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63400000004

第4章 华佗论病理神方(3)

三焦者,人之三元之气也,号曰中清之腑,总领五脏六腑,荣卫经络,内外左右上下之气也。三焦通则内外左右上下皆通,其于用身灌体,和内调外,荣左养右,导上宣下,莫大于此也。又名玉海,水道上则曰三管,中则曰霍乱,下则曰走哺,名虽三而归一,有其名而无其形也。亦号曰孤独之腑,而卫出于上,荣出于下。上者络脉之系,中者经脉之系,下者人气之系也。亦又属膀胱之宗,始主通阴阳,调虚实呼吸,有病则苦腹胀气满,小腹坚,溺不得便而窘迫也。溢则作水,留则为胀,手少阳是其经也。又上焦实热,则额汗出,能食而气不利,舌干口焦,咽闭之类,腹胀胁肋痛。寒则不入食,吐酸水,胸背引痛,噎干,津不纳也。实则食已虚,虚则还出,膨胀而不纳。虚则不能制下,遗便溺头面肿也。中焦实热则上下不通,腹胀喘欬,下气不上,上气不下,关格而不通也。寒则不痢不止,食欲不消。中满虚则肠鸣膨胀也。下焦实热,则小便不通,大便难,若重痛也。虚寒则大小便泄下不止。三焦之气,和则内外和,逆则内外逆,故以三焦为人之三元气,不亦宜乎。

○三二论痹

痹者,风寒暑湿之气,中于脏腑之谓也。入腑则病浅易治,入脏则病深难治。有风、寒、湿、热、气及筋、骨、血、肉、气之别。大凡风寒暑湿之邪,入于心者,名曰血痹;入脾者名肉痹;入肝者名筋痹;入肺者名气痹;入胃者名骨痹;感病则一,其治乃异。痹者闭也,五脏六腑,感于邪气,乱于真气,闭而不仁也。又痹病或痛痒,或淋或急,或缓而不能收持,或拳而不能舒张,或行立艰难,或言语蹇涩,或半身不遂,或四肢拳缩,或口眼偏邪,或手足欹侧,或行步而不言语,或不能行步,或左偏枯,或右壅滞,或上不通于下,或下不通于上,或左右手疼痛,或即疾而即死,或感邪而未亡,或喘满而不寐,或昏昧而不醒。种种诸证,出于痹也。

○三三论气痹

气痹者,愁思喜怒过则气结于上。久而不消则伤肺,伤肺则生气渐衰,而邪气愈胜。留于上则胸腹痹而不能食,注于下则脚肿重而不能行,攻于左则左不遂,冲于右则右不仁,贯于舌则不能言,遗于肠则不能溺,壅而不散则痛,流而不聚则麻,真经既损,难以医治。邪气不胜,易为痊愈。其脉右手寸口沉而迟涩者是也。宜节忧思以养气,慎怒以全真,最为良矣。

○三四论血痹

血痹者,饮食过多,怀热大盛,或寒折于经络,或湿犯于荣卫,因而血搏,遂成其咎。故使血不能荣外,气不能养内,内外已失,渐渐消削。左先枯则右不能源会,右先枯则左不能伸,上先枯则上不能制下,下先枯则下不能克上,中先枯则下不能通疏,百证千状,皆失血也。其脉左手寸口脉结而不能流利,或断绝者是也。

○三五论肉痹

肉痹者,饮食不节,膏梁肥美之所为也。脾者肉之本,气以食,则肉不荣,皮肤不泽,则纹理疏。凡风寒暑湿之邪易为入,故入不合则为肉痹也。肉痹之状,其先能食,而不能充悦,四肢缓而不收持者也。其右关脉按举皆无力,而往来涩也。宜节饮食以调其脏,常起居以安其脾,然后依经补泻,以求其愈也。

○三六论筋痹

筋痹者,由怒叫无时,行步奔急,淫邪伤肝,肝失其气,因而寒热所客,久而不去,流入筋会,则使人筋急而不能舒缓也,故名曰筋痹。宜活血以补肝,温气以养肾。然后服饵汤圆,治得其理,合自瘳矣。不然则害人,其脉左关中弦急而数,浮沉而有力也。

○三七论骨痹

骨痹者,乃嗜欲不节伤于肾也。气内消则不能关禁,中上俱乱,三焦之气,痞而不通,饮食糟粕,精气日衰,邪气妄入,上冲心舌,其候为不语;中犯脾胃,其证为不充;下流腰膝,其象为不遂;傍攻四肢,则为不仁。寒在中则脉迟,热在中则脉数,风在中则脉浮,湿在中则脉濡,虚在中则脉滑,其证不一,要在详明耳。

○三八论治中风偏枯之法

人病中风偏枯,其脉数而面干黑黧,手足不遂,言语蹇涩。治之奈何?在上则吐之,在中则泻之,在下则补之,在外则发之、温之、按之、熨之。吐谓出其涎也,泻谓通其塞也,补谓益其不足也,发谓发其汗也,温为驱其湿也,按谓散其气也,熨谓助其阳也。治各合其宜,安可一揆,在求其本。脉浮则发之,滑则吐之,脉伏而涩则泻之,脉紧则温之,脉迟则熨之,脉闭则按之,要察其可否,故不能揆治者也。

○三九论五疔状候

五疔者,皆由喜怒忧思,冲寒冒热,恣饮醇酒,多嗜甘肥毒鱼酢酱,色欲过度之所为也。蓄其毒邪,浸溃脏腑,久不摅散,始变为疔。其名有五,一曰白疔,二曰赤疔,三曰黄疔,四曰黑疔,五曰青疔。白疔起于右鼻下,初如粟米,根赤米白,麻木或痛痒,使人憎寒头重,状若伤寒,不欲食,胸膈闷,喘促昏冒者死,未者可治,此疾不过五日,祸必至矣。宜速治之。赤疔在舌下,根头俱赤,发痛,舌本硬不能多言,惊烦闷恍惚,多渴引水不休,小便不通,狂者死也,未者可治,此不出七日,祸必至矣。大人小儿皆能患也。黄疔起于唇齿龈边,其色黄,中有黄水,发则令人多食而还出,手足麻木,涎出不止,腹胀而烦,多睡不寐者死也,未者可治。黑疔起于耳前,状如瘢痕,其色黑,长减不定,使人牙关急,腰脊脚膝不仁,不然则病,亦不出三岁死。皆由肾渐绝也,宜慎欲事。青疔起于目下,始如瘤瘢,其身青硬如石,使人目昏昏然无所见,多恐悸,睡不安宁,久不愈,令目盲,或脱精,不出一年,祸必至矣。白疔其根肺,赤疔其根心,黄疔其根脾,黑疔其根肾,青疔其根肝。五疔之候,最为巨疾,不可不察也。

○四○论痈疮

夫痈疽疮肿之作者,皆五脏六腑蓄毒不流,非独因荣卫壅塞而发者也。其行也有处,其主也有归。假令发于喉舌者,心之毒;发于皮毛者,肺之毒;发于肌肉者,脾之毒;发于骨体者,肾之毒。发于下者阴之毒,发于上者阳之毒,发于外者六腑之毒,发于内者五脏之毒。故内曰坏,外曰溃,上曰从,下曰逆。发于上者得之速,发于下者得之缓,感于六腑则易治,感于五脏则难瘳也。又近骨者多冷,近虚者多热。近骨者久不愈,则化成血蛊;近虚者久不愈,则传气成漏。成蛊则多痒少痛,或先痒后痛。生漏则多痛少痒,或不痛不痒。内虚外实者,多痛少痒。血不止则多死,脓疾溃则多生。或吐逆无度,饮食不时,皆痈疽之使然。种候万端,要在明详耳。

○四一论脚弱状候不同

人病脚气与气脚有异者,即邪毒从内而注入脚者,名曰脚气。风寒暑湿邪毒之气从外而入于脚膝者,名气脚也。皆以邪夺其正,使人病形,颇相类似。其于治疗,亦有上下先后,若不察其理,无由致其瘳也。又喜怒忧思寒热毒邪之气,流入肢节,或注于膝脚,其状类诸风、历节、偏枯、痈肿之证,但入并脚膝者谓之气脚。若从外入足入脏者,谓之脚气。脚气者,先治外而次治内,实者利之,虚者益之。又病脚气多者,何也?谓人之心肺二经起于手,脾肾肝三经起于足,手则清邪中之,足则浊邪中之,人身之苦者手足耳,而足则最重艰苦,故风寒暑湿之气,多中于足,以此脚气病为多。然而得之也以渐,始误于不明。医家不视为脚气,而目为别疾,治疗不明,因循至大,身居厄矣。本从微起,渐成巨候,流入脏腑,伤于四脚,头项腹背未甚,终不能知觉也。时因地而作,或如伤寒,或如中暑,或腹背疼痛,或肢节不仁,或语言错乱,或精神昏昧,或时喘乏,或暴盲聋,或饮食不入,或脏腑不通,或挛急不遂,或舒缓不收,或口眼牵搐,或手足颤震,种种多状,莫有达者。故使愚俗束手受病,死无告疗。仁者见之,岂不伤哉?今始述本末,略示后学。如醉入房中,饱眠露下,当风取凉,对月贪欢,沐浴未干而熟睡,房室才罢而冲风,久立于低湿,久伫于水湿,冒雨而行,清寒而寝,劳伤汗出,食欲悲生,狂者所禁,因成疾矣。其于不正之气,中于上则害于头目,害于中则蛊于心腹,形于下则失于腰脚,及于傍则妨于肢节,千状万证,皆属气脚。起于脚膝,乃谓脚气也。形候脉理,亦在详明。其脉浮而弦者起于风,濡而弱者起于湿,洪而数者起于热,迟而涩者起于寒,滑而微者起于虚,牢而坚者起于实。在于上则发于上,在于下则发于下,在于中则发于中。结则因气,散则因忧,聚则因怒,细则因悲。风者汗而愈,湿者温而愈,热者解而愈,寒者熨而愈。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气则流之,忧则宽之,怒则悦之,悲则和之,能通斯方,谓之良医。脚气之病,传于心肝,十死不治。入于心则恍惚妄谬,呕吐食不入,眠不安定,左手寸口脉乍大乍小,乍有乍无者是也。入肾即腰脚俱肿,小便不通,呻吟不绝,目额皆黑色,时上冲胸腹而喘,其左尺中脉绝者是也。切宜明审矣。

○四二论水肿生死脉证

人生百病,最难者莫出于水。水者,肾之制也,肾者,人之本也。肾气壮则水还于肾,虚则水散于皮。又三焦壅塞,荣卫闭格,血气不从,虚实交变,水随气流,故为水病。有肿于头目,与肿于腰脚,肿于四肢,肿于双目者。有因嗽而得者,有因劳而生者,有因凝滞而起者,有因虚而成者,有因五脏而出者,有因六腑而来者,类皆多种,状各不同,所以难治。由此百状,人虽晓达,纵晓其端,则又人以骄恣,不循理法,冒犯禁忌,弗能备矣。故人中水疾,死者多矣。水有十名:一曰青水,二曰赤水,三曰黄水,四曰白水,五曰黑水,六曰玄水,七曰风水,八曰石水,九曰暴水,十曰气水。青水者其根起于肝,其状先从面肿,而渐行于一身。赤水者其根起于心,其状先从胸肿起。黄水者其根起于脾,其状先从腹肿起。白水者其根起于肺,先从脚肿而上气喘嗽。黑水者其根起于肾,其状先从足趺肿。玄水者其根在胆,其状先从面肿至足者是也。风水者其根在胃,其状先从四肢肿起。石水者其根在膀胱,其状小腹肿大是也。暴水者其根在小肠,其状先从腹胀而四肢不肿,渐渐而肿也。气水者其根在肠,乍来乍去,乍衰乍盛者是也。良由上下不通,关窍不利,气血痞格,阴阳不调而致。其脉洪大者死,久不愈之病。令人患水气,临时发散归五脏六腑,则主为病也。消渴者因冒风冲热,饥饱失常,饮酒过量,嗜欲伤频,或服药石久而积成,使之然也。

○四三论淋沥小便不利

诸淋与小便不利者,五脏不通,六腑不和,三焦痞涩,荣卫耗失,冒热饮酒,过醉入房,竭散精神,劳伤血气。或因色兴而败精不出,或因迷宠而真髓多输,或惊惶不定,或忧思不宁,或饥饱过时,或奔驰不定,或瘾忍大小便,或寒入膀胱,或发泄久兴,或暑中胞囊伤,于兹不慎,致起斯疾。状候变异者,名亦不同,则有冷、热、气、劳、膏、砂、虚、实之种耳。冷者小便数而色白如泔也;热者小便涩而赤色如血也;气者脐腹满闷小便不通利而痛也;劳者小便淋漓不绝,如水滴漏而不断绝也;膏者小便中出物如脂膏也;砂者脐腹隐痛小便难,其痛不可须臾忍,小便中有砂石,有大如皂角子,色泽赤或白不定。此由肾气强,贪于女色,闭而不泄,泄而不止,虚伤真气,邪热渐弱,结聚成砂。又如煮盐,火大火小,盐渐成石之类。八淋之中,唯此最为危矣。其脉盛大而实者可治,虚小而濡者不可治。虚者肾与膀胱俱虚,精滑梦泄,小便不禁;实者谓经络闭塞,水道不利,茎痛腿酸也。又诸淋之病与脉相从者活,反者死凶。治疗之际,亦在详酌耳。

○四四论古今药饵得失

古之与今,所施药饵,有得有失者,盖以其宜不宜也。或草或木,或金或石,或单方得力,或群队获力,或金石毒而致死,或因以长生,其验不一者何也?基本实者,得宣通之性,必延其命。基本虚者,得补益之情,必长其年。虚而过泄,实而更增,千死其千,万殁其万,则决矣。有年少富盛之人,恃有学力,恣其酒欲,弄其术,暗使精神内损,药力扶持,忽然疾作,何能救疗。如是者岂止灾之内发,但恐药饵无功,实可叹哉!果能久明方书,熟审其宜,人药相合,效岂妄乎?假如脏不足则补其脏,腑有余则泻其腑,外实在理外,内虚则养内;上塞而引上,下塞而通下,中涩则解中;左通则治左,右病则治右。上下左右,内外虚实,各称其法,安有横夭者乎。

○四五论三痞

金石草木,皆可以不死,有验无验,在有志无志也,虽能久服,而又其药热壅塞而不散,或上或下,或否或涩,各有其候。如头眩目昏,面赤心悸,肢节痛,前后不仁,多痰短气,惧火喜寒。又状若中风之类,是为上痞。又如肠满胀,四肢倦,行立艰,食以呕,多冒昧,减饮食或渴者,是名中痞。又如小便不利,脐下满硬,语言蹇滞,腰痛脚重,不能立,是名下痞。是宜审明情状,慎为用饵耳。

○四六论各种疗治宜因病而施

夫病有宜汤、宜圆、宜散、宜下、宜吐、宜汗、宜补、宜灸、宜针、宜按摩、宜导引、宜蒸熨、宜暖洗、宜悦愉、宜和缓、宜水、宜火等之分。若非良善精博,难以取愈。庸下浅识,乱投汤圆,汗下补吐,动使交错。轻者令重,重者令死,举世皆然。盖汤可以涤荡脏腑,开通经络,调品阴阳,祛分邪恶,润泽枯朽,悦养皮肤,养气力,助困竭,莫离于汤也。圆可以逐风冷,破坚癥,消积聚,进饮食,舒荣卫,定开窍,缓缓然参合,无出于圆也。散者能祛风邪暑湿之气,摅寒温湿浊之毒,发散四脚之壅滞,除翦五脏之结伏,关肠和胃,行脉通经,莫过于散也。下则疏豁闭塞;补则益助虚乏;灸则起阴通阳;针则行荣行卫。导引则可以逐客邪于关节;按摩则可以驱浮淫于肌肉。蒸熨避冷,暖洗生阳,悦愉爽神,和缓安气。若实而不下,使人心腹胀满,烦乱鼓肿。若虚而不补,则使人气血消散,肌肉耗亡,精神脱失,志意昏迷。可汗而不汗,则使毛孔闭塞,关绝而终;合吐而不吐,则使结胸上喘,水食不入而死。当灸而不灸,则使人冷气重凝,阴毒内聚,厥气上冲,分队不散,以致消减;当针而不针,则使人荣卫不行,经络不利,邪渐胜真,冒昧而昏。宜导引而不导引,则使人邪侵关节,固结难通;宜按摩而不按摩,则使人淫随肌肉,久留未消。宜蒸熨而不蒸熨,则使人冷潜伏,渐成痹厥;宜暖洗而不暖洗,则使人阳气不行,阴邪相害。不当下而下,则使人开肠荡胃,洞泄不禁;不当汗而汗,则令人肌肉消绝,津液枯耗;不当吐而吐,则使人心神烦乱,脏腑奔冲;不当灸而灸,则使人重伤经络,内蓄痰毒,反害于中和,致于不可救;不当针而针,则使人气血散失,机关细缩;不当导引而导引,则使人真气劳败,邪气妄行;不当按摩而按摩,则使人肌肉膜胀,筋骨舒张;不当蒸熨而蒸熨,则使人阳气偏行,阴气内聚;不当暖洗而暖洗,则使人温灼皮肤,热生肌体;不当悦愉而悦愉,则使人神失气消,精神不快;不当和缓而和缓,则使人气停意折,健忘伤志。大凡治疗,要合其宜,脉状病候,略陈于后。凡脉不紧数,则勿发其汗;脉不疾数,不可以下;心胸不闭,尺脉微弱,不可以吐;关节不急,荣卫不壅,不可以针;阴气不盛,阳气不衰,勿灸;内无客邪,勿导引;外无淫气,勿按摩。皮肤勿痹勿蒸熨;肌肉不寒勿暖洗;神不凝迷勿悦愉;气不奔急勿和缓。顺此者生,逆此者死耳。

○四七论诊杂病必死脉候

夫人生气健壮者,外色光华,内脉平调。五脏六腑之气,消耗则脉无所依,色无所泽,如是者百无一生。虽能饮食行立,而端然不误,不知死之逼矣。为少具大法,列之于后:

同类推荐
  • 白话本草纲目

    白话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是明朝医学家李时珍近30年的心血结晶。它不仅是一部药学巨典,也是我国古代的百科全书。书中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在生物、化学、天文、地理、地质、采矿乃至于史学方面都有较高的价值。《本草纲目》共有52卷,载有药物1892种,其中载有新药374种,收集医方11096个,书中还绘制了1000多幅精美的插图。 本书吸取了巨典的精髓,以白话的形式加以展现,共遴选单药500余种,每种药材列出名称作为纲,纲之下以“释名”为目,纲举目张,以正其源。接下来,以“集解”“气味”“主治”“发明”“附方”的体例,阐释药物的产地、性状、功能等,非常便于读者学习、阅读。
  • 大流感:比世界末日更可怕的预言

    大流感:比世界末日更可怕的预言

    1918年大流感在全球造成5000万到1亿人死亡。从它结束的那天起,科学界有一个共识,就是类似的流感大流行迟早还会爆发。流感为什么这么可怕?医学界为什么束手无策?一旦浩劫重演,人类将如何求生?应该作哪些准备?从今天开始,准备和大流感的百年之约。
  • 中医外科学

    中医外科学

    本书内容能够反映中医外科传统的诊疗技术及当代中医外科临床治疗水平,适合中医专业本科及硕士、博士研究生阅读参考。
  • 少年儿童常见病诊疗调护禁忌

    少年儿童常见病诊疗调护禁忌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和家长的企盼,儿童的健康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和自身的成长。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每家每户和全社会愈加关心下一代的健康问题,对疾病的认识和防治也有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儿童常见病的家庭应急救治、自诊自疗,由于其便捷、简易和及时,而越来越受到幼教老师、社区工作者和家长们的重视。
  • 神奇的针灸疗法

    神奇的针灸疗法

    《神奇的针灸疗法》主要内容分为针灸的起源、针灸的发展、针灸面面观等章节。究竟谁是第一个发明针灸的人,已经无从考查,但不可否认的是,针灸学是古人从自卫、谋取缓解痛苦的种种动作中逐渐掌握的。由无意识的动作到有意识的解除痛苦,经过了不知多少尝试,是若干年的经验所积累而成的宝贵财富。
热门推荐
  • 妖孽男配逆袭记

    妖孽男配逆袭记

    谁说穿越重生这事只有女人能做,他个大老爷们也照样来了一把。上辈子连男配的边儿也没摸到,就被三震出局,挂了。穿越之后,重振雄风,卷土再来。瞧他如何一步步逆转剧情,屌丝变王子,荣登男主宝座。
  • 席少的温柔情人

    席少的温柔情人

    他叱咤商场,果敢冷漠,女人于他就像衣服和三餐,只是个必需品。她满满的温柔与爱意他悉数接受,却只当是她的曲意奉承。直到她被千夫所指,万人唾骂,一颗心鲜血淋漓,他才发现原来自己早就爱上了她……一别数年,再相见,她身旁多了一个小包子。“是我的孩子吗?”他沉声质问。她双眸平静无波:“席先生认错人了,我们不认识。”
  • 《歌尽沧澜》

    《歌尽沧澜》

    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是什么?——莫过于醒来后发现自己躺在棺材里!世界上最最可怕的事是什么?——是发现自己躺在棺材里后身旁还躺着个男的!她生在未来,本想借异世历练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却没想到,她压根儿就是个炮灰!人心的无情,使她被推向空间流乱,从此,再不复从前!“有朝一日,待我回归之时,欺我者,我必百倍还之!”
  • 丘吉尔大传

    丘吉尔大传

    没人怀疑丘吉尔是20世纪英国乃至全世界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他是超群的政治家、雄辩的演说家、杰出的外交家、天才的画家、“现代坦克”的发明家、荣获过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费油传奇色彩的战争英雄。一生傲视群雄的斯大林由衷地这样评价他的盟友兼对手丘吉尔:“他是人类一百年才会诞生的一位大人物!”美国总统肯尼迪更是把丘吉尔视为心中的英雄,他一生致力于研究效仿丘吉尔。本书不仅介绍了丘吉尔一生的传奇经历,更有他为人处世、领军治国的技巧和谋略,内容丰富,史料翔实,评价客观,值得一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人生,不过厮杀

    人生,不过厮杀

    英雄历朝历代尽有,英雄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一生受人仰望,然而这世界上,最多的还是我们普普通通的平凡人,为着自己小小的梦想在自己的人生路上“厮杀”,每一位平凡人的生活虽简单却真实,伸手可触,不渲染完美的英雄事迹,只是叙写一些平凡人的不平凡之处,不平凡的一生……
  • 斗罗三之龙妹妹的养成计划

    斗罗三之龙妹妹的养成计划

    女主古月娜,涂山红红双女主男主唐寅“唐寅哥哥,修罗神拿剑劈了我”“你说什么?上拿着我最强魔刀上去揍他去”
  • 在火影世界的mc玩家

    在火影世界的mc玩家

    十个树苗+骨粉。戌-亥-酉-申-未。“木遁.树界降临。”999x999泥土堆叠。戌-亥-酉-申-未。“土遁.土流城邦。”杂鱼1“我的天,那个家伙怎么可能有这么多查克拉!”杂鱼2“而且他结的印都一模一样!”“嘿嘿,没想到吧,这个印是召唤烟雾的忍术。”一个mc玩家的火影之旅。
  • 民国异事

    民国异事

    这篇小说主要是以民国时期为背景,描写当时的那些灵异传说,不过更多想要传达得是一些比较正能量或称励志的东西。
  • 重生之复仇魔尊

    重生之复仇魔尊

    被自己至爱的人背叛什么感觉?哈!真可笑!可惜!天怜我,让我有朝一日能手刃仇敌!哈!等着吧,我会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