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058400000002

第2章 名山秀水(2)

到南京旅游,莫愁湖似乎是必到之处,这不仅是因为它的名字讨人喜欢,而且它的湖上风光也非常迷人。清代乾隆时代的诗人、号称随园的袁枚曾写过这样一首七言绝句做了概括:

欲将西子西湖比,难向烟波判是非。

但觉西湖输一著,江帆天外白云飞。

在诗人的视野里,也许出于对第二家乡(袁枚原籍杭州,任江宁知府后,终老于南京市区的随园)的热爱,认为莫愁湖的景色并不比西湖逊色,而独具的“江帆天外白云飞”之意境,西湖犹望尘莫及呢!当你读到这首信手写来的莫愁湖赞美诗时,肯定会勾起你欲作莫愁湖之游的念头。

大凡接触游览胜地,许多人都欢喜从“探源”着手。追查一下名湖的历史。那么,我们就从了解莫愁湖的“身世”开始吧!

莫愁湖的来历跟名闻遐迩的秦淮河有着紧密的“血缘”关系呢!

秦淮河的上游发源地有两处,一在句容县境内的宝华山;一在溧水县境内的东庐山的溧水河。两处源头的河流到江宁就县境内的方山西北村汇合之后,聚流而成为秦淮河,绕过南京市区的西南角,沿水西门、清凉山、草场门之侧,再向西北、流至三汉河,穿过惠民桥,注入长江,即所称的外秦淮河,与流经南京城内的内秦淮河以示区别。

就目前的地势看,秦淮河自水西门以下的下游地段属于冲积平原,而这段冲积平原形成的历史,尚不足2000年呢!这是因为古代的长江江岸直逼清凉山下,水西门外尚为江流所经,未见平原。诸如三国时代蜀相诸葛亮到金陵时,就在今汉中门外舍舟登陆,骑马来到清凉山,站在“驻马坡”上,遥望前面的钟山与足下的石头山(即清凉山),构成对峙的形势,扼守着秣陵即南京)门户,不禁脱口赞叹道:“钟山龙蟠,石头虎踞,真帝王之宅!”

后来,孙权果然听从诸葛亮的建议,把东吴的首都从镇江搬迁到南京来。又如公元230年,东吴的将军卫温和诸葛直率领万名水军前往夷州(即我国台湾),出发地点也就在汉中门附近的江滨码头上。直到唐代,江流仍依傍着清凉山而过,请看当时的著名诗人刘禹锡写的《石头城》一诗有云: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由此可见,江涛还拍打着石头城(今清凉山的鬼脸城)呢!可见,唐代以前,汉中门一带是秦淮河的入江处,这里形成一个暂时的“三角洲”。但是,由于秦淮河上游带来的泥沙逐渐在长江入口处淤积,主航道与江岸也就逐渐向西移去,于是秦淮河下游的冲积平原日益扩大,推移到下关附近,如明代早期,郑和下西洋的船队已从今三汊河一带出发了。

秦淮河下游的河水在这块新涨成的平原上纡回曲折,滞流淤积,江渚港叉,纵横交错。使得江水或河水停留在此泛滥平原之上,形成大小不等的池塘或湖泊,好像镶嵌在这片绿野之上的明镜。也许其中有一个最大的湖泊,又紧挨城门之侧。文人雅士乘兴郊游,被这一派江南水乡的绮丽风光看迷了,再引来古代有关美女的诗词和民间故事的线索,想了个锦上添花的点子,把这个眼下在秦淮河下游新出现的水泊湖荡称为莫愁湖了。封建社会的失意文人,又欢喜托景抒情,或寻幽消愁,于是借莫愁之名而浮想联翩,吟诗填词,连篇累牍,于是莫愁湖之名就远扬四海了。

如今的莫愁湖,位于南京城西侧水西门之外,跨过秦淮河上的“觅渡桥”,再往西行约一里便到。湖区面积700余亩,湖岸周长十余里,水深约2~3米。湖岸的建筑有楼、堂、亭、榭、巍峨错落,林木葱郁,百花争艳。构成胜棋楼、郁金堂、莫愁女雕像、抱月楼等诸景点;如纵目湖上,碧波粼粼,虎踞倒影、垂柳成行,芦花绕岸,一派自然景色,映入眼帘。所以清代时,被誉为金陵第一名湖。

上面我们从地貌学角度论证了莫愁湖的形成过程。如果再从历史地理学角度再论证莫愁湖的历史,也大致相符。莫愁湖之名,最早见于古籍记载的是北宋乐史(930~1007年)所著的《太平寰宇记》,书中提到:“莫愁湖在三山门(即今之水西门)外,昔有妓卢莫愁家此,故名。”几乎同一时代,北宋末年著名词人周邦彦(1057-1121年)写《西河·金陵怀古》中也提到莫愁湖,其词云:

佳丽地,南朝盛事谁记?山围故国,绕清江,髫鬟对起。怒涛寂寞打空城,风樯遥度天际。断崖树,犹倒倚,莫愁艇子曾系。空余旧迹,郁苍苍,雾沉半垒。夜深月过女墙来,伤心东望淮水。酒旗戏鼓甚处市?想依稀王谢邻里。燕子不知何世?向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谈兴亡,斜阳里。

词中所说的“莫愁艇子曾系”与《太平寰宇记》中的所述,基本上是一致的,即指莫愁湖及其命名的由来。

从这两则古代文献的考查中,莫愁湖的出现约在宋代。也就是说,濒临清凉山下的长江自宋代开始向西侧移动,随着出现泛滥平原,莫愁湖因而形成。

飞来峰

在杭州西湖灵隐寺的旁边,有一座奇怪的小山,到处缠满了藤萝,像一个雕花古玩一般,其岩石形状奇特,有的如猿猴,有的像大象,有的似蜷伏的猛虎,又有的如卧着的山羊,并且处处是忽明忽暗、互相连通的洞窟。滔滔不绝的泉水在山脚和石窟里淙淙奔流,更显出了这座孤单位于四周高峰中的小山玲珑别致。

自古以来,这座美丽的小山就引起了人们无数奇妙的遐想。传说在古时候,一个印度佛教徒到了杭州,见到这座小山后惊呼道:“这不是我们印度灵鹫山的小岭吗?它是什么时候飞到这儿来的呢?”人们仔细一看,这座小山的形态与四周山峰完全异样,并与旁边的山峰分割独自屹立在中央。从外貌看,四周山峰高峻庞大、轮廓简单,而这座小山却低矮瘦小,并且岩石裸露,又有许多奇突的岩洞,具有独特的风格,真像是飞来的一般。从此,人们美其名曰“飞来峰”。

难道飞来峰真的是从印度飞来的吗?

当然不是,飞来峰的形成是地壳运动带来的结果。从草坪上看飞来峰,可以看到飞来峰的岩层一层层地向下弯曲,这就是飞来峰的向斜层。两边的岩层都向斜层的中心倾斜。

弯曲的岩层说明了这里整个地面都受到巨大力量的挤压。从水平方向来的力量,挤压岩层,形成褶皱。高高皱起的两边产生了北高峰和天马山,而飞来峰恰好位于两山之间凹下去的中心部分。

最初,四周山峰的岩石和飞来峰没有什么不同,都是石灰岩,但日久天长,两边高山更易受到水流的侵蚀,水流很快把表层的石灰岩完全冲蚀掉,露出坚硬的砂岩。飞来峰正好位于水流冲刷能力最微弱的凹地中央,是石灰岩的最后残余部分,水流侵蚀使其地貌奇形怪状。由于它的岩石性质不同就形成了和其他大山完全不同的地貌,看起来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真如从天外飞来一般。

飞来峰和四周山峰为什么会分割开呢?原来飞来峰和四周山峰之间是石灰岩和砂岩相交的地方。在两个不同年代的地层相交的地方,必是一个较大的裂隙面,况且这里还发育有断层,地面水很容易在此富集,对岩石进行侵蚀。久而久之,裂隙扩大加深,最后绕着飞来峰山麓一带的地面便凹了下去,成为一条弯弯曲曲的河谷,伴着潺潺的溪水和叮咚的泉水,使飞来峰更美。

青海湖

在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巍峨雄伟的日月山、大通山和起伏连绵的青海南山环抱着一个浩瀚美丽的高原湖泊——青海湖。远远望去,那青蓝色的湖水,宛如一面锃亮的宝镜,嵌在皑皑雪山和茫茫草原之间,熠熠闪光。

青海湖,古称鲜水、西海、卑禾羌海。蒙语叫“库库诺尔”,藏语叫“错温波”,意即“青色的湖”。面积4635平方千米,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泊。青海湖海拔3260米。这里气候凉爽,是理想的避暑胜地。它四面环山,景色绮丽,尤其是夏秋季节,辽阔的草原铺上碧绒,五彩缤纷的野花更把大地点缀得如锦似缎。农田麦浪翻滚,油菜花一片金黄,散发出沁人肺腑的芬芳;湖面碧波万顷,鱼群欢跃,群鸟翱翔,好一幅壮丽的高原奇景。

面积仅有0.8平方千米,位于青海湖西北部的鸟岛上,居住着约10万中候鸟。每年春天,大批的海鸟从印度、尼泊尔等地千里迢迢到青海湖繁衍生息,秋天又携儿带女返回南方。湖中还盛产无鳞裸鲤,俗称“湟鱼”,以肉嫩味美而著称。

这里流传着有关青海湖形成的许多美妙的传说。那这颗高原上的明珠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鸟岛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距今200多万年以前,这里还是一片汪洋大海,随地壳的运动,海底抬升隆起成为陆地,青海湖地区断层陷落而成为一个巨大的泄水湖,湖水东流入黄河。到距今13万年前的第4纪造山运动中,青海湖东岸的日月山异峰突起,封住泄水口,成为一个内陆湖泊。由于受大陆气候的影响,湖水的蒸发量大于注水量,湖水逐渐变浅,湖面逐渐下降,湖水中的含盐量浓度达6/1000,成为我国最大的咸水湖。到目前为止,青海湖的面积仍在不断地缩小。

鸟岛的形成,是水禽适应青海湖生态发展的结果。除了水禽的“祖居”原因之外,还与它们的食性大有关系。

据调查,斑头雁喜食禾本科植物嫩草、淡水的眼子菜和浮游藻类;其他水禽喜吃鱼。常年冲积的泥沙造成的浅水面,有20多种营养丰富的浮游植物,导致湟鱼大量浮游,水禽云集觅食;加上布哈河三角洲盛产大量的罗氏早熟禾鲜草,形成一个食物链。而鸟岛正处在这个链环的中心;而且岛上还有几股涓涓清水,地温又较高,是水禽哺育幼雏的适宜场所。因此每年夏秋之时,水禽纷聚,形成鸟类群聚的奇观。

人间花果山

400多年前,吴承恩在构思《西游记》的时候,苦于淮安一带无山,一片广阔的江淮平原上很难寻觅到富有传奇色彩的地理形势,于是就来到海州(今连云港市西南),面对着大海和花果山想起苏轼的二首诗:

郁郁苍梧海上山,蓬莱方丈有无间。

旧闻草木皆仙药,欲弃妻孥宁市圜。

雅志未成空自叹,故人相对若为颜。

酒醒却忆儿童事,长恨双凫去莫攀。

苍梧奇事岂虚传,荒怪还需问子年。

运托鳌头转沧海,来依鹏背负青天。

或云灵境归贤者,又恐神功亦偶然。

闻道新春恣远览,羡君平地作飞仙。

看来,这花果山(即诗中的苍梧山)是神仙居住,种植仙药之地,必然有许多故事及其地理特点的背景材料可以写到书中去。

于是,渡海攀登花果山,寻找能塑造孙悟空生活环境的素材。他随着当地老农的脚迹,穿过一片桃树林,徘徊于如今照海亭附近。顿时瞪眼咋舌,被这里密布的大洞、小洞、圆洞、长洞、高洞、矮洞、洞靠洞、洞连洞的洞天世界惊呆了。这样,吴承恩收集的创作素材终于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西游记》问世以后,花果山的名气更大了。这里也就成为佳境绝处的“七十二洞”胜景,凡来猴王家乡旅游的人们必然要到达的地方了。

在此,游人对探索山洞的奥秘,尤其对洞穴的由来,发生特别的兴趣。桂林的七星岩、芦笛岩,宜兴的张公洞,善眷洞和灵谷洞,桐庐的瑶林仙境诸洞,都是生在石灰岩中,是由含碳酸的水溶液长期持续地对石灰岩溶蚀的结果,即所谓喀斯特溶洞。

而庐山的仙人洞、杭州西湖的紫云洞、黄龙洞,则是在两种软硬不同的岩层交接处,软岩层被风化侵蚀以后,硬岩层形成巉岩峭壁,相对地造成凹入的洞穴。

花果山上的七十二洞,既非桂林类型,亦非庐山类型,而另有它自己独特的成因。这需从云台山近二三百万年以来的地质历史情况去考查。这些没有文字的历史“纪录”可以在岩石上找到。当你游览云台山的时候,会发现许多坚硬的岩石表面上分布着密集如蜂窝状的大小圆形洞孔。如果再进一步观察,你还能发现这些孔洞从山上到山下大致有几个层次的排列,这种很有规律的洞孔分布现象,也就是处于不同的高程度上。原来,这些洞孔是由大海波涛拍岸撞击时逐渐腐蚀岩石而留下的“雕刻”痕迹。随着山体节奏性地(阶段性的)上升,浪蚀的洞孔也就分层次地留下了。每一次上升过程中,又由于这里的变质岩系富有交错的裂隙、断壁、松软的岩层等,当海浪在山下击岸,掏空山体的支持时,于是岩壁发生崩裂倒坍,在山坡、山麓地带相互垒叠,其间留下许多空洞。后来,风化的碎石、沙土充填若干缝隙,野花杂树生长点缀其间,于是神秘的七十二洞就“构筑”成功了,成为大自然的另一杰作。

长白山天池

长白山在吉林省境内。长白山的主峰叫白头山,白头山的顶部由白色的“形如肺、质如粉”的浮石构成,远望好似高山积雪。

白头山是一个死火山。火山口内的湖,叫天池,面积为9平方千米。白头山天池是我国著名的高山巨泊,它的湖面海拔2155米,比青藏高原上的天山瑶池(湖面海拔1980米)还要高出175米。天池湖水清冽碧透,湖面平静如镜,犹如一块碧玉镶嵌于山巅。登临天池,远处,奇峰嵯峨,倒映池中;眼前,湖水碧透,清澈见底,使人如置仙境之中。

白头山天池的诞生与火山喷发有关。白头山火山曾多次喷发,最近一次喷发在1702年。火山喷出来的熔岩和其他碎屑物质,大多数落在火山口的周围堆积起来,火山口愈积愈高,形成了漏斗形状的洼地。后来火山停止喷发,洼地积水成湖。

白头山天池是一个典型的火山口湖,火山口近似椭圆形。天池四周环山,惟北面有一缺口,湖水由此外流,在下游不远处,悬崖跌水,形成著名的长白山瀑布,分外壮观。

白头山十六奇峰,峭峻陡起,直插蓝天,群峰环抱天池,倒映水中,峦影波光,蔚为壮观。这里已成为游览胜地。

同类推荐
  • 科技轶闻趣事(科学知识大课堂)

    科技轶闻趣事(科学知识大课堂)

    为了普及科学知识,探索科学发展的历程,领略科学丰富多彩的趣味,弘扬科学名家的丰功伟绩,学习科学家不懈的创新精神与无私的奉献精神,培养青少年科学、爱科学的浓厚兴趣,并密切结合青少年朋友日常的生活与学习特点,我们组织编写了这套《科学知识大课堂》。作为一套普及科学知识的通俗读物,本书有别于专业的学术论著,侧重于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注重对青少年科技素质的培育、科学兴趣的培养、科学精神的塑造与科学方法的启迪,不求面面俱到,但求言之有物,物有所指,指有所发。
  • 破译奥秘大世界丛书:破译世界政坛悬案之谜

    破译奥秘大世界丛书:破译世界政坛悬案之谜

    《破译奥秘大世界丛书:破译世界政坛悬案之谜》讲述的是发生在美国政坛上的名人离奇死亡事件。
  • 探究式科普丛书-历史的底片:摄影

    探究式科普丛书-历史的底片:摄影

    本书就摄影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技巧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希望热爱生活热爱美的你,从中可以轻松收获让绚丽瞬间永恒的技巧。
  • 世界之最

    世界之最

    《世界之最》自从被辑录成书以来,因其集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于一身而一直深受读者喜爱,被世界各国视为开启心智、扩大视野的经典读物。《世界之最》分为天文地理、动物界、植物界、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人类社会、体育运动七个部分,力图通过简明的体例、精练的文字、新颖的版式、精美的图片等多种要素的有机结合,将大千世界中引人入胜的世界之最全方位、立体地展现出来,使读者轻松获取知识的同时,为其提供更广泛的文化视野、审美感受、想象空间和愉快体验。
  • 探索未知-认识微生物

    探索未知-认识微生物

    探索未知,追求新知,创造未来。本丛书包括:奇特的地理现象、遗传简介、生活物理现象解读、奥妙无穷的海洋、认识微生物、数学经典题、垃圾与环境、湛蓝浩瀚四大洋、生物的行为、漫谈电化学、数学古堡探险、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古代物理知识、中国三大三角洲、中国的地理风情、多姿的中国地形、认识少数民族医学、悠悠的中国河流等书籍。
热门推荐
  • 一生相伴的智慧

    一生相伴的智慧

    一个人一生中最大的财富就是智慧。在这个世界上,拥有最多智慧的人就是最富有的人。亚历山大大帝出发远片波斯之前,他将所有的财产分给部下。大臣皮尔底加斯非常惊奇,问道:“那么陛下,您,带什么启程呢?”“希望。我只带这一种财宝。”亚历山大回答说。
  • 女配太受欢迎

    女配太受欢迎

    我就是一个恶魔,为什么女主要围着我转?我只是一个恶魔,为什么大BOSS总想上了我?是我有问题还是世界男主有问题?男主竟然不要女主了!反而在我身边晃!世界里的女配也不在死心塌地地追求男主,却总想着掰弯我!男配居然也不爱女主了!还每天对我表白!涟白“欸!太受欢迎了!我的魅力真大!没办法”大BOSS“嗯?小白白,是你飘了还是我举不起刀了?”【架空,1V1,男强与女强】
  • 何时归去

    何时归去

    作品讲述在一座城市里面生活的形形色色的男男女女。
  • 巫女仙踪:殿下的鬼妻

    巫女仙踪:殿下的鬼妻

    新婚之夜。某个迷糊+爱哭+路痴+容易心软的小女人,睁着一双万分期待的幽瞳,盯着洛月葵。“那个葵……”手指头纠结中。“说!”“我……我想把小猪搬上床。小猪无家可归,好可怜。”某女的爱心又开始像小宇宙爆发了!“……”某男冰山脸沉默中。“我刚给那只小老鼠洗澡了,它现在很香的。保证塞被窝一点儿也不臭的。”“……”某男冰脸变绿脸。发现她的胳膊上,好像少了某样东西。“那条笨蛇呢?”空气中有危险的气息。“哦,它已经睡在温暖的被窝中了。”某女开心得手舞足蹈。“……”某男的新婚之夜将要跟众动物一起度过……呃
  • 未来机器人世界

    未来机器人世界

    未来的世界,人类进入智能时代,机器人的使用早已普及到每个家庭。杰里·克做梦也没想到,多年前购买的机器人,会让他陷入一场空前的生死劫难!
  • 艺术胎教胎教艺术

    艺术胎教胎教艺术

    本书系统地讲解了孕期母亲和宝宝的变化,以及每个月甚至每周的胎教重点,并提供了科学的胎教素材,涉及音乐、名画、电影、戏剧、诗歌、雕塑、童谣、唐诗宋词、名家散文等多种艺术形式。
  • 兰花仙洛

    兰花仙洛

    她是九重霄的圣女,是仙界的掌上明珠,是掌管仙界的天尊徒弟却如同亲爷孙。天资一般,就因她是预言中的少女,所有人都得敬她一声“圣女大人”他是魔族君上,被称为魔尊。高高在上,这一切在他眼里都没有什么特别有意义的存在,除了她。她成为了他的心头肉,也是他的明灯。洛神花变成了两个人的羁绊。两个不同世界的人走在一起是福还是祸?她的眼里就算是两个世界,总有一天也会只有一个世界的存在。只要她喜欢,他的整个世界都是她的。
  • 尘世锻仙魂

    尘世锻仙魂

    大道万千,成仙者自古有之。任你是人,是妖,是灵,是魔。不渡凡尘七情六欲之苦,休谈大道修仙。
  • 青春不悔芳华不负

    青春不悔芳华不负

    【初次写作,请多指教】〖不喜勿喷,多多投票〗他们,是从小生活在豪门的富家子弟,锦衣玉食,因长辈们的宠爱,变得肆意。一朝改变,他们变成了普通人,以其他的身份生活。在哪里,遇到了自己生命中最珍贵的那个她…但却发现这一切都是一个局,最终他们应该何去何从…… (未来,你值得拥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