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867000000036

第36章 2017年前后:朝鲜半岛剧变?(2)

“我常看你的节目,但我的中文说得不好。”李玉珍开始谦虚。

多年来,在我和嘉宾之间,形成了一种有趣的状态:有的嘉宾追着我,希望能上节目,我开始躲他们,因为我清楚他们的意图;而有的嘉宾,却是我追着他们,因为我需要他们身上的那种独特的东西。

李玉珍身上有一种政治的气场,我相信我的第六感觉。

当然,打消嘉宾的顾虑,多年来我有一套独特的办法。李玉珍很快被我说服了。

“我去朝鲜回来后再上你的节目,效果会更好,那样会有新东西。”她说。

“那当然更好。除了观感,你最好能去接触一些政府官员。”我开始提要求。

“我可以见到一些层次高的官员,但你要把想问的问题给我。”李玉珍的回答很专业,这开始让我吃惊了。

“这没问题,”我好奇起来,“你能见到什么层级的官员?”

她开始含混,王顾左右而言他。

我转而和她聊朝鲜的其他情况,开始发现她的异于常人之处。

她对数据的记忆力之强,对朝鲜官方立场字句的解读,尤其是对官方立场和现实情况之间的“度”的把握,让我再次吃惊。

她对朝核问题的细节也了解很多,甚至对核弹头和一些武器的性能也有不少了解,这让我更吃惊了。

她对朝韩军事前沿地带的了解也很多,很深,远远超出了我的知识结构范围。

来往于中、朝、韩三国之间的船运业务,似乎并不需要这些知识。她的这些秉性,都是一个新闻工作者,甚至是一个情报人员的基本素质。

我开始不再心无城府。

但我决定依然“心无城府”,因为我的舞台只有一个,那就是我的节目。不管三教九流,来的都是客,都一样接受我的质询式的提问。

朝鲜女人背后的纪要部门

三天后,我整理了一份长长的问题清单,电邮给了李玉珍。

收到我的电邮后的第二天,李玉珍出发前往平壤。

这是她无数次前往平壤中的一次,但对我和我的节目来说,这却是第一次透过一个有点特殊背景的人,与朝鲜官方发生间接的关系,虽然我并不知道她的背后到底是个什么部门。

这种关系到底能走到什么程度,我也不知道。但我希望,有一些独家的内幕能通过这个渠道传过来。

两周后,我收到她的电话:“我回来了,什么时候和你见面?”

我们很快约定在中环见面,我在一个会所请她吃饭。

这顿饭吃了整整三个小时,各种问题一一拿出来讨论,包括哪些能说,哪些不能说,哪些能说到什么程度。她居然从朝鲜带来了一些可以带出境的文件,全部是朝文,红头文件,而且还在笔记本里记下了不少朝鲜官方针对朝核问题的内部口径。

我相信,这都是一些可以公开的文件,不然她也不可能带出境,而我也不需要不公开的文件。

“这是朝鲜哪个部门的人给你的?”我问。

“他们那些部门的人给的。”她的中文听上去很费劲,她后来就是用这样的中文出席我的节目的。

“哪些部门?”我穷追不舍。

“负责联络海外的部门,”她说得还是不清不楚,“他们很重视你这个台,你组织的与美国对话的节目,他们都看了。”

她的中文还是有些问题,把“你这个节目”说成了“你这个台”。但她的基本意思,我都听明白了。

我没有说话,大脑迅速开动……

“他们对你这个台很感兴趣,希望能通过你这个台,向外界发布朝鲜的一些真实看法。”

显然,这是一个有着一些特殊使命的部门。

“我们需要这样的信息,”我思考结束,开始说话,“只要这些信息能代表朝鲜的真实想法和情况,我们都欢迎。”

我又补充了几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封锁朝鲜,造成朝鲜对外释放信息很困难。中国与朝鲜有鲜血凝成的友谊,我们的节目不具备官方色彩,因此正好可以成为朝鲜对外释放信息的平台,也愿意成为朝鲜走向世界的桥梁之一。”

说完这话,我忽然觉得有点不认识我自己:我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有政治水平,说话像外交部发言人?不过,后面的几句话倒也确实是我的内心想法。

后来,我们又通了很多次长长的电话。我算了一下,一次半个多小时的节目,我和她的事先沟通时间,居然长达十个多小时……

节目很快就在《震海听风录》里播出,一连两集,用了一个引人注目的主题“告诉一个你不知道的朝鲜”。

我还为李玉珍“特制”了一个听上去很奇怪,但又带点神秘色彩的头衔:与朝韩高层关系密切的商人。

果然,这样的包装发挥了作用。这两集节目播出后,受到了各方密切关注。很多人开始打听:这个李玉珍到底是什么人?“与朝韩高层关系密切的商人”,世界上哪有这样的头衔?这分明就是告诉人们,这个女人有背景!

这正是我需要的效果。

当然,各方密切关注的不光是李玉珍的头衔,更是她透露的内容。

一连两集的节目,李玉珍娓娓而谈,谈朝鲜内部对美国政策的看法,也谈朝鲜发展经济的计划,连中朝开发区的朝方计划都谈到了,甚至还谈到一旦与美国谈判不成,朝鲜的内部底线。

在谈到朝鲜内部想法和底线的时候,李玉珍经常巧妙地用“我到朝鲜与那里的民众交谈”“朝鲜的民众认为”“朝鲜民众的看法”等措辞。

坐在主播台上与她对话的我暗自发笑:一个普通的朝鲜民众哪能有这么深奥的战略思维?如果有一个“朝鲜民众”真有这样的看法,那么这个“朝鲜民众”的名字就叫金正日。

但必须承认,从新闻的角度看,李玉珍透露的这些信息含金量极高。它们不像一般的新闻那样只是报道一些皮毛,而是针针见血,句句都是干货。刹那间,我甚至觉得这些干货用来作为新闻简直有点浪费了,那应该都是可以被某些部门作为情报来使用的。

但我是个电视评论员和谈话节目主持人,情报对我没有任何用处。再机密的东西到了我的节目里,一样都作为新闻被报道出去。

不过,新闻与情报之间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这倒也是事实。一个好的新闻工作者如果能将情报搞到手,并作为新闻报道出去,那就是顶级的新闻;而一个蹩脚的情报人员也许只能将新闻拼凑整理,再加上耸人听闻的标题,那就是最次的情报。

但在新闻自由的国家,崇尚自由的新闻工作者一般都不屑与情报机构合作,因为他们自认为有更加崇高和光明的使命。据说,美国中央情报局要说服一个美国的新闻工作者与之合作,其困难程度不亚于登天。

这当然都是题外话了。

这一次与李玉珍的节目合作,让我对她有了更多的疑问和兴趣,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女人?我当时看中她,只是相信我的新闻第六感觉。但没有想到的是,这个第六感觉,居然能够带来这么多的潜在效应!

当时的我,当然还不知道这些潜在效应将是什么。我甚至不知道,李玉珍背后的那个部门到底是什么。我更不知道,这些潜在效应还会惹出些麻烦。

节目播出后,李玉珍很快又返回朝鲜了。

一周后,她回来了,电话里都能感受到她的满面春风:“他们对节目很满意,也让我特别感谢你。”

我一时不知如何作答。

“他们把节目一字一句翻译成朝文,然后向上报告。上面的评价很好,也想与你长期合作。”

我的大脑在迅速开动……

“只要是一般公开媒体看不到的独家消息,我都欢迎。但消息必须保证绝对真实。”我说。

“当然绝对真实,那都是纪要部门。”

“那到底是个什么部门?”我又追问。

“有些情报背景的部门。”她倒也爽快,没有任何掩饰。

我心里一惊:天哪,她终于说出了实情!

虽然之前有所猜想,但她这样亲口说出来,我的心还是往下一沉。不与任何情报部门打交道,这是我加入新闻行业第一天至今的专业原则。

我没有说话,但心里在迅速进行着研判。

据说,美国中央情报局有一个部门,专门监看全球几个重要电视台,凤凰卫视是其中的一个。而在凤凰卫视节目里,又有几个是其重点监看的节目。

“我想向你申明一点:我是个新闻工作者,我这里没有情报可提供。如果他们有东西给我们节目,我们只有一个渠道,那就是播出去。”我说话的样子,好像是在谈判。

其实,常识告诉我,情报机构的使命是搜集,而不是发放。对外发放信息的,绝不可能是专业的情报部门。

但对一个封闭的国家来说,其对外交往的渠道可能会很多,也很杂。20世纪中叶,中共在香港和东南亚的各种活动,利用许多爱国人士与海外的沟通、统战,你能分清哪些是情报,哪些是统战,哪些是宣传吗?

这么一想,我立时坦然起来。

我很快又作了补充,但语气却充满友善:“朝鲜与外界的沟通和对话需要有一个平台,我们愿意为朝鲜人民提供这样一个平台。你可以和他们谈一下,就由你来扮演这个角色,固定出席我们的节目,由他们给你提供资料。形式可有两种,一种是你单独出席节目,透露朝鲜的一些内部考虑和真实想法;另一种是在条件成熟时,由你直接在节目里与美方人士展开对话。”

平壤的消息越来越内幕

这以后,李玉珍又几次返回朝鲜。几乎每一次她回朝鲜之前,我都会给她一份问题清单,上面写满我关心的各种时政问题,当然绝大部分都和朝鲜半岛局势有关。有些问题即便现在看起来,也相当敏感:

-朝鲜对下一阶段六方会谈的底线是什么?

-若美国不接受朝鲜提出的条件,朝鲜可能做出什么样的反应?

-朝鲜对外宣布愿意炸毁核设施,究竟是宣传攻势,还是实有此计划?可能什么时候实施?

-朝鲜对中国在六方会谈中的作用到底如何评价?

-朝鲜下一步对中美日韩等国,各有哪些具体的要求?

有趣的是,每一次李玉珍从朝鲜回来,对这些问题的答案,都能满载而归。开始时的每一次,我们都要坐下来,一个一个问题地进行讨论。

现在回想起来,我那时候只有一个专栏节目——《震海听风录》,因此还可以事事亲力亲为。现在节目一多,即便想这样做,也恐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但回想起来,能如此投入地操作一档节目,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充实和幸福。

每一次从朝鲜回来,李玉珍的笔记本上都记得密密麻麻,大多数是朝文,也有少量的中文。

“他们对你的问题很重视,先把你的问题翻译成朝文送上去,几天后再专门找一个人,和我在一起坐下来一天,一个一个地回答你的问题。”李玉珍的话里充满满足感。

让我觉得奇怪的是,我的那些问题不乏刁钻,有些还很有内幕性,但绝大多数居然都能得到回答,很少被躲闪。

这哪是那个让人感觉封闭的朝鲜?

奇怪之余,我也感到一丝的刺激。

但此刻,我需要的是这些答案的真实性。我已将我的个人品牌押了上去,这不是闹着玩的。

“你在我节目中说的内容,最后如果不能被验证,那你的牌子就砸了。”我对李玉珍这样说,但其实说的也是我自己。

我和李玉珍似乎结成了“命运共同体”,摇摇晃晃地走在一条危险的道路上。

但后来的事实证明,李玉珍手里拿着的,确实是真材实料,甚至是“猛料”。

2008年下半年,朝鲜“口对口,行动对行动”的弃核进程进入第二阶段,亦即对朝鲜拥有的核设施进行“去功能化”。

所谓“去功能化”,顾名思义就是将核设施的实际功能拆除,使其变成一堆没有用处的东西。朝鲜若愿意迈出这一步,那将意味着它愿意做出实质性的行动来放弃核计划。

当然,任何一个明眼人都知道,要朝鲜放弃核计划是一件几乎不可能的事情,因为核武器是其“护国之本”。在没有得到实质性的保障之前,朝鲜绝不可能真正放弃核武器。

但问题是,2007—2008年的某一个阶段,从六方会谈的现场确实又是“捷报频传”。到了那年的下半年,朝鲜弃核进程忽然进入了第二阶段,亦即“去功能化”阶段。

一时间,六方会谈似乎成功在望,国际舆论一片欢呼。

2007年12月,李玉珍又一次从朝鲜回来,出现在我的节目里。这一次,我们给她配了一段个人情况的解说:

李玉珍,在朝鲜出生、成长,并接受教育。旅居海外30余年,以中间商身份达成朝韩之间物资交流和进出口贸易,是海外为数不多的与朝韩高层同时保持良好关系的人士之一。今年3月、7月和8月,李玉珍经朝鲜方面批准,数次独家做客《震海听风录》节目,透露朝鲜国内最新形势,以及朝鲜官方对地区和国际形势的一些最新考虑,引起了有关国家政府和国际舆论的广泛关注。

这一次在节目中,李玉珍还是那么的自信。她斩钉截铁地告诉大家,不要高兴得太早。

“美国如果不取消针对朝鲜的敌国贸易法,并把朝鲜从支持恐怖分子国家的名单中剔除,朝鲜就不可能放弃核武器。”她的话里都是干货,而且语气不容置疑。

“那是否意味着朝鲜弃核进程可能逆转?”我问。

“那当然。什么是弃核进程?根本就没有开始。”她的语气几乎藐视一切。这是一个与主流声音完全相反的说法。

节目录制完,我心里还是有点忐忑。我对她说:“你的这个说法,与当前的六方会谈的大氛围很不吻合啊,你有绝对把握吗?”

“放心吧,我的消息绝对可靠。”她的语气依然不容置疑,“六方会谈,那都是朝鲜外务省搞的东西,是做给国际社会看的。”

我的心里又一惊:她到底是哪个部门的?

随后的2008年整一年,六方会谈可谓高歌猛进,捷报频传。朝鲜弃核进程进入第二阶段,美朝双方人员在北京、柏林、日内瓦等地频频见面,甚至美朝关系正常化也在国际媒体的热议之中。

2008年6月27日下午,在各国记者的现场见证下,朝鲜宁边核设施的冷却塔,在强力的炸药摧毁下轰然倒塌。

同类推荐
  • 美国与第一次柏林危机

    美国与第一次柏林危机

    第一次柏林危机是冷战时期美苏两国以军事力量为依托展开的首次面对面的较量。本书以第一柏林危机的发生、发展为主线,围绕杜鲁门政府的危机决策展开研究,主要论述危机的缘起和肇始、危机全面爆发和美国的初期反应、美国应对危机政策的形成、政策的实践与危机的化解。最后通过对危机事件和美国对策的再认识,反思美国在战后诸危机中形成的危机决策机制的特点以及决策机制演化趋势。
  • 党建工作实务丛书:党建工作综合知识

    党建工作实务丛书:党建工作综合知识

    党建工作实务丛书:党建工作综合知识党建工作实务丛书:党建工党建工作实务丛书:党建工作综合知识
  • 创先争优好组织

    创先争优好组织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甘肃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紧紧围绕中心工作争先进、创优秀,努力提升为民服务水平,深入推进各类难题破解,有效推动了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涌现出一批好典型,创造了一些好经验好做法。中共甘肃省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编写的《创先争优好组织》系统总结和展示了甘肃省创先争优活动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 非公企业党建新起点

    非公企业党建新起点

    《非公企业党建新起点》是对“全国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的会议精神与成果的反映和总结,内含中央文件、领导讲话、专题辅导、典型案例、工作交流、企业实践等部分。《非公企业党建新起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图文并茂、活泼生动,融指导性、实用性、可读性于一体,既可作为各级党组织研究指导非公企业党建的工具书,又可作为非公企业党务工作者和党员的学习培训教材,还可作为党建理论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践、方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践、方法

    60年的实践使我们深深体会到: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深化以教学为中心的各项改革,建立健全党校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是办好党校的强大动力。我们要处理好解放思想与遵守政治纪律、改革创新与继承党校优良传统、改革创新与调动教职员工积极性创造性的关系,形成有利于改革创新的环境氛围,以此为动力不断开创新的工作局面。
热门推荐
  • 来自星星的它:颜值星人不狗带

    来自星星的它:颜值星人不狗带

    金小敏捡到了一只叫六六的流浪狗。它自称来自外星,曾经是银河系里的一颗星球。“你是一颗星球,你会不会什么特异功能?穿墙?隐身?变钱?抢银行。”金小敏兴奋幻想自己可以靠它化身超人,用特异功能走向人身巅峰!“哗”!一盆冷水泼下,它是一颗什么都不会的星球。它唯一的能力,就是可以短暂的变成一名绝世美男。金:“哪有一颗星球吃人类食物,食量还那么大,看到狗粮和火腿肠就会发疯的?”金:“唯一有用的地方就是可以变美男,结果时间那么短。还自带一堆BUG。还是一个话唠式的逼逼叨美男。”
  • 镇明奇侠录

    镇明奇侠录

    在那个时代,一个称为镇明奇侠的少年因闯荡江湖,而结识了不少的朋友侠客,并且经历成长的故事,为他年成为厨侠而打下了基础。
  • 燃烬余笙

    燃烬余笙

    顾笙其人,生的一副好皮相,一笑更是梨窝浅浅,醉人的紧,只是美人看着娇软温顺,却内里有毒,表里不一。所以姜燃见到她时,就觉得这姑娘完全就是按照他的喜好长的模样。姜燃觉得喜欢就得追,更何况这还是他十八年头里第一次动心。所以这一动心,就是一辈子,哪怕发现自家女朋友不是他想象的温顺,他也认了。片段:姜燃:“笙笙,跟我回家,好吗?”顾笙:“姜先生,不如直接民政局见。”姜燃:“求之不得。”这世间万千种人,他只愿许一人以偏爱,以尽此生之慷慨。前期校园过渡,后现代篇。伪柔弱真武力女主VS真莫欺少年穷男主PS:宠文,双洁,中后期双强。
  • 天堂内外

    天堂内外

    本小说着力描绘女主人公四阿婆从一位青楼女子成长为一位坚强女性的传奇经历。面对解放军的枪声缔造出的新时代,她是一位充满激情、引领新生活的好女子;面对食堂统一发饭吃的饥饿年代,她是一位以身保住全家性命的好母亲……《贫富天平》作者邓宏顺又一力作。
  • 你与时光终不遇

    你与时光终不遇

    三年前遗落的一张情书,成了他此生最后悔的一件事……后来,我们回忆起自己的青春年华。我想问,后来我们在一起了吗?总是在黑夜里流下泪水,总是因为一个人牵肠挂肚。我喜欢你,很久很久,从开始等到现在,从曾经爱到未来。【内容虚构,请匆模仿】
  • 马甲太多扒不完

    马甲太多扒不完

    百里奚,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一个人物神秘傲娇,一手傀儡术出神入化令所有人为之臣服百里奚"我只不过是个普通人"众人望着被打的修为倒退的某宗长老"我信你个鬼"(有cp)
  • 不死剑帝

    不死剑帝

    星云大陆,万国林立,强者为尊。藏剑山庄外门弟子江云,因偶得一具不灭金身,从此逆天崛起,一路高歌猛进,成就万古至尊。纵横宇内,焚灭八荒,江帝归来,千秋万载!
  • 末世后的日子

    末世后的日子

    新世界因我的到来而精彩,我可敬的敌人们,你们只是一群崽渣只配围着我转。
  • 尘埃落定你在何处

    尘埃落定你在何处

    她是背负灭族之恨的一都之主,她蛰伏数年,只为报仇…他是背负着一个国家的兴亡的贤王,他娶她原只是为了她的势力,但他意外发现她竟是小时候救他的那人…一切都将变的不一样,暗潮汹涌
  • 剑心未泯1

    剑心未泯1

    你们,可曾听闻少年一怒!我奉剑为己,跨行剑路天涯,仗剑审判七原罪,剑灭邪魔,斩妖除怪,万界称我为——“剑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