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878300000023

第23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3)

真正对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做出明确划分的是毛泽东。20世纪50年代后期,毛泽东曾对中国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做出过正确判断。1957年2月,他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中说:“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刚刚建立,还没有完全建成,还不完全巩固。”它还需要有一个“继续建立和巩固的过程”。

这表明毛泽东当时对中国社会主义所处阶段的分析是清醒的、冷静的。1959年,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第3版)时,毛泽东还从理论高度阐述过社会主义的阶段划分问题,他说:“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阶段可能比前一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过程做如此明确的划分,这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还是第一次,其理论意义是显而易见的。遗憾的是,对这一重要思想,毛泽东未做进一步的说明,也没有把它作为制定方针政策的依据。应该指出的是,毛泽东所说的“不发达的社会主义”,虽然比较接近“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但它们还不完全是一回事,不能将二者混为一谈。最显着的区别在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长达百年的发展过程,而所谓“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则远没这么长。虽然毛泽东没有明确讲过这一阶段需要多长时间,但从他亲自领导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进程看,毛泽东实际上并不认为这一阶段需要太长的时间。

第二节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一、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形成

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在一定历史时期指导全局工作的总路线、总方针、总政策,是决定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建国以来,我们党相继提出过四条基本路线或总路线,体现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不懈求索和曲折的历程。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迅速恢复了旧中国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我们党根据过渡时期的具体情况和基本任务,1952年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这条总路线的指引下,到1956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任务,开始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根据当时阶级关系的新变化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1958年党的八大二次会议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这条总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使国家富强起来的愿望。由于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夸大了主观意志的作用,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和“共产风”。毛泽东在1962年党的八届十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在这个历史阶段中,始终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存在着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这使“左”倾错误进一步发展。在“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期间,这个论断被1969年党的九大正式确定为党的基本路线,简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重新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同时,我们党强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了新时期的总任务,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之后,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个方面互相配合、互相促进。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实践,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制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1987年党的十三大,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实践,制定并科学地阐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条基本路线简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第一,明确规定了经济建设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切工作的中心,其他各项工作都要围绕这个中心进行,为经济建设服务。第二,明确规定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四项基本原则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政治保证。第三,明确规定了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通过改革开放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改革开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动力源泉。第四,明确规定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发扬光荣传统,贯彻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方针。第五,明确规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即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第六,明确规定了实现这一目标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靠全国各族人民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六个方面的内容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但就其核心内容和基本要求来说,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其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主体,它统领制约着其他两个基本点。改革开放是经济建设的动力,四项基本原则是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政治保证,改革开放又赋予四项基本原则以新的时代内容。总之,“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相辅相成,相互贯通,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全过程。“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是空洞的政治口号,而是具有丰富的现实内容,并随着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健康发展,不断赋予它新的内容。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

党的十四大和十五大继续强调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十三大确立的基本路线,十五大还根据基本路线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基本纲领。

十四大以来特别是十五大以后,学术界十分注重对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研究。

关于党的基本路线的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制定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依据

大多数学者认为,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基本的国情是制定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现实依据。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是我们党总结长期历史经验而得出的基本结论。要实现这个结合,一是要科学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二是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实际即国情。当代中国最大的实际和最基本的国情就是:中国不仅现在而且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都将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建设中国的社会主义,是我们党经过艰难曲折的探索才得出的基本历史经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一系列失误的根本原因,就是对国情认识不足,制定和执行了一些超越初级阶段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比如,在发展生产力方面,违背经济规律,提出高指标,急于求成;在生产关系方面,追求“一大二公”,盲目求纯;在社会发展阶段方面,则急于过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过程中,逐渐认清了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从而为制定党的基本路线提供了理论认识依据。

有的学者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制定基本路线的基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内在地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党的基本路线不是主观设定的,而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客观要求,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矛盾运动规律的反映。只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没有解决,初级阶段就不会结束,党的基本路线就不能动摇。

2.对党的基本路线含义的理解

一种观点认为,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自力更生的建设方针”、“社会主义建设的三大目标”。这四点构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的整体内容,缺一不可。其中,第一点和第二点是重要的,在全面宣传和贯彻的基础上,强调突出这两点是应该的、合理的,但是,决不能因此而省略第三点和第四点,否则,对邓小平理论的理解就会发生大的偏差,在实践中就会犯错误。

如有些人在实行改革开放中,丢掉了自力更生的方针,忘记了艰苦奋斗的作风,甚至否认自力更生方针,把立足点转到完全依靠外援、外资上。又如有的人将中心任务夸大为唯一任务,顾此失彼,忽视两个文明的同步发展。这些错误的出现与没有正确理解、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基本路线有着直接的关系。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一个整体,不能把它们割裂,这是理论界大多数人都认可的。但也有一些学者在研究和谈论基本路线时,更多地强调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和改革开放这个基本点,而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个基本点却往往重视不够。

大多数学者认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两个基本点,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其中,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是我国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心任务,是社会主义社会客观发展规律的要求。因此,要坚持一个中心,不能搞两个中心。但这一中心的实现又不是孤立的,它需要有基本的前提和条件。

这个前提和条件就是邓小平所说的:第一,必须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第二,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治国之本,是党的基本路线的基本点之一。无论是在进行中国革命的时候,还是在进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时候,四项基本原则对于中国人民而言都是须臾不可离弃的。当然,随着革命和建设实践的变化,我们党对四项基本原则的总体认识及对各项原则的认识也在不断变化。改革开放是党的基本路线的另一个基本点,它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为基本路线增加的新内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发展生产力,是坚持两个基本点的目的和归宿;也只有坚持两个基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发展生产力才有可靠的保证和条件。而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也是相互贯通、相互依存的。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我们既不能离开四项基本原则讲改革开放,也不能离开改革开放讲四项基本原则。

一方面,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就保证了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不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就搞不下去;另一方面,坚持改革开放又赋予了四项基本原则以新的时代内容,不坚持改革开放,四项基本原则也坚持不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就要坚持两个基本点,不能只讲一个基本点或者突出一个基本点而忽视、淡化另一个基本点;否则,我们就不可能做到全面、准确、积极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

还有的学者指出,那种认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主要功能是反右,坚持改革开放的主要功能是防‘左’”,从而认为在某些时候、某些方针政策可以偏重于一个基本点,而另一些时候、另一些方针政策可以偏重于另一个基本点的观点,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把握两个基本点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和直接同一关系。我们讲“在实际工作中同时兼顾两个基本点”,就是指在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时,不论何种场合,不论任何一项方针、政策、措施,都必须对于两个基本点予以始终一贯的重视,而不能此轻彼重或时轻时重。

同类推荐
  • 写给年轻人的中国智慧(全四册)

    写给年轻人的中国智慧(全四册)

    《精进:极简论语》:本书共分九大章,以“读《论语》,我们读什么”开篇,从人生规划、识人待人、学习之道、工作管理、社交表达、家庭关系六大方面切入,收于人生十戒,以“读《论语》,我们学到了什么”结尾,以全新的脉络串联起240条《论语》精华文字,每一页每一条都是硬核干货。《原则:极简孟子》:本书共分十大章,以“什么样的人生值得过?”开篇,从做人原则、学习方法、理性奋斗、得意戒骄、失意坚守、管理格局、社交态度、家庭责任八大方面切入,以“实现弘扬义理的高尚人生”结尾,以全新的脉络串联起210条《孟子》精华文字,每一页每一条都是硬核干货。《得到:极简老子》:本书共分七大章,以“学习老子的超常智慧”开篇,从认识世界、认识自己、管理自己、管理工作、管理人际关系五大方面切入,以“道:世界和我之间的路”结尾,以全新的脉络串联起200条《老子》精华文字,每一页每一条都是硬核干货。《个性:极简庄子》:本书共分七大章,以“人生需要学点哲学”开篇,从世界的哲学、人生的哲学、真我、自乐、自我保护五大方面切入,以“齐生死,任逍遥”结尾,以全新的脉络串联起235条《庄子》精华文字,每一页每一条都是硬核干货。
  • 每天一句尼采的咒语

    每天一句尼采的咒语

    本书精选尼采经典话语,这些“咒语”体现了尼采的深邃思想或精彩见解,反映了尼采的风格和个性,从各方面探讨了世界、人生与心灵的诸多问题。翻开《每天1句尼采的咒语》,每一句尼采“咒语”都能让你有所顿悟。
  • 跟弘一法师学做人

    跟弘一法师学做人

    弘一法师李叔同,一生经历颇丰,从翩翩公子,到老师,再到道人,最后皈依佛门,可以说是中国绚丽至极归于平淡的典型人物传奇。弘一法师讲佛学结合实际,让佛家的思想变得生动形象、简单易懂。他讲佛学,不仅是叫我们如何学佛、做佛,也教我们如何做人。愿更多的人们,从书中进一步认识法师,于惕历自省之余获得一份清明。
  • 借力而行,化零为整的整合时代

    借力而行,化零为整的整合时代

    对于整合而言,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更好的时代。改变思维,你只需要多行动一步,从整合中去找寻你所需要的一切,成功自然就会到来!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哲学的根本之处,在于它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独特方式,马可是主义哲学扬弃了对于经验概念的这两种抽象规定,把它改造为能动性与受动性相统一的实践概念,并与它作为寄出去解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使唯物主义获得了现代的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的物质实践活动原则,就是一种唯物主义的现实的能动性原则。
热门推荐
  • 我喜欢过你只是过去

    我喜欢过你只是过去

    我喜欢过你,但那只能是过去了。现在还喜欢吗,可能吧,没有感觉了
  • 谁是你最终的救赎

    谁是你最终的救赎

    当你在人生最失落、最绝望的时候,你会想到谁?谁是你最终的救赎?当你每经历一件刻骨铭心的爱又或者是平平淡淡无限治愈你的小故事......当你转身回望的时候,救赎你的人出现了吗?
  • 世雄传

    世雄传

    一世英名,从重生开始,天赋异禀,步步踏上登天之路,五灵之体,五灵仙诀,助他提升实力,魔尊降世,人界浩劫中,他以一己之力率领修真者奋力抗衡。以破天武力扭转乾坤,以大悲之心拯救苍生,成就英豪,逆天成神!
  • 修真帮派

    修真帮派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小刀手中握,凡事不求人。八百亲子弟,三千忠烈魂。谈笑扫六合,自在定乾坤。宇内花丛过,处处不留痕。欲求无上道,斩元返自身。书友群:193130836,欢迎来讨论。
  • 神兽四族

    神兽四族

    上古时期,诞生了五大神兽,他们创建了神兽帝国,可由于上古的一场大战,它们消失殆尽,他们传人会怎样发展呢
  • 重生我要做首富

    重生我要做首富

    首富有三好,钱多活好烦恼少。重生2008,沈言决定了:就做个首富!
  • 完美的校园爱情

    完美的校园爱情

    男女主均来自江南小镇,但两人互不相识,女主在军训时就对男主有了好感,因为不在一个专业,之后偶尔遇见,也只是陌生人。因为一次考试让男主注意到了女主,之后两人在学习上的一些交集,让男主对女主渐渐有了好感,但女主的心思全在学习上,在进行着各种考试。但男主却一直默默暗恋着,一次次想要表白,一次次错过。直到有人向女主表白,男主才彻底做了决定改专业+表白。最后两人最终一起完成学业,学有所成,还得到双方父母的积极支持,拥有了幸福的家庭。开局虽然不是完美的恋爱,结局却无比幸福。
  • 独步之挚爱一生

    独步之挚爱一生

    她只是一名平凡的女子,没有利落的身手也没有傲世的才华,一场意外让她穿越来到了一个穷得只剩下几十两银子的匪窝,为了生存为了能够回家她只能带着这群手无缚鸡之力的劫匪去抢劫商队,只是不曾想劫持了他的货更是虏走了他的心,他和她只是开始却预料不到未来,请手捧着清茶和独步慢慢的走进她的故事。
  • 近30年中国短篇小说精粹

    近30年中国短篇小说精粹

    这本书它虽只收了十几部短篇小说,但因为篇幅原因,选得相当精严。我不敢说只有它们才是近三十年的最佳中篇——它们之外,还有不少让人难以割舍的东西,但它们至少称得起是近三十年最为脍炙人口,影响遐迩的名作。一册在手,必有人行山阴道上,目不暇给之乐。中篇小说这种文体,介乎长篇与短篇之间,容量不能算小。五四文学革命有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肇始,但仍不能与短篇的非凡活跃相比。我们不能不承认,在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史上,中篇小说沉静久矣,到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至今的三十年,是中国文学的中篇小说的鼎盛期,喷涌期,高产期,其文体优势,发挥得淋淳尽致。个中原因,实在值得文学史家深入研究。
  • 逍遥自在者

    逍遥自在者

    浆糊说书人,帅而努力,坚强幽默,还有对他热爱的事业永不放弃。只可惜他有女朋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