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正确认识和处理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呢?中央对此提出三条原则:一是要看到各个地区发展不平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现象;二是要高度地重视和采取有效措施正确解决地区差距问题;三是解决地区差距问题需要一个过程,应当把缩小地区差距作为一个长期坚持的方针。国家在制定“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时,把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方针,对地区经济发展政策进行了战略性调整。2000年我国把西部大开发作为重要的发展战略。“十五”计划也具体提出了许多政策和措施。2000年国家在西部地区开始十大基础工程和设施建设,如西气东送工程、西油东输工程、西电东送、青藏铁路工程等等,对西部地区的基础投入开始超过东部。
全国各地区要在国家统一规划指导下,从整体利益出发,树立全局观念,按照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分工合作、协调发展的原则,正确处理全国经济发展和地区经济发展、发展区域经济和发挥各省区市积极性、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关系,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
东部地区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多利用一些国外资金、资源和市场,进一步增强经济活力;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靠高新技术集约经营,重点发展资源消耗少、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的产业和产品;同时建立比较发达的农业,在深化改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素质和经济效益方面迈出更大的步伐,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为全国提供新的经验。中西部地区要积极地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快改革的步伐,加强水利、交通、通信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的经济技术基础,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林牧业及其加工业,开发能源和矿产资源,积极发展优势产业和产品,提高加工度,使资源优势逐步变为经济优势。
国家从“九五”开始采取了有力措施,支持中西部不发达地区,支持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和经济发展。这些措施主要包括:在中西部地区优先安排基础设施和资源开发项目;实行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积极鼓励国内外投资者到中西部地区投资;理顺资源性产品价格体系;有步骤地引导东部某些资源初级加工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进一步发展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更加重视和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从多方面努力,逐步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这些区域性协调政策实施还不长,但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加快了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
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还要求:各地区要从实际出发,发展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和重点产业,避免地区间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趋同;要加快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进一步引导形成跨地区的经济区域和重点产业带;要加快改革投资、融资体制,完善国家产业政策,切实解决“大而全”、“小而全”和不合理重复建设问题。
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关系全国发展的大局,关系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要打好基础,扎实推进,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争取十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
积极发展有特色的优势产业,推进重点地带开发。发展科技教育,培养和用好各类人才。国家要在投资项目、税收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逐步建立长期稳定的西部开发资金渠道。着力改善投资环境,引导外资和国内资本参与西部开发。西部地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在改革开放中走出一条加快发展的新路。
中部地区要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推进农业产业化,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东部地区要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发展现代农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高附加值加工制造业,进一步发展外向型经济。鼓励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在制度创新和扩大开放等方面走在前列。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支持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国家要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扶持。加强东、中、西部经济交流和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和经济带。
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按经济规律办事
1.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经济规律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现象之间共同的、普遍的和经常起作用的东西,是经济现象之间内在的本质联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邓小平一再强调,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正确认识和尊重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按照经济规律办事。邓小平指出:“经济工作要按经济规律办事,不能弄虚作假,不能空喊口号,要有一套科学的办法。”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就是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严重失误,在生产关系的调整上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在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上脱离实际,急进盲动。例如,1958年脱离实际,搞“大跃进”、人民公社,刮“共产风”,搞“一平二调”,盲目追求“一大二公”和“高指标”,严重背离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规律,结果导致资源的极大浪费;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不是集中精力搞建设,而是“阶级斗争”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信奉“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苗”的思维方式,结果是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邓小平在总结这一段历史教训时深刻地指出:“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领袖,中国革命是在他的领导下取得成功的。然而他有一个重大的缺点,就是忽视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是说他不想发展生产力,但方法不都是对头的,例如搞‘大跃进’、人民公社,就没有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办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深刻总结了建国以后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坚持从国情出发,走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尤其是在邓小平南方谈话后,我们党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目标,强调要遵循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表明,什么时候尊重客观经济规律,按照经济规律办事,什么时候经济建设就能顺利发展;什么时候违背和不按经济规律办事,什么时候经济建设就会遭受挫折。邓小平指出:“我们要按价值规律办事,按经济规律办事。
搞得好,有可能为今后五十年以至七十年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打下基础。”
2.怎样才能按照经济规律办事
怎样才能尊重客观经济规律,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呢?邓小平提出了具体的指导原则。
第一,要真正做到按经济规律办事,就必须认识客观经济规律。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搞社会主义,实现四个现代化,首先必须深刻认识中国的国情,具体来说,就是经济建设要从实际出发。中国最大的实际就是我们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超越这一发展阶段去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就违背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客观规律,其结果就必然是欲速则不达。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
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由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新事业,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所以,“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
第二,拿事实来说话。按照经济规律办事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要拿事实来说话,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不是遵循“本本主义”和“教条主义”。具体检验改革和发展的成败得失标准就是三个“有利于”。违背了这一原则,就必然违背客观规律。邓小平指出:“农村改革,开始的一两年里有些地区根本不理睬,他们不相信这条路,就是不搞。观望了一年,有的观望了两年,看到凡是执行改革政策的都好起来了,他们就跟着走了。……所以,改革的政策,人们一开始并不是都能理解的,要通过事实的证明才能被普遍接受。”第三,讲求实际,不搞形式主义。好大喜功、搞形式主义常常是我们一些领导干部显示“政绩”的方式。为此,常常违背客观经济规律、急躁冒进,喊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口号,甚至弄虚作假,虚报统计指标,给经济工作带来极大的危害。邓小平对这种违背客观规律的工作作风深恶痛绝。他批评道:“追求表面文章,不讲实际效果、实际效率、实际速度、实际质量、实际成本的形式主义必须制止。说空话、说大话、说假话的恶习必须杜绝。”邓小平强调:“我们需要的是鼓实劲,不是鼓虚劲。就是说,我们的工作要扎实,效果要实实在在。所谓鼓实劲,不鼓虚劲,拿科学的语言来说,就是按客观规律办事。”第四,运用经济的方法管理经济。随着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市场机制开始对资源配置发挥着基础性的调节作用。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要通过培育市场主体、完善市场体系、健全市场规则,使国民经济的运作更有效率。
发挥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的调节作用,并不是要否定适度的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的调控作用,而是应把“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结合起来,保持经济有序、高效地运行。需要强调的是,政府对经济的调控并不是主观随意的,而是应尊重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并通过市场机制实现宏观调控目标。邓小平指出:
“要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从商业角度考虑签订合同,有利润、能创汇的就签,否则就不签。应该排除行政干扰。”为此,邓小平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们:“我们要学会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自己不懂就要向懂行的人学习,向外国的先进管理方法学习。”为了提高宏观调控效率,就必须有一批素质高、专业好、能按经济规律办事的人。邓小平早在1979年就明确指出:“按经济规律办事,就要培养一批能按经济规律办事的人。我们需要一些专家、懂行的人,现在不懂行的人太多了,‘万金油’
干部太多了。我们的干部有一千八百万,缺少的是专业干部,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其他各种专业人员。”
3.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在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上就表现为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方式的转变。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我们已不可能再依靠资源高投入高消耗的数量扩张方式来实现“三步走”的发展目标,而应不失时机地完成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这种转变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变为在保持适度经济增长条件下,以逐步改善人民生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出发,协调需求结构与供给结构作为发展目标。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由粗放型、封闭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开放型的增长方式。经济发展重心的转换。由片面追求产值产量的增长转变为注重经济效益的增长,使效益与速度相统一。经济发展战略的转换。由以重工业为中心的超前发展战略转变为有重点的协调发展战略,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级化。经济发展步骤的转变,由急于求成、不分阶段的发展转变为选择目标明确、分阶段实施的发展,保持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避免经济波动过大过频。
邓小平就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提出了重要的指导原则。
第一,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争取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若要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没有较高的经济增长率是不行的。邓小平说:“如果经济发展老是停留在低速度,生活水平就很难提高。”但是,受人均资源占有量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水平的影响,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就成为十分关键的因素。为此,就必须正确处理增长速度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邓小平十分强调要“重视提高经济效益,不要片面追求产值、产量的增长”。“一定要控制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不要把基本建设的摊子铺大了。一定要首先抓好管理和质量,讲求经济效益和总的社会效益,这样的速度才过得硬。”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就要牢牢树立质量意识。邓小平指出:“质量第一是个重大政策。这也包括品种、规格在内。提高产品质量是最大的节约。”第二,确保战略重点,实现经济结构的合理化。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因此不能以牺牲农业来争取高速增长,而必须把经济增长速度限制在农业可以支撑的限度内,并且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保持农业的稳定增长。同时,应大力发展基础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没有战略重点的突破,就难以实现战略目标。我国过去经济结构严重失衡,关键在于农业、能源和交通、教育和科学三方面发展滞后,因此,加快发展上述三大重点产业,对于增强我国经济的发展后劲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