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303400000006

第6章 西方文明的产生(5)

6世纪时,萨珊帝国为了夺取通往地中海和黑海的商路,控制东西方贸易,同拜占庭帝国进行了长期的战争。战争使萨珊王朝的中央政权渐趋衰弱。正当萨珊帝国与拜占庭帝国因长期交战两败俱伤之际,阿拉伯帝国在西亚兴起。637年,阿拉伯军队攻陷萨珊首都泰西封。

642年尼哈温一役,萨珊帝国惨败,伤亡10万人以上,国王叶兹底格德三世逃往中亚,651年被人杀死。至此,萨珊帝国灭亡。

反抗外族的斗争

阿拉伯统治时期,伊朗人民生活十分困苦,举行了一系列大规模的武装起义,反抗外族统治。8世纪中叶,在伊朗人阿布·穆苏里姆领导下,伊朗人民推翻了阿拉伯倭马亚王朝的统治。8世纪后期,伊朗东部和北部多次爆发人民起义。

9世纪上半期,阿塞拜疆和西部伊朗地区的巴贝克起义坚持了21年,沉重地打击了阿拉伯阿拔斯王朝的统治。1380至1393年,帖木儿占领伊朗全境,伊朗人民掀起了反对帖木儿统治的斗争。1441年,胡吉斯坦人民在赛义德·穆罕默德的带领下发动了大规模的起义,多次粉碎了帖木儿帝国的围剿,建立了一个类似塞尔白达尔的小国,一直存在到16世纪初。

萨非王朝的建立

萨非王朝的始祖是萨非丁,他于14世纪时创立了萨非教团。其六世孙伊斯马仪,在忠心耿耿的土库曼部落“红帽军”的拥戴下横扫波斯大地,推翻了白羊王朝的统治,建立起萨非王朝。

阿拔斯一世改革

阿拔斯一世(1587~1629年在位)是波斯萨非王朝的著名皇帝。

阿拔斯一世统治期间,为加强皇权,他重建了萨非王朝的统治结构。其措施有:行政方面,中央设立咨询性机构——最高会议,由国王召集,代表由国王指定;撤除摄政和“红帽军”总司令两个职务,提高首相的地位;完善行省制,由王子或亲信任总督;逐步“削藩”,将部分土库曼贵族的私人领地置于皇帝本人控制之下。军事改革分为两大部分,一是“现代化”,在英国冒险家谢利兄弟的帮助下,波斯军队从一支带着部落气息的军队发展为装备有火枪、铜炮等的新型军队,炮兵达1万多人,成为波斯大军的主力;另一方面是“皇权化”,改变了“红帽军”占主导地位的局面,吸收了大批高加索人入伍,土库曼贵族不再拥有特权,军队由皇帝全权控制。

萨非王朝的衰落

16世纪,伊朗农民绝大多数处于封建依附地位,各种苛捐杂税和战乱让人民苦不堪言,因而他们不断掀起大规模起义。1571年,国内瘟疫流行,吉朗地区爆发了农民和城市贫民起义,占领城市达两年之久。1616至1625年,在教士麦赫鲁·巴巴领导下,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爆发了农民起义。起义军号召不对虚伪和腐化的教士捐赠任何财物,主张恢复原始基督教的平等。起义后来被镇压下去。1629年,养蚕业集中地拉希占和列什特地区,在阿迪尔·沙赫带领下爆发了更大规模的起义。萨非王朝的苛捐杂税是蚕农起义的导火线,这次起义虽然以失败告终,却沉重打击了腐朽的封建统治,萨非王朝从此走向衰落。

伊朗文学和史学

中世纪的伊朗,在文学、史学和艺术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萨珊王朝末代皇帝伊嗣侯在位时编成的史诗《君王之书》,为研究前伊斯兰时期的伊朗历史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资料。

历史著作中,最早的一部是志费尼所著的《世界征服者史》,之后是艾卜都拉·伊本·法哲勒拉所撰的《土地之分割与世界之推移》,最重要的则是合赞汗的首相拉施特的《史集》,这是一部综合的世界史。文学方面,萨迪是13世纪的著名文学家,主要作品有故事诗集《果园》和《蔷薇园》。

伊朗艺术

伊朗在造型艺术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就,萨珊王朝建筑的特色是圆屋顶和半圆形拱门。工艺美术诸如金属细工、地毯、丝织品等,在萨珊王朝时期均有较高的成就。

伊朗的绘画在蒙古伊儿汗国和帖木儿时期达到最高水平,这些作品一方面吸取中国画技法,另一方面又重视伊朗固有的装饰倾向,两者相结合,形成了介于东西方绘画之间的独特风格,世称“细画”。萨非王朝的主要艺术成就是建筑,贵族宅邸和清真寺都极其富丽豪华,尤其是首都伊斯法罕,被誉为“东方最美的城市”。

阿拉伯帝国

阿拉伯半岛是世界第一大半岛,位于亚洲的西南部。伊斯兰教的创立和麦地那神权国家的形成,是阿拉伯政治统一的要求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征服麦加,是阿拉伯统一国家形成过程中的关键。而阿拉伯帝国的建立,为阿拉伯半岛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发展揭开了新的一页。

“沙漠之子”

阿拉伯半岛上的居民主要是贝都因人,贝都因意为“沙漠之子”。贝都因人是阿拉伯沙漠中逐水草而届的游牧民族,他们过着迁徙不定的生活,主要财产是羊、骆驼和马。

伊斯兰教的创立

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570~632年)出生在麦加古莱氏部落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从小父母双亡,先后由祖父和伯父抚养长大。

青年时代他放过羊,做过买卖,跟着商队到过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在去叙利亚等地经商过程中,穆罕默德熟悉了犹太教和基督教。他综合犹太教、基督教以及阿拉伯半岛上的原始宗教、哈尼夫教的主张,反对多神教和偶像崇拜,以古莱氏部落的主神安拉为唯一的宇宙之神,自称“安拉的使者”、“先知”,创立了伊斯兰教。他宣称凡是信仰“真主”,遵行天命施善行的人,将来要升入天堂,否则就会坠入火狱。“伊斯兰”一词的意思是“顺从”。信仰伊斯兰教的人被称为“穆斯林”,意即“服从安拉和先知的人”。

麦地那国家

622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了第一个政教合一的伊斯兰教国家,自己不仅是宗教首领,而且是政治首脑、最高法官和军事统帅。

他依靠“迁士”和“辅士”组成武装力量,由“迁士”任军事要职。

“辅士”中敖斯和海兹勒支部落的贵族主要担任户籍、征税等官职。

麦地纳国家的人以伊斯兰教作为共同的信仰。624年,穆罕默德把“天课”由自愿捐献改为法定征收;626年,开始对非伊斯兰教徒征收人头税,并制定成文法,规定了“八刑”,用以统治人民。

麦地那国家建立后,为了打败敌对的麦加贵族和犹太人部落,穆罕默德曾亲自出征20余次,命教徒讨伐近50次。627年的壕沟大战,他打败了麦加贵族阿布·苏非扬,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其宗教和政治地位得到麦加贵族承认。此后,穆罕默德继续征服其他地区,632年大体统一了阿拉伯半岛。

倭马亚王朝

倭马亚王朝(661~750年)是在伊斯兰教最初的四位哈里发执政结束之后,由叙利亚总督穆阿维叶建立的阿拉伯帝国的第一个世袭王朝。王朝初期镇压了伊朗、伊拉克的什叶派和哈瓦立及派的反抗,之后在“为安拉而战”的口号下继续向外扩张。至751年阿拔斯王朝时,阿拉伯帝国巩固了在中弧和阿富汗的统治,成为横跨亚、非、欧的大帝国。我国史书称之为“大食”。阿拉伯帝国在麦地那政教合一国家的基础上,承袭了东方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统治机构。哈里发集政治、军事、立法和宗教的最高权力于一身,伊斯兰教也逐渐成为统治人民的工具。

阿巴斯王朝

747年,奴隶出身的阿布·穆斯林领导呼罗珊人民举行起义,于750年推翻了倭马亚王朝,建立了阿巴斯王朝,定都库法,762年迁都巴格达。这是阿拉伯帝国的第二个世袭王朝。此时,君主专制统治空前膨胀,帝国凭借庞大的官僚机器对各族人民实行封建统治。政府机构的最高行政长官称“维齐尔(即宰相)”,军队则是阿巴斯王朝的有力支柱。阿巴斯王朝最初的百年间,帝国的对外扩张达到极致,国内政治稳固,社会安宁,农商发展迅速,文化昌盛,声威远播,是国势极盛的“黄金时代”。

帝国的衰亡

8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的蒙面人起义、816至837年的巴贝克起义和869至883年的辛吉起义,给阿巴斯王朝以沉重的打击。到10世纪中叶,王朝实际统治区域已仅限于巴格达及其周围地区。1055年塞尔柱土耳其人占领巴格达,哈里发失去了一切世俗权力,只保留宗教领袖的地位。1258年,成吉思汗之孙旭烈兀率领蒙古军队攻陷巴格达,杀死哈里发,阿拉伯阿拔斯王朝灭亡。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阿拉伯文化以伊斯兰教为指导思想,以阿拉伯语为表达形式,因而义称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有着承前启后、沟通东西的重要地位。8至11世纪是阿拉伯文化的繁荣时期,在数学、天文学、医学、地理、历史、文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数学方面,阿拉伯人改进并推广了印度人的数字系统,把“0”符号和十进位法及印度数字传播到欧洲。穆罕默德·伊本·穆沙把代数知识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阿拉伯人还奠定了解析几何的基础,创造出中世纪最先进的天文仪器,如天球仪、地球仪、观象仪等。医学上,阿拉伯人已懂得消毒、使用麻醉剂。伊本·西拿著有医学百科全书《医典》,这是中世纪阿拉伯医学的代表作。地理著作有艾卜·宰德的《苏莱曼中国及印度行纪》、雅占特的《地理词典》、易德里西的《渴望周游各国者快览》。最重要的史学家是泰白利和麦斯欧迭,分别著有《先知与诸王纪年》、《黄金草原》。诗歌选集有《穆阿莱葛特》及艾卜勒·费赖吉的《诗歌集成》21卷。文学名著《一千零一夜》也是这一时期出现的。阿拉伯人在建筑艺术上也有较高的成就。

蒙古帝国

13世纪初,蒙古统一国家的产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但其向亚、欧诸多国家进行的扩张,给被征服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成吉思汗及其后继者在150多年的时间里,以总数不到40万人的军队,先后灭亡了40多个国家,征服720多个民族,消灭各国军队人数超过千万,征服各民族人口总数达6亿,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版图最大的国家——蒙古帝国。

成吉思汗画像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成吉思汗名铁木真,姓孛儿只斤,乞颜氏。他出生于蒙古高原各部争霸、天下扰攘的乱世。从12世纪中叶起,他开始了统一蒙古高原的大业,历尽艰辛,征战无数,到1206年45岁时,将高原上互不统属、操各种语言的游牧部落和森林狩猎部落统一在自己的旗帜之下,建立了大蒙古国,被推戴为“成吉思汗”。他是蒙古民族的缔造者,也是维系民族精神的纽带。

成吉思汗西征

蒙古建国后,在1219至1260年的40余年间,先后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西征,建立起庞大的帝国,对世界历史的影响既深且远。成吉思汗亲征(1219~1225年)属于第一次西征。为了肃清乃蛮部的残余势力,消灭西域强国花刺子模,成吉思汗亲率20万大军长驱直入中亚后,又派军西越里海、黑海间的高加索,深入俄罗斯,追击花刺子模国王。在印度河流域又打败花剌子模太子札阑丁。1225年,成吉思汗得胜东归,将本土及新征服所得的西域土地分封给四个儿子,后来发展为四大汗国。

拔都西征

窝阔台继任大汗后,于1235年派遣拔都率50万大军再度西征(1235~1244年),史称第二次西征。西征军很快彻底灭之花剌子模,杀死札阑丁,不久又大举进军俄罗斯,攻陷莫斯科、基辅诸城,并分兵数路向欧洲腹地挺进。1241年,北路蒙古军在波兰西南部的利格尼兹大破波兰与日耳曼联军。拔都亲率蒙军主力由中路进入匈牙利,大获全胜,其前锋直趋意大利的威尼斯,全欧震惊,称之为“黄祸”。正当西方各国惶惶不可终日之际,拔都忽接窝阔台驾崩的噩耗,于是急速班师回国,第二次西征结束。

旭烈兀西征

蒙哥于1251年即大汗位后,令其弟旭烈兀率兵西征,史称第三次西征(1253~1260年)。这次西征主要方向是西南亚地区,主要目标是木剌夷国(伊朗伊玛目王朝)。1257年,蒙军荡平木剌夷之地后,继续挥师西进,攻陷报达(今巴格达),灭亡了历时五百余年的阿拉伯帝国。此后,旭烈兀又率兵攻陷阿拉伯圣地麦加,攻占大马士革,其前锋曾渡海收富浪(今塞浦路斯)。旭烈兀正准备进一步攻打埃及时,得到蒙古大汗蒙哥伐宋阵亡的消息,蒙军主力遂班师回国。

蒙古四大汗国

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帝国的版图在其孙辈统治时最后定型:以中国的元帝国为大汗辖区,另外还有四个承认大汗宗主权的相对独立的国家。钦察汗国,也称金帐汗国,起初为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的封地,后来术赤长子拔都在此建立金帐汉国,主要辖区东起额尔齐斯河,西至多瑙河,南起高加索山的地区,对于俄罗斯各公国享有宗主权。察合台汗国,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封地,主要辖区在天山南北。

1314年,原本让位于自己哥哥也先不花的察合台汗怯伯复位,把国都从阿力麻里迁至撒马尔罕,在河中地区提倡农业,实行改革,而也先不花汗则坚持游牧传统,汗国开始分裂为东、西两部。窝阔台汗国,成吉思汗第三子窝阔台的封地,领有额尔齐斯河上游和巴尔喀什湖以东地区,建都叶密立(今新疆额敏县)。伊尔汗国,又称伊利汗国,成吉思汗孙子旭烈兀西征后建立,东滨阿姆河,西临地中海,北界里海、黑海、高加索,南至波斯湾。

帝国的分裂

由成吉思汗及其后继者所建立的蒙古国家,是世界历史上疆域最广的国家,统治区各地经济文化、风俗习惯等均不同,因此蒙古统治阶级不得不因地制宜,分而治之,形成四大汗国。各汗国由最初对大汗的松散隶属关系,不久发展为独立的汗国。1259年蒙哥汗死后,蒙古帝国的短暂统一也随之结束。继任大汗的忽必烈,其权力仅限于东方,即中国的元朝政权。此后,元朝和西方的四大汗国按着各自不同的道路独立发展。

中国文化的西传

随着蒙古帝国西征,东西方文化技术的交流也空前频繁起来。

旭烈兀西征时,征调许多汉人工匠、学者随行。伊尔汗国建立后,这些人大都留驻该地,成为中国文化的传播者。在美索不达米亚的灌溉工程设计者中,就有中国专家。

蒙古帝国建立后,东西交通畅通无阻,各地商人、使臣、僧侣、旅行家等来往更为频繁。元朝与蒙古各汗国、朝鲜、日本、东南亚以及欧洲都有广泛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各地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更为密切。中国的印刷术、火药、罗盘针以及纸币等,就是在这个时期传入西亚,进而传入欧洲的。中国的驿站制度为波斯、埃及和俄罗斯所采用。中国的天文、历算和医药传到西亚,伊尔汗国大臣拉施特哀丁曾编写过有关中国医药的百科全书。

奥斯曼帝国

同类推荐
  • 巧夺天工 岩画(文化之美)

    巧夺天工 岩画(文化之美)

    那些埋藏在大地之下的石砖瓦砾、珠宝器物……是记载先人讯息的密码。它们静静地、默默地守候着远古的秘密,等待着后人去发现,去破译。看人类祖先是如何用粗犷、古朴、自然的方法来描绘、记录他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内容的。
  • 今日美国

    今日美国

    本书是一本关于美国的随笔集。内容包括近年来美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诸多变迁以及华裔移民生活的变迁,对奥巴马就职将要给美国带来的变革也做了描述。
  • 天文历法研究(下)

    天文历法研究(下)

    本套书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图文并茂,体系完整,有助于读者开阔视野,深化对于中华文明的了解和认识;有助于优化知识结构,激发创造激情;也有助于培养博大的学术胸怀,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从而更好地适应新世纪对人才全面发展的要求。
  • 皇甫人文

    皇甫人文

    有一句话说,一个人的现在就是他的历史。意思是一个人所经历的一切都会融铸到生命当中,从而造就这个人今天的面貌和状态。在这样一部呈现皇甫人文历史和乡村贤达的书集里,我撰写有关母亲家族的点滴记忆,仅仅是出于偶然
  • 大众语典谚语(1)

    大众语典谚语(1)

    《大众语典谚语》,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本书为汉语谚语类工具书。
热门推荐
  • 特警狂妃:王爷轻点爱

    特警狂妃:王爷轻点爱

    她是21世纪惊艳绝伦的首席女特警,却在一次执行任务时意外来到异世。举目无亲的她用智慧开辟了一片天地,同时也锁住了那个人的心。他是异世的王爷,清心寡欲,从不为红颜美人动心,直到遇见了她。“瑶儿,嫁给我。”男子学着现代的礼仪单膝下跪。“不抬平妻,不娶妾室,不纳通房,可?”她淡然提出要求,浑然不知这话惊掉了多少人的下巴。“遇瑶儿前,未曾想过娶妻,遇瑶儿后,娶妻未曾想过别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潇洒农民

    潇洒农民

    骑着毛驴赶着牛,扶着犁头唱小曲,有田有地乐逍遥;.农民赶上新时代,创业致富换新颜,潇潇洒洒闯世界。.被雷劈的小农民王阿牛意外得到能够加速植物生长的外星超智能机器人,绝地大翻身,混世界也潇洒。※※※※※※※※※※※※最后,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主角是受虐狂,他最喜欢吊在书架上,用鼠标点他,用票票砸他,那是最爽滴。.【木头书友QQ群】81218753.推荐好友新书:《带着农场异界逍遥》作者:心城卫
  • 异道风云

    异道风云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而道的境界分为:武、元、灵、魂、无这五种境界刀道遵从“霸”,以霸炼刀。有的人以杀入道,从杀戮中悟出更高的道境……而我们的主角,却拥有一把似剑非剑,似刀非刀的武器,“以气修剑,剑修自然,自然而无……”
  • 作者是块砖

    作者是块砖

    作者是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沈以沫想,她是一个作者,挖坑从来不填的那种,没想到死后要一个一个填回来。南漠: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天理昭昭,报应不爽。读者:喜闻乐见喜大普奔。――――――――――――――――――沙雕作者,在线填坑。 仙侠,武侠,玄幻,悬疑,恐怖,灵异,校园的一切皆有可能。
  • 重生之月是农家女

    重生之月是农家女

    凌月儿很无语,这是神马情况,睡着睡着居然把天地都给睡变了。异世重生,成了一山沟沟农家的一小贫女,家里一穷二白,房顶是星光闪烁....还有一对善良的爹娘,带着三个干扁的弟妹。着实把月儿给雷了个里焦外嫩。哎,既来之则安之,为了这一世这份难得的亲情,我一21世纪的新新人类难道还活不出个人样来?可是他们之间会不会太有缘了?被亲戚算计去当冲喜小新娘,结果揭开盖头摆在她眼前的那张俊脸,却让她欣喜若狂。我滴个乖乖,........这不就是她日思夜想的美男吗?不过,老天,这缘分会不会来的太早了一点?你让我一未成年姑娘,整天对着一美男。只能看,不能吃,这........会不会太过分了一点?“相公,乖了啦,就让人家亲一下,解解馋嘛!”某女哀求着。“宝贝,听话啊,你可不希望我去泡冷水澡吧!”某男很无奈。.......且看女主带着一家如何脱贫致富奔小康,喜结良缘御夫郎.......求收藏啊......
  • 风起亦见你的影

    风起亦见你的影

    宇宙郡主为追逐那颗最亮的星坠入他所创造的汇聚邪恶生灵的地球。他的爱自私,变态,满是绝望,可这就是爱情起初的样子.
  • 爆笑囧途:妖孽夫君来收妻

    爆笑囧途:妖孽夫君来收妻

    “学女红不学?”“不学!”“学跳舞不跳?”“不跳!”“二选一!”“跳舞”某人咬牙切齿的选了跳舞!“入宫不入?”“不入!”“嫁人不嫁?”“不嫁!”“二选一!”“嫁人!”毫不犹豫铿锵有力的回答。叶寸心是个相当抽风的人,用叶寸心老爸的话说那就是“三观不正,对不起国家对不起党的人”而这个在老爸眼里几乎背叛了国家背叛了党的人,马上就要成为反国家分子的人,终于做了一件让叶家老爸喜极而泣的事,她终于肯嫁人了。重点是让叶家老爸喜极而泣的叶寸心小朋友穿越了!
  • 你曾是年少的心动

    你曾是年少的心动

    在十七岁懵懂的青春时光,她对他一见钟情。他在追求她时,她发现他和好几个女生暧昧不清。“他这个渣男,我怎么会喜欢上他!”她骂道。虽然这么说,但她对他的喜欢没有减少,反而成了深爱……直到遍体鳞伤后,她终于决定放下他,可想起他,心依然会疼……后来遇到了温柔的他,帮她渡过了难关,却不想条件竟然是……嫁给他!“可我心里已经装不下任何人了……”她苦笑着说。“没关系,你可以试着慢慢接受我,我不求你一定爱我,拥有你就够了!”他宠溺的笑道。
  • 弘道书

    弘道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黑白古天乐

    黑白古天乐

    "他演活了很多角色,但最成功的一出大戏叫“浪子回头金不换”。强大的内心、机遇、聪明、努力、坚持……他有的是什么?背水一战选择了主动面对公众承认自己的过失,赢得了机遇,带给他“知错能改”勇气的力量来自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