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303400000014

第14章 西方文明的产生(13)

1525年2月,闵采尔来到图林根,3月在缪尔豪森城领导人民起义,推翻了城市贵族的统治,建立起一个“永久议会”,闵采尔被选为主席。从此,缪尔豪森成为德意志中部的起义中心。在它周围,农民起义此起彼伏。1525年5月中,农民起义军与封建主军队决战,不幸失败。闵采尔被俘,壮烈就义。

欧洲宗教改革的扩大

德意志正进行宗教改革的时候,欧洲其他国家的资本主义经济已有不同程度的发展。资产阶级反封建的要求同样反映在宗教改革的问题上,王权的加强也同天主教会在政治、经济、宗教上的势力发生矛盾,因而各国都发生了宗教改革运动。各国的历史背景有别,因而各国宗教改革的参加者、进程、特点和结果也不尽相同。

加尔文教的创立

加尔文(1509~1564年),法国宗教改革家,基督教新教加尔文宗创始人。1541年起,加尔文成为日内瓦教会的领袖。在他的领导下,日内瓦成为政教合一的神权共和国和宗教改革中心,加尔文教传播到欧洲各国。有人称加尔文是“新教的教皇”,日内瓦是“新教的罗马”。

加尔文教教会组织既不受教皇统治,也不归国家政权管辖,在教派内部有严格的纪律,将其他新兴教派斥为“异端”。加尔文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有:按照共和制原则,把教会的管理权置于由教徒选举产生的长老和牧师的手中,对人民实行严厉的统治;浮华的教仪被取消,许多宗教节日被废除,甚至连跳舞、演戏等娱乐活动也被禁止。加尔文教的教义和教会组织形式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因而得到广泛的传播,成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有力武器。

北欧诸国的宗教改革

16世纪20至30年代,路德教已传入北欧各国。1527年,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一世召开了规模最大、参会成员最广泛的国家议会会议,宣布按路德教派的教义改革瑞典教会,决定修道院统归国王,教士讲道必须以《圣经》为依据。自此,瑞典宗教开始国家化。1541年,受瑞典管辖的芬兰亦改信路德教。丹麦在国王腓特烈一世时期进行宗教改革。1536年10月,丹麦国民大会正式宣布建立路德教的国家教会,国王为教会最高领袖,旧主教丧失了在政府中的特权。

挪威及冰岛也服从丹麦法律。1554年,路德教在北欧大获全胜。

反宗教改革活动

罗马教皇保罗三世为了解除教权危机,加紧对天主教会自身的改革,阻挠、镇压新教宗教改革,积极整顿教会内部的弊端,惩办贪污腐化分子,停止兜售赎罪券,并组成“九人委员会”审查教会,商议改革措施,力图提高教会威信。

此外,保罗三世还成立了“异端法庭”、耶稣会、神学院,培训神职人员,加强对天主教的控制。尽管天主凭借这措施获得过暂时的成功,但最终还是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

中古末期,西欧封建制度解体,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西欧诸国普遍建立。旧的封建贵族阶级虽然还占据着统治地位,但新兴的资产阶级和被雇佣的工人阶级已经产生,阶级关系更加复杂。当时既有封建制度下广大劳动人民反对封建剥削压迫的斗争,又有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的斗争。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早期工人反对资本主义剥削的斗争也发生了。

在英国和法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迅速发展,社会结构和阶级结构出现重大变化,专制君主制逐渐确立,国家机器日益完备,政治上进入封建君主专制时期。在资本主义发展比较成熟的尼德兰,16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获得了胜利,建立了荷兰共和国,成为欧洲第一个资本主义的“标本”国家。17世纪初爆发了欧洲第一次大规模的国际冲突——三十年战争,德国被肢解,法国夺得欧洲霸权。

英国

早在14世纪末,英国农奴制经济实际上已经瓦解。到了15世纪,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英国出现了经营养羊业或农业的富裕农民,他们和富有的手工工场场主、商人成为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自亨利八世16世纪末起,英国在海外建立殖民地,掠夺大量财富,这些财富源源不断地被运回英国转化为资本,加速了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

都铎王朝的专制统治

1485年开始的都铎王朝,一方面在英国建立起专制统治,另一方面保护和鼓励工商业及海外殖民活动。都铎王朝处于英国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实施的各项政策极具时代特色。它实行的重商主义政策振兴了英国的民族工业,为英国资本主义工业的腾飞提供了前提条件,对英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资本的原始积累

16世纪,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英国出现了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工业特别是传统的毛纺织业迅速发展,集中的手工工场在各大城市出现,促进了资产阶级的形成。

英国呢绒业成为“民族工业”。采矿、冶金业也开始出现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煤炭以纽卡斯尔为集散中心,销往欧洲大陆各地。西南部各地的钢铁、造船、造纸、酿酒及玻璃制造、肥皂、火药等工业,也都有所发展。随着工业的发展,商业贸易日趋繁荣,伦敦发展迅速,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自16世纪末起,英国将从殖民地掠回的大量财富转化为资本,进一步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圈地运动

15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西欧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以种种暴力手段剥夺农民土地,其中以英国的“圈地运动”最为典型。所谓圈地,即用篱笆、栅栏、壕沟,强行把农民的份地及公有土地圈占起来,变成私有的大牧场、大农场。

大批丧失土地和家园的农民因此成为一无所有的雇佣劳动者。这是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圈地运动的重要后果是加剧了农村的阶级分化,为资本主义生产提供了原料和劳动力。

“血腥立法”

圈地运动开始后,大批农民的破产和逃亡,不但影响了英国的税收和兵源,而且使社会动荡不安。对因丧失家园而流浪的农民,英国政府不但没有给予安抚,反而发布了一系列野蛮的法令,把他们视同罪犯。

破产农民们有的被鞭打、受烙印,有的被割耳,有的被处以死刑。马克思把这些立法称为“血腥立法”。血腥立法把农民变成除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的无产者,变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被剥削的雇佣工人。

罗伯特·凯特起义

英国农民反对圈地的起义风起云涌,其中规模最大的是1549年6月罗伯特·凯特兄弟领导的诺福克郡农民起义。他们提出《二十九条纲领》,要求停止圈地、恢复农民使用公有地的权利、减租、废除庄园法庭、消灭农奴制残余等。7月22日,起义军占领诺里季。由于内部分裂,且缺乏作战经验,8月27日起义失败。这次起义中,农民勇敢地捍卫自己对土地的权利,使诺福克一带保存了许多自耕农,他们后来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议会军的主力。

海外掠夺

中世纪晚期,英国的海外贸易是与走私和赤裸裸的海盗行为结合在一起的。英国商人成立了一些经政府特许的贸易公司,专门进行殖民掠夺活动。如1555年成立的莫斯科公司,以俄国、中亚、波斯为目标;1579年成立的伊斯特兰公司,以波罗的海沿岸国家为目标;1581年成立的勒凡特公司,以地中海东岸一带为目标;1588年成立的几内亚公司,以劫运非洲黑人、黄金为目标。规模最大和存在时间最长的是1600年成立的东印度公司,它独占好望角以东地区的贸易,特别是对印度和中国进行贸易垄断,成为英国殖民扩张的有力工具。后来,英国击败海上劲敌西班牙,建立起海上霸权,殖民势力逐渐向美洲渗透。

和西班牙的斗争

英国的海上抢劫活动和插手美洲殖民事务的行为,严重威胁西班牙对殖民地的垄断地位,引起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的仇视。而称霸海上、垄断美洲殖民地贸易、掌握欧美之间制海权的西班牙也成为英国对外扩张的主要障碍。加上英西之间的宗教分歧,两国的矛盾日益尖锐。1586年,谋杀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的行动失败后,腓力二世决心用武力征服英国。两国公开的武装冲突不可避免。

“无敌舰队”的覆灭

1588年,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派遣由130艘巨型战舰组成的“无敌舰队”进攻英国。英国则派出更为灵活的舰队,由海盗出身的德雷克等人指挥出海迎击。7月下旬,双方舰队在英吉利海峡相遇。西班牙兵舰体大笨重,运转不灵;英国舰队则利用自身战船轻便高速等优势,采取机动战术,用远射程大炮攻击“无敌舰队”。经过两周左右的海战,英军重创“无敌舰队”。

西班牙残余战舰在回港途中,遭风暴袭击,几乎全军覆没。“无敌舰队”的覆灭标志着西班牙海上霸权的丧失。此后,英国开始成为新的海上霸主。

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

伊丽莎白女王统治晚期,新兴资产阶级和专制王权的关系逐渐恶化。伊丽莎白经常向大臣、亲信及少数工商业者授予制造或销售某种商品的专利权,严重损害了大多数资本家和商人的利益。资产阶级“清教徒”对女王的宗教政策非常不满,他们要求按照加尔文教教义彻底改革英国国教,以摆脱王权的控制。

伊丽莎白政府为了维护统治,开始残酷地迫害清教徒,以加强专制统治。但清教徒的势力却不断壮大,并逐渐把宗教斗争和政治斗争结合起来。17世纪40年代,英国终于在清教徒克伦威尔的领导下爆发了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资产阶级革命。

法国资产主义的发展

16世纪,虽然法国的经济尤其是商业经济发展迅速,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呢绒、印刷、玻璃、制陶等工业中已经出现资本主义手工工场,里昂的丝绸纺织业和马赛的对外贸易都十分发达,但资本主义成分渗入农业的过程却非常缓慢,而且规模很小,因而农业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缓慢。

资本主义的缓慢发展

15世纪末,法国政治统一的完成,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和生产的进步。16世纪前期,法国社会经济已有明显的发展,呢绒、纺织等行业中开始出现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商业和对外贸易也很兴盛。不过,法国人口的90%从事农业生产,封建生产方式仍占统治地位。农业生产是国家财富和统治阶级收入的主要来源,因而资本主义成分渗入农业的过程非常缓慢,而且规模很小,基本没有出现变耕地为牧场和暴力驱逐农民的现象。但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法国的阶级关系已发生了新的变化。

君主专制的形成

随着城乡劳动人民仅对封建剥削和残酷掠夺的斗争不断高涨,封建贵族需要强大的王权来维护他们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特权。新兴资产阶级为了抑制贵族、镇压人民反抗,发展自己的势力,也拥护强化君主的权力。封建贵族和新兴的资产阶级都希望有一个统一的、强有力的中央政权,以便自己获得更大的利益。但封建贵族和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是矛盾的,双方斗争不可避免。路易十一在位时基本统一了法国各地。1515年,弗朗西斯成为国王,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王权得到进一步加强,国王集大权于一身,拥有绝对的专制统治权力。

与意大利的战争

15世纪末期,意大利经济富庶,但政治上四分五裂,一度成为西欧列强争夺的对象。1494至1559年,法国统治者为了巩固本国商人在地中海的商业地位和攫取土地,对意大利发动了长期的侵略战争。

1494年10月,法王查理八世应米兰之请,率军长驱直入,于次年2月占领那不勒斯,意大利战争正式爆发。法国的胜利引起意大利各邦以及西班牙与神圣罗马帝国的不安,因而,法国于1503年底被西班牙逐出了意大利。

宗教改革

16世纪初,宗教改革思潮开始在法国传播,路德教和加尔文教接踵而至,各阶层都迫切要求进行宗教改革,许多城市纷纷出现加尔文教团体。在胡格诺(加尔文教徒在法国被称为“胡格诺”)贵族同国王、天主教贵族争夺统治权的斗争中,逐渐形成了两个互相敌视的集团:一个是以东北部贵族吉斯公爵为首的天主教集团;另一个是以中部贵族波旁家族的安东(那瓦尔国王)和海军大将科里尼等人为首的胡格诺派。

胡格诺战争

1562至1594年法国天主教同新教胡格诺派之间展开了一场长期战争。

1562年3月,吉斯公爵率领侍从路经瓦西镇时,袭击了正在做礼拜的胡格诺教徒,当场死伤200余人。

这个事件成了内战爆发的导火索,不久,胡格诺战争爆发了。胡格诺战争体现了王权同封建割据势力之间的矛盾,虽然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但就其性质和内容而言,是法国的一场内战。这场战争使贵族分裂势力有所抬头,使法国经历了一段无政府时期。战争的结果是天主教、胡格诺教派各有所得,有助于王权的重新振兴和加强,为民族国家的统一和经济的复兴创造了条件。

“克洛堪”起义

胡格诺战争期间,双方军队的烧杀掠夺,严重破坏了农民的生产,包税商的贪暴更逼得农民倾家荡产。农民把这些令人痛恨的税吏和包税商叫做“克洛堪”

(即鼠类),并不断掀起反抗斗争的浪潮,“打鼠”成了起义的口号。1593年,“克洛堪”起义大规模爆发,1594至1596年席卷了法国西南部各省。起义农民攻打贵族的庄园,严惩税吏和包税商,给封建统治者以沉重的打击《南特敕令》

1598年4月13日,法国国王亨利四世为结束胡格诺战争,在南特城颁布敕令。敕令保证不追究胡格诺战争中的一切行为;胡格诺派获得信仰自由,有权建造教堂和召集教务会议;胡格诺派在法律上享有公彼得大帝民的一切权利;在审讯新教徒时,组成新旧教法官混合法庭;新教徒在政治上与天主教徒一样,有权担任各种官职和向国王进谏;在军事上,允许胡格诺教徒保留100座城堡,拥有军队和武器。这是欧洲历史上第一个明文规定实行宗教宽容政策的文献。

君主专制统治的巩固

农民起义的不断扩大和城市贫民的骚动日益加剧,严重威胁到法国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新旧教贵族和富有的资产阶级都感到只有建立强大的专制王权,才能有效地镇压人民的反抗。在16世纪90年代初,他们先后转向拥护王权,从而结束了长期的混战。亨利四世为重振法国雄风、巩固王权、稳定封建秩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在财政上节约开支和降低部分税额、鼓励农业生产、奖励工商业等,收到了良好的效果。17世纪前期,路易十三在位时,枢机主教黎塞留出任首相,实行重商主义经济政策,借以增加财富,巩固专制政权。政府保护新成立的贸易公司,鼓励航海和殖民活动,对外以打击德国、西班牙的哈布斯堡王室势力为目标。法国专制王权获得进一步加强,为以后法国建立欧洲霸权打下了基础。

俄国

同类推荐
  • 兰州历史文化.1

    兰州历史文化.1

    兰州是甘肃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青藏、内蒙古、黄土三大高原交汇地带,居南北之中,扼东西要塞,黄河横穿境内,地势沿河起伏。悠久的历史、绚丽的文化,形成了集民族文化、黄河文化、丝路文化于一身的兰州历史文化。这种文化结构,不仅奠定了兰州人民纯厚朴实的文化基质,而且影响着一代代兰州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
  • 国学大师谈国学

    国学大师谈国学

    《国学大师谈国学》由概览篇、明德篇、资政篇、修身篇、齐家篇、史鉴篇、艺文篇、问学篇、宗教篇、交流篇10篇构成,主要包括:邓实:古学复兴论;陈独秀:寸铁·国学;马瀛:国学名称之由来;李大钊:今与古;成仿吾:国学运动之我见;闻一多:论振兴国学;曹聚仁:春雷初动中之国故学(节选);蔡尚思:国学二字之解释;张岱年:说“国学”;袁行霈:国学究竟有什么用等。
  • UFO最新真相

    UFO最新真相

    2010年以来,不明飞行物莅临地球迹象激增,欧美主流媒体一反常态给予登堂入室的报道,这种改变的背后是什么?美国科学家和中国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2010年底不约而同公开宣称,2011或2012,UFO将大量降临地球,这种说法意味着什么?
  • 文水民俗

    文水民俗

    本书以文水县县城民俗活动为基础,汇编的一部有关于地方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民间活动的文字记录,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地用文字再现了当时民间民俗活动的场景。
  •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澳大利亚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澳大利亚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写作内容与语言的重要来源。写作的素材、语言的积累、习作的技巧唯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获取。主题阅读为学生进行习作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因为主题阅读与随意读、泛泛而读效果是不一样的,有主题的阅读首先是主体的提炼与确立,在一个主题的统领下,让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积累了大量的语言,丰富了情感体验,并从中习得方法,是解决学生作文时不再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的有效途径。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异界之游方小道

    异界之游方小道

    1200年前发生了一场遍布整个大陆的地震,引发的海啸,火山喷发让大陆失去了60%左右的人口,政治和经济崩溃,农作物减产,瘟疫横行,人们几乎失去了生存下去的希望,这时候活下来的一部分人中意外的觉醒了神奇的力量,这些力量稀奇古怪,有些只是能吹起一阵微风,有些却能击碎巨石,催生植物。这些强大的觉醒者依靠自身的能力,为苦苦挣扎的人类带来了生的希望,慢慢的人类社会开始焕发新的生机。这些特殊的人类被称为赫立铎(古代语圣人),也成立了自己的机构“圣息城”,因为赫立铎不能生育,所以只能依靠觉醒来增加同伴的数量,他们不参与人类的内部纠纷,只在人类发生了存亡危及的时候才站出来庇护人类,其他时候都是苦修,希望能增加自己对自身力量的领悟,从而获得更强大的力量。我们的主角就诞生在这样一个世界里,因为一次正常的盗窃,走上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
  • 以爱为名贯穿一生

    以爱为名贯穿一生

    顾曦瑶:“我以为自己能陪着哥哥,过完这平平淡淡的一辈子,可惜我败给了那个男孩,那个熟悉的陌生人。”顾玄煜:“我曾觉得自己能保护妹妹一辈子,到现在我才知道,她不再需要我的保护了。”段承轩:“我以为幼时的相识相知是属于我的缘分,现在我才明白,这是上天赐予我的劫难——情劫!”
  • 涅槃重生之弃妇闯豪门

    涅槃重生之弃妇闯豪门

    她,生日当天遭遇渣男的背叛,万念俱灰之际,竟被捡进了豪门……可豪门并不是这么好混的,阴险诡计到处是,总有人想把她置于死地。幸好总裁够霸道,一路护航。
  • 君思我兮徒离忧

    君思我兮徒离忧

    刺耳的急刹车声袭来,以一声“砰”结尾。路人甲:“你们别说这地上这位还挺年轻的,可惜了可惜了。”路人乙:“开那么快,斑马线上都不知道减速嘛?这他妈的是急的去投胎啊!!”路人丙“你们有谁打了报警电话嘛!?有叫救护车呀!”路人丁:“你们快看那儿啊,车主都跑了啊,这能逃的掉嘛!?撞死人了还想全身而退可能嘛!?”
  • 科学新知丛书-有机物世界漫游

    科学新知丛书-有机物世界漫游

    本书主要介绍物质世界中的有机物,通过有代表性的有机物的认识,了解有机物在人们生活和社会中的巨大作用,全书涉及到人类的衣、食、住、行、健康、环境、工业、军事等各方面。
  • 豪门霸爱:首席的专属宝贝

    豪门霸爱:首席的专属宝贝

    他是亚洲最年轻俊美的亿万首席,对于他而言,女人就如同衣服。一夜,男友的小三陷害她,让她成为了冷酷首席的猎物……原本以为他们之后再无交集,可是她又被迫成为了他家中的小女佣,向来对任何女人不屑一顾的冷酷首席,唯独于她陷入了一场你追我赶的游戏中……小女人奋起反抗,“先生,我跟你好像不熟!”腹黑男人一把拉出了身后的小萌宝,邪魅的勾唇笑道,“女人,那这个小家伙是从哪里蹦出来的?”
  • 十五月十五日

    十五月十五日

    一个普通的高中生正在纠结期末考试的时候被拉入了试炼世界。。并被告知世界会在十五月十五日这个莫名其妙的日子里毁灭。念力,神秘的世界之树,三十三层的通天塔。。。一切既是早已开始又是刚刚开始。。
  • 怎样都可以就是不结婚

    怎样都可以就是不结婚

    “你好,我是刚搬过来的,家里灯泡坏了,可以帮我修一下吗?”“好啊,那我去看看啊。”
  • 重生废材之绝世倾城

    重生废材之绝世倾城

    第一篇文,古言,希望大家喜欢吖,请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