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041500000012

第12章 钢琴协奏曲赏析

bE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

李斯特在少年时就曾想创作一部能流传于世的钢琴协奏曲,但这一梦想一直到1830年才逐步付诸实施。但这部钢琴曲的创作并非一帆风顺,到1849年完成初稿。这部作品整整花费了19年的时间,而且在这之后的1853年又作了重大修改,直到1855年2月这部作品才在魏玛的宫廷音乐会上首演。这次首演由李斯特本人担任钢琴独奏,他的好友柏辽兹指挥。也许人们只是沉醉于李斯特超群的钢琴技巧,所以这部作品并没为人们所注意。这次演出后李斯特又对音乐的某些部分进行了进一步修改,尤其是在乐队的配器方面。1857年,在维也纳的一次音乐会上,又演奏了这首作品。然而,许多较为保守的音乐家们认为李斯特单乐章的协奏曲这一创新的尝试是失败的。著名音乐评论家汉斯立克(1825—1904)甚至还因为这部作品中所出现的由三角铁单独演奏的乐句而讽刺它为“三角铁协奏曲”。只是到了1869年,李斯特的一位学生在维也纳成功地演奏了这首作品后才逐渐消除了多年来的一些偏见。这首协奏曲才不胫而走,成为众多钢琴家的保留曲目。从这首协奏曲的创作过程来看,作者耗费了巨大的心血并一直以一种极为认真的创作态度来对待这部作品。

由于这部作品的完成跨时较长,因而在其中也较多地反映了李斯特的一些主要思想——即多次资产阶级革命对李斯特的冲击以及贝多芬《英雄交响曲》和《第五钢琴协奏曲》对他的影响。所以在这部辉煌而感人的作品中体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革命精神和开朗乐观、不折不挠的英雄主义,给人们鼓舞和力量。此外,作品还广泛表现出明朗而深邃的抒情意境以及诙谐的幻想性形象。

这首协奏曲是单乐章的,与他的那些交响诗很相似,但其中又可容易地分辨出四个既独立又相互紧密联系的部分。因此,它结构简洁、主题鲜明、形式新颖,全曲采用了主导动机或主导主题贯穿的手法(这也是李斯特在交响诗中常用的手法)。但在第四部分又对全曲进行总结,这在以往协奏曲中是没有的,这是李斯特的一种独创。同时,这首协奏曲还是李斯特对钢琴技巧摸索的一种总结。因而,独奏钢琴的音乐充满力量和光彩,就像一个大乐队一样,集中了各种玲珑别致的音响,使得全曲极为生动。

这首作品的四个部分的音乐特点和排列次序同交响套曲的体裁又颇为相似——庄严的快板、抒情的柔板,诙谐曲和辉煌的终曲,但它更加紧凑些。第一部分相当于传统协奏曲的第一乐章。乐曲一开始,弦乐队就奏出了音乐的主题——主导动机,音乐雄伟壮丽,展现了一个光辉的英雄性形象。紧接着独奏钢琴脱颖而出,饱满有力地奏出了这个主导动机,形成了一种磅礴气。

作为主导动机,这个主题还将在第四个部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而在这里,它作了反复的陈述,它有时出现在钢琴的华彩乐段中,形成一股喧嚣,澎湃的音流,有时又出现在厚重的乐队中。之后,这个部分的抒情的第二主题由钢琴轻柔地奏出,并和单簧管、小提琴一唱一和,对答呼应,其温柔的性格与第一主题形成尖锐的对比。

它有时活跃,充满着热情,有时又有些悲伤。这其间,第一主题的动机也逐渐插入进来,两个主题常常交织在一起,并渐渐地增加力度和速度,最后扩展为全奏。这时,乐队和在钢琴上出现的力度很强的4个八度的半音下行,形成了排山倒海的高潮,强调了音乐的战斗形象。最后,在这一部分的尾声中音乐进行到了一种宁静的气氛中,钢琴以竖琴般的轻盈,透明的琶音消失到高音区,第一部分结束。

第二部分发采用了自由即兴式的变奏曲式,音乐从容自如地发展,颇有狂想曲的意味。一开始,低音弦乐器又奏出一个含蓄而略带忧郁的主题。

随后,钢琴对其进行重复并加以模进,发展成为如热情倾诉般的独奏乐段。主题第二次出现时已改变了节拍,并由小调变为大调,音区也较高,显得更加明亮。由第一小提琴奏出,音乐柔美舒展,具有明快的牧歌性特点。

主题的第三次出现是由钢琴在更高的音区复奏这一主题,伴奏声部则以竖琴式的分解音型加以衬托,效果有如一首明净的夜曲。此后,钢琴开始同乐队进行非常戏剧性的对答,使这个新主题在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和大提琴声部安详地反复呈现、音乐优美动听。

最后,由单簧管结束原主题,至此结束第二部分。

第三个部分——诙谐曲,是幻想与舞蹈的奇妙结合,其中有两个主题各自轮流变化反复三次。这一部分开始是用被评论家汉斯立克大加丑化的“三角铁”和弦乐器的弓杆击弦奏出引子,效果显得离奇而神秘。然后,出现了十分活跃,戏谑而轻快的第一主题。

第二主题像一首舞曲,比第一主题要更加明朗,它具有跳跃的节奏,并在高音区演奏,其音乐效果很容易使人想起童话世界中那些精灵的形象。

以上两个主题轮流出现三次,每次都加上不同的变化和装饰,使人联想起精灵们那令人眼花缭乱的舞姿。之后,全曲第一部分那庄严的主导动机悄悄出现了,而随之双簧管和小提琴又奏出了第二部分那欢悦、幸福的主题。最后,音乐进入到了明朗、雄壮的第四部分。

第四部分是整个协奏曲的总结。前面三个部分的主题在这个部分里都相继出现了,为了和主导动机那种积极向上的性格相一致。第二部分的抒情主题也变得有力和乐观,而第三部分的诙谐的主题也变得充满喜悦和欢乐。最后,贯穿全曲的主导动机音调有如进军号般地响起来,如同奏出了一首嘹亮的凯歌,全曲结束在声势浩大的高潮之中。

A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

李斯特的《第二钢琴协奏曲》于1839年完成初稿,1849年又作了进一步修改。1857年1月7日在魏玛宫廷音乐会上首演,担任钢琴独奏的是李斯特当时的学生汉斯·冯·布隆沙特,李斯特自己亲任乐队指挥。尽管这首作品也是交响音乐会的常演曲目,但远不及《第一钢琴协奏曲》那样流行。

与《第一钢琴协奏曲》相比,这首协奏曲在音乐形象上比较细腻而精致,也比较华丽。尽管在乐思和色彩的处理上也有一些强烈的对比,但更主要的还是抒情性的因素。独奏钢琴与乐队之间相濡以沫,关系比较协调,不像在《第一钢琴协奏曲》中那样。独奏钢琴的音响极为宏大与突出,对比也比较直接并且很鲜明,形象上更具一种英雄的特征。但是,明朗、乐观、积极与进取的精神是这两部钢琴协奏曲共有的特点。

与《第一钢琴协奏曲》一样,这部协奏曲也是单乐章的,乐曲中也可以分出不同的部分,但是不如《第一钢琴协奏曲》那样清晰可见。尽管它的结构布局较为自由,但仍然依照了奏鸣曲式的结构布局原则。乐曲的呈示部共有四个主题,并且每个主题在呈示之后都对其进行了一定篇幅的发展。因此,呈示部中所展示的这些主题实际上都是一系列各自独立、具有同等重要的对比性形象。音乐一开始直接就演奏出第一主题、这个旋律是一种下行级进的音调,由木管乐器在较慢的速度上演奏,使音乐既充满抒情色彩,又透出一种淡淡的、忧郁叹息的情绪。

这个主题在随后的进行中逐渐变得厚实、壮大起来。在圆号一个沉思更带有感伤情绪的乐句之后,主题的部分音调在双簧管和大提琴声部中交替出现。随着它在钢琴的华彩性乐句中一闪即过,便结束了这个主题及其展开变化部分。呈示部的第二主题首先是像狂风呼啸般在钢琴的低音区呈现,这是一个严峻而庄重并带有冲击般效果的旋律。

而在钢琴的左手伴奏声部则有规律地不断反复出现一些半音阶式的、上有环绕起伏的音型,表现了一种轰轰雷声的效果。随着乐队模拟狂风的演奏,钢琴所演奏的这个主题显得越来越激昂和紧张。

呈示部的第三个主题具有一种冲击性的效果,在钢琴声部采用大跨度,大和弦对比式写法,使音乐又带有一种舞蹈般的弹性。

第四个主题由小号和法国号奏出,它既充满着威严、又充满了由心底深处所迸发出的一股热情。这个主题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一种紧张的效果,通过钢琴与乐队用其首部短小音型的对答呼应式的写法,结束了呈示部全部主题的呈示。

展开部以独奏钢琴一个简短的华彩性乐句引入。这里,音乐的音响较为柔和和平静,富于某种幻想,与呈示部结束时那种紧张不安的效果形成强烈的对比。此后,呈示部的第四个主题通过变形,具有了抒情性效果。它与在大提琴上咏唱出的第一主题以及另一个田园诗般的新旋律组成了一个抒情性段落——即展开部的前半部分,以此反衬出后半部分主题之间的戏剧性尖锐冲突。再现部的结构较为自由,在很长一段时间的音乐中都保留有原来的进行曲般的节奏,并且持续在明朗的A大调上,各主题都在这里交相辉映。而最突出的是第一主题,它一扫原有的阴郁,变得庄重而华丽,充满了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如果稍加注意我们就可以发现,再现部中对各主题的再现是一种交替和将之变形的方式来进行的。首先是第一主题的进行曲式的变形和其它主题的个别的动机音型的装饰,然后接着第三主题的变形,接下去第一主题又改变其性格,使之具有夜曲的特点。随之重现了在展开部前半段中所出现的新主题。最后,又将第一主题作诙谐性处理和进行曲式的处理,并结合第二和第四主题因素的重现。这一系列走马灯似的各个主题的处理,给我们展示了一系列五彩缤纷的形象。总的来说,再现部不断地强调和肯定了音乐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性格,最后以明朗而欢乐的尾声结束了全曲。

同类推荐
  • 摄影技巧指南(家庭实用生活百科丛书)

    摄影技巧指南(家庭实用生活百科丛书)

    摄影是一门随着传统摄影技术的形成和发展而产生的摄影应用科学,它以摄影光学、摄影化学和电子技术为基础,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拍摄体系。本书主要介绍了摄影基础知识。给摄影爱好者带来了福音。
  • 课外雅致生活-邮票的收藏与鉴赏

    课外雅致生活-邮票的收藏与鉴赏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 音乐经典(下)

    音乐经典(下)

    《中国艺术史话》虽然不是我国出版艺术类百科全书的第一部,但却是目前国内内容最全、规模最大的一部。全书文字量达300万之巨,收录图片3000余幅。按照分卷内容编排,有绘画、书法、建筑、雕塑、音乐、舞蹈、文学、戏剧、影视、工艺美术、民间艺术、艺术品收藏等41卷。可以说,这部百科全书是我国出版界又一次大胆而成功的尝试。
  • 守望家园的小鸟

    守望家园的小鸟

    《守望家园的小鸟》是一本由独山子石化公司办公室编写的反映独山子地区生态美的观鸟画册,画册中还创作了大量的与大自然这一飞翔的精灵相呼应的美文。使得拍摄的画面伸展出诗意的翅膀。画册内越140余张摄影作品,精彩的反映了鸟儿的做客、筑巢、停留、驻足……
  • 西方音乐史纲与名曲赏析

    西方音乐史纲与名曲赏析

    本书以作者二十余年来的西方音乐史教学和研究为基础写成,其所面向的读者群主要为高等音乐艺术院校学生。
热门推荐
  • 打造口碑的160个营销手法

    打造口碑的160个营销手法

    《打造口碑的160个营销手法》结合了大量小店经营的实践,归纳总结出160个打造小店优良口碑的营销细节,并从普适理论到营销实践两个层面进行阐述,内容涵盖经营、管理、营销、推广各个方面,案例横跨服装、餐饮、网络等各个行业,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性。
  • 自由和平等

    自由和平等

    没有什么自由,自由只是你自己最里面,我没有看到。
  • 刺痛的心灵

    刺痛的心灵

    倘若人生可以从新来过,他和她是否会选择不相识,不相知,不相爱,倘若时间可以从新来过,他和她是否会选择不再认识,人生没有回头的路,就好像人生没有再一次的经历,时间不能够倒回,如果可以,我选择做一只沙漏,因为即使时间流逝也可以从新来过,这样是不是可以恢复破碎的心。(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桃花并蒂缠长青

    桃花并蒂缠长青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往何处去?阎长青如是思考。她踏遍山河,跨越时空,试图别人的故事中触摸遗失的过往。岁月变沧海,执笔书往事的对白。大概是爱恨情仇写的多了,她这颗万古铁树也终于开了花,还是并蒂的。他,护国国师,温润如玉,自称故人,却满眼宠溺提起她。“你这幅性子,真真是像极了她”。她究竟是谁。他,生前意气风发少年郎,百年后古墓跑出来的飞尸,修炼成魃,不善言辞,跳脱三界,人不人鬼不鬼,默默护她周全。“青青。”世间只有他会这样唤她。待拾起往事,桃花朵朵,如何采撷。。
  • 西游之重生神针

    西游之重生神针

    三清:你这纯金之躯,渡这亿万雷劫就像泉水沐浴,清风拂面,有作弊取巧之嫌疑,所以......范如意:那请道祖改了天道铁律,换个劫难,大不了天道之下,仙仙重修,本精无所谓。三清:......玉帝:你这泼棍,三界有九窍者方能修道成仙,一节乌铁一窍不通,想要得道,成何体统。范如意:本精头顶天罡三十六星,脚踩地煞七十二点数,星星相连,点点畅通,有一百零八窍可纳天地灵气,参悟诸天大道,比九窍可是多出九十八窍,怎么不能得道。玉帝:呵呵,是多出九十九......咳咳,算我没说。如来:汝乃五行成精,金乌之体,想得正果,没有先例,不行,不行。范如意:佛爷,既然如此您干吗还修丈六金身?猴头石头孕育,怎么也可以坐得莲台?如来:......
  • 不存在的记忆

    不存在的记忆

    曾经的一切,从此结束。没有什么的曾经了,就像明日的黄花。
  • 元素爱情

    元素爱情

    实力的强大来源于元素,元素本就是相生相克的。有的人是单属性的王者。有的人是双属性的帝王。还有变态的主角。一个普通系的废柴,再一次机遇中变成了王者。他的属性变化了,他的崛起之路会有多少人死再他手下。为女主角杀遍天下又如何。一场元素的战争打响了。一朵爱情的花再慢慢绽放!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女配她只想继承亿万家产

    女配她只想继承亿万家产

    “姜蘅,我……我喜欢你。”姜蘅刚刚缓过神来,就听见少年的告白。面前的少年生的一副好相貌,唇红齿白,一头黑发凌乱的搭着,眼睛像是上好的黑曜石,里面蕴着星辰,让人一眼便会沉溺其中,此时有些紧张地看着姜蘅,那双杏眼里潋滟着水光,眼角泛着红,如果姜蘅拒绝他的话,他下一秒就会哭出来。
  • 世范

    世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