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974600000003

第3章 彼得原理

彼得原理公式

劳伦斯·丁·彼得(Laurence·J·Peter),1917年生于加拿大,1957年获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学士学位,6年后又获得教育哲学博士学位。

劳伦斯·丁·彼得发现:在一个组织中,每个人都可能被晋升到其“不能胜任”的职位。他又进一步推理:当员工到达其“不能胜任”的职位时,便会产生惰性。

他寻找到很多的例子说明那些“不能胜任”的人所干的蠢事,如:公路的维护人员将被撞死的狗漆成黄色,以此作为交通警告标志;美国新泽西州丹维尔的法令规定,所有的消防栓必须在火警发生前一小时得到全面检查——天知道火警何时发生!

彼得深入探究:那些人干的蠢事和一再失误,原因何在?到底是那些“不能胜任者们”努力的结果,还是“低着头看天”的小丑精心导演的闹剧?他一直想不明白,更无法确定:这个世界是由一群“无能仅有诚意”的人在推动运转,还是始终有一群“聪明绝顶”的人在玩“积木”?

经过多次实验和坚持不懈的努力之后,终于得到了两大发现:其一,创意性不胜任。个人经由这项创意性的不胜任之行为,得以在他胜任的职位上愉快地工作。彼得本人就善于发挥这种“创意性的不胜任”,将自己成功地留在他胜任的职位上。

其二,个人在晋升之前往往是胜任的,然后被晋升到不能胜任的职位。今天,我们可以看到社会上发生的许多蠢事和一再的失误,都是这样造成的。为了避免本人被晋升到不能胜任的职位,我们只能巧妙地运用创意性的不胜任,将自己留在原来胜任的职位上。这不但有益于个人,同时也有益于组织和社会。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也就放弃了晋升,同时也放弃了因晋升而带来的更多的福利和利益。

由以上两点,可以很容易得出下面的结论:在层级组织里,每位员工都将晋升到自己不能胜任的阶层;层阶组织的工作任务多半是由尚未到达胜任阶层的员工所完成的。

——这就是“彼得原理公式”。

不平凡的路

任何一种伟大的科学在诞生之时都会经历的无数的波折,同样,彼得创立这一原理也经历了一种不平凡的过程。

1960年9月,在美国联邦的一次演讲会上,“彼得原理”首次亮相,听众是一群负责教育研究计划并刚获晋升的项目主管。

他的演讲召来了众人的批评与嘲笑,但是彼得仍然决定以独特的讽刺手法向大众呈现“彼得原理”——开始出版此类图书。

尽管所有案例都经过精心加工,且引用的资料也都符合事实,并于1965年春确定完成。但遗憾的是,先后有16家出版社无情地拒绝出版该书。直到1966年,报纸上才零星出现了一些论述“彼得原理”的文章,文章一出,读者反映空前热烈,引得各个出版社蜂拥而至。

“彼得原理”一时间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与宣传,因此,他的名字被收入了《美国名人榜》、《美国科学界名人录》和《国际名人传记辞典》等辞书中,他的层级组织学理论长时间影响着各行各业。

曾有西方人评价,彼得原理是20世纪最深刻的社会和心理学发现,就科学史上的地位来说,劳伦斯·丁·彼得甚至可以与牛顿、哥白尼媲美。因为我们可以肯定:彼得原理确实可以称为一种影响深远的社会科学理论,在这一点上,并不比牛顿三定律逊色多少。

彼得原理与帕金森定律

“彼得原理”可以被分为三个层次:首先,在一个等级制度中,每个职工总趋向于晋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地位;其次,由于每个职工在原有职位上工作成绩很好,将被提升到更高一级职位;最后,如果他们继续胜任则将进一步得到提升,直至到达他所不能胜任的职位。

“彼得原理”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绝对成立的,有其假设条件,即:时间足够长,五星级组织里有足够的阶层。因此,“彼得原理”被认为是与帕金森定律有一定的联系。

帕金森(C·N·Parkinson)是著名的社会理论家,他曾通过观察注意到并有趣地描述了层级组织中冗员累积的现象,创造性地提出了著名的“爬升金字塔”之说。这个理论的假设条件是:组织中的高级主管采用分化和征服的策略,故意使组织效率降低,借以提升自己的权势。

但彼得认为帕金森的理论设计有明显的缺陷,他对组织中出现冗员累积现象的解释是:层级组织的高级主管真诚追求效率。这和帕金森的理论的前提是截然不同的。

加速晋升五项建议

彼得认为“提拔”即是在层级组织里,除了靠有血缘、婚姻、或熟识等直接人际关系外,还潜藏着一些不成规矩的晋升“制度”,促使一部分人能得到迅速晋升,而这部分人往往没有特殊背景。

对此彼得提出了有关快速晋升5项建议:

——找寻贵人。

人们形容一个人受到他人在工作或生活上的帮助,往往称帮自己的人为“贵人”。

所谓“贵人”,是指在层级组织中职位比较高且能帮助他人晋升的人。有时需要人们费心地去分辨谁具有这种能力。

有些人以为,他们的晋升概率取决于顶头上司对其的评语好坏,这种观点或许是正确的。但是更高的管理阶层可能觉得他们的顶头上司已到达不胜任阶层,因而可能不在乎他的推荐和好恶。所以,不要太肤浅,仔细深入观察,你将能找到帮助你晋升的贵人。

——激励贵人

激励贵人等于没有贵人。值得注意的是,在层级组织里,贵人帮助你往上晋升后他得到什么好处。如果他不帮助你晋升,他不会有什么损失。如果你能找到“贵人”在你晋升上的得失,将会最大限度地帮助你在“激励贵人”方面取得最大的成功。

——要有灵活性

在工作上的层级组织中,如果你的上司就是某个不胜任者,那么你花再多力气或你的贵人再怎么提拔你,也将徒劳无功。这种困窘的情况,可以称之为“瓶颈式制约”,或者用彼得在他的书中说的“彼得瓶颈”来形容。

彼得认为,在层级组织中,你必须离开挡路人的那条升迁管道,然后从另一个没有阻碍的管道往上晋升。这种策略,可以称之为“彼得迂回法”。可是,在投注时间和精力于采用“彼得迂回法”以前,你得确定你的情况是否真的符合“彼得瓶颈”——换句话说,职位高于你的人确实是你的挡路人。

如果那人仍有资格获得晋升,即他称不上是你的挡路人,你也不必躲开他,只要稍加忍耐一些时日即可,到时就会“拨开云雾见彩霞”了。至于如何正确判断你的上司是不是挡路人,这就需要你的实际经验积累以及日常工作中的观察了。

——要有弹性

每个贵人所能帮助你的,是有一定的极限的。

打个比方说,经验老到的登山者固然能够帮助较弱的登山者和他爬得一样高,但是这名带头人必须再往上爬才能再提拔那名后进的登山者。然而,假使第一位贵人未能爬得更高,那么被提拔者势必会再找另一个能爬上高位的贵人。

因此,请随时做好准备,在时机来临时便转而效忠另一个职位更高的贵人。俗话说“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因此,如果你想爬得更高,在寻找贵人时就必须有足够的弹性,否则只会自食苦果。

——争取多位贵人的提拔

俗话说:“韩信用兵,多多益善。”在贵人的数量方面,当然也是越多越好。因为贵人与贵人之间是有交流的,而他们的谈话会起到不断强化你的优点的效果,因而使他们决心提拔你。假使你只有一个贵人,你便得不到这种强化的效果。

所以,贵人越多,晋升的机会就会越大。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晋升既没有得益于血缘、婚姻、或熟识等直接人际关系,也没有沾半点儿“乱点鸳鸯定律”的光。这一切都是个人“努力”的结果,只要遵循上述的几点建议去做,将会使你更早地达到不胜任的阶层——晋升。

人力资源参考书

“彼得原理”可以说是解开所有阶层制度之谜的钥匙,因此也是了解当今整个文明架构和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而就“层级组织学”的应用而言,在企业的人力资源应用上的发展显然更具前瞻性。

在企业人力资源分配上,将“彼得原理”作为人力资源合理利用的参考,有其不可忽视的意义。

“彼得原理”认为:每一个职位最终都将被一个不能胜任其工作的职工所占据;层级组织的工作任务多半是由尚未达到不胜任阶层的员工完成的……每一个职工最终都将达到彼得高地,在该处他的提升商数(PQ)为零。至于如何加速才能提升到这个高地,有两种方法:其一,依靠上面的“拉动”,即依靠裙带关系和熟人等从上面拉;其二,靠自我的“推动”,即自我训练和进步等。前者是被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

上面这一点可以用来解释:政府为什么效率不高?国有企业为什么办不好?为什么官僚在每一个社会中都存在?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可以由“彼得推论”逐一得出答案。

有人认为:如今现代企业已经不再花费大力气去培养属于自己的人才了,重用外来人才、重用现成人才才是企业应取之道。但重用这样的人才的弊端也非常多。如某私营企业,很多领导职位都由某国有企业过来的人才担任,他们不但带来了经验和客户关系,同时也带来复杂的官僚作风,以及国有企业明争暗斗的习气。

更重要的是:他们现在的职位与原来在国企业的职位相当,或许是可以胜任的职位,但他们的上升能力和潜力已非常有限,大多数靠从前的关系或经验,沉浸于日常工作的繁忙和应酬之中,对于自身能力的提高已经很少关注,因此如果这些人再向前提升一步,那么正应了“彼得原理”的推导:下一个更高的职位将是他所不能胜任的职位。

在企业内部逐层提升职位,其结果就是:最终有一个职位是他所不能胜任的。

我们可以将企业的人员简单地分成三类:第一类是“胜任停滞型”,即能胜任现在的工作,但基本已“定型”,不具备自我提升的素质,永远只能做好现职工作,再向上升一级就是错误。第二类是“胜任成长型”,不但能胜任现在的工作,也具备自我学习、自我总结、自我提高的素质和能力,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指标,从而胜任其他一些的职位。第三类,这种人现在已经不称职,或者说他们是由于某种自然或非自然的条件导致了其存在“不胜任”危机的一类人,可以简单地将之称为“胜任退化型”。

综合“彼得原理”,可以将企业用人之道简单概括为:充分利用第一类人;发现并培养第二类人,警惕第三类人。

由此推导的结论是:必须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部的重要性,成立人才资源部并有效运作,发现(包括招聘和在企业内部发展)并培养企业每一职位的接班人,在人力资源上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总之,无论是从企业的效率运作,还是未来发展而言,彼得原理的潜在告诫是:不要轻易地进行选拔和提拔,因为提升很可能将最终导致不胜任!

从学校看“彼得原理”

“彼得原理”是个操作性很强的理论,在这里以学校为例来讨论这种原理。学校是个典型的组织,通过研究一个学校的制度,人们很容易就明白了“彼得原理”在教育行业里运作的情形,同时也能推知层级组织学如何运作于其他各行各业。

当我们开始讨论授课教师时,为了便于分析,可以将他们分成三级:胜任、适度胜任以及不胜任。

根据分配理论预测和实际操作结果的测试,教师在这三个等级里的分布往往不是均匀的:大部分教师会属于适度胜任级,只有少部份教师属于胜任级和不胜任级。如果多个学校相比较,情况或许多有偏差,但大致的情形会趋于一致。

也就是说,教育业是遵循“彼得原理”发展的。

在教育业,一个不能胜任的教师是没有资格获得晋升的,这些老师往往被学生们形容为“抱残守缺”或是“不知变通的老顽固”。而大多数新任教师都属于适度胜任级或胜任级,因此,这些教师都有资格获得晋升。

这里有一个案例:M先生以前身为学生时就非常优秀,他爱好写作,善于书法,也喜欢音乐,还弹得一手好钢琴,他唯一的缺点就是不善于组织。但他作为学生的作文老师,对他们的写作指导极具启发性,有时还带领学生们去风景优美的地方做“情景作文”的实地体验,学生们非常愿意和他合作,这也使他的工作进行得非常顺利。因此他很快被提升到年级主任的职位。

身为年级主任,学校要求他充分组织好本年级的各位老师,使人尽其用。但是此时M先生不善于组织和调节人际关系的缺点暴露出来了。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整个年级非但没取得大的进兴,还因为几位老师私下里存在矛盾,使整个年级一直处在压抑的氛围当中,甚至老师不去上课的事情也时有发生。

可以想象,由于M先生在这份工作上的表现,他将不可能再次获得晋升。

于是,由“彼得原理”推理出这样一个结果:每个职位终将由不能尽责的不胜任员工所占据。不过,在实际生活中,一个组织的员工不可能都已经达到其不能胜任的阶层。一般的情形是:员工基本上还能作出他的贡献,还能保持最基本的工作效率,因此,组织还能继续存活下去。

同类推荐
  • 我是理财能手

    我是理财能手

    俗话说:“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如果你想拥有财富,就应该有理财的意识,并学会理财的技能。当你有了理财意识后,你会懂得珍惜父母辛苦挣来的钱,你会养成勤俭节约、科学消费的习惯。在购物的时候,你还能熟练地砍价,知道货比三家,花最少的钱买最需要、最好的商品,这种能力足以让你在今后的竞争中占据优势。
  • 给你一个公司,看你怎样上市

    给你一个公司,看你怎样上市

    如家诞生、发展和上市的历程是丰富多彩的。本书用小说的语言,真实再现如家品牌的建立、飞速壮大、融资,以及最后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的生动历程。如家快捷是国内第一家赴纳斯达克上市的经济型酒店连锁公司,如家的成功上市,给国内企业不小的启示,其过程之精彩与其所蕴含的经验,本书将一一为您呈现。《给你一个公司,看你怎样上市》是一个教学案例,也是一种新文体。书中每一章都是由语录、寓言、正文、小结、应用等五个部分组成,既有小说那样的生动故事,也有教科书那样的理论分析。在精彩的故事中教你怎样将一个公司做到上市。
  • 马云内部讲话:相信明天

    马云内部讲话:相信明天

    《马云内部讲话:相信明天》是马云首部回顾性作品,由阿里巴巴集团独家授权,书名由马云亲自拟定。马云首度公开他的互联网思想和战略,阐述了自己在阿里巴巴集团崛起关键阶段的想法和干活,80%为全新内容,其中包括马云在商务部、广东省委等机密讲话。回顾20年的创业历程,看趋势、订战略、谋布局、带团队、用坚持、赢对手、要创新,马云细数如何让一群平凡的人做不平凡的事。历经昨日的种种磨难,面对未来接踵而至的挑战,马云依然相信奋斗,相信明天。
  • 胜局

    胜局

    胜局是运筹帷幄、统筹全局的气度,是一种博大的胸怀、一种长远的眼光、一种应变的智慧,也是一个卓越管理者不可或缺的管理素质和领导艺术。本书从管理者的角度对涉及胜局的诸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力求使管理者树立这样的管理意识:只有以胜局的思维引导自己的管理乏路,这条路才会越走越顺畅。
  • 疯狂文案

    疯狂文案

    让销售翻10倍的超级文案从何而来?其实,那些超级“带货”的文案,灵感背后都是逻辑!如何写出让人一看必戳的走心标题?4条可复制的公式+3个很走心的套路,快速引爆你的标题打开率!如何紧扣客户的诉求,完美“收割”其购买欲?3大主诉求,7个拆招术,戳中客户的需求关键点,让客户觉得“你懂他”!如何建立信任感,把货卖出去?无信任不成交。8个方法,快速增强文案的信任度、真实感,给客户一个下单的理性依据……本书不谈大道理,只讲文案技术。从标题构思到内容写作,从案例分析到干货总结,一步步教你把文案写到客户心里去,让你的销售转化率提高10倍。
热门推荐
  • 精灵之往返世界

    精灵之往返世界

    神秘的精灵星球与地球建立空间隧道,地球的人们可以通过空间隧道去往精灵世界,在那里可以进行历练、收服、获取资源...这篇故事讲述的是,一位名叫张逸的少年,意外获得了刺尾虫,身具特殊能力的他可以往返地球与精灵世界!目标是精灵大师!
  • 每天懂点趣味色彩学·九型人格·心理说明书

    每天懂点趣味色彩学·九型人格·心理说明书

    揭秘不可思议的心理现象,用科学的方法深入复杂难测的人心,各种前所未见、匪夷所思的心理学分析,令你拍案叫绝!爱情心理学、经济心理学、人际关系心理学、自我管理心理学都网罗其中。
  • 师父是个傻白甜

    师父是个傻白甜

    并不是每一个徒弟都能按照师父的要求,健康成长?总是有那么几个不听话的。不知道这种无厘头的反差,会不会让你们有些大跌眼镜!反正不是那种传统的师慈徒孝的组合……你要问为什么不是?轻声告诉你,因为作者有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妖妃嫁到:九爷,慢点宠

    妖妃嫁到:九爷,慢点宠

    新书《国师这只小妖精》~重生前,冷画屏对她的梅林公子就心心念念的,直至死去的那一刻也想要知道他是谁。重生后,冷画屏执念更甚。但是这一份执念让她护亲人、斗后娘、打庶姐,用尽全力避开上一世如蛇蝎的楚王。可偏偏楚王对她百般纠缠,直到有一天,有这么一个不苟言笑的男人,一本正经的对她说道:“花花,我喝了一大瓶的醋,你闻到没有?”“九重,我闻到的只有梅林的风雪。”
  • 修仙长路漫漫找个伴

    修仙长路漫漫找个伴

    沐倾,不喜热闹,拒绝麻烦,一个人独来独往甚好。初遇他,被人欺负,不防抗,出手相救,却被恩将仇报。救命之恩应以身相许,这算恩将仇报,娘子我们来评评理。
  • 鲁班全书

    鲁班全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风与冰之歌

    风与冰之歌

    -五年前,蛮族联盟大首领赫哲,于极北之地收服了巨型火邪毒龙,带着他的蛮族大军,突破了罗马万神殿五长老布下的“圣元生死光幕”,血洗了罗马城。-五年后,万神殿首席长老来到东方,他要找一位人称“风之子”的少年。-五年前,武则天女皇去世,懦弱的中宗继位。-五年后,长安城内暗流汹涌,韦后、太平公主、李三郎之间的角逐,已到了矛盾爆发的临界点。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画画和作业本的故事

    画画和作业本的故事

    欢喜冤家,从青春到职场。周奕北:“你叫什么名字呀?”华画:“我叫华画。”周奕北:“我问你名字呢,你画啥呀?”华画脸上冒出黑线,咬牙切齿地说:“我姓华,华山的华,名画,画画的画,懂了吧?!”周奕北:“不好意思,是在下才疏学浅了。”兜兜转转,还好你们修成正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