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878300000054

第54章 “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3)

中葡两国政府通过谈判于1987年4月正式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宣布中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在澳门恢复行使主权。1993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正式通过了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两个基本法都贯穿了“一国两制”方针,澳门回归祖国也取得了重大进展。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在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1996年12月11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董建华为第一任行政长官人选。同年12月16日,国务院全体会议决定任命董建华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12月21日,推委会选举产生临时立法会60名议员,为香港政权交接和平稳过渡奠定了基础。

1997年7月1日,中英两国政府隆重举行了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鲜艳的五星红旗和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海内外中华儿女无不欢欣鼓舞,热烈庆祝中华民族的盛大节日。

港澳回归祖国使“一国两制”构想变为现实,这对香港、澳门,对全国乃至对全世界都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它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标志着香港同胞从此成为香港的真正主人。港澳回归祖国作为以“一国两制”构想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中的光辉里程碑,将永远彪炳史册。

香港回归以来,政治稳定、经济稳定、人心稳定,“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受到国际舆论的普遍称赞。

第三节 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一直把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作为自己神圣的历史使命,并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适时制定和实施了对台方针政策。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上,经历了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的过程。

一、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台湾人民同大陆人民同根、同宗、同源,承继的是相同的文化传统。

台湾问题是中国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1949年,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党统治集团退居台湾后,抗拒统一,图谋反攻大陆。正当中国人民解放军准备着手解放台湾时,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军队进入台湾和台湾海峡地区,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从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扶持国民党政权,形成台湾与大陆对峙的局面,台湾问题由此产生。

台湾问题实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1895年日本通过侵略战争从中国割占台湾、澎湖列岛。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有关国际条约明确规定将台湾、澎湖列岛归还中国。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后,台湾回归中国,中国政府恢复对台湾行使主权。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取代中华民国政府成为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和在国际上的唯一合法代表。这是在同一国际法主体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新政权取代旧政权,中国的主权和固有领土疆域并未由此而改变,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理所当然地完全享有和行使中国的主权,其中包括对台湾的主权。

由于美国等外国势力的阻挠和台湾当局抗拒统一,两岸分离状态持续了半个多世纪之久。

二、武力解放台湾的方针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胜利后,国民党的失败已成定局。此时,中共中央已估计到国民党将把最后的落脚点放在台湾,做出了解放台湾的战略部署。1949年3月,新华社发表题为《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的时评,指出:“中国人民(包括台湾人民)绝对不能容忍国民党反动派把台湾作为最后挣扎的根据地。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任务就是解放全中国,直到解放台湾、海南岛和属于中国的最后一寸土地为止。”这是中国共产党首次提出“解放台湾”的口号。新中国诞生后,1949年12月中共中央发表《告前线将士和全国同胞书》,明确提出1950年的任务就是解放海南岛、台湾和西藏,全歼蒋介石集团的最后残余势力。朝鲜战争爆发后,党中央做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人民解放军的战略重点由东南转向东北,解放台湾的计划被迫搁置。

1953年7月朝鲜停战,台湾当局加紧推动与美国签订“共同防御条约”。1954年7月,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再次提出解放台湾的任务,表示不能承认美国军事干涉和占领台湾。人民解放军于9月3日开始炮击金门,向国际社会,特别是向美国表明中国人民解放台湾的决心和立场。美国政府于12月与蒋介石集团签订“共同防御条约”,把台湾、澎湖列岛置于美国的“保护伞”下,阻挠中国统一。对此,周恩来发表声明,指出所谓“共同防御条约”根本是非法的、无效的,强调“一切关于所谓台湾‘独立国’、台湾‘中立化’和‘托管’台湾的主张实际上都是割裂中国领土,侵犯中国主权和干涉中国内政,都是中国人民绝对不能同意的”,指出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完成自己祖国的完全统一。1955年1~2月间,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海战役,解放了一江山岛和大陈岛。

三、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

20世纪50年代中期,围绕台湾问题的国内外形势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国际形势缓和,亚太地区国家希望和平的呼声高涨。台海的紧张局势愈来愈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主张和缓这一地区紧张局势的呼声甚高,不少国家还为此提出了种种解决办法。国内正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经济建设,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同时,台湾局势发生变化,美蒋在合作中出现矛盾。

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我们党及时调整了对台政策,提出了和平解放台湾的主张,并从两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敦促美国政府与中国政府谈判。中美大使级会谈,先在日内瓦,后在华沙,从1955年8月一直谈到1970年,历时15年,谈了136次,关于台湾问题的核心就是美国从台湾撤兵。二是向台湾当局提出和平解放台湾的倡议。1955年5月,周恩来在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上第一次公开提出:中国人民解放台湾有两种可能的方式,即战争的方式和和平的方式。中国人民愿意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毛泽东还曾提到同国民党进行第三次合作。1956年4月,毛泽东提出“和为贵”、“爱国一家”、“爱国不分先后”等政策主张。这一时期毛泽东、周恩来还在不同场合进一步阐明和平解放台湾的具体方针政策,其要点概括起来有:省亲会友、来去自由,既往不咎、立功受奖,国共合作、爱国一家,和平解放、互不破坏。

1958年8月,为了打击美国“划峡而治”的阴谋,中国人民解放军以猛烈炮火轰击金门。金门炮战开始后,美国一方面表示要大陆方面停火,不对台湾使用武力,另一方面又继续劝说台湾当局从金马撤军,以此造成美国侵占台湾的合法化和“两个中国”的“事实上的存在”。但是,蒋介石决心固守金马,甚至决心“独立作战”。炮击金门有力地打击了美国政府策划“两个中国”、“划峡而治”的图谋,加剧了美蒋之间的矛盾,同时也说明蒋介石在维护一个中国的立场上,同大陆存在着某种“共同语言”。为了维护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适时提出了“联蒋抵美”的策略。毛泽东起草的以国防部长名义发布的《告台湾同胞书》等公告,公布了对台湾的新政策。虽然发生了金门炮战,但国共两党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是一致的。此后,两岸都调整了政策,海峡两岸由过去激烈的军事对抗,转为以政治对抗为主、军事对抗为辅的对峙状态。

在我们党对台方针政策的推动下,经过各方面的努力,对台工作取得了进展。

我们将蒋介石集团控制区域压缩到了台湾金马地区,彻底打破了蒋介石“反攻大陆”的幻想;坚决粉碎了美国“划峡而治”的图谋;尝试了以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实现了中国与许多国家邦交正常化,确立了国际社会普遍承认一个中国的格局,为最终解决台湾问题创造了不可或缺的条件。

第四节 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围绕台湾问题的内外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国际上,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国加紧利用台湾问题对我国进行牵制。

在台湾岛内,1988年1月,蒋经国去世,李登辉继任台湾当局领导人。此后,李登辉逐步背弃一个中国原则,顽固拒绝和谈统一,企图在维持“中华民国”的招牌下把台湾变成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公开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支持、纵容“台独”势力及其活动,使“台独”势力膨胀,“台独”思潮蔓延。与此同时,两岸关系跌宕起伏,经历了复杂的发展变化。在1987年底长达38年之久的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的条件下,两岸人员往来不断扩大,经济、科技、文化、体育等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1992年,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基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在此基础上开启了两岸事务性商谈。

1993年4月两岸举行了汪辜会谈,两岸关系发展迈出历史性的重要一步。但李登辉于1995年6月赴美进行制造“两个中国”的分裂活动,1999年7月抛出“两国论”,严重破坏了两岸关系发展。针对李登辉的“台独”分裂活动,中国政府和人民展开了声势浩大的反分裂、反“台独”斗争,沉重打击了“台独”分裂势力,促使台湾民众和国际社会认清了“台独”的危险性。2000年5月,主张“台独”的民进党在台湾上台后,顽固坚持“台独”立场,拒不接受一个中国原则,否认“九二共识”,并在2002年8月悍然抛出“一边一国论”,因此,反对和遏制“台独”成为两岸同胞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

同类推荐
  • 伦理学

    伦理学

    本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为指导,针对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广征博引,对古今中外有关伦理学的学说、流派予以梳理、述评,结合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发展及其出现的新问题,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力求反映伦理学学科研究的现状和发展水平,建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伦理学体系。
  • 尼采谈自由与偏见

    尼采谈自由与偏见

    此书为著名哲学家尼采所著,他是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我们为自己创造了一个适于生活的世界,接受了各种因与果,动与静,形式与内涵。若是没有这些可信之物,则无人能坚持活下去!不过,那些东西并未经过验证。生活不是论据;生存条件也许原本就有错误。哪里有统治.哪里就有群众;哪里有群众,哪里就需要奴性;哪里有奴性.哪里就少有独立的个人;而且,这少有的个人还具备那反对个体的群体直觉和良知呢。
  • 无为胜有为:老子究竟说什么?

    无为胜有为:老子究竟说什么?

    老子思想作为道家思想的源头,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对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也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其外儒内道、刚柔相济的观念,制约着中国文人的心理张力结构,规导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自身的完善。老子的思想不仅是中国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已经成为一种国际性的重要思想。老子的思想在当前全球的消费主义化和数字化生存浪潮中具有重要的警世意义。在生态平衡、竞争世界、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追求物欲等思潮面前,老子无疑是一座警世之钟,他告诉人们要以智慧之言看生命之道、社会之道和宇宙之道。
  • 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

    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

    本书先秦是中国思想史上群星灿烂的时期,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本性格和此后发展的基本格局,并因此成为世界性的永恒研究焦点。作者史华兹教授为欧美中国研究界的一代宗师。他既渊博、敏锐又灵动,从不随波追逐任何成见和时髦,被学界誉为柏林式的“反潮流”人物。《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是他集晚年功力之大成的著作,作者从中西比较的视角,对先秦的思想世界进行了分析性重建。作者坚信人类思想可以通过文化符号系统进行交流和沟通,并以此项研究挑战了当代文化人类学的相对注意倾向及其相关预设。
  • 宗镜录略讲(卷二)

    宗镜录略讲(卷二)

    《宗镜录》一百卷,唐末五代永明延寿禅师著,是中国佛教传世的经典名著。延寿禅师为禅宗法眼宗第三代法嗣,他有感于当时禅宗信徒因未明佛法而产生的种种流弊及争论,乃邀集天台、华严、唯识三宗知法比丘,互相问难,并以禅宗心要加以折中,著成此书。书中引用佛经及中印圣贤论著达三百本之多,可谓“和会千圣之微言,洞达百家之秘说”,这在佛学的相关论著中,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宗镜录》撰成千载以来,以其规模宏大,辞美旨深,在广受好评的同时,也被大众读者视为畏途。南怀瑾先生有鉴于此,乃就此书精要部分,深入浅出,详加剖析。本卷内容包括全书中有关禅宗以及唯识论的部分。先生在章析句解的同时,融会各种佛门要义,并结合中西方文化精髓,使当代学人得以借此进入这部博大精深的佛学著作。兹经版权方台湾老古文化事业公司授权,将老古公司二〇一三年九月初版校订出版,以供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二〇一七年七月十四日)
热门推荐
  • 我成了开山鼻祖

    我成了开山鼻祖

    【叮,检测到开山鼻祖灵位,数据初始化完毕!】【叮,开山鼻祖模拟器正式启动!】清脆的提示音,响起......姜涛环顾四周,发现自己被挂在灵位之上。一众弟子焚香叩拜......“鼻祖在上,请保佑藏剑门万世永昌!”
  • 异世毒医

    异世毒医

    在22世纪。她是优秀的毒医全能特兵。因为想解开自己身世之谜,在研究所中撕裂时空想去查看真相。意外中,争眼醒来。却不料已经穿越在古代。强势女主降临。又被误认为封府嫡三小姐。既来之则安之。利用神秘空间的力量逐渐改变修炼方法,收服幻兽看她如何颠覆这个异世天下踏上强者巅峰!…
  • 幻想的现实

    幻想的现实

    这个世界上是否存在着人类未知的东西?谁也说不清楚。是否现实就是梦,梦就是另一个现实呢?一天胡伟来到莫名其妙的怪梦里,从此他的人生就已经在慢慢转变,而且自己也竟然有了召唤紫气的能力,以后也总是被莫名其妙的梦所干扰,为寻找这未知的答案,也认识到了许多异能者,充满惊险充满传奇色彩。只是为了寻找出那一个答案......幻想的现实给你不一样的感觉,带你了解一个人的内心世界。神说:“梦就是现实,现实就是梦。”
  • 宇宙新人王

    宇宙新人王

    阵法传送,而不是穿越灵魂导入,而不是死而复生远古大陆的修行来到现代都市能否顺利进行?
  • 仙动云阑

    仙动云阑

    仙道难,多歧路。修仙之后月明初方才体会到这话的真谛,仙路之难不在乎明争暗斗,杀人夺宝;也不在乎长生之道上的踽踽独行,而在乎能否自始至终不忘初心......
  • 《魔鉴》

    《魔鉴》

    亦正亦邪,乱世之中,群雄并立,唯我独尊!
  • 六界古纪

    六界古纪

    以东方神话为主题,围绕人世间亲情、爱情、友情等珍贵情感所写的玄幻励志作品。
  • 祸世魔妃

    祸世魔妃

    她素来不是个好女孩,难得见义勇为发一次善心就被人一板砖拍死了。莫名其妙穿越了,遇到一个有点偏执爱她死去活来的王爷,一个信仰缺失精神失常的杀手,咱淡定,好不容易遇到一个看着正常的百变无赖,爱上了,人却不爱咱。杯具了,还被人反说冷情,被人说自己其实谁也不爱。到底是谁出了问题?这场穿越背后又隐藏着什么秘密?她的心底埋藏着怎样的幽魂怎样的爱恨?灵魂的偏失,紫眸的暴戾人格,为世所厌弃的绝世本领,无法救赎地陷落魔道,她该何去何从?
  • 龙魂战皇

    龙魂战皇

    人聚力为山,晋仙者不死,仙凝魂永生,封神以求不灭。凡,仙,神三界将灭,域外星火降世,落魄少年寻身世,定生死,逆乾坤。三界不稳毁灭重生,迷雾重重只求踏出一步,仙随我意神由吾封。
  • 陈赓传

    陈赓传

    陈赓(1903-1961),湖南湘乡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本书是“当代中国人物传记丛书”之一,由中共中央军委批准立项,解放军总装备部组织编写,记录了陈赓大将传奇光辉的一生,包括他的家世、读书生活、从军经历、入党、进入黄埔军校学习、参加国民革命、在上海从事情报工作、参加长征、抗击日寇、参加解放战争、抗法援越、抗美援朝、筹建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积极参与国防建设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本书采用大量第一手资料,内容丰富,史料翔实,再现了共产党员陈赓、将军陈赓、丈夫陈赓、父亲陈赓等多个鲜活生动的形象,读者可以深切感受到陈赓将军忠于党忠于人民的高尚人格魅力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