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425300000020

第20章 小小年纪仓促接班

山西海鑫集团的李兆会,是在父亲李海仓被害的非常态下接的班。因为父亲李海仓意外身亡,年仅23岁的李兆会不得不结束在澳大利亚的学业赶回来接班,出任山西海鑫集团董事长。这位年轻的“民企二代”,没有感受到作为企业掌门人的那份成就与自豪感,取而代之的是如履薄冰的谨慎。他说:“父亲的财富对我来说,没有快乐,只有压力。”

李兆会从小不愁吃,不愁穿,无忧无虑。小学时候,他学习很好,初中之后,家里条件优越,自我感觉条件好,总觉得见的世面多,不专心读书。初二时,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招来父亲不断的批评。面对父亲的批评,他想方设法推卸责任,内心深处想不通:“你都没有关心过我,没有一次去学校看过我,凭什么管我。”

李兆会曾经一度想到辍学,就硬着头皮跟父亲商量:“让我帮你打工吧。”李海仓责问他:“你不读书,将来干什么?”断然拒绝了儿子的要求。李兆会当时不理解,甚至有点恨父亲。后来,为了让他体验人生的酸甜苦辣,李海仓送他到太原的一家私立学校读书,只给他够日常生活开销所需的钱。那时候,李兆会开始意识到:钱,不去自己赚是没有的。

初中毕业后,李兆会的中考成绩不是很好,想换个环境,体验一下人生,李海仓就联系了一家美国大学。但等签证拿到手了,李文杰(李兆会六叔)却不同意,担心他的侄儿自控能力不强,会学坏,提出让李兆会和他一起去澳大利亚学习。于是,李兆会到了澳大利亚,在那里,李兆会和李文杰谈了很多,渐渐地开始理解父亲。有一次探家,他到父亲的办公室,服务员拿出张纸条给他看,上面写着:“我太累了。”那是李海仓的笔迹,李兆会看了以后哭了,感到了自己以前对父亲的误解太不应该了,认识到自己的不对。

随着2003年1月22日上午的一声枪响,原海鑫集团董事长李海仓撇下了自己一手创办的企业撒手人寰。创业者李海仓的意外身亡,拥有43亿元资产的海鑫公司不得不面临一个现实的继承问题:李海仓在企业的90%以上的股权由谁来继承?李海仓手中的企业管理权力又由谁来接管?

3月19日,李兆会在悲情中接任海鑫集团的董事长。小小年纪的他面临四大挑战:一是家族权威的重新树立;二是企业商业模式的再造;三是企业管理文化的重新塑造;四是人才和管理队伍的培养。他作为既是突然接班,又是中国“独生一代”接班的第一人,前面没有先例可鉴,后面没有“预备期”过渡。李兆会当时的感觉是当命运让他面对海鑫的资产,他深刻地领略到了父亲超越财富的精髓。他感到,财富选择在自己一个人身上,责任感是如此的强烈。虽然他可以让大家给他一定的时间,但企业不会等人,市场也不会等人,只有尽最大努力去做……

李兆会除血缘之外的唯一资本就是曾在澳大利亚求学5年期间系统地学习过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据说李海仓对李兆会上大学时选什么专业的问题也曾提出过自己的建议,认为李兆会想学的国际贸易可以在实践中慢慢学,关键是得先把市场营销和企业管理学好,所以李兆会在澳大利亚的学业,就以这两门课程为主。

但是还没来得及到企业中磨炼的李兆会却由于一场意外,提前接管了海鑫。李兆会也深知自己在继承父亲巨额遗产的同时,更多的是责任和义务。在仓促中接管海鑫之后,李兆会便把“精诚团结、稳定人心、内强管理、外固网络”确定为海鑫集团现阶段的工作思路。他决定要竭尽全力把海鑫做强做大,要把“拼搏创新、挑战极限、超越财富、争雄世界”的企业精神发扬光大。

李兆会以年轻人少有的沉着冷静向外界无疑传出这样的信息,那就是自己不是不求进取的富豪公子哥。雄心勃勃的李兆会在接班的当年就有三个大动作:投资4.1亿元建设高炉煤气发电厂,做好四号124立方米高炉和二号15吨转炉的改造工程,使其成为500立方米高炉。如此一来,海鑫集团又新增90万吨的炼铁、炼钢能力。他表示,海鑫集团在企业内部要加强管理,搞好生产经营,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强核心竞争力;对外要巩固原有的网络渠道,量力外张,团结一切支持海鑫发展的力量,不断开拓进取。

2004年8月,海鑫靠产品优势,凭竞争实力,在即将兴建的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原材料招投标中逐鹿群雄,一举中标。杭州湾跨海大桥是我国国道主干线同三线跨越杭州湾的便捷通道,全长36公里,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海鑫依据合同将为杭州湾大桥工程提供价值1.6亿元的优质钢筋。

这还不算,李兆会真正掌握海鑫实权的第一个大动作是抛出6亿多元的巨资进入资本市场。这是一个异常大胆的动作,也是一个超常动作,还是一个高难度动作。2004年11月12日,山西海鑫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59356.89万元的价格,受让中色股份所持民生银行16053.525万股,成为民生银行的第十大股东。

据中色股份董事会透露,他们是近半年的时间里,到处寻找民生银行的买家,先后接触过为数不少的企业,最后因海鑫实业价格出得高,所以双方很快成交。民营企业参股银行的例子很多,大多是出于通过参股银行从而获得一个相对稳定便利的融资途径,但像李兆会这样愿意花费如此高价的例子却并不多见。2003年底,海鑫实业的净资产为18亿元多,而他们给民生银行的总支付价款为6亿元左右,占了资产的1/3.

2007年11月18日,上海海博鑫惠公司从黑龙江富华集团手中获得华冠科技21.5%的股权,从而成为华冠科技第二大股东,华冠科技第一大股东是万向集团下属的万向三农,其持股29.95%。从上海海博鑫惠公司的注册资本构成来看,自然人周晓冬出资2000万元,占11%的股份;山西海鑫实业出资1.6亿元,占89%的股份。也就是说海鑫是上海海博鑫惠公司公司的控股公司。从公司的经营内容来看,他们除了从事一些进出口业务以外,主要是为李兆会在上海展开资本运作提供平台。上海海博鑫惠成为华冠科技的第二大股东后,其所处的地位非常微妙,第一大股东万向三农所持的股权为29.95%,万向三农长期以来一直在谋求对华冠科技的控股权,之前的10月26日,万向三农受让了富华集团6.2%的股权,随后富华集团又将剩余的股份给了万向三农。正当外界普遍认为万向三农将最终获得富华集团手中剩余股权的时候,李兆会闯了进来,由此在华冠科技的前两位股东名单上同时出现了两个知名民营企业家的名字,一个是鲁冠球,另一个是李兆会。据了解,李兆会并不会进一步谋取对华冠科技的控股权,他目前的这番行为仅是从一个战略投资者的角度做出的,同时也为万向三农做了一个配合性的运作。万向三农此前持股比例已经达到了29.95%,如果进一步则比例将超过30%,这样就会引发收购,而又无法申请豁免,因此他们引入了山西海鑫这样一个策略性的合作伙伴。

自接班以来,李兆会还为海鑫2100名员工办理了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先后投资7200万元为员工建设了13栋住宅楼、31座小别墅,拿出347万元重奖贡献突出的人才,一次奖励10辆“帕萨特”汽车,开创了山西省乃至全国民营企业员工奖励的先河。另外,海鑫公司先后投入1200万元对员工进行培训,组织350名员工参加成人高考,输送120名员工到武汉科技大学深造,举办各种培训班380余次,受训员工达27000人次。

从海鑫公开的这些数字中,可以看到李兆会接班以来立下的战功,这在中国“民企二代”史上也可谓“凤毛麟角”。李兆会是一个很有“爆发力”的人,他的接班,与鲁冠球、茅理翔的儿子接班不一样,他们是在正常状态下接的班,享受着“扶上马,送一程”的优厚待遇。而李兆会是在非正常状态下突然接的班,什么准备都没有就上任了,继承的难度比他们大得多。也正是这种特殊的接班,才使李兆会有特殊的动力。李兆会从小受到李海仓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熏陶,经过集团高层的反复考察,他具有前董事长某些闪光的品质。其实,企业的成长过程也就是企业家人格修炼的过程。他确实是一个成长很快的董事长,而且是一个有能力、有个性的董事长,是一个能集中集体智慧而进行决策的董事长。从这一点出发,李兆会进入资本市场并非“炫富”,也不是赌博,而是理智的选择,也是代表海鑫利益所作出的决策。

2005年,是李兆会出大成果的一年。然而,这年4月,中国钢材市场的价格开始一路下滑。海鑫一位职工说,他们生产的主要钢材,从每吨4800元开始,渐渐下滑到每吨4500元、4000元、3500元、3000元……直到每吨2000元……每吨2000元几乎是成本价。

据说,在东镇的一家宾馆里有几位来海鑫催款的业务员,他们对海鑫2006年所面临的钢材价格下跌表示非常担忧:“海鑫如果不采取有效应对措施,不到两年就会关门。”

国家有关部门根据当时钢材市场需求预测,到2005年全国钢材需求量约为2.75亿吨,到2010年约为3.3亿吨;而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根据当时钢铁产业的投资形势统计与预测,2004年全国钢产量已达2.47亿吨,到2005年已增长到3.33亿吨。也就是说,2005年的钢铁生产能力,就能满足2010年的钢材市场需求,钢铁工业投资已超前5年。因此,从2005年开始,钢材市场便会进入供过于求的状态。一旦钢材供过于求,钢材价格就会直线下滑,在价格风险后接踵而至的便是资金风险。

大部分钢铁企业扩能都依赖信贷资本。据有关部门调查,大中型国有钢铁企业50%~60%的建设资金都是来自银行,民营钢铁企业这一比例更高。一旦银根紧缩,加上企业效益下降或亏损,不少企业资金链条将会被拉断,不少钢铁企业不得不停产或半停产,甚至破产。此外,资源稀缺的风险也不能掉以轻心。按2005年我国达到的钢产量推算,全国钢铁企业将年需要铁矿石4亿~4.5亿吨。目前,我国自产铁矿石仅2亿吨左右,年需进口铁矿石2亿~2.5亿吨,而世界范围内的铁矿石自由贸易量只有2.4亿吨左右。无疑,全球范围内铁矿资源偏紧是必然的。海鑫的收入下滑是受全国大气候影响所产生的,2005年年初国家宏观调控抛出一个新政策,将钢材出口退税由原来的17%降低到11%,使得出口钢材价格增高,造成2000万吨出口钢材被返回国内市场,一下子使国内市场的钢材供大于求,价格急剧下滑。2006年第一季度,全国钢铁企业大面积的亏损,这一亏,得两年才能恢复元气,在这两年里企业能顶过去就能活下来,如果顶不过去可能就会关门。国有钢铁企业有国家注入资本,民营钢铁企业要躲过这一劫却非常困难。

如果说,以前李兆会是靠“父亲的底子+钢材市场价格上涨的机遇=海鑫效益”的话,那么,从2006年开始,李兆会将面临的是一场从未有过的生死考验。这场考验可能是他父亲在世时都没有遇到过的。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李兆会面对这场严峻考验,不但没有减产,而且还在扩大生产规模,从2005年下半年钢价下滑开始,李兆会将父亲留下的旧高炉和炼钢炉都拆了,重建新炉投产。令人不解的是,在公司收入下降、扩大规模以增加投入的海鑫,在2006年,职工的福利、薪水和李兆会对职工的亲和力不但没有下降,而且还加大了这些方面的投入。

2006年1月11~24日,董事长李兆会亲自慰问了海鑫特困员工家庭,还给这些特困职工家庭送去了面粉、食用油和挂历等慰问品和慰问金。那几天,他们是冒着飞雪,顶着寒风,爬山丘,过小溪,把慰问品送到特困员工家里的。

按常规来讲,一旦企业出现危机,董事长采取的第一个行动就是“裁员降薪”(2006年不少国有钢铁厂已降薪20%),企业立即进入一种迎接危机的紧张状态。而李兆会不但没有“下诏”裁员降薪,而且还在搞“旅游”,颁“重奖”,献“爱心”,送“温暖”,好一派和谐景象——“不苦不累不是海鑫人,不富不乐谁做海鑫人”,这是李兆会的一句口头禅。在李兆会所做的一切工作中,有条不紊,看不出有丝毫的危机意识,似乎还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2008年是海鑫集团成立20周年,也是其父、海鑫集团前董事长李海仓意外去世第5年。当李兆会的同行们正在为钢铁行业这场“前所未有的灾难”焦头烂额时,27岁的他却在太原遍请名流,隆重答谢海鑫的合作伙伴,场面热闹非凡。

同类推荐
  • 渠道成就销售

    渠道成就销售

    一家企业即使拥有优秀的产品、强大的营销网络和合理的价格定位,如果没有科学的营销渠道,销售业绩仍然可能不佳。本书为企业家讲解了十家著名企业渠道管理的精华,能够让读者理解渠道管理的基本原则,帮助他们在市场营销中获得更大的收益。通过阅读本书,你将能够做到:本书是为专业的市场营销专家和营销部门的高层主管所设计的,所有营销策略的制定者和执行者,都可以从本书所提出的具体营销架构中得到启迪。
  • 大手笔:美国历史上50起顶级并购交易

    大手笔:美国历史上50起顶级并购交易

    本书广泛介绍了美国历史上50起顶级关购交易,如1989年索尼公司收购哥伦比亚电影公司,1991年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接管NCR公司,2000年美国在线和时代华纳的合并等载入史册的交并购。作者以这些交易为案例,探寻了最成功交易者的秘密,分析了成功和失败的交易过程,总结了并购交易中的十大交易规则。
  • 钓鱼岛背后的货币战争

    钓鱼岛背后的货币战争

    钓鱼岛海域风云变幻,乌云密布,战争似乎一触即发,这其中到底有着什么样玄机?钓鱼岛争端背后的操纵力量到底是谁?中日钓鱼岛之争,名为中日领土争端,实为货币战争,是美国全球货币战争的最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背后的因素,导致了钓鱼岛领土主权的争夺,变得越来越复杂,博弈的因素越来越多。
  • 餐巾纸的背面

    餐巾纸的背面

    《餐巾纸的背面》是“餐巾纸沟通力之父”丹·罗姆经典畅销作品,这本书一诞生就在全球掀起了视觉化思考的狂潮。在《餐巾纸的背面》中,作者将会告诉你,面对日益复杂的商务沟通难题,如何用全新的眼光来思考问题,用全新的思维来表达想法,用全新的角度来谋求对策。
  • 任志强内部讲话

    任志强内部讲话

    12年军人生涯,练就了任志强雷厉风行的作风;从部队转业后,倔强的任志强进入原华远公司,很快便成为了年收入过百万元的总裁;功成名就后,任志强却以一句“我不玩了”,即从原华远集团挂冠而走,凭借出色的商业才能,使新华远重新崛起,续写了又一段令人惊叹的财富传奇。本书是对任志强雷厉风行性格的生动演绎。深刻还原和剖析了“地产狂人”任志强在人生中的重要节点都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本书对他如何创业,并如何带领企业成长,如何打造自己的团队,如何具备远见卓识,如何去更好的管理自己的企业等都有生动的描写。地产狂人任志强如何以自己的姿态在房地产的舞台上进行一场华丽的演出,本书将为您提供答案。
热门推荐
  • 腹黑总裁的娇妻太撩人

    腹黑总裁的娇妻太撩人

    (片段一):她开玩笑的开口了“唉~可惜了这鼻血,你等我一下,我去拿个碗”“你拿碗干嘛”“当然是接着啊,不然多浪费啊,趁着这血还热乎,赶紧捐医院,说不定还能被夸奖几句呢?”不得不说,他被她这句话雷得不轻,哼哼,接下来就是我们女主被惩罚的时间了……
  • “樱花树下的约定”

    “樱花树下的约定”

    一次意外的相遇让他们相见,让她和他立下约定。又一次意外,让她不得不与他分离,她握着脖子上的水晶项链眼中一片冰冷,甜美可爱的她已完全消失,默默地闭上眼睛流下了晶莹剔透的眼泪:你会等我回来吗?十年后她再次与他相遇,可是他...
  • 我有一张江山图

    我有一张江山图

    找不到工作云若风,偶尔解封了万年前的神器万里江山图,然而现代社会灵力枯竭,神器也沦落了,想上来就神器在手,天下我有是不用指望了,只能另辟蹊径,将堂堂万里江山图做成游戏,借用第四天灾的力量走向人生巅峰,什么,图中还封印着远古妖魔?什么妖魔能挡得住第四天灾军团啊,斩妖除魔,揭露天道崩塌,仙佛离世的秘密?什么鬼,哥的目的只有一个,赚钱!上吧,开门,放天灾!
  • 教师公文包-文化娱乐

    教师公文包-文化娱乐

    本书介绍了各种各样的适合中小学生的文化娱乐活动,包括游戏、魔术、戏法、戏剧小品、晚会活动、棋类弈法等。
  • 忘渊

    忘渊

    我本无欲共天齐,怎奈天地多不公。为取本该我所有,不惜血踏改天路!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天地百道,谁与争锋?乱世将至,且看谁主沉浮?这是一个流传在三界十八天的传说……
  • 一曲与君歌

    一曲与君歌

    林小曲是什么人物?别听她的名字温婉可亲小家碧玉,她可是魔族出了名的战神!魔族坊间一直有一个传闻:有战神在一日,魔族便不会泯灭。可谁知,遭自己的亲信暗算,战神也有战败的一天,死倒是没死,一不小心坠入了轮回道,穿越到了人族一个同名同姓的小姑娘身上?她是谁?她可是魔族的扛把子!就算这个小姑娘再柔弱再废物,她也能在人族好好的混下去。等等,这个白衣飘飘的“伪君子”是何方神圣?为何她在他的带领下还开启了探案模式?
  • 盛世惊婚,独宠小娇妻

    盛世惊婚,独宠小娇妻

    他是天之娇子,明星名媛争相结婚对象,而他不屑一顾。他曾放言:在他不曾允许的女人,一米之内不准靠近他,后果自负。在一次宴会中,一位影后与他搭讪,不过,不过从此以后,娱乐圈中就不曾出现她了,有人说她身败名裂了,从此无迹可寻。自此之后,不管名媛还是明星在没允许情况下都不敢靠近他,即使他多吸引人,她们也清楚,命重要。她是豪门遗孤,流落异乡却大放异采,成为顶级设计师,当她回a市,父母的阿谀奉承,都是为了让她嫁个了富老头,解救公司危机,且看她如何戏弄他们的,如何逃离这场婚姻,却不知道当她逃离一个地狱,却不小心进入了虎口。亲们,小虐偏宠,小虐怡情
  • 我的异事日记

    我的异事日记

    宇文秋,一个普通的大学生,经历了一些事后,慢慢踏入了一个未知的世界。
  • 天宫鼎

    天宫鼎

    天氏相传是黄帝之相天老的后裔。自秦汉以后,随着家族的繁衍迁徙,姓氏原有的以血缘论亲疏的文化内涵逐渐淡化,而以家族地望明贵贱的文化内涵开始兴起。天氏为了最大程度的保全血脉不分裂,开始隐居,但却依然用天宗门控制着整个九州的宗门势力,后来主宰整个魏晋南北朝直至隋唐。武周时期,天宗门神秘消失,各大宗门势力为了得到天宗门传承,千百年来苦苦探寻,一直未果……直到几百年后,天氏子孙天天,在不经意中复苏了远祖的血脉力量,被各大宗门盯上……
  • 备胎的自我修养

    备胎的自我修养

    才子是穷人家的孩子,在某个极平凡的日子,她遇到一个女孩,女孩简单美好,乐观坚强,如电光火石般撞进男孩的心房,而女孩的一句话,让男孩的人生有了奇妙的变化。他们曾经很接近,就只差才子伸手拥抱的距离,却为什么始终穿着球鞋奔跑的男孩,会被穿上高跟鞋的女孩甩开。这是一个备胎关于追逐的故事,一路的追逐放纵,一路的错过、紧握。在备胎与高富帅的斗争中,高富帅们也许可以肆意欺负才子,但谁也不能否认才子:他的志气,他的才华,他的品格……注定成为这本书名、备胎的自我修养、最好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