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026900000002

第2章 西敏寺

坟墓作为死者的容身之所,在许多文化与文明中常常被陵园或纪念馆所代替,有时两者并存,而整个中世纪(5—15世纪)时期,把死者葬在教堂、修道院或小教堂里是很流行的做法。早期文明中,坟墓被看作是死者的住屋,所以墓内通常陪葬有大量的衣服、器皿和家具等生活必需品。自文艺复兴(14—16世纪)以来,西方关于坟墓是“死者之家”的概念已经趋于消失。

因此,在教堂里,一口石棺或一块墓碑就可以称之为坟墓。西敏寺就是一块容纳众多的这种坟墓的墓地。

西敏寺(亦译作“威斯敏斯特寺”)位于英国首都伦敦泰晤士河南岸,议会大厦西南,创建于公元960年。它的前身是7世纪时在泰晤士河一个叫托内的小岛上建起的祭祀圣彼得的小教堂。从创建时起,寺院就称作威斯敏斯特寺(意为“西寺”,以区别于位于城东伦敦塔外的一个西都会寺院——“东寺”)。1050年,英格兰国王“笃信者”爱德华(1003—1066)下令对之进行扩建,以作为自己的墓地,1065年竣工,正式启用。以后的历代英王又陆续改建、增建。18世纪上半叶,英国建筑家尼古拉斯·霍克斯穆尔建造了教堂西端的双塔。1875年起,教堂正面由英国建筑师、哥特复兴式建筑风格运动的领袖人物乔治·吉尔伯特·斯科特整修。这位沉湎于哥特式建筑哥特式建筑:又译高直建筑。12—16世纪初期欧洲出现的一种建筑风格。以法国为中心,主要是教堂。风格的建筑师在承担修复工作时,常因傲慢地毁掉许多精美的非哥特式作品而引起时人的争议。不过,这种作风对西敏寺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幸事。作为英国中世纪建筑的主要代表,西敏寺的建筑风格和特点,虽然在马拉松式的建造年代中不断地推移变化,从诺曼式、哥特式,一直到早期文艺复兴的式样,不过它的基本特色仍属于哥特式,所以历经700多年的修葺而犹能保持原貌,实在多亏了斯科特这样的建筑师。

西敏寺主要由教堂及修道院两大部分组成。教堂平面呈拉丁十字形,主体部分长达156米,本堂两边各有侧廊一道,上面设有宽敞的廊台。本堂宽仅11.6米,然而上部拱顶高达31米,是英国哥特式拱顶高度之冠,故而本堂总体显得比例狭高,巍峨挺拔。耳堂总长62米,与本堂交会处的4个柱墩尺寸很大,用以承托上部穹顶。穹顶以西是歌唱班的席位,以东是祭坛。教堂西部的双塔(1735—1740)高达68.6米。平衡本堂拱顶水平推力的飞拱横跨侧廊和修道院围廊,形成复杂的支撑体系。

教堂东端,即教堂中轴线的末端,原是圣母礼拜堂,后来毁坏。16世纪初,在这个位置上建起了一个规模更大的礼拜堂(1503—1519,另说1502—1512),即著名的亨利七世礼拜堂,这是英国中世纪建筑最杰出的代表作品,由罗伯特·渥都设计。礼拜堂本身就是一个小教堂,有独立的本堂和两边侧廊,陵寝设在一端。其巨大的扇形垂饰和宛如倒挂着的晶莹华美的钟乳石拱顶,设计大胆,构思巧妙,拱肋图案别具一格,是整个建筑中最精彩之处。室内墙上满布壁龛,龛内共立有95个雕像。这座礼拜堂装饰华丽精美,被认为是“所有基督教国家中的至美之所”。

在教堂内还有许多像亨利七世礼拜堂这样的献给死去君主的建筑,使人不由得不惊叹西敏寺教堂内别有洞天。如祭坛东端的圣·爱德华礼拜堂,其中央的爱德华祠墓建于1269年,是世界各地香客的朝圣之处。主祠周围还有亨利三世及其他国王祠墓,形成了各个时代的雕刻博物馆,尤其是东端的亨利五世墓堂更以雕饰华美著称。建筑西敏寺的初衷就是将它作为英国国王的墓地,事实上,从亨利三世到乔治二世的20多位国王的确都葬在了这里。

在圣·爱德华礼拜堂西侧有著名的爱德华一世加冕宝座,它高踞于祭坛前面的高台之上,宝座下有一块称之为“斯库恩”的圣石,它原是苏格兰国王传统的加冕座位,是其权力的象征,1297年爱德华一世将它带到了伦敦。顺便说一句,西敏寺还是英国国王加冕和王室成员举行婚礼的所在。从11世纪的诺曼“征服者”威廉一世开始,除了13岁即被叔父谋杀于伦敦塔中的爱德华五世和那位不爱江山爱美人、自动放弃王位的爱德华八世(后被封为温莎公爵)之外,所有英王都在此加冕登基,包括当今的伊丽莎白女王。可以说,西敏寺是一部英国王室的石头史书。

教堂内,还有一座特殊的小礼拜堂。说它特殊是因为这座小礼拜堂不是献给君主,而是献给勇赴国难者——牺牲于“不列颠之战”(1940年秋季发生的英德空军之战)的皇家空军战士的。小礼拜堂的彩色玻璃上绘有当年参战的68个空军中队的队徽。这为满目的皇家奢华中注入了一股刚健悲壮之气。

“诗人角”

在教堂或具有特别纪念意义的建筑物中,大都会专为杰出的人物划出一席之地。正如法国的名人葬在先贤祠,英国的名人身后则有幸进入西敏寺。他们或被埋葬在教堂内,或者在此树立纪念碑。耳堂南翼的“诗人角”就是诗人和作家墓祠的荟萃地。这里还有著名的第一次大战时的无名战士之墓(1920)。所以,这里墓室累累,纪念碑林立,堪称英国著名的历史文物陈列馆;而且,这些祠墓和纪念碑在建筑上还有一个妙用,即有效地避免了教堂中轴线上气势非凡的纵深可能产生的枯燥感。

教堂南侧是修道院,创建于13世纪,是一方形庭院,周围设开敞拱廊,拱廊周围另有许多附属建筑物。此外修道院庭院东南一侧,还有宝库厅和地下小教堂。后者为一长方形厅堂,现为寺院博物馆,馆内陈列着国王、王后和贵族们在葬礼中放置在无盖棺材中供人凭吊的雕像。这些雕像都是根据死后面容模制下来的,造型真实生动。其中以爱德华三世(1312—1377)的雕像最为古老,以英国海军中将纳尔逊子爵的雕像最为精致,这位被誉为“海洋权威的化身”的英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海军指挥官曾在一次海战中大败拿破仑,从而最终导致后者滑铁卢的失利。

西敏寺的柱廊恢弘凝重,拱门镂刻优美,屏饰装潢精致,玻璃色彩绚丽,双塔嵯峨高耸,整座建筑既金碧辉煌,又静谧肃穆,被认为是英国哥特式建筑中的杰作。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探索黑洞

    探索黑洞

    让我用文字带领你们穿越那无穷无尽的黑洞,去探险,去领会不同星球人之间的友情,那份坚毅
  • 青楼萌主:公子约吗

    青楼萌主:公子约吗

    木渺渺,一个职场女强人因为醉酒掉进下水道神穿了。来到古代被拐卖到青楼?没关系。看她如何整顿这群磨人的小妖精,让她们佩服的五体投地,以她马首是瞻。在现代,她是商场女强人,如今,在古代她亦要混的风声水起,开出最强大的青楼连锁店,调戏最帅气的男主们。看大把银票,帅哥正向她飞来。只问,公子你约吗?
  • 上道红尘

    上道红尘

    一场偶遇,一场相识,他们相约未来,平凡的他如何赴不凡的约?又如何登顶不凡?缘,因果,一生羁绊一生情,且看路上并肩人。
  • 误惹前妻:苏少的心尖宠儿

    误惹前妻:苏少的心尖宠儿

    曾经,白萌萌骄傲无比,却为了他卑微到骨子里。炼狱般五年的婚姻生活,连同爱情、信仰都被磨灭,可他依然没有放过她。好在她终于摆脱了过去,埋葬了情爱,人生豁然明亮。努力工作,积极向上,吊打渣男渣女,人生不亦乐乎不过······我说苏总,你怎么老是针对我?结婚证?什么结婚证?老娘可是未婚!
  • 霍格沃茨之身世之谜

    霍格沃茨之身世之谜

    魔法界的战争注定不会结束……爱德华·萨克莱斯,作为一名年轻的,优秀的德姆斯特朗毕业生,毫不犹豫地拒绝魔法部高薪的聘请,毅然决然地进入霍格沃茨魔法学校,成为一名黑魔法防御术课的实习教授。性格孤僻的他,无法融入充满活力,真情的霍格沃茨,但霍格沃茨接二连三发生了大事,终让他与这里的学生,教员站成一线,患难与共。爱德华是魔法界的著名豪绅以及在魔法部备受人尊敬的傲罗总指挥司司长,威廉·萨克莱斯。外界人人称颂的这对父子,四下里极不和睦,萨克莱斯先生为人严厉,尤其对爱德华,而爱德华的骄傲和独立意识太强烈,让两人的每次见面都散发着浓浓的怒气和硝烟的味道,为此,细心谨慎的爱德华还对自己的出生产生了怀疑。当魔法借界发生重大变故,乱成一团时,爱德华·萨克莱斯的身世之谜也渐渐浮出水面……
  • 最强星海剑主

    最强星海剑主

    一剑漫星河,宗师皆不见。神级高手悉数殒落。举目四顾,眼光所及处,星河亦为之一清。林惊羽手携帝姬艳丽尸体,畅然而走。星河之上,余者数以万万计大能,无一人敢挡…………妖孽少年林惊羽,国朝最负盛名四大家族之一林家贬谪至苗疆的旁支一脉子弟,生来不为林家正统所承认,被鄙视为人下人。人下人,哭过,笑过,跪过,崛起于微末之间,一步一步战来,十二分努力的迈向那武道巅峰,只为有一天能放下手中剑,好陪着心爱的另一半,面朝星海,春暖花开。
  • 究竟大悲经卷第二

    究竟大悲经卷第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青春有余

    青春有余

    相爱相杀.我们都彼此相爱,何苦彼此伤害,到最后只剩下惨淡的回忆与泛黄的照片。——《青余》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你不准拿走我的蜡烛

    你不准拿走我的蜡烛

    联盟还是部落?为什么艾泽拉斯的故事总是关于他们?笨拙但又力大无比的食人魔,海边湖边的唔哇哇的鱼人,还有那些荒野游荡的豺狼人,是时候该来讲述关于各种野怪的传说与故事了。当然,他们所有人都必须有狗头人领导!你不准拿走我的蜡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