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06700000022

第22章 隋唐五代:帝国再造(1)

隋唐是中国整个封建制度的高峰, 千里大运河虽然冲垮了隋朝的统治, 却运来了大唐的文明滚滚。杨坚从外孙手中夺过皇位, 于私德上有亏, 但他是实实在在的好皇帝。历史上, 人们多批评炀帝的残虐荒淫, 不过却很少有人提起在个人才智上炀帝绝非秦二世可比, 人们多认为隋末农民起义动摇了隋的根基, 但据史学家考证,隋末的农民起义并没有直接亡隋, 相反, 像窦建德等还很忠于隋朝。

李渊个性庸懦, 坐享儿子之成, 开辟唐朝, 做了高祖。其后, 李世民开创“贞观之治”, 李隆基创下“开元盛世”, 把中国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推向了史无前例的高度, 一度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 唐诗在文学史上的高度令人叹为观止。然而好景不长, 一声渔阳鼙鼓, 惊破了升平世界的《霓裳羽衣》之曲, 唐王朝从极盛的巅峰上跌落下来, 藩镇割据, 宦官专权, 农民起义, 终于, 唐王朝在拼命挣扎中无望地躺下, 躺在了一个黄巢叛将的脚下。

隋唐时代, 许多有关皇帝的故事波澜迭起, 炀帝弑父杀兄的真真假假, 玄武门之变的惊心动魄, 武后建周的千古独一, 韦氏乱唐的半遮半掩, 甘露之变的令人扼腕, 为我们揭示了皇族的钩心斗角和皇权的丑恶卑劣。对隋唐, 我们有太多的思索与疑问, 武则天真的值得称颂吗? 唐朝为什么对藩镇、宦官无能为力? 黄巢农民起义真的没有诟病吗? 这些, 都有待我们解答。

五代十国是个乱世, 是个“皇帝宁有种耶, 兵强马壮者为之尔” 的时代。所谓五代, 是指从藩镇立国的“始作俑者” 朱温称帝到赵匡胤“黄袍加身”, 天下复归一统, 半个多世纪在黄河流域消长兴亡的五个朝代——朱温开建的后梁, 李存勖创下的后唐, 石敬瑭建立的后晋, 刘暠(即刘知远) 开创的后汉, 郭威打下的后周。所谓十国, 是与之同时, 在秦淮以南, 先后同五代并存、对峙的九个割据王国——前蜀、后蜀、吴越、荆南、楚、吴、南唐、闽、南汉, 加上河套地区的北汉。

五代十国的祸因, 起于唐朝的藩镇, 分裂之中却又孕育统一的萌芽。这段时期的人物, 让我们深深体会到人性的复杂与多变, 起于奴仆之家的朱温, 先投黄巢,后叛黄归唐, 赐名全忠, 然而, 赐名的唐僖宗并不知道, 这个“全忠” 的人最后直接登上了大唐的龙椅。李存勖, 这个因为欧阳修的《伶官传序》而被后人视为逸豫可以亡身方面典型的人, 其个人品格十分优良。石敬瑭, 在现在这个时代, 我们不再讨论他送走燕云十六州的对错, 然而“儿皇帝” 的无耻之尤却永远刻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冯道, 历经五朝十帝而不倒, 前人多指责其缺乏臣节, 在今天,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 李煜, 是个实实在在的风流才子, 我们今天多赞美他的文学才华, 同情他的不幸遭遇, 但是, 他的佞佛带给他统治下的人民的灾难我们是否也应该予以关注?

五代十国, 乱世的烟云飘荡, 是野心家追逐建功立业的时代, 也是人民受之无尽的刀兵之祸的时代。

隋文帝统一中国

北朝与南朝的对峙, 不过是走向再统一的过渡阶段, 短暂的分裂为新的统一提供了可能。这种统一, 当然不可能由死气沉沉、萎靡不振的南朝来实现, 而必然是由充满朝气与活力的北朝来实现。

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 由军人分别扶植了两个傀儡皇帝。后来东魏被高氏所挟持, 建立北齐; 西魏被宇文氏所挟持, 建立北周。高氏是汉族与鲜卑族的混血家族, 他们希望驯服胡族王公大人, 而又不得罪中原士大夫。宇文氏是匈奴族与鲜卑族的混血家族, 反对元宏(孝文帝) 的过度汉化, 希望得到胡族的支持。然而胡人汉化已是大势所趋, 一旦条件成熟, 以孝文帝的路线达成统一, 是顺理成章的。

北周武帝宇文邕灭北齐, 使分裂的北中国再度归于一个政权的统治之下。公元580年, 北周宣帝病死, 宇文阐继位为帝, 是为周静帝。静帝此时年仅八岁, 于是,正皇后杨氏的父亲杨坚作为外戚以辅政之名进入皇宫, 趁机窃取了国家大权。

杨坚家世显赫, 他的父亲杨忠是北周的开国元勋, 被封为隋国公, 位列八大柱国之一。杨坚自己与北周明帝是连襟, 他的女儿又做了皇后, 再加上他自己很有才能, 一再担任要职, 声望甚高。杨坚很有野心, 一直密切注视着朝政, 窥测着事态的发展方向。北周宣帝无能, 朝野上下分崩离析, 杨坚趁机培植自己的势力, 在朝中广插羽翼。周宣帝的两位亲信大臣郑译和刘日方, 见北周大势已去, 也都投靠了杨坚。周宣帝病危之时, 二人以侍疾之名引杨坚入宫, 并假造圣旨让杨坚做丞相,总管内外兵马。这样, 北周的军政大权落入杨坚手中。

杨坚一心想取北周而代之, 然而皇室宇文氏的子弟还很众多, 其中, 对杨坚威胁最大的是赵王宇文招, 陈王宇文纯, 越王宇文盛, 代王宇文达等五人。除此之外,周宣帝的弟弟宇文赞还在宫中住着。杨坚先是让刘日方设计诓骗年幼的宇文赞, 让他出宫; 然后又利用其余五王身处外地封国, 消息闭塞, 不知朝中变故, 借口赵王的女儿千金公主要远嫁突厥, 假传圣旨要五王还朝。他们一回到京城, 就被杨坚软禁了起来。

同时, 杨坚派出大将韦孝宽火速奔往相州(今河南安阳), 征召总管尉迟迥还京。尉迟迥是北周国舅, 先朝重臣, 握有兵权, 镇居要地, 是杨坚的心腹大患。尉迟迥已洞悉杨坚的野心, 早在暗中厉兵秣马。他一听到征自己入京的消息, 便正式起兵造反。不久, 郧州(今湖北安陆) 总管司马消难、益州(今四川成都) 总管王谦也举兵响应。杨坚对此早有准备, 立即命韦孝宽与王谊、梁睿三员大将分头率兵前去讨伐。

赵王宇文招回到京城, 顿时明白了一切, 后悔莫及。尉迟迥一起兵, 他认为机会来临, 就邀请杨坚来家中, 想伺机杀了他。杨坚虽然明白他的居心, 却不以为然,依旧赴宴。赵王令他的儿子宇文员、宇文贯等人佩刀立在左右两侧, 却把杨坚的随从全挡在外边, 只留下了贴身的两个人: 杨红和元胄。盛宴中, 赵王频频向杨坚敬酒, 非常殷勤。酒喝到一半, 赵王的两个儿子用刀叉起席上的瓜块, 递给杨坚, 想趁机行刺。元胄等人见事不妙, 走上前来大声说: “相府有事, 不能久留了!” 赵王这才发现这一位竟是当今壮士, 赫赫有名的元胄。不敢造次, 只得见机行事。

赵王假装不胜酒力, 要到后面呕吐, 元胄把他一手摁下。赵王见无法得逞, 便让元胄替他去取水, 元胄却一动不动。

后来, 元胄伺机对杨坚说: “情况危急, 快回去!” 杨坚不以为然地说: “他没有兵, 能有什么作为?” 元胄已经听见了盔甲的碰撞之声, 急忙拉起杨坚冲出门去。

赵王起身追赶, 无奈不是元胄等人的对手。杨坚等人逃走后, 赵王悔恨没有早些动手, 气得在桌上把手指都敲破了。

诸王的种种行刺阴谋后来都没有得逞, 反而被杨坚以谋反罪为名, 先后把他们都杀掉了。

不久, 尉迟迥叛乱被镇压, 杨坚登基的时机已经成熟。大定元年(581) 二月,杨坚把北周静帝赶下台, 自己做了皇帝, 改国号为隋, 改年号为开皇。

杨坚称帝以后, 孜孜为政, 不知疲倦。他减缓刑罚, 轻徭薄役, 鼓励生产, 整顿吏治, 厉行节俭, 国力很快发展壮大起来。随后, 他派兵北征突厥, 南平陈国,结束了从东汉灭亡以来长达四个世纪的分裂局面, 统一了中国。在他当政的二十几年中, 隋朝政治稳定, 经济繁荣, 文化发达, 成为一个强大的封建王朝。

隋文帝杨坚有着汉族与鲜卑族的混合血统, 在他身上兼具汉人胡化、胡人汉化的双重色彩, 这种汉人与胡人兼容的身份, 使他建立的隋帝国具有与先前的汉帝国截然不同的特征。

历史常常有惊人的相似之处。隋朝与秦朝都是结束分裂、建立统一的王朝, 可惜的是国祚短促, 二世而亡。然而在历史上却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 汉承秦制和唐承隋制, 便是明证。也就是说, 泱泱大汉得益于秦的奠基, 而盛唐气象离不开隋的创制。

三省六部制

隋文帝即位后, 即废除了北周的官制, 恢复魏旧制。隋代的中央行政官制,最为突出的是三省六部制度的确立和强化。中央政府设立内史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内史省即中书省是决策机构, 门下省是审议机构, 尚书省是行政机构。凡是国家大政方针, 先由内史省(中书省) 研究, 作出决定, 再由门下省审核, 如有差失, 可以驳回。尚书省则执行中书省和门下省通过的政令。尚书省的长官是尚书令, 副长官是仆射, 下设吏部(掌管官员铨选), 礼部(掌管礼仪), 兵部(掌管军事), 都官部(即刑部, 掌管刑法), 度支部(即民部、户部,掌管户口钱谷), 工部(掌管营建)。六部分工明确, 统管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这种三省六部的帝国中央政府体制, 经过唐朝的改进, 一直为后世所沿用, 实在是一个了不起的创制。

唐太宗的业绩

太宗十八举义兵, 白旄黄钺定两京。擒(王世) 充戮窦(建德) 四海清, 二十有四功业成。二十有九即帝位, 三十有五致太平。

这是元和诗人白居易在其精心结撰的《新乐府》第一篇《七德舞》中对唐太宗李世民的衷心赞美。高祖李渊昏庸无能, 唐帝国的真正创建者, 应是太宗李世民。

世民为李渊次子, 上有兄建成, 下有弟元吉。隋末, 李渊未敢起兵, 是世民设计迫令其下了决心。起兵后, 置三军, 元吉领中军, 建成领左军, 世民领右军。关中既定, 建成为左元帅, 世民为右元帅。高祖封唐王, 建成为世子, 禅位后遂为太子, 而世民为秦王。自此以后, 建成、元吉便很少领兵出征, 而秦王李世民则率军东征西讨, 建立许多殊勋, 同时也就扩大了势力。兄弟之间矛盾日益加深, 终于在武德九年(626年) 六月四日发生玄武门之变。世民杀建成、元吉, 成为太子。两个月后, 李渊禅位于世民。从此进入贞观之治。

《新唐书?食货志》: “贞观初, 户不及三百万, 绢一匹易米一斗。至四年(630年), 米斗四五钱, 外户不闭者数月, 马牛被野, 人行数千里不赍粮, 民物蕃息, 四夷降附者百二十万人。是岁, 天下断狱, 死罪者二十九人, 号称太平。” 这段话叙出了贞观之治的基本面貌。

大力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 从而促使经济复苏乃至繁荣, 这是贞观之治的首要标志。随之而来的必然是社会秩序安定、犯罪率降低和边疆少数民族的自愿归附。这一切, 与唐太宗采取的政策措施对头有极大关系。

太宗业绩的另一方面是武功。隋末中原战乱, 北方突厥趁机崛起坐大。自始毕可汗到颉利可汗无不轻视中国, 随意入侵, 而隋末群雄包括李渊父子为争夺天下亦几无不借助外力(主要是突厥, 其次是回纥), 甚至不惜称臣于突厥。太宗即位后,便开始对突厥用兵。

贞观三年(629年), 李靖、李勣诸将奉命分道出师讨突厥, 次年擒颉利可汗送京师, 碛南大定。漠南诸藩君长请上尊号“天可汗”。东自幽州西至灵州, 置顺、祐、化、长四州都督府以安置突厥来降诸部。从武德年间突厥多次入侵, 几乎逼得李渊迁都到此时, 李唐王朝与突厥的力量对比, 已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庸懦的李渊感叹道: 从前汉高祖被匈奴困于白登, 终生未能报仇, 而今我的儿子能灭突厥,替我雪耻, 我算是托付得人了。

此后唐朝国力进一步强盛, 到贞观二十一年(647年) 正月, 漠北诸部落首领一同来到长安, 诣阙朝见。太宗赉物甚多, 诸首领盘叫于尘埃中。依回纥之请, 从回纥以南开辟道路, 命名为“参天可汗道”, 置邮驿六十八所, 各有群马、酒肉以供过往使者。接着又平服西域、西突厥及天山南路三国(高昌、焉耆、龟兹), 设立安西都护府, 兼统焉耆、于阗、疏勒, 谓之安西四镇。唐朝声威北及, 丝路由此畅通。

太宗对此十分重视。突厥平后, 有西域安国使者前来进贡, 他厚慰使者, 道: “西突厥已降, 商旅可行矣。” 诸胡大悦。

太宗尝检讨自己成功之因, 总结了五条:

第一, 不疾胜己者之善;第二, 能弃人之短而取其所长;第三, 敬贤而怜不肖, 使之各得其所;第四, 不恶正直之士;第五, 无贵中华而贱夷狄的狭隘心。

以上详见《资治通鉴》。

大抵是从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角度着眼, 当然是并不全面的。通常太宗最为后世所称道的优点则是: 从谏如流、量材器使、居安思危、审慎法令、不察察为明、不主严刑而治等等。有一本叫《贞观政要》的书, 专门记载了这方面的实例。此外, 许多史籍、笔记也记述了太宗和当时朝臣如魏徵、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马周之间种种趣闻逸事, 尤其突出了太宗的纳谏和用贤两大优点, 使之成为古代君王的最高典范。

其实唐太宗最值得后世帝王借鉴的, 是他的反思能力和自我批评精神。他能够以魏徵为“镜”, 时常借以观照自身。他又曾撰《帝范》十二篇以赐太子, 并且坦诚地对儿子说: “汝当更求古之哲王以为师, 如吾, 不足法也。……吾居位以来,不善多矣。锦绣珠玉, 不绝于前; 宫室台榭, 屡有兴作; 犬马鹰隼, 无远不致; 行游四方, 供帐烦劳; 此皆吾之深过, 勿以为是而法之。” 不管这种做法是否仅是一种姿态, 甚或更有沽取美名之嫌, 作为一个九五之尊, 能这样说并记录下来, 就不容易。

贞观之治当然也有黑暗面。贞观五年(631年) 拟修洛阳宫, 戴胄上疏谏止, 曾说道: “比见关中、河外, 尽置军团, 富室强丁, 并从戎旅。重以九成作役, 余丁向尽。……乱离甫尔, 户口单弱, 一人就役, 举家便废。入军者督其戎仗, 从役者责其糇粮, 尽室经营, 多不能济。” 可见民间的疾苦还是很深重的。中年以后, 太宗生活渐趋奢靡。这才有贞观十一年(637年) 马周上疏言太宗近来不爱民, 十三年(639年) 魏徵又上《十渐终不克疏》提出严厉批评的事。

然而总的说来, 唐太宗执政一生还是比较克制、谨慎的。近人吕思勉在其《隋唐五代史》中论太宗: “不过中材。论其恭俭之德, 及忧深思远之资, 实尚不如宋文帝, 更无论梁武帝; 其武略亦不如梁武帝, 更无论宋武帝、陈武帝矣。” 诚或如此, 但唐太宗非但未如梁、陈之亡国, 而且造成了至今艳称的贞观之治, 这既与当时的大势有关, 恐怕也跟太宗即位后保持克制、谨慎分不开吧。

突厥

突厥是对我国历史有重要影响的少数民族。原为铁勒(又名丁零、狄历、敕勒、高车) 的一部, 最初活动于叶尼塞河上游, 后迁至高昌北山(今新疆博格达山)。5世纪中期, 受柔然侵扰, 被迫迁至阿尔泰山南麓。6世纪中期, 突厥族建立突厥汗国, 与内地王朝有了较多的政治经济联系, 促进了突厥社会的发展。

582年, 隋朝用重兵打败突厥, 促进了突厥贵族内部的分裂。突厥形成西突厥和东突厥。

630年东突厥为唐所灭, 唐政府在突厥故地设置定襄、云中等都督府, 任用突厥贵族为都督, 进行统治。东突厥奴隶主政权的瓦解, 有利于我国北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民族的融合。西突厥也于657年被唐朝灭掉。西突厥的覆灭, 为唐与西方各国的交往扫除了障碍。

鉴真东渡扶桑

同类推荐
  • 蒙古帝国空前绝后四百年2

    蒙古帝国空前绝后四百年2

    蒙古帝国和成吉思汗,是人类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伟大帝国和伟大历史人物,从政界领袖到军事强人,从历史学者到商界精英,持续地受到世界范围的关注、研究和阅读。蒙古帝国和成吉思汗所引领的法则,至今仍在深刻地塑造着我们今天的现状。《蒙古帝国空前绝后四百年》中,著名元史专家孙钥洋在新近权威历史资料和研究成果基础上,以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权威、全面、立体地再现了历史上最庞沛的帝国--蒙古帝国空前绝后四百年的历史,也即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兴衰史。
  • 寻仇路上

    寻仇路上

    生于帝国最权势的雨桥,本应肆意妄为,可一场阴谋,一场寻仇,造就了一段旅程,一段故事...
  • 五姑戏辽

    五姑戏辽

    一长篇小说“五姑戏辽”六十章节,四十余万字。发生的时代背景是公元750年---1000年辽代时期,描写王氏家族(汉族与契丹族混血嫡系)四代五位道姑与辽国四朝皇族的恩恩怨怨,故事情节离奇曲折,极有可读性。教育意义深远,培养读者爱国主义,教育人们除暴安良高风亮节的高尚品德。此书根据辽北象牙山下的一座寺庙“黑姑寺”的传说整理编写。二,本书已改编成剧本,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二愣子抗日传奇

    二愣子抗日传奇

    一个普普通通的21世纪的少年,因为未知的原因回到了抗战时期,并附身在一个号叫做二愣子的乡下小子的身上,从此踏上了一条崭新人生之路。本书是发生在平行世界里的故事,请不要和现实世界挂钩!因为种种原因,作者不得不主打另一本新书:光之机甲书号:89685希望大家能够和支持这本书一样继续支持作者的新书!
  • 纵横河山

    纵横河山

    刘枫,一个汽车修理厂的工人,在一次和朋友去野外烧烤时,因背的东西太多,走山路时脚下打滑掉下了山谷,阴差阳错的穿越到了东汉末年,从此开起了属于他的三国之路。
热门推荐
  • 穿越之农家医女小当家

    穿越之农家医女小当家

    她刘云诺刚刚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庆祝当晚因醉酒拦车,车祸而亡,却是阎王酒醉误判而亡;由此开始了她的穿越之旅。(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只做笑料)
  • 大叔就爱小辣椒

    大叔就爱小辣椒

    他是A区特种队的传奇队长东方御寒,冷酷、果断是他的代名词。不知温柔为何物,更不懂得如何与异性相处。她是北京传媒大学的十大校花之一蔺幼幼,一个24K纯平凡女是个职业混混业余学生。后街混混的她遇上特种军人的他会擦出怎么样的火花呢?
  • 青春校内行

    青春校内行

    青春校园时~当方宇受到一个又一个美女的青睐之时,方宇又作何选择。
  • 罗曼·罗兰契诃夫

    罗曼·罗兰契诃夫

    罗曼·罗兰是法国思想家,文学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契诃夫是俄国小说家、戏剧家。本书对其二人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做了翔实叙述,探究了二人成功的主要原因。阅读此书有利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从而为其以后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 陆总,小心别动了胎气

    陆总,小心别动了胎气

    宋凉音跪在地上苦苦哀求,让陆战霆不要伤害肚子里的孩子;陆战霆一脸漠然,断定这不是他的孩子。一道闪电,把两人劈晕。醒来后,宋凉音发现自己变成了陆战霆。第一次做男人,宋凉音把陆战霆往日的霸道总裁形象经营地一塌糊涂……陆战霆忍无可忍,挺着个肚子,阴阴笑道:“看来我得给你开设个霸道总裁专门培训课……”
  • 锦年之姬

    锦年之姬

    看着眼前这个清秀男子,依若清眼里尽是泪水。这是她曾经付出了所有去爱的男人,却在最后因自己曾经的做过援交而抛弃了她。然而依若清年纪轻轻便过着援交女的生活,全拜眼前这家人所赐。昔日的青梅竹马,原来是自己的杀父仇人,更是自己悲惨命运的创作者!她该如何为父报仇,为自己悲惨命运画上句号?而他,一直守望着她。为她,他伤人入狱。本就不堪的背景让他的人生变得更加不堪。牢狱之灾后,他找到她。却看到她和他的和好如初,还有一个可爱的孩子。仇恨,蒙蔽了他的双眼。他的人生,谁来偿还?新的一个故事即将翻开,爱情,到底是好还是坏?我们该如何判断?
  • 彼岸花开鬼君在侧

    彼岸花开鬼君在侧

    传说中的彼岸花是引魂之花"彼岸花开开彼岸,奈何桥前可奈何",他是鬼王,就是凡人口中的阎罗王执掌鬼界,她俩相爱彼岸花定情却被天道所不容。她被天道判又轮回他寻觅千年
  • 荒宇寻佛传

    荒宇寻佛传

    异世少年,开启寻佛之旅,踏上无尽探索之路,面对宇宙的无限神秘、重重危机,看他们尽显强者风采!
  • 救赎壹

    救赎壹

    “你好,我是国旗前念检讨的俞锦。”“你好,我是国旗前念检讨的魏池。”俞锦没想过来H市能真的找到什么让她放下的东西,但是有些人就是会以各种不一样的方式意外闯入她的生活,带给她光和向前奔跑的动力。魏池一直不信爱情这儿玩意儿,直到遇见一直向前奔跑的俞锦,她自信,她不信命,她桀骜,她努力抓住生命的尾巴向上走。他是她的光,她是他的解药。这是一个相互救赎相互成长的爱情故事,故事很生活化很简单,看似是每天都在发生的事情,也许很平常但是却希望能温暖到你们。
  • 我真的是女王

    我真的是女王

    文晓是个活在自己世界里的家庭主妇,但一场接一场的人生变故使她觉醒,从而开启新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