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35600000008

第8章 论中华孝道的内涵和它的普适价值(1)

陈德述

孝道文化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有几千年悠久的历史,它对民族的道德培养,民族的认同与民族的团结,国家的建设、发展与强大,都发挥过巨大的作用。“五四”以来,特别在“文革”中,孝道遭到过无端的批判,被片面地、错误地评价,致使许多错误的认识还流传至今。

为了肃清流毒,必须澄清对下面三个问题的认识:第一,说“孝”是封建主义的、是“愚孝”,所以不能接受“孝”。“忠孝”是历史上的两大道德规范,“忠”也有“愚忠”,为什么能接受“忠”,不能接受“孝”呢?“忠”是诚实无欺的意思,“孝”是善于事奉父母的意思,它们本来不姓“愚”,“愚忠愚孝”是“忠、孝”的异化,不是它们本来意思,把它们定性为“愚忠愚孝”是错误的。第二,错误地批判“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思想。孟子这句话的后面还有一句“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是针对虞舜的父母不许他娶妻而说的。况且这个“后”不是只指儿子,也包含女儿。人人如果都没有后人,不只是家族绝灭,民族也会因此而绝灭,这是民族兴旺发达的大事,有何不对?第三,批判“父母在,不远游”也是片面的,错误的,这句话后面还有一句:“游必有方。”这里没有说不许出远门,是说如果出远门了,一定要告诉父母你去哪里了。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离开父母远了,一方面父母担心,另一方面父母如果生病了,谁来照顾?即使在今天,也不能不告诉父母你去哪里了。告诉父母你去了什么地方,完全是应该的,没有什么不对。只有澄清了强加给孝的错误的认识和评价,才能真正了解孝的含义,认识到孝的本质。

一、中华孝道的内涵

那么,到底什么是“孝”呢?《说文》: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承老也”;《尔雅·释训》:“善父母曰孝”,即善于事奉父母的行为就是孝,善于事奉父母的人就是孝子。《释名·言语篇》还说:“孝,好也,爱好父母如所说(悦)好也。”汉代贾谊在《贾子·道术》中说:“子爱、利亲谓之孝”,“慈惠爱亲为孝”。就是说“爱亲利亲”就是孝。墨子也从“交相利”的立场出发,也说“孝,利亲也”。“利亲”就是“养亲”,要尽心竭力地赡养父母,事奉父母要竭尽全力。一句话,尊敬和赡养父母就是孝,这就是孝的基本内涵,由这一基本内涵出发引申出极为丰富的内容。下面,拟就这个问题作详细的分析和论述。具体说来,中华的孝道包含以下八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保全身体,珍惜生命。

孝敬父母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珍惜自己的生命,使之不要受到损坏或伤害。《孝经》载孔子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曾子也说:“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矣。”什么叫“全”呢?“不亏其体”,不使身体受到伤害,就叫做“全”。曾子还说:“父母生之,子弗敢杀(伤害);父母置之,子弗敢废(残废);父母全之,子弗敢阙(缺损)……可谓孝矣。”世上每一个人都是父母所生,其生命都是父母生命的延续,因此保全身体,珍惜生命,是行孝尽孝的起始,是最基本的孝。每一个家庭、每一个民族都需要有生生不息的后代子孙,这是家族、民族得以发展的基础;身体受损伤了,生命没有了,何以尽孝?孔子还把父母与儿女的关系比做“本”与“枝”的关系,他说:“身也者,亲之枝也,敢不敬与?不能敬其身,是伤其亲;伤其亲,是伤其本;伤其本,枝从而亡。”强调作为儿女的必须要保重自己的身体,尊重自己的生命,不然对不起父母,且伤害了父母。《孝经》还说:“天地之性(生),惟人为贵。”天地之间的一切生命,人是最宝贵的,珍惜生命是人类最基本的价值观。保全好父母给予的身体,就是珍惜生命,珍惜父母给予的生命就是孝。

保护好自己的身体、珍惜自己的生命是一个全过程,从自己懂事有自主能力时开始直到生命的最后终结。有哪些情况会伤害自己的身体呢?一是意外事故;二是打架斗殴;三是犯重罪被处决。意外事故难以避免,但出门要小心谨慎;许多年轻人斗勇好胜,打架斗殴,伤了自己伤了对方,使双方父母悲伤,是不孝的表现;至于那些为非作歹,触犯法律,被处以重刑的人,不仅使父母悲伤,还让父母蒙羞,为其带来耻辱,更是不孝。为了尽好孝道,不但要小心谨慎,防止意外事故,更不要打架斗殴,触犯刑法。这不只是对父母尽孝,也是对自己生命的珍惜。

第二,赡养父母,满足其物质需求。

养亲是孝敬父母的重要内容。在社会生产力落后,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的社会里,年老的父母丧失了劳动力之后,要靠子女奉养。在我国的大部分农村就是这样。赡养父母,满足其物质需求,就是传统所说的“养体”。从人生存的条件来说,“养体”是最基本的。从孝的层次来说,“养体”只能说是起码的。《吕氏春秋·孝行》篇说:“民之本教曰孝,其行孝曰养。”《盐铁论·孝养》也说:“上孝养志,其次养色,其次养体。”上等的孝是满足父母的心愿,其次是以和悦的面色对待父母,再其次才是物质上赡养。《吕氏春秋·孝行》说,“赡养”有“养体、养目、养耳、养口、养志”五个层次,“养体”只是第一个层次。“修宫室,安床笫(音zi,竹子编的席子),节饮食,养体之道也”,“熟五谷,烹刍豢,和煎调,养口之道也”。“修宫室”,就是要使房屋不要漏风漏雨,要使父母住得舒适;“安床笫”,就是要使父母睡眠安稳;“节饮食”,就是要调节好饮食,荤素搭配合理。这就是“养体”的方法。“熟五谷”,就是饭要煮熟,肉类要烹饪好,菜肴的味道要调和好,这就是养口的方法。养体、养口都是物质方面的赡养,除此之外是精神方面的赡养。对于物质赡养方法应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不一定要求有很高的标准。《盐铁论·孝养》说:“善养者,不必刍豢也;善供服者,不必锦绣也。以己之所有,尽事其亲,孝之至也。故匹夫勤劳,犹足以顺礼;歠(音chuo,喝,引申为吃)菽(豆类做的食品)饮水,足以致其敬。”就是说,善于奉养父母的人,不必每顿饭都有肉吃,不必穿绣有花纹的丝绸衣服,“以己之所有,尽事其亲”,就算是最孝敬的了。一般平民百姓,辛勤劳动,自食其力,就合乎礼的要求;即使粗茶淡饭,也能充分表达对父母的孝敬。

孔子说“生事之以礼”,是孝敬父母的重要内容。但是必须要摆正“礼”和“养”的关系。《盐铁论·孝养》对这个问题作了很好的论述:“丞相史曰:‘八十曰耋(音die),七十曰耄(音mao)。耄,食非肉不饱,衣非帛不暖。’故孝子曰甘毳(音cui,同脆)以养口,轻暖以养体。”于是孝子用美味的食物来供养父母,用质轻而保暖的衣服来保养父母的身体。“曾子养曾皙,必有酒肉;无端(丝绸做的衣帽),虽公西赤不能以为容;无肴膳,虽闵、曾不能以卒养。”曾参奉养他父亲曾皙,每顿饭都有酒肉;没有丝绸的衣服帽子,就是公西赤也不能用空洞的容貌、礼义来达到养亲的目的;没有好饭食,就是闵子骞、曾参也不能完成养亲的任务。赡养父母必须要有甘美可口的饮食和温暖舒适的衣服,只用形式上的礼不能实实在在地奉养父母。“礼无虚加,故必有其实然后为之文。与其礼有余而养不足,宁养有余而礼不足。夫洗爵(酒杯)以盛水,升降而进粝(粗糙的食物),礼虽备,然非其贵者也。”就是说,礼不是空虚的,必须有它实在的内容,然后才能成为礼仪。与其礼有余而供养的东西不足,宁可供养有余而礼不足。一个人恭敬地洗了酒杯,但盛的是水;请父母高坐,送上的却是粗茶淡饭,礼虽然俱备了,然而这样做并不是可贵的。由此可见,赡养父母是十分重要的,“与其礼有余而养不足,宁养有余而礼不足”,这就是“礼”与“养”的正确关系。

当前,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生产力水平相对落后,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加上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养老成了十分重要的社会问题。绝大部分农村的老人还要靠儿女来供养,有的儿女不愿意供养,有的儿女没有能力供养,致使许多老人的养老成了问题。至于城市,大部分老人有养老金,养老不成问题。但是并不意味着儿女可以不闻不问,不管父母。作为儿女必须关心父母的生活问题,油、盐、米、酱、醋等是否备有,是否有人做饭等,都要关心到。常回家看看,不是只去吃“国务院”。赡养父母,满足父母的物质生活条件,使衣食无忧,安度晚年,尽好孝道,是儿女的责任。

第三,尊敬父母,满足父母的精神需求。

赡养和尊敬父母是孝的基本内涵。只“赡养”不“尊敬”不行;只表面“尊敬”而实际不“赡养”也不行。在赡养父母的同时还要尊敬父母。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孝敬父母要发自内心的热爱父母、尊敬父母、敬重父母。只有内心真正敬爱父母,才会有孝的行为。如果为了“孝”而行孝,那是做给别人看的,不可能有真正的孝行。《释名·言语篇》说:“孝,好也,爱好父母如所说(悦)好也。”明代吕维祺在所著的《孝经翼》中说:“爱敬者,孝之实际也。爱而不敬,则爱不至;敬而不爱,则敬不真,二者缺一焉,不可也。……夫孝道无方,爱敬而已矣。”孝的本质就是“爱”和“敬”。《礼记·祭义》说:“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真正深爱父母的孝子,脸上总是表现出发自内心的悦色,和气而诚恳。要时时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所以孔子说“色难”,“养可能也,敬为难”。只有从内心敬爱父母,才能有“和气”、“愉色”和“婉容”。

孟子十分强调,“大孝”要像虞舜那样“终身慕(敬慕)父母”。孟子说:“人少,则慕父母;知好色,则慕少艾;有妻子,则慕妻子;仕则慕君,不得于君则热中。大孝终身慕父母。”人年少的时候爱慕父母,长大爱美女,结了婚爱妻子,当官了爱君王,对父母的爱就减少了,这是不对的,也是不应该的。“凡不孝,生于不仁爱也。”仁爱是孝德的基础,敬爱是孝道的本质。《大戴礼记·曾子大孝》也要求人的一言一行都不要忘记了父母:“故君子一举足不敢忘父母,一出言不敢忘父母。一举足不敢忘父母,故道(道路上行走)而不径(疾速,太快),舟而不游,不敢以先父母之遗体行殆也;一出言不敢忘父母,是故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及于己,然后不辱其身,不忧其亲,则可谓孝矣。”不敬爱父母,忘记了父母就是不孝。孟子认为,为人子女忘记父母表现在五个方面:“惰其四肢,不顾父母之养”;“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音lu,羞愧、耻辱)”;“好勇斗很(通“狠”),以危父母”。这“五不孝”统统是忘记了父母的结果。孔子的学生子路有一次问孔子:“有人于斯,夙兴夜寐,手足胼胝(音pian zhi,皮肤上长的老茧),而面目黧(音li,黑而黄)黑,树艺五谷,以事其亲,而无孝子之名者,何也?”子路问:有个人早起晚睡,辛勤地劳作,手和足都长起老茧,面目发黑,种植粮食,奉养父母,却没有孝子之名,是什么道理?孔子回答说:“吾意者,身未敬邪!色不顺邪!辞不逊邪!”即是说,行为不尊敬,脸色不和顺,言辞不谦逊,这个人得不到孝子的名声。所以曾子说:“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君子之孝也,忠爱以敬”。《孝经·纪孝行》篇也说:“孝子之事亲也,居(平时)则致(竭力、竭尽)其敬,养(含养体和养心)则致其乐。”总而言之,对父母要尽力时时事事做到敬爱和尊重。

儿女要在敬爱父母的基础上,满足父母多方面的精神需求。古人提倡“养目”、“养耳”、“养志”之道。“树五色,施五采,列文章,养目之道也;正六律,和五声,杂八音,养耳之道也……和颜色,说(悦)言语,敬进退,养志之道也。”用美丽的色彩满足父母眼目的需求,用悦耳的音乐满足父母耳朵的需求,用敬爱尊重的语言和行为对待父母,使父母感觉受到了尊敬。儿女要通过这些使父母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心情愉快。

父母最大的精神需求是“亲情”,他们渴望得到儿女的关心、关怀和问候;其次是渴望儿女成家立业,有所成就,给他们带来荣誉。除了满足父母的这些要求,儿女还要满足父母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愿望,支持他们继续发挥余热和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如学诗、学书法、学画画以及参加各种娱乐活动,让父母的晚年生活多姿多彩。总而言之,儿女对父母不只是“养体”还要“养志”,要尊敬父母,关心和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

第四,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有病及时治疗。

任何人都是要衰老的,人老了病就多,这是自然规律。儿女一定要知道父母的年龄,把父母的健康放在心上。所以孔子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有高龄的父母健在应该感到高兴,同时也要有所忧惧。高龄父母随时可能生病或死亡,所以不能掉以轻心。

父母有了病,要心怀忧愁,“病则致其忧”,不要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古代对此要求得很严,如《礼记·曲礼上》说:“父母有疾,冠者不栉(音zhi,梳头的篦子),行不翔(张开两臂),言不惰(轻慢),琴瑟不御(治理,这里引申为弹奏),食肉不至变味,饮酒不至变貌。笑不至矧(音shen,齿根),怒不至詈(音li,责骂),疾止复故。”父母有了病的时候,成年的儿子要心怀忧愁,头发无心梳理;走路不要张开两臂显得轻盈的样子;说话不要漫不经心的样子;不要弹奏琴瑟;吃肉不要吃得过多而到发腻;喝酒不要喝得脸发红;笑不要露出牙床;发怒也不要骂人。直到父母的病好了,做儿子的才恢复常态。在今天看来,这些行为要求过于严格,但它的中心意思是:要把父母的病放在心上,千万不要不闻不问,而应该即时想办法医治。

在父母生病和治病的过程中,要特别进行精心的照顾。《弟子规》说:“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要精心地熬药、喂药;熬的汤药和送药丸的水,一定要亲口尝一尝,看温度是否合适,以免烫伤父母。民间有“熬汤药,必先尝”的训导。父母重病的时候,除极为特殊的情况之外,儿女们一定要轮流守候在父母的身旁,多给父母一些精神上的关怀。死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精神上的痛苦。父母在临终前,总想见到自己的所有亲人。儿女应多给他们一些临终关怀,让他们平和地带着微笑地走完生命的最后一刻。

同类推荐
  • 美不胜收:九寨沟

    美不胜收:九寨沟

    九寨沟神奇的自然风光,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九寨沟独特的地域人文历史。随着九寨沟名气一天天增加,世世代代隐藏于这里的藏民族和羌民族的人文历史,也逐步向世人揭开其神秘的面纱。
  • 一本书读通中国文化(最新版)

    一本书读通中国文化(最新版)

    《一本书读通中国文化(最新版)》从天文科技、民族服饰、古代政制、饮食文化、诗词杂赋、中医养生等十三个方面以全景而广泛的视野展示中国文化,这不是一本简单的知识堆砌书,而是一幅绚丽多彩、深入浅出、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的文化知识的篇章。书中包括名家的经典论著、真实的感人故事、通俗的知识讲解等。全面而又深入的介绍和展示文化的由来、发展、变化及影响,使读者在中国文化的长河中徜徉。
  •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幼学琼林)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幼学琼林)

    长期以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滋养浸润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它陶冶了人们的情操,孕育了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增长了人们的智慧,也不断推动着人们对自己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今天,我们少年儿童一代能对民族文化的精粹部分有所了解,将有利于他们文化素养的提高,促进健康人格的养成,也是使他们能受益终身的最基本的启蒙教育和素质教育。
  • 老北京的神话与传说

    老北京的神话与传说

    本书主要介绍老北京城市建设的特点,以及居住在此的市井百姓的衣、食、住、行等。
  • 史前再现:半坡遗址(文化之美)

    史前再现:半坡遗址(文化之美)

    在人类几百万年的历史征程中,有一个极重要的时代——新石器时代。陕西半坡遗址,则是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母系氏族聚落遗址的典型代表,距今已有六七千年历史。本书从半坡遗址的各方面,探讨中国黄河流域原始氏族社会的性质、聚落布局、经济发展与文化生活,为我们展现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的繁荣昌盛,以至向父系氏族制过渡的社会结构和文化成就。
热门推荐
  • 都市修真狂少

    都市修真狂少

    半年前,我机缘巧合下,得以入赘豪门,半年后,却遭岳母威逼,被迫离婚……以鲜血激活的神秘戒指,为我开启快意恩仇的第二人生!
  • 在云一方

    在云一方

    好看,好看,拜托拜托就看看,编编我懒不打,拜托嘛%>_<%
  • 系统转生为精灵的日常

    系统转生为精灵的日常

    未来世纪,人类研究出所谓的系统,从此系统不再是小说中的产物。但因为这个系统,却将掀起波澜。研究组不希望世界因此陷入混乱,决定将系统和所有有关资料销毁,实验基地炸毁。世界从此不再存在什么系统。…………但,没有人知道,另一个世界出现了一个不应该出现的家伙。变身元素小精灵,卖萌搞怪,调戏美女,偶尔学习魔法,这是尘星闲鱼的日常。可是当有人威胁到他在意的人时,他就会露出锋利的爪牙。“有我在,他们绝对不会受到伤害!不会!!绝对不会!!!”这是尘星告诉世界的话。ps:主角逗比卖萌加咸鱼,最重要的,主角不是人!!!
  • 魔剑之天道

    魔剑之天道

    一条青蛇因得到魔剑而被神界之人追杀,身负重伤,在全力一击杀死敌人后,自己也灯尽油枯,不得不投胎转世降生为凡人,此后在凡间成长修炼得道.....
  • 宠妻成狂:总裁老公么么哒

    宠妻成狂:总裁老公么么哒

    方瑶的坚强是刻到骨子里的。被渣,她依旧可以挺着背部,砸了渣男,再说上一句:“你哪里来的自信,我不会嫌你脏。”而穆穆扬却让方瑶知道,你只能坚强,是因为没有人让你脆弱。他步步紧逼,她只能接连后退。当尘封往事被掀开,方瑶这才知道,相逢,从不是偶然。原来纠缠早已开始。某日。方瑶生气,穆扬哄之。“你怎么才高兴!!才不生气!”“叫声,听了我就原谅你,你不是牧羊犬吗?”生气的某人,肆意毒舌。“……汪!”节操,留给狗……不对,留给晚上当夜宵好了。
  • 瑞临天下

    瑞临天下

    在寻找工作中意外死亡的少年,重生在了一个可以修仙的世界。接连而来事情打破了他对美好世界的看法。原来无论什么世界,只要有生命存在,就一定是一个弱肉强食,强者生存的世界。在这个强者多如狗,仙人满地走的世界,他又将如何生存呢?
  • 劫之命运

    劫之命运

    本人与生具来,身带好运。我本是劫,还怕你个神.妖.魔吗?新晋作者,感谢支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不正经的四人勇者小队

    不正经的四人勇者小队

    在告白失败后被女方浇了一头冷水的高中生费悟在整个宿舍楼的嘲笑中心脏承受不住而猝死,然而死后他为了避免被转生成为牲畜结果转生到了存在魔法和魔王的异世界!等待费悟的是怎么样的冒险故事呢?
  • 复仇系统之反派快黑化

    复仇系统之反派快黑化

    一次意外,使她有了两个灵魂,这个灵魂还是她的前世恋人!可在回家的途中,她竟然被炸死了!但谁能告诉她,眼前这个球是个什么玩意儿?【宿主,偶是复仇系统,你的另一个灵魂即将挂掉,是否收集灵魂碎片和黑化值?】【叮,传送中……】??????哎!等等,她还没答应呢!【叮,传送成功,请宿主尽管完成任务。】从此,她相(ji)亲(fei)相(go)爱(tiao)的生活便开始了。PS:本文有点沙雕,因为作者有点沙雕,作者是学生,课程有点紧,会不定时更新,中间不会隔太长时间,除非没灵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