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29600000004

第4章 榴泉河畔

1、风平浪静的榴泉河在阳光下漪波涟涟、粼光闪闪,堤岸边野花盛开、蜂飞蝶舞。

英子头上扎着明黄色的蝴蝶结,穿一件很旧的花格衬衫,手中牵着一条乌黑毛亮的大狗,站在渡口边,殷切地望着对面开过来的渡船。

船一靠岸,乘客们争相下船,英子注视着每一个从身边经过的客人,直到最后一名乘客走下船舷也没有看到自己盼望的人。只好再一次垂头丧气地牵着狗离开。

大堤上,英子漫步而行。大黑狗仿佛体谅主人的心情,静悄悄地跟在后面。

河水轻柔地拍打着堤岸,发出哗哗的响声如泣如述,激荡着英子思念亲人的心潮。她深情地吟唱:『榴泉河,水甜甜

唱着歌儿过村前。

曾记得,河岸边,

我送妈妈上渡船。

千里打工去江南,

日日想,夜夜盼,

等了一年又一年。

妈妈呀,何日回家园!

……。』

“救命啊!”河里响起喊声。

英子往河里一看,只见一个男孩正在水中挣扎,一会儿沉下去,一会儿浮上来,张着两只手乱抓乱叫:“救命啊——”

英子毫不迟疑地冲到河边,一头扎进水中,朝河心游去,眼看就要抓住男孩的时候,“哧溜”一下男孩沉入水中不见了。英子在水中四下摸找也不见人,正焦急中,忽听岸边响起笑声。

“哈哈……。”小男孩光膀子、穿个小裤衩早已站在岸上了。

英子看清是同村的淘气包毛孩,知道自己被他戏弄了,悻悻地游回岸边爬上来。

“上当了吧?”毛孩看着英子湿漉漉的头发、水淋淋的衣服笑得更开心了:“哈哈……。”

英子又气又恼,突然冲自己的狗叫道:“大黑,上!”

汪汪……。大黑呲牙咧嘴向毛孩窜去。

“哎呀妈呀!”毛孩尖叫着抱起衣服逃跑了。

2、河堤外是一片五、六亩地的西瓜园。眼下正是瓜季,满园的青藤绿蔓之间卧满了一个个圆溜溜的大西瓜,阳光下亮晶晶的光泽让人垂涎。

地头上有座一面坡的土坯房,这就是英子和爷爷居住的瓜棚。再往远处几百米看见个不大的村子,便是榴庄。

毛孩穿这小裤衩又偷偷溜到瓜地边,一个前趴钻到瓜蔓的缝隙间,一点点向前爬。刚刚够着一个大西瓜,正要动手忽然觉得屁股上被什么东西顶住了。他回头一看——

老成爷用手中的木拐摁住毛孩的屁股蛋,口中发令:“不许动!举起手来!”

毛孩嬉皮笑脸的举起手:“老成爷,我投降。”

“站起来,往屋里走!”老成爷撑着拐,一瘸一瘸地拖着残腿押’“俘虏”回营。

瓜棚门口,大黑一见毛孩记起前仇:“汪汪!毛孩趁机扑到老成爷怀里,赖声赖气地说:”老成爷,饶了我吧!你不是老说过去在朝鲜打仗,美国飞机把你的腿都炸断了,你抓住美国兵还优待俘虏呢。我今天不就是偷个瓜嘛,还没偷成。你就把我当个屁放了吧!’

“嘿嘿,好你个毛孩,你还找着根据啦。行,今天我也优待‘俘虏’。”老成爷笑呵呵地拉着毛孩进屋:“英子,给毛孩拿瓜吃。”

英子从里面迎出来,看见毛孩,噘起了嘴:“不给他吃!”

毛孩可不客气,他抓起案上切好的一块西瓜大口吃着:“就吃,老成爷优待我的。”

老成爷坐在小凳上,指着毛孩的脑袋:“你说,你小子刚才在河里是不是捉弄英子啦?”

毛孩咽下一口瓜,嘿嘿笑道:“我逗英子玩的。”

老成爷:“逗着玩?你好大胆,要不是你和英子从小在河边长大,有点水性,两条小命早就完了!毛孩,你爸妈也在外地打工,你奶奶又瘫痪在家,多在家里干活照顾奶奶,不要总到河边胡疯。”

“我没胡疯,我是到渡口等妈妈的。”毛孩有了理由:“英子不是每天都在渡口等妈妈吗?”

老成爷语塞了,还能说什么呢。毛孩和孙女英子一样,孩子们想妈妈呀。他抱起地上的一个西瓜递给毛孩:“毛孩,早点回去把,免得奶奶着急,把这个瓜给你奶捎去。”

“哎。”毛孩抱起西瓜,高高兴兴跑出门。

刚送走毛孩,就听瓜地边上一个男人扬着公鸭嗓叫起来:“哎哟,老成爷,长得一园好西瓜呀!”

老成爷举目一看,是本村有名的贪财鬼孙保财,知道此人自私贪利,爱占小便宜,是个雁过拔毛的人物。他牵着牛专门绕到瓜园来必有所图。老成爷揣着明白故意扯远话题:“哟,保财放牛去了,现在养牛可是条发财路呵。”

机警的孙保财马上把话题拉回来:“发啥财?哪有你老种西瓜来钱快呀。老成爷,你到底是种了几十年瓜的老行家,手艺真不一般,十里八乡谁不夸,你老种的西瓜又大又匀、又甜又沙……。”

“行了行了。”老成爷笑着揭穿孙保财的意图:“别光说好听的了,想吃瓜就自己动手挑一个吧。”

“谢谢老成爷!”孙保财象得了救令似的大胆跳进瓜地,敲敲这个,敲敲那个,好不容易挑了个最大的西瓜,搂在怀里牵着牛喜孜孜走了。

3、上灯时分。

村主任常青大步流星跑进瓜棚推门就叫:“老成爷!”

“常青,啥事跑这么急?”老成爷迎出来。

常青:“我刚从乡里开完紧急会议,上级通知近日有特大暴雨,榴泉河流域将有百年不遇的大洪水。乡里要求我们做好抗大洪的准备。每个村都要组织抢险队上大堤严防死守。可咱们村青壮劳力都出外打工去了,剩下些老老少少,可咋办?我心里没有一点底呀。”

老成爷:“常青呵,沉住气。咱们祖祖辈辈和榴泉河打交道,什么阵势没经过。咱村缺青壮劳力,哪个村都一样。你先把能上堤的人都组织起来,我们这些老兵照样上阵!”

正洗碗刷锅的英子走过来插话:“常青叔,还有我们这些小兵呢,我们也要上阵。”

“好!有志气。英子,护堤抗洪可不是小孩子干的活儿。”常青拍拍英子的脑袋,回头对老成爷说:“我马上回村召开会议,全村紧急动员起来。老成爷,你这儿离大堤最近,要提高警惕呀。”

4、乌云密布,天地黑暗。狂风大作,暴雨倾盆。密不透风的雨幕遮掩了山脉河流,遮掩了田园村庄。榴庄的喇叭顶着风雨高叫:“乡亲们,大雨来了,抢险队全体成员立即赶上大堤!……。”

5、榴泉河发怒了!它一改平日温顺的面孔,露出暴戾的嘴脸,汹涌翻腾、浊浪滔天。暴涨的河水一步步向坝顶漫进……。

大堤上,榴庄二、三十人的抢险队集结起来了。这是一支什么样的队伍呵,除了常青、孙宝财几个青壮年以外,全都是五、六十岁的老汉,甚至连老成爷这些近八旬的伤残老者也披挂上阵。大家有的穿雨衣、有的顶竹笠、有的披油布。千奇百怪组成一支“杂牌军”。

常青扯着嗓子做战前动员:“乡亲们,各位大叔、大爷们,抗洪保堤的大战正式开始了。站在这里的各位就是我们榴庄抢险队的全部主力阵容。看到你们都这么大年纪,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可村里的年轻人都打工走了,抗洪保家的重任就靠你们这些老将了!”

一个老汉喊了声:“放心吧,常青,老将出马,一个顶俩!”

老成爷跟着喊:“对,水来土屯,兵来将挡。有我们这些老家伙,照样治住榴泉河。就是拼着老命不要,也要保住村子,保住庄稼!”

老人们齐声响应:“保住大堤!保住村子!”

常青:“好,马上开始行动。各组立即赶到分配的地段,沿堤巡查!”

老人们朝大堤两头分散跑去。哗——,雨越来越大。

“常青叔!”英子和毛孩领着七、八个十来岁的孩子跑上大堤,有的戴草帽,有的披塑料布,有的干脆光膀子。

常青:“孩子们,你们怎么来了?”

英子:“我们也要守大堤。”

常青:“不行!雨大水急,你们还小,太危险了,快回去!”

毛孩:“我们不怕,我们会游泳。”

几个男孩一块叫:“对,我们都会水。”

英子:“让我们留下吧,常青叔!”

常青正犹豫,老成爷发了话:“常青,孩子们正好放假,让他们留下吧。多一个人多一双眼,他们眼快腿勤,送信传话用得上。

常青:“那好。英子,你们分散到各个小组去,跟大人在一起,注意安全!”

“奥——,”孩子们欢呼着跑开了。

老成爷:“常青,这些孩子父母都不在身边,一定得关照好,可不能出半点差错。”

常青:“对,我通知各组,出现危机情况,一定让孩子先撤离。”

6、天黑下来了。黑洞洞的田野里只能听到哗哗的雨声和流水声。一个又一个移动的灯光散布在长长的大堤上。

英子打着伞艰难地爬上大堤,冲着一个提马灯的黑影叫道:“爷爷!”

老成爷走近来:“英子。”

英子举着手里的塑料袋:“爷爷,吃饭吧。”

老成爷将马灯放在地上,接过袋子蹲下来。

英子赶紧把伞举到爷爷头上。

老成爷从袋子里掏出两个馒头和一碗菜,惊喜地叫道:“哟,黄瓜炒鸡蛋,好菜呀。”

英子把嘴凑到爷爷脸上:“爷爷,你累一天了,我犒劳你的,好吃吧?”

老成爷津津有味地嚼着:“好吃,好吃。我英子的手艺都赶上城里饭店的大厨师了。”

英子:“吃晚饭你回去歇吧,我替爷爷巡堤。”

老成爷:“那可不行,这不是小孩干的活。水急浪高的,我可不放心。”

英子:“爷爷,我能行。”

“别争了。”老成爷断然拒绝:“等一会儿接班的人来了,咱一块儿回去。”

说话间,一个披着油布的黑影来到跟前:“老成爷,我来接班,你们走吧。”

老成爷:“保财呀,吃过饭了?”

孙保财:“刚吃过。”

老成爷举起马灯:“交给你了。保财,咱脚下这段河堤是整个榴庄大堤上最弱的一段。你可要仔细巡查,千万不能大意呵!”

孙保财:“放心吧老成爷,这大堤几十年都平安无事,哪能这么巧这场大雨就出毛病呢。”

老成爷:“你看河里水势越来越大,麻痹不得!”

孙保财:“老成爷你就放心走吧,有我孙保财在,大堤万无一失。”

英子:“保财叔,后半夜你可不敢睡着了呵。”

孙保财:“傻丫头,我就是想睡,这风天雨地睡那儿呀!”

7、榴庄村委会。

顺着屋檐往下倾泻的雨水,像一道厚厚的幕帘封住了窗口的灯光。

屋里,烟笼雾绕。一群老汉横七竖八地躺在、靠在几个长条椅上,抽烟聊天。

屋角办公桌上的电话机旁,常青抓着话筒对里面喊:“我们榴庄的大堤情况平稳,没发现大的问题。放心吧,张书记,我们在大堤上分段负责,日夜有人巡视,抢险队二十四小时在村委会集结待命。对对,抢险的材料怕不够呵。是是,情况紧急就地取材……。”

8、村里。

孙保财带着一身雨水推开自家屋门。

睡在床上的老婆睁着迷糊的眼睛问:“你不是接班巡堤去了,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孙保财放下马灯,脱光了数衣服,用毛巾擦着脸:“巡啥呀?大堤上平安无事的。都是常青他们虚张声势、制造紧张空气。我就不信,这大堤几十年经了多少大雨洪水,都稳如泰山,偏偏今天晚上就能塌了?”

老婆:“你不在堤上值班,不怕村里人说。”

孙保财脱鞋上床:“没人知道。我睡一觉起来再去也不迟。”

9、瓜棚屋。

深夜了,老成爷翻来覆去睡不着,窗外沥沥的雨声搅得他心神不宁。沉甸甸的心时刻悬在大堤上。他终于按奈不住,起身下床。

咯吱——。门响声惊醒了英子,她轻声问:“爷爷你去那儿?”

老成爷戴上竹笠:“雨越下越紧,我去堤上看看。”

英子:“爷爷,你腿不好,我陪你去吧。”

“你睡吧。”老成爷迈步出门:“我看看就回来。”

10、大堤上。

老成爷撑着拐在黑暗中摸索,看见远处一盏盏闪亮的灯光,自己的地段上却黑呼呼地看不见值班的人:“宝财!宝财!”无人回答。他心头一紧:孙宝财逃岗了!

老人赶紧摸着黑巡查起来,他弯着腰,拖着残腿几乎是在爬行,浑身都湿透了,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河水。

他沿河边的内堤走了一遍,未见异常。急忙又翻到堤外,巡查外堤。没走几步就发现了问题。只见堤腰上有个小孔滋滋地往外冒水。老成爷看清之后,大惊失色。他扭身就往堤下跑。一脚踏空,“扑哧”摔倒,嘶声大喊:“英子!英子!”

门口的大黑被惊动了,汪汪地叫着跑到老成爷跟前。

老成爷指着瓜棚:“英子!英子!”

大黑象是明白了主人的意图,它翻身跑回瓜棚门口冲着门大叫:汪汪……。

英子被狗叫声唤了出来,大黑咬咬她的裤脚,引到老成爷跟前。

英子一见泥水里的老成爷吓了一跳:“爷爷!”

老成爷气都喘不匀了:“英子,快,快回村喊人,大堤透水了!快!快去!”

“哎。”英子知道事情重大,顾不上爷爷,扭头顶着大雨朝村中跑去……。

11、英子跌跌撞撞地扑进村委会屋门:“常青叔,大堤透水了!赶快去人!”

常青跳起来对满屋值班队员下令:“抢险队马上带木桩、草袋赶上大堤。”

老队员们呼啦啦冲向门外。

常青打开扩音器,举着麦克风呼叫:“紧急通知!大堤发现透水,全体妇女抢险队员立即上堤参加抢险!紧急通知!……。”

喇叭声把沉睡的小村惊醒了,青壮年妇女纷纷拿着工具奔出家门。

12、毛孩家。

瘫痪在床的毛孩奶奶听着外面杂乱的声音,用手推推身边的孙子:“毛孩,醒醒!”

毛孩鼻子一哼:“干什么?”

老奶奶:“外面广播喊人,大堤出事了!”

“啊!”毛孩“噌”地坐起来,听清了外面的喇叭声。他“嗖”地跳下床,抓起衣服,对奶奶说了声:“我也是抢险队员!”一溜烟跑出门去。

13、孙保财家。

老婆使劲摇着身边睡得死猪般的丈夫:“起来!起来!喇叭催叫人呢,准是大堤出事了!”

“什么?”一句话把孙保财的睡意吓飞到九霄云外。他一下子意识到什么,“嘣”地从床上弹到地下,抓起衣服、提起马灯、穿着裤衩就跑了出去。

14、风雨飘摇的大堤上,展开一幅惊心动魄的战洪图。几个白发苍苍的老汉一字排开站在堤顶上,每人高举着一盏烁烁发光的马灯。常青和老成爷带着一帮年纪稍轻的人站在齐腰深的水里打桩。五六个上下飞舞的大木锤,合着“嗨哟!嗨哟!”的夯歌声,砸向一根根木桩,砸得水花迸溅。堤外的空地上,一群人正用草袋装沙土,他们中大多数是青壮年妇女,几个半大的男孩、女孩也夹在中间忙活。他们有的背、有的抬;上堤的、下堤的,你来我往搬运沙土。

英子和另一个小女孩揪着一袋沙土往堤上拖。在湿滑的堤坡上,她俩拖上去滑下来,又拖上去又滑下来,浑身滚成了一个泥人,汗水和雨水顺脖子流。

毛孩光着小膀子,驼起一袋沙土,一边往堤上跑,一边大喊:“冲啊!”

河水象有意和人作对,浪头一个推一个往岸上窜。大雨更象是考验人们的意志,一拨赶一波地往下泼……。

孙保财心中有愧,急于将功补过,轮着大木锤格外卖力。突然,他停下锤朝常青叫道:“主任,木桩不够了!”

常青:“保财,你带几个人去后坡上砍树。”

老成爷一抹脸上的水:“来不及了,瓜园里有我准备的木椽,拿来先用!”

常青:“老成爷,那是你用来翻修棚屋用的呀。”

“保堤要紧!大堤一垮,全村的房子都保不住。”老成爷回头喊:“英子!”

“爷爷,”英子答应。

老成爷:“快带着你的小伙伴们回家去搬木椽。”

英子转身招呼:“毛孩,咱们走!”

不一会儿,七八个孩子每人扛着一根木椽朝堤上爬来。

毛孩扛着两根跑在最前面,刚上到半堤坡,就听他大叫一声:“哎呀——。”连人带椽滚落下来。

英子跑下来扶住毛孩:“毛孩,伤着了吗?”

毛孩朝火辣辣疼的腿上一摸,一手粘糊糊的血!他往裤腿上蹭了蹭,,咬牙回答:“没事!”搬起木椽又向堤上爬去……。

15、天亮了,雨停了。榴泉河好像一条斗败的水龙,不得不老老实实顺流东去。大堤保住了!

奋战了一夜的村民们,提到嗓子眼的心终于放下了。人们疲惫不堪,东倒西歪地躺在泥洼洼的堤坡上。

英子和毛孩同几个小伙伴互相指着对方泥头浆面的模样,忍不住地开心大笑:“哈哈……。”

孩子们的笑声让大人们也注意起自己的扮相,几个年轻媳妇互相一照脸,都捂着鼻子喷笑起来。

老成爷瞅着身边的一帮老汉,笑嘻嘻地说:“嗬!咱们这些老哥们全都成土地爷了。”

毛孩:“老成爷,我也是土地爷。”

老成爷照毛孩屁股拍了一掌:“傻小子,你呀,顶多是个土地孙子。”

“哈哈……。”老人们朗朗大笑。

常青走过来:“乡亲们,这一夜大家辛苦了。这起洪峰被我们治服了,大堤保住了,出师大捷!趁现在雨停,大家赶紧回家吃饭休息,准备迎接新的战斗!”

人们陆陆续续向堤下散去,顷刻间,大堤上空空荡荡只剩下常青和老成爷。

常青从地上拿起一面铜锣和锣锤递给老成爷:“老成爷,我叫人从村委会拿来一面大锣,先放你这儿,一会儿交给值班巡堤的。发现紧急情况,立即敲锣报警,不用人再跑着报信了。锣声一响,全村出动!”

16、英子洗漱得干干净净,还特意换上一件鲜红的衬衫,她把做好的饭菜摆在小桌上,出门迎接爷爷。

老成爷又累又饿,撑着拐一步一步挪到门口,顺手将铜锣和铜锤挂在门环上。

英子:“爷爷,吃饭吧。”

老成爷笑哈哈问:“大厨师,给爷爷做什么好饭哪?”

“你看!”英子掀开小桌上的盖布。

老成爷一看:“哟,鸡蛋西红柿,还有凉拌黄瓜,嘿,连我的杜康酒也拿出来了。”

英子:“爷爷,大堤保住了,咱庆贺庆贺!”

老成爷往小凳上一坐:“好,喝两杯,庆祝庆祝!”

老人刚端起杯子,酒未沾唇,猛听见外面传来大黑的狂叫声:汪汪汪……。

老人一愣,侧耳听了片刻,顿时警觉起来:“不对劲儿,大黑的叫声不对头呵?”

汪汪汪……。大黑的叫声更加声嘶力竭。

“我去看看。”老成爷抓起拐起身往门外走。

17、大堤上。

大黑张着大嘴,伸长脖子冲着河面狂叫:汪汪……。

老成爷走到大黑跟前,朝河心看了看,没发现什么东西。正纳闷呢,来自河上游的一股奇怪的响声引起他的注意。

呼隆隆……,呼隆隆……。

是风声?是雷声?声声紧逼,好像山崩海啸,又像地陷天塌。

老成爷一下子醒悟了,刷地变了脸色。他大叫一声:“不好!”扭头往堤下跑,仓惶之中一头栽了下去。他爬起来,顾不得拾甩出去的木拐,单腿蹦着往家里走,口中破着嗓门吼叫:“英子!英子!”

英子跑出来迎住爷爷:“怎么啦?爷爷?”

老成爷急促地指着挂在门环上的铜锣叫道:“快!快敲锣报警,山洪下来了!大堤保不住了,叫村里人赶快往山上撤!快敲!快敲!”

英子摘下锣,撒开大步往村中奔去。

哐哐哐……。锣声响了。

大黑随着锣声紧追不舍……。

18、哐哐哐……。锣声响彻天空。

“山洪下来了!”喊声震撼原野。

英子在坎坷泥泞的小路上深一脚浅一脚边跑边喊边敲锣。叭叽,一头跄在地上,将手中的锣甩了出去。

汪汪!大黑飞箭般追赶在地滚动的大锣。

英子爬起来,满脸是血,她不顾一切地把锣抓在手里,死命地敲打:

哐哐……。

19、村头。

常青带着一群人在锣声的招引下跑出村来,,与英子迎面相遇。

“常青叔!”英子上气不接下气:“山洪下来了,爷爷说大堤保不住了,叫村里人赶快上山!”

常青转身传令:“大家分头通知,全村人马上撤离!”说着抢过英子手中的锣,狂敲着往村里跑:“全村人赶快上东山!”

噹噹噹……。有人敲起了铁盆、铁锅。

喇叭也叫起来:“山洪来了!赶快撤离!”

小村警声四起,锣声、盆声、喇叭声、人叫声响成一片……。

20、榴泉河上。

山洪吼叫着扑面而来,一丈多高的水头像一面墙似的齐刷刷地从上流压下来,强大的气流推着惊涛骇浪,汹涌澎湃,仿佛千军万马的兵阵厮杀冲锋!

嘭!浪头砸在大堤上,向空中卷起层层波浪。

唿嗵!大堤溃塌了,滔滔大水像无数头冲破围栏的疯牛,横冲直撞地扑向瓜田、扑向庄稼、扑向村头……。

21、榴庄村一片慌乱。大人叫、小孩哭。有的扛包背袋、有的赶猪牵羊。母亲拖儿带女,儿子背着老人。仓仓惶惶朝村东跑去……。

远处有人喊:“大堤决口了!”

22、毛孩家。

床上的老奶奶拼命推开孙子:“毛孩,不要管我,你赶快跑呵!”

毛孩子死死拉住奶奶的手:“我们一起走。”

老奶奶:“孩子,奶奶走不了,你快逃命吧!”

毛孩泪流满面:“奶奶,我背你走!”说着用足力气想拖起奶奶,连拖几次没有成功,急得哭起来:“奶奶!奶奶!”

“毛孩,我来了!”英子冲进屋来。

“英子!”毛孩看见了救星:“快来帮我!”

老奶奶一把抓住英子:“英子,奶奶老了,不走了。你快拉着毛孩跑吧!”

英子也不答话,噌地跳上床,从后面抱起奶奶放在毛孩背上。毛孩搂紧奶奶,英子从旁边扶着,快步往门口走。

出了院子刚到大门口,毛孩一脚没踩稳,咕咚一声和奶奶一起摔倒地上。

老奶奶索性一滚躺在地上说啥也不走了:“你们快走!再不走就都死在这儿!”

“不!”毛孩和英子齐声回答,二人抓住奶奶,重新要背。

紧急关头,常青赶来了,他一把抓住老奶奶的手:“大娘,我来背你。”

老奶奶:“常青,先救孩子们走吧!”

常青不由分说地背起老人:“一块儿走!”

23、孙保财家。

保财老婆抱着两只老母鸡在门口喊:“死鬼,你还磨蹭什么?”

“来了!”孙保财扛着两个大包袱从屋里出来。二人刚迈出大门,孙保财想起了牛棚里的牛,失声叫道:“还有牛!”正要返回去——

外面有人喊:“大水进村了,快跑呵!”

老婆踢了孙保财一脚:“来不及了,逃命要紧!”

孙保财一咬牙,依依不舍地跑走了。

他们前脚刚离开,英姿路过正好到门口,猛听见院里“哞哞”的牛叫声。

她跑进院子里,看见了牛棚里的牛,老牛大概也感到了灾难的威胁,焦急不安地踏蹄鸣叫:哞哞……。

英子冲到牛棚前,去解缰绳,谁知绳头拴在高高的横杆上,连蹦了几下都够不着。

街上的水已经漫进了院子,越来越多。

英子正急得没法的时候,毛孩跑进了院子:“英子,你在这儿干啥?还不快跑!”

英子叫:“毛孩,快来救牛!”

毛孩赶过来,看着高高的绳头,窜了几下也够不着。他急中生智:“英子,我抱着你上去解。”

脚下的水越来越深了,大黑在门口使劲催叫:汪汪!……。

毛孩抱着英子的两腿,刚举起没多高,扑嗵!两人都坐到水里。

毛孩正急得团团转:“大水上来了,怎么办?”

英子一指窗台:“斧子!”

毛孩跑过去抓起窗台上的长柄斧,回到牛棚前,瞄准拴在横杆上的绳头,一斧砍去,绳断了。

英子在前面牵着牛,毛孩在后面赶。走出院门来到街上,村里早已空无一人,地上的水已经没过膝盖深了。

大黑前面跑,英子和毛孩赶着牛加快了脚步……。

24、东山坡上。

全村的老老少少都挤在山坡上。回头望着自己的村子,早已变成水乡泽国。大水毫不留情地追到山坡脚下,田园变成一片汪洋。有人呜呜地哭起来。

英子找到孙保财,把牛交到他手中,孙保财喜不自禁地千谢万谢。

毛孩找到了奶奶,依偎在奶奶身边。

英子在人群中转来转去,找不见爷爷的面,急得她不停地喊:“爷爷!爷爷!”

忽听有人大喊:“水里有西瓜!”

大家朝山下一看,大水卷着一个个大西瓜和一缕缕瓜秧流了过来。英子知道都是自家瓜园的瓜。

又有人喊:“那是什么?”

英子发现流淌的瓜秧中飘着一件东西。她定睛一看,竟是爷爷的木柺!一股热血冲上头顶,以为爷爷发生意外,尖叫一声:“爷爷!发疯般地冲下山坡,一头扑进汹涌的水中。

大黑狂叫着,追着英子的背影跃进水里。

全村人惊呆了,常青跑过来甩掉衣服,扑嗵!跳入激流之中。

大水中只看见英子的小红袄一沉一现地向下流漂去,一个大浪卷来,顿时不见了踪影。

全村人不约而同地朝下流追去,喊声一波高过一波:“英子——!英子——!”

25、洪水下游一处浅滩。

大黑叼着英子肩上的衣服,使劲往上拽,常青架着英子的另一条胳膊,把英子拖上岸,他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口喘气,使劲摇着昏迷不醒的英子:“英子!英子!”

毛孩扶着老成爷赶来了,全村的乡亲们赶来了。人们团团围在英子周围,看着人事不醒的英子手中死死抓住爷爷的木拐,不由得纷纷落泪。

老成爷更是泣不成声:“孩子,我的好孩子!”

英子慢慢睁开眼,一把搂住爷爷的脖子:“爷爷!”

常青两手把英子抱起来:“英子,你是好样的!你看,全村人都来感谢你,是你救了全村人的命呵!”

人们齐声呼叫:“英子!英子!”

英子一张鲜花般的笑脸。

有人喊叫:“解放军来了!”

“抗洪部队来了!”

远处大堤上,鲜艳的“八一”军旗下,大队官兵全速开进……。

同类推荐
  • java宝典

    java宝典

    java面试宝典,学习使我快乐乐意寻求真理
  • 正当年少奋起时

    正当年少奋起时

    我只当自己还没有长大。把自己当个小孩子。应对世间的万物。这个时候我是那么的渺小。比孩子还小。比尘土还小。没有人能够注意到。因为我只是世界的一角。
  • 一番好

    一番好

    这次会以第三人称的视角展开《尾声》中出现过的故事后将其延伸,并重新塑造了之前的人物形象,经过慎重考虑分析调整了人物设定,没有主角这一概念,而是“群雄”剧。所有主角团的人都是主角,尽量会写出各自人物性格特点,毕竟在第二部《尾声》中已经明确强调过人无完人嘛。此篇为《尾声》的外传版本不是尾声的作者写的,是我~不过她也会参与一些检查和改进编辑这部作品也是想再次暗讽一些曾经作者本人有苦而无法解释的惨痛经历。当今的时代其实和《儒林外史》一样,还是会有许多的世态炎凉。爱好被强行大众化导致了小众的爱好被排挤在下。而这一部讲的便是主角团一行人克服艰难困苦努力将小众的合法正式爱好推广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并享受不一样的生活故事。这次用不同的写作手法向读者倾诉作者本人曾真实发生过的事,并加以修饰可能会有删改这部作品没有结尾,会一直写下去,讲述了那群在人们眼中“神经病”的“另类”真正的美好向往,即使被社会排斥,但这样的人多了也会变成一个集体。不合群并非错误只是所处的圈子不同罢了而真正错误的是那些逼着那些人强行合群的那些愚蠢之人。「妳说你的眼里有星辰大海,撒,那就让我们沿着空之轨迹,一同前往云之彼端吧☆?」
  • 爱码日记

    爱码日记

    流年似水,总会留下一些东西,或欢喜或悲伤,任时光匆匆,永远都是回忆。
  • 李芜扬的一生

    李芜扬的一生

    普普通通的李芜扬,平平淡淡的故事,简简单单的生活
热门推荐
  • 重生异世之平凡人生

    重生异世之平凡人生

    在虚拟与现实之间,让你体验不一样的人生。张正山,带着前世费尽几代道门中人呕心沥血的道藏,重生到平行世界,且看他在新的世界如何生活出不一样的精彩。本书非种马,不喜勿入。
  • 重生之长姐难为

    重生之长姐难为

    送走被外甥伤心来找她诉苦的长姐,杨曦带着沉重的心情上楼,突然前面一道影子朝她冲来,只觉得额头一阵巨痛,等她再睁眼时,她已经回到五岁的时候,不过是她五岁而是五岁的长姐。
  • 御天之路..

    御天之路..

    万年前,一场阴谋浩劫将大陆带入黑暗时代,群仙喋血,万灵退避,百族奋力抵抗,最终令大陆崩塌分散于世界各处。一场场席卷世界的灭世灾难...一个个离奇复生的太古仙人...一次次踏破生死的五彩之心...乾坤颠倒,阴阳逆乱,当黑暗卷土重来之时,谁又将主宰一切?....一位自大玄府而出的少年,为变强踏上天路,历经乾坤破碎,站在苍穹之巅俯视芸芸众生,回忆道:“在这个强者的世界,没人会在乎一个废人的想法,弱者,连死亡的方式,都无权选择!”
  • 我不是个路人

    我不是个路人

    一个能把当前独立事件的概率强制为1%的能力。一个靠幸运值去变强的能力。普通的树匀凭此去击败了所有的邪恶boss,成为了超越3S级修者英雄的人物!
  • 夺鼎记

    夺鼎记

    万年前,禹皇带领人族抗击域外天魔,荡净天下妖邪。将九块大陆合一,并以无上神器九个天道龙魂鼎分镇九陆,划分天下为九州,建立了强大的人族皇朝,夏。万年后,大夏国祚渐崩。茫茫九州藩镇割据,宗派林立,皇威江河日下;九州之外,天魔帝国虎视眈眈,欲覆灭九州。诸侯夺鼎,为巩固势力,逐鹿天下;宗派夺鼎,为凝聚气运,万古长存;天魔夺鼎,为吞并九州,取人族而代之。而少年玄戈,没有任何野心和抱负,却也要夺鼎。因为天道不容的少年想要活着,必须这么做。
  • 雪夜归人

    雪夜归人

    雪夜,一身白衣叩开一座城门。命案,一条人命牵出一段往事。归人,一桩悬案掀开一场情深。
  • 海贼之蹭饭饿鬼

    海贼之蹭饭饿鬼

    “我是一个好魔人,最大爱好就是在饭桌上交朋友了。”“我想你们也想跟我交朋友的吧。”罗特斯看着眼前的众人,腼腆笑道。“不,我们不想。”众人(克洛克达尔,多弗朗明哥,马尔科……)回道。注:本人第一次写同人文,所以本书战斗场景近零,且啰嗦,喜欢战斗的书友们请绕过本书。(新书海贼之猎奇美食家在Q阅已上架,喜欢作者咸鱼君书风格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 冒牌小娇妻

    冒牌小娇妻

    夏沐霖冒充夏家小姐嫁给王爷,嫁进府中后,受尽百般刁难,也正是因为如此,两人便互相喜欢上了对方,可有人怀疑王妃时假冒的,便查明真相,可王爷不管她是不是假冒的都喜欢的,因为信任所以两人便不分离,可王妃是要回现代的,所以便阴阳两隔了,但因为两人情比金坚,所以便又在一起了。
  • 糖尿病的保健细节和养生

    糖尿病的保健细节和养生

    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精神压力日益增大我们更要关爱自己的身体,密切注意自己身体发出各种疾病信号。糖尿病是病因和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的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而以高血糖为其共同主要标志。因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稳及删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糖,蛋白质,脂肪和继发的水、电解质代谢紊,糖尿病严重威协着我们的生命、健康怎样合理治疗和预防糖尿病的并发症,让更多的人掌握糖尿病的知识就显得十分紧迫。为此我们编写了《糖尿病的保健细节和养生》一书。本书从糖尿病的基础知识,日常生活细节,糖尿病的保健养生和防治几个方面入手。让更多的人对糖尿病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力求贴进生活,科学实用。
  • 我的身边住着个阎王

    我的身边住着个阎王

    “饮下此汤前尘尽忘。”奈何桥上站着一名女子,她就是孟婆。“人界今天很热闹呢,真想去看看。”孟婆看着河面映出的热闹景象,非常向往。然而,这一天很快就来了。某天,她误闯禁地,几天后,有鬼也误闯禁地。本以为可以置身事外,去又跟她脱不了关系。然后就被赶下了凡界。原来下凡是这么容易的么......下凡后的某年某月某天“娘子累不累啊?”“娘子辛苦了。”“娘子渴不渴饿不饿?”孟婆看着旁边献殷勤的“人”,真想一脚踹出去,想到他的身份,她又默默把脚伸了回来。人家背景太强大,惹不起惹不起。从此她便过上了处处“隐忍”的生活