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878300000056

第56章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1)

第一节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一、时代主题的转变

所谓时代,是指人类社会一个较长的发展时期,是对历史进程和基本趋势最高层次的概括和战略判断。对时代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认定,历来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实践中的社会主义面临的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它既是党制定基本路线的重要出发点,也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重要依据,直接关系到党的方针路线的正确与否与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世界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革命导师列宁分析了国际形势变化的特点,指出世界进入了“帝国主义时代”,并提出了两个非常重要的观点,一是帝国主义就是战争,二是战争必然引起革命,从而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开始。战争与革命成为该时代的主题和基本特征,从那时起,包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世界政治与国际关系的一切矛盾和冲突,都围绕着这一主题运动和展开。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形势再次发生了巨大变化。首先,以电子信息技术为先导的全方位、高速度发展的新技术革命,使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本结构、产业结构和阶级结构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新产业异军突起,以服务业为主要内容的第三产业和以信息产业为主要内容的第四产业,无论从产值还是从业人员都超过了第一、二产业。新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国家作出了新的决策,以发展高科技和争夺科技制高点为主要目标,国际竞争的重心由军事力量的对抗转为科技的竞争和世界市场的争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进一步加大。其次,战后出现的两大阵营长期“和平”共处,以美苏对抗和争夺为核心的东西方关系开始趋向缓和;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劳资矛盾和社会矛盾有所缓和,发展中国家面临加快经济发展的紧迫任务,在世界范围内难以形成无产阶级发动世界革命的必要形势。第三,80年代两个超级大国已拥有5万多枚、总量为260万吨的核武器,一旦发生核战争将会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核冬天”。与此同时,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世界各种和平组织已达数千个,全面裁军、禁止核实验、销毁核武器维护世界和平的呼声越来越高,在和平的国际和国内环境中谋求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已成为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的共同愿望。

面对变化了的国际形势,邓小平以一位战略家的洞察力对时事作出了新的判断,对时代主题提出了新的认识。1984年5月,他在会见巴西总统菲格雷多时谈到:“现在世界上问题很多,有两个比较突出。一是和平问题。现在有核武器,一旦发生战争,核武器就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损失。二是南北问题。”同年10月,在接见缅甸总统吴山友时,他进一步指出:“国际上有两大问题非常突出,一是和平问题,一个是南北问题,还有其他许多问题,但都不像这两个问题关系全局,带有全球性、战略性的意义。”1985年3月,他在会见日本商工会议所访华团时,再次强调说:“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和平与发展是密切相关的两大问题,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促进。世界和平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经济发展又是世界和平的有力保障。其中发展问题是“核心”问题,因为只有经济的发展、贫困的消除,才能从根本上维护世界和平。

邓小平同志所揭示的时代主题反映了当今世界的客观现实,原则上回答了当今时代的特征及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国际环境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这主要表现在:

首先,它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特征,突破了长期以来在时代问题上的陈旧观念,丰富和发展了列宁的时代观。列宁的帝国主义论产生于帝国主义形成时期,被后来的两次世界大战所证实。战后,苏联依然认为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大于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的矛盾,世界的主要矛盾依然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世界的主题还是战争与革命。这一观点在很长的时间内左右了社会主义国家对国际形势的认识,并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制定内外政策的重要依据。邓小平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审时度势,对时代问题重新认识,作出了科学的新判断,表现了一代伟人的胆识和勇气。

其次,实现了工作重点的转移,为党的基本路线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平与发展新时代的到来,为中国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和发展机遇,邓小平特别指出:“我们诚心诚意地希望不发生战争,争取长时间的和平,集中精力搞好国内四化建设。”“为了使中国发展起来,实现我们的宏伟目标,需要有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对时代的认识成为我们党制定“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和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依据。“1978年我们制定一心一意搞建设的方针,就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判断上的。”最后,指导了中国外交的战略性大调整,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20世纪80年代以来,基于邓小平关于时代问题的科学论断,根据变化了的国际形势,我国果断地实现了外交政策的大调整,从国家的最根本利益和世界人民的长远利益出发,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奉行独立自主的不结盟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一切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二、和平是当今世界的主旋律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战争始终伴随着历史前进的每一步。据战争史专家统计,在以往五千多年的历史上,全世界共发生了大大小小14500多次战争,为此付出的代价是36.4亿人的死亡,无法计量的财富毁于战火。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局部战争已经发生了近200起。战争给人类带来了惨重的损失和无尽的灾难,它使经济严重萧条和倒退,无数生灵涂炭,极大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力。

自从人类出现战争以来,人们对战争的起源问题就进行了长期和多方面的探讨。

然而,只有马克思主义才真正科学地揭示出战争的起源。马克思主义认为,战争并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恒存在,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战争是随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出现,社会分化为对立的阶级之后才出现的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从有私有财产和有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的,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的斗争形式。”人类几千年的阶级社会战争史完全证明了这一理论的正确性。

20世纪初,世界进入了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呈现出极大的不平衡性。这种不平衡性的规律必然导致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为争夺市场、投资场所、原料产地和重新瓜分世界而发动帝国主义战争。列宁通过深入剖析帝国主义时代的基本特征,得出了“现代战争产生于帝国主义”的科学论断。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虽然世界局势发生了许多变化,但是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它们依然在世界范围内激烈地争夺廉价原料和销售市场,恃强凌弱,为争夺世界霸权不时地发动局部战争。但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并没有发生战争,也没有爆发世界范围内的大战。与此相反,第三世界国家却战事频繁,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之间也发生了战争,这些新的国际现象表明,现代战争的根源已不仅仅是帝国主义。

随着时代主题的转换,在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代世界主旋律的新的国际环境中,如何正确地认识当代战争的根源,维护世界和平,更好地利用和把握这一有利的历史时机,尽快发展自己,是时代提出的严峻课题。邓小平基于对形势科学的分析和判断,回答了这些至关重要的问题,为我们准确地把握时代特征提供了依据。

第一,现代战争的主要根源是霸权主义。在观察和总结战后长期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邓小平得出了结论:“战争是与霸权主义联系在一起的。”“霸权主义是战争的根源。”半个世纪以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大搞军备竞赛,双方拥有的核武器占全世界核武器总量的90%以上,足以将地球表面毁灭多次。它们凭借其军事实力,在全球范围内争夺世界控制权,造成了世界局势的动荡不宁和局部战争的连绵不断。事实证明,战后世界上所发生的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都与霸权主义插足和干预有关。冷战结束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成为维护国家主权、实现世界持久和平的最大障碍。

因此“要争取和平就必须首先反对霸权主义,反对强权政治”。这一论断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战争根源的理论,揭示了当代霸权主义与战争的关系,我们只有坚定不移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才能维护世界和平。

第二,制约战争的因素不断增长,争取较长时间的和平是有可能的。在美苏进行激烈军备竞赛的同时,世界和平运动也在不断蓬勃发展。尤其在饱尝两次世界大战苦难的欧洲,和平呼声更加强烈。虽然一些东、西欧洲国家分属于两大对立的阵营,但是它们都不愿意绑在超级大国的战车上,更不愿意为了超级大国的利益给自己造成无谓的牺牲,因此它们利用各种方式与超级大国对抗,有效地制约了战争。邓小平看到了这一点,他说:“现在我们根据客观的判断,认为西欧和东欧都需要发展,越发展和平力量越大。为什么说欧洲是和平力量呢?因为欧洲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灾难。要打第三次世界大战,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能力,只有两个超级大国才有资格发动战争。”此外,联合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政府间组织,在反对侵略行为,维护世界和平,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等方面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世界范围内和平因素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成为矛盾的重要方面,争取和平已成为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和人民的共同目标和夙愿,因此,“在较长的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

第三,第三世界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主力军。战后,第三世界崛起,这些国家有着相同的历史遭遇和共同的发展使命,反殖反霸、争取政治经济的完全独立是它们的共同任务。超级大国的争霸活动,严重威胁到它们的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完整,激起了第三世界国家的强烈反抗。这些国家过去长期遭受外国的侵略和掠夺,取得政治独立后,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发展民族经济,争取经济独立。为此,他们坚决反对战争,迫切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第三世界共有130多个国家,30多亿人口,它们的共同意愿和团结斗争有力地遏制了霸权主义的势头,严重削弱了超级大国控制世界的能力,使世界的和平更有保障。

三、发展问题是当今时代的主要问题

发展问题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之一,其实质是由于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而造成的南北经济不平等、经济发展不平衡。由于发达国家多位于北半球,发展中国家多位于南半球,所以两者之间的经济关系又称为南北问题。南北问题由来已久,它起源于早期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对亚非拉广大国家的殖民掠夺和侵略。战后,随着殖民体系的瓦解,第三世界的形成,发展中国家在政治上纷纷获得了独立,但在经济上还受到旧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制约,受剥削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7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进一步拉大了。20多年前,联合国确定的最不发达国家为25个,现在已增加到48个。据联合国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1995年对114个发展中国家进行的调查表明,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超过10亿,比40年前进行的同样调查增加了40%。

发展问题对世界经济乃至世界和平会产生什么影响,应当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人民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邓小平把发展问题与和平问题并列,不仅明确提出了时代主题的论断,而且深刻阐述了发展问题的战略地位及全球影响,认为它是当代世界的“核心问题”。他说:“这个问题要从人类发展的高度来认识。现实情况是当今世界只有四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发达国家,其他四分之三的人口是生活在发展中国家,或者不发达国家。国际社会虽然提出要解决南北问题,但讲了多少年了,南北之间的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扩大,并且越来越大。”“应该把发展问题提到全人类的高度来认识,要从这个高度去观察和解决问题。”也就是说,发展问题不仅是发展中国家的问题,也是发达国家乃至全球性的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不仅是眼前的现实问题,而且是长期性的战略问题,关系到世界经济的繁荣和人类社会的和平与进步。

同类推荐
  • 毛泽东哲学和中国哲学的兴盛

    毛泽东哲学和中国哲学的兴盛

    本书上篇阐述了在中国精神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毛泽东哲学的孕育、产生和发展过程;下篇探寻了毛泽东哲学与当代中国社会哲学意识的关系等。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鬼谷子)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鬼谷子)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老子·庄子

    老子·庄子

    《老子》,又称《道德经》,是中国道家的主要经典。《老子》共5000余言,原分上下两篇,通常称上篇为《道经》,下篇为《德经》,合称《道德经》。全书言简意赅,博大精深,内容极为丰富。在书中,老子以其独有的视角,探究了宇宙的形成、万物的本源、国家的治理等一系列重大的哲学和政治问题。发前人所未发,述前人所未述,并且提出了“道”“自然”“无为”等著名的哲学概念,成为中国哲学的基石之作。 庄子《庄子》是道家的重要典籍,是庄子学派的著述总集,由庄子及其后学著。《庄子》现存33篇,计《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庄子》是中华民族丰厚的思想资源与智慧宝库,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 老子全书

    老子全书

    老子的《道德经》虽然是一部涵盖了人生大智慧的经典著作,但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并不能指导人们的现实生活。本书试图对《道德经》中的文化精华加以解读,来指导人们在具体生活中所遇到的为人处世、生活情趣、工作态度、人际交往、婚姻家庭、企业管理、养生之道等问题,帮助人们从生活与情感的困惑中走出来。
  • 读懂中国智慧

    读懂中国智慧

    中国智慧本质上是一种深刻的文化,只有身心渗透了这种文化,才能成为真正的大谋略家、大智慧家。在本书中,人大教授、通俗历史畅销书作家冷成金用独特的“以智论史,以史说智”的手法,博采史实,剥开传统文化内核,详实生动地向今人阐释了中国智慧的六个主要组成部分:最深刻的儒家智慧,从征服人心入手,谋圣而不谋智;最圆融的道家智慧,通过“不争”,以心智王天下;最超脱的佛家智慧,在面对在世与超世、做人与成佛、求佛与求己中选择追求内在本心。
热门推荐
  • 命中缘:祸女妖娆

    命中缘:祸女妖娆

    丑女废材、不祥之人、驱逐流放、父母失踪、为什么所有不好的名头都集中到她一人身上?为什么老天给了她穿越的机会,却不给她一个好的身份!好吧,既然这是不可改变的事实,她认了!从今起,她,开始蜕变。霸气归来。可是,谁来告诉她,这半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睡美男是怎么回事?“吻醒了我,你就要负责”他看着她幽幽的说出这句。“什么!!”命中缘,望断九重天。缘里情,一吻定长情。深情告白“从今以后,我赋你长情。”霸气宣誓“小芷儿,这辈子,你只能嫁我。”并肩存亡“你生我生,你死我亡。”枕边人,心上人,不离不弃,生死相依。
  • 玉道纪

    玉道纪

    天地本无情,万物为刍狗,盾去唯一,留下生机,众生皆修炼,以逆天改命,并创造着自己的道。种族林立,强者争霸,天崩地裂,逆转阴阳,颠倒乾坤,岁月无尽,传说不止。直到有一位小孩从一块大陆中走出…
  • tfboys之错爱上你

    tfboys之错爱上你

    也许我真的不该爱上你,爱太深了,爱累了,但我还是爱你。哪怕你真的从来就没有喜欢过我,哪怕你和别人在一起,只要你幸福,那就好。但。。。也阻挡不了我爱你。
  • 血色塔罗

    血色塔罗

    本是纨绔子弟的方程,在家破人亡后,被人暗杀黑暗的小巷。在死亡的漩涡中挣扎清醒过来的方程,居然发现自己回到了八年前,祖父刚刚身死的那一刻。他不知道自己是黄粱一梦还是周公梦蝶,他只是知道一点,他不想让已经经历过的事情,重新再发生一遍。他发誓要改变方氏家族的命运,首先就要先改变他自己的。塔罗,取自埃及语的tar(道)和ro(王)两词,含有“王道”的意思。因此,“塔罗”本身也就是指身为王者的判断力。名为塔罗的命运之盘已经转动,一个愚者,妄想挑战天命,能否成为王者呢?
  • 爸爸的洋手札

    爸爸的洋手札

    翻开父亲珍藏的一本本泛黄的书页,才发现家族的历史里尘封了一段动人的故事,是关于自由与解放,是关于对于生命的敬畏,是关于维护国家间、民族间稳定的友谊。期间的恰同学少年、与法西斯的斗智斗勇,以及因为共同的志愿而建立的无国界情谊,值得抒写和铭记。
  • 冷少的亿万新娘

    冷少的亿万新娘

    什么?当初救她的乞丐竟然是严氏财阀的第一继承人
  • 山雨聿来风满楼

    山雨聿来风满楼

    中意你,想要你,丢了你?那,我就是你。——聿欲求安
  • 小江日记

    小江日记

    这里面都是小江的日记,一天中的趣事,与大家分享。
  • TFBOYS之也许你还爱我

    TFBOYS之也许你还爱我

    又是一年冬天,慕容曦看着着美丽的雪景,心中依旧苦涩:在我最悲伤的时候,你出现了,像一束阳光温暖我黑暗的心灵。既然给了我希望,为何又要让我绝望?
  • 满天飞沙:沙尘暴灾害的防范自救

    满天飞沙:沙尘暴灾害的防范自救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在成长过程中应受到各方面的特殊保护;同时,青少年自身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学会一些必要的保护自己的方法和技巧,为自己创造一个安全的学习和生活的空间。对于防范自然灾害来说,居安思危才能处变不惊,防患未然才能游刃有余。青少年必须学会自我保护,树立防范意识,知道防范的方法,逐步培养自我防范的能力。本书以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了常见的自然灾害的防范常识,在最短的时间内教会同学们如何面对突然的灾难,保持冷静、勇敢,及时做出最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