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943100000002

第2章 汉文字的历史和书法分类(2)

汉字在充当记事符号的同时又兼具审美性质的现象,大约始自春秋战国时期。对文字本身施加外在装饰,把由图腾演化而来的某些文饰与文字的某些笔画结合起来,这就是所谓的“鸟虫书”。图腾——图案——文字——书法的演进在审美上的逻辑关系,从而为书法艺术的诞生找到了历史根据,后来出现了以文字本身线条为装饰的现象。为了装饰的需要,不惜对文字本身的结构,笔画进行变形甚至增损(这在秦汉瓦当中随处可见),使其符合审美的要求。这表明书法作为艺术,日渐取得独立地位。

羊欣在《采古来能书人名》中提到:“杜陵陈遵……善篆隶,每书,一座皆惊,时人谓为‘陈惊座’。”

就是说,到了东汉,以书法为审美的风尚日盛,书法的魅力能使欣赏者震惊失色。实在是非同寻常。而另一方面,又有些人对这种艺术却持有偏见,斥之为“背经而趋俗”、“志小者必忽大”。可见书法艺术未在社会文化生活中立稳脚跟。曹魏时代书家能攻书取仕,书法不再是仕夫不为的雕虫小技了,书法艺术在社会上跟文学平齐。它的独立地位得到确认。在王羲之生活的西晋时代,就文字本身的发展而言,此时诸体具备,姿态各异,尤其是有汉一代的行草书,书写自由放纵,不假伪饰,最能流露出书写者的情感特征,故借此来表现晋人的风神气度是再合适不过了。

如果说蔡邑所说的“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若迫于事,虽中山兔毫不能佳也。”只是作为一种书法创作的理想的话,那么这种理想则在晋人笔下完全成为现实。

书法美感

书法艺术何以给人以美感呢?近人丁云隽云,“书之有楮墨各具,犹乐之有琴瑟诸器也,书之点画八法,犹乐之宫商五音也,书之有动静刚柔,犹乐之有曲折抗坠也,书之结构间架,犹乐之文采节奏也。书体之有篆隶真草,犹乐歌之有凤雅颂也。”

论者把书法比之于音乐,笔者认为是比较帖切的。书法与音乐都是通过情感的表现来体现形象,调动欣赏者的审美感受能力,运用联想与想象来唤起内心情感的萌发意识,使欣赏者产生他自己曾体验过的具有审美价值的生活过程和艺术形象。

唐代书法家、书论家孙过庭说过,右军写“《乐毅》则情多怫郁,书《画赞》则意涉瑰奇,《黄庭经》则怡怿虚无,《太师箴》又纵横争折,暨乎《兰亭》兴集思逸神超;私门诫誓,情枸志惨”。我们可以看到,王羲之仅仅通过那些抽象的点线有规律的组合和有节奏的变幻,就可以传达他情感上的忧郁、畅快、恬逸、奔放、兴奋、甚至悲哀,真可说是一种无声的音乐了。不同的书体、风格。如《爨宝子碑》,博大雄深如古佛坐静。《兰亭序》思逸神超如曲水流淌。《诸上座后记》

(黄庭坚书),刀枪突兀如十面埋伏。其艺术形象是相当鲜明的。因此,步入墨香四溢,琳琅满目的书法艺术展览会场时,我们似乎可以体会出有如高山流水之琴韵,舞蚊泣妇之萧声。空谷传幽之钟磐,春郊放马之短笛,从情绪上受到感染,得到审美上的享受。

书法艺术的形象给予人的美感,包括形的美和神的美两个方面,形的美主要是运用抽象的点线、结构的疏密、点画的轻重、行笔的缓急,组成形象的字态,以它那动势的美、力量的美、结体的美、布局的美,唤起人们的审美情感,神的美,指的是书法艺术的点线不是几何学里的机械配合,而是书家心灵的律动。书法作品中运动着的气势和力量,体现着书家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审美理想,明祝枝山说:“清之喜怒哀乐,各有分数,喜则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则气郁而字敛,乐则气平而字丽。”作者内心蕴含着的生命运动的意念,洋溢于字里行间,深深地震撼着欣赏者的心胸。

我国的书法艺术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终于成了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的具有典型东方美的艺术形式。

书体小史

我国书法艺术历史悠久。从古以来的书体,大体可分为篆书(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章草、今草)五种。

篆书先有大篆后有小篆,早在6000多年前,陶器上刻划的符号和描绘物象的图画就具有文字的雏型,随后在漫长发展中产生了象形(图画)文字。

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代在龟甲兽骨上刻划的文字,即“甲骨文”,书法细劲挺直,笔画无顿挫轻重,从出土的甲骨、玉片、陶片见到未曾刻划过的朱、墨笔迹,可以窥见当时毛笔书写的特色。商周时代出现的铸在钟、鼎、货币、兵器等青铜器上的铭文,称为“金文”

或“钟鼎文”,书体渐趋整齐,风格圆转浑厚,且字形变化丰富,参差不一。春秋战国时代刻在石簋、石鼓上的文字称为“石鼓文”(亦称“籀文”),笔划雄强而凝重,结体略呈方形,风格典丽而峻奇。上述的甲骨文、金文、籀文,秦代称之为大篆,后人也有称为“古文”的。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书同文”,废除六国异体,由丞相李斯整理、简化统一字体,后人称为“小篆”。字体略长而整齐,笔划圆匀秀美,代表作品有李斯的《泰山刻石》,唐李阳冰的《三坟记》、《谦卦》,清邓石如篆书里迹等。

隶书隶书相传为秦末程逸在狱中所整理,省改小篆,去繁就简,字形变圆为方,笔划改曲为直,改“连笔”为“断笔”,从线条走向笔划化,更便于书写。

这种书体流行于“徒隶”(下层办公文的小官)之中,故称为“隶书”,到汉代盛行起来,成为主要书体。从篆到隶是汉字演变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奠定了楷书的基础。隶书结体扁平,工整精巧,至东汉时撇、捺等点画美化为向上挑起,轻重顿挫富有变文,增强了书法造型艺术的美观,风格也趋多样化,艺术欣赏的价值大大提高。隶书代表作品有工整精细的《史晨碑》、《礼器碑》,飘逸秀丽的《曹全碑》、《乙瑛碑》,厚重拙朴的《张迁碑》,奇纵恣肆的《石门颂》等。

楷书楷书又称“正书”、“真书”,从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字形由扁改方,笔划中减省汉隶的波势,横平竖直,特点在于规矩整齐,所以称为楷法,作为“楷模”通行的书体,一直延用至今。楷书盛行于六朝。到了唐代,出现了繁荣的局面,达到了高峰。唐代的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最为着名,加上元代的赵孟兆页,被历来公认为四大楷书名家,他们的代表作品,至今还是初学书法的范本,例如颜体的《颜勤礼碑》、《大麻姑仙坛记》,其字雄壮;柳体的《玄秘塔》、《神策军碑》,其字挺拔;欧体的《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塔铭》,其字劲险;赵孟兆页的《胆巴碑》、《妙严寺碑》,其字秀媚。值得一提的是,南北朝时代的北魏有许多着名的魏碑书体,厚重雄奇,是楷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作品有《龙门廿品》、《郑文公碑》、《张猛龙碑》等。

行书行书是楷书的快写,相传始于汉末。它不及楷书的工整,也没有草书的草率。代表作最着名的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前人以“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形容其字雄强俊秀,赞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唐颜真卿所书《祭侄稿》,写得劲挺奔放,古人评之为“天下第二行书”。行书中带有楷书或接近于楷书的称为“行楷”,带有草书或接近草书的则称为“行草”。行楷中着名的代表作品是唐代李邕的《麓山寺碑》,畅达而腴润。还有如宋代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元代的赵孟兆页、鲜于枢、康里巕,明代的允明、文徵明、董其昌、王锋,清代的何绍基等,都擅长行书或行草,有不少作品传世。

草书草书是按一定规律将字的点划连写,结构简省,偏旁假借,并不是随心所欲的乱写,它的艺术欣赏价值超过实用价值。一般分章草和今草两种,章草是隶书简易急就快写的书体,字字独立不连写,笔划带有隶书的笔意。东汉的史游《急就章》是着名的代表作品。今草是楷书的急就快速写法,点画飞动、上下字之间笔划痕迹往往牵连相通。今草的着名代表作品是晋代王羲之的《十七帖》、唐代孙过庭的《书谱》等。唐代的张旭和怀素两人将今草写得更加放纵,飞腾奔宕,数字相连,笔势连绵回绕,字形变化繁多、夸张浪漫、难以辨认,成为“狂草”(亦称“连绵书”)。狂草的代表作品是张旭的《古诗四帖》和怀素的《自叙帖》等。

我们的许多书法作品赖帖碑得以保存。碑是指刻字的石头,帖,本来指帛书,后来泛指一般笔札。五代以后汇编历代名家书迹,摹勒于石或枣木板上,墨拓以广流传,称为法帖,也简称为帖,字体流畅,大用行书、草书、小楷等。碑刻文字拓印流传,拓片很多时行剪条帖裱,成卷成册,形式同帖。于是碑与帖名合一,作为后世学习书法的范本,碑与帖更为一致。碑帖的刻拓成为雕板印刷术的先导,在珂王罗版等照相印刷术发明使用前,模刻拓印书写作品,使其得以保存和推广流传。现存最早汇刻丛帖为北宋太宗淳化年间刻的《秘阁法帖》、《秘续帖》(简称《淳化略阁帖》等。

书法辩证21法

1执笔法: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相生。神采飞动。

2藏露法:用中锋取势,以侧锋取妍,要有藏有露以求变化。

3提按法:用笔须提中有按,方提方按;又须按中有提,乍按乍提。

4疾徐法:徐中有疾,徐以疾为之;疾中有徐,疾以徐为之。

5刚柔法:刚中有柔,柔中含刚,外柔内刚,刚柔相济。

6黑白法:黑白互依,计白当黑。

7肥瘦法:瘦不露骨,虽瘦而沉密稚润;肥不剩肉,虽肥而便捷遒劲。

8奇正法:“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

9疏密法:疏处可走马,密处不透风。疏处反觉密,密处反觉疏。

10大小法:“大字促令小,小字展令大”。

11方圆法:方参之以圆,圆参之以方,方圆互用。

12老少法:字体古拙,沉厚朴茂称作老;字体秀逸,风流潇洒谓之少。老而不少就缺乏情趣,少而不老则难以持重,只有老少融会贯通方能至佳境。恰如鹤发童颜之长者,飘飘然有神仙之态。

13巧拙法:清傅山说:“宁拙毋巧。”他所说的拙,不是拙劣的拙。学书之初必然拙,习之既久,熟而后必然巧。既巧之后又必须复为拙。若一味求熟求巧,所得之巧必为人为浮华之巧,而非自然天成之巧。巧应以拙为之,所谓“大巧若拙”。

14用墨法:用墨不外浓、淡、燥、润,其关键又在于水。墨多水少则浓,反之则淡;笔湿则润,笔枯则燥。墨生肉,水生血,墨水交融,血肉方得润泽。浓墨令其活,淡墨令其实,燥墨令其神,润墨令其质。

15联系法:一字之中、一行之中、一篇之中,要做到笔断意连,顾盼有情。

16变化法:书法忌同,讲求变化,用笔、结字、章法无一不然。

17中和法:中,即无过无不及;和,即无乖无戾。

18取舍法:在观临古帖时,须精审其长,明察其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然后推陈出新,卓然自成一家。

19形象法:书法玄微难明,所以,古人论书多采用形象思维之法,外状之形,引导人内悟其理。

20神化法:学书初用手写,次用心写,终用神写。以神挥笔,方能气韵生动,出神入化。

强各方面的修养。就是要处理好字内功和字外功的辩证关系。修养法有三:悟道、修心、养气。

书法常用术语

折钗股、屋漏痕、银钩虿尾、蚕头燕尾都是有关书法创作理论中的常见术语。

折钗股是指一种书法用笔,在转折关头要和夹头发的钗股一样,虽经曲折过来,但仍然圆劲流畅。在书法的用笔效果上,折钗股一般要求:一是指书法用笔在转折处要达到的艺术效果是中锋浑圆,笔毫仍然平铺,丝毫也不扭曲;二是锋毫行笔虽经转折,可却一气贯穿,血脉宛转流畅,毫不凝滞;三是创作出来的艺术形象,要像钗股般的辉光可爱,赏心悦目。

屋漏痕是用屋壁漏痕婉蜒而下的圆活生动的形象来比喻竖画用笔的艺术效果。屋漏痕由上而下,既自然生动,又涩而有力。其一是用笔不可一溜直下;其二要涩推而进,与纸面产生较大磨擦;其三要藏锋不露。

银钩虿尾“虿”是一种蝎毒虫,尾部上卷有力,充满生命的活力,而银钩则指一种烂然的媚趣。这句书法术语说的是,在写“丁”、“禾”、“乙”、“也”等有钩有尾的字,无论是中间一钩,还是末尾一挑,都要媚趣烂然,遒劲有力,让人百看不厌。

蚕头燕尾主要是比喻隶书横画的。一般说,写隶书横画时要裹锋起笔,形如蚕头,在画末结束时,却又要捺笔出锋,分叉成燕尾的样子。而且为避免重复,一般把蚕头燕尾加在其中最重要而能压稳全局的一笔上,所以又有“蚕不并头,燕不双飞”,或“雁不双飞,蚕无二没”的说法。其中“雁”就是从“燕”引申出来的。

古代书法名家

古代书法缘何多大家?从这个角度提问或对今日有所启发。试找出这样几条社会原因:其一,皇帝书家以其特殊的书法活动与成就对书法发展产生了影响,对书法盛世的出现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苏轼曾谓:“自古英主少有不工书。”上有所好下必效焉,文人学士朝臣命官莫不“并驱时主之好”

(康有为语)。其二,书法是科举取士选吏的重要科目与标准之一。唐朝是我国汉字书法发展的鼎盛时期,其间书法家辈出,名流云集。这是什么原因呢?宋人笔记说及其中缘由。原来这跟当时选拔人才的制度有关。唐朝“以字取士”的做法十分普遍;而吏部则把字作为选拔官员的一条标准,有《选举志》为证:“凡择人之法有四:一曰身,体貌丰伟;二曰言,言词辩证;三曰书,楷法新型;四曰制,文理优长。”正因如此,所以当时的读书人竞相练习书法,刻苦钻研成风。于是,一大批风格各异的书法家便脱颖而出了。

这样,客观上就大大推动了汉字书法的发展,使之达到了尽善尽美的程度。《说岳》里一则故事,岳飞与小梁王比试戎举,小梁王在笔试时由于紧张将《刀论》

错成《力论》,传为笑柄。取士选吏重书法无疑也是促进书法的重要驱动力。其三,习书雅好书艺是一种社会风尚,这种社会风尚的形成大致同书法的自觉时代的到来相一致,即在汉魏以后。史称“唐人无不工楷”算是一个证据。字写得好的人总是受到社会尊重,一手好字成为读书人文化人的符号和象征。其四,书法教育的普及。书法作为一种实用教育的形式受到高度重视;它即使幼学蒙童从小受到书法熏陶,也使许多书法家所法帖(教材)。如诸家所书《千字文》得以流传久远。当时最高学府国子监大学一类也有书法课目。当然还离不了最末一点,毛管长期都是古代主要的以至唯一的书写形式和传播形式(碑拓)。

以上四点或可说是一种书法史的启示。

我国第一部书法书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创造文字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最早注重鉴赏文字之美。早在梁朝就有第一部评论书法的书——《书品》问世。

《书品》的作者是庾肩吾。《书品》的内容大致可分两大部分:1记载了自汉朝至齐梁书法名家123人,分上、中、下三等,每等再分上、中、下,共为九品,对每一品级都作了评论;2记述了一些字体的起源、发展及其变化原因。《书品》是我国书法艺术发展繁荣的记录,开辟了书法鉴赏的道路,是我国研究书法的宝鉴。

楚人凤鸟书

凤鸟书是春秋战国时期,在楚国包括吴越之地流行的一种装饰艺术字,它是凤纹饰同文字相融合的艺术升华,为楚人所独创。

同类推荐
  • 中国文化探秘

    中国文化探秘

    中国文化的基因是每个中国人与生俱来的,但是只有经过后天培养,这种文化基因的积极作用才会明显。所以学习中国文化应该是现代人的分内之事。其意义小可从个人学识修养,大可从民族文化上讲。有言道:“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文学典籍不仅仅是让我们知道中国文化的昌盛。更为重要的是使我们浸润了传统文化因子,培养一个文明大国应有的人才素质涵养。读史哲典籍更会让我们从深层的思想上,理解中华民族和民族文化,从骨子里头体现出民族文化的风度;从宏观上把握我们民族的思维深度和方式,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拥有自身民族的文化特质。
  • 感悟红色诗词

    感悟红色诗词

    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
  • 真日本

    真日本

    虽然人们都呼唤着本真,但本真的东西其实是不让人喜欢的,比如真理,缪塞说“真理的本质是骷髅。”所以追求真理是要被上火刑的,最终他自己对世界都绝望了。陈希我写的日本,也让许多人受不了,但这就是真。
  • 走过风雨——转型中的俄罗斯文化

    走过风雨——转型中的俄罗斯文化

    经历苏联解体、政体更迭与经济震荡的当今俄罗斯文化表现出鲜明而复杂的转型特色,这种特色深刻体现在俄罗斯文学、艺术和传媒的发展进程之中。正因为这样,本书将分别从上述三个方面对此作一描述。内容包括:转型中的俄罗斯文学,转型中的俄罗斯艺术,转型中的俄罗斯传媒三方面。
  • 温古知今

    温古知今

    2010年,一个权威智囊机构评选了全球最具影响力的领导,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温家宝荣登第一。温家宝每次在重要谈话上都会引经据典,使人眼前一亮,那些诗句无不闪耀着总理的博学和智慧,让我们追随那些诗句,再次感受那些经典诗句所散发出的无尽的魅力。《温古知今》辑录了温家宝总理在历次谈话中所引用的古语和古诗句,并追根溯源,加以评析,更有对温家宝总理引用古语谈论当下问题的妙语点评,有利于我们了解一个血肉丰满、饱含着大爱而又博学多才、学富五车的总理。
热门推荐
  • 绔世神妃

    绔世神妃

    她,黑界赌皇,做事有方法,惹过她的人管你是谁,先打半死在说,打不过?先记住他长啥样,找个比他厉害的回来干翻他。她,太后娘娘哄,皇帝干爹爹疼,国师帅爹爹宠,受近宠爱,却不想宠爱也只是有目的,不但半傻半不傻,还身中剧毒,被安逸郡主从树上推下后丧命。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春赏百花冬观雪,醒亦念卿,梦亦念卿。
  • 不归凉

    不归凉

    路墨遥和江不言,为了保护整个世界,死里逃生。性格完全相克的两个人,能成为朋友。“路墨遥,你为什么要帮我?”江不言问他,路墨遥轻笑,“因为你是我的朋友。”朋友吗?对,朋友,一条线上的蚂蚱。“我们不可能成为朋友。”“不,我们可以成为朋友。你看,我们已经成为朋友了,不是吗?”路墨遥一脸的天真无邪。
  • 我在斗罗真牛逼

    我在斗罗真牛逼

    无敌无敌无敌无敌无敌无敌无敌无敌无敌无敌无敌无敌无敌无敌无敌
  • 美人如泠

    美人如泠

    他为她舍江山,弃美人,可她却视而不见,甚是认为是惺惺作态。她爱他却总有人不想让他们在一起,为了不惹人口舌,忍气吞声,就连自己最好的姐妹都不知晓此事,她不能说,也不敢说,只能等时间证明一切。
  • 浴血凤凰

    浴血凤凰

    她本是县长家的千金小姐,不爱红妆爱武装。她有一个双胞胎弟弟程金宝,有一个父母许下婚约的未婚夫军官潘金龙。还有疯狂追求她的蛮横冤家对头,土匪雷成豹。因父亲遭遇黑手,为报父仇,她与弟弟考入军校。抗战爆发,她与弟弟请愿为国而战,被整编入128师。弟弟负伤,她冒充弟弟到前线英勇杀敌,一战成名。更因民族大义,国家仇恨放弃家族恩怨。日军步步紧逼,义父,未婚夫,弟弟,相继投降,128师被打散。国破家亡,危在旦夕。她和昔日的冤家雷成豹携手,加入新四军第五师,并肩作战。国恨,家仇,亲情,友情,爱情,在血火纷飞的岁月里,谱写出一个英雄主义,铁血浪漫的传奇故事……
  • 重生男的青春时代

    重生男的青春时代

    重生男欲望青春,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奋斗史。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人们正直登天堂,人们正直下地狱。群739206695
  • 绝色妃之魅世妖瞳

    绝色妃之魅世妖瞳

    shit,穿越?真是,穿越也就罢了,咋就来了这么多美男,一个个的还对自己说:我是断袖?what?看一个女强人如何把一个个的美男收入囊中。哈哈哈哈哈
  • 病娇校草放过我

    病娇校草放过我

    (双洁+爽文+黑化+逆袭+玛丽苏+扒马甲+打脸+甜虐交加!)玻璃心的瓜皮们就最好误入啦!(雷人剧情偏多).一向以冷,狠,毒的墨家小少爷墨成昂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也会为女孩倾心祷念。从未想过自己可以这么爱一个人。.“如果在跑的话,我不介意把你腿打断。”“你为什么不能乖乖听话,好好在我身边待着呢?非要让我把你弄残废你才老老实实的嘛?”.“如果金钱真的可以买到你,那我将用我所拥有的毕生财产。”.“小小,我的好小小,我的乖宝贝。”.本以为自己的生命中再无光亮的她,殊不知自己的救赎正在悄然降临。.本以为这个看似软糯可爱的小家伙会乖乖顺从自己,谁知道她比任何人都暴躁难以驯服。直到有一天,身为国名校草的他对学校的人全校声明:这个喜欢上课睡觉和逃课的女孩子是他的宝贝。希望大家可以多多关照。众人抖擞:您是大佬您说的算!而莫小小这个自带id的傲娇小奶猫自然是不会听信那些甜言蜜语:“呵,今天的逃跑,我一定要势在必得。”话说这是第几次逃跑来着?.偏执看似高冷实则细腻温柔病娇深情大少爷VS软萌看似单纯实则暗藏马甲拜金美少女。
  • 大业拾遗记

    大业拾遗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废材逆袭:邪王莫追妻

    废材逆袭:邪王莫追妻

    月婉婷穿越到自己看的一本小说中,但是谁告诉她为什么剧情完全不一样了,霸道的他,睿智的他……谁是她的真命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