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929800000012

第12章 圆个导演梦(2)

如果影片采用同期录音,选景时还要注意该景地附近有无声音干扰,如机场、铁路、公路、噪声太大的工厂等。如果距离太近,就会影响同期录音的工作和拍摄的进度。

另外,该景地对于拍摄角度、光源方向以及日照时间的利用率是否有影响,也要一并加以考虑。

因此,导演在选景时,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能更好地、更理想地完成自己的艺术构思,同时还要兼顾经费的开支。总之,要统观全局,为达到导演的创作目的作出抉择。

5.创作分镜头剧本

分镜头剧本是导演用于现场拍摄的蓝本和依据,也是导演对文学剧本的二度创作。创作分镜头剧本是将文学语言转化为可读的视听语言结构,并将导演的一切艺术构思融入分镜头剧本之中。

有的导演并不写作分镜头剧本,只编写导演台本或导演场景本。导演到了现场之后,再根据实地排练的情况,进行现场分镜头,特别是一些具有丰富拍摄经验的导演多采用这种做法。这种做法比较符合实际,在现场排练时,还可能产生一些新的想法,引起即兴创作。

另外,也有的导演喜欢运用多机拍摄的方法,这种镜头的分切组合,多在后期的剪接台上完成。运用这种方法的导演,多为比较成熟的导演。对于新手来说,还是事先写好分镜头剧本为好,这样可以做到心中有数,临场即使有所变动或即兴发挥,也不会感到心慌,有备而来,总比无准备匆忙上阵为好。

总之,不管是预先设计好的分镜头剧本,还是到了现场,再根据排练或即兴创作分镜头,导演都要按照一个个镜头来组织拍摄,最后再把许多镜头组接起来完成一部影片。美国著名导演希区柯克说:“对我来说,设计分镜头剧本其实才是真正在创作影片。等到分镜头定稿,在我心里影片已经算拍完了。”由此可见,设计分镜头剧本,对于一个导演的拍摄工作有多么重要的意义。

导演在分镜头时,应该注意的是,要有自己的构思,并为实现构思寻找到可视的物质外壳,并对剧本中的某些情节段落加以强调或冲淡。

所谓强调,就是对剧本中的某些地方,给以突出、强化、丰富和增补。强调是为了锦上添花,切忌画蛇添足。例如,电影《红高粱》中的“迎亲”一场戏,导演如果只做过场戏处理,必然大为逊色。而导演为了强化这场戏,尽力渲染了颠轿的动作,并运用音响、音乐、歌声等各种艺术手段加以烘托,把地方色彩、民俗风情,以及轿内、轿外的悲与喜的对照,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渲染得有声有色。既有观赏性,又有丰富内涵。这场戏共用了42个镜头,长达8分钟,给观众的视觉和情绪的冲击力是相当强烈的。如果这场戏只做娶亲的过场戏处理,显而易见,只需几个镜头,便可一带而过。那样,戏不仅没有看头,也变得索然无味了。

所谓冲淡,则是对那些剧作中可有可无或者可以省略的地方,给以削弱、淡化、删减。特别是对一些生产过程或者补白的场面,以及一些不用交代即可看懂的事情经过,都应尽量删削或淡化,这些地方都是缺乏吸引力和观众不爱看的地方。对这些地方,导演决不可姑息,要舍得割爱,大刀阔斧,砍其枝蔓;但也不可滥砍滥伐,把枝叶削个精光,红花没有绿叶扶持也是不好看的。问题是要真正辨清是不是绿叶,切不可将枝蔓当做绿叶,为了保留绿叶错把枝蔓保留了下来,那样就得不偿失了。

总之,对剧本中某些章节或段落的强调与冲淡,都不可脱离导演总体构思的轨道。要反复权衡,慎重行事。

以上各项工作进行完后,筹备工作即可告一段落。筹备期宁可长一些,但工作一定要做充分、做扎实,这样,到了拍摄期才可以顺利工作。

(二)拍摄阶段

导演的分镜头剧本,仅仅是一次较为接近视听语言的文字处理,导演的艺术构思还只是体现在文字上,还未见诸银幕或屏幕上的形象。现场拍摄才真正算得上真刀真枪的实战过程,是将文字转化为可见的影像的具体过程,也是将学理付诸实践和操作的过程。学理虽然是一样的,但凭借导演的不同个性,即使是同一个剧本,也会演练出银幕上的不同版本。所以说导演又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工作,尤其表现在拍摄现场。

现场拍摄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作,导演要在拍摄现场将各部门的创作人员,如摄影、录音、演员、美工、化妆、服装、道具以及照明、剧务等协调在一起共同完成创作任务。因此,导演在现场拍摄时,不仅要倾注全力来实现自己的艺术构思,而且要花大力气施展自己的组织才能,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艺术质量。

导演在现场按照分镜头剧本实施拍摄时,不可能像工程师在建筑工地上按照图纸那样分毫不差地施工。在现场拍摄中,除少数导演不做排练,让演员进行即兴创作外,多数导演都要进行反复地排练后才开拍。但是在排练中由于演员表演的启发,或者是摄影师的建议,或者是有关部门人员的提醒,或者是导演自己灵感的突然爆发,导演往往要对事先设计好的分镜头剧本进行改动,或者做出大的调整,甚至推倒重来,重新构思,重分镜头,进行临场的即兴创作。

关于即兴创作的问题,几乎是每个导演都会遇到的。而这种突发灵感的即兴创作,常常是独具光彩的。它会对剧作起到增色的作用,获得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作为导演决不可忽视这种即兴创作,把分镜头剧本当做是一成不变的东西。那样,不仅无助于临场发挥,反而会捆住了自己的手脚,作茧自缚。就像运动员上场比赛一样,上场前虽然制订了战术措施,但临场发挥也至关重要。许多著名导演都非常重视临场发挥的即兴创作。因为它会为影片带来更为新奇的魅力。

例如,西班牙导演佩德罗·阿莫多瓦在讲到拍摄的魅力时说:“拍摄既是制作一部影片最具体的部分,也是最不稳定的部分。在这个阶段,一切都被决定下来;也是在这个阶段,一切都可能发生——最好的或是最坏的。”他所指的不稳定性,即是指即兴创作既可能焕发光彩,也可能导致失误。因为即兴的东西都是从直觉感受得来的,没有经过深思熟虑,所以把握性不大。阿莫多瓦接下来说:“毕竟有许多东西是在一场戏的所有因素都已聚拢于拍摄现场时才表现出来的。”他说,“我想到的第一个例子是《关于我母亲的一切》中车祸那场戏。起初,我预先设想在拍这场戏时用一位替身演员,最后推向一个冒雨在街上跑向她垂死儿子的母亲的长镜头结束。但在开始排练以后,我不喜欢替身演员向我提出的建议。接着,考虑再三,我觉得推镜头与我在《欲望的法则》结尾时用的一个镜头太相似了。因此,我当场决定换个方式来拍这场戏,即用主观镜头来拍。”

看来,他的“当场决定”,可以说是心血来潮地想到了另一种艺术构思,才换了另一种方式来处理这场戏:“摄影机以男孩为视点,它越过汽车,摔在地上,人们看到母亲朝摄影机跑来。后来,这无疑成了影片中最具震撼力的镜头之一。然而,它绝对不是事先考虑好的。正是出自直觉的、临时安排的、偶然的决定,造就了拍摄的全部魅力。”

由上面的谈话,我们可以看出导演阿莫多瓦对他即兴创作出来的这场戏感到多么满意和珍视。

又如,意大利著名导演贝尔纳多·贝托卢奇在拍摄影片《末代皇帝》时,其中有一场戏表现父亲向三岁的孩子皇帝下跪,即得力于临场发挥的即兴创作。关于这场戏的处理,有的记者问他:“在影片开头,三岁的溥仪当了皇帝,他的父亲对他下跪叩头,对他来说是第一次冲击,也可能是最严重的一次吧?”贝托卢奇听后,表示同意:“的确如此。他并不知道他已被选中当了皇帝,他转身问他的父亲:‘爸爸,咱们回家吗?’而他的父亲正双膝着地,跪拜在他面前。这个时刻正标志着至高无上的皇权的诞生。这个场面是所有孩子们的梦想,正是弗洛伊德所说的‘孩子陛下’。像溥仪一样,在孩提时代人人都有过这样的梦想。让父亲下跪这场戏就是为了说明溥仪这种神经质是从何而来的。原来剧本中没有这个情节,是在拍摄这场戏时,才在我脑海中出现的。我坐在升降机上的摄影机旁,孩子正向他父亲走过去,突然我想到父亲应该是跪着的。这个想法使镜头得到了平衡,而且这个设想使我为之一颤……这正是影片所要表现的典型场面。我们之所以选择了这些时刻,是因为我们认为若要理解成年的溥仪,必须仔细观察他的童年时代。”由此可见,导演的临场即兴发挥对整部影片创作的影响起到了多么重要的作用。

为此,贝托卢奇非常珍视即兴创作,他在戛纳电影节讲授电影课时说:“应该善于为未曾预见、出乎意料、自发产生的东西留有余地,因为经常是这些造就了电影的全部魔力。”

同类推荐
  • 影视配音艺术

    影视配音艺术

    本书翔实介绍、分析了传播学中影视传播分支下的影视配音艺术的相关知识和创作技巧,深入浅出地引领读者走进缤纷而隽永的配音艺术世界。全书共分三篇。第一篇分析声音及其在电影中的艺术内涵和表现,回顾影视配音艺术在我国的发展历程;第二篇通过精选十部优秀译制片,由原片及配音再创作,将影片背景、译制艺术特色评析、演员配音表演艺术分析等有机地融为一体,旨在让学习者和创造者可以从中汲取宝贵的养分;第三篇详尽阐述了配音艺术的创作基础、创作环节和方法、技巧等。在写作中力求贴近实际,追求通俗与优雅、理性与感性的交融。
  • 视觉艺术欣赏

    视觉艺术欣赏

    孙殿武编著的《视觉艺术欣赏》从细节入手,以作者的审美经验,对建筑、雕塑、书法、绘画、篆刻艺术进行结构,分析解读美,传达给读者更多的是审美感受,从而更贴近读者,让读者更快捷、更清晰地感受视觉艺术的魅力。本书向读者展示的数百件建筑、雕塑、书法、绘画、篆刻作品,都是世界级的经典艺术精品,堪称视觉艺术的盛宴。
  • 我的琵琶行

    我的琵琶行

    我的琵琶行包括琵琶缘、琵琶情、琵琶魂3部分,分别记录了吴玉霞在成长与记忆、观察与思考、艺术与人文方面的所思所想,表达了她对琵琶艺术的难分难解之情。该书的雏形始于2003年非典时期她在家休息时创作的6万多字的随笔,在博客网友的鼓励与支持下,加之为此次独奏音乐会做准备期间的思考,近日终于成书面世。
  • 设计与真理

    设计与真理

    本书将“设计”从狭义的专业概念中解放出来,放置到现代人类生活的诸种行为中去考察,分析了在人类的精神层面设计活动如何发挥作用,并试图在最后提出,整个社会的自由创造与人精神的自由创造如何通过设计思维达成,是一种对跨学科人文研究热潮的回应。除了一般的产品设计、建筑设计,作者用大量笔墨论述了个人时间日程的设计、知识架构的设计、公司管理模式的设计,以及社会制度(也即如何实现自由)的设计。文中列举的案例除了汽车、家具外还有大量艺术品、文学作品甚至社会法案。设计与文明的诸种面向深度碰撞。
  • 流失的国宝——世界著名博物馆

    流失的国宝——世界著名博物馆

    本书用四十篇文章,分析了收藏在美、欧、日等国主要博物馆中的四十余件(组)文物。并将国外与国内、国外与国外、相关文物之间与单件文物自身被收藏的辗转过程,从而探索出前人未能解决的疑问。
热门推荐
  • 相府表小姐

    相府表小姐

    她在现代是个孤儿,重生到古代,弟妹各二,尚且年幼,父亲老实巴交卧病在床,还有一位冷艳继母……面对种种艰辛,各种困难,她迎难而上,一一化解。中毒、暗杀、陷害接踵而来,她也无所畏惧,总是坦然一笑:活着就好,加油!卿云。
  • 隔岸风起

    隔岸风起

    这是一部属于千禧一代的《我的前半生》和《三万英尺》,剧情贯穿主人公美国藤校校园生活与职场,以投行生活为切入点,主题横跨投行、律所、咨询、私募股权投资、创业与风投,文化上放眼世界。商场风云,爱恨情仇。
  • 藏锋者

    藏锋者

    一个拥有平凡成长经历的少年,暗地里却是由他爷爷打造出来的猎手唯一继承人。可直到他十八岁,他还是不知道猎手这两个字,到底代表着什么?十多年的生命,他每一分、每一秒所学习的是如何将自己隐藏起来,直至完美。一粒被称之为造物主最不可思议奇迹钻石的出现,打断了他原本看似简单,实质上无比残酷的生活,一场由他爷爷精心策划了数十载的阴谋,围绕着他,无声息的展开。告别爱恨交织的成长之地,延着神秘、未知的方向,执着前行,心藏一缕逆世之锋芒,可破红尘万丈!(所以进来的兄弟姐妹们,帮忙收藏、推荐一下,拜谢!)
  • 洪荒之永恒帝尊

    洪荒之永恒帝尊

    苍莽浩瀚的洪荒……神秘诡异的神话……热血澎湃的九州……以及科技繁荣的地球到底存在什么关系……是神话的断层消失还是人为的捏造现象……
  • 最受欢迎的哈佛心理课

    最受欢迎的哈佛心理课

    哈佛大学汇聚世界上最优秀的心理学家,让哈佛学子的心灵得到了丰富的滋养,并孕育出一批又一批享誉全球的精英人才。《最受欢迎的哈佛心理课》由牧之编著,集众家之长,将哈佛心理课的教育理念渗透到个人素质、生活心态、职场心理、社交心理等方方面面,让读者能够全方位地领悟哈佛心理学的智慧和魅力。《最受欢迎的哈佛心理课》汇聚心理学经典理论,浓缩哈佛人智慧精华,有效地激发心灵能量,帮助我们提升心理认知境界,提升心智水平,提高生活品位。通过心理素质锻炼等十多堂心理课,让我们学会重塑自我,掌控情绪,提高情商,平衡心态,从而在未来的道路上无往不胜,百毒不侵,做最强大、最幸福快乐的人。
  • 洛克威尔

    洛克威尔

    被恶神选中的洛克威尔为了令自己的妹妹复活而答应参加由三柱神举行的一场游戏
  • 版本领先者

    版本领先者

    人类进入星际时代五千年,天道降临。自此人类进入天道世界,在其中得到的修为、功法、宝物皆可带到现实中,史称大修真时代。在这个天道构造的类似游戏的世界,有大能崛起,也有天才陨落,有神魔喋血,更有旷世造化。所有人都将这个游戏视为机缘,而未知的恐怖却随之而来……一位少年意外重生归来。三个不同的世界三个不同的时代宛若三种不同的版本一步先步步先,且看少年如何在三个不同的版本中步步领先,探索万古辛秘……
  • 七豆八笑

    七豆八笑

    豆逗的生活从到了少梁国就发生了变化,温文尔雅的管言,青梅竹马的洛水,捉摸不定的风一,让豆逗不知该何去何从,,,,
  • 如你如愿

    如你如愿

    她是一个普通的人,一直过着安稳无虑的普通生活,为了记忆中的他毅然去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开始一场陌生的旅行,她以为是爱情却有些不太确定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