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995400000009

第9章 佛教养生之道对善终的参悟

善终的原因是什么呢?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三种:一是诸恶莫作;二是众善奉行;三是自净其心。善终不是可以凭侥幸能够获得的,一定要广修善业才能达到。善终与往世的善业有关,但最主要还在于我们今生的好德与宁静的心灵。“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第一要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第二要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第三要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好善乐施,又当心境平静。世人奔波一生,心乱如麻,于此应当更加注意。“醉生梦死,恒言也,实至言也。世人大约贫贱富贵二种:贫贱者,因朝忙夕忙,以营衣食;富贵者,亦朝忙夕忙,以享欲乐。受用不同,其忙一也。忙至死而后已,而心未已也,资此心以往,而复生,而复忙,而复死。死生生死,昏昏蒙蒙,如醉如梦,经百千劫,曾无了期。朗然独醒,大丈夫当如是矣。”广修众善,救度众生,而且心境安宁的人,因此而获得大善终的事例非常之多。即使普通世人,若向善修善业,心无牵挂,也会得到延年益寿、安祥而终的福报。这在前面也举出了不少例子,这里不再重复举例。

在生死这一关前,许多人仍是穿不透这一关,因而要受无限的痛苦。在这里,要详细地说说这一点。前面我们已经提及:世事无常,人生也是如此。“正如成熟的果子面临掉落的危险,出生的人始终面临死亡的危险。”我们却不能因此而畏死。“夫死由生来,宜畏于生,吾若不生,何由有死!见其初生,即知终死,宜应论生,不应怖死。”又有言云:“万物皆变迁,生而复又灭。不为生灭恼,才能有安乐。”可笑的是,有人生于世中,不求正道,却惶惶然逃避死亡。从前,有四大梵志,聚在一起商量道:“当死亡来临时,连豪门贵族也难避免。不过,我们从现在开始躲藏起来躲开死亡的阴影吧。众人一起行动,一人跑到高空中来避死;又一人跑进大海中来躲死;又一人跑进须弥山中来逃死;最后一人隐身闹市中来求生。然而,四人最后都命终而亡。死怎么是可以躲得开的?死其实就是因缘的消散。因缘聚时,就是生;因缘散时,就是死。一切都是无常,一切都是空,一切都是无我,一切都是苦。生又何欢,死又何惧。可叹世人看不透因缘聚散,因而摆脱不了苦恼与悲伤。舍卫城中有一个长者,财宝无数,不过却没有儿子,他怕死后家财被官府收没,便皈依三宝,精进修道,祈求得子。夫人怀了孕,果然生了一个儿子。儿子长大了,就早早地娶了一个妻子。新婚夫妇结伴在林中行走,当时林中有一种无忧树的花,纯白鲜艳而花瓣却呈现粉红色,妻子请求丈夫去摘这种花。丈夫就爬上树去采花。树枝很细,马上断折,丈夫坠落下来摔死了。父母听说了这一件事,跑进林中,抱着儿子的头使劲摇晃,然而儿子早已死了。父母非常伤心,哭泣不止。人们见了没有不为之叹息的。这时,佛陀与阿难进城,见到长者的儿子摔死了,就对长者说:“人有生死,物有成败。时至命尽,是躲不掉的啊。因而不要有忧念,不要悲伤。这个儿子是从天上来到你家,而今寿尽就由你家去了天上。他其实不是天的儿子,也不是你的儿子,只不过依着他的因缘而生死罢了,就好像住店的旅客一样,行止皆因缘而定啊。死者不可离,去者不可追。请不要悲哀。”

或许有人对自己的死亡存在一种盲目的不在乎,“死去原知万事空”嘛。可是,他们对亲人朋友的死亡却悲伤不已,看不得亲近之人的命终景象。其实,这是很错误的,因为一不利于死者往生净土,二不利于己身健康。《临终正念诀》云:“凡人临命终时,欲得往生净土者,须先准备,不得怕死贪生。常自思念我现在之身,多有众苦,不净恶业,种种交缠,若得舍此秽身,即得往生净土,受无量快乐,见佛闻法,离苦解脱,乃是称意之事。如脱臭敝之衣,得者珍御之眼。放下身心,莫生贪者。才有病患,便念无常,一心待死。须嘱家人,看病人、往来人,凡来我前,但为我念佛,不得说眼前闲杂之事,家缘长短之事,亦不须软语安慰,祝愿安乐,此皆是虚华无益之语。教记取阿弥陀佛,守令气绝。更或有明解净土之人,频来策励,如此者,千万往生,必无疑虑也。”因而,面临亲友死亡之局面,最好不要惊慌悲伤,要从容镇定,念佛不止。这在佛经里早有开示:逝者已矣,来者可追。勘破无常,珍惜今生。

同类推荐
  • 圣经的智慧

    圣经的智慧

    《圣经的智慧》以讲述圣经故事的形式将《圣经》中最具智慧的经典故事和箴言精选提炼出来,并用智慧的语言全新诠释了世界上最古老的经典作品的精髓,它是一本让你阅读方便且完全避免了宗教色彩的启迪人生的智慧书。
  • 弘一法师全集之书信(02)

    弘一法师全集之书信(02)

    弘一法师出家前名李叔同。皈依佛门之前,他已在文学、律学等等各方面都颇有造诣。人生的一个转折让悟性极高的李叔同出家归隐。从此佛门多了一位修为甚高的法师。弘一法师的智慧与超然让世人敬仰,他的定力与慈悲让世人敬重。
  • 尘心洗尽(禅·心灵·灵性)

    尘心洗尽(禅·心灵·灵性)

    我们被欲望左右,我们被执着伪装。于是,我们不知自己是谁,不知谁是自己。我们一生的被描述决定于墓碑与悼词,而写悼词与墓碑的,却不是我们自己。于是,我们只是一个动态的角色,而不再是自己的主人,我们永远都只是他者的代名词。本书为本性禅师关于生命与死亡、入世与出世的人生感悟,帮助人们摆脱尘世功名利禄的烦扰,追求自在健康的人生具有积极的意义。
  • 星云日记20:谈空说有

    星云日记20:谈空说有

    本书为“星云日记”系列的第二十册。收录星云大师1992年1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的日记,分为“谛听谛听”、“竖穷三际”、“谈空说有”、“宁静致远”四部分。日记详细记载了星云大师每日的弘法行程、心得、计划,熔佛法、哲学、文学、慈心悲愿于一炉,实为一代高僧之心灵剖白与济世旅程,为现代佛教历史的进展保存或提供了至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亦为吾人陶冶心性之良方、修养精神之津梁,从中可获得许多做人做事的启示与新知。
  • 星云日记38:低下头

    星云日记38:低下头

    本书为“星云日记”系列的第三十八册。收录星云大师1995年1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的日记,分为“自我教育”、“点亮心灯”、“低下头”、“彩色世界”四部分。日记详细记载了星云大师每日的弘法行程、心得、计划,熔佛法、哲学、文学、慈心悲愿于一炉,实为一代高僧之心灵剖白与济世旅程,为现代佛教历史的进展保存或提供了至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亦为吾人陶冶心性之良方、修养精神之津梁,从中可获得许多做人做事的启示与新知。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权少的御用宝贝

    权少的御用宝贝

    那夜之后,她一脸嫌弃将全身家当三百三十五块钱扔给床上的大叔,就当本姑娘找了回男人。他堂堂亚洲楚氏集团总裁身价就值这点钱?!相亲会上,冤家路窄再次相遇,她却把他如此打发。她错愕:“你是老板?那你能看在我们曾经的份上,帮我个忙么?”他:“忙可以帮,但是你得跟我结婚,陪我演一出无证无爱的婚姻!”白纸黑字,大小手印盖上,契约生成,她成为契约娇妻,沦陷他的狼爪之中……
  • 武斗龙神

    武斗龙神

    曾经强盛一时的龙人一族,如今在人类的统治之下苟延残喘。当人类统治者下令将龙人一族赶尽杀绝时,一个横空出世的少年,改变了一切。局势逆转,究竟是龙人一族的末日,还是一个新世界的开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丞相,夫人宠不得!

    丞相,夫人宠不得!

    毁去鱼身,幻化双足,每走一步,便针锥刺骨。为的,不过是与他比肩而立。身为鲛人一族,她的寿命也不过六七十。而他,却执意与她相约百年。哪个九十七岁死,且在奈何桥上等三年。誓言犹在,大婚夜,他却一剑洞穿她心房,只为取她一滴鲛人泪。
  • 凡人意识

    凡人意识

    什么是意识?是所有生物都拥有意识,还是人类独有?察觉杀气果断反杀,遭遇GANK提前离开,意识存在万物之间。在不断萎缩的世界反面,少年背负起旧神的灵龛,从灰暗的历史中走了出来,决定带给凡人们新生。
  • 翼上(中国现代军事文学丛书)

    翼上(中国现代军事文学丛书)

    这是一部反映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斗生活的长篇小说。作品在抗美援朝的广阔背景上,集中描写了我志愿军空军从战争中学习战争,迅速成长壮大的光辉历程。它围绕着保卫金川里大桥展开了描写,再现了我年青的志愿军与貌似强大的美国空中强盗进行的多次空战,展示了一幅幅惊心动魄的战斗图景,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英雄形象,表现了他们崇高的国际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和丰富的内心活动。
  • 那些年令人喜爱的女孩

    那些年令人喜爱的女孩

    我们不愁没人爱!不愁没人追!我们想要的都是我们的!当然也不愁没钱花!我们拥有一颗易碎的心,分分钟哭出来让人怜爱!我们有高深的手段整傻白甜!这是一部综合类似有,玛丽苏,白莲花,公主病,没有主见等等女生的小说!
  • 夜雨夜话

    夜雨夜话

    我坚持认为,大多文学作品如小说、诗歌等等,只有当其成为写作者一种心理需要的时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作品写作。而散文则不然,它更多的是寻常人的一种心理需要。换句话说,就是每个人都可以写散文,而且每个人的散文都是散发着个人气息的并且组成其生命的零部件。正是这样的观点支撑着自己在每当面临的抉择强烈而模糊时,能够稍微安静下来,写一点文字。这些文字尽管散乱且难成体系,但却都是组成我生命的零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