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848600000012

第12章 影视配音与导演艺术(3)

二、动作的贴合

比口型的贴合更进一步的要求是配音时要注意语言与画面人物说话时常伴有的形体动作的配合。如人物为加强语势而加的手势,说话时伴随的格斗、奔跑、起坐、躺卧、搬物等形体动作。这些动作导致语音的变化都应在配音中加以体现。称职的配音演员在完成上述情境中的任务时,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模仿画面人物的相关动作,以期达到语言形象的真实感,即语言和视觉形象的贴合。有时为了适应手势,还不得不改变剧本中念白的强音位置。在为《超级女特工》配音时,其中一个场面,画面人物的嘴被纳粹分子用东西堵上了,说话的声音不清楚。在为该镜头配音时,配音演员就在嘴边夹一支铅笔或塞一根手指来传达人物此时的说话效果,也是为着满足动作贴合的要求。还有当画面人物在奔跑、说话时,为着满足动作贴合的要求,也是为着满足说话气息的贴合要求,配音演员就一边原地跑步,一边说话来传达人物的说话效果。例如,在为电影《寻找狗托邦》配音时的很多奔跑镜头,演员都是一边在原地跑步,一边在配音,以达到和画面的动作从声音到气息的完全贴合。如果这些方面没有注意的话,译配片就显得非常的不自然。

三、表意重点的贴合

如果说口型与动作的贴合还仅仅停留在技术要求层面的话,那么真实地传达出原片人物话语意义的要求则是更高层次的要求。任何话语都是有感而发、有为而言的。准确地配音讲究所谓“点送”,是指要传达出原片人物此时此景的语言目的。一般来说,翻译首先在翻译台本时,把这些语句的重音用黑体字标识出来,作为导演和配音演员配音时的提示。因为语意逻辑重音错位的配音往往使人不知所云,观众不知道人物要表达什么意思,不明白说话的目的是什么。配音表意重点的失准,必然使画面人物语言动作模糊费解。正面的例子可以举邱岳峰饰配罗切斯特失明后独坐花园里发现简·爱重返身边的一场戏,对白很简单:“是你?……是你。”两句话先后出自罗切斯特之口,前句强调“你”字,传达出罗对简·爱返回的意外和疑惑;后句强调“是”字,传达出罗切斯特摸到简·爱的手确认她返回后的欣喜和激动。这种表意重点上的变化是与画面人物语言动作的变化完全吻合。

此外有必要指出有些配音表意重点失准的错误源于对外国民族语言及文化的了解浅薄。如将英语姓名中的名而非姓冠于称谓之前,应当说“邦德先生”,却说成“詹姆斯先生”,这属于对西方文化的一知半解所造成的失误。

另外,还要注意语言的民族风格,在配音时,语言不能太本土化。在译配片中听到一连串出自高鼻子老外之口的中国成语、歇后语以及方言俚语,会令中国观众捧腹大笑,觉得太滑稽荒唐。尤其是汉语中独有的或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表达方式,例如一些外国片中一个男人在表示惊讶时说:“我的亲娘啊!”或者“我的老天爷啊”之类的话语时,一下子就破坏了受众沉浸于外国影片中的观赏情境,感到受了愚弄。

四、情绪的贴合

这点比较容易理解,重要的是把握分寸。值得探讨的是配音演员的情感投入与舞台剧、影视演员的情感投入的区别。后者在表演时受限制的程度相对于前者要少,发挥的自由度要大,因此情感投入的程度要深。配音演员既有口型的限制,又有原片人物表演的制约,不可能如同舞台剧、影视演员般,较为充分地体验并宣泄情感,甚至达到不能自已的程度,从而创造出意想不到的出色效果。例如在为《根》中某黑奴配一段痛苦万分的激情戏时,配音演员曾因过分投入而哽咽难语,反而影响了创作;某女演员在为《血的锁链》中山口百惠饰演的女主角配一段哭戏时,手中尚捏着削了一半的水果,戏却不受影响。正反二例说明配音创作在表现情感时成败与否并不在于自身情感的投入程度,而在于与视觉形象情感变化的贴合程度。相反,配音演员的情感应保持在半“出”半“入”之间,且保持“出”、“入”自如,始终以冷静的理性监测并把握着激动情绪的变化,控制着其与画面形象的同步消长。所以,往往有时在排戏和初对时演员会觉得剧情唤起了自己真诚的激动,在实配时由于口型的制约反而冷静下来了。

五、身份的贴合

原片人物的教养、职业、地位、文化程度等综合社会因素构成其特定身份,要求在语言形象中得以体现。所谓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翻译要做到语言使用上要与人物身份、教育程度、性格、社会地位等相符合。另外配音演员也要用不同的语气来处理不同社会地位、身份、性格的人物。正如不能用乡下人的语气去配贵妇、国王一样,不分人物都用温文尔雅的语调来处理社会地位低下的人,也是不合适的。语气上一定要做到语言形象与视觉形象的贴合。这方面首先要求翻译和导演应把握文本中配音对白语言风格与原片人物身份的吻合;其次也要求配音演员的创作中的相应处理。例如,在美国电影《纽约时刻》中,奥尔森姐妹饰演的双胞胎性格迥异。姐姐是优等生,性格循规蹈矩,说话办事有教养,是乖乖女形象;而妹妹却是整天逃课的朋克族,学习不好,整天嘻嘻哈哈。因此,她在一次为逃课找理由时说:“The pet is dead.”翻译时就根据她的性格特点译成“宠物挂了”。才符合她的性格说话口吻。还有,为《泰坦尼克号》中杰克配音的姜广涛,无论是年龄、俊朗的外形还是声音,都和剧中人物形象非常贴合。语气中把那个年轻、英俊、什么都不在乎,同时又有为了爱甘愿牺牲自己的年轻人的性格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译制片《海底总动员》的配音过程中,导演张云明选择配音演员时,就按照原片中的角色来选择合适的配音演员。原片中的孩子,就让年龄小的孩子演员来配;原片中爸爸的角色就让已经做爸爸的张国立来配。这部译制片因为配音演员的年龄和性格都贴合原片,取得了很好的配音效果。当年在《根》的译配中,面对一群惯配俊男靓女、嗓音华丽的演员,导演竟为如何处理原片中那些肮脏愚昧的黑奴们的声音而犯愁。最终导演起用了一批声音纯朴的业余演员。因此,纯正标准的发音和语调反映出人的文化水准,配音演员凭借此语言优势,再加上良好的艺术功底,能成功地译配出身份很高贵的人。反之,如果用王子般华美的嗓音去为下层苦力配音那就是没有做到身份的贴合。

六、语调的贴合

人物的语调是人物说话时根据不同语境和不同心态表现的音高、音强、音色等方面的特点和变化,从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语言风格。语调是人物内在性格在语言上的体现。行话说的“定调子”,就是在配音前先要通过分析人物,找到最适当的语调作为该人物语言的说话基调,当然首先要根据画面人物形象来寻找。面对一个油腔滑调、说话手舞足蹈、挤眉弄眼的荧幕形象和一个正襟危坐、举止严谨的荧幕形象,配音演员对二者的语调处理当然是截然不同的。美国电影《纽约时刻》中,给姐姐——那个循规蹈矩,说话办事一本正经的乖乖女配音时,就是用很乖巧的语调来配音;而妹妹——那个整天逃课的朋克族,整天嘻嘻哈哈,配音演员则是用一种油里油气的语调来配音。找到特定人物的特定语调,配音基本就成功了一半。在定调时,演员甚至不得不改变自身说话发音的位置去适应人物。张欢在《姿三四郎》中同时为骄纵任性的高子和温顺怯懦的早乙美两个女主角配音。对前者她采用较高较前的发音位置,将语调处理成节奏较快、起伏较大的风格,体现其高傲刻薄的性格;对后者多用偏低的胸音以及较虚的气音,节奏偏缓、起伏较小,以体现其善良柔弱的性格。同一名演员在为不同的角色配音时,应根据不同角色的特点,用不同的语调说话。例如在为《浮华世家》中世故而阴险的扎克配音时,要有意识地采用稍带鼻音的沙哑的发声法,语调也注意富于抑扬起伏,吐字经常带拖腔,与原片形象达到了吻合。在为亨特警官配音时,给人物的语言基调是:“懒洋洋、漫不经心中蕴伏着警觉与干练,以从容不迫的外表反衬内在的自信,揶揄挖苦中透露出善意。”所以基本以较明亮的中高声区靠前发音,获得结实清晰的音色,节奏中速为主,但随时可能爆发为富于弹性的快速,张弛转换迅速,形成内紧外松的态势,犹如一张半拉的弓。

这里值得讨论的是原片演员的语调对配音语调的影响问题。应该说,有参考比照作用,但大可不必拘泥于彼,更不应去模仿。这是因为,第一,语种不同,语调自然会不同;第二,个人嗓音条件不相同;第三,经过翻译之后,汉语配音语句中的意群关系已与原文相去甚远,不可能照搬原文的语调。

所以,语调的贴合不是指与原片中演员的语调贴合,而是指与视觉形象耦合。这里就涉及一个普遍存在的配音误区,即汉语配音中的洋腔洋调、拿腔拿调之泛滥,其主要原因就在于脱离了视觉形象这一本原,错误地去模仿外语原声的语调的缘故。

七、性格的贴合

准确而传神地表达出原片人物在特定社会关系中形成的鲜明性格特征,是译配艺术的最高境界。上海电影译制厂译配的《虎口脱险》这部影片,其艺术成就突出体现在创造出了一组性格化的声音群像,各具特色,生动传神。我国译配界公认的配音大师邱岳峰生前曾创造了许多令人过耳不忘的声音形象,无论是乖戾孤僻的罗切斯特、阴险奸诈的店主(《悲惨世界》),还是骄横疯狂的希特勒(《大独裁者》)、调皮顽劣的美猴王(《大闹天宫》),无一不与原片中人们可见的人物形象水乳交融。很多经典的译制片片段,以前常常被录成录音带,像《叶塞尼娅》、《巴黎圣母院》等,大家不用看电影,只听录音,一个个人物鲜明的形象就会浮现在人们的脑海。

这里要指出的一个配音误区是配音演员用类型化取代性格化。有些配音演员由于自身条件的某种鲜明特点,特别适合配某种性格类型的角色,而且曾在此类角色的创造中获得过公认的成功。而导演为了整部片子不同音色的搭配以及出于对该演员把握某类角色能力的信任,往往重复地选派其担任类似角色的配音工作。更加上观众出于对心目中熟悉的配音演员风格的偏爱,也会助长演员对自己类型化风格的执著。结果就出现了在不同作品的不同角色(尽管有时较为相近)的语言风格雷同。译配成品成了不断重复展示某一演员个性化声音的化装舞会。类型是可以不断重复的,而人物的性格却应该是独一无二的,这条艺术基本原理在译配领域里应该被配音演员深刻地意识到。

在译制片的制作过程中,配音是最为关键的一环。因为,不管是翻译、导演还是录音师,可以说所有人工作的目的,都是为了最后配音出来的效果。因此,配音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译制片的艺术感染力。其实,即使是很多国产片,也有一部分会采取后期配音的方式制作,而正是这些出色的配音弥补了影视片前期画面制作、演员表演方面的不足。上述无不展现着配音的艺术魅力。

配音应依循原片,尽量贴近原声,将原片的声音特征原封不动地再现于观众面前。然而要完全地贴近原影片来还原声音,有时候是无法做到的。

细心的观众会有疑问,怎么原片中演员的声音往往和配音片中配音演员的声音不一样。并且通常配音片中演员的声音要比原片中演员的声音好听。

这是因为东西方人在生理条件、身体素质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声音音质就是其中之一,西方人声带较厚、较宽,声音普遍深厚、低沉。而东方人声带较窄、较薄,声音高而细。原版影片演员的声音通常含糊,略带沙哑。而配音之后声音圆润、洪亮、字正腔圆,音色与音质都近乎完美。

首先,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东西方审美意识和传统的不同。西方影视艺术一方面直接继承了西方传统美学的核心模仿论,以及古典戏剧的叙事技巧;另一方面又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与中国传统艺术观念完全不同的技术美学观。中国自古以来讲究艺术的“中和”之美,如:“中国的戏曲等传统艺术中的女主角,无论是青衣、花旦,发音都要字正腔圆,嗓音都要明亮动听,带有‘中和’式的唯美倾向。”

其次,我国从事配音工作的演员大部分都经过专业训练,许多人具备深厚的舞台语言功底。长期的艺术实践使他们形成了自己固定的风格和模式,他们从事配音时,首先意识到的是在进行“艺术创作”,因而配音时总带有难以抹去的舞台味。

同类推荐
  • 大匠天工:中华能工巧匠(农家书屋)

    大匠天工:中华能工巧匠(农家书屋)

    提起中国的能工巧匠,人们自然会想到有一系列工具发明并被土木工匠奉为“祖师爷”的鲁班。的确,鲁班是中国能工巧匠的光辉代表,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名有姓的能工巧匠。但是,中华文明几千年,仅靠一两个工匠是绝对支撑不起来的,里面还包含着大批匠人的工艺继承和创新贡献。由于历代封建王朝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大多轻视甚至鄙视劳动和劳动人民,就连“圣人”孔夫子他老人家都鄙视前来请教种粮种菜经验的学生樊须,甚至生气地说“真是个小人”,也难怪有那么多的封建官僚士大夫们视民间工艺和技术创新为雕虫小技、“奇技淫巧”。封建时代的正史资料对承继传统和开拓创新做出过重要贡献的能工巧匠几乎都保持沉默,所以,很多“手艺高人”只是历史上默默无闻的小人物,而且关于他们的故事也只在某个区域的民间流传,即使是见诸专门收集民间奇闻异事的野史资料,那也多半是道听途说,难以令人信服。当然,封建时代也并不缺乏位居高官的士大夫能工巧匠,甚至有人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投入到设计创新活动中去,并且以多方面的优异成绩丰富了传统文化宝库,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 聊斋志异与川剧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与川剧聊斋志异

    本书引入《聊斋志异》与川剧的特殊关系,介绍了川剧聊斋戏的概况;叙述了不同时期川剧聊斋戏的发展过程及特征;探讨了川剧聊斋戏在转换形式、思想内涵、舞台艺术等方面的问题;论述了不同历史时期川剧聊斋戏作家作品的艺术特色等内容。
  • 南红玛瑙投资购买指南

    南红玛瑙投资购买指南

    《南红玛瑙投资购买指南》是韩龙先生继《南红玛瑙收藏与鉴赏》之后推出的最新作品。新书以基础知识为依托,针对购买者、收藏者关注的市场热点进行解读,提出了中肯的见解和指导,并对专业术语做了详尽的定义、解析。全书更加偏重于实用性和指导性,力求能够让更多人在阅读这本书之后,懂得如何分辨南红玛瑙的优劣,懂得如何鉴别南红玛瑙的真伪,懂得如何购买或是收藏南红玛瑙的原石、成品,以便于更好地享受南红玛瑙带给我们的乐趣。
  • 建筑知识

    建筑知识

    《建筑知识》是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推荐教材之一。内容按照《高等职业学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的指导思想和该方案对本课程的基本教学要求进行编写,重点突出职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提高。本教材主要作为高职二年制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岗位培训教材或土建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 动画电影叙述艺术

    动画电影叙述艺术

    从动画电影艺术的内部角度纵观其故事的构成问题,分析传统的几大叙事元素,即人物、情节、时间、空间和修辞等,以求对动画电影故事产生和创作的范式进行系统的梳理分析。在解析带有人类集体无意识和具有普遍经验意义故事模式的同时,寻求其中的差异性与独特性,力求呈现一个相对全面的、客观的动画电影叙述研究。
热门推荐
  • 传道荒古

    传道荒古

    天地初开,万物初生,上有先天神魔俯瞰众生视众生为蝼蚁,下有荒古巨兽盘踞山林间驰骋大地。天地之大却没有我人族容身之地,神灵蔑视,妖魔欺之……(这是一个人族苦苦求生的故事……)
  • 唐先生超甜的

    唐先生超甜的

    一场震撼人心的婚礼,让唐家少爷跟郝家千金的联姻成为了宣城的大新闻,谁不知道唐家少爷不务正业,吃喝嫖赌一样不落。郝家千金,打架,混夜店。新婚之夜被爆出两夫妻各自出现在夜店以后,唐家少爷开启了宠妻模式。两天一小虐,三天一大虐,宣城的人纷纷表示,这狗粮他们吃够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道神天魔录

    道神天魔录

    怪异少年天生就有记忆,带着似乎永世无望的仇恨,并能看见旁人看不见的事物。本以为将一世成为仆从,谁知上天给了他一个踏上复仇路的机会。
  • 异界茶道系统

    异界茶道系统

    新书:《我的最强宝箱系统》在异界的一处荒漠,有着这么一处神奇之地。当别的书者还在绞尽脑汁写着文章,这里的书者却下笔如有神,写起了小说。当别的舞者还在苦练舞术,这里的舞者却跳起了一种从所未有的舞蹈,广场舞。当别的画者还在画山水画时,这里画者开始画起了漫画。修炼之路很无聊?不存在的,各种类型电影电视剧随之而出,这里的职业者,开始迷恋起了追星。异界强者为尊,修炼必须冷血无情?古熙笑着说道:“不存在的,毕竟世界那么大,除了修炼,我们还可以吃吃小酒,看看电影,听听音乐。”
  • 美人无泪

    美人无泪

    苏静,一个娴静而又美好的名字,一个勇敢而又倔强的女子。在一个大雪纷飞安静的夜里,随着一声婴儿啼哭划破长空,苏家小姐来到了这个世界上。苏家老爷老来得女,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为了庆祝苏静的诞生,苏家连连摆了三日三夜的酒席迎贺来宾。
  • 诛邪天

    诛邪天

    一个人,一世能有多少朋友?数世恩,几代怨,到底是谁决定谁的宿命?预言与奋斗的险恶交锋,爱与恨的痛快交织,痛与怜的伤心纠葛,天堂与地狱的艰难决择……是放弃?是等待?是随波逐流?是挣扎?是反抗?还是做点什么?兄弟?父子?情人?仇人?比亚、艾米、夏蒂果果、蒂凡妮……他们将要演绎怎么的传奇人生?
  • 江湖少帅

    江湖少帅

    一入江湖深似海,身披血衣无退路。东方狂龙闯九州,一身傲骨战群雄。一人征战万人随,一统九州杨威名。兄弟数人站两旁,身后万千如虎狼。白天厨房做厨师,凌晨黑夜他称王。
  • 绝世小仙医

    绝世小仙医

    穷小子李路遥获得檀珠空间认主,继承仙医玄术和医道传承,开始了自己与众不同的辉煌人生。一副银针在手,悬壶济世,一把铜钱剑在手,渡鬼捉邪,将已经没落的中医发扬光大。闲来无事,还可以踩一踩装逼富二代,小日子怎一个美字了得。
  • 风静云止

    风静云止

    “答应我,别逃跑了好不好?”他握着她的双手,那颓然的样子简直想让她抽他一巴掌。“你已经关了我一个月了。况且……”话还没说完手上就多了个手铐,“你干什么?!”“为了让你不跑我也只能这样了。呐,另一半,在我手上。”他把另一端套在自己的手上,像个孩子一样笑了。笑罢,还对她微微一偏头:“我今天有听你话哦……我只喝了十多瓶而已……”她吓了一大跳:“十多瓶……”猛然发现这与自己无关,换了张脸,“哦。”看到她这个态度,他的笑脸没了,靠在她的怀里:“我会听你的话的……不要……再……跑了……”望着他渐渐睡去的那张俊脸,她掏出手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