去理解它们的秘密。所以,通过这些以非常的语言手段成立的诗歌协会,我们可以重新体会我们和世界的共处关系。对微小事物的体察,也是对生命本身的洞察。
热门推荐
  • 神魔大陆之初纪元

    神魔大陆之初纪元

    关键词:原创。被吸进一个游戏世界。开场神级父母被击杀。对手是谁?不知道。父母的真实身份是什么?也不知道。在寻找真相,寻找凶手的过程中,他发现:这里到处是魔法,到处是巨大的虫子,可以轻松捏爆他脑袋的怪兽,顶着巨大脑袋的丧尸。。。以及随时都会从他面前晃过的刀剑。而且,这个世界有神仙。可是这些神仙似乎都很辣鸡!他找到了凶手,却发现,苦练多年的自己却只是一只弱鸡。。。绝望、悲愤。。。就如此放弃吗?绝不!我要超神!
  • 天堂地狱在人间

    天堂地狱在人间

    儒家、释家、道家、法家,总归一家。鬼国、熊国、冰国、铁国,终归一国。真人、神人、至人、圣人,都是一人。王鼎和能不能究竟成佛,靠因缘,靠造化,靠自性,还是靠光环?世事人生一场大梦,惟愿长睡不复醒!
  • 当个剑士

    当个剑士

    穿越异世界,成为冒险者,探索神域深渊,揭秘世界真相,最终借助系统修炼成一代绝强剑士,并且返回家乡地球,过上幸福快乐的日子。QQ群:650427200
  • 那年花儿依然开

    那年花儿依然开

    “喂,大婶,高一九班怎么走!““你才是大婶,你全家都是大婶!”初次见面就留下那么坏的印象,可偏偏怕什么来什么,小小的年纪便萌发出了爱的新芽,以后的以后,又将会发生些什么呢?
  • 驭鬼魔帝

    驭鬼魔帝

    死去的妖兽陈逸竟能视其之灵魂被以法诀驭使。家传功法竟仅只是外篇,内篇的魔帝锻体功让陈逸金刚不坏,更加恐怖的是不只是能够锻体,连灵魂都能进行修练!驭鬼魔帝出。万鬼出行,千魔护佑。哪怕是你绝世强者,死后,依然只能成为我的属下。哪怕你是绝世天才,死后,依然只能成为我的属下。你得罪了我,不死,你也要死!我要踩踏诸天万界,成就永生传说!
  • 天空知心

    天空知心

    你有多久,没有仔细看过天空了…忙于工作,忙于学习,甚至忙于玩手机?请你仔细看一看,天空还是你心中的样子么…一位名人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会有的。去看一看天空!走出家门,到室外,到空旷的地方去,独自或者和亲爱的人们去看看,看一看天空吧!它是什么颜色的?是什么温度?里面有什么…是太阳,是星空是朵朵云儿,有人儿们的智慧结晶,有…你我的心。天空下,有忙碌的人们,匆匆的车流,有快乐也会有悲哀…一年年,一年年天空仍是那么的湛蓝,夜晚,抬起头,看星星,却分不清那是星星呢,还是人造的卫星…心里的感觉说不清,愉悦,在科技的进步,哀念,在天空,竟也变得有一丝虚假…来吧,和我一起看看天,深呼吸,让思绪涌上心头,一切都会变得更加美好。
  • 天才阴阳生

    天才阴阳生

    天才少年,转身阴阳,看尽世间鬼神事,说出苍穹颤抖言。阴阳生是这世间最神奇的人,他们能游走阴阳之间、穿梭于天地极端、也能斥鬼神之言。他们是这天地间最莫测之人,能窥探阴阳、生死逆转、寻龙解穴、保人平安。然而他们也是这世间万人唾弃之人,无儿无女、无财无权、无声无色、孤独难终老。辉煌壮丽的史诗,鬼神莫测的世界,玄奇万变的术法,恐怖难料的人心,一切尽在《天才阴阳生》怀念《玄欲》的日子!
  • 罂粟系列之血瑟堕落之心

    罂粟系列之血瑟堕落之心

    多少次来到了这里又多少次悄悄离开唯恐那缠绵的思绪泄露了内心如潮的思恋每晚枕着你的名字入眠渴望你能进入到梦境里面我把哀叹小到只有我心能听见只因为不舍得让你平静的心海刹那间浪花飞溅忙碌的生活我常常疲惫不堪你可知道闲暇之余想你是我轻松快乐最愿意的缠绵多想牵着你的手在如水的月光里慢走乡间阡陌里洒下你轻声叮咛一路温柔多想让自己成熟起来把爱藏在心间淡淡的问候里没有无奈没有惆怅没有对你沉默的怨言多想生活没被你打乱心停泊在宁静的港湾可是到处都充满了你的影子教我如何停止爱恋深夜绽放的罂粟为谁娇媚等谁醉睡梦里你可曾听见罂粟花寂寞的叹息
  • 靳先生,你心动了吗

    靳先生,你心动了吗

    司泺从小和靳厉琛相依为命,一直想要得到他的的认同,为了他什么都可以做。而在任务中,迷失了自我,爱上了别人……最后她死于一场爆炸!死前,脑海里满是靳厉琛的身影,尽管是那样冷漠,但不知为何,除了他,绝无仅有。“靳厉琛,故事要划上句号了。”远在外地的他,却不知这场阴谋,早已在秘密的谋划之中……三年后,她涅槃重生,才发现司家的背后还隐藏着更大的秘密!
  • 史前四万年

    史前四万年

    文明,是何物?传说,是否存在?地球,经历过什么?人类,最弱小也最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