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846800000008

第8章

人间的办法归纳起来无非两条。一条是教育。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统治阶级引诱知识分子的方法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你只要读好四书五经,将来把知识和本领“货于帝王家”,就能离苦得乐,永世富贵了。但就怕你若真正刻苦读书和认真追求真理,到时学识渊博透彻人生,就很有可能对空与苦的理解变得更加深刻。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或者鲁钝、或者疏懒、或者吃不得那种费灯熬油十年寒窗的苦中苦,怎能得到做人上人的幸福?就算做了人上人,其中藏着多少陷阱和危机,会有多少辛劳和烦恼,还剩多少真正的欢乐呢?第二条是法律之剑。社会的安宁需要人们遵纪守法、老实做人,你只能在规定范围内,靠劳动致富、靠经商发财,你若贪赃枉法,抢劫盗窃,危害社会,滋扰民众,法律将叫你吃苦头。

可是法律只能警戒善良的百姓,对那些居心叵测、肝肠俱坏的恶人,怕也起不了什么作用。巴尔扎克曾说过:“如果没有上帝的话,法律将是恶徒为非作歹的最好屏障”——话虽偏激,包含着很深的道理。

最好的办法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让心里不存任何杂念邪念,让灵魂彻底干净纯洁(灵魂深处闹革命,是“文革”

年代的口号,但让灵魂纯净的愿望本身却是好的)。

释迦牟尼告诉我们,走八正道,能令众生苦集永尽,达于涅盘寂静的圣境界。故八正道亦称八圣道:一是正见,即正当的见解,不为俗见惑见所惑。二是正思维。一般人的思维,多由妄念而起,苦修道既见四谛理,即以无漏智慧发动思维,而使真智增长,断除迷惑,而证真性。三是正语。以正当的言语而修口业,不说谎,不吹牛,不诋毁诽谤,不胡说八道,不拨弄是非,不花言巧语,则口业自净。四是正业。不染三毒,清清白白,正正直直做人。身不造杀盗淫,口不说欺妄言,意不起贪痴,谓之正业。

五是正命。即以正当职业谋生,离五邪——诈现异相,自说功德,占相吉凶,高声显威,说得供养。六是正精进。

朝着修善修佛的最高目标努力前进,不从事徒苦身心的苦行,或世俗迷信,及外道不究竟之法。七是正念。念从心起,心不离正道,唯念真如实相,或功德相好,谓之正念。八是正定。远离不定、邪定及有漏禅,以真智入于无漏清净的禅定,谓之正定。

释迦牟尼成道以后,还说了世间及出世间种种不同的法门,归纳起来为五乘佛法,即人乘、天乘、声闻乘、辟支佛乘、菩萨乘。这五乘的修持和所证的果位是:

人乘:乘五戒以生人中。

天乘:乘十善以升天道。

声闻乘:乘四谛而证声闻四果。

辟支佛乘:乘十二因缘而证辟支佛果。

菩萨乘:乘六度而证佛果。

人、天二乘为世间法,声闻乘、辟支佛乘、菩萨乘三乘是出世间法。我们这里讲讲人乘和天乘也就可以了。人乘的五戒(杀生戒、偷盗戒、邪淫戒、妄语戒、饮酒戒)与天乘的十善(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言、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不贪、不、不痴)大同小异,互相交织。

全面理解和贯彻十善五戒,对我们凡人来说也算是很高的境界了。

怎样的人才算完美?契诃夫认为:他的容貌,他的衣服,他的灵魂和他的思想,全是美的,才能算作完美。那么一个人若能做到五戒十善,他不就透体通明、灵魂纯净了吗?

他不就升华到光明清净的境界了吗?他不就是一个完人了吗?

成为完人并不比成佛容易。

二十一

成神成佛,算出世的英雄,与尘世没有多少直接的利害关系。所以无论佛家的宗旨多么美好,目标多么崇高,总也难激起关心尘世利益的多数众生的热情。

政治家、军事家等,是入世的英雄,只要他们振臂一呼,便好汉云集;冲天一怒,可地动山摇。他们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人们的祸福,所以他们的名字最易如雷贯耳,他们的事迹最易家喻户晓。

其实,历史上的许多大政治家、大英雄,在人格、学问上,远远比不上释迦牟尼,在道德品质上更不可与释迦牟尼同日而语。

如秦始皇,无疑是一代豪杰,千古帝王,他统一了中国,统一了度量衡,建立了完善的封建统治体制,修建了万里长城,其功不可谓不大,可这位帝王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如刘邦,他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打败了项羽建立刘家王朝后,我们不能不认为他是一个雄才大略的政治家。

仅从他回乡所吟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诗句,就可以看出他博大的胸怀,宏伟的气魄,高瞻远瞩的眼光,高屋建瓴的思考。可就这么一个开国元首,竟然没有什么文化且早先也曾游手好闲,直到成了统帅也难改痞子气。

曹操这个人物比刘邦还典型。他在军事上、政治上和文学上的成就,不用说刘邦,秦皇汉武也比不上。毛泽东曾在《浪淘沙·北戴河》中赞赏他,还写过一幅《三国演义》中曹操说的那句名言的书法:“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可见不是兴之所至偶然为之。曹操确实是纵横捭阖、才华拔萃的大政治家,包藏宇宙、吞吐山河的大英雄,南征北战、越战越强的军事家,他的胜利和成功不是偶然的。

可若说他的为人,他的道德品质,仅从他的一句名言“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使天下人负我”就可见一斑,说他奸雄是最合适不过了。

由此也可见,尘世众生,管不了大人物道德品质方面的“小节”,相当一部分人还特别宽容,只要你有本事,不管采取什么手段,能使天下太平,人民安宁,大家就肯定你,赞颂你。苍天也似乎从大处着眼,不管你奸雄枭雄,只要对众生有益,也给予你最大的福报。

世间的法则也只能如此。大人物若都像战国时代的宋襄公那样,尽管个人的道德品质无懈可击,人格也很高尚,在任何地方办任何事都遵照儒家仁义、礼让的做人原则,不善于审时度势,不懂得权谋,不会起用贤能,却自以为是,刚愎自用——如此愚蠢,怎能给属下和人民带来福祉?正反两方面的事例足以证明,看大人物的道德品质,无疑应更多地从给国家、人民带来的祸福上去看。他的“小节”只要不给他的决策,不对他造福国家、服务人民的宗旨带来干扰和危害,就不应过于挑剔。

大人物要更多地注意和重视人民的意愿(得民心者得天下),注意和顺应历史的潮流(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秦始皇、刘邦、曹操等成功帝王,是因为处在上升时期,且重视了人民的意愿,顺应了历史的潮流,用好了自己的计谋,终究成了大业;项羽的失败,固然与他的才华计谋、胸怀度量不及刘邦有关(不是他自己说的“天亡我也”),但更重要的原因是他进关以后政策失误,失去民心。崇祯皇帝的灭亡则证明历史潮流不可阻挡。按说,崇祯与明朝的许多皇帝相比,可算是一个好皇帝,宵衣旰食,日夜操劳,励精图治,兢兢业业,为自家皇朝也够尽心尽力了。论学识能力、道德品质,虽说他比不上大才大贤大德之人,在帝王中也算得中等水平吧?可他“生在末世运偏糟”,明朝罪孽深重,气数已尽,纵是大政治家、大英雄在世,也难挽必倒的狂澜。

这也正合佛家的因果之说:有什么样的业因,便有什么样的业果,谁也无法改变这因果规律。

若想改变业果,必须改变业因。

二十二

要想改变业因,必须做到十善。

再不要重复败坏社会风气、败坏人心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所谓格言。

再不要吟诵“熙熙攘攘,皆为利来,皆为利往”的所谓诗章。

管它是哪位名人说的,“人生的目的,首先是寻欢作乐”这句话十分荒谬。

管它是哪个伟人的论断,尽管“恶是历史前进的动力”,我们不该推崇邪恶的行为和卑劣的手段。

一个人奸诈阴毒,作孽太多,甚或伤天害理,为什么不会如佛教所说,沦落于畜生、饿鬼、地狱三恶道呢?我们不是常听有人骂那些贪赃枉法的官员比鬼还坏,骂那些为非作歹的恶人是畜生吗?

我坚定地认为,一个能算作“人”的人,就该向善,就该上进,就该努力一辈子做好事而不做坏事,就该时时事事处处以十善的标准对照和要求自己,一旦犯了错误,一是要感到羞耻,二是认真改正。“放下屠刀”尚能立地成佛,改掉错误不会影响自己的高大和完美。

作为一个领导人,更应该高标准、严要求,除努力做到十善之外,还须谋国家的繁荣富强,人民的富裕幸福。

要完全做到十善,对我们这些有男女饮食之欲,宫殿苑囿之好,喜利趋权之念,恩怨报复之心的凡人来说,确实是很高的标准,没有很大的决心和很强的毅力,是很难做到的。

一、关于不杀佛家的不杀,不单是指人,还包括不伤害牲畜虫蚁的生命,甚至连贩卖猎具渔网亦为间接的助杀。但就是这样的大慈大悲,对暴力入侵的敌人,对谋财害命的恶徒,佛门也主张还击,认为执干戈以卫社稷,阻止恶徒害善良,是慈悲勇猛的表现。《大法鼓经》载:“譬如波斯匿王,与敌国战,时彼诸战士,食丈夫禄不勇猛者,不名丈夫。”可见保卫国家、保卫大众和自己的生命不遭侵害,奋起还击是允许的。

我们说的不杀,比佛门的规定得宽松一些。我们得遵循尘世的道义,国家的法律。但也不能嗜杀,不能以一己私欲,逞一时之愤而伤害生命,不能因战争或阶级斗争而枉杀无辜。像李逵那样,每逢战事,赤膊上阵,冲锋向前,这是好的;但他往往杀人杀得性起,便不管青红皂白,连周围的老百姓也“排头砍去”,这就罪恶深重了。对待思想恶劣或有轻微罪过的人,要严格教育,严厉警戒,但不能“引蛇出洞”,逗之诱之使其“犯罪”,然后擒之杀之。

不能像关云长那样,过五关时,人家执行上级命令,不放其出关是对的,你想出关,走就是了,不该连杀六将。后来,关羽被陆逊要了脑袋,阴魂不散,一路高喊“还我头来,还我头来”,观世音菩萨说:“谁还颜良、文丑之头?

谁还那五关六将之头?”

就是制止侵略,也应像杜甫说的那样,“苟能止侵略,岂在多杀伤”!我们都知道,“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首诗,是赞美汉朝将军李广的。李广戍边守土几十年,出生入死建奇功,可谓声名赫赫,功勋卓着,可至死也没有封侯。问其原因,司马迁认为是坑杀降卒,损了阴德所致。如真是这样的业报,李广也该谢天谢地了。

对待犯罪,尤其是祸国殃民谋财害命的犯罪,理应依法惩治。但不能轻罪重治,更不能枉法冤治。

就是对待证据确凿的罪犯,也该像欧阳修在《泷岗阡表》一文中所说的那样,慎之又慎:“你父亲做官吏,常常夜里点烛看公文,屡次丢开公文叹气。

我问他为什么,他说,这是死罪的案件呢,我想法子救他,不能够呢!我说,命可救吗?他说,就算真的救不了他的命,那死者和我也都没有遗憾了。想那些常常设法救人的好人,一不当心,还有错死的呢,何况世上求死的人多着呢”——如此慎重厚道,理应给予福报。

对待轻罪之人,应该指出出路、督促其改邪归正,不能施加太重的压力逼其自杀。我原先所在的单位,在“四清”和“文革”中,曾有几人自杀,或是说了错话被反复批斗,或是所谓“走白专道路”被大字报点名,不堪重压而自杀。此类现象,足以使所有善良正直的人们心理发怵,头皮发麻:宝贵的生命就如此轻易地毁灭吗?

最使我难忘的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一位青年工人的自杀。他因将单位里的一台小马达(当时价值一百多元)偷了送给乡亲,被单位专政。这位青年工人出身不好,且在文化大革命“向纵深发展”的时刻偷盗单位的马达,无疑是阶级斗争的新动向。专政小组白天批斗他,晚上让他交代新问题。几天后的一个深夜,这位青工乘看管他的两个民兵睡熟之机,溜出去跳了黄河。半年以后单位的主要领导调到另外一个单位;一年以后,当我重新遇见他时,不到五十岁的他已由一头黑发变成了一头白发。是因为那位青工的自杀使他过于痛苦吗?

我了解这位领导,他是个外严内慈的好人。那位青工的死,不能怨他,当时的气候如此,谁当领导也只能如此。

不能饶恕的是那类借运动整人害人、致人于死地的奸恶之徒。

死的已经死了,让我们记住这类惨痛的教训;活着的应该面向未来,共同努力,让社会风气和生活环境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经历过劫难,思考过生死,于是我理解了一些国家宣布免除死刑的意图。至少这是一种文明、大度、自信、宽厚的表现。同时,我也理解了世界各地动物保护协会的人们的博大胸怀和慈悲心肠。我认识到,一个不关心甚至漠视别人生命的人,一个任意猎杀动物的人,不可能真正地关心和重视人权,更不可能全心全意地为人民大众服务。

二、关于不盗有一般觉悟的人,都可做到不撬门扭锁去盗窃,不混在人群中掏腰包——这样直接、有形的窃取抢劫,连一些小人都不为;但间接的、无形的盗,却是一些貌似正人君子者也很难说没有的罪行。

我们不必说勒索诈欺、巧取豪夺的盗了,因为这种人毕竟只是极少数;更不必说浑水摸鱼、中饱私囊的贪官了,因为这类人早已为人们所不齿。这里要说的是更隐蔽、更容易被忽视的盗。如以权谋私、假公济私、收取贿赂,是不是盗?不予而取或以不正当的手段获取财物,是不是盗?多吃多占多捞好处,是不是盗?

一九七八年春天,我曾随某厂一位副厂长去某农场了解情况。吃饭当然是吃“小灶”。那时候社会风气还好,还没有吃喝风一说,就算是招待领导的”小灶”,也只是两荤两素外加一碗鸡蛋汤(中午、晚上皆如此),而且每天要交一斤粮票外加四角钱的菜金。对我来说,花四角钱吃那么好的饭菜,总觉得已经是占了公家和职工的便宜,心里颇有点过意不去。可那位平时说得很漂亮的副厂长在交钱粮时,竟然郑重地说:“我的饭量不大,一天交七两粮票三角五分钱吧!”我听了这话,心里像吃了一只苍蝇,副厂长的形象也一下子在我眼里变得丑陋了——一个副地级干部,怎么能这样算账?我真想当面顶他一句:“你吃得比我还多!

如按你吃下的实际价值计算,一天少说也有四元钱,收你四角,觉得吃亏了吗?”可食堂管理员却点着头微笑着说:

“收七两也多,收你半斤粮票、三角钱合适些。”

我今天写下这一事实时,仍不断地自问:是不是自己太小肚鸡肠了?我虽算不上大度,但也绝不屑于计较这类小事。实在是这位副厂长工资较高,有出差补贴,多吃多占了却不愿出四角钱的反差,给人的印象太深了。

有人认为是因为中国太贫穷。一些真正贫穷的人不是也有光明磊落,一尘不染的吗?何况这位副厂长实在可以算得上当时的富人了。

我这样说,并不是认为他太自私、太猥琐。

据观察,他除了文化程度不高、思想水平较差外,也应该说是一个好人,可怜的好人。

如果将副厂长这类占小便宜的事也算作没有不盗之善的话,那起于八十年代初的吃喝风(再也不交钱和粮票了),是不是有硕鼠之嫌?发展到今天,某些握有权力,私心太重的人已经是“烟酒基本靠送、工资基本不动”了(不知是否还有其他黑色收入),更有甚者到处接受“礼品”、索要贿赂——这类人,并不比古时候在江河深处、在偏僻老林执刀剪径的江洋大盗好多少。

同类推荐
  • 净空法师讲《金刚经》

    净空法师讲《金刚经》

    净空法师是现代净宗大德,七年来,亦恒以《金刚经》为功课,持诵不辍,得大受用,并现身说法,愿意对同修“以七年持《金刚经》的经验保证!”。这里,特别摘录净空法师《金刚经》讲记中的部分精髓内容,供同修持诵《金刚经》参考。诵《金刚经》,既得智慧,又修功德,实是两全其美的方法!日诵《金刚经》三部,现世眷属平安,自己衣食无忧……好处多多!
  • 听佛学大师讲24堂人生智慧课

    听佛学大师讲24堂人生智慧课

    本书旨在解除每一个人内心挣扎的苦痛,还年轻人以阳光健康的心态,赠老年人以历经沧桑的从容,让整日奔波的人有一个心灵的港湾,让无所事事的人有一座心灵的庙堂。教导世人如何看待现实生活中的诸般不如意,待人接物又应该秉持什么样的心态。总之,本书旨在以“通俗佛经”之相,助世人修出佛心禅性。
  •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寺庙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寺庙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中国民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它是一种创造于民间又传承于民间的世代相习的思想和行为的传承性事像。它以有规律的活动约束人们的行为和意识,这种约束力来自习惯势力、传袭力量和心理信仰。这是一个神秘的、个别的、直接的、功利的、保守的、多样的、复合的、无权威的、无系统的、迷乱的世界:治学者从中窃见智慧的闪光;执政者从中总结驭政的权谋;生意人从中获取滚滚财源;迷信者从中祈求缚身的绳索。
  • 六祖讲金刚经

    六祖讲金刚经

    六祖讲<金刚经>》原名《金刚经口诀》、《六祖口诀》等,共两卷。为适应当代人的阅读品味,改名为《六祖讲<金刚经>》。《六祖讲<金刚经>》所录文本,以日本《卍续藏经》本(第二十四册)为底本,参照《禅宗全书》第二十三册所收《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五家解》(日本花园大学藏本)校勘。在此基础上,增加“六祖略传”与“现代注释”两部分白话。《六祖讲金刚经》一书,力求通俗易懂,并加入大量《坛经》的禅故事,使其成为目前最权威的解读《金刚经》读本。
  • 智慧之舟——金刚经参同契

    智慧之舟——金刚经参同契

    如同在深夜的每个时刻,心灵不可思议地洞开,月光如水一般漫进生命最黑暗的地方,于是整个生命通体透亮。生命最痛苦的时候,也就是心灵最黑暗的时候。当光明如血一般灿开的瞬间,会有怎样的惊喜与悚慄,滚过雷鸣般的静默!
热门推荐
  • 妃谋天下:浴火归来

    妃谋天下:浴火归来

    前世苏子衿眼睁睁看着她抱走自己刚出生的孩子,被灌汤药活活的疼死。再活一世,杀母弑弟夺子之仇不共戴天,苏子衿双手踏火而归,誓让她们血债血偿。唯独放她放心不下的,是那一袭紫衣,和满是疼爱宠溺的双眸。前世我欠你一条命,今生只有以身相许。--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到初二

    重生到初二

    23岁的沐轻月意外突然发现自己回到了初二,重生了,最大的愿望是保护自己的家人,某月发誓,不能让上辈子的悲剧重演,感情嘛,随缘吧。不过,眼前这个帅哥是谁,为什么要缠着我。某帅哥一脸哀怨:“媳妇,跟我回家吧。”“媳妇,碰见桃花,该掐断就掐断。”“媳妇,你要对我负责。”“媳妇,我什么时候能转正呀?”
  • 家父狄仁杰

    家父狄仁杰

    神都洛阳城中,狄仁杰绯闻频频,武三思载歌载舞,武则天破口大骂。明堂顶上,狄光昭大喊我爹乃是狄仁杰!政事堂里,狄光昭骂骂咧咧:“你们这帮糟老头子,坏滴很!”顶着时尚界宠儿、文坛新秀双料皇冠,狄光昭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最后让皇帝成为了背锅侠……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镜头背后的故事

    镜头背后的故事

    一群有着电视梦想的年轻人,放弃了同龄人眼热的体制内工作,集体脱离出来,做起了一档名为《发现》的平民真人秀节目,旨在讲述豫城吃喝玩乐的那些故事。可他们的每一期节目都做得异常艰难,居心叵测的嘉宾,道貌岸然的成功人士,同行的排挤,广告商的要挟,让这群年轻人的发现之旅充满了刺激……
  • 至少还有你

    至少还有你

    有一种感情叫一见钟情,有一种感动叫天长地久。林佳媛只是一个普通的女生,偶尔花痴、偶尔犯傻,当小傻妞遇上传奇巨星,一见钟情、暗生情愫中,又会有怎样火花四射的故事?父亲去世,旧爱与闺蜜的背叛都将她推人了无底深渊,是谁在黑暗中一步步引领她度过难关,重展笑颜?原来不管你喜欢的是平凡的职员还是耀眼的明星,最幸福的,也就是能每天早上跟喜欢的人—起吃早餐而已。
  • 医界俗人

    医界俗人

    姜帆堪比孙猴子,被困于山洞中连个母蚊子都看不到!好不容易见到个美女,还差点被人欺负,这他绝不能忍啊!本命蛊祭出,砍得他们生活不能自理。得药皇传承,用神奇针法,一双圣手,帮美女,惹佳人,他不屑做医界至尊,只想做快活的一介俗人……
  • 情倾天下

    情倾天下

    有人说,人一生中,最美的是记忆,当你老了,没事可做,也做不了什么的时候,能陪伴你的就只有记忆,你可以在记忆中重温你的荣华,在记忆中思念你已经看不了的人,与你思念的人重逢。
  • 魔法大陆之大魔法师

    魔法大陆之大魔法师

    励志到处冒险的阴阳,在和伙伴进入魔法学院学习的时候,听闻村子村民们遭受了屠杀,为了找出屠村的凶手,阴阳努力提高修为,打算用实力进入,魔法大陆上的最高权利机构魔法公会的,大陆历史塔。在提升修为的时候,阴阳的伙伴四散离去,父母的曾经,爷爷奶奶的过去,大陆上那不为人知的历史,都一一的出现在了阴阳的经历中,经历重重磨难的阴阳,是否能坚持自己曾经最初的梦想、、、、、、
  • 陆氏夫妇探案集

    陆氏夫妇探案集

    女主是一个老女人。。。且懒且馋,脾气差、性刻薄,腹黑、毒舌、傲娇、抖骚,爱装女王。但,老女人身边总跟着一个回眸一笑倾人城的青葱少年。而且,他们都姓陆。。。这大概、也许、可能是11?当迷案如蜘蛛结网般错综复杂,看老女人如何携手漂亮少年化身福尔摩斯!PS:献给我最爱的名侦探柯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