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995400000012

第12章 调息调心养生法

系心在肚脐,息从脐出,还入至脐,出入以脐为限。能易焐无常。……脐是上门,兼能入道,故多用之。

——《静诃止观》

1.佛教的调息养生

调息就是调节人的呼吸系统,它可以引起人体生理和神经的各种反应。如果调息得当的话,可以祛除疾病、增强体质,使身体得到舒展、心情得到放松,从而可以延长人们的寿命。

《静诃止观》曰:“系心在肚脐,息从脐出,还入至脐,出入以脐为限。能易焐无常。……脐是上门,兼能入道,故多用之。”佛教养生的调息特别注重人的主观意志和自动呼吸,调息就是让人能够达到自动呼吸的境界,而自动呼吸是需要用主观意志来引导和控制的。佛教养生对呼吸有自己的要求,那就是要深、长、柔、缓。

呼吸是气体在鼻子中的进出而非在口中,一呼一吸就形成了一息。调息有利于进入静坐状态,是每个佛教弟子都必须掌握的。佛教养生中所谓的调息,包括以下两种:

(1)深呼吸

又叫腹式呼吸。这种呼吸主要是要让气体到达小腹。呼吸的时候,自己丝毫不用力,让鼻中的气体自然到达腹部。在这个过程中气体要保持轻、细,渐渐深长至腹部,如果连自己都听不见呼吸的声音,这就表示已经达到了调息的境界。在吸气时,空气进入肺中并充满于其中,使肺叶得到舒张,从而膈肌的位置被压低,这样胸部就会变得比较空松,腹部变得向外凸出;在呼气时,腹部紧缩使气体上升,膈肌被向上推紧紧贴住肺部,这样肺中的污浊之气就会向外扩散。

(2)身体呼吸

这是佛教养生调息的最高境界,需要长年累月的静坐功夫才能练就。这种呼吸一出一入很有规律,极深极细,甚至连自己都浑然不知,就好像没有呼吸似的。此种呼吸好像没有用呼吸器官,而气息就像从人体全身的毛孔进出似的。

普通人的呼吸大部分是用喉头和胸部来进行,此二种呼吸不能算是调息。用喉头呼吸时,呼吸比较短又比较浅,不能使肺叶得到舒展和收缩,所以体内中的二氧化碳不能够呼出,外界的氧气也不能被吸进,对血液循环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用胸部呼吸时,气体的进出都能够到达胸部,可以充满肺叶,但是这种呼吸仍然不能称做调息。

另外,调息多是在静坐的过程中进行的,在静坐的前、中、后都要进行调息。坐前调息注意气息要从鼻中出入,粗细要适宜,先到达喉咙和胸部然后再渐渐抵达腹部;坐时要保证气息的调和,否则心不易静。坐时调息可以采用数息法,从一数到十,反复练习以至心无杂念、血液运行畅通之时,自然气息调和,也可以使用渐进法,可先闭上口从外面徐徐吸进一些清新空气,然后设想污浊空气从脚跟吸上至丹田,然后到达头顶,开口把这些污浊之气吐出;坐后调息要先把体内之气从口中排出,等到体内的温热之气降低到平常状态后,就可以随意动作了。

调息是佛教养生经过试验、研究得出的呼吸之法,具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现在已被很多人学习所用,可以保证人体呼吸系统及各个身体器官的良好运行,也可以促进人体血液循环的畅通,对人体健康益处良多。

2.佛教调息养生功法

佛教养生经认为,调息就是调整呼吸,使呼吸达到纯自然的放松状态。只有在这样的状态之下,人才能充分地利用大自然的气,使身体的能量得以充沛,达到养生的目的。下面是佛教常用的几种有效的调息方法:

(1)风箱调息

把肺部当作铁匠的风箱那样使用,放松身体,舒适打坐,开始时呼吸应相当快速,但不要用力猛烈。用大拇指盖住右鼻处,做腹式呼吸;急速、有节奏、有力地连续吸气和呼气,让腹部扩张和收缩,做20次完整的呼吸;然后,用大拇指盖住左鼻处,重复做腹式呼吸20次。做完了一个回合,休息1分钟,再做第二个回合。

(2)圣光调息

舒适打坐,合上双眼,始终放松,不要使劲,像风箱式那样做腹式呼吸,不同处是:使劲做呼的过程,吸气须慢慢自发地进行;每次呼气之后,只做一刹那的悬息,然后慢慢吸气,呼气50次后,再做最后一次呼气,尽量呼出肺部的空气。完成一个回合,再做2-5个回合。

(3)昏眩调息

舒适打坐,双眼闭合约百分之九十,缓慢而深长地吸气;悬息由一数到三,做收颌收束法和凝视第三眼;非常缓慢而彻底地呼气,抬起头,吸气,重复练习此法2-3次。

(4)清凉调息

舒适打坐,背部伸直,双手放在膝上;张开嘴,把舌头伸出一点,卷成一条管子;通过舌头小管子吸气,把舌头当做是一条吸管,吸入空气;能清凉的空气经过舌头,沿气管向下送;吸气应缓慢深长,吸满空气后,闭上嘴巴,悬息;把头向前放低,悬息由一数到四,之后,抬头,接着慢慢通过鼻孔呼出空气,最好用喉呼吸方式。这是一个回合,共做25-50个回合。

(5)经络调息

呼吸交替地通过左、右鼻孔进行调试,以平衡左经和右经中生命之气的流动。初级功法为:用大拇指闭住右鼻孔,通过左鼻孔吸气;接着,闭住左鼻孔,通过右鼻孔呼气;然后,又通过右鼻孔吸气,闭着它,通过左鼻孔呼气。这是一个回合,可做25个回合。

高级功法是在吸气和呼气之间之后都要悬息:用左鼻孔吸气,悬息;用右鼻孔呼气,悬息;用右鼻吸气,悬息;用左鼻孔呼气,悬息。此为一个回合,可做25个回合。

这种清理经络调息法对心身有很多益处。总之,练好呼吸调息法,便为练瑜伽冥想法做好了准备。

3.佛教的调心养生

调心,顾名思义就是调节人们的心理活动。佛教养生特别重视人的心理作用,强调使用“内省法”。从下面一段话可以看出:“境非本善,但以顺己之情,便名为善;境非本恶,但以违己之情,便名为恶。故知妍丑随情,境无定体。”佛家认为事物没有美丑、好坏之分,只是因为人们的心理感受不同,才会出现差别。

佛教养生认为,人出生以来所有的苦恼和烦闷都是人们主观臆造的,其实在生活中找不到根据,但是人们又乐此不疲,所以人们的这种妄念最不容易被调伏。

在修禅的时候,心意容易出现上浮下沉、紊乱无序的状况。“浮”指的是身体左右摆动、心意飘浮不定、心猿意马;“沉”则指的是头部下垂、心意昏沉、大脑空白。这两种情况对禅坐都是十分不利的。调心就是要使心意不沉不浮,把气控制在肚脐当中,压制住心中混乱的想法,这样心境就会比较容易平静。

佛教养生认为,把心念调伏在不浮不沉的状态,才可以入定,但是入定之后仍然会出现一些别的情况来干扰心智,需要继续调心。入定之后,可能还会出现心过宽、心过急等情况,心过宽指的是心念散漫,身体前倾或倚在别处、心中混沌一片,此时应该坐正身体、收回自己的心意;心过急指的是由于注意力过于集中,而导致的胸闷疼痛、急火攻心,这时应该使身心都得到放松,设想自己体内之气向下身流动,这样就可以稳定住自己的心意。

调心的目标是夺人不夺境。即心理活动要不含杂念,更不能为外界的一切事物所影响、控制,用一个字来表示就是“定”。对此,佛教上有记载:“心清静故,世界清静;心杂染故,世界杂染”。“对五欲八风,不被见闻觉知所缚,不被诸境所惑,自然具足神通妙用,是解脱人;对一切境心无静乱,不摄不散,透一切声色,无有滞碍,名为道人。不被一切善恶、垢净、有为、无为、福德智慧之所拘,名为佛慧”。

佛教养生认为,我们无法改变身外的环境、事物,但是我们的心理活动是属于我们自身的,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内心的心念、心意去适合、配合外界的事物以及改变。

现代医学也证明了佛教调心对养生的积极意义:调心主要是调节人体的神经系统的功能,可以增强神经中枢的协调性。比如皮层和皮层下的各级叫中枢,身体的应激状态有所降低。此时机体对来自周围环境的各种劣性刺激的敏感性也降低,进而身体的抵抗力、免疫力及修复能力提高,因此对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帮助。

4.佛教的冥想养生

冥想又称“沉思”、“坐忘”或“澄心静默”,是一种通过静坐调息、默念意守来防治疾病的方法。

中国医学认为,精、气、神为人生三宝,而神寓于精与气之中,“静则藏神”,躁则消之,故安和平静有利于蓄精和养气,神亦得其养。冥想可采用坐位、卧位、立位、蹲位等多种姿势,但以坐位最常用,故有“坐忘”之说。可在床、凳或地上盘腿而坐,脚心向上,身体自然垂下,两眼微闭,一般放松。安定情绪,平息思绪,调节呼吸,意念顺从任督二脉循行,在循行过程中,不时守上丹田(两眉之间)、中丹田(心窝部)和下丹田(脐下3寸)。即是说意念在上述三个部位停顿和内守。初做功时,反复默念一个“静”字或一个“安”字,会自然而然地入静心安。久而久之,就能体会静坐默守的味道,再进而练习意守丹田功夫,逐渐进入养功的境界。

冥想可以概括为四步:打坐正身,入静收心,意念循行,意守丹田。打坐正身讲究姿势正确,安稳协调,身体端正,两侧对称,四肢自然,目不斜视,耳无外听。入静收心是冥想的首要功夫,要静居一处,收心于内,排除杂念,使杂念归于正念,由正念而止念,由止念而无念,争取“一念不生,寂然不动”。意念循行系入静后使意念沿督脉而上,再循任脉而下,此阴阳两脉有助于调和气机,阴平阳秘,意守集中。意守丹田指依次止念意收上、中、下丹田,凝神安息,心目内注,达到超然。

近年来,中国医学关于冥想的理论和方法在西方比较流行。戈利曼在《冥想的种类》一书中把各种冥想方法进行了归类,并认为各种方法所共同遵循的要旨可以通过不同的技术来达到:默唱吠陀赞歌或祷词,凝视诸如烛光那样的物体,计算一个人的呼吸,用那些能给人带来自我控制和内心平静的专注来处理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心神烦乱。冥想者一天至少要留出两次时间。早晨和晚上各一次,每次10-30分钟,安静地坐着或躺着。

不管采用何种冥想方法,环境必须舒适和宁静。莱尚在《如何冥想》一书中为冥想的基本类型、具体益处和注意事项提供了指南,并强调冥想要比其他一些解决问题方法更有效,它能使严格的遵循者实现尚未开发的潜能,而这些潜能是很难用其他方法来发掘的。而且,冥想的最大效益不单在早晚两次的冥想中实现,还需要适应日常的紧张世界,在引起焦虑的刺激中间保持松弛和控制。

同类推荐
  • 苦才是人生:索达吉堪布教你守住

    苦才是人生:索达吉堪布教你守住

    生本来就是活也苦,死也苦,有钱没钱都痛苦,但很多人就不明白这一点,遇到一点违缘就怨天尤人:“老天太不公平了!为什么我这么倒霉,所有的不幸全落到了我的头上?”却不知轮回的本性即是如此。《苦才是人生:索达吉堪布教你守住》是一本帮我们解脱生老病死之苦的珍宝之书,里面讲了很多藏传佛教中解决各种痛苦的不同方法,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经常串习,所有困难都会迎刃而解,消除痛苦轻而易举。无论是事业、家庭、爱情,全都变得一帆风顺。把它请回家,就好像与佛陀朝夕相处,一呼一吸都得到了加持,不仅今生拥有不可思议的好运,而且后世也会得到一份幸福的保险。
  • 弘一法师全集01佛学·杂记

    弘一法师全集01佛学·杂记

    在浮躁的世俗社会中,很多人都试图从弘一法师的文字作品中获得智慧,继而获得内心的宁静,找到心灵的归宿,鉴于此,通过对民国时期有关弘一法师的资料的查找甄别,本套从书收集了所有现存的弘一法师的全部文字,《弘一法师全集》由此而诞生。
  • 心若莲花,爱如菩提(李叔同作品精选)

    心若莲花,爱如菩提(李叔同作品精选)

    本书精选了他从风华才子到云水高僧的传世名篇,配有法清法师意境高远画作,文中有情,画里有禅。诗情画意,美不胜收。
  • 圣经故事

    圣经故事

    《圣经故事》是生活在亚、非、欧三大洲交界处的古代希伯来民族数千年历史长河中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犹太教、基督教(包括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共同的正式经典。它构成了西方社会两千年来的文化传统和特点,并影响到世界广大地区的历史发展和文化进程。《圣经》不仅仅只是一本宗教读物,其中融合着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它与希腊文明一起,形成了今天的欧美文化。
  • 舍得:星云大师的人生经营课

    舍得:星云大师的人生经营课

    星云大师为方外之人,冷静观察,对社会上的人和事有很多的感悟,本书从心之得失到人生得失的判断,涉及财富观、人际交往、成功励志等诸多方面,提出诸多启发性的哲辩思语,以使读者在工作、生活的同时在心灵上获得教益和抚慰。
热门推荐
  • 妃常嚣张:逆天狂妃

    妃常嚣张:逆天狂妃

    她是21世纪的金牌杀手,却意外看见自己的挚爱与闺蜜***,意外穿越:他是一个冷漠,让人敬佩的王爷对她竟是死缠烂打,他们的结果究竟如何......
  • 缘起凤溪

    缘起凤溪

    小狐狸被姑姑封住记忆,流落凤溪山,被天族太子收养。五百年后化为人形,寒毅到凡间历练,她也被月老忽悠到凡间,与寒毅日夜为伴,最后结为夫妻。以为她们会就此在一起开开心心的,却不曾想到寒毅的结依然没过,或许这只是一个开始……
  • 金口玉言

    金口玉言

    真诚,是说话成功的第一乐章。曾经打败过拿破仑的库图佐夫,在给叶卡捷琳娜公主的信中说:“您问我靠什么魅力凝聚着社交界如云的朋友,我的回答是‘真实、真情和真诚’。”真实、真情和真诚的态度,是用语言打动人心的最佳诀窍。白居易曾说过:“动人心者莫先乎于情。”炽热真诚的情感能使“快者掀髯,愤者扼腕,悲者掩泣,羡者色飞”。讲话如果只追求外表漂亮,缺乏真挚的感情,开出的也只能是无果之花,虽然能欺骗别人的耳朵,却永远不能欺骗别人的心。著名演说家李燕杰说:“在演说和一切艺术活动中,唯有真诚,才能使人怒;唯有真诚,才能使人怜;唯有真诚,才能使人信服。”若要使人动心,就必须要先使自己动情。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秘书口授反击法西斯战争动员的讲演稿时,“哭得涕泪横流”。正因为如此,他后来的发言才更加动人心魄,极大地鼓舞了英国人民的斗志。
  • 九道天河

    九道天河

    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遁去其一。此一落在少年身,五宗避世天下乱。妖魔横生轮回至,劫数之下当自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清观的一位少年,从神庙之中得来一枚黑白玉佩,从此走上逍遥路。天下无人知晓其师门,唯有阴阳图录镇乾坤。
  • 逆流之叱咤风云

    逆流之叱咤风云

    叱咤世道多歧路,风云条条是大道。王侯将相有种乎,逆流皆可做神仙。
  • 仙凡之殇

    仙凡之殇

    自古便有凡人悟道修仙的传说,仙人与天地同寿,永垂不朽。殊不知仙途飘渺,未曾有人窥得其尽头。在尔虞我诈的修仙界,一丈尸骨一尺血,他会一路劈荆斩棘逆天而行,还是化为悠悠岁月中一抷黄土…
  • 《打工那些事儿》

    《打工那些事儿》

    本文描写了黄志成自我奋斗历程,展现了灵与肉,血与火,爱情与亲情的交织,揭示了打工者在都市生存的诸多困境。揭露了无良老板,社会黑道的卑鄙伎俩,同时也歌颂了以代表正义的主人黄志成公为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所作的不懈努力。由于主人公在一次偶然的遭遇中身怀绝技,利用自己的力量与不正之气作坚决的斗争。本书情节紧凑,结构严谨,妙趣横生。夕枫邀请。
  • 惊天帝主

    惊天帝主

    一代的大帝,惊天大帝,乃是帝境圆满强者,也是九霄大陆的至强者,被天下人称为惊天帝主,乃是大帝之中第一人,渴望已久帝境以上的主宰境,他进入了九霄大陆的最恐怖的主宰秘境,从而得到了混沌天书。因此他也受了重伤,不料出来被兄弟真龙大帝和挚爱醉心仙子杀害,啊啊啊……为什么?由于混沌天书,这一世得以复活,真龙,醉心,你们居然背叛我,待吾归来,定让你神魂俱灭…”
  • 太子有疾奴家有药

    太子有疾奴家有药

    这是一个“独宠+咸鱼翻身=儿女双全的幸福生活”的故事出生在医药世家的忘忧因为一场宫廷权谋成为炮灰,辗转沦落到宰相府为奴。善良的她只为求一安身之所,然而命运之手终究还是把她推入权势争斗的漩涡之中。她,医家之女,身负仇恨,却心怀仁慈,向往光明。他,天之骄子,立在荆棘之中,却向暖而生。当她成为她的温柔乡,心如玄铁也化绕指柔。当他成为她的城堡,人间疾苦也如蜜糖甜。人生在世不称意,那咱就翻云覆雨上云霄。生活不止,折腾不息。不想消停,那咱就全力以赴!不然怎对得起那些人处心积虑排演的大戏?
  • 反派boss攻略系统

    反派boss攻略系统

    死亡之际,拥有了一个自称攻略系统的超能buff。从而开启了可以去各个世界攻略反派的特效buff。无论到哪个世界都有一群女主角男主角要抢她的金手指?呵呵哒,不怕不怕。不就是一群喜欢抢人金手指的男猪脚女猪脚吗?既然是只要男主角女主角不死,反派boss,安然稳定,世界任务就算结束的话。那么是不是他们就算被自己揍成了人渣,她都可以不管的呢?系统:“……………”说的好像也没有错。莫名的觉得那些男女主角好可怜。宿主!宿主!不好了!不好了!“怎么了。”“反派boss们都飘了。主角们都被虐成渣了。怎么办?”“哎,你刚才说什么吗?”某女摸着某个boss的头道。一声任务完成的提示音显得特别刺耳。“…………没什么,呵呵哒,你开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