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071000000042

第42章 解析自然与美(3)

每个人必须承认,一个关于美的判断,只要夹杂着极少的利害感在里面,就会有偏爱而不是纯粹的欣赏判断了。人必须完全不对这事物的存在存有偏爱,而是在这方面纯然淡漠,以便在欣赏中,能够做个评判者。

鉴赏是凭借完全无利害观念的快感和不快感对某一对象或其表现方法的一种判断力。

阅读提示

康德关于美的看法是最重要的一种美学观点,他把人对于美的感受叫做审美判断,这种判断不同于逻辑判断,因为它是主观的、纯粹的,与利害无关,它并非是道德判断,不会带来道德所肯定的善、所具有的好处。虽然它是主观的,但却具有普遍性,而且是通过感受得来的,而不是从知识和概念得来的。因为美的这种非功利而自由的性质,以及人们在审美中会陶冶自己的情操,从而使其道德水准得到提升,所以康德说,美是道德的象征。

下文节选自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文字稍有改动。

精彩美文

生活中我们有时为了判别某一对象是美或不美,我们不是把它的表象凭借悟性联系于客体以求得知识,而是凭借想象力(或者想象力和悟性相结合)联系于主体和它的快感和不快感。鉴赏判断因此不是知识判断,从而不是逻辑的,而是审美的。至于审美的规定根据,我们认为它只能是主观的,不可能是别的。但是一切表象间的关系,甚至于感觉间的关系,却能够是客观的(在这场合,这种关系就意味着一个经验表象的实在体);但快感与不快感就不能是这样了,在这里完全没有表示着客体方面的东西,而只是这主体因表象的刺激而引起自觉罢了。

当我们用自己的认识能力去了解一座合乎法则和合乎目的的建筑物(不管它是在清晰的或模糊的表象形态里),和对这个表象用愉快的感觉去意识它,这两者是完全不同的。在这里,这表象是完全联系于主体,并且是在快感或不快感的名义下联系于主体的生活情绪,这就建立了一种十分特殊的判别力和判断力,但并无助于认识,而只是在主体里使得一定的表象和那全部表象能力彼此对立着,使得心灵在情感里意识到它的状态。在一个判断里面一定的诸表象可能是从经验得来的(因此也是审美的),但是因此而下的那个判断若在判断时只是联系于客体,那么这个判断就是逻辑方面的了。与此相反,如果这些一定的表象尽管是属于纯理性的,而在一个判断里却只是联系于主体(它的情感),那么它们就因此在任何时候都是审美的了。

但凡是我们把它和一个对象的存在之表象结合起来的快感,都谓之利害关系。因此,这种利害感是常常同时和欲望能力有关的,或是作为它的规定根据,或是作为和它的规定根据必然地联结着的因素。现在,如果问题是某一对象是否美,我们就不欲知道这对象的存在与否对于我们或任何别人是否重要,或仅仅可能是重要,而是只要知道我们在纯粹的观照(直观或反省)里面怎样地去判断它。如果有人来问我,对于在面前看到的宫殿我是否发现它美,我固然可以说:我不爱这一类徒然为着人们瞠目惊奇的事物,或是,像那位伊诺开的沙赫姆那样来答复,他在巴黎就没有感到比小食店使他更满意的东西;此外我还可以照卢梭的样子骂大人物们的虚荣浮华,不惜把公民的血汗浪费在这些无用的东西上面;最后我还可以很容易地理解,假使我在一个无人住的岛上没有重新回到人类社会里的希望,即使只要我一想念就会幻出一座美丽的宫殿,我也不愿为它耗费这种气力,假使我已经有了一个住得很舒适的茅屋。人们能够对我承认和赞许这一切,但现在不是谈这问题。人只想知道:是否单纯事物的表象在我心里就夹杂着快感,尽管我对于这里所表象的事物的存在绝不感兴趣。人们容易看出:如果说一个对象是美的,以此来证明我有鉴赏力,关键是系于我自己心里从这个表象看出什么来,而不是系于这事物的存在。每个人必须承认,一个关于美的判断,只要夹杂着极少的利害感在里面,就会有偏爱而不是纯粹的欣赏判断了。人必须完全不对这事物的存在存有偏爱,而是在这方面纯然淡漠,以便在欣赏中,能够做个评判者。

当我们面对这个很重要的命题时,却不能有更好的说明,除非我们把那和利害感联结着的快感来和这鉴赏判断中纯粹的、无利害关系的快感相对立:首先如果我们同时能够确定,除掉现在所应指出的那种利害关系以外,就没有别种关系了。

……

快适、善二者之于求欲能力都有关系,并且前者本身就带着一种受感性制约的(因刺激而生的)愉快,后者带着一种纯粹的实践的愉快,而这不单是受事物的表象,而同时是受主体和对象存在的表象关系所决定。不单是这对象而也是它的存在能令人满意。与此相反,鉴赏判断仅仅是静观的,这就是这样的一种判断:它对一对象的存在是淡漠的,只把它的性质和快感及不快感结合起来。然而,静观本身不是对着概念的;因为鉴赏判断并不是知识判断(既不是理论的,也不是实践的),因此既不是以概念为其基础也不是以概念为其目的。

快适、美、善,这三者表示表象之于快感及不快感的三种不同的关系,在这些关系里我们可以看到其对象或表现都彼此不同。而且表示这三种愉快的各个适当名词也是各不相同的,快适,是使人快乐的;美,不过是使他满意;善,就是被他珍贵的,赞许的,这就是说,他在它里面肯定一种客观价值。快适也适用于无理性的动物。美只适用于人类,换句话说,适用于动物性的又具有理性的生灵——因为人不仅是有理性(就是说,有灵魂)的,但同时也是一种动物。善却是一般地适用于一切有理性的动物,这个命题要留待下文才能予以充分的证实和说明。人可以说:在这三种愉快里只有对于美的欣赏的愉快是唯一无利害关系的和自由的愉快;因为既没有官能方面的利害感,也没理性方面的利害感来强迫我们去赞许。因此人们关于这三种愉快可以说:在上述三种场合里,愉快是与偏爱,或与惠爱,或与尊重有关系。而惠爱是唯一的自由的愉快。一个偏爱的对象或一个受理性规律驱使我们去欲求的对象,是不给我们以自由的,不让我们自己从任何方面造出一件快乐的对象来的。一切利害关系是以需要为前提,或带给我们一种需要;而它作为赞许的规定根据是不让我们对于一个对象的判断有自由的。

关于快适方面的偏爱,每个人会说:饥饿是最好的美食,对具有健康食欲的人们一切都有味,只要是能吃的东西;因此一个这样的愉快是不能证明它的选择是照着鉴赏力的。只有在需要满足后,人才能在许多人里面分辨出谁有鉴赏力,谁没有鉴赏力来。同样也有无道德的风俗行为,无善意的礼貌,无真诚的绅士风度等。因为在照风俗的规则而行的场合,客观上对于举止就不让人有自由选择的余地;而在满足时(或在评判别人的满足时)表示你的鉴赏力(口味),和表示你的道德的思想态度,这两者是完全不同的:因为表示后者是包含着一个命令和产生一个需要,而与此相反,道德的鉴赏却仅仅是玩弄着愉快的对象而已,而并不黏着于任何一个对象。

鉴赏是凭借完全无利害观念的快感和不快感对某一对象或其表现方法的一种判断力。

这个关于美的说明是能从前面的说明引申出来:即美是无一切利害关系的愉快的对象。因为人自觉到对那愉快的对象在他是无任何利害关系时,他就不能不判定这对象必具有使每个人愉快的根据。因为它既然不是植根于主体的倒可偏爱(也不是基于任何其他一种经过考虑的利害感),而是判断者在他对于这对象愉快时,感到自己是完全自由的:于是他就不能找到私人的只和他的主体有关的条件作为这愉快的根据,因此必须认为这种愉快是根据他所设想人人共有的东西。结果他必须相信他有理由设想每个人都会感到此愉快。他将会这样谈到美,好像美是对象的一种性质而他的判断是逻辑的(凭借概念以构成的对于对象的知识);虽然这判断只是审美的,并且仅仅包含着对象对于主体的一种关系:然而因为它究竟和逻辑的判断相似,人们能够设定它适用于每个人。但是从概念也不能产生这普遍性来。因为从概念是不能过渡到快感及不快感的(除非在纯粹的实践诸规律里面,而这却自身伴着一种利害关系,这又是和纯粹的鉴赏判断无关)。所以鉴赏的判断,既然意识到在它内部并没有任何的利害关系,它就必然只要求对于每个人都能适用,而并不要求客体具有普遍性,这就是说,它只是和主观普遍性的要求联结着的。

同类推荐
  • 说论语

    说论语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他言行的记录,孔子是一个志向高远、命运坎坷的仁者,也是一个富有心灵能量,不谈神论鬼的智者。更是一个诲人不倦、有教无类的学者。
  • 朱子论“曾点气象”研究

    朱子论“曾点气象”研究

    朱熹是宋明理学研究中的重点,“曾点气象”则是理学中的重要话题。本书从朱熹关于“曾点气象”话题的讨论契入,直探朱子思想中的有无虚实之辨等关键问题,旁及历史上相关“曾点气象”的评论,进而引出中国哲学中关于精神境界、本体与功夫的讨论,以小见大、以一贯多,在诸多方面填补了以往朱子研究的空白。本书充满创新精神,将“曾点气象”的研究范围从《论语集注》扩展到朱子全部文本做全面分析,有《论语集注》稿本的发展及相关书信的考辨对朱子的观点做历史性的分析,都体现了作者的创新意识。
  • 身边的哲学(下)

    身边的哲学(下)

    一本值得放在枕边细细品读的心灵之书。人生哲学随处可见,只是我们太过于熟悉而忽略了它的存在,当我们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就能从中提炼出生活的真谛。给予我们激励的也许并不是那些轰轰烈烈的人或事,毕竟生活中的大事件与伟人并不多见,在平凡中获得激励,学会用灵魂去思想,我们就能惊奇地发现,给我们勇气与智慧的往往是那些日常生活里的小事。
  • 世界大师思想盛宴:康德谈道德哲学

    世界大师思想盛宴:康德谈道德哲学

    本书集中了康德关于道德哲学的论述:关于人的意识、道德的力量、行为的准则、实践的智慧、道德与体验、人性的善恶、伦理与法理、道德与良心等。
  • 儒家文化的现代应用

    儒家文化的现代应用

    中国社会转型的一大任务,是通过学习和借鉴西方文明,激活我们自己优秀的思想文化传统,将其由历史的包袱变成现代化的动力,并使中华民族普遍地确立起主体性。作者从事的民航工作属于现代化程度很高的工作,在运用西方科学管理理论的同时,特别注意从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中吸取营养,特别是儒家“仁、义、礼、智、信”的理念,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热门推荐
  • 初爱于花巷

    初爱于花巷

    痞少太美,遇爱花巷。横霸地下黑暗社会的季雨帮少主,西氏国际集团的少爷,他爱笑,他俊美,他痞子。独居小房子,爱泡面,爱漫画,考试成绩最低及格水平,假期就是打工,打工加打工。有事去趟清月市,却在桐雨市和清月市中,交界线上的神秘花巷里,遇上了西言风。话说,他西言风是什么东东?夏诺诺摆摆手,她才不管。西言风缠着夏诺诺,西言风喜欢夏诺诺,西言风要娶夏诺诺。夏诺诺无奈,她17岁啊,这么美丽的年华,遇上了这么个美丽的...不平凡的,大少爷,痞少。却不知何时起,心陷与他。
  • 行疆

    行疆

    一世生命,两世轮回,三生情缘,就此灰飞。你愿和我一起从人世走到轮回尽头吗?我们一起走过洪荒世界的点点,细数诸子百家的滴滴,笑看帝国风云间的诸般变化。我去了地狱之后,你是否也愿陪我一起历阎罗之惧?我破灭阎罗地狱之后,却依然寻你无踪,那时,你会在哪里?人道沧桑篇,洪荒世界篇,帝国风云篇,诸子百家篇,阎罗地狱篇。这就是我为你写的篇章,你可愿陪我?PS:后面还有四大篇章。
  • 放歌世博:写在第四十一届世界博览会

    放歌世博:写在第四十一届世界博览会

    《放歌世博》是业余作家、诗人曾精明,以世界为背景,以国际第41届上海世界博览会为题材和时空,用诗歌的形式记录下的个人在184天里的精彩感悟。这是诗人在文学创作道路上的一次大胆尝试和探索。诗集不仅具有较强的欣赏性,而且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 妖孽王爷,追妻忙!

    妖孽王爷,追妻忙!

    前世她是金牌杀手魅影,意外穿越,她成了名震天下的废物,并且克死爹娘,她不以为然,废物又如何,废物照样虐渣渣,揍得你没话可说,何况她有人宠啊!等等……还有人敢说她是废物,欺她、嘲笑她。“喂,你说怎么办”某男邪魅的一笑“怎么办……抄家伙……”她缩缩脖子“会脏了你的手,放灵宠吧!”遇上他,是她的劫,他说一生一世一双人,这是永远不变的诺言,但我想要的是生生世世,你在,我便在,你想要的,就算倾尽天下毁天灭地,我也会给你……
  • 幽魂客栈

    幽魂客栈

    一入红尘君莫笑,何处客栈不幽魂。奈何天下奸臣逆,不识上官剑青锋。
  • 星辰大海之我和你

    星辰大海之我和你

    苏音第一次遇见傅远琛的时候是在叙利亚的废弃工厂里,那时身后火光冲天,那男人不顾生命危险跑进去救她的时候,火光中那一眼,她就认定这一生非他莫属。传说傅远琛冷漠如斯,不近人情,却唯独宠着相亲相来的那个小姑娘,趁着某一天,月黑风高夜,苏音坐在他的副驾驶座上,挑了挑眉,笑得一脸春风荡漾的笑问他:“听说傅哥哥你不近女色?冷漠?为何独独对我不同?”“你真不知道?”见她摇了摇头后,傅远琛叹了口气,而后目光如炬的注视着她,坚毅的脸上透着坚定:“从遇见你动情的那天起,星辰大海,都不及我和你。”读者群:861173917,欢迎打扰!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陈莫想回家

    陈莫想回家

    我穿越啦!还是穿到了一个八岁的小女孩身上!!不,不,不,说什么我也要回家。
  • 万邃宙王

    万邃宙王

    少年于依耀在机缘巧合中获得了一块神秘印章,从此逆天崛起,走上了成为万邃宙王的修炼之路……
  • 超能黑科技狂潮

    超能黑科技狂潮

    12岁的鲁曼曼被蚊子咬了一口,竟然能跟蚊子对话,蚊子告诉他一个梦幻王国的秘密,于是他卷入了原生人与超能人的纷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